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低语境理论看中美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
高低语境文化冲突与应对策略

高低语境文化冲突与应对策略第27卷第1期2008年3月西安建筑科技J.Xi'allUniv.ofArch.大学(社会科学版)&Tech.(SocialScienceEdition)V01.27NO.1Mar.20o8【外语教学】高低语境文化冲突与应对策略杨品菊,李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凸现出来.在东方文化中,人与人的沟通讲究点到为止,言简意赅,同时强调心领神会;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沟通时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所有要表达的信息都用明白无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其信息在传播中始终固守着各自特定的传播语境,从而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彼此之间难以理解,交流困难,解决的办法是消除单一文化观念,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减缓文化冲击,培养跨文化接触的适应能力,尽快适应低语境交流模式.关键词: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冲突;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92(2008)01—0093—05 High/Low-ContextCulturesandConflictHandlingY ANGPin-ju,LIQing(xi'anUniv.ofArch.&Tech.,Xi'an710055,China)Abstract:EdwardHallorganizesculturesbytheamountofinformationimpliedbythesetting orcontextit—self,regardlessofthespecificwordsthatarespoken.AccordingtoHall,culturesdifferonacon tinuumthatrangesfromhightolowcontext.Peopleinhigh—contextculturesprefertousehigh—contextmessages,inwhich mostofthemeaningiseitherimpliedbythephysicalsettingorpresumedtobepartoftheindivid ual'Sinter—nalizedbeliefs,values,andnorms.Onthecontrary,inlow—contextculturesthemajorityoftheinformationisvestedintheexplicitcode.BasedonviewsofHall,thispaperfirstusessomeexamplestoshowt hatconflicts sometimesinevitablyarisefrommisunderstandinginintercuhuralcommunication,researc hesintothesecon—flictsandmisunderstandingoncuhuraibasis,andthensuggestssomepossiblewaysastohowt ohandletheseconflicts.Keywords:high—contextculture;low—contextculture;conflicts;strategies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致可分为"高","低"二种传播语境.在《跨文化》Hal1)认为,由于不同的文化类型的存在,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大(BeyondCulture)一书中,霍尔是这样定义高语境传播的,即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收稿日期:2007一l1~16作者简介:杨品菊(1965一),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及研究工作.9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与之相对应的,是低语境传播,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根据这一理论,高语境文化成员在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时含蓄间接,用字隐晦,而低语境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则是通过直接的表达和符号传递进行交流的. 霍尔认为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多属于高语境传播社会,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多属于低语境传播社会.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中,人与人的沟通讲究点到为止,言简意赅,同时强调心领神会.而美国文化恰恰相反,在沟通的时候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所有要沟通的信息都用明白无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常常没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不需要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一,高低语境文化冲突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模式,其信息在传播中始终固守着各自特定的传播语境,从而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彼此之间难以理解,交流,甚至产生冲突与矛盾,这种交际障碍无论是在口头交际或笔头交际中都存在.请看下面一个"口头交际误解"的例子.一位旅美中国女士准备乘飞机外出度假,心理希望美国朋友开车送她去机场.然而由于她没有好意思直说,而深受西方文化背景影响的美国朋友在交际过程中不善于听弦外之音,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以下是他们的对话.中国女士:这个周末我要去三番市!美国朋友:太棒了!真希望能和你一起去.你准备在那儿呆多长时间?中国女士:(我期望她能主动提出开车送我去机场)三天.美国朋友:(如果她想让我开车送她,她会说出来)祝你玩得开心!.中国女士:(如果她真的愿意送我的话,她会主动说出来的.看来她不愿送我,我只好另外找人算了;这个人真不够朋友)谢谢.再见!口]在上述对话中,中国女士想要表达的信息清楚地存在于当时的物质语境中(去机场),同时也已内化在个人身上(一个人旅居国外;出门在外靠朋友),这条信息并没有存在于"麻烦你开车送我去机场"这类清晰的语言代码中,中国女士在交际中习惯性地遵守了高语境文化的传播方式;而美国朋友在语言代码"这个周末我要去三番市"所表达的显性话语中丝毫听不出中国女士的真实意图,因为在西方人所遵循的低语境传播方式中,大量的信息总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在这个例子中,中,美两国的人在交际中都习惯性地固守着各自文化的传播语境,高语境文化的人在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方面内向羞涩,间接含蓄,注重"意会",而低语境文化的人外向直接,喜好用坦率直白的方式进行沟通,交际中注重"言传".这是因为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讲究"顾全面子",当要实现某些言语行为如提出要求,批评甚至表示安慰时,为顾及双方的面子,总是会委婉含蓄,而回避明确表达,以避免被拒绝时双方的尴尬;而美国人则体会不到这种晦涩的"言外之意",总以为对方如需帮助,必然会像美国人一样明确提出要求,因为对美国人而言主动提出帮助会显得对方无能,有损对方的人格.中西双方的人终因文化传播的语境差异而使交际受挫,产生误解.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之间的冲突非常多见,下面是一则"书面交际受挫的"例子,来自于课堂教学实例.本例内容为一段听力理解的对话,要求学生在听完对话之后,就相关问题分别选出正确答案.M:Wouldyouliketogotothecampusconcert withmetonight(今晚和我一起去听校园音乐会好吗?……)W:Oh,great!……(太好了!……)M:Thepianoplayeris77yearsoldandthe trumpetplayer80yearsold.(钢琴手77岁,小号手80岁.)W:Theyareremarkablemusicians.Ijustlove thelastconcert,andIamsureI'11likethisone.第1期杨品菊等:高低语境文化冲突与应对策略tOO.I'mgladthatyouaskme.(这些音乐家真了不起.我喜欢上一场音乐会,这场肯定也会喜欢,很高兴你约我去.)M:Theconce~startsat8:30P.m.Doyou wanttograbdinnerfirst?(音乐会晚上8:30开始, 要不要先吃饭?)W:Sure.but1wanttosharetheexpenses.(当然,但我想一起承担花销.)M:Ireallyappreciatethat.Myfundsarevery lowfightnOW.(这样我当然很高兴.我目前财力很有限.)W:Well,I'11paymyowndinner,then,andI'11buymyownconceaticket,tOO.(那么,我自己付饭钱,然后自己买音乐会的票.)M:Finewithme.I'11comeovertoyourdor—mitoryat60'clock,OK?(好的.我六点钟到你宿舍,好吧?)W:Seeyoulateratthedorm.(宿舍见.)这段对话后设置了四道听力理解题:(1)What'sspecialabouttheband?(Itis composedofmanyelders.)(这个乐队有何特殊之处?它由许多老年人组成.)(2)Whatdoesthewomanthinkabouttheband?(Shethinkshighlyofit.)(这位女士如何评价这支乐队?她对它评价很高.)(3)Whydoesthemanappreciatethewoman payingherdinnerandconceaticket?(Becausethe mandoesnothavemuchmoney.)(这位男士为什么乐意这位女士自己付饭钱和音乐会门票钱?因为这位男士自己没有多少钱.)(4)What'stheprobablerelationshipbetween thetwospeakers?(Classmates.)(这两个说话人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同班同学.)在听完对话之后,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5级两个英语班50名学生中,对于前两题,39人选择了正确答案,占总人数的78%, 而后两题只有9人全选对了,占总人数的18%. 4道题的前两题和对话的前半部分内容相关,大部分同学迅速地做出了正确选择;后两题和对话的后半部分内容相关,绝大部分同学在选择答案时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对话的前后两部分在内容难度上没有起伏, 在语速上没有变化,然而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程度却极为悬殊.后来,通过反复播放,许多学生表示其实在听第一遍时就基本听懂了语言,只是不明白他们的行为,对行为的疑惑进而使学生不理解内容(交际受挫),犹豫之中无法做出正确选择.学生不明白的第一点为"对话中的这位男士自己没钱怎么还会邀请别人一起听音乐会,吃饭?";第二点为"对话中的这位女士明知男士缺钱,一起吃饭,买票时自己只顾自己,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会是关系要好的同学吗?"其实,学生的想法代表了东方民族典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集体的共同目标,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或集体来照顾他们,作为这种照顾的交换条件,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忠诚,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应当照顾自己和直系亲属"【3】,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HJ.众所周知,在价值观念方面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在交际中东方人属于高语境文化成员,倾向于高语境信息交流,委婉隐晦,顾及他人的想法,以维持内群体的和谐一致.而西方文化强调尊重个性,个人主义文化的成员倾向于低语境传播,坦白,自我J.上面例子中的对话内容典型地代表了西方"自己照顾自己"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说话的人理所应当地"自扫门前雪",理直气壮地"不管他人瓦上霜",而且直言不讳,而另一方并不见怪,他们反而认为自己为自己买单是责任的表现,并以自立自强为荣,类似对话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很普遍.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往往相互关心,相互照顾,以维持内群体的和谐,因此土生土长的中国学生很难理解西方人的言行,以致交际受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显然,在跨文化交际中,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凸显出来.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用语的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败,甚至导致摩擦发生,试想一下上面例子中女士是一个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中国女生,她会怎样解读低语境文化男生的"Myfundsfll'everylow"这个语言代码呢?会不会认为这是不愿多出钱的借口呢?会不会认为这个男生不喜欢自己所以不给自己付钱,但又实在找不到别人只好找自己呢?这个男生在没有经济能力的前提下请人听音乐会,吃晚饭是不是有"自不量力"之嫌?前面提到,在高语境文化中,信息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常常隐藏在字里行间,人们习惯于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因此,这个女士的想法不无道理.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在传播中所固守的各自不同的传播语境而引起的误解甚至矛盾有时难以避免.二,文化冲突应对策略高低语境传播差异引起的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误解和矛盾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因此,要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就要想方设法从文化层面减少误解以化解矛盾. 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1.消除单一文化观念.培养多元文化意识交际者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程度,对事物认知水平等客观因素的种种限制,对别的文化往往较为无知,其头脑中的文化是单一的.交际者如果长期受某一种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认同及文化骄傲,即使他们了解别的文化,也无法从心里接受它,这种排斥感平时表现得较为隐匿,但当另一种文化出现时,这种感觉就会强烈表现出来,拒绝别的文化.这种客观及主观因素造成的单一文化现象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针对上述情况,跨文化交际者首先应加强自身的多元文化修养,了解,学习交际对象一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对不同的文化应持积极理解,包容,达观的态度,消除单一文化思维,培养多元文化意识.2.减缓冲击.培养跨文化接触的适应能力文化冲击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和谐之音,有时会让人惶恐不安,无所适从.初次接触不同文化时,交际者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这时,交际者必须要做一定的心理调整,在心里调整适应的过程中,首先要意识到冲击是双方文化价值观不一致的结果,而不是因为自己个性,人格或能力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磨擦的力度就会减小,损伤就会减少,随着对交际对方文化了解的逐步加深,冲击的强度会越来越弱.要使交际连贯有效,交际者必须学会调整自己.面对冲击,设法减缓冲击,逐步适应冲击,从而加强跨文化接触的适应能力.3.适应当前国际交流的趋势——低语境交流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转型,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全球文化观念上的趋同性;同时,资讯传播冲破国界限制,全世界的人转眼之间成为邻居,共同生活在地球村. 人们的意识冲破固有精神家园的藩篱,信马由缰地驰骋世界.全球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正在加速影响传统文化秩序,以往高语境文化中的共有的"语境"日渐受到侵蚀.人们需要借助更清晰的"语言"进行沟通l6j,低语境交流模式必受推崇.高语境文化间接含蓄,隐晦暗示等特有的传播方式,容易使人们在交际中产生理解上的误差,加重心理负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外,这种传播方式与人们日益加快的现代化生活节奏格格不入,必将与我们渐行渐远.借助于坦率直白的低语境传播方式传递信息,表达简单准确,既省心,又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呢?随着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深人人心,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价值,淡化集体观念,这种现象在低龄人群中尤为突出.而个人主义文化的成员倾向于低语境传播,直接交流.(下转第100页)10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4.改述(paraphrasing)改述的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现象,又可以培养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训练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概念的能力,最终拓宽他们的图式.一种常用的改述方法是用完整简练的语言写小结和摘要.5.直接解释在教学中,如果发现学生完全不具备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应直接向学生解释.例如,(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2,TextA,Text B两篇文章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极端女性主义思潮给人们带来的疑虑和困惑.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女性主义几乎没有概念,因此,教师应把女性主义(feminism)作为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只有理解了什么是女性主义才能对文章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性理解,否则,学生将难以体会文章中的讽刺,幽默等各种修辞和其他精彩之处,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综上所述,图式对有效的阅读起着重要作用,外语教学者只有以科学的教学模式和理论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他们合理地运用不同阅读模式的能力,帮助学生激活相关的图式,教学才能有良好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的阅读.参考文献[1]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夕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91-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6.[4]杜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5—58[5]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91-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上接第96页)总之,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和资讯传播无国界化的浪潮冲击下,人们的思维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言行举止必将发生巨.'.'大变化,而投射在文化价值维度上的一个变化,则是由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的位移.参考文献[1]HALLET.BeyondCulture[M].NewY ork:Anchor,GardenCity,1976.[2]王奇民.会话"合作原则"的跨文化相对性[J].西安财经学院,2003,(5):68—72.[3]HOFSTEDEG,BONDM.Hofstede'sculturedimensions[J].JournalofCross—CulturalPsychology,1984,(15):417—433.[4]HOFSTEDEG.Cultureconsequence[M].Califronia:Sage,BeverlyHills,1980.[5]GUDYKUNSTWB,TIGN—TOOMYS.Cultureand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M].Califronia:Sage.NewburyPark ,1988.[6]林晓光.全球化对中国人文化价值维度变化的影响:由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急速移动的假说[R].世界华人传播学术研讨会,厦门:厦门大学,2005.。
国际商务活动中中美文化冲突的根源与对策

国际商务活动中中美文化冲突的根源与对策国际商务活动中中美文化冲突的根源与对策论文摘要:在全球话背景下,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
国际商务活动中总会存在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尤其是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
但却因两国的文化差异巨大而经常出现文化冲突,甚至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活动中中美文化冲突的根源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国际商务;文化差异;根源;对策一、概述中国改革开发后,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和中国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走向世界。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商务活动频繁进行,文化冲突也日益严重,而正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日显重要。
而在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一个及其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变量。
文化的差异会引起文化冲突,而文化冲突会严重影响国际商务合作。
本文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中美文化冲突及其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独特有效的对策。
二、人类历史上文化冲突的三个阶段(一)文化冲突文化是一个特定人群共同的传统风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并可代代相传,它是人类社会和历史积淀的产物。
文化冲突被定义为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二)文化冲突的三个阶段1、武力为主的文化冲突阶段此阶段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之间,在相互竞争和对抗中,武力和军事实力占上风的一方实现本土文化的发展,并企图用强制的方式实现本土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控制和统治。
2、经济为主的文化冲突阶段此阶段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交往成为文化冲突的主要中介,文化冲突的范围在扩大,文化冲突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小到局部冲突中经济利益的争夺,大到世界霸权的争夺,都是把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目标,并且经济发展水平成为进一步争夺经济利益和霸权的主要砝码。
3、文化为主的文化冲突阶段此阶段的文化冲突是以不同文化形式之间在交流互动中的冲突与差异性为特征,来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文化问题上根本立场的差异。
高低语境文化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

高低语境文化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低语境文化则是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大因素。
本文将从高低语境文化的视角,探讨跨文化交际中高低语境对交际双方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高低语境文化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信息的传达与理解对环境因素的依赖程度。
高语境文化强调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对环境的敏感度和对非言语信息的依赖,而低语境文化则更注重言语信息,倾向于用明确的言语来传递信息。
在跨文化交际中,高低语境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交际双方在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
高低语境文化对语言习惯产生了影响。
高语境文化的语言常常包含着丰富的隐含意义,需要听者从整体环境中去理解。
而低语境文化的语言更注重直白的表达,力求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例如,中西方文化在表达感谢时的语言习惯就有所不同。
在中文的高语境文化中,我们常常会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达感谢,如“麻烦你了”“辛苦你了”等,而在英文的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则更倾向于直接说“Thank you”来表达感谢。
高低语境文化对沟通方式产生了影响。
高语境文化的沟通方式更倾向于含蓄内敛,注重非言语信息的传递,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而低语境文化的沟通方式则更加直接明了,强调言语信息的沟通。
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人可能会对东方人的含蓄表达方式感到困惑,而东方人可能会对西方人的直率产生误解。
高低语境文化还对文化差异产生了影响。
高语境文化通常更加强调群体意识和共性,注重面子、尊严等抽象概念。
而低语境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和独立性,强调逻辑和事实。
这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导致交际双方的误解和冲突。
针对高低语境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之策:培养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认知。
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价值观和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高低语境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
提高沟通技巧:在不同语境文化中,沟通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从高低语境交际理论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高低语境交际理论看中美文化差异摘要:本文以Hall所提出的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中美两国由于不同语境而造成的文化上的差异。
关键词:高语境;低语境;文化;差异一、引言语言与文化二者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语言的使用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
1987年莱文等把文化比作海洋中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往往很少,大部分隐藏在水下,露出水面的部分指文化的表层,如语言,饮食,穿着等;隐性部分指观念,价值,交际规则等,这属于文化的深层。
[1]语言作为文化表层的一部分,其发展和使用都受到了深层文化的极大影响。
而且文化具有民族性。
本文从霍尔的高语境和低语境交际理论出发,分析中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
二、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理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 霍尔( Edward T.Hall ) 在1976 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 颇有见地地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 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 HighContext ) 与低语境(Low Context ) 。
霍尔认为[2]:“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
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讯息中。
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 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讯息中, 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 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 。
”也就是说:“高语境( HC) 传播或讯息即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
低语境(LC) 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
”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高语境中语义的承载主要不是语言性的, 而是非语言和语境性的。
语义主要从存储的非语言及语境中衍生出来,信息不是包含于语言传输中, 而在低语境中。
语义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本身,非语言的及语境性信息对语义的影响是有限的, 语义主要包含于进行交际的语言中。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94现代交际·2019年4期作者简介:黄冬玲,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黄冬玲(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摘要:在跨文化国际谈判中,不同的语境背景给谈判带来了障碍和困难。
本文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出发去分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从双方谈判的意图、总体谈判风格、对商务合同的认识、语言表达方式等的差异来探讨高低语境文化对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提出一点见解。
关键词:高低语境 中国 美国 商务谈判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094-0221世纪,在全球化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的大背景下,中美之间的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而国际商务谈判便显示出重要作用。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的含义是建立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的寻求建立或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协调一致的行为过程。
文化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高低语境文化的角度来看,中美就分属不同的语境文化,而不同的文化语境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的潜在可能性。
一、高低语境文化理论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交际的奠基者爱德华·霍尔在其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且根据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将文化划分为“低语境文化”和“高语境文化”。
霍尔认为,语境是组成一个事件的信息,这些信息与事件的意义关系密切。
根据霍尔的观点,在高语境文化交际中,有较多的信息量或由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来传递,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显性的语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交际者对语言环境中的种种微妙之处体会得较为深刻。
低语境文化的交际交流正好相反,大量的信息由显性的语码负载,隐形的环境传递出相对少量的信息。
尽管在所有的文化中包含高低语境的特征,但是还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高息语境文化进行分类和排序。
中美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中美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作者:高莎莎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4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中美商务往来的日益增多,商务谈判在中美商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深对不同谈判风格的理解,认真学习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是在跨文化谈判取得成功的首要任务。
本文从跨文化商务沟通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影响中美商务谈判的一些主要文化差异及在商务谈判中产生的具体影响,从而提高谈判人员对跨文化商务谈判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的理解。
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差异影响双方商务谈判风格,谈判目标及谈判中言语表达的不同。
为了打破中美商务谈判的僵局,使谈判取得成功,论文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列出了跨文化商务谈判中必须重视的一些关键点,希望以此减少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击,最终促进谈判成功。
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商务谈判;谈判策略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日趋紧密,而两国频繁的经济和贸易往来使两国之间的商务谈判也逐渐增多。
但是,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巨大文化差异,两国人民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中美谈判者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沟通障碍和发生不必要的误解。
因此,要想使谈判取得成效,谈判者不仅要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更重要的是应该了解文化因素如何影响谈判,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促使谈判双方达成圆满的协议。
一、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一)语境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爱德华·霍尔将语境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美国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国家。
在这种文化中,人们通常明确而具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在中国这种高语境文化国家,人们交谈委婉含蓄,信息表达通常需要借助肢体语言以便更全面的理解。
在谈判过程中,当中方代表对对方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他们会间接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他们可能会采取沉默或者其他方式拒接对方的观点。
当美方代表对某一条款有意见时,他们通常会当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摘要】本文从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了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如何处理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在实际谈判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
最终,结论部分总结了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以及灵活应对文化差异对于达成谈判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高低语境文化的影响,为中美国际商务谈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高低语境文化、中美国际商务谈判、差异、因素、处理、冲突、案例分析、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商务往来已经越来越频繁,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差异往往成为影响谈判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文化差异就是高低语境文化。
高低语境文化是指人们在交流和沟通中所依赖的语境的不同程度,高语境文化注重隐晦的表达和非言语的暗示,而低语境文化则更加直接和明确。
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误解、冲突甚至失败。
深入了解和分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入手,探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分析影响谈判的因素,以及提出应对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冲突,为未来的谈判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高低语境文化是跨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交流中所依赖的信息量和传达方式的差异。
在高低语境文化中,高语境文化更加倾向于间接、含蓄的方式进行交流,依靠非言语、非文字的暗示和信息来传达意义,而低语境文化更加倾向于直接、明确的方式进行交流,重视言辞和文字的准确表达。
这种差异在商务领域尤为显著,影响着国际商务谈判的进行。
在高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流中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关注点存在着显著差异。
高低语境文化冲突及有效沟通策略_贺琳

2009年9月第10卷 第3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S e p.2009V o l.10 N o.3 高低语境文化冲突及有效沟通策略*贺 琳(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 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 d w a r dT.H a l l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高低语境文化造成的差异使得其信息在传播中坚守着各自特定的传播语境,从而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彼此之间难以理解、交流困难。
本文以高低语境文化冲突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在应对冲突时所应采取的有效沟通策略,并试论文化语境顺应和语境信息调适在跨文化交际的动态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顺应理论;语境信息调适 1976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 d w a r dT.H a l l)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H i g hC o n t e x t)与低语境(L o wC o n t e x t)。
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
(彭增安1998)。
H a l l将语境定义为:“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t h a t s u r r o u n d s a ne v e n t;I t i s i n e x t r i c a b l y b o u n du p w i t hm e a n i n g o f t h e e v e n t.”(H a l l1976)霍尔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
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讯息中。
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讯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
”(H a l l, 1988:96)也就是说:“高语境(H C)传播或讯息即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1. 引言1.1 定义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谈判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务活动中,双方通过协商和谈判达成一定的商业协议或合作计划的过程。
这种谈判过程往往涉及到商业合作的细节,包括价格、合同条款、市场份额等方面的讨论。
国际商务谈判需要双方在不同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双赢的结果。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尊重对方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到谈判双方的沟通和理解,甚至导致谈判失败。
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需要尊重对方文化差异,灵活应对,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为合作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1.2 介绍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国际商务谈判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业交易的重要环节,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商务往来,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涵盖了多个领域,如贸易、投资、技术等。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走势。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不仅仅涉及两国之间的经济利益,还关乎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由于中美两国经济实力强大,其谈判结果将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影响全球经济的格局和规则制定。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两国之间的经济利益,更关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只有通过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两国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
1.3 分析高低语境文化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高低语境文化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交际方式和信息传达的不同偏好和习惯。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高低语境文化会对双方的交流产生重要影响。
在高语境文化中,信息传达更依赖于非言语交流、暗示和隐喻,而在低语境文化中,言语表达更直接明确。
这种区别会导致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方式和理解方式上产生一定的差异。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消除对策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消除对策摘要: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为了消除这些差异对商务谈判的负面影响,谈判者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树立跨文化意识,尊重和宽容不同的文化,同时加强外语语用能力等,以促使谈判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商务谈判;文化差异;对策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日趋紧密,中国己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经济和贸易往来的13趋频繁使两国之间的商务谈判也逐渐增多。
但是,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谈判者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沟通障碍和不必要的误解。
因而,在谈判之前适当了解对方的文化,在谈判过程中尊重对方的文化,可以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
一、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1.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方式的差异人们的交流方式,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种形式。
目前英语已经成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语言。
除了语言之外,谈判者还使用非语言交际方式,如手势、身势、眼神、面部表情、服饰、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等等,在这一领域,文化同样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美国是个典型的低语境(1ow—context)国家。
在这种文化中,大部分信息是用明确而具体的语言或文字传递的。
美方谈判者推崇以明确、坦率、直接的方式交流。
而我国则属于高语境(high—con—text)文化,在高语境文化中,非语言交流是传递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如用体态、眼神、外貌、音调、位置、距离、环境等非言语因素来进行沟通。
要理解话语的含意,领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是必要的。
非语言表达方式,不像语言和文字那样具有明确符号和意义,很容易产生误解,不同文化会产生不同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中国人常用沉默表示认可,或表示对某问题有看法,或者不同意某条款,以此表示礼貌和尊重,这对沉默持有消极看法的美国人来说,自然很难接受,他们把沉默看作拒绝。
一般情况下,“笑”被看作高兴,而中国人有时会用“笑” 表示无奈,不认可,这是美国人很难理解的。
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一、概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其文化差异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高低语境文化的不同。
美国,作为一个低语境文化国家,其交流方式直接、明确,重视个人主义和表达自我。
相比之下,中国则是一个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交流方式含蓄、间接,强调集体主义和语境理解。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深入探讨这两种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商业交流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从而增进对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还可以为中美两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沟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大国,其交往的密切程度与日俱增。
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文化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之一就是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两国人民的日常交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商务、教育、政治等领域的沟通方式。
对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从研究背景来看,中美两国在高低语境文化上的差异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两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成为了建立良好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研究意义来看,对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两国文化的本质和特点,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这种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交流中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避免误解和冲突,推动国际合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这种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可以为跨文化沟通学、国际关系学等相关学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对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社会,即人们在沟通中依赖于言外之意、暗示和非言语符号,注重人际关系和面子。
而美国则是一个典型的低语境文化社会,注重直接、明确、效率的沟通方式,强调任务和目标的达成。
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双方语境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沟通不畅、误解和冲突,影响谈判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结果的达成。
深入了解和研究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境文化差异,探讨双方在谈判中应对措施,对于增进双方之间的互信、促进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语境文化影响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加深中美商务关系,促进双方间的共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分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和特点,从而揭示在跨文化谈判中语境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对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特点进行比较和对比,深入分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以及导致谈判困难的原因。
本研究将探讨针对这些文化差异提出的应对措施,以期在实际谈判中能够更好地处理跨文化交流问题,推动中美国际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
最终,本研究旨在为中美两国商务谈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2. 正文2.1 语境文化对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语境文化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交流中理解和解释信息所依赖的文化因素。
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语境文化的差异会对谈判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语境文化影响了谈判双方的沟通方式和表达风格。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习惯通过非言语方式传递信息,例如面部表情、姿态和声调。
在谈判中,高语境文化的人可能会更加注重非言语交流,而低语境文化的人则更加注重直接清晰的语言表达。
语境文化还影响了谈判双方的决策方式和价值观念。
高语境文化的人倾向于看重人际关系和群体利益,注重团队合作和共识达成;而低语境文化的人更注重个人目标和成就,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决策。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摘要】中美国际商务谈判是非常重要的,而高低语境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低语境文化的定义与特点,然后探讨了在中美谈判中的文化差异,以及高低语境文化对谈判策略的影响。
文中还提出了如何应对中美文化差异的挑战,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展示了中美谈判中文化因素的应用。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高低语境文化对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在谈判中文化因素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将更好地理解并应对中美谈判中的文化挑战,提高谈判效率与成果。
【关键词】高低语境文化、中美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差异、谈判策略、文化挑战、案例分析、文化因素、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介绍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中美国际商务谈判是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间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不仅对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美两国在经济、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与竞争,需要通过谈判这一渠道来达成共识,解决分歧,推动合作。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进行的国际商务谈判涉及范围广泛,内容复杂,对双方的利益和关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谈判,双方可以在经济贸易、科技合作、投资等方面达成共识,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
国际商务谈判也是中美之间解决分歧、处理矛盾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建立互信,促进合作。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更在于其对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通过谈判,中美两国可以更好地增进了解、建立信任,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1.2 阐述高低语境文化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高低语境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高低语境文化所指的是人们在交流中所依赖的信息量和背景知识的不同程度。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通过非言语方式传达信息,依赖于上下文和隐含的含义来理解对方的意思。
高低语境文化冲突及有效沟通策略

7、领导者示范:领导者作为团队的核心,应以身作则,展示出开放、理解和 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他们的行为可以影响整个团队的沟通氛围。
8、鼓励团队多样性:团队中的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不同的 文化和沟通方式。因此,领导者应鼓励团队中的多元化。
9、评估和调整:定期对沟通和合作方式进行评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理解。
对于高低语境文化的成因及交际策略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一、高低语境文化的成因
1、历史背景
高低语境文化的形成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传 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 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融合,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往往含蓄、 婉转,
信息的传递和解释更多地依赖于背景和情境。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的独立和 自主,信息的传递和解释更注重明晰和直接。
2、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也是影响高低语境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注重等级和地位, 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和关系对交流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社会结构下,信息的 传递和解释往往受到身份、地位和关系的影响,而西方社会则更注重平等和自 由,信息的传递和解释更注重透明和公正。
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念。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交流方式和行为方 式,从而避免误解和冲突。
2、明确沟通目标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明确沟通目标,尽可能地使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要求。同时,也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 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一、高低语境文化冲突的成因
高低语境文化冲突的产生主要源于两种文化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高 语境文化强调的是内在的、隐含的意义,而低语境文化则更直接的、明确的信 息。例如,在许多亚洲文化中,尊重和礼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沟通中可能 更倾向于使用含蓄
中美商务谈判中文化冲突和应对策略解析

中美商务谈判中文化冲突和应对策略解析作者:田苗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32期摘要:以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理论为基础,分析中美两国由于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文化冲突在商务谈判过程中的表现,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并准确预见和有效克服两国商务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努力消除双方谈判中的沟通障碍,顺利实现谈判目标。
关键词:中美商务谈判;文化冲突;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F752.7;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145-02引言如今,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商务活动也日益频繁。
在各种对外商务活动中,商务谈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所谓谈判,就是双方为寻求共同的经济目标和利益,针对各种提议或承诺所进行的协商洽谈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
同一文化背景下的谈判,较为容易预见和把握谈判过程;而涉及不同民族、地域、思维方式所进行的跨文化谈判,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由于谈判双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文化差异会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行为和谈判风格,会制约整个谈判的进程。
因此,国际商务谈判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业务往来,更是文化层面的相互碰撞和沟通。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国家,各类别的商务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
中美已成为双方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因受制于不同的文化,中美谈判双方具有不同的谈判风格,有时甚至产生误解和冲突,对谈判结果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中美商务谈判中了解彼此文化差异非常重要。
一、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理论荷兰著名的人类文化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提出文化差异的五个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权势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男性倾向-女性倾向(Masculinity-femininity)、时间导向性(Time Orientation)。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作者:黄冬玲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04期摘要:在跨文化国际谈判中,不同的语境背景给谈判带来了障碍和困难。
本文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出发去分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从双方谈判的意图、总体谈判风格、对商务合同的认识、语言表达方式等的差异来探讨高低语境文化对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提出一点见解。
关键词:高低语境中国美国商务谈判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094-0221世纪,在全球化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的大背景下,中美之间的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而国际商务谈判便显示出重要作用。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的含义是建立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的寻求建立或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协调一致的行为过程。
文化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高低语境文化的角度来看,中美就分属不同的语境文化,而不同的文化语境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的潜在可能性。
一、高低语境文化理论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交际的奠基者爱德华·霍尔在其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且根据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将文化划分为“低语境文化”和“高语境文化”。
霍尔认为,语境是组成一个事件的信息,这些信息与事件的意义关系密切。
根据霍尔的观点,在高语境文化交际中,有较多的信息量或由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来传递,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显性的语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交际者对语言环境中的种种微妙之处体会得较为深刻。
低语境文化的交际交流正好相反,大量的信息由显性的语码负载,隐形的环境传递出相对少量的信息。
尽管在所有的文化中包含高低语境的特征,但是还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高息语境文化进行分类和排序。
在《超越文化》一书中,霍尔根据高低语境文化概念,把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划分为高语境文化国家。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国际商务合作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作为中美商务合作的重要环节,其过程和结果受到深厚的文化背景影响。
在跨文化交流中,高低语境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不同文化间的交际方式、文化沟通和谈判技巧。
本文将从高低语境文化的角度出发,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差异及对策,以期为中美商务合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一、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高低语境文化是由美国人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首次提出的。
高低语境文化主要涉及到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方式。
简单来说,高低语境文化区分了信息传递时依赖言语直接传达的高语境文化和依赖非言语暗示、上下文背景及关系来传达信息的低语境文化两种文化类型。
高低语境文化决定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交流模式、解读信息的方式以及隐喻和象征的使用。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隐喻、暗示和上下文信息来传递信息,他们相信情景、环境和关系能够为信息提供更多的背景和含义。
反之,低语境文化中,人们更注重直接、明确的语言表达和信息传递。
高语境文化的人更注重人际关系、面子和信誉,他们喜欢通过言行间的暗示和象征来沟通交流。
而低语境文化则更注重逻辑、思维和个人利益,他们更看重直接的信息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由于中美两国拥有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及社会体制,其国际商务谈判中存在着明显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
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往往面临相互的文化冲突和沟通困难,直接影响到谈判的效果和结果。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1. 信息传递方式的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双方所处的语境不同,信息传递方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中方谈判者看来,信息传递往往不仅仅依赖于言辞,更多的是通过非言语暗示和上下文信息来实现。
在中国的商务谈判中,会明显感觉到对于面子和人际关系的重视,谈判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非言语暗示、象征以及情景的利用。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一、本文概述在中美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式。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和冲突,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价值观的不同: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如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偏好、对诚信和信任的重视程度等。
这些差异导致双方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出现分歧和冲突。
沟通方式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注重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而美国则更倾向于直接坦率地表达观点。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产生。
时间观念的差异:中美两国的时间观念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时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强调守时和珍惜时间;而在美国,时间的优先级相对较低,可能存在拖延和迟到的情况。
这也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效率和进程。
建立跨文化理解: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双方应努力建立跨文化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通过交流和学习,增进对对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减少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和冲突。
寻求共同点:尽管中美两国在文化和价值观上有很大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
双方可以通过寻找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寻求合作机会,减少因竞争和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协商与妥协: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双方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进行协商和妥协。
通过合理的让步和调整,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因固执己见而导致合作的破裂。
法律与规则的遵守:作为商业合作伙伴,中美双方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准则,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这是维护双方利益和形象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
持续沟通与反馈: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双方应保持频繁的沟通和反馈。
通过及时分享市场动态、政策变化等信息,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及时解决问题和纠纷,推动合作的深入发展。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是难免的,但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解决方式,建立跨文化理解、寻求共同点、协商与妥协、遵守法律法规和持续沟通与反馈等措施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高低语境理论看中美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摘要:霍尔的文化语境理论将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由于中美文化差异,其信息在传播中始终固守着各自特定的传播语境,从而导致人们在交际中彼此之间交流困难。
本文通过回顾霍尔的高低语境交际理论,对中美文化中的交际实例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并探讨在应对交际冲突时所应采取的有效沟通策略,对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高语境低语境冲突策略
1.引言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
他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
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信息中。
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
根据这一理论,高语境文化成员在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时含蓄间接,用字隐晦,而低语境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则是通过直接的表达和符号传递进行交流的。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属于高语境传播社会,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多属于低语境传播社会。
2.高低语境文化的冲突
不同语境的文化决定了人们的交际方式、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
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美两国人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始终
固守着各自的传播语境,从而导致人们在交际中对同一条信息的理解有显著差异,造成彼此之间的交流困难,因此交际失败屡屡发生。
首先,中国的高语境文化与美国的低语境文化在间接交际与直接交际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在大部分文化中,都包含间接交际和直接交际两种模式,只是两者的侧重程度会随着不同文化有所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间接交际。
交流模式常常是含蓄、内隐以及较多的非言语编码。
而美国人更注重直接交际,常常是外显、明了及较多的言语编码。
例如:
neil是一位美国工程师,工作在一家设在美国的中国公司。
一天,总经理吴先生对neil说:“很高兴你为公司付出的辛勤劳动以及取得的成绩,因此想让你作为这次中东新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但是,这就意味着你要离开家,当然你的家人可以陪同你一起去,而且这个职位还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你觉得如何?”neil说:“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但是我必须得和家人商量一下。
”两天后,neil 告诉经理:“我和妻子不喜欢离开美国这个想法,不能接受这个职位。
”说完离开了办公室。
吴先生什么也没说,只是感觉很惊愕。
此例中,中国人在交际之初没有直接陈述要表达的内容,而是先对neil加以赞扬与肯定,这就表明来自高语境文化下中国人交际的间接性。
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美国人,当不愿意离开美国接受那份工作时,直接表达了想法,这正是低语境交际直接明了的特点。
另外,间接交际有助于缓解在被人拒绝、合作伙伴间产生分歧时出现的尴尬,保护彼此的颜面,而直接交际却没有此功能,因此neil
直接拒绝了经理,并没有考虑到经理的身份、地位及颜面如何。
其次,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出者的地位在中美两国有显著差异。
低语境交际重视信息发出者如何将信息传达得更加清晰流畅,保障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等。
相反,高语境交际一直是注重接收过程的倾听与解译。
例如:
刘先生是被派往美国工厂的一位有经验的中国工人。
他在美国和在中国一样努力工作。
尽管他懂一些英语,但他说得并不多。
当他的老板解释一些事情或者他的同事与他讨论工作时,他只是倾听,几乎不做应答。
也许他的做法在中国并不是问题,可能还会被当成多干活少说话的模范工人。
但是,在美国不同,他的老板及同事对他的行为感觉很不高兴。
此例中,刘先生的老板及同事都是倾向于信息发出者的交际,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问很多问题。
相反,刘先生习惯于接收信息,由于处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因此他的老板及同事才会对刘先生的做法不满。
为解决这种冲突,刘先生应适应低语境文化下的交际,学着做个信息的发出者,这样才能够在整个大环境下有效并愉快地交际、工作和生活。
除以上两个方面外,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过程导向交际与结果导向交际,关系导向交际与个体取向交际等。
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引起的用语失误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败,甚至导致摩擦。
因此,怎样取得跨文化有效沟通是一个需要解答的重要问题。
3.中美文化间的沟通策略
由于中美两国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容易违反说话规则,影响交流,严重时会造成“文化休克”,使交际无效果或产生相反的效果。
就高低语境两种文化如何达到沟通这一问题,brown和levison 提出了“面子保全理论”,认为人们在交际中应该为对方保留面子,使用礼貌语言。
例如,may i know if you are married?此句中使用了试探性模糊词may,以设法得到听话者的合作,建立合作的交际关系。
因为在低语境文化中,询问别人的婚姻状况被认为是对别人隐私权的冒犯。
may表明说话者不应该向受话者提出这个问题,回答与否由对方选择决定,这样就很好地维护了双方均等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可见“面子保全”是一种双赢的沟通策略。
除面子维护策略外,其他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误解化解矛盾的策略经总结大体如下:
(1)承认差异。
交际双方要认识到高语境文化更多依靠非言语表达。
低语境文化重视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
(2)认真倾听。
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试将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假设。
(3)话语重组。
从对方的文化观点出发,重组话语从而理解对方真正的交际意义。
(4)建立信任。
依据交际双方之间的言行举止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4.结语
中国的“高语境”文化与美国的“低语境”文化差异是造成中美跨文化冲突的直接原因。
但不代表二者是完全对立的,高低语境文化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不可交叠的对立体,所有不同的文化都处于不断交流和融合之中,不能完全割裂开来。
因此,在对待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上,应当用平等、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将其视为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把握两者的本质,取长补短,只有这样中美文化的冲突才能得到和解,达到文化共存。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t.霍尔:《超越文化》,居延安等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李元授.《交际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