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决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多目标决策方法简介
1.多目标决策问题及特点
(1) 案例
个人:购物;买房;择业......
集体或社会:商场,医院选址;水库高度选择...... (2) 要素
行动方案集合X;目标和属性;偏好结构和决策规则
(3) 多目标决策有如下几个特点:
决策问题追求的优化目标多于一个;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指标量纲的不一致性; 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混合:有些指标是明确的,可以定量表示出来,如:价格、时间、产量、成本、投资等。有些指标是模糊的、定性的,如人才选拔时候选人素质考察时往往会以:思想品德、学历、能力、工作作风、市场应变能力等个性指标作为决策依据。
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描述
)}(),(),({21x f x f x f DR n
0)(,0)(,0)(.21≤≤≤x g x g x g T
S p
决策空间:}0)({≤=x g x X i 目标空间
})({X x x f F ∈=
两个例子:
离散型;连续型
3.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劣解与非劣解
非劣解的寻找连续型有时较难
4.多目标决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多为少法:化成只有二个或一个目标的问题;
(2)直接求非劣解法:先求出一组非劣解,然后按事先确定好的评价标准从中找出一个满意的解。
(3)分层序列法:将所有目标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先求出第一个最重要的目标的最优解,然后在保证前一目标最优解的前提下依次求下一目标的最优解,一直求到最后一个目标为止。(
(4)目标规划法:对于每一个目标都事先给定一个期望值,然后在满足系统一定约束条件下,找出与目标期望值最近的解。(5)重排序法:把原来的不好比较的非劣解通过其他办法使其排出优劣次序来。
(6)多属性效用法:各个目标均用表示效用程度大小的效用函数表示,通过效用函数构成多目标的综合效用函数,以此来评价各个可行方案的优劣。
(7)层次分析法:把目标体系结构予以展开,求得目标与决策方案的计量关系。
(8)多目标群决策和多目标模糊决策。
(9)字典序数法和多属性效用理论法等。
二、几种常见方法简介及应用
1.加性加权法
(1) 基本假设:1.属性描述用基数定量描述,且相互独立; 2.价
值函数的形式是加性的。
虽然价值函数很难确切描述,但决策者认为效用合成可用加性,另外,每个属性的价值函数是关于属性指标的线性函数。 (2) 符号说明:
ij y :第i 个方案关于第j 个属性的取值;ij z :ij y 的规范值;j w :第
j 个属性的权重;i v :第i 个方案的综合取值
(3)加性加权模型:
1max i
i m
v ≤≤
1
n
i j ij
j v W Z ==∑
1,......i m
= 1,.....
j n = (1)
ij z 的规范算法:
max max min ij ij ij ij ij
Y Y Z Y Y -=
- 当为
j 成本型时,
min max min ij ij ij ij ij
i
i
Y Y Z Y Y -=- 当j
为效益型时,
[]0,1ij Z ∈,当1ij Z =时,最优;0ij Z =时,最差。规范后ij Z 是
越大越优的。
Note :特殊问题的规范化值
例子:人员招聘中对人的满意度的评价――――公务员的招聘
(4)权重Wi 的求解 ――关键
两种:一是直接由决策者给出;二是分析者根据决策者给的偏好信息用一定的方法导出。
由决策者对目标的成对比较,来导出属性目标的权重:
成对比较矩阵()ij n n A a ⨯=
ij a :第i 个目标相对于第j 个目标的重要性
(按1-9比例标度赋值,这是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人们区分信息等做的极限能力为7±2,标度1,3,5,7,9对应于两因素相比为同等重要,略微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和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两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应的极度值) 成对比较矩阵性质:正互反性ji
a 1
a ij =
,
0W 0A max >≥>且存在时,,n λ;
A 为一致阵
0==↔i max ,n λλ
例1:⎥⎥⎥⎥⎥⎥
⎥⎦
⎤⎢⎢⎢⎢⎢⎢⎢⎣⎡=14
32
14
134132
31
22312
14321A ∑=n λ 1)(=A r 理论说明:二阶.三阶
虽然由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的认识的多样性,因而判断矩阵A 未必是一致阵。但是仍要求A 有大体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一个判断矩阵如果是有效的就不应该出现诸如“甲比乙极端重要,乙比丙极端重要,而丙比甲极端重要的逻辑谬误。因此对A 需作检验,关于A 的一
致性检验分如下几步: (1) 计算一致性指标
max 1
n
CI n λ-=
- (2)
(2)查找相应的平均一致性指标RI
表1:1-15阶正互反矩阵计算1000次得到的RI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I
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3)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I
CR RI
=
(3) 如CR <0.1,则认为A 的一致性问题可接受,否则需对A 作适当的修正。
利用上述成对比较矩阵,可采用和法,根法,特征根法,最小平方法来计算权重,具体方法如下:
和法: 1
1
1n ij
i n j kj
k a W n a ===∑∑ 1,2,......i n = ,
1
1n
i
i w
==∑
(4) 例 2 ⎥⎥⎥⎥⎥
⎦
⎤⎢⎢⎢⎢⎢⎣
⎡=13
12313
2131
1
A 1593.01=W 5889.02=W
2578
.03=W 如果已求得各权重向量1w ,…wn ,则 max λ也可由下式计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