中医治疗声带麻痹的方法

合集下载

七个治失音的特效偏方良方

七个治失音的特效偏方良方

七个治失音的特效偏方良方失音,即嘶哑,是指神清而声音听重,基至不能发出声音的症状。

常见于喉炎,声带麻痹、喉肿瘤等症。

中年以上的患者,若声音听亚持续不愈,要考虑喉部肿瘤的可能。

中医称为“暴喑”。

多由风寒或风热火毒等邪犯喉,肾阴虚、肺虚气弱,或神情失调气机呆滞等所致。

常见于喉暗、喉、气厥、喉息肉、白喉、子喧等病中。

1.艾叶尖棉油治突然失音:※用料与用法※艾叶尖7个,棉油60克,鸡蛋2个(去壳,打碎)。

先将棉油煎滚,炸艾叶至焦黑色,把艾叶捞出,再将鸡蛋打碎,揽均匀后放在油内炸至黄焦色,趁热食之.[出处]: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验证]:用于治疗突然失音。

曾治疗100余例,均有明显效果。

2.诃子肉桔梗治声音嘶哑:※用料与用法※河子肉9克,桔梗、甘草各45克,水煎服,1日分1-2次服。

[注]:亦有将楩改为杏仁9克,水煎服。

亦有用诃子、甘草、白糖同炖代茶饮者。

[功效]:宣肺[出处]:《国医论坛》3.青蒿童便可治声音嘶哑:※用料与用法※青蒿15克,童便2茶杯,以水1碗煎青蒿10余沸,冲童便服。

小儿酌减。

[功效]:养阴、清热、通窍。

[荐方人]:广西柳城县黄启睻[出处]:《浙江中医杂志》4.吃甘蔗治失音症:※用料与用法※甘蔗60克,麦冬9克,胖大海6克将上药加水适量,稍煎取汁,不拘时,徐徐缓饮。

[出处]:《小偏方妙用》5.川贝膏治失音:※用料与用法※川贝150克,款冬花50克,核桃仁100克,蜂蜜200克。

先将冬花、川贝研为及。

极细末,然后入核桃仁捣如泥状,再加蜂蜜调匀,置蒸锅蒸1小时许,即成膏状。

每天早、午、晚饭前30分钟各服1食匙(约15克),温开水送服。

[功效]:润肺化痰,散瘀通络。

[出处]:《河南中医药学刊》6.苏梗杏仁等可治外感失音:※用料与用法※苏梗、杏仁、桔梗、前胡、蝉蜕、木蝴蝶各10克,牛蒡子、诃子各6克,甘草3克。

上药日煎3次服,日服1剂,每次煎15~2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温服。

兼咽痒咳嗽者加麻绒(炙)10克,细辛3克;喉干舌燥者加芦根15克,槟榔10克;咽痛者加射千10克,赤芍15克。

解毒化痰通络法治愈声带麻痹1例

解毒化痰通络法治愈声带麻痹1例

解毒化痰通络法治愈声带麻痹1例刘静【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2(021)012【总页数】1页(P2048)【关键词】声带麻痹;急喉喑;解毒通络汤;清热化痰;解毒通络【作者】刘静【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6.1声带麻痹是喉科较常见的症状,常引起声嘶、误咽、呛咳等。

其病因可分为中枢性、周围性两种,前者少见,后者多见,多由外伤、肿瘤、炎症等引起。

双侧声带麻痹还可造成喉阻塞,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声带麻痹的患者应该及时查找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病例报告张某,女性,28岁,曾因“咳嗽、声音嘶哑3 d”于2012年6月13日就诊。

当日查纤维喉镜显示喉部黏膜急性充血,双侧梨状窝可见有分泌物潴留,双侧声带黏膜充血,运动良好。

诊断:急性喉炎。

予以头孢地尼分散片100 mg口服,每日3次。

6月20日复诊时诉声嘶加重,咳嗽加重,复查纤维喉镜,显示左侧声带固定于旁中位,喉部粘膜急性充血,双侧梨状窝有分泌物潴留。

诊断为左侧声带麻痹。

患者遂进一步检查。

经颅脑、肺部、颈部CT、MRI等检查,未见有明显占位性病变,未能明确声带麻痹的病因。

患者拒绝激素治疗,要求中医治疗。

因此于2012年7月2日就诊于我处。

症见:声音嘶哑显著,咳嗽,吐黄痰,不伴胸闷等症。

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滑。

中医诊断:急喉瘖,辨证为痰热蕴结、阻滞经络。

治疗以清热化痰、解毒通络为主,自拟解毒通络汤加减。

方用紫苏梗、防风、蝉衣、牡丹皮各10 g,金银藤30 g,络石藤、青风藤、海风藤、丝瓜络各10 g,木蝴蝶6 g,僵蚕10 g,金莲花10 g,车前草30 g,前胡6 g,苦杏仁、浙贝母各10 g,柴胡10 g,羌活6 g,白芍10 g,生甘草6 g。

7剂,水煎服。

7月10日复诊,声音嘶哑显著减轻,复查纤维喉镜,显示患者左侧声带运动已经恢复正常,梨状窝积液明显减少,喉部粘膜充血减轻。

中西医:声带瘫痪的诊疗

中西医:声带瘫痪的诊疗

中西医:声带瘫痪的诊疗声带瘫痪是因金创外伤、风邪入络或血瘀痰凝喉窍所致,以声音嘶哑,声带运动障碍、开合不能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病因病理]1.气血瘀滞:甲状腺手术,颈部外伤,颅底骨折等损伤喉返神经,致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声户开合失司。

2.风邪入络:外感风邪,营卫不和,脉络痹阻,致声户开合不利。

3.血瘀痰凝:中老年患者,脏腑失调,痰浊内生,或瘀血形成,或痰瘀互结,痹阻经脉,致声户开合失司。

西医认为,引起声带瘫痪的原因可分为中枢性周围性两类,以后者居多,两者之比约为1:10。

前者指发生于延髓疑核及其以上部位的病变,常见的有脑血管病变,如出血、血栓形成、脑肿瘤、脑脓肿、脑外伤、脑脊髓空洞症、小脑后下动脉血栓栓塞。

其中疑核以上病变多引起双侧痉挛性声带瘫痪,但由于脑部病变严重,往往忽视声带病变。

后者指因迷走神经或喉返神经病变以及末梢神经损害所致。

引起迷走神经病变的病因如颅内或颅底肿瘤、出血、外伤,以及中耳炎并发症、颈上部手术损伤、咽旁感染等;引起喉返神经病变的病因,如颈部或胸腔纵膈肿瘤、肺动脉扩张症,甲状腺肿瘤及其手术损伤等;引起末梢神经损害的病因有重金属或药物中毒,如酒精、漠化剂、氯醛、鸦片、链霉素等;以及感染,如白喉、肠伤寒、流感、麻疹、肺炎、带状疱疹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1.常有引起声带瘫痪的相应病史,如颈部手术、外伤史,或外感史。

2.喉返神经不完全麻痹:声带内收功能正常,外展功能障碍。

单侧性者,常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中发现。

间接喉镜检查,吸气时患侧声带居旁中位不能外展,发音时声门闭合良好。

双侧性者,因两侧声带外展障碍,而内收功能正常,故表现以常以喉阻塞、呼吸困难为主,如不及时处理,可致窒息。

间接喉镜检查,吸气时两侧声带均居旁中位,其间仅留小裂缝,发音时,声带闭合良好。

3.喉返神经完全麻痹:声带内收与外展功能均障碍。

单侧性者,声音嘶哑,易疲劳,说话和咳嗽有漏气感,后期因代偿作用而好转。

间接喉镜检查,患侧声带固定于旁中位,以左侧声带为多。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单侧声带麻痹15例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单侧声带麻痹15例
lr n e l u ci n r c v r . r ai g I i p t i n l tr l o a o dp r l ss n T ay g a f n t e o ey T e t d o ah cu i e a c l r a ay i CM o r h n i et e a y c n p o t er so a in o n a v c i c mp e e sv h r p a r moe t e t r t h o


9. 4 .
Cl ia o ra f ieeM e iie2 VOL( ) NO.6 i c l un l n s dcn 0 n J o Ch 1 0 . 2 1
中 医综 合 疗 法 治 疗 特 发 , 单 侧 声 带 麻 痹 陡 T e t g 1 a e f d o ah cu i t r l o a r ai c s so i p t i n l e a c l n 5 i a v
声 带麻 痹 又 称 喉麻 痹 ,是 由于声 带 的 运动 神 经 支 配 障碍 , 引起 的声 带 运 动异 常称 为 声 带麻 痹 , 因可 以包 括 中枢 性 或 者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周 围性 多 见 [。 1 1
桔梗 1g 生甘 草 1g 荆芥 1g 防风 1g 薄荷 5 ,僵蚕 0, 0, 0, 0, g 1g 自附子 1g 0, 0 ,蝉 衣 1g 5 ,地 龙 干 1g 5 ,石 菖 蒲 1g 5 。方 中 六 昧 汤 疏 风解 表 , 白附 子 、蝉衣 、地 龙 干 、石 菖 蒲解 痉 通 络 开
【 摘
要 】 目的:探讨 中医综合 疗法治疗特发性单侧声带麻痹 的疗效。方法:对 1 例患者经 中医辨证 ,风 邪 入 络证 药用 六味 汤加 减 , 肾 阴虚 证 治 疗 药用 百 合 固金 汤加 减 , 脾 气虚 讧 治 疗用 补 中益 气 汤加 减 , 肺 肺

声带麻痹中西医治疗

声带麻痹中西医治疗
【 文章编号】 2 0 9 5 — 6 8 5 1 ( 2 0 1 4 ) 2— 0 4 3 4 — 0 1
用全蝎 、 蜈 蚣 之 类虫 药 ,以搜 剔 宣 通 经 络 Ⅲ 。
声带麻痹常引起声嘶 、 误咽、 呛 咳、 甚至不 能进食 。双侧声带 麻痹还 可造成喉梗阻 , 危及患者的生命 。其病因有头颈胸 手术后 ,甲状腺癌 , 食
黏膜补 片成 为最有 可能 的一 种新 型治疗声 带麻痹 的方法 , 因为它 能有效 促进 神经 和肌肉功能恢复 , 而不止是代偿功能 - 6 ] 。
喉支架术 : 在通过重建喉 的框架 组织 以改善发声 ,手术不 损伤声带 , 可避免此 区域疤痕形成影响发音 。喉支 架手术分 4种类 型 ,即声 带 内移 术、 声 带外展术 、 声带放松术及声带缩 短术 J 。术式 选择一般依据 是 , 通 过喉镜拔动环杓关节提示环杓关节固定时 , 不论喉返神经是否完全麻痹 , 只能 行 杓 状 软 骨 内移 固定 术 ; 当环 杓 关 节 未 固定 时 , 喉返神经亦不 完全麻 痹, 应行 甲状软 骨成形术 ,反之 , 则需行下述 的喉神经移植 术 』 。喉返神 经完 全麻痹 时,长时 间后声带易发生萎缩 , 此 时行喉支架术发音质量改善
管癌 , 肺癌及外伤 , 脑血管病变 , 多发性 神经炎等 , 诱 发因素有感 冒, 发
热等 … 。
在西 医治疗上 , 对有明确 病因者 , 积极 给与解除 病因 , 如 采用各 种办
法治疗肿瘤 、抗风湿及抗结 核、 治疗脑 血管病等 ,如外伤或 手术 引起 ,应
气活血之功 , 与人迎穴相配可促进 咽喉部血液循环 和新 陈代谢 , 改 善声带 部位的供血状况 , 促 使病侧 声带运动 和健侧声 带实现代偿 性运 动 , 使 声

中医耳鼻喉科如何治疗声音嘶哑

中医耳鼻喉科如何治疗声音嘶哑

中医耳鼻喉科如何治疗声音嘶哑声音嘶哑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在中医耳鼻喉科领域,对于声音嘶哑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

中医认为,声音嘶哑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外感邪气是常见的诱因。

比如外感风邪、寒邪或热邪,侵袭咽喉部位,导致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滞,从而影响声音的正常发出。

其次,情志失调也可能引发声音嘶哑。

长期的忧愁、愤怒、思虑过度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尤其是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灼咽喉,导致声音嘶哑。

再者,过度用嗓、饮食不节也是导致声音嘶哑的重要原因。

长时间高声说话、唱歌,或者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损伤咽喉脉络,耗伤肺阴,使得咽喉失于濡养,声音变得嘶哑。

针对声音嘶哑的病因,中医耳鼻喉科采取了多种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是中医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声音嘶哑,常用的方剂有疏风清热汤,以疏散风邪、清热利咽。

若是外感寒邪所致,则会使用麻黄汤之类的方剂来散寒宣肺。

对于肝郁化火者,常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清热。

而对于肺阴亏虚的患者,多会使用沙参麦冬汤来滋养肺阴。

针灸治疗在声音嘶哑的治疗中也有显著效果。

通过针刺穴位,如廉泉、天突、合谷、足三里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疏通咽喉局部的气血瘀滞。

针灸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和穴位组合。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

在喉部周围进行轻柔的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声音嘶哑的症状。

例如,用手指轻轻按摩喉部两侧,从下颌骨下方沿着喉咙向下至胸骨上窝,反复多次。

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声音嘶哑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利咽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麦冬、胖大海等。

可以将这些食材煮成汤或粥食用。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中医还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恢复身体的正气,增强抵抗力。

同时,要注意用嗓卫生,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或高声喊叫。

俞云切脉针灸治疗特发性声带麻痹经验

俞云切脉针灸治疗特发性声带麻痹经验
世界中医药 2020年 2月第 15卷第 3期
·459·
临证体会
俞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脉针灸治疗特发性声带麻痹经验
王 耒1 陈 海2 李 凯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0;2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摘要 目的:为继承名老中医治疗特发性声带麻痹的经验,提高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特发性声带麻痹的水平,为临床治疗疑 难病症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跟师广东省名老中医俞云教授临床学习和整理相关文献,对俞老运用切脉针灸疗法治疗 特发性声带麻痹进行经验分析。结果:俞云教授认为特发性声带麻痹的总体病机是脏器虚损、喉窍失养,故提出该病总的 治疗原则是以扶助正气,从脏腑、经络调节,从而达到利喉开音目的。结论:俞云教授运用切脉针灸疗法治疗特发性声带 麻痹经验对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特发性声带麻痹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 名医经验;切脉针灸;特发性声带麻痹;俞云 ExperienceofYuYunintheTreatmentofIdiopathicVocalCordParalysisbyPulseCut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跟师学习名老中医,继承并传扬名医经验可以 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俞云教授是广东省名老中 医,于 2005年受邀来到广东省中医院,以师带徒的 方式传承中医、传述“切脉针灸”,俞老擅长“切脉针 灸”配用中草药,研究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癌症,在治 疗特发性声带麻痹方面形成独到思想与经验,我们 通过跟师俞老临床学习并整理相关文献,撷取之思 想与经验一二与同道共享。
WANGLei1,CHENHai2,LIKai2 (1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00,China;2GuangdongHospital

中医治疗声带麻痹,可用三方法

中医治疗声带麻痹,可用三方法

中医治疗声带麻痹,可用三方法关于《中医治疗声带麻痹,可用三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临床医学上,大家在对声带麻痹症开展医治时,其常见的一种方式便是中医治疗方法。

而用中医方法医治声带麻痹,临床医学上是常见下列方式的。

一、辩证选方1.金创创伤,气虚血瘀治疗方式:活血祛瘀,通脉开音。

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交互。

黄芩15g,当归尾10g,白芍15g,地龙15g,羌活10g,桃仁10g,玫瑰花10g。

喉部肿胀者,边加个层纸、蝉衣;咳嗽痰多胸闷气短者,加减法夏、桑白皮。

2.寒邪入络,声户痹阻治疗方式:散风宣肺,利喉开音。

中药方剂:六味汤(《喉科旨掌》)交互。

橘梗12g,生甘草10g,荆芥10g,防风10g,香薄荷6g,僵蚕10g。

可加白附子、蝉衣、地龙干等以提升己方解痉通脉开音的功效;畏寒头痛鼻塞较甚至,可加桂枝、赤芍、石菖蒲等。

3.肝肾阴虚,声户虚损治疗方式:益气养血荣筋,舒经开音。

中药方剂: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交互。

熟地15g,芍药15g,川芎10g,羌活10g。

可加制首乌、枸杞、桑椹子、女贞子等以提升己方护肝血的功效;选加全虫、僵蚕、大蜈蚣、蝉衣等以解痉开音。

二、中医针灸(1)主穴取人迎、挟突、天突、大迎,配穴合谷穴、曲池、太溪穴、后溪、照海等,每一次取主穴、配穴各2个,每天一次。

(2)穴道注射:取所述扎针主穴或阿是穴,注射药品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羌活注射液等,每一次选择1~2穴,每穴引入药水1ml,每天或隔天一次,持续医治7~10次为一治疗过程,歇息3~5天,再作第二治疗过程。

三:中医推拿咽喉推拿取人迎、水突、部分比较敏感压疼点、咽喉三条侧线。

具体步骤方式见"喉关节炎"条。

声带麻痹中西医治疗

声带麻痹中西医治疗

声带麻痹中西医治疗声带麻痹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它导致了声带运动不协调,咳嗽和清晰说话能力受到影响。

该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但现在也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本文旨在探讨声带麻痹的中西医治疗方式以及它们的差异。

中西医治疗的背景中医治疗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的目标是通过平衡身体和内部气流,从而促进自然疗愈。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五行和气血流动是健康和疾病的核心。

而对于西医而言,声带麻痹是一种疾病,需要诊断和针对症状的治疗。

西医治疗对于声带麻痹的西医治疗方式,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以确保他们没有其他潜在的喉部感染或其他疾病。

一旦确诊为声带麻痹,西医通常会使用药物来减轻症状。

这些药物可能包括抗生素、类固醇或其他抗炎药。

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西医还可能考虑外科手术。

这种手术可能包括在声带或喉部植入人工材料,或在声带周围的肌肉及神经上施加电刺激。

但需要注意的是,外科手术往往仅应考虑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百汇方雅、中药、陶疗、拔罐、刮痧、推拿等等。

其中,针灸和中药是中医治疗声带麻痹中最常用的方法。

针灸可以巧妙地去刺激体表穴位,改善声带的运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神经的恢复,减轻炎症等。

中药指的是中草药,它们是根据中医诊断结果和症状,按照一定的配方制成的。

中药可以通过口服或外敷的方式使用。

除了草药和针灸,中医还使用推拿、刮痧等物理疗法,以及音乐疗法和瑜伽等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不适。

中西医治疗的区别西医和中医在治疗声带麻痹方面的方法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区别的。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帮助患者恢复的声带正常运动和喉咙健康。

西医更加依赖药物和手术来治疗声带麻痹。

药物和手术能够提供即时的疗效,但有些已知的副作用,是需要尽可能避免的。

与此不同的是,中医过多地强调自然疗愈和平衡,中药和针灸是中医在治疗声带麻痹方面最常用的。

中药是自然的,副作用很少,还有许多人发现它们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声带功能。

声音嘶哑辩证治疗的中医方

声音嘶哑辩证治疗的中医方

声音嘶哑辩证治疗的中医方声音嘶哑是喉部(特别是声带)病变的主要症状,也可因全身疾病引起。

声嘶的程度因病变轻重而异,轻者仅见嗓音变低、变粗,重者发声困难甚至失音。

急性声音嘶哑:伴有恶寒、发热、全身疼痛、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等。

多见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单纯性喉炎、急性声门下喉炎等。

治宜清热解毒、疏风利咽药用利咽汤:金果榄15克,木蝴蝶15克,桔梗15克,射干20克,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牛蒡15克,马勃12克,芦根30 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薄荷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上清丸、利咽灵。

慢性声音嘶哑:多见有咽喉疼痛,如有痰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干燥。

严重时会出现声带结节或声带息肉。

治宜滋阴润喉、利咽散结。

药用润喉汤:沙参20克,麦冬15克,花粉15克,葛根20克,石斛15克,玉竹15克,生地黄30克,元参20克,百合20克,黄芩15克,五味子15克,桔梗15克,鱼腥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养阴丸、复方鱼腥草滴丸。

发声困难:病情由轻至重,慢慢地难以发出声音或声音嘶哑,喉咙里有异物感或有吞咽困难。

多为咽部严重疾病,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治宜清热利咽、消肿散结。

药用利咽消瘤汤:射干15克,桔梗15克,牛蒡20克,黄芩15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 15克,紫花地丁20克,蒲公英20克,鱼腥草30克,夏枯草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皂刺12克,穿山甲12克,虎杖15克,王不留行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消瘤丸、猴枣散。

间歇性声音嘶哑:可见于重症肌无力、荨麻疹、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好转后,声嘶会改善很多。

持续性声音嘶哑:伴有咽部发干、慢性疼痛、咽部如有异物等。

多见于声带结核、梅毒、肺癌、大动脉瘤、心脏扩大、癔症、黏液水肿等。

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及时治疗原发病灶。

-完-。

声带麻痹怎么治中医治疗声带麻痹

声带麻痹怎么治中医治疗声带麻痹

声带麻痹怎么治中医治疗声带麻痹声带麻痹也叫喉麻痹,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气短,运动时容易呼吸困难等症状。

声带麻痹对于人们的呼吸道健康有很大的损伤。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声带麻痹呢?一:辨证选方1:金创外伤,气滞血瘀治法:活血祛瘀,通络开音。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

黄芪15g,当归尾10g,赤芍15g,地龙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

声带红肿者,加于层纸、蝉衣;痰多胸闷者,加法夏、桑白皮。

2:风邪入络,声户痹阻治法:疏风宣肺,利喉开音。

方药:六味汤(《喉科旨掌》)加减。

桔梗12g,生甘草10g,荆芥10g,防风10g,薄荷6g,僵蚕10g。

可加白附子、蝉衣、地龙干等以加强本方解痉通络开音的作用;恶寒头痛鼻塞较甚者,可加桂枝、白芍、石菖蒲等。

3:肝血不足,声户失养治法:养血荣筋,活络开音。

方药: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熟地黄15g,芍药15g,当归10g,川芎10g。

可加首乌、杞子、桑椹子、女贞子等以加强本方养肝血的作用;选加全蝎、僵蚕、蜈蚣、蝉衣等以解痉开音。

二:针灸1:(1)主穴取人迎、挟突、天突、大迎,配穴合谷、曲池、太溪、后溪、照海等,每次取主穴、配穴各两个,每天一次。

2:(2)穴位注射:取上述针刺主穴或阿是穴,注射药物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等,每次选取1~2穴,每穴注入药液1ml,每日或隔日一次,连续治疗7~10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再作第二疗程。

三:喉部按摩1:喉部按摩取人迎、水突、局部敏感压痛点、喉部三条侧线。

具体操作方法见"喉关节炎"条。

四:如果声带麻痹的程度比严重,就要动手术治疗了,所以发现有声带麻痹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

经方里一首治疗声音嘶哑的高效方(嗓子沙哑)

经方里一首治疗声音嘶哑的高效方(嗓子沙哑)

经方里一首治疗声音嘶哑的高效方(嗓子沙哑)你是不是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天着凉感冒了,吃了感冒药,但第二天醒来仍然发现嗓子哑了,甚至完全说不出话来了,有时候还伴有喉咙痛或者喉咙干痒。

然而第二天你还要讲课,还有重要讲话?这时候怎么办呢?医圣给你想了一个好办法。

生半夏10克,加水400ml,煮20分钟,去掉药渣,大约剩200ml水,加入米醋60ml,等凉后加入生鸡蛋清2个(不加鸡蛋黄,而且不能使鸡蛋结成块)搅拌均匀后,少量多次含咽,使药水在咽喉停留得久一点。

这样快的一两次,慢的几天,嗓子就不嘶哑,不难受了,也能发出声音了。

这就是苦酒汤。

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伤寒论原文苦酒汤用来治疗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

咽中伤,生疮,也就是咽喉部黏膜破损的,如咽喉处有糜烂溃疡。

扩展一下,苦酒汤能治疗黏膜的溃疡,如有报道称用苦酒汤含服治疗放疗后的口腔溃疡。

如赵成爱治一咽喉溃疡导致的咽痛声哑雷某,男,70岁。

患者十余天来,无诱因的发热恶寒,咽部疼痛。

曾在门诊给予庆大霉素、红霉素、六神丸等药物,因疗效不佳收住我院内科治疗。

局部检查,见咽部红赤疼痛,有散在小溃疡十余处,且有脓性分泌物,语音嘶哑。

实验实检查:白细胞14000/立方米,中性58%,淋巴42%。

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咽部溃疡。

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用青霉素32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内静滴治疗9天无效后改用氨苄青霉素每日6克静滴,同时口服地塞米松,每日2.25毫克。

用药一周,咽部仍呈红赤,溃疡扩大弥漫延伸至上腭部,疼痛加重,声哑难出,患者心情极度紧张,乃求中医诊治。

此属痰火郁结咽喉,法当清热涤痰,敛疮消肿,方用苦酒汤。

处方、制作及服法:半夏15克·米醋60毫升,加水200毫升,煎15~20分钟,去渣,待凉后加两枚蛋清·拌匀,徐徐含咽,每日1服。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及临床工作,临床搜用仲景方。

现就其运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的经验介绍如下。

1.声带麻痹案陈某,男,49岁,干部,1997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声带麻痹半年余,每遇精神负担过重时症情加重,经多方治疗仍发音困难。

有胆结石、萎缩性胃炎等病史。

刻下:声音嘶哑,心烦,寐差,咽喉暗红,舌稍暗,苔薄白,脉滑。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制半夏10g,川朴6g,苏梗10g,获等15g,枳壳6g,山栀10g,连翘12g,黄芩6g,生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并嘱其多参加室外活动。

服3剂后,喜来告之,上午发音已正常,下午稍有嘶哑。

继用原方20余剂而安。

2.顽固性失眠案周某,男,29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

患睡眠障碍2年,曾经当地医院及精神病院治疗,未见好转。

刻下: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每日睡眠4h~5h,恶心,胸闷,干咳,痰白粘不多,咽中如有物阻,大便每日2行,时干时溏,尿频,舌暗,苔薄黄,脉弦滑。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制半夏10g,获等12g,川朴10g,苏梗10g,山栀10g,连翘12g,滑石12g,积实6g,生甘草39。

服7剂后复诊,入睡已不困难,但仍多梦、胸闷、心烦。

效不更方,原方去滑石、枳实,继服14剂而愈。

3.顽固性腹痛案丁某,女,30岁,1998年1月3日初诊。

患腹痛年诊为缺铁性贫血,曾服红桃K 等药物未效。

刻诊:腹泻,夜寐不安,多梦,醒后有汗,口干而粘,尿频急色赤,面青黄不泽,消瘦,唇白,舌苔厚微黄,脉细数。

处方:姜制半夏10g,茯苓15g,川朴10g,苏梗10g,山栀6g,滑石15g,生甘草5g,黄茶3g,连翘10g。

5剂。

药后腹痛即止。

1个月后因情志不遂致腹痛又作来诊予原方7剂。

随访至今腹痛未作。

4.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案李某,男,34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

全国名中医王晞星教授治疗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经验

全国名中医王晞星教授治疗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经验

全国名中医王晞星教授治疗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经验作者:王利民牛婕宁博彪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年第07期摘要:介绍王晞星教授治疗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经验。

认为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发病以脏腑虚损为本、声门邪实为标。

临证以调和脏腑、阴阳、气血为主,化痰、散瘀、祛风为辅,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疗效显著。

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慢喉瘖;王晞星;名医经验声带麻痹(Vocal cord paralysis;VCP)是指喉内肌肉不同程度地失去神经支配而导致声带活动受限或固定、声带运动障碍的一类疾病[1]。

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多由头颈胸部恶性肿瘤炎性浸润、肿块及转移淋巴结压迫、外科手术创伤、放射线损害等多因素引发,导致喉部肌肉、关节、神经组织不同程度的机械性或化学性损伤,声带及环杓关节活动障碍,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甚者不能发声、饮水呛咳、呼吸困难。

西医以发声训练、营养神经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2],创伤大,费用高,易复发。

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者体质薄弱,手术禁忌多,中医药治疗廉、便、验,优势明显。

王晞星教授,全国名中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行医四十载,在肿瘤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方灵效验,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经验略输一二。

1 中医溯源“声带麻痹”属于中医“慢喉瘖”的范畴,“瘖”同“喑”,亦可称为“久病失音”、“喉破”、“金伤声碎”等[3]。

“喑”病由来已久,古籍《内经》即有“喑”做病名、证名的记载,如《素问·脉解篇》中所述:“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

先者曾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探讨: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邪所乱……邪搏于阴侧则阴气受伤,而发为音哑之疾”,认为“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五邪搏结入阴而发为喑;元代《世医得效方·喉病》中记载:“虚损憔悴,气血不足,失声音久喑”,从气血亏虚角度揭示喑病本虚之机;又如《景岳全书》从脏腑功能而论,提出了“凡忧思过度,致损心脾而为喑”“肺燥而嗽,嗽久而暗者,此肾水枯涸之病也”“声音之标在心肺,而声音之本则在肾”;后清张温所著《張氏医通》云:“喉中声嘶者……名喉喑,亦为风寒所客……”,辨喑为风寒之邪阻肺,气道不通所致。

咽炎失声的中医治疗方案

咽炎失声的中医治疗方案

一、引言咽炎失声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咽炎失声属于“喉痹”、“失音”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涉及肺、脾、肾等多个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治疗咽炎失声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咽炎失声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1. 肺热伤阴: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若肺热内蕴,则易致咽喉失润,出现咽痛、失声等症状。

2. 脾虚湿阻: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邪上犯咽喉,导致咽痛、失声。

3. 肾阴亏虚:肾阴不足,水不上承,虚火上炎,灼伤咽喉,引起咽痛、失声。

4. 情志不畅: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咽喉失养,导致咽痛、失声。

三、中医治疗方案1. 针对肺热伤阴型咽炎失声(1)内治法:治法:清热润肺,养阴利咽。

方剂:养阴清肺汤加减。

药物组成:麦冬、玉竹、白芍、甘草、生地黄、玄参、杏仁、薄荷、牛蒡子。

加减法:若咽喉肿痛明显,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若咳嗽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清热化痰。

(2)外治法:方法:吹喉散。

药物组成:硼砂、冰片、黄连、黄柏、薄荷、甘草。

用法:取适量吹喉散,吹于咽喉部,每日2-3次。

2. 针对脾虚湿阻型咽炎失声(1)内治法:治法: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莲子、砂仁、薏苡仁。

加减法:若咽喉肿痛明显,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若咳嗽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清热化痰。

(2)外治法:方法:咽喉贴。

药物组成:芒硝、冰片、硼砂、黄连、黄柏、薄荷、甘草。

用法:将咽喉贴贴于咽喉部,每日1次。

3. 针对肾阴亏虚型咽炎失声(1)内治法:治法:滋阴补肾,清热利咽。

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

加减法:若咽喉肿痛明显,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若咳嗽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清热化痰。

(2)外治法:方法:咽喉贴。

药物组成:芒硝、冰片、硼砂、黄连、黄柏、薄荷、甘草。

声带麻痹的中医中药治疗

声带麻痹的中医中药治疗

声带麻痹的中医中药治疗
郝雨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05(21)5
【摘要】临床资料本资料共选择声带麻痹患者44例。

其中男31例,女13例。

年龄38~76岁。

发病1个月~2年。

【总页数】1页(P38)
【作者】郝雨
【作者单位】130021,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电烧伤致迟发性声带麻痹1例 [J], 孙岩;郑桐;燕志强;张玉;王青;张俊;高盛宏
2.蔡氏声带麻痹开音汤治疗慢性声带麻痹临床观察 [J], 田永远;刘宏建;张博;邢金燕
3.声门旁间隙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分析 [J], 寿铸;方红雁;何丹
4.嗓音康复治疗在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王璐;赵大庆;崔鹏程;任盼
5.单侧声带麻痹的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J], 周诗侗;周飏;方红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声带麻痹的方法
出现声带麻痹的话,如果能够通过一些中医治疗方法,当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中医治疗就包括针灸,以及使用一些能够益气活血的方药,当然通过一些理疗方式,也是比较有效的。

★1.全身治疗
给予神经营养药物、血管扩张等药物治疗;急性炎症所致者,可给予类固醇皮质激素。

★2.局部治疗
(1)理疗:直流电离子导入,红外线、紫外线、超短波、激光等。

(2)声带注射法:主要用于单侧声带完全麻痹而健侧声带代偿不良者。

通过对患侧声带中段黏膜下注射使声带膜性部分推向内侧面,声门能关闭。

注射药物常用50%特氟隆和50%甘油混合剂。

(3)双侧声带麻痹有呼吸困难者需做气管切开术,经6~9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杓状软骨拨动术、杓状软骨切除术或声带移位术,以增大声门,改善呼吸功能。

★3.中医治疗
(1)体针:常用穴位有风府、哑门、廉泉、天突、扶突、风
池等,每次选3~4穴,每日1~2次,10次1疗程。

(2)人迎穴位注射:①原因不明的声带麻痹,以新斯的明
0.5mg,维生素B12 0.25mg,0.1%利多卡因2ml,每2天1次,5次1疗程;②外伤性声带麻痹,用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0.25mg,0.1%利多卡因2ml,5天1次,5次1疗程;③注射时应避开颈部大血管。

病程超过6个月者不宜注射。

(3)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气血不畅,脉络痹阻,声户开合失利
所致,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方药如补阳还五汤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