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
1.(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祝智庭)
2.(2)简单的说,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它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
①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
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核心;
③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
④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⑤教育信息技术产业;保障
⑥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
3.(2)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
①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②从教育的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教育立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与协同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系统开放化。
4.(4)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信息素养包括:
①基本信息素养;②多媒体素养;③网络素养;
④课程整合素养:Ⅰ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Ⅱ全面、客观地评价信息的能力;
Ⅲ合理地鉴别吸收、归纳存储的能力;
Ⅳ创造、生成、交流和输出的能力;
Ⅴ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5.(6)①AECT1994的教育技术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7)②AECT2005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6.(8选择题,看教材)教育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起步阶段(20世纪20年代):1922年美国成立了“视觉教育协会”。
②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30—40年代):1946年,美国视听教育家伊嘉·戴尔撰写了《视听教学法》,提出了早期视听教育理论——“经验之塔”理论。
③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自动教学机器、程序教学迅速兴起并风靡一时,教育电视迅速发展。
④系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⑤网络犯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7.(9)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①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②初步发展阶段:1949年11月,文化部科技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
③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阶段:1979年开始,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
8.(10)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系统化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9.(1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会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化及应用模式的多样化方向发展。
10.(13)教育观念:①素质教育的观念;②终身教育的观念。
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
①催生新型教学模式;
②促使教学内容变革:一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二是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
11.(15)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
创新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而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即在于墨守成规,使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无从发挥。
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实现了学生自主、自由地学习,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地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理想的环境与条件。
12.(16)经验之塔:戴尔将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三大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并将获得这三类经验的方法分为十种。
“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①塔的经验分布:塔的最底层的经验最直接最具体,越往上则越抽象。
划分阶层只是为了有利于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并不是说,求取任何经验,都必须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底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更有用。
②学习方法: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首先给予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
③教育升华:教育、教学不能停留在获得具体经验的阶段,而必须向抽象化阶段发展,把具体经验普遍化,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
概念可以进一步指导实践。
④替代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应尽量采用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来提供具体、直观的替代经验,以获得更好的抽象。
⑤形成科学的抽象。
13.(1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其基本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
②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③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14.(20)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
②学习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而是顿悟;
③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15.(23)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解和解释,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①知识观:
Ⅰ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
Ⅱ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
Ⅲ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
②学生观:
Ⅰ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Ⅱ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③学习观:
Ⅰ强调学习环境的建构;
Ⅱ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Ⅲ强调社会性互动(协作、讨论、协商、争辩等)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16.(19)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①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
为了实现程序教学的思想,人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机器。
但直到20 世纪60年代末,由干技术水平跟不上、教学内容复杂而难以实施,程序教学落入低潮。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能够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工作,是实现程序教学思想和功能的最合适的程序教学机。
因此,程序教学开始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斯金纳提出了5条程序教学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骤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②程序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严金纳从操作性学习中提出了程序教学,并推动了程序教学运动,从而促使了教学设计过程和理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程序教学运动产生了“教学设计者”,使教学设计的理论探索有了专业队伍,他们从事设计的范围也从对教学机器、个别媒体的设计拓展到对多媒体学习包乃至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课程和教育项目的设计上来。
这一切都促使教学设计理论得以发展。
现在,有许多人都认为行为主义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理论,认为受行为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就一定是不好的。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即使是在现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并不是完全过时的。
行为主义的方法在教学中有时是非常有效的,例如:记忆英语单词、操作性技能训练等等,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17.(20)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其主要贡献是:①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②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③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
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
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④重视强化的功能。
由于认知学习理论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⑤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
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践,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对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制订都离不开认知理论对学习的规律的描述。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促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向智能教学系统的转化,通过对人类的思维过程和特征的研究,可以建立起人类
认知思维活动的模型,使得计算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人类教学专家的工作。
认知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
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
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
只有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
而认知学习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18.(2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②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③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④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⑤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⑥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19.(29)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信息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20.(31)教育传播的特点:
①明确的目的性;
②内容的严格规定;
③受者的特定性;
④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
21.(31)教育传播的要素:主要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媒体和通道、传播环境。
22.(32)教育传播模式:
①拉斯威尔传播模式: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威尔在1948年提出的传播过程的模型中,简要阐述了传播行为包括的五个要素:谁(Who)、说什么(Say What)、向谁说(To Whom)、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又称为“五W论”。
23.(40)教学媒体有以下主要特性:重现力、表现力、传播力、参与性、可控性。
24.(42选择,看教材)视觉媒体的特性:信息传播的本质就是使受信者的大脑中
产生有效且有意义的信号,这种大脑中的有意义的信号是人的感官受到刺激而产生的。
可视媒体是形象的,可与其表征的事或物相似或相像。
当然,这种表征可能还与受信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地域、年龄差别有关。
视觉媒体越形象化、图片化,就越贴近于它所代表的事物,从而也就愈能克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视觉教学媒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过分地逼真可能引起传播和学习过程的干扰。
杜威通过对视觉媒体的研究指出:视觉媒体的现实主义程度与学习量成抛物线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的问题。
图2-1 表明了现实程度与学习量的关系。
例如,一幅图片内既包含了与图片所需传递信息有关的部分内容,同时也肯定会有与图片传递信息无关的内容,而将这“有用”、“无用”的信息分开的能力是与受信者的本身差异(知识
经验、年龄等)有关的。
图片中过于现实逼真的无关部分,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
的干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25.(5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数字化、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性。
26.(53)多媒体综合教室是在普通教室(包含传统的多种媒体,如黑板、书本、挂图、模型、标本等)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多媒体系统系统的,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机、视频展示台、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录像机、DVD、投影屏幕、扩音机和多媒体集成控制器等设备组成的。
27.(54)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常用设备:多媒体计算机(核心)、多媒体集成控制器、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投影机。
28.(69选择)校园网的硬件通常有:①服务器;②工作站;
③网间互联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防火墙;
④常用的网络传输媒质:双绞线、光纤。
29.(82)教学模式的选择: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具体目的、条件及学生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组合。
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教师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教学目标、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学生的特点。
30.(83)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①优点: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
②局限性: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31.(84)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①优点:Ⅰ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情景的创设;
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Ⅲ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Ⅳ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
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
②局限性:Ⅰ教师的准备不足时,容易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
Ⅱ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有些学校难以实现。
(对两种模式进行对比)
32.(86)课程: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信息计划或学习方案。
33.(8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①概念: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也可以说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②实质:Ⅰ保护主义的整合观;
Ⅱ技术主义的整合观;
Ⅲ主体行动主义的整合观;
Ⅳ工具主义整合观。
③目标:Ⅰ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Ⅲ完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学习,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Ⅴ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
34.(9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①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②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整合策略;
③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④应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
⑤优化组合各种媒体的优势,促进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⑥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的形式,促进成果的共享交流。
35.(9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基本目;
②可以帮助教师教学;
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④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⑥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
36.(103)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子啊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
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7.(104地理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38.(130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看教材)教学设计的概念:为促进学习和绩效提高,分析、计划、实施、评价、修改教学系统中诸要素的系统过程,称之为教学设计。
39.(133)从教学设计的过程看,不论哪一种设计模式,都需要考虑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40.(136)学习需要的核心含义是,当“现状是”与“应该是或必须是”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会产生需要。
学习需要的概念:期望达到的情况-目前的学习状况=差距(学习需要)
41.(136)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42.(138)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
①规划;②收集数据;③分析数据;④撰写分析报告。
43.(138)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
分析学习者的目标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准备状态、一般特征等方面的情况。
44.(13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
45.(139判断类型,看教材)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①认知风格;②成就动机;③学习归因;④焦虑水平;⑤学习坚持住。
46.(140)学习可分为认知的、运动技能和态度的学习,学习准备也相应地有认知、运动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
47.(157了解,步骤)自主学习策略:
①支架式教学策略:是在进行自主性学习设计时,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
步骤: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②抛锚式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步骤: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③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步骤: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48.(161)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标准,采用一定手段和方法,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
49.(161会辨别)教学评价的类型:
①根据评价基准划分,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②根据评价功能划分,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50.(163)教学评价的功能:①诊断功能;②激励功能;③调控功能;④教学功能。
51.(182-186,选择,看教材)
52.(226)多媒体课件的特点:①丰富的表现力②良好的交互性③极大的共享性。
53.(229)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①教育性②科学性③技术性④艺术性⑤经济性。
54.(308)网络课程的功能包括:
①资源的有效共享;②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
③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④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55.(309)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①网络课程内容的价值性;②学生自主参与性;
③网络课程的交互控制性;④网络课程的教育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