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铁行车组织规则(试行)

(完整版)地铁行车组织规则(试行)
(完整版)地铁行车组织规则(试行)

(20160728)编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

行业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O一六年七月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行业标准 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 截至2014年底,全国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城市已达到21个,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不断增加,一方面,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运营调度、行车组织等方面的网络化运营日渐成熟;另一方面,新开通运营线路的城市在运营行车组织等方面的经验尚浅,需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规范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在2014年编制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 30012—2013),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了基本规范。该标准规定了“运营单位应制定行车组织规则,并应根据行车线路的封闭方式、范围、线路条件、设备条件等,制定相应的细则,运营单位按照行车组织规则和细则做好行车组织工作”,但缺乏系统性的行车组织原则、方法和标准。为此,需明确和规范行车组织规则的内容和标准,以指导运营单位在各种设备条件下的行车组织。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 30012—2013)的延伸和补充,对于规范运营行车组织管理,提升轨道交通行业行车组织水平,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服务、效率和规范具有重要作用。 二、编制概况 1、任务来源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5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交

科技发[2015]114号)的要求:广州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计划编号:JT2015-25)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需联合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北京交通信息中心、京港地铁、天津地铁、重庆地铁、西安地铁、苏州地铁、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9家单位按计划于2016年底前完成该行业标准的编制。 2、编制过程 2015年5~6月,广州地铁联合北京地铁、上海地铁等9家参编单位,成立了由10家起草编制单位36人组成的标准编制工作小组。 2015年7~9月,广州地铁以调研函的形式,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的编制思路和深度等实施调研工作,并全面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为标准草案的编制思路和方向提供依据。 2015年9月21日,广州地铁牵头在广州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行业标准编制启动会,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的编制思路、方向及编制工作安排。 2015年9月~2016年1月,由主编单位广州地铁牵头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初稿)》。 2016年2月18日~3月4日,广州地铁组织9家参编单位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初稿)》进行会签,共收集123条会签意见。 2016年3月5日~3月27日,广州地铁针对123条会签意见进行逐条研讨,编制会签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说明。其中,采纳54条、部分采纳32条、暂不采纳37条。 2016年3月28日,广州地铁牵头在广州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

雨污水工程监理细则

雨污水工程监理细则 1、目的 为了规范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满足监理规划与合同目标的要求,实现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特制定本监理细则。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市政雨污水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理。 3、引用文件 《市政排水管渠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BJ107—90)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给水排水管道宽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SO268—97—90)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VJ107—87) 4、质量控制 4、1 沟槽开挖 4、1、1 监理工程师应仔细查阅施工图纸及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详细了解工程所处地段的地质情况,如开挖深度、地质情况及地下水情况。 4、1、1、2 监量工程师应在监理施工单位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落实施工设备、 机具进场及安全生产措施。 4、1、2 施工阶段 4、1、2、1 质控要点 a)严禁扰动槽底土壤,离槽底20cm,由人工修整,若有发生超挖,严禁用土回填。 b)两侧挖小排水沟,避免槽底受水浸泡。 4、1、2、2 验收顺序:施工单位先自检,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报送《工程验报单》。 a)复测槽底中线及标高,验收合格,由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返《工程报验单》 b)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质监、业主、设计、地堪代表现场验收合格后,方可下一道工序施工。 4、1、3 准备阶段 监理工程师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审查平基,管座砼配合比,检查水泥的出厂合

格证,批号及复检报告,检查碎石、砂的颗粒组配,含泥量等参数,合格者签返《建 筑材料报审表》,不合格者要求施工单位将不合格材料运出现场。 4、1、4 施工阶段 a)砂垫层,平基、管道施工前,应通过测量手段,严格控制各个工序工作面高程。 b)砂垫层应在充分灌水后,用振动器振实。 c)浇筑管座砼应检查模板就是否钉立牢固,并用插入式振动器充分振捣。 d)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其配合比,并在现场随机见证取样。 沟渠砼基础不得有石子外露、脱皮、裂缝等现象,伸缩管缝位置应正确、垂直、贯通。4、1、5 验收顺序:施工单位先自检,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报送《工程报验单》。组织业主代表进行验收合格,由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返《工程报验单》。 4、2 安管、接口。 4、2、1 准备阶段 4、2、1、1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与设计要求检查管材的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检查接口砂浆所用砂的颗粒级配、含泥量等参数。合格者签返《成品、半成品、供应单 位资质报审表》及《建筑材料报审表》不合格者,要求施工单位不合格材料运出施工 现场。 4、2、1、2 严格控制平基高程及中线,经监理测量后才允许安管。 4、2、2 施工阶段 4、2、2、1 质控要点 a)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倒坡,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等杂物。 b)承插口或企口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灰口应整齐、密实、饱满,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 抹带接口应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间隙、裂缝、空鼓等现象。 4、2、3 验收阶段 a)必须经过测量复测标高,检查接口就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b)污水管必须经过闭水试验。 c)验收顺序:施工单位先自检,填写《工序质量评审表》报送《工程报验单》。验收合格,由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返《工程报验单》。

降水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降水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0监理依据 1.1《建筑工程监理规范》5039p-2000; 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0监理工程流程 3.0质量标准 地下水控制方法与通用条件 方法名称土类渗透个数降水深 度 水文地质特征 降水 直空井 点 填土、粉 土、粘性 土、砂土 7<20.0 <5 上层滞水或水 量水大的潜水 0.1-20.0 单级<6 多级<20 喷射井 点 0.1-20.0 <20 管井 粘土、砂 土、碎石 土、可溶 岩、破碎带 1.0-200.0 >5 含水丰富的潜 水、承压水、 裂隙水 截水 粘性土、砂 土、碎石 不限不限

土、岩溶岩 田灌填土、粉 土、砂土、 碎石土 0.1-200 不限 3.1.1当用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截水后,基坑中的水量或水压较大时宜采用基坑内降水; 3.1.2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漏水层计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 3.2集水明排 3.2.1排水沟和水井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净距0.4m 以外,排水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应小于0.3m,在基坑四角每隔30-40m,应设一个集水井; 3.2.2排水沟底面宜比挖土面低0.3m-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 3.2.3沟截面根据排水量确定,排水量V应满足下列要求v≥1.5Q,Q-基坑总漏水量; 3.2.4分层明沟排水,当基坑开挖土层由多种土组成,中部夹有透水性强的砂砾土,为避免上层地下水冲刷基坑下部边坡,造成塌方,可在基坑边坡上设置2-3层明沟及集水井,分层阻截并排除上部土层冲的地下水。排水沟与集水井

地铁考试题目行车

行车组织规则 一、填空题: 1、地铁运营的行车组织指挥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生产的方针,贯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2、《列车运行图》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部门都必须根据其要求组织本部门的工作。 3、一切建筑物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地铁建筑限界;一切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地铁设备限界;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 4、一号线正线信号系统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包括计算机联锁(CI)、列车自动防护(ATP)、列车自动运行(ATO)和列车自动监控(ATS)等子系统。 5、一号线16个车站划分为五个联锁区,分别为:小行联锁区、安德门联锁区、新街口联锁区、鼓楼联锁区、迈皋桥联锁区。 6、一号线及南延线列车A车长度为24.4m,B、C车长度为22.8m,车辆最大宽度为3m,高度为3.85m。列车总长度为140m。每辆车有10对客室门,门开宽度1.4m。驾驶室两侧设有驾驶室侧门,后端设有通往客室的通道门。 7、客车由两个单元电动车组编成,每个单元车采用2动1拖的编组型式为: -A*B*C=C*B*A-。其中:“A”车为带有一个司机室的拖车,“B”车为装有受电弓的动车,“C”车为无受电弓的动车,“-”为自动车钩,“*”为半永久型牵引杆, “=”为半自动车钩。 8、在ATC正常情况下,客车采用ATO模式驾驶(当停车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SM 模式驾驶)。 9、行车时间以时间为准,从零时起计算,实行24小时制。 10、客车在运行中司机应在前端驾驶,如推进运行时,应有监控员在前端驾驶室引导和监控客车运行。 11、客车晚点统计方法:根据《列车运行图》单程每列晚点2分钟以下为正点,2分钟及以上为晚点,排队晚点时则按统计的要求进行统计。 12、行车有关人员必须服从行调指挥,执行行调命令,行调应严格按《列车运行图》指挥行车。 13、行调发布命令时,在小行基地由派班员或信号楼调度员负责传达,在正线(辅助线)由车站值站(值班员)负责传达,传达给司机或其他有关人员的书面命令应盖有行车专用章。 14、须取消列车进路或关闭信号时,应先通知司机,在确认列车尚未启动时方可取消列车进路或关闭信号。 15、终点站站台人员清客完毕后应及时显示“好了”信号通知司机。 16、客车在任何车站停站时分增晚30s以上时,车站要向行调报告原因。 17、在ATS正常时:各站不向行调报客车到开点,加开图外列次或者列车开行时间与计划时间相差2分钟以上时车站不向行调报点但需向邻站报点。 18、工程车可以牵引运行,也可推进运行,各站按正常列车办理。 19、工程车在正线运行时,凭地面信号行车。 20、一个联锁区同一线路原则上只准有一列工程车运行,工程车之间至少应保证一个区间的间隔。 21、同一联锁区必须开行多辆工程车或间隔不能满足时应由值班主任同意。 22、工程车在区间、非联锁站及无信号机的车站作业后折返,进出封锁区间或在封锁区间运行时,凭调度命令行车。 23、小行——迈皋桥区段工程车必须在本线路最后一列电客车之后运行,并保持四个站间区间的间隔,小行——奥体区段工程车必须在本线路最后一列电客车出清后上线。 24、采用无ATP保护的列车救援或因挤岔、脱轨、线路故障等可能会影响后续列车行车安全的原因救援时,必须发布封锁线路的命令。 25、向封锁线路发出救援列车时,不办理行车闭塞手续,以行调命令作为进入该封锁线路的许可。 26、在未接到开通封锁线路的调度命令前,不得将救援列车以外的其它列车开往该线路。 二、选择题: 1、一切建筑物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 A )限界。 (A)地铁建筑(B)地铁设备(C)机车、车辆(D)线路 2、一切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 B )限界 (A)地铁建筑(B)地铁设备(C)机车、车辆(D)线路 3、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C)限界。 (A)地铁建筑(B)地铁设备(C)机车、车辆(D)线路 4、在ATC正常情况下,客车采用(A)模式驾驶 (A)ATO (B)SM (C)RM (D)URM 5、在ATC正常情况下当停车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B)模式驾驶。 (A)ATO (B)SM (C)RM (D)URM 6、行车时间以时间为准,从零时起计算,实行( C )制。 (A)交接班(B)夏令时(C)24小时(D)行调负责 7、客车在运行中司机应在前端驾驶,如推进运行时,应有( D )在前端驾驶室引导和监控客车运行。 (A)站台安全员(B)车站工作人员(C)值班站长(D)监控员 8、根据《列车运行图》单程每列晚点( B )分钟及以上为晚点。 (A)1 (B)2 (C)3 (D)4 9、行车有关人员必须服从( A )指挥,执行行调命令,行调应严格按《列车运行图》指挥行车。 (A)行调(B)值班站长(C)值班主任(D)站务工长 10、行车有关人员必须服从行调指挥,执行( A )命令,行调应严格按《列车运行图》指挥行车。 (A)行调(B)值班站长(C)值班主任(D)站务工长 11、行车有关人员必须服从行调指挥,执行行调命令,严格按( D )指挥行车。(A)时刻表(B)行车日志(C)调度命令(D)列车运行图 12、须取消列车进路或关闭信号时,应先通知( C ),在确认列车尚未启动时方可取消列车进路或关闭信号。 (A)行调(B)值班站长(C)司机(D)派班员

最新雨污水管道监理实施细则.资料

徐工集团临港奉贤一期A项目I标段工程 厂区排水管道工程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施工监理范围、目标和依据 (5) 三、编写监理细则的依据 (5) 四、监理控制要求 (5) (一)事前监理控制要求和方法 (5) (二)事中监理控制要求和方法 (6) (三)事后监理控制要求和方法 (24)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标段为徐工集团临港奉贤一期A项目一标段,主要建筑物有:新建中挖联合车间、整机调试车间,另外包括附属的职工浴室、丙烷站、供气车间、油化库、门卫间及周边道路和管网,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3422.74平方米。 整机调试车间:单层工业厂房,局部框架结构辅房(三层),总建筑面积14348.62平方米,占地面积12505.54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17.2米,建筑主要结构类型为轻钢结构,局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中挖联合车间:单层工业厂房,局部框架结构辅房(二、三层),总建筑面积104213.14平方米,占地面积100322.97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17.2米,建筑主要结构类型为轻钢结构,局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附属配套设施:职工浴室、丙烷站、供气车间、油化库、门卫间:单层框架(职工浴室局部三层),总建筑面积4860.98平方米。 1.2、工程名称:徐工集团临港奉贤一期A项目一标段 1.3、工程地点:上海市临港奉贤园区A0203地块内,东侧为F8路,西侧为新四平公路,南侧为两港大道,北侧为规划G2路。 1.4、建设单位:上海徐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1.5、设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1.6、勘察单位: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7、监理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1.8、施工单位:江苏盐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2、排水管道工程概述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700m;现场回填平整后绝对标高4.600m,经强夯处理后场地绝对标高约4.20m。根据工程总体计划安排并结合以后厂区道路布置,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即将现场施工道路作为以后厂区道路的基层,考虑到排水管道数量较多,直径较大,埋深较深的实际情况,为防止后期管道施工时对已完道路基层的损坏,现先将道路附近及过路的排水管道先行施工。其他管线如给水、

行车组织规则

CDYY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CDYY-XCKY-033-2013 行车组织规则 (A版O次,暂行) 2013-4-1发布 2013-4-8实施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发布

目 次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及定义 (4) 4. 总则 (4) 5. 行车指挥 (4) 6. 行车组织方法 (5) 7. 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 (6) 8. 运营调整时的行车作业 (8) 9. 调车作业 (10) 10. 行车记录 (11)

前 言 本细则描述了地铁运营阶段的技术设备、行车组织原则、列车运行、设备检修等有关规定,是地铁运营管理、行车组织的指导性文件。 本细则版本号为A版,第0次修订,2013年发布。 本细则起草单位: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 本细则主要起草人:王香波 本细则审核人:刘鹏徐安雄 本细则批准人:饶咏 本细则由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负责解释。 本细则由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部归口管理。

行车组织规则 1.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地铁所有与运营管理、行车组织有关的部门和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安全生产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0号 《地铁设计规范》 GB 50157-2003 3. 术语及定义 本规则采用的术语及定义见附录A。 4. 总则 4.1《行车组织规则》(以下简称行规)是成都地铁依据地铁运营的要求、特点,将运营设备、人员按一定的规律和模式组织列车运行、调车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的规定,以满足运营的需求。 4.2行规是成都地铁行车组织各项规章制度中的基本大法。成都地铁一切与行车有关的操作办法、规章制度的制定均必须以本规则为基础进行编写。 4.3行规规定了不同设备条件下的行车组织的原则,明确了行车组织基本方法、作业程序和各行车岗位间作业的基本关系,成都地铁各条线路在行车组织过程中必须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开展。 5. 行车指挥 5.1原则 5.1.1行车组织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各单位、各岗位间要发扬协作精神,充分体现联动作用,紧密联系,协同动作,实现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的运营目标。 5.1.2日常运行计划由列车运行图体现,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成都地铁所有的部门和单位,必须根据列车运行图的规定,开展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保证运行计划的实现。 5.1.3特殊活动运行计划由运营管理部门编制计划方案,各单位、部门遵照执行。 5.1.4行车调度负责组织实施运行计划,并根据现场情况发布指挥列车运行的调度命令;各行车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行车调度的命令,服从调度指挥。 5.2行车组织架构 5.2.1成都地铁行车组织层级包括线路控制层、线路执行层。 5.2.2线路控制层(各线OCC):负责线路行车计划的组织实施,运营紊乱、突发事件时运营方案的落实。 5.2.3线路执行层(行车值班员、车场调度、信号楼值班员、司机):负责线路行车计划的执行,运营紊乱、突发事件时运营方案的执行。 5.3调度命令 5.3.1定义和分类 1)调度命令是调度员在调度指挥工作中对行车有关人员发出的要求其完成某些行动的指 令。 2)调度命令按命令形式分为口头命令和书面命令。口头命令是向受令对象直接发布的短期 性指令;书面命令是向受令对象以书面形式发布的有较长时效的指令,发至司机的书面命令由行车值班员或车场调度送达司机;

深基坑降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细则[0001]

cheng cheng ××××××项目 _深基坑降水工程施工质量_监理实施细则 项目监理机构:×××××项目监理部 编制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cheng cheng

cheng cheng 深基坑降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 1.1工程概况和特点………………………………………………………………………………… 1.2井点降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3井点回灌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4深基坑降水工程监理验收……………………………………………………………………… 1.1工程概况和特点 (略) 1.2井点降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轻型井点的钻孔直径不小于30mm,管井井点的钻孔直径不小于500mm。 2.在松软或松散易缩孔、塌孔的土层中钻探施工时,应采用清水水压钻进。且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要求送水泵压不得低于2MPa,流量不小于20m3/h。 3.钻孔完毕后,应立即测量深度,钻孔深度应比设计井点管理埋设深度大0.5m~1.0m,以保证井点管下至预定深度。 4.在井点管周围投滤料时,应采用边向孔内送水边投滤料的方法,以保证填入的滤料空隙不被泥沙堵塞,有利于上层地下水通过井点向下部疏导。同时滤料投入量应不少于计算值的95%。 5.到设计预定孔深后,应加大泵量冲洗,将孔内土块及泥浆冲洗出孔口,使孔内水体的含泥量不大于5%,此时监理员应到场检查。 6.井点施工结束,施工人员应立即组织洗井,洗井应自上而下进行,洗至水清基本不出砂、出水正常,井点底部不存砂为止,监理员到场检查。 7.当每组井点施工结束,施工方应立即在集水管的中部位置着手组装水泵。组装时泵组应尽量降低高程,泵组吸水口与集水管、井点连接管的高程尽可能一致。 8.随机检查降水系统各部件,要求连接严密,不得漏气、漏水、漏电,同时还应注意检查水泵正反转,防止反转。 9.在试抽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定时观测抽水流量、工作压力、真空度以及观测孔的水位等,并做好记录,核检抽水量与设计计算值是否相符,试抽阶段的出水量应大于设计计算值,监理员可随时抽检,根据水位下降的趋势,分析其降水郊果。如发现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10.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在降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5~10d内,施工人员应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为每天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监理人员可随时校对。进入雨期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11.对于轻型井点降水,在观测水位、流量的同时,对水泵的工作压力,真空度、电压、电流进行观

井点降水监理实施细则

井点降水监理实施细则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工程的特点 上海医学园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拟在上海市南汇区周浦镇至葛洛岗、南至周祝公路、西至芙蓉花路、北至六灶所在地块内兴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产、学、研基地三期”项目。 总建筑面积,其中1号楼地下1层地上8层,建筑高度。2~3#房地上5层,建筑高度。其余号房是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总计23个单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安质监单位:浦东新区质监站周康分站 施工单位:上海舜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智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二、监理依据 1. 监理合同。 2.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单位明确的技术要求及规定。 3.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 4.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及监理审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5.建设单位认可的监理规划。

6.政府颁布的有关政策、法令、监理法规。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9.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DBJ08-61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7 12.《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技术标准》(JGJ59-99) 1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 三、监理工作的流程 (一)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二)轻型井点降水监理流程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轻型井点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目标值

浅谈地铁行车组织

浅谈地铁行车组织 发表时间:2018-01-19T22:02:31.5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作者:丁建峰[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地铁建设,越来越多的地铁投入运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地铁建设,越来越多的地铁投入运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地铁行车组织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这对于我国地铁行车组织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铁;行车组织;研究 1地铁行车组织概念 地铁行车组织是指在运营过程中,为安全快速地完成运送乘客的任务所进行的一系列与运输相关的工作,是地铁运营生产的核心工作。地铁运营企业根据城市客流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行车组织规则,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地铁行车组织的特点 城市地下铁道交通穿越城市人流量大的区域,单向每小时运输能力大,行车密度也大,且大部分建于地下,在狭小的隧道空间中行驶,故障排除难度大。因此,地铁运营企业必须要有高效的行车组织工作支撑,从而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任务的顺利进行。 2.1行车安全性高 地铁单向每小时运输能力可达到30000~70000人次,运输能力大,行车间隔短,且大部分时间在隧道中运行,若发生事故,难以得到很快救援,损失将非常严重,轻者造成列车损坏,重者带来人员伤亡。因此地铁行车组织安全性要求高,这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首要条件。 2.2行车计划性强 地铁行车组织要有完善的行车计划,按图行车。运营各部门要以运行图为依据,按照行车组织规则组织列车运行,列车发车时刻、到站时刻、停站时间、发车间隔等都需要提前制定计划,以保证行车准时及安全行驶。 2.3信号显示性高 地铁多行驶在隧道或高架上,少部分在地面上行驶。地面或高架上信号机少,地下隧道部分由于背景暗,且线路多曲线走向,受隧道壁的遮挡,信号显示距离较短,所以保证地铁运营系统的各种信号显示性高,也是行车组织的一个重要问题。 2.4设备可靠性高 地铁隧道净空小,且接触轨上安装有带很高电压的接触网,行车时不便维修和排除设备故障,要求信号设备具有高可靠性,应尽量做到平时不维修或少维修;另外列车故障将影响大面积的乘客出行,社会影响大,要求列车设备可靠性高。 2.5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先进设备,一方面可以保证列车安全、准时、迅速地运营,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乘务人员数量,同时减轻他们的工作强度。 3地铁行车调度方式 3.1下线 电客车因故障、事故(事件)无法满足客运服务或长时间运行存在安全隐患时,设备故障、事故(事件)导致局部线路电客车通过能力下降,全线电客车运行间隔调整压力、难度较大时,可以选择部分电客车进入折返线、存车线或回场。使用方式:行调向相关司机及车站发布口头命令。 3.2限速 因设备故障导致电客车无法以正常速度运行或高速通过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后续列车低速行驶进行观察时,对不能及时扣停的电客车为避免电客车在区间停车,行调可通过行车指令或操作设备使电客车降低正常速度运行。使用方式:临时限速时向相关司机发布限速运行的口头命令,可与延长站停时间配合使用。 3.3跳停 指列车在车站不停车通过。可指一列电客车在一个站或沿途所有站不停车;也可指某一站台的一列或所有电客车不停车称为跳停。在行车工作中,因车辆、设备故障、事故及客流突变等原因造成运行晚点等特殊原因,电客车进站对标停车越出停车标超过规定的距离,或前方站出现意外情况时,经值班主任同意后行调方可组织电客车不停站通过。使用方式:行调口头通知车站及司机跳停,通过在MMI上设置跳停或组织电客车司机人工驾驶电客车跳停。 3.4始发站提前或推迟发车 当后续到达终点站的电客车出现延误,造成行车间隔较大时,可适当控制电客车在始发站的发车时间,即在始发站组织提前或延迟发车,从而均衡行车间隔,避免出现行车大间隔(如站前折返站采用单一轨道组织电客车折返或加开电客车时,通常会采取提前发车的调整方法)。 3.5放空追线 当电客车到达终点站出现较大延误时,可组织该电客车在折返作业后不上客,直接空车不停站运行,待运行至原计划线时间要求时,在就近停站并重新投入客运服务,从而实现按图行车。使用方式:行调口头命令车站及司机改变驾驶模式在相关车站不停站通过或在MMI 上设置电客车运行参数并口头命令车站和司机。 3.6抽线 当电客车终到延误较大,折返作业后的预计发车时间延误一个行车间隔及以上,或在运行途中出现故障按规定须在终点站退出服务无备用车顶替时,将原车次抽线。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始发站和终点站。 使用方式:电客车在大(小)交路折返站折返时,行调比照电客车计划运行图,在MMI上人工分配匹配的车次,直至所有电客车的实际运行与计划相吻合为止。 4地铁行车组织的发展趋势

监理部深基坑降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1)

监理部深基坑降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1) 33.4 深基坑降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封面(略) 目 录 3.4.1 工程概况和特点…………………………………………………………3.4.2 井点降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3.4.3 井点回灌工程监理实施细则……………………………………………3.4.4深基坑降水工程监理验收…………………………………………………33..44.1工程概况和特点(略)33..44..2 井点降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轻型井点的钻孔直径不小于300mm,管井井点的钻孔直径不小于500mm。 2.在松软或松散易缩孔、塌孔的土层中钻探施工时,应采用清水水压钻进。且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要求送水泵压不得低于2MPa,流量不小于20m3/h。 3.钻孔完毕后,应立即测量深度,钻孔深度应比设计井点管埋设深度大0.5m~1.0,以保证井点管下至预定深度。 4.在井点管周围投滤料时,应采用边向孔内送水边投滤料的方法,以保证填入的自不被泥沙堵塞,有利于上层地下水通过井点孔向下部疏导。同时滤料投入量应不少的95%。 5.到设计预定孔深后,应加大泵量冲洗,将孔内土块及泥浆冲洗出孔口,使孔内水体的含泥量不大于5%,此时监理员应到场检查。 6.井点施工结束,施工人员应立即组织洗井,洗井应水正常,井点底部不存砂为止,监理员到场检查。 7.当每组井点施工结束,施工方应立即在集水管的中部位置着尽量降低高程,泵组吸水口与集水管、井点连接管的高程尽可能一致。 8.随机检查降水系统各部件,要求连接严密,不得漏气、漏水、漏电,同时还应注意正反转,防止反转。 9.在试抽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定时观测抽水流量、工作压力、真空度以及观测孔的并做好记录,核检抽水量与设计计算值是否相符,试抽阶段的出水量应大于设计计算值可随时抽检,根据水位下降的趋势,分析其降水效果。如发现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工单位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10.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在降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5~lOd,施工人员应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为每天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监理人 员殖时校对。进入雨期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11.对于轻型井点降水,在观测水位、流量的同时,对水泵的工作压力,真空度、电压、电流进观测与记录,分析运行是否正常,发现问题或异常及时处理,使工作水压力、真空度与降水深抽水量保持正常关系。 12.保证抽水设备的正常运行,降水期间不得停泵。 3.4..33

地铁行车组织细则

1号线行车组织规则(试行)

目录 1 前言 (3) 2 范围 (3) 3 引用标准 (4) 4 总则 (4) 5 技术设备 (5) 6 行车组织原则 (32) 7 列车运行 (48) 8 设备检修施工 (56) 9 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57) 10 调车作业 (72) 11 信号显示 (73) 12 附录 (78)

1 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 本标准版本号为第1版、第0次修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 2016 年XX月XX日公布。 本标准从 2016 年XX月 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标准化工作组归口。 2 范围 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首通段(南湖站至火车东站)于2016年06月28日开通,共计运营里程为10km。依照1号线的设备功能、设

备技术状况、列车运行、设备检修、行车组织等情况,特制订本标准作为1号线运营治理、行车组织的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南湖站至火车东站10个车站和屯里车辆段的行车组织、运营治理工作。 3 引用标准 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 4 总则 4.1 地铁1号线的运营治理和行车组织工作,按《运营时刻表》的要求,以安全运送乘客、满足设备维护的需要,实现安全、准时、便捷、舒适的运营服务为宗旨。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下,紧密配合、协调动作,确保行车和乘客安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2 地铁运营的行车组织指挥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生产的方针,贯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4.3 本标准是1号线首通段运营组织、治理的差不多规章,1号线各岗位职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井点降水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实施细则 (井点降水)

一、工程的特点 (一)工程概况 华能林芝水电开发基地项目拟建地点为林芝八一镇永久片区,南粤大道北侧,防洪堤西侧,即八一2号桥头上游侧,尼洋河南侧。距离区域中心约4公里,与八一镇新区隔河相望。基地高程以西侧最高,内部地形较为平坦。华能林芝水电开发基地450亩,一期占地面积270亩,公建一期工程建筑总面积约14.2万㎡,本次招标项目为公建一期中的集控大厅和保障中心土建工程,面积为9163.61㎡。 (二)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视野开阔,交通方便,地貌单元属于尼洋河水系Ⅰ级阶地,勘察中勘探点孔口标高为2977.56~2981.09m,相对高差3.53m,场地地形整体比较平坦,场地西侧局部地段由于料场弃土堆填略有起伏。 (三)地层结构 场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其下由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洪积(Q4al+pl)成因的粉砂及卵石组成。 地层特征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素填土①:褐黄、褐灰色,稍密,稍湿,堆填年代小于十年,主要由表层耕土及粉砂组成,场区普遍分布,层厚0.20~1.60m。。 2、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洪积层(Q4al+pl) 粉砂②-1:灰、褐黄色;松散;稍湿~很湿。该层呈层状或透镜体状零星分布于卵石层顶板以上,钻探揭露层厚0.20~1.70m。 细砂②-2:灰、褐黄色;松散;稍湿~很湿。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钻探揭露层厚0.40~0.60m。 卵石③:褐灰、褐黄、青灰色、灰白色;松散~密实;很湿~饱和。一般粒径2~15cm,大者可达40cm以上,卵石含量约50%~90%,卵石层隙间充填以砂粒、砾石为主。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北京地铁1号线行车组织规则

第一章基本要求 行车组织原则 第1条行车组织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各专业间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充分体现联动机的作用,使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协调动作,以实现安全、准确、高效、服务的运输宗旨。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所有与列车运行有关的部门和单位,都必须根据列车运行图的规定,正确组织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以确保列车运行图的实施。 第3条列车运行图应以客流量为依据,本着以人为本、方便乘客的原则确定列车对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 2、充分利用通过能力,经济合理地运用电动客车; 3、准确、便利地运送乘客; 4、符合网络运输的要求; 5、各单位间的协调。 第4条行车组织实行“行车调度员—司机”二级管理。综合控制室值班员(以下简称综控员)辅助行车工作。 行车组织工作由行车调度员统一指挥。 列车运行由司机负责。 车站的行车工作由综控员负责。 古城车辆段(以下简称古段)及四惠车辆段(以下简称四段)的行车工作由信号楼值班员和派班室值班员负责。 第5条行车工作实行24小时制。设于指挥中心调度大厅、车站综合控制室、轮乘派班室、段运转室及信号楼等地点的时钟及其它与时钟相关的行车设备应纳入时钟系统。 各生产用时钟(包括生产用电脑)应以指挥中心调度大厅的时钟为准。 第6条在正线双线区段,列车按右侧单方向运行。 第7条列车运行以向四惠东站方向为上行,以向五十三号站方向为下行。 列车车次以十进制四位数表示: 1、首位表示列车开行方向(“1”为下行,“2”为上行) 2、第二位表示列车性质: “0—4”表示计划客运列车; “5”表示临时加开客运列车; “6”表示调试列车; “7”表示救援列车; “8”表示回空列车; “9”表示施工列车。 3、第三、四位表示列车运行顺序号。 第8条车站与折返线(库线)间运行的列车,无需赋予车次。 第9条用于载客的列车出入段作业时,按下列原则赋予车次: 1、由古段至苹果园站调车出段列车使用下行客运列车车次;由苹果园站至古段调车回段列车使用上行客运列车车次。 2、由古段至古城站出段列车,使用即将开行的列车车次;由古城站至古段的回段列车,使用原列车车次。 3、由四段至四惠东站调车出段列车使用上行客运列车车次;由四惠东站至四段调车回段列车使用下行客运列车车次。

降水监理细则

降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略 二、编制依据 2.1已批准的本工程《监理规划》 2.2经专家评审通过的《基坑施组》包括《降水方案》 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50299-1999) 2.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6国家和地方、部门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2.7施工图、施工说明及相关标准图集

三、降水工程监理工作流程

四、质量控制目标 4.1降水井施工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2降水井的直径、深度、垂直度、泥浆密度、沉渣厚度、井管设置以及滤料填埋等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4.3降水井洗井后必须是清水; 4.4排水沟的设置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五、质量控制要点 5.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预控 5.1.1监理人员熟悉施工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工程环境要求,分析工程特点、难点,了解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方法,质量要求,以督促承包单位按图施工。 5.1.2监理组织监理细则交底,明确监理检查、旁站点。 5.1.3审核分包工程项目分包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了解施工单位履行施工合同的能力。 5.1.4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5.1.5审查施工方案(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防范措施)。基坑降水施工方案应连同深基坑开挖方案进行专家评审,一经评审通过,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如有重大修改,需按程序重新进行评审。 5.1.6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建设单位的交桩测量成果和承包单位在施工区内引设的控制点、水准点的准确性及其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5.1.7检查施工现场的场地条件及建筑物、管线等周围环境条件,特别是地表、地下障碍物的资料及清理情况。 5.1.8审查施工材料供应商资质,检查施工材料的准备情况及进场材料堆放。 5.1.9检查进场降水工程所用材料合格证书;计量器具标定情况;施工设备检验报审情况。 5.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2.1降水工程施工中,监理人员对井位测放、井孔钻孔、清孔、下井管、

井点降水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的特点 上海医学园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拟在上海市南汇区周浦镇至葛洛岗、南至周祝公路、西至芙蓉花路、北至六灶所在地块内兴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产、学、研基地三期”项目。 总建筑面积82683.7m2,其中1号楼地下1层地上8层,建筑高度39.7m。2~3#房地上5层,建筑高度24.90m。其余号房是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24.90m。总计23个单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安质监单位:浦东新区质监站周康分站 施工单位:上海舜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智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二、监理依据 1. 监理合同。 2.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单位明确的技术要求及规定。 3.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 4.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及监理审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5.建设单位认可的监理规划。 6.政府颁布的有关政策、法令、监理法规。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9.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DBJ08-61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7 12.《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技术标准》(JGJ59-99) 1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 三、监理工作的流程 (一)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二)轻型井点降水监理流程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轻型井点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目标值 1、井孔垂直度、深度应符合要求,孔径宜上下一致。 2、滤管位置按要求位置埋设,造价人才网严禁将滤管插入土中。 3、灌填砂滤料前应把孔内泥浆适当稀释,井点管应居中,灌填高度应符合要求, 灌填量不得少于计算值的95%。 4、井点管口应有保护措施,防止杂物拌入管内。 5、做好施工记录,加强井点降水系统的维护的检查,保证不断抽水。 6、发现水质浑浊或无抽水量,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防止泥砂流入引起地面沉 陷。

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__--_____项目工程 真 空 井 点 降 水 施 工 方 案

公司 2016年11月12日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基本概况:...............................................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本工程各项工程量统计如下:.................................... 二、编制依据:.................................................. 三、开挖降水处理方案............................................ 1、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介绍....................................... 2、总体的施工顺序为:........................................... 四、施工工艺.................................................... 1、井点降水施工 ................................................. 五、拟投入的机械设备及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