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方言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方言的形成

天津方言主要是指天津市内六区和西青区大部分,东丽区小部分土著居民平常使用的语言,一般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很有地方特色,是天津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作为一名天津人,在会说天津话的同时,更应该知道天津方言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

天津市的方言从辖区地图由北往南的大体状况是,唐山话—北京话—天津话—静海话—沧州话。天津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一个分支,天津方言片的东、南、西三面被静海方言片包围着,北部则是武清方言片,这就形成了一个“方言岛”。方言岛是语言学的一个术语,即由于历史上大规模移民,使外来的方言势力占据了原来某方言区,形成被原方言区包围着的独立的方言区域。“天津方言岛”学说,也是中国著名人类学家李世瑜在比较了天津话与周边方言的特点之后提出的。

天津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与天津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天津地处渤海之滨,华北平原的东北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休养生息。而且天津地邻渤海,河渠纵横,与北京相邻,更是北京与各地区水陆相通的要路。所以天津人爱说话的原因便可追溯至此。经商贸易,天南地北的人都聚集在一起,语言沟通是必需的,而且南北文化交汇,文化相生,更使天津人经多识广,眼界开阔。

天津在历史上便是是商埠码头,九国租界,具有多元文化,也是中国北方贸易转运集结地。明清两代,苏皖和晋冀鲁豫地区的大量移民,或屯垦,或漕运,或逃荒,或经商,陆续迁至天津;随后盐业、金融、实业、商业,乃至政界、军界、文化等人物在天津安家落户。因此,河北、山东和东北的方言,尤其是北京话对天津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种种影响。

对于天津话的起源形成,说法各有不一,但是“燕王扫北”这种说法最为可信。燕王扫北”即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前被封为燕王,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往北京、天津一带戍边。同时他也带去了不少家乡及附近的人——包括大量安徽人和苏北人等——戍边屯垦。后来朱棣夺取帝位,亲赐天津这个地名,在此筑城设卫,即天津卫。至此,天津成为真正的城市,并且从安徽及苏北来的军人是最大的群体。他们的家眷、亲属等也随他们迁入天津。这样,他们占据了当地的上层地位,其使用的江淮方言也成为强势语言。而天津卫内其他地区的人较少,所以形成北京音与静海音包围天津方言岛的态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津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密不可分的关系,天津方言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语言文化传播和融合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其生动质朴,贴近生活,幽默诙谐的特点不仅成为天津人民生活和生产中强有力的工具,更是为我国相声小品等文化类增色不少,在文学、影视、话剧、曲艺、小品等文艺作品中常被使用。作为一名天津人,我们在普及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保留住这一美丽的文化遗产,创造更好地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