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3(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伊春市带岭区高级中学——荆藜藜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及数学自身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数学课程改革,我国从2000年6月开始组织人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指导下,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对国内高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数学学习心理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于2003年4月出版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它与《大纲》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教学评价上说,按传统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来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教师讲得怎样和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是一节数学课好坏的根本依据,但《标准》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注是否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使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活动过程。教师不是用自己的精彩演讲代替学生思考过程,而是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生。

从教学目的来讲,传统的经验认为,一切认识从问题出发,教学目的必须以“问题”为契机,到“问题”的圆满解决为终结,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但《标准》中提倡: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一切数学活动都应该从问题出发,到一级更高层次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的教学正是教育的失败,由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正是对教学本质的新认识。所以,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学校教学质量。因此,确定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整个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对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新课程标准推行后,在大部分地区得以顺利实施,并在不断的改革教学评价,以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求。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对新课标的认识和感想。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沿用了几十年的数学教学大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迅速走进我们的教学。

1、背景溯想——尊重规律,时代对新教育的呼唤。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而且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数学的形式。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社会的到来,特别是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是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运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新时代要求21世纪的公民具有更新更高的数学素养。但是,现行中学数学课程体系,相当多的学生掌握不了,相当多的内容学了没有用,而很多既属未来社会所需要,又是个体发展所必须的内容,学生却没有机会接触到。这就

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审视现行教学大纲和数学教学的崭新视角:学生应该学习哪些有用的数学?应该怎样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出台,意义就在于此。

2、《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育人为本,面向未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重要教育内容的数学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具有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只有学生具有更强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然与人类社会,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有条理地独立思考,有效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课程标准》删去了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与现实有效的智力活动不协调,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例如,乘数与被乘数的区分,繁琐的四则运算,高难度的无处可用的或无现实意义的应用题。《课程标准》选取的学习内容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最核心的基础知识,涉及面很宽,但难度却有限,这些知识能使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例如,《课程标准》在“数的认识”的目标中提出: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许多案例,也体现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体会数的产生、发展和来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客观事物,学生容易接受,《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有弹性,素材的选取要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素材的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如通过图形、表格、对话、漫画、文字等多种形式将应用题展示在学生面前,使题材更富有真实感、现实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出发,用不同的方式获取知识。《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倡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与交流,用富有个性的方法认识解决问题。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要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使所有学生获得共同发展的同时,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3、目标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课程标准》在重视双基,继承和优化传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认识数学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使其对数学知识的特征有所认识;要求通过数学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并第一次将“好奇心、成功体验、创新精神及合作交流的习惯”等纳入目标体系。与此同时,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合

乎逻辑的推理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能力。并据此突出“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标准,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标准。对原有的一些目标分支也作了调整。例如,“数与代数”板块突出强调了“数学化能力”及“符号化意识”的培养,加强口算、心算和估算,注重算法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空间与图形”板块,要求学生能通过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在观察操作、测量、想象与设计活动中,体会量的实际意义,并能进行必要的空间推理和演绎推理。

《课程标准》改革了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和挑战性。这就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抓住机遇,学好用好《课程标准》,不断追踪和学习先进的教改前沿信息,确立“基本理念”,明确“教学建议”,准确把握课改方向,根据课程标准编写配套教材,指导现行的教学活动和考试评价活动,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情趣教育因素并加以改编,努力创设数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思路,采用最优的策略实施教学,把每一课的教学都作为一次新的创作,勤奋而踏实地走创新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