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联考-数学常用公式-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及

合集下载

MBA管理类联考数学公式大全

MBA管理类联考数学公式大全

MBA联考数学公式大全数列一.数列的定义通常简记为{a n}二.数列的通项公式a n与n之间的关系,一般用a n=f(n)来表示三.数列的分类(1)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2)单调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四. a n与S n的关系a n={s1(n=1)s n−s n−1(n≥2)等差数列一.等差数列的定义a n−a n−1=d(n∈N∗,n≥2)或a n+1−a n=d(n∈N∗)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a1+dn−d=dn+a1−d⇓⇓d=a n−a1n−1a n与n的一次函数关系,其斜率为d,在y轴上的截距为a1−da n=a m+(n−m)d⇓d=a n−a mn−m(n≠m)三.等差数列的增减性d>0 递增数列d<0 递减数列d=0常数列四.等差中项A=a+b2⟺a,A,b三个数构成等差数列五.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重点)S n=(a1+a n)n2=na1+n(n−1)2d=d2n2+(a1−d2)n(当公差d不为0时,可将其抽象为关于n的二次函数f(n)=d2n2+(a1−d2)n)六.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公差d>0,次数列为递增数列;若公差d<0,次数列为递减数列;若d=0,次数列为常数列。

2.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特别的若项数为奇数,还等于中间项的2倍。

3.若m,n,p,k∈N∗,且m+n=p+k,则a m+a n=a p+a k,特别的若m+n=2p,则a m+a n=2a p此条性质可推广到多项的情形,但要注意等式两边下标和相等,并且两边和的项数相等。

4.等差数列每隔相同项抽出来的项按照原来的顺序排列,构成新数列依然是等差数列,但剩下的项不一定是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连续几项之和构成的新数列依然是等差数列,即S n,S2n−S n,S3n−S2n⋯是等差数列,d∗=n2d(n代表片段里面的元素个数)总结为:片段和公式(S2n−S n)−S n=n2d6.若数列{a n}和数列{b n}是等差数列,则{ma n+kb n}也是等差数列,其中m,k为常数。

MBA考生必备数学公式大全

MBA考生必备数学公式大全

MBA备考者需知的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 ×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MBA联考数学常用公式

MBA联考数学常用公式

MBA 数学常用公式一、初等代数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22)2a b a ab b ±=±+( (2)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3)22()()4a b a b ab +--=(4)2222221[()()()]2a b c ab bc ac a b a c b c +++++=+++++ (5)22()()a b a b a b -=-+ (6)33223)33a b a a b ab b ±=±+±( (7)3322()()a b a b aab b ±=±+ (8)22()()4a b a b ab -=+-(9)3322332232()(),,0,0111a b a b a ab b a b a b a ab b a a a a -=-++=>≠-==>++=-++=-指数(1)mnm na a a+⋅= (2)m n m na a a-÷= (3)()m n mna a= (4)()m m mab a b =22||n n n n ==而不是(5)()m m m a a b b = (6)1mm a a-= | x 1+x 2 | =212(x x )+11n n n n +++-与互为倒数对数(log ,(0,1N 0)a N a a >≠>,对数存在的意义)解对数方程式时需要注意定义域 (1)对数恒等式 log a NN a=,更常用ln NN e= a>0时为增函数 0<a<1时为减函数,都过(1,0)点(2)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3)log ()log log a a a MM N N=- (4)log ()log na a M n M = (5)n 1log log =log n a a a M M M n= logax= log a x 2(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 M a =7)log 10a =,log 1a a = (8)1log log a b b a= 方程式求根公式: x=242b b ac a -±- 根与系数关系:x 1+x 2 = –b a x 1•x 2 = ca21212()0x x x x x x +++•=方程特性:○1c=0,说明x 1=0或x 2=0○2b=0说明两根互为相反数○3a 、c 异号,则必为一正一负根○4a 独号则必为一正一负根且|正|>|负|○5c 独号则必为一正一负根且|负|>|正|○6b 独号且∆>0必有两正根 因式定理:f(x)含有(x-a)的因式,则f(a)=0;反之,若f(a)=0说明含有(x-a)的因式(反面快速解法)例:36x x -+则说明含有x+2的因式。

3MBAMPA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3MBAMPA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3MBAMPA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一、概率和统计
1.概率的基本概念:样本空间、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等)
2.随机变量与分布:随机变量的定义和分类、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常见离散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常
见连续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
3.数理统计:样本、总体的概念、统计量与抽样分布(t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等)、参数估计方法(极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法等)、假
设检验(单样本、双样本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二、线性代数
1.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的概念、线性方程组的解集(唯一解、无
穷解、无解)、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高斯消元法、矩阵法等)
2.矩阵与向量:矩阵的定义和运算、矩阵的性质(转置、逆等)、矩
阵的秩与行列式、向量的定义和运算、向量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3.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的计算方法、对角化与相似矩阵、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应用
三、微积分
1.函数的极限和连续:函数的极限概念和计算方法、无穷小与无穷大、连续函数的定义和判定、间断点的分类
2.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导数的几何意义、高阶导数、隐函数求导、微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3.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积分的运算法则、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计算方法、微积分基本定理和牛
顿-莱布尼茨公式
以上是3MBAMPA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和题型分析,
以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mba数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汇总-整洁无水印

mba数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汇总-整洁无水印

第一章:实 数一、数的分类:0⎧⎧⎧⎫⎪⎪⎬⎪⎨⎪⎭⎪⎪⎪⎪⎨⎪⎩⎨⎪⎧⎪⎪⎨⎪⎪⎩⎩⎪⎪⎩正整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负整数实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二、质数:大于1的正整数,如果除了1和自身,没有其他约数的数就称为质数或素数,否则就称为合数。

则:最小的质数为2,最小的合数为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常见的质数:2、3、5、7、11、13、17、19、21、23、29等。

三、奇数偶数运算性质: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四、正整数除法中的商数与余数:设正整数n 被正整数除的商数为,余数为r ,则可以表示为 :m s n ms r=+(和为自然数,).特例,能被整除是指s r 0r m ≤<n m 0r =. 性质:能被2整除的数:个位数字为0,2,4,6,8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数字之和必能被3整除能被4整除的数:末两位(个位和十位)数字必能被4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个位数字为0或5能被6整除的数:同时满足能被2和3整除的条件 能被10整除的数:个位数字为0五、绝对值定义:实数a 的绝对值定义为:,(0)||,(0)a a a a a ≥⎧=⎨−<⎩【性质】(1)0x ≥,0x x +≥,0x x −≥.(2)x x =⇔0x ≥; ⇔0x ≤.(3)x x >⇔0x <;x x >−⇔0x >.(4)三角不等式:||||x y −≤x y x y +≤+;x x =−00特别的:a 、||||||x y x y xy +=+⇒≥b 、|| ||||x y x y xy −=+⇒≤c 、x y x y +≤−⇔0xy ≤.d 、||x a ≤()的解为0a >a x a −≤≤;||x a >的解为x a <−或x a >.e 、||x b a −≤()的解为0a >b a x a b −≤≤+;||x b a −>的解为x b a <−或x a b>+六、算术平均值:给定n 个数,,…,,称1a 2a n a 1211nn i i a a a a a n n=++⋅⋅⋅+==∑为这个数的算术平均值。

最全MBA必备数学公式

最全MBA必备数学公式

最新最全版MBA 必备数学公式①基本公式:(1)222)2a b a ab b ±=±+( (2)33223)33a b a a b ab b ±=±+±( (3)22()()a b a b a b -+=-(4)3322()()a b a b a ab b ±=±+减加(5)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6)2222222222()1[()()()]2a b c ab ac bc a b c ab ac bc a b a c b c +++++=+++++=+++++②指数相关知识:na a a a =⋅⋅⋅⋅(n 个a 相乘) 1nn aa-= nm n m a a = 若a ≥0,则a ±为a 的平方根, 指数基本公式: ③ 对数相关知识:对数表示为log b a (a>0且a ≠1,b>0) , 当a=10时,表示为lgb 为常用对数; 当a=e 时,表示为lnb 为自然对数。

有关公式:Log (MN) =logM+logN log log log m m n n=- log log nmb ba a n m= 换底公式:log 1log log log b b ca a ac b== 单调性:a>1 0<a<1 ④ 有关充分性判断:题型为给出题干P ,条件① 1S ② 2S若1S P ⇒,而2S ≠>P 则题目选A 若1S ≠>P,而2S P ⇒ 则题目选B 若1S P ⇒,而2S P ⇒ 则题目选D 若1S ≠>P,而2S ≠>P 但1212S S P C S S P E+⇒⎧⎨+≠>⎩则题目选则题目选形象表示:① √ ② × (A) ① × ② √ (B) ① × ② × ① ②联(合)立 √ (C) ① √ ② √ (D)① × ② × ① ②联(合)立 × (E) 特点:(1)肯定有答案,无“自检机会”、“准确性高” (2)准确度 解决方案:(1) 自下而上带入题干验证(至少运算两次) (2)自上而下,(关于范围的考题)法宝:特值法,注意只能证“伪”不能证“真” 图像法,尤其试用于几何问题第一章实数(1)自然数:自然数用N 表示(0,1,2-------)(2)0Z +-⎧⎪⎨⎪⎩正整数 Z 整数负整数 Z(3)质数和合数: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合数为4,最小的质数为2;10以内质数:2、3、5、7;10以内合数4、6、8、9。

MBA数学公式集锦

MBA数学公式集锦

MBA 数学常用公式初等数学一、初等代数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22)2a b a ab b ±=±+( (2)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3)22()()a b a b a b -=-+ (4)33223)33a b a a b ab b ±=±+±( (5)3322()()a b a b aab b ±=±+ 2. 指数(1)m n m n a a a+⋅= (2)m n m n a a a -÷= (3)()m n mn a a = (4)()m m mab a b = (5)()m m m a a b b = (6)1m m a a-= 3. 对数(log ,0,1a N a a >≠)(1)对数恒等式 log a N N a =,更常用ln N N e =(2)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3)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4)log ()log n a a M n M =(5)1log log a a M n= (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 M a =(7)log 10a =,log 1a a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排列 (1)(2)[(1)]m n P n n n n m =--⋅⋅⋅--bbaA C(2)全排列 (1)(2)321!nn P n n n n =--⋅⋅⋅⋅⋅=(3)组合 (1)(2)[(1)]!!!()!m n n n n n m n C m m n m --⋅⋅⋅--==-组合的性质:(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3)二项式定理 01111n n n n n nn n n n C a C a b L C ab C b ---=++++n (a+b)● 展开式特征:1)11,0,1,...,k n k kk n 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3)指数:1100;a n b n −−−→−−−→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的指数:由各项a 与b 的指数之和为n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212132nn n n C n C +++n 当n 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2n+1当n 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MBA数学公式汇总

MBA数学公式汇总

MBA数学公式汇总在 MBA 的学习和考试中,数学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一系列关键的数学公式,对于解题和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汇总的一些常见且重要的 MBA 数学公式。

一、算术部分1、加法和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有 n 类办法,在第 1 类办法中有 m1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2 类办法中有 m2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n 类办法中有 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 m1 + m2 +… + mn 种不同的方法。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 n 个步骤,做第 1 步有 m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2 步有 m2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n 步有 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1 × m2 × … × mn 种不同的方法。

2、排列与组合排列数公式:Anm = n! /(n m)!(n ≥ m)组合数公式:Cnm = n! / m! ×(n m)!3、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n 1)d前 n 项和公式:Sn = n(a1 + an) / 2 = na1 + n(n 1)d / 24、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q^(n 1)前 n 项和公式:当q ≠ 1 时,Sn = a1(1 q^n) /(1 q);当 q = 1 时,Sn = na1二、代数部分1、一元二次方程标准式:ax^2 + bx + c = 0 (a ≠ 0)求根公式:x =b ± √(b^2 4ac) /(2a)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x1 + x2 = b / a,x1 × x2 = c /a2、函数一次函数:y = kx + b (k、b 为常数,k ≠ 0)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 (a ≠ 0)反比例函数:y = k / x (k 为常数,k ≠ 0)3、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对于任意正实数 a、b,有 a +b ≥ 2√(ab)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先求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最新MBA数学公式大全资料

最新MBA数学公式大全资料

管理类MBA联考数学必背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MBA考试数学公式及笔记

MBA考试数学公式及笔记

4、 分式拆解: a)
n 1 1 = − ( n + 1)! n ! ( n + 1) !
质数:大于 1,且只能被 1 和本身整除的整数 合数:大于 1,可以被 1 和本身及其他数整除的整数 若:质数 P |a*b 则 P |a or P |b ? 三角不等式: |a|-|b|≤ |a ± b|≤ |a|+|b| ( 定理 ) 。
若 abc 等比 则 b2=ac 且 abc 都不为 0 6.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排列 (2)全排列
Pnm = n ( n − 1)( n − 2) ⋅⋅⋅ [ n − ( m − 1)] Pnn = n ( n − 1)(n − 2) ⋅⋅⋅ 3 ⋅ 2 ⋅1 = n !
m Cn =
=
+ ≥2
x+1/x>=2
等式 成立 的 条件 : |a|-|b| = |a+b| = |a|+|b| 左边等式成立的条件: ab ≤ 0 且 |a| ≥ |b| 右边等式成立的条件: ab ≥ 0 |a|-|b| = |a-b| = |a|+|b| 左边等式成立的条件: ab ≥ 0 且 |a| ≥ |b| 右边等式成立的条件: ab ≤ 0 合比定理: 如果 a/b=c/d, 那么 (a+b)/b=(c+d)/d ( b 、 d ≠ 0 ) 分比定理: 如果 a/b=c/d 那么 (a-b)/b=(c-d)/d ( b 、 d ≠ 0 ) 合分比定理: 如果 a/b=c/d 那么 ( a+b)/(a-b)= ( c+d)/(c-d) ( b 、 d 、 a-b 、 c-d≠ 0 ) 更比定理: 如果 a/b=c/d 那么 a/c=b/d ( a 、 b 、 c 、 d ≠ 0 等比定理: 如果 a/b=c/d=e/f =a+c+e/b+d+f

MBA数学常用公式精致版.doc

MBA数学常用公式精致版.doc

MBA 数学常用公式初等数学一、初等代数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22)2a b a ab b ±=±+( (2)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3)22()()a b a b a b -=-+ (4)33223)33a b a a b ab b ±=±+±( (5)3322()()a b a b a ab b ±=±+m2. 指数(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a -÷=(3)()m n mn a a = (4)()m m mab a b = (5)()m m m a a b b = (6)1m m a a-= 3. 对数(log ,0,1a N a a >≠)(1)对数恒等式 log a N N a =,更常用ln N N e =(2)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3)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4)log ()log n a a M n M =(5)1log log a a M n= (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 M a =(7)log 10a =,log 1a a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排列 (1)(2)[(1)]m n P n n n n m =--⋅⋅⋅--(2)全排列 (1)(2)321!n n P n n n n =--⋅⋅⋅⋅⋅=lOb baA C(3)组合 (1)(2)[(1)]!!!()!m n n n n n m n C m m n m --⋅⋅⋅--==-组合的性质:(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3)二项式定理 01111n n n n n nn n n n C a C a b L C ab C b ---=++++n (a+b)● 展开式特征:1)11,0,1,...,k n k kk n 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3)指数:1100;a n b n −−−→−−−→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的指数:由各项a 与b 的指数之和为n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212132nn n n C n C +++n当n 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2n+1当n 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MBA数学必备公式(打印版).docx

MBA数学必备公式(打印版).docx

MBA 联考数学基本概念和必备公式(一)初等数学部分、绝对值1、非负性:即Ial ≥O ,任何实数a的绝对值非负。

归纳:所有非负性的变量1 1(1)正的偶数次方(根式)_2 4 2 o 4a , a , , a , a_O⑵负的偶数次方(根式) 1 1a',a', ,a^,a^* 4O(3)指数函数 a X (a > O且a≠ 1)>O考点:若干个具有非负性质的数之和等于零时,则每个非负数必然为零。

2、三角不等式,即|a| - |b|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3、要求会画绝对值图像二、比和比例1、增长率p%原值a>现值a(1p%)下降率P%------ '现值a(1 - P%)X1 + X2+ . . . + X n ------------------------------------------ —_n X i X2...X n (X i>0 i =1,... , n)n 、注意本部分的应用题三、平均值1、当x1, x2,……,X n为n个正数时,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即—(m>O) b≤|a + b| ≤|a| + |b| ab ≤O 且|a| ≥|b| ab ≥O注意:甲比乙大p%=甲乙乙 = p%,甲是乙的p% =(乙甲=乙p%合分比定理: a C a 二meb d b 二mdm 1b _d等比定理:a C e a Ce当且仅当X1= X2 = = X n时,等号成立。

[a > O, b a 02、匕兰临』另一端是常数22J等号能成立a b3、a+ b^2 (ab>0), ab同号b a4、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相等时,则这n个正数相等,且等于算术平均值。

四、方程1、判别式(a, b, C ∈R)R O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2-4ac ::= 0 两个相等的实根J.■■■■. ■■::0 无实根232 _ _ ,X i, X 2是方程ax + bx + C = 0 (a ≠ 0)的两个根,则X 1, X 2是方程2ax + bx + C = 0(a ≠ 0) 的两根4、韦达定理的应用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关于两个根的对称轮换式的数值来: (1) 丄亠卩2x ∣ x 2x 1x 2(2、1 1 (X i X 2)2- 2^2(2丿-2 ∙ -2厂X X 2 (X 1X 2)(3) x 1 -X 2 =J (X I -X 2)2 =耳'(x 1 +x 2)2 -4x 1x 233222(4)X 1 X 2 (X IE)(X I -X 1X 2 X 1 ) =(X 1 X 2)[(X 1X 2) - 3X 1X 2]5、要注意结合图像来快速解题 五、不等式1、提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也可根据二次函数2的图像求解。

MBA数学公式大全

MBA数学公式大全

管理类MBA联考数学必背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MBA数学公式(大全)

MBA数学公式(大全)

第一部分算术一、比和比例1、比例具有以下性质:(1)(2)(3)(4)(5)(合分比定理)2、增长率问题设原值为,变化率为,若上升若下降升注意:3、增减性本题目可以用:所有分数,在分子分母都加上无穷(无穷大的符号无关)时,极限是1来辅助了解。

助记:二、指数和对数的性质(一)指数1、2、3、4、5、6、7、(二)对数1、对数恒等式2、3、4、5、6、换底公式7、第二部分初等代数一、实数(一)绝对值的性质与运算法则1、2、3、4、5、6、(二)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归纳:所有非负的变量1、正的偶数次方(根式),如:2、负的偶数次方(根式),如:3、指数函数考点:若干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必然都为0.(三)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二、代数式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2、(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公式3、(巧记:正负正负)4、(立方差公式)5、三、方程与不等式(一)一元二次方程设一元二次方程为,则1、判别式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顶点坐标是。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和(顶点式)。

2、判别式与根的关系之图像表达△= b2–4ac △>0 △= 0 △< 0f(x)=ax2+bx+c(a>0)f(x) = 0根无实根x < x1或x > x2 X∈Rf(x) > 0解集x1< x < x2 x ∈f x ∈ff(x)<0解集3、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的两个根,则有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关于两个根的对称轮换式的数值来:(1)(2)(3)(4)(二)、一元二次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可以根据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来求解(参见上页的图像)。

2、一般而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都是其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临界值。

3、注意对任意x都成立的情况(1)对任意x都成立,则有:a>0且△< 0(2)ax2+ bx + c<0对任意x都成立,则有:a<0且△< 04、要会根据不等式解集特点来判断不等式系数的特点(三)其他几个重要不等式1、平均值不等式,都对正数而言:两个正数:n个正数:注意:平均值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是,当且仅当各项相等。

最新MBA数学公式集锦必备

最新MBA数学公式集锦必备

M B A数学公式集锦必备MBA 数学常用公式初等数学 一、初等代数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22)2a b a ab b ±=±+( (2)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3)22()()a b a b a b -=-+(4)33223)33a b a a b ab b ±=±+±( (5)3322()()a b a b a ab b ±=±+2. 指数(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a -÷= (3)()m n mn a a = (4)()m m m ab a b =(5)()m m m a a b b = (6)1m m a a-=3. 对数(log ,0,1a N a a >≠)(1)对数恒等式 log a N N a =,更常用ln N N e = (2)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3)log ()log log a a a MM N N=- (4)log ()log n a a M n M =(5)1log log a a M n =(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M a=(7)log 10a =,log 1a a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排列 (1)(2)[(1)]m n P n n n n m =--⋅⋅⋅-- (2)全排列 (1)(2)321!n n P n n n n =--⋅⋅⋅⋅⋅=(3)组合 (1)(2)[(1)]!!!()!m nn n n n m n C m m n m --⋅⋅⋅--==-组合的性质:(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3)二项式定理01111n n n n n nn n n n C a C a b L C ab C b ---=++++n (a+b) ● 展开式特征:1)11,0,1,...,k n k kk n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 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 3)指数:1100;a n b n −−−→−−−→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的指数:由各项a 与b 的指数之和为n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212132nn n n C n C +++n当n 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2n+1当n 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MBA考生必备数学公式大全

MBA考生必备数学公式大全

MBA备考者需知的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 ×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MBA联考数学知识点汇总

MBA联考数学知识点汇总

<1> 韦达定理:设 x1, x2 是方 ax2 bx c 0 (a 0, 0)
的两个根,则
x1

x2


b a
,
x1x2

c a
.
<2> 韦达定理的扩展及其应用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关于两个根的对称轮换式的数值.

1 1 x1 x2 . ② x1 x2 x1x2
x12 x22 (x1 x2 )2 2x1x2 .
第四章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数列通项公式 an 与前 n 项和 Sn 的关系解题:
前 n 项和: Sn a1 a2 a3 an .
前 n 项和与通项公式 an 的关系:
an

S1(n 1) Sn Sn1(n

2)
.
二、等差数列:
1。通项公式: an a1 (n 1)d (d为常数, n N )
2.等比定理:
a c e a c e a(b d f 0) b d f bd f b
3. 增减性: 当 a 0,b 0, m 0 时
<1> 若 0 a 1 ,则 a m a .(记住此结论)
b
bm b
<2> 若 a 1 , 则 a m a .
b
bm b
四、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 <1> 定理及性质:
当 x1, x2 ,, xn 为 n 个正实数时,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
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即
x1
x2
... n
xn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算术 一、比和比例 1、比例dcb a =具有以下性质: (1)bc ad = (2)ac bd = (3)d d c b b a +=+ (4)d dc b b a -=- (5)dc dc b a b a -+=-+(合分比定理) 2、增长率问题设原值为a ,变化率为%p ,若上升%p )(现值%1p a +=⇒ 若下降升%p )(现值%1p a -=⇒注意: p%%=-⇔乙乙甲甲比乙大p p%%乙甲甲是乙的=⇔p 3、增减性)0.......(1><++⇒>m b a m b m a b a )0.......(10>>++⇒<<m bam b m a b a 本题目可以用:所有分数,在分子分母都加上无穷(无穷大的符号无关)时,极限是1来辅助了解。

助记:1lim=++∞→m b m a m二、指数和对数的性质 (一)指数 1、nm nma a a +=• 2、nm n m aa a -=÷3、mnn m aa =)( 4、m m mb a ab =)(5、m m m b a b a =⎪⎭⎫ ⎝⎛ 6、)(0.......1≠=-a a a n n7、100=≠a a 时,当(二)对数)1,0,(log ≠>a a N a 1、对数恒等式 N Ne N aN a ln log ==,更常用2、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3、N M NMa a a log log )(log -= 4、M n M a na log )(log = 5、M nM a nalog 1log =6、换底公式aMM b b a log log log =7、1log 01log ==a a a ,第二部分 初等代数一、实数(一)绝对值的性质与运算法则1、)0(0时成立等号当且仅当=≥a a2、)0(时成立等号当且仅当≥+≤+ab b a b a3、b a b a -≥- 时成立且等号当且仅当b a ab >≥04、b a ab =5、)0.........(≠=b ba b a6、k a k k a k a k a k a k ≤≤-⇔≤-≤≥⇔≥≥;或时,当0 (二)绝对值的非负性即负,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非0≥a 归纳:所有非负的变量1、正的偶数次方(根式),如:412142,,,,a a a a 2、负的偶数次方(根式),如:412142,,,,----aa a a3、指数函数 )10....(≠>a a a x且考点:若干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必然都为0. (三)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b a b a b a +≤+≤-时成立且左边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右边等号当且仅当b a ab ab >≤≥00二、代数式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21()()a b a b a b +-=-、 (平方差公式)2、2222)(b ab a b a +±=± (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3、3223333)(b ab b a a b a ±+±=+ (巧记:正负正负) 4、))((2233b ab a b a b a +±=± (立方差公式) 5、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 三、 方程与不等式 (一)一元二次方程设一元二次方程为)0...(02≠=++a c bx ax ,则 1、判别式⎪⎩⎪⎨⎧<=>∆-=∆无实根二相等实根二不等实根的取值有三种情况,则......0......0.....042ac b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a bx 2-=,顶点坐标是⎪⎪⎭⎫ ⎝⎛--a b ac ab 4422,。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 三种形式,即 (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顶点式)。

△=b 2–4ac△>0 △= 0 △< 0f(x)=ax 2+bx+c (a>0)f(x) = 0根1,22b x a-±∆=1,22b x a=-无实根f(x) > 0 解集 x < x 1 或x > x 22b x a≠-X∈Rf(x)<0解集x 1 < x < x 2 x ∈φ x ∈φx 1 x 2 x 1,2)0..(0221≠=++a c bx ax x x 是方程,的两个根,则有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关于两个根的对称轮换式的数值来: (1)12121211x x x x x x ++= (2)212122221212()211()x x x x x x x x +-+= (3)21221221214)()(x x x x x x x x -+=-=-(4)332212121121()()x x x x x x x x +=+-+]3))[((2122121x x x x x x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可以根据其对应的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像来求解(参见上页的图像)。

2、一般而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都是其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临界值。

3、注意对任意x 都成立的情况(1)20ax bx c ++>对任意x 都成立,则有:a>0且△< 0 (2)ax 2+ bx + c<0对任意x 都成立,则有:a<0且△< 0 4、要会根据不等式解集特点来判断不等式系数的特点 (三)其他几个重要不等式1、平均值不等式,都对正数而言:两个正数:ab ba ≥+2n 个正数:nn n a a a na a a 2121≥+++注意:平均值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是,当且仅当各项相等。

2、两个正数b a 、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是(助记:从小到大依次为:调和·几何·算·方根)2211222b a ba ab ba +≤+≤≤+ 注意:等号成立条件都是,当且仅当各项相等。

3、双向不等式是:b a b a b a +≤±≤-左边在)0(0≥≤ab 时取得等号,右边在)0(0≤≥ab 时取得等号。

x 1+x 2=-b/a x 1·x 2=c/ax 1,x 2是方程 ax 2+bx +c =0(a≠0) 的两根四、数列(一)的关系与n n S a1、n n S a ,求已知 公式:∑==ni in aS 12、n n a S 求已知 公式:⎩⎨⎧≥-==-)2(..........111n S S S a a n n n(二)等差数列1、通项公式 d n a a n )1(1-+=2、前n 项和的3种表达方式 n da n d d n n na a a n S n n )2(22)1(2)(1211-+=-+=+=第三种表达方式的重要运用:如果数列前n 项和是常数项为0的n 的2项式,则该数列是等差数列。

3、特殊的等差数列 常数列 自然数列 奇数列 偶数列 etc.4、等差数列的通项n a 和前项和n n S 的重要公式及性质 (1)通项n a (等差数列),有时成立当t k n m a a a a t k k n m +=++=++......(2)前项和n n S 的2个重要性质 Ⅰ.n n n n n S S S S S 232--,,仍为等差数列Ⅱ.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表示和项和分别用n n T S n ,则: 1212--=k k k k T S b a (三)等比数列1、通项公式 )0........(11≠=-q qa a n n2、前n 项和的2种表达方式,(1)当)1(≠q 时)1........(111)1(111≠---=--=q q qa q a q q a S n n n后一种的重要运用,只要是以q 的n 次幂与一个非0数的表达式,且q 的n 次幂的系数与该非0常数互为相反数,则该数列为等比数列(2)当)1(=q 时 )0......(..........11≠=a na S n 3、特殊等比数列 非0常数列 以2、21、(-1)为底的自然次数幂4、当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q 满足q <1时,n n S ∞→lim =S=qa -11。

5、等比数列的通项n a 和前项和n n S 的重要公式及性质Ⅰ. 若m 、n 、p 、q ∈N ,且q p n m +=+,那么有q p n m a a a a ⋅=⋅。

Ⅱ. 前项和n n S 的重要性质:n n n n n S S S S S 232--,,仍为等比数列 五、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和古典概率 (一)排列、组合1、排列!(1)(2)[(1)]()!mn n P n n n n m n m =--⋅⋅⋅--=-2、全排列 (1)(2)321!nn P n n n n =--⋅⋅⋅⋅⋅= 3、组合)!(!!!)]1([)2)(1(1m n m n m m n n n n C m m m n m n -----=恒等变形的全排列项,正好是开始依次往上乘,刚好从项好开始往下依次相乘,刚从4、组合的5个性质(只有第一个比较常用) (1)mn nmn C C -=(2)111---+=m n mn m n C C C (助记:下加1上取大) (3)∑=nr rnC=n 2 (见下面二项式定理)(4)rn rC =11--r n nC (5)1121++++=++++r n rn rr rr rr C C C C C (二)二项式定理 1、二项式定理:项共10111111)(+---++++=+n nn n n n n n n nn nb a C b a C b aC b a C b a助记:可以通过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式来协助记忆各项的变化2、展开式的特征(1)通项公式 r rn rn r b a C T k -+=+11项为:第3、展开式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1)rn nrn C C -= 与首末等距的两项系数相等(2)n n n n nn n n C C C C C 2121=+++++- 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为n 2 (证明:1==b a 令,即轻易得到结论)(3)1314202-=++=+++n n n n n n C C C C C ,展开式中奇数项系数和等于偶数项系数和(三)古典概率问题1、事件的运算规律(类似集合的运算,建议用文氏图求解)(1)事件的和、积满足交换律 BA AB A B B A =+=+, (2)事件的和、积交满足结合律C B A C B A C AB BC A ++=++=)()(,)()((3)交和并的组合运算,满足交换律),()()(AC AB C B A +=+ ))(()(C A B A BC A ⋃⋃=⋃(4)徳摩根定律 B A B A B A B A ⋃=⋂⋂=⋃, (5)Φ⊃⊃ΩA(6)集合自身以及和空集的运算Ω=ΦΦ=Ω==Φ⋃=⋃Φ=Φ⋂=⋂,,,,,,A A A A A A A A A A A (7)B A AB A B A AB ⋃=互不相容,且与(8)B A AB B A B A B A B A AB ++=+互不相容,且、、 2、古典概率定义 样本的总点数中所包含的样本点数A n m A P ==)( 3、古典概率中最常见的三类概率计算(1)摸球问题; (2)分房问题; (3)随机取数问题此三类问题一定要灵活运用事件间的运算关系,将一个较复杂的事件分解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事件的和、差或积等,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才能比较简便的计算出较复杂的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