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6卷 第1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 o l .46 N o .1 2010年2月
Jo ur nal o f Guang xi N or mal U niver sity :Philo so phy and So cial Sciences Editio n Febr uary ,2010
[收稿日期]2009-11-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思维与翻译关系研究”(08C603)。
[作者简介]彭劲松(1979-),女,湖南新化人,广西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
彭 劲 松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
言选择的过程。
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
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译手段,以便顺应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取得令人满意的外宣效果。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外宣翻译;变译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0)01-0049-04
变译是“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
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
[1]在中外翻译史上,变译
的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
以中国为例,无论是盛唐时的佛经翻译,还是明末清初时的科技翻译,无论是“五四”前后的西学翻译,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科学文化翻译,几乎每一次翻译高潮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变译现象。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变译更是频繁见于各种翻译活动当中。
中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向外翻译了大量宣传中国文化、社会习俗、历史事实、自然风光、政策法规、企业合作等方面的资料。
这些译文承载着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
在各种各样的外宣翻译中,各种变译手段被广泛采用。
例如,在一份宣传峨眉山的旅游资料翻译中,译者通过删减、合并、改写等手段将两段文采斐然、充满诗情画意的中文变译成一段客观叙述和描写的英文。
再如,为了宣传中国文化,文化部和中国驻各国使馆制作了精致的记事本《中国文化》,用来赠送外国友人,其中的翻译大量采用了变译手段。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译者将五段介绍中国各民族服饰的原文简单缩译为:“T here ar e 56ethnic groups in China and each boasts its ow n
comm unity costume w 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大量的变译事实表明变译的存在有其合理之处,下文尝试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阐明外宣翻译中变译的存在理据。
语言顺应论(T 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耶夫・维索尔纶(Jef V erschueren )于1999年在其所著《语用学阐释》(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一
书中提出来的。
[2]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在交际中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作出语言选择(linguistic choice)的过程,这种选择要受到交际者的主观意识、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的制约。
而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某些属性。
其中较重要的就是语言的变异性(variability )、商讨性(neg otiability )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
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
人们为了交际的需要,会为同一种意思创造多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便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使用。
商讨性是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或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化的形式—功能关系作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
语言使用者面对丰富的可选项,自己与自己商讨,琢磨挑选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以顺应交际意图与环境。
49
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可选项的可变范围作出可商讨的语言选择,以便接近交际需要的满意点。
顺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选择的环境与所作选择之间的顺应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
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变异性和商讨性是基础,顺应性是根本和目的。
前两者为语言选择分别提供了可能性和方式,顺应性则是在此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在可能的范围内作出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从而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顺应论告诉我们,语言交际要想获得成功,交际者使用语言时必须不断作出选择,使其顺应不同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
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翻译策略或手段不断作出选择,以适应具体的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取得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成功。
因此,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不是胡译和乱译,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都有其发挥作用的场合。
在外宣翻译中,译者采取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译手段,以便译文顺应译语的语言习惯、译语的文化语境、译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取得令人满意的外宣效果,这些都无可厚非。
(一)顺应译语的语言习惯。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它们的表达习惯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
英译外宣资料时,译文应该顺应英语表达习惯,避免产生一些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不地道”译文,影响读者的接受和宣传效果。
[3]请看下例:
例1 解放后上海工人的政治地位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回答是肯定的。
而且这种变化是根本性变化,不是无足轻重的变化,因为工人阶级已经摆脱了受剥削地位,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
译文:Has the political st atus of the S hanghai w orkers undergone any change since Liberation?Yes,it has,and the change is absolut ely fundam ental,because they are no longer members of an exploited class but mem bers of a leading class.
汉语和英语表达习惯之间的一大区别在于同义重复表达结构的使用。
汉语表达特别注意语言结构的对称。
为了取得语言结构的对称,汉语表达有时会重复使用意义相同的语言表达,即同义重复。
同义重复有时体现在词语层面,有时体现在句子层面。
例如,“这是通向富裕和繁荣的唯一出路”是词语层面的同义重复,而“我们要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要保持警惕,决不掉以轻心”则属于句子层面的同义重复。
而在英语中,同义重复一般情况下会被视为冗余。
因此,汉译英时,译者应该适当地删减语义重复部分,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上例的原文是一个典型的句子层面的同义重复表达,“是根本性变化”和“不是无足轻重的变化”是将同一个意思先正说一遍,再反说一遍。
译文并没有机械地将其译为“the chang e is a fundamental one,not an insig nificant o ne”,而是删减了“不是无足轻重的变化”这个语义重复部分,使译文顺应了英语表达习惯,更利于英语读者接受。
此外,汉语和英语具有不同的语言审美习惯:汉语以“虚”为美,英语以“实”为美。
汉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了视妍丽虚华为美的审美习惯。
这种审美习惯具体到宣传资料的写作实践当中,就体现为用词夸张,重复堆砌华丽词藻,为求对仗工整而滥用毫无实际意义的四字成语等等。
与此相反,英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了以简洁朴实为美的审美习惯。
英语宣传资料大多语言简洁精练,客观通俗,表达方式直截了当,就事论事,信息明确。
因此,英译汉语宣传资料时,译者切忌对原文亦步亦趋,将其全盘照直译出。
否则,译文读者不但不以其为美,反而会觉得许多表达莫名其妙,不能接受消化。
真可谓“橘生南国为橘,生北国则为枳”。
译者应根据英语的审美习惯对原文作出适当取舍,该删则删,该改则改,化“虚”为“实”,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审美习惯,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
请看下例:
例2 这里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似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似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似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译文:3000crags rise in v ar io us shapes—pillars,columns,w alls,shaky egg stacks and potted landscapes…—conjuring up unforg ettably fantastic imag es.
上例的原文典型地体现了汉语表达妍丽虚华的特点。
为求行文工整对仗、描写形象生动,文章大量运用了四字格和对偶结构。
原文短短八十余字,四字格多达十余个,读起来声韵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但文章大部分语言表达只是堆砌华丽辞藻,实质性内容不多。
考虑到英语行文重“实”的特点,译者翻译时首先删减了原文中许多仅为行文需要而实际上空洞无物的语言表达,如“立地顶天”、“巍然屹立”、“摇摇欲坠”、“玲珑剔透”等等,只抽象概括出原文中的实质性内容即具体的景物加以译出。
其次,译者将原文中那文笔华丽、带有浓厚主观抒情色彩的“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
50
造,令人叹为观止”改写为“conjuring up unforg ettably fantastic im ages”。
通过这些变译手段,译文比较符合英语的审美习惯,利于英语读者接受,从而能够取得好的宣传效果。
(二)顺应译语文化语境。
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语境不同。
汉语文化语境中某些语言表达若机械照译成英语,非但难以忠实传达原文含义,甚至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因此,译者要对目的语文化和风俗有一定的了解,翻译时能够采取变通手段,以顺应译语文化语境,减少不必要的误解,提高接受效果。
[4]例如,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各位)辛苦了!”传递的是一种理解和关心,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情感交流方式。
但是,若把它照直译为“You are tired”或“You have w or ked har d”,英语读者可能领悟不了其中的含义,体会不出它传递的理解和关心。
若跳出原文语言束缚,将译文改写为“Thank y ou very much for y our g ood job”,则更加适合英语的文化语境,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黄友义先生曾说过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国,中央领导同志检阅部队时,要向部队官兵问候:“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官兵要还礼说:“首长好!”但在西方国家,首长检阅部队时,只敬礼,不讲话,官兵也不喊口号。
因此,翻译这几句话时,不应该用直接引语的方式翻译,而宜用间接引语的方式说“军委主席向部队官兵问候,官兵向他们的首长致礼”。
但遗憾的是,有国内媒体机械地把三句话译成:“Hello,com rades!”“Comr ades,y ou have w or ked har d!”和“Hello,leader!”事后,有英国朋友指出,这种翻译法,无异于说“伙计们,干得不错”和“头儿,您受累了”。
之所以造成这种极不严肃的后果,是因为译者不懂外国文化,导致译文没有顺应译语文化的语境。
[5]
反之,译文如果顺应了译语文化语境,就能够迅速地引起译语读者的熟悉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外宣效果。
下面一则逸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有一次周总理陪几位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
此时,周总理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时,外国客人马上明白剧情的主题思想。
”[6]请再看一例:
例3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
自明清以来,它就是伊斯兰教在西北部的居住地和传播中心。
译文:Honored as sm aller M ecca,Yinchuan is the capital of Ningx ia H ui Auto nom ous Pr efectur e.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Yichuan has been a place fo r M oslems to live and a center of Islamic educatio n in the No rthw est.
译文中增加了原文没有的“honored as smaller M ecca”,以西方人十分熟悉的朝拜胜地M ecca(麦加)类比银川,顺应了译语的文化语境。
这样一来,西方读者能够将陌生的银川同自己熟悉的麦加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这样可以消除交流障碍,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三)顺应译语读者的理解能力。
由于所处社会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不同,大部分英语读者对汉语的某些语言表达不甚了解。
外宣翻译中,如果机械地将这些语言表达直译到英语中,势必会给英语读者带来理解困难,影响外宣效果。
[7]此时,应该顺应译语读者的理解能力,适当地采取增、减、编、改等变译手段,以提高外宣效果。
请看下例:
例4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
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
译文:Zhong shan Univ er sity,o riginally know n as Guangdong Univer sity,w as founded in1924by Dr.Sun Yat-sen(also know n as Sun Zhong shan), a great democratic revo lutionary in Chinese histor y.It was renamed Zho ng shan Univer sity in 1926in co mmemo ration of Dr.Sun after his death.
上例中,为了顺应英语读者的理解能力,译者采用了增译这种变译手段。
首先,考虑到该大学以中山命名,校名与“孙中山”这一名字之间存在着一致的关系,在给出外国人所熟悉的Dr.Sun Yat-sen的同时,增加了also know n as Sun Zhongshan的信息,使两者关系一目了然。
其次,译者在译文中增加了“a great dem ocr atic revo lutionary in Chinese histor y”,可以使读者对孙中山这个人有个大概的了解。
请再看一例:
例5 杭州因有美丽的西湖而成为著名于世的风景旅游城市。
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译文:Hello,friends,the West Lake,like a beautiful oriental girl,is glad to m eet you,happy to see y ou in China after a long and m ost pro bably tireso me journey flying ov er the mo untains and the seas.As everybody in China know s:“In heav en there is paradise;o n earth ther e are Suzhou and Hangzho u.”The West Lake is a holiday paradise in
51
the eyes o f the Chinese peo ple,the pride o f the oriental civilization.
上例是西湖宣传画册的汉语原文与其英文对照译文。
同原文相比,译文有了很大的改动,基本上是对原文的改写。
原文作者为了证明西湖和杭州的美,引用了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词。
中文读者一读到这首词,会在脑海中勾绘出一幅幅美景佳胜,因而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而对国外游客而言,阅读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为增加旅游乐趣,而不是学习研究中国古典诗词,对于难度如此之高的诗词,他们很难理解因而也不会有很大兴趣。
因此,译者翻译时将此段引词删减,再从英文的表达角度出发进行了再创造,把原文内容有机地糅合在译文中,可以起到更好的对外宣传效果。
21世纪,中国要想更好地融入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成功的对外宣传(翻译)至关重要。
由于汉英语言文化之间的巨大鸿沟,外宣翻译中采取机械的直译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在交际之中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对同为语言交际过程的翻译很有启示意义:译者选择的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
因此,外宣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译手段,以便顺应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取得令人满意的外宣效果。
但是,译者采取变译手段应该有个度,那就是不能胡译、乱译,歪曲原文思想内容。
[参考文献]
[1] 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2:19.
[2] Jef V er schuer en.U nderstanding Pr agm atics[M].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高旗,覃修桂.英汉语食物范畴动词的概念隐喻研究
[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4-89.
[4] 谢世坚.语言非礼貌现象及非礼貌理论的完善[J].广
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73-78. [5]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的难
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4):27-28.
[6] 杨寿康.论科技英语与科技翻译[M].合肥:安徽文艺
出版社,2003:218.
[7] 黄晓林.英汉习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J].广西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0-93.
T heory of Ling uistic A daptation and V ariation T ranslation in C-E
T ranslation o f M aterials for Internat io nal Publicity
PENG Jin-song
(College o f Fo reig n L ang uages,Guangx i N o rmal U niv ersit y,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T he theo 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maintains that languag e use is a process in w hich language users make co ntinual linguistic choices in light of com municative contex t and com municative partner.T his theory can cast enlightenm ent on tr anslation:any translation strateg y o r metho d has its o wn value if it can achiev e ex pected g oal of translation.Therefor e,in C-E translatio n o f m aterials for inter national publicity, the tr anslator is fully entitled to ado pt v arious v ariation translation appro aches to adapt to com municative co ntext and co mmunicativ e partner,thus achieving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Key words:theor y of ling uistic adaptation;C-E translation of materials for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variatio n translation
[责任编辑 刘文俊]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