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对吐衄下血的用药及论治

合集下载

《金匮要略》卷十七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金匮要略》卷十七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金匮要略》卷十七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卷十七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概述1)病位:胃肠、脾、肾阳不足,肝胆病变。

2)病因病机相似。

3)方证互补。

2.概念呕吐:哕:胃气上逆,呃逆(寒呃、热呃、气呃、痰呃、郁呃、虚呃)下利:泄——大便溏泄(时作时止);泻——水样便;痢疾——里急后重(脓血便,下利赤白)。

3.病因病机呕:偏重于水饮多,实热少。

吐:虚寒偏多,实热偏少。

肝胃不和,积热所致胃反(特指虚寒和水饮所致):胃气不和,胃气不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溏泄:脾虚。

水泻:多属于湿热、实热为患,未及时治疗,然后转虚(脾胃虚弱),重者耗伤气阴。

利疾:初起多因湿热,久则转为脾胃虚弱(肝血、肺气失调,脾肾功能紊乱)。

原文分析呕吐成因及脉证第二条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原文分析:饮邪致呕——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

虚寒呕吐虚寒胃反:第三条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

脉弦者,虚也。

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原文分析:虚寒胃反。

客热——假热。

第五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原文分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胃寒脾燥,不磨),脉紧——胃寒(胃阳不足)、涩——津亏而燥。

趺阳脉浮而涩,浮——虚,胃阳不足;涩——伤脾,脾阴亏虚。

治法其病难治。

①初期:温养脾胃,降逆止呕。

——大半夏汤。

②后期:补养胃气,兼以滋脾润燥。

——大半夏汤。

良性(功能性病变):幽门梗阻(神经性呕吐);贲门失弛缓证。

恶性(器质性病变):贲门癌;食道癌。

第十六条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1.大半夏汤(半夏2升、人参3两、白蜜1升)分析:本方补脾和胃,降逆止呕。

泻心汤(《金匮要略》之《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并治第十六》

泻心汤(《金匮要略》之《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并治第十六》

泻心汤(《金匮要略》之《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并治第
十六》
【泻心汤】(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条文】15.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读经笔记之一:以药解方,此方所用之药,均为寒凉除热之药,故可知其治热病也。

读经笔记之二:冯世纶说此方治吐血、衄血如神,但接着说吐血、衄血是因为热,才对证。

读经笔记之三:吐血,衄血,此为症,即发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而吐血,衄血这些病症,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合一之后,定性为热病,吐血、衄血则成为热病之证据。

如定性为寒病,吐血、衄血则定性为寒病之证据。

这就是“症”与“证”的区别。

简而言之,“症”是患病人所表现出来的原始症状,而“证”则是经过对“症”的分析后,上升为病性的证据。

所以冯老虽然说此方治吐血、衄血如神,但只有在热性病的大前提下才可用此方,寒性病则不可用,此亦遵循“热则寒之,寒则热之”之原则。

读经笔记之四:所谓“心气不足”,就是心烦的意思,与吐血、衄血一样,均因热而出现。

读经笔记之五:这个药汤的用法与别的不同,要求“顿服之”,就是要一次喝完。

因为这个吐血、衄血,来势大猛了,所以要急治,要一次服完。

读经笔记之六:胡老认为,本方中的大黄,要先用水冲泡,然后再以浸泡之水煮芩、连,才不致大泻。

说得太准确了,可见胡老学识之高。

用浸泡大黄之水,则是轻取大黄之寒下之功效,以除人体内之热。

然此时之热,又尚求形成“胃家实”之大热,故轻取大黄寒下之功效即可。

读经笔记之七:胡老说本方临床可以治疗下血、高血压等,尤以
小儿鼻衄最佳,然亦均属热性病方可。

《金匮要略》卷八,惊悸吐衄下血瘀血

《金匮要略》卷八,惊悸吐衄下血瘀血

《金匮要略》卷八,惊悸吐衄下血瘀血
金匮悬解卷八
内伤杂病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十八章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病虽不一,而原则无二。

惊悸之家,风木郁动,营血失敛,往往上溢而下泄,不溢不泄,则蓄结而内瘀,内瘀不去,久成痃癖,痃癖渐大,多至殒命而亡身。

故瘀血之病,由于吐衄,吐衄之病,根于惊悸,惊悸之病,起于虚劳,虚劳之病,根于中气之败。

盖水寒土湿,不能荣木,肝胆动摇,必生惊悸。

惊悸既作,风木疏泄,扰而不静。

经络堙郁,凝而不流。

以既凝之血,而得疏泄之令,未有不吐衄而便泻者也。

吐下不行,势必积聚,而为瘀血。

瘀血一成,是为心腹之疾,事如养虎矣。

惊悸、吐衄之法,全以中气为主,温养保固,不可凉泻。

及成瘀血,不得不下,但以下之后,病去而人不殒亡,人存而年不夭折,则善之善矣。

1虚劳之病,中气损伤,木陷郁冲,则生惊悸,若经络堙郁,凝而不流,以即凝之血而阻木冲之令,久必营血离经,而见吐衄下血瘀血也。

瘀血内结不去,久成痃癖。

痃癖渐大,则至殒命亡身。

论;《伤寒》奔豚证,是肾积寒而木邪奔冲也,《金匮》之惊悸者,也是木陷而冲悸也,二者,皆是木气之冲。

本篇吐衄下血,也因木气之冲。

先虚劳而病惊悸,后瘀之血,阻木冲之令,故血离经失敛,则发吐衄而外泄也,吐泻不利,必内积而更瘀也。

本卷治吐衄便血者,也是建中疏木之法,也是治惊悸之法。

木气畅达,则不冲不悸,则不吐衄下。

故师言吐血之病,起于虚劳,根于惊悸,木气之冲也。

购书加好友,感谢支持。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他这么几种病,惊就是惊慌的惊悸。

悸,心悸。

吐血衄血下血。

这就三种了,胸满瘀血,这四种病。

这章讲的不够细致,他主要的是在吐衄下血病,惊悸瘀血讲的都不完全。

1、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这是讲惊悸的脉。

惊则气乱,气乱则脉动,所以他说动即为惊。

这个动啊,不但脉动,胸腹也动。

人要发惊啊,人这个气就乱,是吧,所以这个脉也就是跳突不稳,就动。

动就脉上说,他主惊。

如果脉弱,我们讲很多了,他是个不足了,血虚脉弱,不足以养心,心气虚则悸,所以弱脉主悸,悸就是心跳了,咱们现在心悸就这个悸。

他头一段就是说惊、悸的脉应,他都一般说的,也有特殊的情形。

所以脉动主惊,脉弱主心悸。

2、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这个说衄之为病,他这个病之进退,一种证候的反映。

尺脉浮者是里有热,那么这个脉当然是浮沉,浮主表沉主里。

这个在三部上那个来说,寸、关、尺三部,关以前就是寸至关着部位,主表,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这也都是书上头一章里的。

浮者在后呢,其病在里。

这个浮主热,"尺脉浮"者是里有热。

"目睛晕黄",这个月亮咱们说的风圈,月晕而风嘛,这个是目睛,眼睛,这个晕就是沿着黑眼珠它那块发黄,就晕黄,就像月亮那个晕那个样子,他是形容。

他说目睛要有晕黄,这是瘀血之为候。

里气有热又浮有瘀,所以这个衄是未止的,就是瘀热还在嘛??3、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就是阳络有伤。

那么,从秋至冬要是衄呢,这是一个阳明之络有伤,这个也是一个约略之词,也不是一定的,而且这个话也不像是仲景的话,这个做个参考,这个在临床上是不可靠的。

这是在衄呀,有在阳明,有在太阳为候的不同。

那么春夏呢,春夏的时候常是太阳经之络伤;那么要是秋冬呢,常是阳明经之络伤。

络就是细血管,这个话在张仲景书里头呀不像他说的话。

《金匮要略》卷八,衄血

《金匮要略》卷八,衄血

《金匮要略》卷八,衄血感恩黄元御,传世之德,造福后人!衄血三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

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1尺脉浮者,木陷于水,郁动欲升也,升而不能,则尺脉浮也;故乙木下陷而行其疏泄之令也。

木主五色,入土为黄,木气下陷,而贼脾土,土色为黄,则目睛晕黄,木行疏泄,肺金失敛,则衄未止;湿邪已退,木气上升,则晕黄去,云雾去而天光现,故目睛慧了,故知衄今止。

尺脉浮,是木陷于水之义,木陷疏泄,故衄未止。

木陷贼土,故目睛晕黄,脾陷不升,故衄未止。

晕黄去,目睛慧了,则知木气升达,而不陷泄,故知衄止。

衄为上泄,而尺脉浮,知仍是下寒格阳,阳逆上盛而上泄,病是动气,而衄是血也。

按;对比学习脉象,尺脉浮者,是为木陷于水也,欲升而不能;尺脉弦者,是为木陷于水也,此为阳减阳陷之象。

尺脉沉而见一浮者,此为滑象,木气欲升,阳气来复之象。

354页脉法三十八,少阴脉微滑,紧之浮名也,沉则紧,升则浮,沉而欲升则脉见滑象。

2衄血之病,总由于土湿,土湿而阳明不降,则辛金上逆而失收敛,此就是阳气上泄,阳泄气动而衄血,衄是为血,而实为阳泄,阳气不降而上泄之义。

太阴不升,则木陷而行其疏泄。

此是下寒湿盛,木气不升,则血沉陷瘀而木疏泄也。

论;黄师言,其原总由于土湿,又言悉由中气之败,是一定之理。

这此是黄师总结出来的定理,依据这些定理,临证会有辩证准则。

从阴阳大论,又有总结出的定理,如火不敌水,阳不敌阴,又有阳贵阴贱,阳主阴从,阳易衰而阴易盛,还有阳明之燥永不敌太阴之湿,又有阳明腑实唯阳明伤寒有之,余下皆阳明之阳虚,故中虚必湿寒,作为中医的阴阳之定理,则伤寒辩证时,从阴阳大论,不在混乱,有理论可依,也就是这些病都是伤寒病,所以先师之经典之作以《伤寒》命名,我们最起码知道这些都是伤寒病,也会对阳浮假热有新的认识。

知道都是伤寒病理,以六经之理,从中气入手,则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点一点积累,就会解决更多亡血的病理与治法。

学完仲景,学完黄师,就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全科中医师。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一、概述呕吐:指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谓之呕吐。

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哕:即呃逆,指胃气逆而上,咽喉中频频呃呃作声,谓之哕,其声短促与嗳气不同。

下利:包括痢疾,泄泻。

痢疾指腹泄具有赤白脓血,里急后重等证。

泄泻指腹泻大便稀薄,呈水样,次数多。

泄多指溏泄,泻多指水泻。

联系:病皆属胃肠疾病,病机上均为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所致。

二、呕吐病(一)寒证肝胃虚寒证治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9)病机:胃阳不足,寒饮内停,胃气上逆;或胃虚饮停,厥阴寒气犯胃。

主症:呕涎沫,脘痞喜温,干呕,巅顶头痛。

治则:温阳散寒,降逆止呕。

方药:茱萸汤吴茱萸、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人参、大枣补中益气。

(二)热证胃肠实热证治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17)病机:胃肠积热,失于通降。

主症:食已即吐,胃脘灼热疼痛,口苦口臭、大便干燥不通,小便短黄。

治则:荡胃和胃。

方药:大黄甘草汤大黄荡涤肠胃实热;甘草安中和胃。

(三)寒热错杂证证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10)病机:寒热互结中焦,气机升降失常。

主症:心下痞,呕吐,肠鸣下利等。

治则:开结除痞,和胃降逆。

方药: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散寒降逆;黄芩、黄连苦降清热;人参、甘草、大枣补益中气。

(四)饮证1.寒饮呕吐证治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12)病机:寒饮停胃,胃气上逆。

主症:呕吐清稀痰涎,得食则呕等。

治则:发散饮邪,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半夏开饮结降逆气;生姜散寒和胃止呕。

2.阳虚饮停证治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20)病机:中阳不足、寒饮停胃、胃气上逆。

主症:干呕,吐逆,吐涎沫,胃脘喜温畏寒,纳少等。

治疗:温中助阳,化饮降逆,和胃止呕。

方药:半夏干姜散半夏化痰开结降逆气;干姜温胃散寒。

3.寒饮博结胸胃证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那接下来呢我们看第十六篇,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哦,那么多,惊悸,有吐有流鼻血,有下血,有胸满呐这种瘀血的症状,这一篇通通把它收录在里面。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

开始呢说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

寸口就是阳脉,哦,胸脉,这个动呢是左右跳动,受到惊吓,病人受到惊吓的时候你一摸他的脉呢是左右跳的,不是上下跳的,平常我们摸脉呢,这个是脉哦,我们摸上去是上下跳嘛,哦,那你摸到这惊脉它是左右跳,一下子跳这边一下子跳这边,乱跳的,这就是受到惊吓。

那如果是寸口脉呢太小太细,这就是悸。

哦,心悸,动悸,这是由脉诊来确定如何去区分它惊还是悸,哦,这是由脉来看。

一般来说,哦,这个悸呢是水饮,就是因为身上有水饮才会看到悸,所以我们讲心下悸,脐下悸,有没有?脐下动悸,所以说你看,我们肚脐以下呢,脐下有动悸,脐下悸的时候我们用茯苓,我们有介绍过茯苓嘛,就是脐下悸,为什么,就是水饮,水饮所致。

那惊呢的确是受到惊吓,受到惊吓。

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师曰:尺脉浮,这个阴脉是我们尺的位置,浮起来。

尺脉应该是沉脉,结果它浮起来了,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这个条辩什么意思,当你在治一个病人的时候,如果病人是鼻子出血,常常流鼻血,哦,因下吐衄嘛,常常流鼻血,那你帮他治好了,血停掉了。

比如说这个病人现在挂急诊,哇,那两个鼻孔都出血。

在伤寒论有跟大家讲过,14岁以下小孩子呢因为先天纯阳之体,他抵抗力很强的时候,他流鼻血时烧会退,所以会流鼻血的小孩子,14岁以下的小孩子呢是不会发高烧的,他只要准备发高烧之前呢他就流个鼻血,流个鼻血就把身体的热退掉了,哦,有地方宣泄掉,所以小朋友流鼻血不要去担心他。

那如果这个人28岁呢,那就要担心他了,哦,那流鼻血你帮他治的时候,一跑进来,鼻子那么多血,你帮他下针,中府,云门,天府穴,有没有?就在我们讲针灸的时候,哦,鼻头点个黑墨,往那一点,照那个黑点一针就下去,这是一个下针的手法,还有一拉,小老鼠跑起来,就是侠白穴,侠白穴呢可以止流鼻血,那你帮他治,包括你开处方治疗好了,好了呢,结果呢,目睛晕黄,这黑珠子在这边,旁边呢白的地方还是很黄,晕黄就代表这个人的衄病还没有好,还是会再犯,那你要继续跟他说吃药吃药,吃药到他,那天来看他黄的地方变成白的,没有黄了,代表好了。

南中医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

南中医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2.合篇的意义 惊悸、吐、衄、下血和瘀血,皆与心与血有
关,为血脉之病,心与脉的关系密切,故合在一 篇讨论。以血证为主,至于胸满,则是瘀血证中 的一个证状,不是独立的病名。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一、惊悸 (一)成因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1)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条文12
提要:本条指出火劫致惊的治法(心阳虚) 分析: 火邪-火劫-误汗伤阳
《伤寒论》114条日:“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 不解,必圊(qing厕所也)血,名曰火邪”。又119条曰:“太阳伤寒 者,加温针必惊也。”112条曰:“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 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一、概说
一)概念
1.惊是惊恐,精神不定,卧起不安;
2.悸是自觉心中跳动。
有惊之证在于外,所触动而动曰惊,悸之证在于内,
无所触而动曰悸。但惊与悸又互有联系,所以临床上每多
并称。惊病可出现悸,而悸不一定有惊。
3.血证是失血的总称,由于出血的脏腑和部位不同,故又 有吐血、咳血、衄血、下血,或瘀血等名称。引起血证的 原因很多,外感内伤均能导致血证的发生,但本篇以内伤 血证为主。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二)证治
1.火邪致惊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12) 桂枝去芍药加蜀] 生
姜三雨 牡蛎五两 [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 二枚 蜀漆三雨 [洗去腥]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 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条文4
提要:本条指出火劫致惊的治法(心阳虚) 分析:

第68集《金匮要略》第十六篇:吐衄下血证治和预后

第68集《金匮要略》第十六篇:吐衄下血证治和预后

第68集《金匮要略》第十六篇:吐衄下血证治和预后王雪华金匮要略讲稿如下:黑板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一、概述1.合篇意义2.概念二、原文分析第17条第10条一般瘀血脉证(1)唇痿舌青,萎(2)“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瘀血内结(3)脉微大来迟──涩(4)胸满、腹不满,其人言我满第11条瘀血化热脉证衃现在我要讲14条,柏叶汤证,这就提吐血不止,我已经告诉大家,从方测证,它应该是属于虚寒吐血,那么,虚寒吐血的临床见症,应该是什么?我想,就是来了病人,你不管他是吐血,还是妇女的崩漏,反正就是大失血以后,他一定得见有派的虚寒征象,首先,病人是面色?白无华,或者是萎黄了,血呢,你得问他血色,是鲜红的,还是比较淡的,肯定得是血色浅淡,另外,比方在精神头上,你一看,他精神萎靡不振,是个虚象,舌呢,有的表现得淡红,甚至于舌质是淡白,失血过多以后,舌质淡,或者是苔润,脉微弱,或者是虚细无力的,这才是柏叶汤证应该见到的,属于虚寒吐血,我说不拘泥它原文,就是指吐血的方,所有的失血属于虚寒的,可以用侧柏叶,干姜你可以把它换成炮姜,侧柏叶炒炭,干姜可以用炮姜,妇科病的失血,可以用炮姜炭、艾叶炭等,这个方里,对干姜和艾叶,大家都可以理解,是温性的药物,与虚寒证病机符合,侧柏叶,它偏凉,但是,你若炒炭以后,它寒凉之性就减了,特别用马通汁再佐制,它的药性是这样的。

临床的时候,比方说,血热的出血,我们一定得用侧柏炭,而且是30克~50克那么用,就是得这么大的量,它对于血热出血,特别是妇女的经血过多,甚至于崩中漏下,还有就是属于便血效佳,可侧柏炭配地榆炭,在中药里面,《中药学》讲侧柏叶,还有一个外用的作用,大家记得没有?《中药学》里面,比方说斑秃、脱发,民间都说“拿蒜、拿姜,涂汁”,那个病证,得是偏于凉性的,你才能用温性的姜和蒜,去反复摩擦,甚至让它表皮都红了,那他病人真是能长出头发来,茸茸毛就出来了,但是有一种,特别现在,是年轻人的脂溢性脱发,那就得用侧柏叶,侧柏叶怎么处理它呢?就是用清水洗干净以后,放到75%浓度的酒精里,浸泡一周以后,你就拿这个酒精药液(即酊剂),搽局部,我现在观察,确实是这样见效,所以,我让大家记住什么呢?侧伯叶的性质偏凉,但在这个方子里,侧柏叶炒炭,合着干姜炭和艾叶炭,一样来治虚寒的吐血,及其其它失血证,时间关系,说到这吧。

中医《方剂学》理气剂(止血)——黄土汤(《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理气剂(止血)——黄土汤(《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理气剂(止血)——黄土汤(《金匮要略》)一、组成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各9克)、灶心黄土半斤(30克)。

二、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现代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取汤,再煎余药)。

三、歌括黄土汤中术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便后下血功独擅,吐衄崩中效亦灵。

四、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五、主治脾阳不足,中焦虚寒。

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六、方解脾主统血,气能摄血。

若脾阳不足,脾气亦虚,失去统摄之权,则血从上溢为吐、衄,下溢而为便血,崩漏。

但必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才是脾气虚寒及阴血不足之象。

治当温阳止血为主。

方中灶心黄土(即伏龙肝)温中止血,为君药。

配以白术、附子温脾阳而补中气,助君药以复统摄之权,为臣药。

但辛温之术、附易耗血动血,且出血量多,阴血每亦亏耗,故佐以生地、阿胶滋阴养血,并能止血;更配苦寒之黄芩与甘寒滋润之生地、阿胶共同制约术、附过于温燥之性,生地阿胶得术、附又不虑其滋腻呆滞。

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药。

诸药配合,寒热并用,标本兼治,刚柔相济,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阳。

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

”对便血、吐、衄、崩漏下血,因于阳气虚乏所致者,本方有较好疗效。

七、文献摘录(方论)唐容川:“血者,脾之统也。

先便后血,乃脾气不摄,故便行气下泄,而血因随之以下。

方用灶土、草、术健补脾土,以为摄血之本。

气陷则阳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阳。

血伤则阴虚火动,故用黄以清火。

而阿胶、熟地又滋其既虚之血。

合计此方,乃滋(《血证论》)补气血,而兼用温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

”。

金匮要略浅注-呕吐

金匮要略浅注-呕吐

金匮要略浅注-呕吐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夫(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各不相同.今)呕家(因内)有痈脓.(与诸呕自当另看.切)不可治呕.(俟其痈已)脓尽(则呕)自愈.此以痈脓之呕撒开.以起下文诸呕也.(呕家必有停痰宿水.若)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因热而饮水过多.热虽去而饮仍留.此)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新水之致呕者其一.又)呕家(水从呕去.)本(当作)渴.今(反)不渴者.心下(着)有支饮(愈动而愈出)故也.此属支饮.(宿水之致呕者又其一.)此以呕后作渴为欲解.先渴后呕为停饮.呕而不渴为支饮也.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热则)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师曰.(数不尽为热也.而虚者亦见数脉.)以(过)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其)脉乃数.(此)数(不为胃热.而)为客热.(揆其所以)不能消谷.(皆)胃中虚冷故也.(又)脉弦者.(肝邪之象也.土虚而木乘之.)虚(则受克)也.(今)胃气(匮乏)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推其致病之由.)寒(本)在于上.(而)医反下之.(土气大伤.)令脉反弦.故名曰虚.此言误汗而脉数.误下而脉弦.当于二脉中认出虚寒为胃反之本也.(上言数为客热.今则推言及脉微而数乎.盖)寸口脉微而数.微则(卫虚而)无气.无气则荣(气随卫气而俱)虚荣.(气随之)虚则血(日见)不足.血不足(虽见阴火之数脉.而上焦之宗气大虚.)则胸中(必)冷.此承上节数为客热.而推言脉微而数者为无气.而非有热也.尤在泾云、合上二条言之.客热固非真热.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热治之.是皆当以温养真气为主.真气.冲和纯粹之气.此气浮则生热.沉则生冷.温之则浮热自收.养之则虚冷自化.若热以寒治.寒以热治.则真气愈虚.寒热内贼.而其病愈甚矣.(上言胃气无余.变为胃反.今且由胃而推言及脾乎.盖胃者阳也.脾者阴也.)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胃之阳)虚.涩则(为阴虚而)伤(在)脾.脾伤则(胃中所纳之谷.而)不(能消)磨.(化为糟粕而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不下行而上出.)名曰胃反.(若)脉和缓.其土气尚未败也.倘若邪甚而紧(液竭)而涩.其病难治.此承上节胃气无余.变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并在于脾也.病患欲吐者.(病势在上.)不可(强)下之.哕(虽在上.)而腹满.(却不在上.是病在下而气溢于上也.当)视其(二阴之在)前(在)后.知何部不利.(以药)利之(而)愈.此二节.言病势之欲上欲下.宜顺其势而利导之也.哕病应归橘皮竹茹汤节中.此特举之.与上节为一上一下之对子.非错简也.(胸为阳位.呕为阴邪.使胸中阳气足以御邪.则不呕.即呕而胸亦不满.若)呕而胸满者.(是阳不治.而阴乘之也.以)吴茱萸汤主之.此言浊阴居阳位.呕而胸满也.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有声无物.谓之)干呕(无物则所)吐(者尽是)涎沫.(更兼)头痛者.(是寒气从经上攻于头也.以)吴茱萸汤主之.(温补以驱浊阴.又以折逆冲之势也.)此承上节而补出吐涎沫头痛.以明此证用此汤之的对也.李氏云、太阴少阴从足至胸.俱不上头.二经并无头痛证.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寒气从经脉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吴茱萸者.以其入厥阴经故耳.余皆温补散寒之药.(阳不下交而上逆.则)呕(阴不上交)而(独走.则)肠鸣.(其升降失常.无非由于)心下痞(所致)者.(以)半夏泻心汤主之.此为呕证中有痞而肠鸣者.出其方也.此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但治其中.而上呕下鸣之证俱愈也.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各三两炙)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干呕.胃气逆也.若下利清谷.乃肠中寒也.今)干呕而(下)利(浊粘)者.(是肠中热也.可知呕为热逆之呕.利为挟热之利.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此言热邪入里作利.而复上行而为呕也.与伤寒论大同小异.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一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诸呕吐(有寒有热.食入即吐.热也.朝食暮吐.寒也.而此则非寒非热.但觉痰凝于中.食)谷不得下(咽)者.(以)小半夏汤主之.(祛停饮.散气结.降逆安胃.自效.)此为呕吐而谷不得下者.而出其总治之方也.小半夏汤方(见痰饮)呕吐.而(饮)病在(于)膈上.(饮亦随呕吐而去.故呕吐之)后思水者(知其病已)解.急(以水少少)与之.(以滋其燥.若未曾呕吐.而先)思水者.(为宿有支饮.阻其正津而作渴.渴而多饮.则旧饮未去.新饮复生.法宜崇土以逐水.以)猪苓散主之.此遥承第二节之意而重申之.并出其方治也.猪苓散方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呕而心烦心中懊.内热之呕也.今)呕而脉弱.(正气虚也.)小便复利.(中寒盛也.)身有微热.见厥者.(正虚邪盛.而阻格其升降之机也.此为表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为)难治.(以)四逆汤主之.此为虚寒而呕者.出其方治也.阴邪逆则为呕.阳虚而不能摄阴.则小便利.真阴伤而真阳越.则身有微热.虚阳又不能布护周身.而见厥脉弱者.此表里阴阳气血俱虚之危候也.此症虚实并见.治之当求其本矣.四逆汤方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四逆汤.为少阴之专剂.所以救阴枢之折也.然少阴为阴枢.少阳为阳枢.病主呕.今)呕而(不厥.)发热(不微)者.(是少阳相火之病也.以)小柴胡汤主之.此与上节.为一阴一阳之对子.少阴厥而热微.宜回其始绝之阳.少阳不厥而发热.宜清其游行之火.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半夏(半升)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胃主纳谷.其脉本下行.今反挟冲脉之气而上逆.名曰胃反.)胃反呕吐者.(以)大半夏汤主之.此为胃反证出其正方也.千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而吐.外台治呕.心下痞硬者.可知此方泛应曲当之妙也.俗医但言半夏治痰.则失之远矣.大半夏汤方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又有阳明有热.大便不通.得食则两热相冲.)食已即吐者.(以)大黄甘草汤主之.此为食入即吐者出其方治也.东垣谓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者.本诸此也.外台治吐水.可知大黄亦能开脾气之闭.而使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矣.大黄甘草汤方大黄(二两)甘草(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胃反病为胃虚挟冲脉而上逆者.取大半夏汤之降逆.更取其柔和以养胃也.今有挟水饮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则水饮从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是旧水不因其得吐而尽.而新水反因其渴饮而增.愈吐愈渴.愈饮愈吐.非从脾而求输转之法.其吐与渴.将何以宁.以)茯苓泽泻汤主之.此为胃反之因于水饮者而出其方治也.此方治水饮.人尽知之.而治胃反.则人未必知也.治渴.更未必知也.然参之本论猪苓散.伤寒论五苓散猪苓汤.可以恍然悟矣.且外台用此汤治消渴脉绝胃反者.有小麦一升.更得其秘.李氏云、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证无表热.而亦用之者.以桂枝非一于攻表之药也.乃彻上彻下.可外可内.为通行津液.和阳治水之剂也.茯苓泽泻汤方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桂枝(各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前言先吐却渴为欲解者.以其水与热随吐而俱去.今)吐后渴欲得水.(且以水不足以止其燥.)而贪饮(不休)者.(是水去而热存也.以)文蛤汤主之.(方中有麻杏生姜等.除热导水外.)兼主微风脉紧头痛.此为吐后热渴而出其方治也.文蛤汤方麻黄(三两)杏仁(五十枚)大枣(十二枚)甘草石膏文蛤(各五两)生姜(三两)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以)半夏干姜散主之.此为胃寒干呕者而出其方也.徐忠可云、此比前干呕吐涎沫头痛条.但少头痛.而增吐逆二字.彼用茱萸汤.此用半夏干姜散.何也.盖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一也.然前有头痛.是浊阴上逆.格邪在头为疼.与浊阴上逆.格邪在胸而满相同.故俱用人参姜枣助阳.而以茱萸之苦温.下其浊阴.此则吐逆.明是胃家寒重.以致吐逆不已.故不用参.专以干姜理中.半夏降逆.谓与前浊阴上逆者.寒邪虽同.有高下之别.特未至格邪在头在胸.则虚亦未甚也.半夏干姜散方半夏干姜(各等分)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病患(寒邪抟饮.结于)胸中(阻其呼吸往来出入升降之机.其证)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寒饮与气.相抟互击.逼处心脏.欲却不能.欲受不可.以致)彻心中愦愦无(可)奈(何之状.而不能明言)者.(以)生姜半夏汤主之.此为寒邪抟饮.似喘似呕似哕而实非者.出其方治也.徐忠可云、喘呕哕.俱上出之象.今有其象.而非其实.是膈上受邪.未攻肺.亦不由胃.故曰胸中.又曰、彻心中愦愦无奈.彻者.通也.谓胸中之邪既重.因而下及于心.使其不安.其愦愦无可奈何也.生姜宣散之力.入口即行.故其治最高.而能清膈上之邪.合半夏并能降其浊涎.故主之.与茱萸之降浊阴.干姜之理中寒不同.盖彼乃虚寒上逆.此惟客邪抟饮于至高之分耳.然此即小半夏汤.彼加生姜煎.此用汁而多.药性生用则上行.惟其邪高.故用汁而略煎.因即变其汤名.示以生姜为君也.生姜半夏汤方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停后服.(彼夫初病.形气俱实.气逆胸膈间.以致)干呕(与)哕.若手足厥者.(气逆胸膈.不复行于四肢也.以)橘皮汤主之.此为哕之不虚者而出其方治也.古哕证即今之所谓呃也.要知此证之厥.非无阳.以胃不和.而气不至于四肢也.橘皮汤方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更有胃虚而热乘之.而作)哕逆者.(以)橘皮竹茹汤主之.此为哕逆之挟虚者.出其方治也.徐忠可云、此不兼呕言.是专胃虚而冲逆为哕矣.然非真元衰败之比.故以参甘培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亦由上焦阳气不足以御之.乃呃逆不止.故以姜枣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固受气于中焦.而中焦亦禀受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橘皮竹茹汤方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三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总而言之.病证不同.而挈要之道.在气则曰阴阳.在身则曰脏腑.)夫六腑(之)气(阳也.阳气虚)绝(不温)于外者.手足(无阳以运之.则时觉畏)寒.(胸中无阳以御下焦之阴.则呕吐哕之类.皆为阴逆)上气.(且)脚(下无阳气之运而生寒.寒主收引而为)缩.五脏(之)气(阴也.阴气虚)绝(不守)于内者.(则下)利不禁.下(利之)甚者.(阴脱不随阳气以营运.则)手足不仁.此提出脏腑以阳绝阴绝.为危笃证指出两大生路.总结上文呕吐哕等证.并起下文利证.此于上下交界处着神.沈自南云、六腑为阳.气行于外.盖胃为众腑之原.而原气衰.阳不充于四肢.则众腑之阳亦弱.故手足寒.上气脚缩.即阳虚而现诸寒收引之象也.诸脏属阴.藏而不泻.然五脏之中.肾为众阴之主.真阳所寄之地.但真阳衰微.则五脏气皆不足.胃关不阖.泻而不藏.则利不禁.而下甚.甚者.阳气脱.而阴血痹着不行.故手足不仁.此仲景本意.欲人治病以胃肾为要也.(下利证有重轻.当以脉别之.假如)下利脉沉(者主里.)弦者.(主急.见是脉者.则知其里急)下重.脉大者.(为邪盛.又为病进.见是脉者.)为未止.(微弱者.正衰而邪亦衰也.数者.阳之象也.)脉微弱(中而见)数者.(则)为(阳气将复.故知其利)欲自止.虽(下利以发热为逆证.而既得微弱中见数之脉.邪去正复.)发热(必自已而)不死.此以脉而别下利之轻重也.内经以肠身热则死.寒则生.此言虽发热不死者.以微弱数之脉.知其邪去而正将自复.热必不久而自退.正与内经之说相表里也.下利手足厥冷(阳陷下.不能行于手足也.)无脉者.(阳陷下.不能充于经脉也.)灸之.(起陷下之阳.手足应温.而竟)不温.(然手足虽不温.而犹望其脉还为吉兆.)若脉(亦)不还.反(加)微喘者.(是下焦之生气.不能归元.而反上脱也.必)死.(所以然者.脉之元始于少阴.生于趺阳.少阴趺阳.为脉生始之根.少阴脉不至.则趺阳脉不出.故少阴在下.趺阳在上.故必)少阴(上合而)负(于)趺阳者.(戊癸相合.脉气有根.其证)为顺也.(其名负.奈何.如负戴之负也.)此言下利阳陷之死证.而并及于脉之本原也.下利(大热而渴.则偏于阳.无热不渴.则偏于阴.皆未能即愈.若)有微热而渴.(则知其阴阳和也.)脉弱者.(则知其邪气去也.见此脉证.)今自愈.下利脉数.(为热利也.若身无大热.止)有微热汗出.(其热亦随汗而衰矣.)今自愈.设脉紧(者.为表邪未衰.故)为未解.下利(以见阳为吉.若)脉数而渴者.(是阳能胜阴.)今自愈.(表和热退.而脉数与渴.)设不瘥.必圊脓血.以(里)有热(反动其血)故也.(下利.脾病也.弦.肝脉.脾病忌见肝脉.若)下利脉反弦.(似非美证.但弦中浮而不沉.兼见外证)发热身汗者(其弦不作阴脉看.与脉数有微热汗出一例.当自)愈.下利(而失)气(不已)者.(是气滞而乱.又在寒热之外.但)当利其小便.(小便利.则气化而不乱矣.)下利(属寒者.脉应沉迟.今)寸脉反浮数.(其阳强可知)尺中自涩者.(其阴弱可知.以强阳而加弱阴.)必圊脓血.前章既言下利脉微弱数.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此六节即承前意而言脉证或有参差.其内邪喜于外出.则一理也.但变热者.必见血耳.下利清谷.(为里虚气寒也.宜温其中.)不可攻其表.(若服表药.令其)汗出(则阳虚者气不化.)必胀满.此言里气虚寒.不可误汗以变胀也.下利脉沉而迟.(其为阴盛阳虚无疑矣.阳虚则气浮于上.故)其人面少赤.(虽)身有微热.(尚见阳气有根.其奈阳不敌阴.为)下利清谷(而不能遽止.)者.(是阳热在上.阴寒在下.两不相接.惟以大药救之.令阴阳和.上下通.)必郁冒汗出而解.(然虽解而)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阳在上而不行于下.)下(焦阳)虚故也.此言三阳之阳热在上.而在下阴寒之利.可以冀其得解.师于最危急之证.审其一线可回者.亦不以不治而弃之.其济人无已之心.可谓至矣.下利后.(中土虚也.中土虚.则不能从中焦而注于手太阴.故)脉绝.(土贯四旁.而主四肢.土虚则)手足厥冷.(脉以平旦为纪.一日一夜.终而复始.共五十度而大周于身.)时(为循环一周.而)脉(得)还手足温者.(中土之气将复.复能从中焦而注于太阴.故)生.脉不还者.(中土已败.生气已绝.故)死.此言生死之机.全凭于脉.而脉之根.又藉于中土也.其脉生于中焦.从中焦而注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水下百刻一周.循环至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故还与不还.必视乎时也.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或加胆尿.皆神剂也.前皆言下利.此复言利后.须当分别.下利后.腹胀满.(里有寒也.)身体疼痛者.(表有寒也.一时并发.当以里为急.)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所以然者.恐里气不充.则外攻无力.阳气外泄.则里寒转增也.)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为寒而下利.表里兼病之治法也.四逆汤方(见上)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然亦有实邪之利.所谓承气证者.何以别之.)下利三部脉皆平.(不应胸中有病.然)按之心下坚者.(此有形之实证也.其初未动气血.不形于脉.而杜渐即在此时.法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迟(者.寒也.)而(迟与)滑(俱见)者.(不为寒.而为)实也.(中实有物.能阻其脉行之期也.实不去.则)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本不滑.而)反滑者.(为有宿食.)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陈积在脾.脾主信而不愆期.)以(前此之积)病(去而)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此言下利有实邪者.不问虚实久暂.皆当去之.不得迁延养患也.大承气汤(见痉病)(然大承气外.又有小承气之证.不可不知.)下利谵语者.(火与阳明之燥气相合.中)有燥屎也.(燥屎坚结如羊屎.若得水气之浸灌不骤者.可以入其中.而润之使下.若荡涤过急.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故不用大承气.而以)小承气汤主之.此言为下利谵语.下不宜急者.出其方治也.小承气汤方大黄(四两)枳实(三枚)浓朴(二两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下利便脓血者.(由寒郁转为湿热.因而动血也.以)桃花汤主之.此为利伤中气.及于血分.即内经阴络伤则便血之旨也.桃花汤姜米以安中益气.赤石脂入血分而利湿热.后人以过涩疑之.是未读本草经之过也.桃花汤方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研末)干姜(二两)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热.去滓.温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热利下重者.(热邪下入于大肠.火性急速.邪热甚.则气滞壅闭.其恶浊之物.急欲出而未得遽出故也.以)白头翁汤主之.此为热利之后重.出其方治也.辨证全在后重.而里急亦在其中.白头翁汤方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前既言下利后之厥冷矣.今更请言下利后之烦乎.)下利后(水液下竭.必热上盛.不得相济.乃)更(端复起而作)烦.(然)按之心下濡者.(非上焦君火亢盛之烦.乃下焦水阴不得上济之烦.此)为虚烦也.(以)栀子豉汤主之.此为利后更烦者.出其方治也.下利后二条.一以厥冷.一以虚烦.遥遥作对子.汉文之奥妙处.不可不细绎之.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愈.(末八字.宜从张氏删之.)(屎水杂出.而色不大黄.名为)下利清谷.里寒(而格其)外热.(阳气外散而)汗出(阳气虚微)而厥.(以)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为下利阴内盛而阳外亡者.出其方治也.里不通于外.而阴寒内拒.外不通于里.而孤阳外越.非急用大温之剂.必不能通阴阳之气于顷刻.上言里热下利而为下重.此言里寒下利而为清谷.隔一节.以寒热作对子.通脉四逆汤方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二两强人可四两)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赵氏曰、大肠与肺合.大抵肠中积聚.则肺气不行.肺有所积.大肠亦不固.二害互为病.大肠病而气塞于肺者痛.肺有积者亦痛.痛必通用.紫参通九窍.利大小肠.气通则痛愈.积去则利自止.喻氏曰、后人有疑此非仲景之方者.夫讵知肠胃有病.其所关全在肺气耶.程氏疑是腹痛.本草云、紫参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余忆二十岁时.村中桥亭.新到一方士.蓬头跣足.腊月冷食露卧.自言悬壶遍天下.每诊一人.只取铜钱八文.到十人外.一文不取.人疑不敢服其药.间有服之者.奇效.掀髯谈今古事.声出金石.观者绕于亭畔.时余在众人中.渠与余拱而立曰.我别老友二十年矣.我乐而汝苦奈何.随口赠韵语百余言.皆不可解.良久又曰.士有书.农医无书.重在口传.汉人去古未远.得所传而笔之.归其名于古.即于本经中指出笔误十条.紫参其一也.南山有桔梗根.似人参而松.花开白而带紫.又名紫参等语.余归而考之.与书不合.次早往问之.而其人去无踪迹矣.始知走江湖人.好作不可解语以欺人.大概如此.渠妄言之.而予不能妄听之也.今因注是方.而忆及紫参即桔梗之说.颇亦近似.姑附之以广闻见.紫参汤方紫参(半斤)甘草(三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气利.诃黎勒散主之.沈自南云、此下利气之方也.前云当利小便.此以诃黎勒味涩性温.反固肺与大肠之气.何也.盖欲大肠之气.不从后泄.则肺旺木平.气走膀胱.使小便自利.正为此通则彼塞.不用淡渗药.而小便自利之妙法也.诃黎勒散方诃黎勒(十枚煨)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附方千金翼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方见上)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尤在泾云、此与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同.而无芍药甘草生姜.有人参桂枝干姜.则温里益气之意居多.凡中寒气少者.可于此取法焉.其小承气汤.即前下利谵语有燥屎之法.虽不赘可也.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桂枝(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次男(元犀)按、金匮此篇.论证透发无遗.惟方书所谓隔食证.指胃脘干枯.汤水可下.谷气不入者.金匮呕吐哕证中.尚未论及.虽伤寒论厥阴篇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治食入即吐.本论有大黄甘草汤方.治食已即吐.略陈其概.而其详则不得而闻也.先君宗其大旨.于时方妙用医学实在易二书中.引各家之说而发明之.学人当参考.而知其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之妙.其下利一证.本论已详.参之伤寒论厥阴篇.则更备矣.惟方书有里急后重脓血赤白痢证.专指湿热而言.时医用芍药汤.调气则便脓自愈.行血则后重自除等句.颇有取义.即内经肠之证也.但下利证以厥少热多为顺.肠证以身热则死寒则生立训.冰炭相反.先君于时方妙用而续论之.更于实在易书中.参以时贤伏邪之说.张隐奇恒之论以补之.且于发热危证云非肌表有邪.即经络不和.取用活人人参败毒散.加食米煎服.得汗则痢自松.又口授众门人云.痢证初起发热.宜按六经而治之.如头痛项强.恶寒恶风.为太阳证.自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如身热鼻干不眠.为阳明证.宜葛根汤.如目眩口苦咽干.喜呕胁痛.寒热往来.为少阳证.宜小柴胡汤.如见三阴之症.亦按三阴之法而治之.此发前人所未发也.其余详于本论.一字一珠.学人潜心而体认之.则头头是道矣.又按、隔食证.后人以为火阻于上.其说本于论中黄芩加半夏生姜一汤.及伤寒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其甘蔗汁芦根汁.及左归饮去茯苓加当归人参地黄之类.变苦为甘.变燥为润.取其滋养胃阴.俾胃阴上济.则贲门宽展而饮食纳.胃阴下济.则幽门阑门滋润而二便通.此从本论大半夏汤中之人参白蜜二味得出也.其借用伤寒论代赭石旋复花汤.是又从大半夏汤之多用半夏.及半夏泻心汤得出也.人镜经专主内经三阳结谓之隔一语.以三一承气汤节次下之.令陈物去则新物纳.亦即本论大黄甘草汤之表里也.尚于古法不相刺谬.故先君于时方妙用实在易二书中.亦姑存其说.但不如金匮之确切耳.至于肠.先君又于金匮外.补出伏邪奇恒.更无遗义.时贤张心在云、痢疾.伏邪也.夏日受非时之小寒.或贪凉而多食瓜果.胃性恶。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在前面的条辩中我们讲过痔疮也会造成便血的症状,外痔是大便前先出血,内痔是大便后再出血。

而这个条辩中的出血,应该是血也便混合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的便血,由于便与血结合的时间长短,会出现便血的不同颜色。

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判断来分析这个出血的节点是在哪。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第十五条: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病人大便后会有血出来,而这个出血是先有大便,再出血的病症,这意味着是出血点离肛门口是比较远的,这个时候可以考虑使用黄土汤方。

黄土汤方处方: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各三两,炮)、阿胶(三两)、黄芩(三两)、灶中黄土(半斤)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对于“远血”是指小肠或胃部出血,这个时候的大便应该是黑色的,血时间长了会变成黑色,特别是有一定温度的时候,更容易变成黑色,因此,对于远血的说法需要有黑色的大便来加以验证。

并不是有血就是远血。

上面我们也讲了有痔疮也会有出血,此时的大便应该是黄色的,黄色的大便才是正常的颜色。

如果大便是正常色,先出血再有大便,那么就是因为病人有外部痔疮,由于挤压的作用痔疮破裂出血,从而产生先出血再有大便。

如果是内部痔疮,也是因为挤压的问题,内部痔疮破裂的血随着大便出来。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前后写的文章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参考后者看法为佳。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

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

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1、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不要阻止病外越),脓尽自愈(愈者,呕止也,非病愈)。

2、先呕却渴者(津伤胃干),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3、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指发汗太过),令阳微(津伤),膈气虚(胃气虚),脉乃数(邪热)。

数为客热(非胃强也),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实际胃虚反生寒)。

脉弦者(另一层意思,弦者寒也),虚也,胃气无余(不足),朝食暮吐(食谷不化),变为胃反(胃反者,呕吐中重者也)。

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4、寸口脉微而数(解释上段发汗后津虚脉微,数为客热),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浮而无力为虚),涩则伤脾(涩则血虚),脾伤则不磨(不消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前已注)。

脉紧而涩(涩者血虚,紧者邪实,邪盛而正虚),其病难治。

6、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7、哕而腹满(里实之哕,当有拒按小腹),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8、呕而胸满者(水逆上胸满),吴茱萸汤主之。

9、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10、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11、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2、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13、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虽急与,但应少少与)。

思水者,猪苓散主之(茯苓泽泻汤亦可)。

14、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15、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6、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

《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17、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外台》方:又治吐水。

18、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19、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下血,先血后便——近血:湿热蕴于大肠, 迫血下行 (病机)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行瘀 赤小豆——清利湿热 当归——活血行瘀 ❖四、瘀血 (一)成因
(二)证治 1、瘀血的脉证 [原文10] 2、瘀血的治法 [原文11] 如热壮~反无热——阴伏,是瘀血:热伏阴分,
瘀血郁热。
治法——当下之(下瘀法)
小结
本篇惊悸为临床常见有精神神经系统 病变及心与血脉病变,对瘀血病证论述及 血证代表方剂的创制对后世活血化瘀法奠 定了基础。
思考题
泻心汤中并无止血之品,为何能治吐、衄 血证?
比较桂枝去芍药蜀漆牡蛎龙骨汤证与半夏 麻黄丸证异同?
何谓远血与近血?如何治疗? 瘀血脉症是什么?试分析其理?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 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的要求
【掌握】吐、衄、下血的辨证论治及瘀血 的脉症。
【熟悉】惊悸的成因及证治;吐、衄、下 血的成因及预后。
【了解】惊、悸、吐、衄、下血、瘀血病 证的概念及合篇的意义。
【背诵】条文:10、11、14、15、16、17。
目的要求
【掌握】吐、衄、下血的辨证论治及瘀血的脉 症。

沉 - 主里,侯肾
肝肾阴虚,阳气 亢逆,血随气涌

弦 - 肝脉
脉浮弱,手按之绝——阴血亏损,阳气外浮, 阳不摄阴而血脱于下 下血
烦咳、吐血虚阳上扰心肺
(三) 治疗 1、吐血属虚寒的治法 [原文14] 吐血不止——失血过多,中气虚寒 (病机) 治法——温经止血 柏叶——止血 马通汁——止血,引血下行 干姜、艾叶——温经
2、吐、衄血属热的治法 [原文17]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心阴不足,阴
不足则阳独盛,迫血妄行。 治法——苦寒清泄,降火止血。 连、芩、大黄——苦寒清泄 (四) 预后 1、辨脉证以决衄血预后 [原文2]

【《金匮要略》白话版】17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金匮要略》白话版】17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金匮要略》白话版】17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一、患呕病的人,若呕吐物中有脓,不可单纯治呕,待脓排尽了,呕就会自行全愈。

二、病人先呕吐,呕吐以后感到口渴的,这是病去正气将要恢复的现象;若病人先感口渴,饮水之后才呕吐的,这是水饮停蓄心下,属于饮病范围。

患呕病的人,呕吐之后本应口渴,现在反而不渴,这是因为心下原有支饮的缘故,这属于支饮病。

三、问:病人脉数,脉数为热象,应当消化水谷而能食,病人反而呕吐,这是什么道理?老师说:这是因为医生误用辛温发汗之药,损伤胃阳耗损胃气,使膈上胸中正气不足,这种数脉,是客热上浮,所以不能消化水谷,是胃中仍然虚冷的缘故。

病人出现弦脉的,是里虚的表现,胃中阳气所剩无几,不能腐熟水谷,便出现了早晨进食,晚上就要吐出的症状,就变成了胃反病;病人寒邪本在上焦,医生反而采取攻下之法,必然会出现弦脉,所以说是虚证。

四、病人寸口脉微而数,脉微表示气虚,气虚则导致营虚,营虚就会引起血虚,血不足就会引起胸中寒冷。

五、病人趺阳脉浮而涩,脉浮说明胃阳虚弱,涩则是脾阴受损,胃阳虚弱不能腐熟水谷,脾阴损伤不能运化精微,因此早晨进食,晚上就要吐出,晚上进食,早晨就要吐出,胃中宿食不能消化的病证,叫胃反病。

日久失治脉象转为紧涩,这种病就很难治疗了。

六、病人想要呕吐的,不可用攻下法治疗。

七、当病人表现为呃逆,并有腹部胀满时,应当注意病人的大小便情况,知道二便何部不通利之后,用通利之法即可痊愈。

八、病人表现为呕吐,并有胸部胀满的,用茱萸汤主治。

【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以上四味药,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待温服七合,日服三次。

九、当病人呕吐时有声无物,有时吐出粘液和白沫,又有头痛的,用茱萸汤治疗。

(方见上)十、病人表现为呕吐伴有肠鸣,胃脘部闭塞不通的,用半夏泻心汤主治。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以上七味药,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吐衄下血
试验研究:
灶心黄土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氧化铝,是不溶 于水的矿物质,服用后可在胃肠内壁形成不吸 收的保护层,从而避免胃酸等对粘膜的刺激与 损害,并具有对胃肠末梢神经镇痛和麻醉作用, 因此可产生止痛、止血及降逆止呕的疗效。尤 其是阿胶与灶心土同煎,不仅提高了灶心土崩 解物在药液中的悬浮程度,又可增强在胃粘膜 的附着力,这与西药氢氧化铝凝胶的药理性质 极为相似。
柏叶汤 侧柏叶—收敛止血,清降上逆之势。 干姜—温中止血 艾叶—温经止血 马通汁(亦用童便)—引血下行,亦善
止血。
吐衄下血
(原文十七)论述吐衄血属热的 治法。
并见:心烦不安,面赤舌红,烦渴便秘, 脉数有力。
病机:心火亢盛,邪热迫血妄行 治则: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泻心汤
吐衄下血
方药释义:
泻心汤 黄连—泻心火 黄芩—泻上焦火,除邪以安正 大黄—引火邪下行,推陈出新,止血消
瘀血
(原文十)论述瘀血的主要脉证。
胸满——瘀血阻滞,气机壅塞 唇痿舌青——瘀血内阻,血行不畅 口燥——瘀血内阻,阴津不布 脉微大——脉大不甚,脉势不足 脉迟——往来涩滞迟缓
瘀血
瘀血
(原文十一)论述瘀血化热的脉证 及治法。
阴伏—①瘀血久郁化热,热伏于血分 ②阴血内伏的脉象 ③血瘀于内
治法——“当下之”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 脉证治第十六
金匮教研室 关彤
教学目标
1、掌握惊、悸、吐血、衄血、下血、 瘀血的含义。
2、熟悉吐衄下血的成因和脉证。 3、掌握吐衄下血的证治。 4、掌握瘀血的主要脉证及治法。 5、背诵:14、15、16、17。
概说
1、病名含义 惊—惊恐,精神不定,坐卧不安。 悸—自觉心中躁动不安。 吐血—其血从肺胃而来,从口吐出。 衄血—无外伤而出血。 下血—便血。 瘀血—离经而未外溢出。 胸满—仅作为瘀血证中一个兼证。

《金匮悬解》瘀血吐衄——大黄泻心汤,柏叶汤,赤小豆当归散,黄土汤,

《金匮悬解》瘀血吐衄——大黄泻心汤,柏叶汤,赤小豆当归散,黄土汤,
1 病者如有热状,此是血积之热也,故似热而非热,烦满者,烦即上热,满即气逆上壅,肺气不降,口干燥而渴,等同于白虎证的肺燥热渴,其脉反无热者,无表闭之滑数也,知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阴伏者,即血瘀而内结也。
2 初瘀失下,后治颇难。凡惊悸,吐衄,往往相兼而见,吐血不见,则知瘀血内凝。此若失下,或是大黄丸证。
附;《千金要方》当归剂量为三两。
下血十四: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灶中黄土半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附子三两,炮 阿胶三两 地黄三两 黄芩三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吐衄。
下血,先便而后血者,此为远血,在大便之上者也。便血之证,总缘土湿木遏,风动而疏泄也。木气沉陷而风泄于魄门,则便近血,木气郁冲而风泄于肠胃,则便远血。黄土汤,黄土、术、甘,补中燥湿而止血,胶、地、黄芩,滋木清风而泻热,附子暖水土以荣肝木也。
3 没有中气之虚寒而病吐衄者,外感风寒,郁其六气之偏,心火之偏旺也。火升刑金,肺失收敛,则血离经而外溢也。三黄汤,泻心火之偏旺,以助肺收敛也。就是也治六气之火偏旺,导致的衄血。
论:开头讲亡血之脉,亡血之病理,亡血之禁忌与亡血之酒客,现在又列亡血之方。
附:张锡纯,大黄药解,《金匮》泻心汤,诚为治吐血衄血之良方,惟脉象有实热者宜之。若脉象微似有热者,愚恒用大黄三钱,煎汤送服赤石脂细末四五钱。若脉象分毫无热,且心中不觉热者,愚恒用大黄细末、肉桂细末各六七分,用开水送服即愈。(大黄泻上热以降逆,肉桂暖肝血以升陷)
1病者如有热状此是血积之热也故似热而非热烦满者烦即上热满即气逆上壅肺气不降口干燥而渴等同于白虎证的肺燥热渴其脉反无热者无表闭之滑数也知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金匮悬解》瘀血吐衄——大黄泻心汤,柏叶汤,赤小豆当归散,黄土汤,

《金匮要略》对吐衄下血的用药及论治

《金匮要略》对吐衄下血的用药及论治

《金匮要略》对吐衄下血的用药及论治张仲景开辨证论治之先河,最早在《金匮要略》中系统的论述了“吐衄下血”的证治,包括病因、脉症、预后、辨证论治以及治疗禁忌。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中对出血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介绍。

吐、衄、下血和瘀血,皆为血脉之病,均为血症范围。

因其发病机制和病变部位不同,故有寒热虚实之分,治有温凉补泻之异。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的变动与四时有关,因此临床上辨证施治应考虑到这种关系,而仲景《金匮要略》条文“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就从四时气候论述衄血的病因病机。

手足太阳、阳明四经皆循行于鼻。

春夏阳气生化,如阳气升华太过,阳热扰动血脉则致衄血,故春夏衄血属太阳;秋冬阳气内藏,属于阳明里热居多,故秋冬衄血属阳明。

但我们又不可拘泥于此,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和外界环境的易变性,春夏衄亦有属阳明里热证,秋冬衄血亦有属太阳表热证。

造成人体病态的原因还有饮食方面,条文“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从饮食方面论述吐血的病因病机。

嗜酒日久过度,酒性湿热,积于胃中,蒸灼于肺,肺被热伤,气不得宣降,故咳;热伤肺络,肺络损伤而咳血,故曰“必致吐血”吐血之因,有气不摄者;又阴虚火旺者;此则为湿热熏蒸之吐血,当以泻热除湿为主,后市多主张用泻心汤。

“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论述内伤失血的总纲。

病人面无血色是脱血的现象,如《灵枢·决气》云: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

“无寒热”指没有发热恶寒表证,失血并非由于外感,而是属于内伤。

仲景主张辩证和脉证合参,以便开方治病。

条文“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论述衄血、下血、吐血三种失血证的不同脉象。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论述虚寒导致前阴下血的脉象。

彰显仲景严谨的行医方式和原则,为后世提供了典范参考。

《金匮要略》中不仅阐述了吐衄下血的病因、辩证还附方多首。

吐衄及二便下血要药

吐衄及二便下血要药

吐衄及二便下血要药赭石∶色赤,性微凉。

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效。

《内经》谓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黄坤载衍《内经》之旨,谓“血之失于便溺者,太阴之不升也;亡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

”是语,深明《内经》者也。

盖阳明胃气,以息息下降为顺,时或不降,则必壅滞转而上逆,上逆之极,血即随之上升而吐衄作矣。

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

然胃之所以不降,有因热者,宜降之以赭石,而以蒌仁、白芍诸药佐之;其热而兼虚者,可兼佐以人参;有因凉者,宜降以赭石而以干姜、白芍诸药佐之(因凉犹用白芍者,防干姜之热侵肝胆也,然吐衄之证,由于胃气凉而不降者甚少);其凉而兼虚者,可兼佐以白术;有因下焦虚损,冲气不摄上冲胃气不降者,宜降以赭石而以生山药、生芡实诸药佐之,有因胃气不降,致胃中血管破裂,其证久不愈者,宜降以赭石而以龙骨、牡蛎、三七诸药佐之。

无论吐衄之证,种种病因不同,疏方皆以赭石为主,而随证制宜,佐以相当之药品,吐衄未有不愈者。

奉天张××,年近四旬,陡然鼻中衄血甚剧,脉象关前洪滑,两尺不任重按,知系上盛下虚之证,自言头目恒不清爽,每睡醒舌干无津,大便甚燥,数日一行。

为疏方∶赭石、生地黄、生山药各一两,当归、白芍、生龙骨、生牡蛎、怀牛膝各五钱,煎汤送服旱三七细末二钱(凡用生地治吐衄者,皆宜佐以三七,血止后不至淤血留于经络),一剂血顿止。

后将生地减去四钱,加熟地、枸杞各五钱,连服数剂,脉亦平和。

赭石诚为救颠扶危之大药也。

乃如此良药,今人罕用,间有用者,不过二三钱,药不胜病,用与不用同也。

且愚放胆用至数两者,非鲁莽也。

诚以临证既久,凡药之性情能力及宜轻宜重之际,研究数十年,心中皆有定见,而后敢如此放胆,百用不至一失。

且赭石所以能镇逆气,能下有形瘀滞者,以其饶有重坠之力,于气分实分毫无损。

况气虚者又佐以人参,尤为万全之策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对吐衄下血的用药及论治
张仲景开辨证论治之先河,最早在《金匮要略》中系统的论述了“吐衄下血”的证治,包括病因、脉症、预后、辨证论治以及治疗禁忌。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中对出血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介绍。

吐、衄、下血和瘀血,皆为血脉之病,均为血症范围。

因其发病机制和病变部位不同,故有寒热虚实之分,治有温凉补泻之异。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的变动与四时有关,因此临床上辨证施治应考虑到这种关系,而仲景《金匮要略》条文“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就从四时气候论述衄血的病因病机。

手足太阳、阳明四经皆循行于鼻。

春夏阳气生化,如阳气升华太过,阳热扰动血脉则致衄血,故春夏衄血属太阳;秋冬阳气内藏,属于阳明里热居多,故秋冬衄血属阳明。

但我们又不可拘泥于此,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和外界环境的易变性,春夏衄亦有属阳明里热证,秋冬衄血亦有属太阳表热证。

造成人体病态的原因还有饮食方面,条文“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从饮食方面论述吐血的病因病机。

嗜酒日久过度,酒性湿热,积于胃中,蒸灼于肺,肺被热伤,气不得宣降,故咳;热伤肺络,肺络损伤而咳血,故曰“必致吐血”吐血之因,有气不摄者;又阴虚火旺者;此则为湿热熏蒸之吐血,当以泻热除湿为主,后市多主张用泻心汤。

“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论述内伤失血的总纲。

病人面无血色是脱血的现象,如《灵枢·决气》云: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

“无寒热”指没有发热恶寒表证,失血并非由于外感,而是属于内伤。

仲景主张辩证和脉证合参,以便开方治病。

条文“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论述衄血、下血、吐血三种失血证的不同脉象。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论述虚寒导致前阴下血的脉象。

彰显仲景严谨的行医方式和原则,为后世提供了典范参考。

《金匮要略》中不仅阐述了吐衄下血的病因、辩证还附方多首。

并且说明用方的原因,和方意以便后人理解。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论述虚寒吐血的证治。

中气虚寒,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而致上溢吐血。

“吐血不止”乃指吐血时多时少,时吐时停,持久不止,顽固不愈之意。

治当温中止血,方用柏叶汤,方中柏叶止血,其性清凉而降,折其上逆之势而止血;干姜、艾叶温阳守中,温经摄血,且散虚寒;马通汁微温,引血下行而止血。

四药共奏温中摄血之效。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论述热盛吐衄的证治。

心中阴气不中,心火亢盛,迫血妄行而上溢,故见吐血、衄血。

治当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用泻心汤,方中黄连、黄芩清热降火,泻心经之热,心血自宁;大黄苦泻,引血下行,使气火下降,则血静而不妄行。

此即“泻心即泻火,泻火即止血”之意。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论述了虚寒便血的证治。

中气虚寒,脾阳不足,气不摄血,大便下行,气亦下泄,血随之而下,故为先便后血之远血证。

中气虚寒,气血来源不足,故兼有面色恍白,恶寒体倦,腹痛喜按,
舌淡脉弱等证。

治当温脾摄血,方用黄土汤,方中灶心黄土配白术、附子、甘草温中祛寒,健脾统血;阿胶、生地养血止血;黄芩清热凉血坚阴,防止温药动血。

诸药相合,振奋脾阳,统血循行脉中,则便血自止。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论述了湿热便血的证治。

湿热蕴结大肠,迫血下行,故为先血后便之近血证。

治当清利湿热,活血止血,方用赤小豆当归散,方中赤小豆利水湿,解热毒;当归活血止血;浆水清凉解毒。

诸药相合,下血之证可自止。

预后和禁忌症是大家考虑最多的事情,仲景当然不会忘记。

在金匮要略里有明确的阐述以警示后人。

仲景谨遵《内经》经典“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因此在《金匮要略》里又再一次的强调“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瞬,不得眠”并且论述衄血禁汗及误汗的变证。

素有衄血的病人,阴血亏少,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汗则阴血重伤,经脉、目睛和心神失其濡养,故出现额上陷脉紧急,目直视不能转动,不得眠等症。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栗而振”论述亡血禁汗及误汗伤阳的变证。

亡血之人,气血大亏,易感外邪,虽有表证,亦不可单用汗法,津血同源,亡血已伤其阴,若在发汗,不仅阴血更伤,而且阳气亦随津液外泄,出现血少阳虚之变,阳虚周身失于温煦,筋脉亦得不到阴液濡养,故“寒栗而振”。

脉证合参是推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方法。

所以仲景有总结了几条个人经验以便后人参考。

“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

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从望诊和脉诊判断衄血的预后。

尺脉候肝肾,肝肾阴虚,虚火浮动,故见尺脉浮;肝热血浊上充于目睛,故目睛晕黄;肝热上蒸,迫血妄行;或有热浊之气从督脉经风府贯顶下鼻中而出,故见衄血;衄血更伤阴血,血少肝热更盛,晕黄就不去,此仍有迫血妄行之势,故知衄血不止;反之,晕黄消除者,知其肝肾虚火已降,火静血宁,故知衄血今止。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从脉象判断吐血的险恶预后。

阴虚火旺,热迫血妄行,故可吐血。

吐血之后,阴血耗损,虚阳独盛,故脉数而有热;假如虚热熏灼肺金,肺津枯竭,故咳逆上气;阳盛于上,不入于阴,热扰心神,故心烦,不得卧;如此,吐血之后,阴血更虚,虚火更旺,形成阴越虚而阳越亢的恶性因果,预后险恶,故曰“死”。

仲景对出血的讨论体现了中医辩证论治的精华,其中的理、法、方、药至今都指导着当今治疗吐、衄、下血和瘀血等疾病的临床。

《金匮要略》中注重脉证合参的辨证原则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辨证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