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引言:卡夫卡和余华都是荒诞派的作家,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卡夫卡是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以各种荒诞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人的困境;同时在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荒诞离奇的风格。
在外国作品逐渐被译到中国,余华接触到卡夫卡的作品后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大致通过两者作品的比较,来展示卡夫卡对余华作品的影响,加深对他们的认识及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文化交流。
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
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余华,中国当代作家,生于浙江杭州。
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
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
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
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当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卡夫卡这个人的时候,卡夫卡已经在研读中国文化,这为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提供了先天因素。
后来卡夫卡的作品被一批优秀的英语和德语翻译者介绍和大量译入中国,其中《卡夫卡全集》是一部收集卡夫卡作品最全面的中文翻译作品,这些翻译作品的出版为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余华就是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作家之一。
在余华的文学生涯中,深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余华在迷恋川端康成数年后感到苦闷、迷惘、感到自己的灵魂越来越闭塞的时刻,余华在1986年的一个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卡夫卡,使他摆脱了束缚,获得了艺术上的新生。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卡夫卡《美国》比较分析
l 卜 ,反 而 在 一 旁 笑 话我 被 他 们 打 花 了 的鼻 子 。 最 后 司 机 在抢 走 了 我 的背 包 以 后 ,和 那 帮 把 卡 车 也 大 卸 八 块 的 强 盗 们 一 起 扬 长 而 去 , 只剩 下 遍 体 鳞 伤 的 我 和 同样 遍体鳞伤的卡车在黑夜里作伴 。 两 位 主 人 公 都 是 无 辜 的 ,却
奋不顾 身的保卫苹 果 的过程 中被
“ 强 盗 ”们打 倒 在地 , “ 苹 果从 些 摔 破 的 筐 中像 我 的 鼻 血 一 样 流 了出来” 。 ( 2 9 4 ) 司机不但没 有 对 抢 苹 果 的 行 为 进 行 丝 毫 的 阻
一
夫 卡 为 甚 。余 华 早 期 的作 品 如 《 星 星》、 《 竹 女》、 《 月亮 照着 你 ,月 亮照着我》 有着 川端式 的 细 腻和温柔 ,但 是大都 没能 真正
伞 ,差 一 点 搞 丢 自己 放 在 岸 上 的 箱 子 。一 个 自称 是 其 舅 舅 的 雅 可 布 参 议 员 把 他 带 回家 中 ,然 而 这 种 衣 食 无 忧 的 日子 没 过 上 多久 他 便 因违 背 舅 舅 的 意 志 被 赶 了 出 来 ,沦 落 到 流 浪 汉 中 间 。 卡尔 将 两 个 流 浪 汉 当 成 朋 友 , 而他 们 除
余 华( ( 十 八 岁 出 门 远 与 卡 夫 卡《 美 国 》 比 较 分 析
回 览培培 祝 修 文
内容摘 要 :余华作为新 时期 “ 先锋 文学”的重要作 家在创 作上深受卡夫卡的影响。本文从 比较 文学影响 与接 受的研 究角度 出发,以 《 十八 岁 出门远行》 和 《 美 国》 两部寓言式 的 “ 成长小说” 为例 ,具体地从 人物
卡夫卡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余华的接受与超越为例
卡夫卡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余华的接受与超越为例发布时间:2021-07-07T09:41:13.1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作者:王菁[导读] 自卡夫卡的作品介绍、译介到中国以来,其作品中反常规的描写、怪谬吸引了一批中国作家,同样也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王菁西北师范大学 730000【摘要】自卡夫卡的作品介绍、译介到中国以来,其作品中反常规的描写、怪谬吸引了一批中国作家,同样也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余华为例,探讨卡夫卡对于余华创作艺术特征的影响,从创作思想和叙事模式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一方面。
余华虽受到了卡夫卡的影响改变了其创作风格,但是两者的寓言系统则是有明显不同,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余华在接受卡夫卡作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叛逆,以及两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卡夫卡;余华;比较研究1.引言弗兰茨·卡夫卡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现代文学之父”。
卡夫卡的作品表现了一个充满想象的奇妙世界,他善用荒诞、象征、变形的手法,不仅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同样对存在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诗歌、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乃至“新小说”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卡夫卡的作品是文学史上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因为其极大的包容性和深刻性掀起了世界各地研究卡夫卡的热潮,在我国新时期文坛上也出现了卡夫卡热潮。
他本人不光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因此有中国题材的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同样对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在新时期小说中,“几乎所有描写变形、怪谬、反常规、超日常经验的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卡夫卡有关”(吴亮,1986)。
受他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包括宗璞、余华、格非、马原、残雪、蒋子丹等。
如果说宗璞借鉴了卡夫卡的现代派技巧,残雪对卡夫卡的接受更多的是基于天性的契合,基于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亲合性,而对于余华而言,则是解放了他的思想。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作文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作文《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很厉害的作家叫余华,他说卡夫卡是他的老师呢!
余华叔叔为啥这么说?我来给你们讲讲。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有老师教我们知识一样,作家也有能让他们学到好多东西的老师。
卡夫卡写的故事特别神奇。
比如说,他写了一个人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这多有意思呀!余华叔叔可能就是从这样奇妙的故事里学到了怎么写出让人惊奇的情节。
还有哦,卡夫卡的文字好像有一种魔力,能让我们走进一个和平时不一样的世界。
余华叔叔也许就是被这种魔力吸引,然后努力让自己的作品也变得充满魅力。
所以呀,我们也要多读书,说不定就能找到像卡夫卡这样能教给我们好多东西的“老师”!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说一说余华叔叔和他的老师卡夫卡。
余华叔叔是个很棒的作家,他写了好多好看的书。
可是他说卡夫卡是他的老师呢。
比如说,卡夫卡写的故事总是很特别。
像有一个故事里,人能走进一个大大的城堡,可城堡里有好多奇怪的规定和秘密。
余华叔叔可能就从这里学会了怎么创造出神秘有趣的世界。
再比如,卡夫卡描写的人物心情都特别细腻,能让我们好像感觉到那个人心里在想啥。
余华叔叔也许就跟着学会了怎么把人物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试析生存的荒谬想象的自由—浅谈卡夫卡对余华文学创作的启迪的论文
试析生存的荒谬想象的自由—浅谈卡夫卡对余华文学创作的启迪的论文论文关键词:余华卡夫卡文本形式主题创作观论文摘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余华的文学创作深受卡夫卡的启发。
卡夫卡对生存的思考诱发了他自己的生存思考,他的痛苦绝望与卡夫卡西方式的情绪一拍即合,异曲同工。
表现在具体作品中,两人都超越了生活的表象,揭示了困惑人类的普遍性问题。
本文将从文本形式、主题思想和创作观三方面阐释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余华是一位写作数量不多,然而质量很高的当代作家,他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运用传统的写实手法和民间叙事的技巧,发扬对余华而言,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并非简单的技巧学习问题,各种外来影响已冲破了体用的框架,完全融化到他的艺术思想与创作中,成为了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影响余华创作的最主要的两位作家是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奥地利的卡夫卡。
余华自述,1982年至1986年间他曾对川端康成迷恋有加。
“在川端康成做我导师的五、六年,我学会了如何去表现细部,而且是用一种感受的方式去表现。
”端康成对物体“生机勃勃”的感知,使得余华在描写客观物体时增添更多的主观感受,而川端式的虚幻空灵在余华创作中则以大量漂浮不定的幻觉出现。
端使余华的感觉触角异常灵敏,但余华却更多地将触觉伸向了人性罪恶、丑陋、凶残的一面、与川端的唯美、清丽典雅的文风迥然不同。
余华作品中“高度主观主义视点与叙述者超然、冷漠、客观之眼的奇特的合并而产生的特殊张力”。
但当他陷在川端康成的笼罩下无以自拔的时候,卡夫卡的出现,却将他从文学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下文将讨论卡夫卡对余华创作上的深刻影响。
一、对余华文本形式的影响余华深受卡夫卡的影响,追求的是虚伪的形式和冷淡的语言,以此来表现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情感。
在文本形式上,卡夫卡的启示使得余华悟得:“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作家没有必要依赖一种直接的、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
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完全可以依据自己心情是否愉快来决定。
从家园意识视角分析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
从家园意识视角分析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作者:赵亚亮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6期摘要:国内学界关于卡夫卡与余华的比较虽然多,但关于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与卡夫卡小说创作中的家园意识进行比较的相对较少,论者往往看到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非理性等方面对余华的影响,而没有看到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转型后对卡夫卡小说中的家园探寻模式的继承。
关键词:卡夫卡荒诞兄弟家园意识一、引言卡夫卡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巨大,许多作家都表达过卡夫卡给他们带来的震撼。
其中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特别令人关注。
余华在《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一文中满怀感激地说是卡夫卡把他从川端康成的屠杀下解救了出来,《乡村医生》那种天马行空的出场让他震惊到小说原来可以这么写,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正是直接向卡夫卡学习的产物。
关于卡夫卡与余华的比较文章已经很多,学者喜欢拿余华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如《一个西北风呼啸的下午》《一九八六年》等,与卡夫卡的《变形记》《乡村医生》《在流放地》等进行比较,而从家园意识视角对两人进行比较的文章较少,本文正是一次这样的尝试。
一、荒诞、非理性的文学世界余华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中短篇小说都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诞、非理性色彩,甚至还暴力炫耀般展现人性之恶:《十八岁出门远行》作为一种成长的仪式,通过少年视角展现了家外面冷酷、残暴的世界;《河边的错误》通过疯子杀人之后人们无可奈何又如临大敌的处境揭示了一个疯狂的世界之中的荒诞;《现实一种》通过祸起萧墙式的兄弟残杀,展现了人性中暴力残酷的一面;《一九八六年》通过一个疯子的出现唤醒了人们对十年“文革”的记忆;《鲜血梅花》通过没有武功的阮海阔为父报仇之路展现了命运的神秘与偶然。
方爱武认为余华与卡夫卡的文本在寓言系统、荒诞世界、死亡意识三个方面同中有异,并且指出余华更像一个迷恋形式的启蒙者。
王世诚指出余华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荒诞与黑暗、存在的绝望,但余华没有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的存在之根只是一个虚伪的承诺,如果存在的希望只是一种令人麻醉的幻觉,如果世界的光明与秩序只是某种精心编织出来的叙事,那么,人该怎么办?”20世纪90年代的余华写了三部长篇,分别是《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其中后两部长篇在读者中口碑颇高,而第一个则始终处于边缘的地位。
对比《变形记》与《在细雨中呼喊》创作异同
对比《变形记》与《在细雨中呼喊》创作的异同摘要欧洲著名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的孤独、恐惧、荒诞及其异化的现象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其创作手法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作家余华。
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在创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亦存在着差异,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弗兰茨·卡夫卡余华创作异同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变形记》是欧洲著名表现主义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代表作品,小说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荒诞的形式和真实的情节描写了一个荒诞不经的“人变虫”的故事。
主人公格里高尔被家人当作赚钱的工具,被老板当作奴隶般使唤,每日任劳任怨,如同一个陀螺,没有任何的自主可言,他变成了“巨大的甲虫”之后仍心系父亲的债务,妹妹的学费,然而他的亲人将他视为累赘,将他抛弃,他最终绝望而死。
《在细雨中呼喊》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进入90年代告别“虚伪的形式”的长篇力作,小说中,余华以一个年轻人孙光林的口吻,将一个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缓缓道来。
余华曾经说过:“在我想象力和情绪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
”可见,他的创作深受卡夫卡的影响,他从卡夫卡等名家的艺术当中解脱出来,探寻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在创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亦存在着差异,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两者都体现了寓言式的心理自传特征20世纪寓言化倾向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现代和后现代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
《变形记》与《在细雨中呼喊》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写实小说。
《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一个人要负担一家四口人的生活,还得替五年前破产的父亲还清债务,设法让爱好音乐的妹妹进入艺术学院深造。
为此,他必须做着旅行社推销员这个工作,不敢有所变动,整日奔波劳碌,经常为了不误第二天的舟车行期,晚上也只能提心吊胆地睡个囫囵觉。
这种极度紧张的生存竞争和日复一日的机械生活,剥夺了他的所有消遣和追求,使他沦为养家糊口的工具。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余华与卡夫卡——接受与变异
中图分类号:1106.4
Abst ract
During the mid·eighties,the eme喀ence of the Chinese Avant-garde Literature means a revolution of literature narration.The authors of
His writing run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vant—garde Literature,until now he still keeps strong creativity.Although he experienced several transitions in his writing,his importance to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became more and
Kafka,such as the being of human,by the representation of motifs in their
works.The third chapter searches the reasons of decline of Avant.garde
2
Literature and what kind of problems Yu Hua ale facing after his transitions of writing.
余华与卡夫卡的相遇固然有着种种的机缘巧合,但是假如我们将目光投向十 年前也就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就会清楚地看到,其实在众多偶然之中也存在着诸 多的必然。在80年代后半期的整个人文精神背景中,虽然理想的旗帜已经高高扬 起,但是,由于先锋作家们出生、成长、心性趋于稳定的那段时期,正是中国人 文传统颓败至低谷之际,极度贫乏的精神荒原亟待春雨的拯救。中国在经历了一 段文化空白之后,恰逢其会的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到来也带来了西方近一百多年 孕育出的现代主义文学和观念,80年代的外国文学译介高潮,古今中外的文学作 品渐渐融合成一个共同的接受视野,构成了余华等一大批先锋小说家共同的精神 底色。这场外来的春雨使得他们成为荒原上面对滞后的文学观念和写作形式最早 的一批觉醒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60年代左右出生的年轻一代作家们(即先锋 作家)相继登上了当代文坛。一面是与中国文学传统的断裂,一面是纷繁复杂的 各种西方文学流派,无根的感觉使他们急于想抓住些什么,于是他们将目光锁定 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上,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后者。所以说“先锋文学先天 地带有西方文学影响的痕迹”,如果想研究中国的先锋文学必然无法绕开外国文学 对它的影响。
西方作家对中国先锋作家余华的影响
西方作家对中国先锋文学作家余华的影响摘要:本文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理论基础,分析研究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余华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深刻关系。
关键字:余华西方作家影响研究比较余华从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被视为先锋小说的典范,90年代后创作发生转型,写作风格由先锋叙事变成向现实主义的回归,其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
余华前期的小说非常明显地收到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转型后的现实主义创作也仍然带有先锋文学的影子。
对余华影响较大的西方作家主要有福克纳、格里耶、罗兰·巴特、卡夫卡和海德格尔等。
福克纳对余华创作的影响余华将美国作家福克纳称为“师父”。
他说:“影响过我的作家很多,比如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可是成为我师父的,我想只有威廉·福克纳……福克纳就传给我一招绝活,让我知道了如何应对心理描写……我发现了师父是如何对付心理描写的,他的叙述很简单,就是让人物的心脏,让他的眼睛睁开。
一系列麻木的视觉描写,将一个杀人者在杀人后的复杂心理烘托得淋漓尽致。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害怕心理描写了,我知道真正的心理描写就是没有心理。
”余华认为心理描写并不可靠,尤其是当人物面临极端情况时,丰富的内心是没有办法表达的。
当人物需要内心表达的时候,他很少把笔墨花在对人物心理的直接描绘上,而是倾向于其身体行为和状态,即用肢体语言和行为语言来间接地反映其内心丰富的世界。
如《活着》中有庆因为大出血而死之后,“我一下子就看不见医生了,脑袋里黑乎乎一片,只有眼泪哗哗地掉出来。
”“我有庆有庆叫了好几声,有庆一动不动,我就知道他真死了,一把抱住了儿子,有庆的身体都硬了。
”“走到了有庆坟前,家珍要我把她放下去,她扑在了有庆坟上,眼泪哗哗地流,两只手在坟上像是要摸有庆,可她一点力气都没有,只有几根指头稍稍动着。
”余华的心理描写实质上就是福克纳式的心理描写。
余华的小说创作与卡夫卡的影响
理 去 阅读 , 去借 鉴卡 夫卡及 其 作品 的 。无论他 的创 作 中流 淌着 多少卡 夫卡 的血 液 , 但 其作 品都 是 中国的 , 其 笔下 的每一段 故 事 , 每 一 个人 物 都属 于这块 黄 土地 。
关键 词 : 余华 ; 卡夫卡 ; 影 响
中图分 类号 : 1 0 - 0 3
Vo 1 . 1 4 No . 1
Ma r c h 201 5
余 华 的小 说 创 作 与 卡夫 卡 的影 响
王 福 和
(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2 3 )
摘要: 在余 华 的文 学道路 上 , 卡 夫卡 的影 响显 而 易见 。不但 使他 摆 脱 了川 端康 成 的 “ 束缚” , 走 出 了川端 康成 的“ 阴影 ” , 还获得 了艺术上 的新 生 。然 而 , 余 华 对卡 夫 卡 的接 受 , 并非 自然科 学 意 义上 的“ 克 隆” , 而是 以一位 中国作 家的 身份 , 脚踏 中 国文化 的 土壤 , 运 用 中国文化 的审 美心
⑤ 余华 : ( ( i l l 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 见《 余华作品集》 ( 2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 9 9 5年版 , 第2 9 6 页。
⑥ 余华 : 《 我的文学道路》 , 见《 说话》, 春风文艺出版社 , 2 0 0 2年版 , 第7 9页。
⑦ 余华 、 洪治纲 : 《 火焰的秘密心脏》 , 见《 余华研究资料》 , 洪治纲编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 0 0 7 年版 , 第l 6页。
文坛 留下 了一个 难解 之迷 : 他创 作过 不少 作 品 , 但 发表 的却 不是很 多 ; 他写作 过很 多小 说 , 但 大 多数 都没 有写 完 。在 流 派林立 的 2 0世纪 , 评论 家们 试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作文
余华说卡夫卡是我的老师作文
你知道吗?余华说卡夫卡是他的老师呢。
这事儿可挺有意思的,就像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师徒缘分。
余华啊,那也是咱中国文学界的一位大拿。
可他为啥把卡夫卡当成老师呢?我想啊,卡夫卡就像是一座神秘又深邃的文学迷宫的建造者。
他的文字,那感觉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抓住你的心,然后把你拖进一个荒诞又真实的世界里。
而且卡夫卡的写作风格,那种简洁又富有深意的文字,也像是给余华做了一个榜样。
就像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行漂亮又简洁的板书,余华就照着这个样子,努力让自己的文字变得精炼,不啰嗦,每一个字都能像一颗钉子一样,深深地钉进读者的心里。
有时候我就在想,余华在写作的时候,会不会脑海里就浮现出卡夫卡的样子呢?他会不会想:“我的老师卡夫卡要是遇到这样的情节会怎么写呢?”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武林高手,背后总有一个武功秘籍更深厚的前辈在指引着他。
余华在卡夫卡这个老师的“教导”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既有中国本土文化的底蕴,又有着从卡夫卡那里学来的对人性和世界独特的观察和表达。
这两位作家,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就因为文学这个神奇的纽带,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余华对卡夫卡的那种尊敬和学习的态度,也让我们这些读者看到了文学传承和借鉴的美妙之处。
就像一场火炬的传递,卡夫卡手中的文学之火,在余华这里继续熊熊燃烧,而且还可能会传递给更多的后来者呢。
关于余华80、90年代作品的分析
论关于余华80、90年代作品的分析摘要:80年代初《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定下“二为方针”的基调,这一时期的作家,大都刚刚从“文革”的环境中缓下神来,当时文学盛行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及先锋小说的涌动。
他把生存苦难作为小说的基本主题,从他80年代的小说来看,“苦难”就像原罪一样是人类永远挥之不去的阴霾,人类生来就是受苦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忍受隔膜,忍受伤害,忍受亲情的丧失和理想的破灭,暴力、死亡、世界的荒诞性和非理性构成为人类生存困境的表征,构成了这个苦难世界的本质。
90年代是在先锋小说的进一步升华,继续不断与大众化、本土化的思维相融合,作品强调个体的存在,展现个体的生存欲望、性欲,个体成为生活本身。
关键词:卡夫卡,现实主义,后现代,先锋精神八十年代开始创作的时候受到卡夫卡的影响较深,同时也是因为刚开始写的都是短篇小说,写作方式上更加自由,不注重人物自己的声音。
到了九十年代在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的时候,发现写着写着小说人物都好像有自己的声音,于是一改之前的写作方法,让小说里的人物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再一贯的按照余华自己的“暴君“式思想推动剧情。
叙述手法《现实一种》中里的在文中有一段,皮皮爬到祖母身旁,偷吃一点咸菜。
因此祖母此刻还在眼泪汪汪,她喋喋不休地说着:“你今后吃的东西多着呢,我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可以吃了。
还有文中,山峰的妻子回到家中,看到了院子里躺着一个小孩,旁边还有些血迹,她走到近旁试探性地叫了几声儿子的名字,儿子没有反应。
这时她似乎略有些放心,仿佛躺着的并不是她的儿子,回到卧室发现儿子不在摇篮里,才知道躺在地上的是自己儿子。
可以看到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的人,都是非常自私,心里面总是把自己的事情要放在第一位的,其他的就漠不关心。
祖母不关心孙子,山峰的妻子不关心山岗的儿子。
(山岗是山峰的哥哥,双方皆有儿子,住在一个院子里)《在细雨中呼喊》中,一年秋天冯玉青紧紧抱住王跃进的腰,她要求王跃进陪她去做孕检,冯玉青宁愿丧失名誉,克服羞怯去抱住这空荡荡。
试比较余华与卡夫卡的写作
二
比较两个人的语言,得阅读德文原著,而限于只能读翻译 的作品,所以从思想上比较两人。作品是翻译专家翻译的,大 的思想总不会有变化。所以比较思想是稳妥的。余华受过川端 康成、卡夫卡和福克纳的影响。其中卡夫卡解放了他的写作, 让他在写作方式上有了转变,对“真实”有了新的思考,认为 常识容易窒息文学写作的自由展开。作品有各自的独立性,两 个作家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社会,不一样的家庭背景,不 一样的人,自然写出来的作品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因为余 华阅读过卡夫卡,并且承认写作方式上受到卡夫卡的影响,那 么从余华的具体作品中考察,它们哪里与卡夫卡作品有亲缘关 系呢?刑罚。卡夫卡的《在流放地》,司令官自己躺在上一任司 令官制作的刑具上,为了显示刑罚的艺术,刑具的精巧,最终 让针头把自己刻穿了,鲜血遍流。而余华的《一九八六年》历 史教师同样是在自己身上施加自己曾经研究过的刑罚,坐在大 街上用锯子锯自己的鼻子,用石头砸自己的阳物。
文艺理论
试比较余华与卡夫卡的写作
王卿 (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卡夫卡是公认的西方文学大师,余华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影响力较大的作家,余华因为读到卡夫卡,使得他的文学创
作进入了新境界,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卡夫卡有抱怨,他一边抱怨别人,一边严格要求自己。他越是抱怨别人制造噪音,他就越
安静。他越是受到父亲粗暴的干涉就越是柔弱。这种态度在作品中就演化成极端,无所不用其极。余华的童年是弱者形象。他与
响力较大的作家。余华因为读到卡夫卡,使得他的文学创作进 卡夫卡已经尝试写作。卡夫卡生活的时代背景还是不错的,它
从卡夫卡到鲁迅 ——论余华小说的“非经验”写作
从卡夫卡到鲁迅论余华小说的“非经验”写作原帅摘要:20世纪60年代人的成长经历影响了余华观察历史的方式。
从川端康成到卡夫 卡,余华摆脱了生活经验的不足,形成了自己的先锋文学观念和写作风格。
他的写作依赖的是“阅读经验”而非“生活经验”,他的小说与历史始终保持着“距离感”。
进入90年代,余华不断强调卡夫卡的现实感,不断遗憾阅读鲁迅太迟了,阅读资源的变化和他的写作调整密切相关。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虽然增强了故事性、具象化了哲学思考,但小说的内核依然是先锋文学,余华与历史依然保持着“距离感'《兄弟》《第七天》取消了 “距离感”,反而丧失了成熟风格和文本魅力。
关键词:余华;非经验;卡夫卡;鲁迅从1983年在《西湖》上发表处女作《第一宿舍》到2013年出版《第七天》,余华 的文学创作已经整整30年了。
30年的创作经历原本可以看清楚一个作家,但是《第七 天》引发的争议反而让我们困惑了。
余华小说写作的特点是什么?他这30年的创作发生 了哪些变化、哪些又没有变?他“正面强攻现实”的作品为什么不让读者满意?这些是 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
一童年余华生于1960年4月3日,研究者会下意识地将“饥饿”和余华的童年联系起来。
但实际情况是,余华的母亲余佩文当时在杭州一所高干医院工作,“专门负责省管干部的 疾病诊治与医疗保健,包括上至省委书记和省长,下至各厅各局的厅局长”[1](P3),医护 人员的物质供给比较充裕。
余华3岁时,全家随父亲华自治从杭州搬到海盐,“我在一条 弄堂的底端一住就是十多年,县城弄堂的末尾实际上就是农村了”[2](P42)。
余华的父亲是 县医院的外科医生,母亲是护士长,两个人工作很忙经常不回家,不得不将3岁的余华 和5岁的哥哥锁在家中。
“我童年伙伴里有许多农村孩子,他们最突出的形象是挎着割草 篮子在田野里奔跑,而我那时是房间的囚徒。
”“他们时常跑到楼下来和我们对话,他们 最关心的是楼上究竟能望多远,我哥哥那时已经懂得如何炫耀自己,他告诉他们能望到 **作者简介:原帅(1987-),男,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
余华小说先锋叙事的解读
余华小说先锋叙事的解读摘要:余华的小说叙事以其超凡脱俗的先锋叙事完成了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裸露与颠覆,其这一“个性化叙事”既是余华作为先锋作家的标志,也可以视之为是余华对中国当代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与价值,研究它是我们进入这个作家隐秘文学世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余华小说先锋叙事八十年代后期,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文学思潮潮水般涌入中国,出现了大批惊世骇俗、充满着反叛和颠覆意味的作品,引发了一次艺术内在结构的变异与新生,突破了中国文学艺术叙述方式的稳定系统,被坛称之为“先锋小说”,余华,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作家,其很多作品都成为了先锋小说的典范之作。
“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真正所谓的先锋精神,应该就是一种不断探索与创新,是对内涵与形式的永不厌倦的探索,正如余华本人所谈到的,“我觉得最大的误解是把先锋文学变成了理论的,而不再是把它当成真正的作品”余华的创作正是以建立、颠覆、重构的过程和不懈的探索印证着先锋精神的一个个脚印。
一、虚构:对“真实性”的质疑余华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
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
”用这段话来解释其早期的作品是再恰切不过了,无论是《十八岁出门远行》,还是《四月三日事件》’这些小说自始至终充满种种不确定性,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像梦境一样在读者的大脑中浮现,充斥着怪诞和不可思义。
于是在创作时,余华不再忠诚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实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
对真实性的这种理解决定了余华独特的写作方式,他的写作以虚构为核心,大多沉醉于无边无际的幻觉、没有终结的语词游戏、无法遏止的表达欲望、莫名其妙的暴力行径、失去家园而没有归宿的任意逃亡和随遇而安的死亡。
二、偶然性:作品内在的隐喻结构当代叙事学认为故事即为一种结构。
余华与卡夫卡的文学缘
一余华与卡夫卡的相遇称得上他所说的“文学里最为动人的相遇”和“文学里最为奇妙的经历”之一。
(1)余华的文学创作先于他对卡夫卡的阅读,但根据他多次回忆,他在文学道路上一次决定性“新生”却源于卡夫卡:“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
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
”(2)“拯救”和“恩赐”都是分量很重的词,在其后的岁月里还会有无数作家的名字陆续出现在余华的回忆中,但这么有分量的词没有再次出现过。
余华说卡夫卡从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他,但他没说是谁从卡夫卡的屠刀下拯救了他——敏锐的余华不可能感受不到卡夫卡式“屠刀”的危险。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命中注定”将要成为一个作家的余华而言,卡夫卡的写作给了他自我拯救的力量?理解这种“拯救”或许应该成为探讨余华与卡夫卡之间文学缘分的一个起点。
为恰当地理解这种“拯救”,最好获得一种理解卡夫卡的恰当方式,但做到这一点太过困难。
对于我们的问题而言,直接进入余华对卡夫卡的理解或许是一个更方便的选择,但这一点也令人困惑。
在首次表达了对卡夫卡感恩之情的10年之后,阅读了更多“文学”的余华似乎意外地发现卡夫卡在“文学之外”:“卡夫卡没有诞生在文学生生不息的长河之中,他的出现不是因为后面的波浪在推动,他像一个岸边的行走者逆水而来。
很多迹象表明,卡夫卡是从外面走进了我们的文学。
”(3)卡夫卡的文学是一种“文学之外”文学?但“文学之外”也正是余华对他所钦佩的许多作家的理解角度(他也曾这样猜测博尔赫斯的写作:“博尔赫斯是否也想使自己成为文学之外的作家?”),“文学之外”既是他进入文学的方式,也是他理解文学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按照我的理解,也正是余华从卡夫卡那里获得“拯救”的方式:“卡夫卡教会我的不是描述的方式,而是写作的方式。
”(4)——“在文学外面的”作家卡夫卡教会了余华进入文学“里面”的写作方式,当余华以这种方式成为一个作家时,他自己也就学会了这种从“外面”进入“里面”的卡夫卡式的自我拯救方式。
生存的荒谬 想象的自由——浅谈卡夫卡对余华文学创作的启迪
灵 在 余华 创 作 中则 以大 量 漂 浮不 定 的 幻觉 出现 。 川端 使 余 华 的感 觉 触 角 异 常 灵 敏 , 但 余 华 却 更 多 地 将 触 觉 伸 向
会 了 如 何 去 表 现 细 部 , 而 且 是 用 一 种 感 受 的 方 式 去 表
的小说 中 , 华 没 有 价值 评 判 , 有议 论 , 没 有 情 感 , 余 没 更 有
的 只 是 不 动 声 色 的 讲 述 ,仿 佛 一 个 圣 者 在 审 视 世 间 的 荒 谬 与残 酷 。 当我 发 现 以往 那种 就 事 论事 的写作 态 度 只能 “ 导 致 表 现 的 真 实 以后 . 就 必 须 去 寻 找 新 的 表 达 方 式 。 我 寻
一
精 神 上 的启 蒙 , 竭 力 保 持 零 度 情 感 进 行 叙 述 。 他 余 华 以 其 独 特 的 叙 述 方 式 、意 义 空 缺 的 静 态 描 述 和 委 琐 的 悲 剧 形 式 冲 击 了 传 统 的 写 作 、 读 习 惯 , 称 为 中 阅 被
国先 锋 派小 说 的 代表 人 物 , 所 寻 求 的无 我 的 叙述 方 式 . 他
拍 即 合 , 曲 同 工 。表 现 在 具 体 作 品 中 , 人 都 超 越 了 异 两
生 活 的 表 象 . 示 了 困 惑 人 类 的 普 遍 性 问 题 。 文 将 从 文 揭 本
本 形 式 、 题 思 想 和 创 作 观 三 方 面 阐 释 卡 夫 卡 对 余 华 创 主 作 的影 响 。 关 键 词 :余 华 卡 夫卡 文本 形 式 主题 创 作 观
极 端 的 寓 言 . 能 凸 显 现 实 社 会 的 本 质 和 冷 漠 、 忍 与 暴 才 残
现 。 _ 端 康 成 对 物 体 “ 机 勃 勃 ” 感 知 , 得 余 华 在 描 ”r 川 生 的 使
屈从·反叛·重建——浅析余华、卡夫卡对“父亲”形象的塑造
中图分类号 : 0 . I 67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05 5 ( 0 1 1-0 20 10 .77 2 1 )00 3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 中西方 传 统文 化 中 ,父 亲 ” 终是 一 个 有 着 “ 始 极高地位 、 带有神 圣光环 、 不容亵 渎 的形象 , 是权力 与 秩 序 的象 征 , 子 辈 获取 生 命辉 煌 和 精 神 曙光 的渊 是
一
一
我们知道 , 余华的创作之路 , 离不开卡夫卡的影
、
% 收 稿 日期 :01 53 2 1 —O
作者 简介 : 杜杰 (9 5 ) 女 , 18 一 , 江苏徐 州人 , 士研 究生 , 硕 研究方 向: 比较 文 学与世界 文学。
“ 惧父” 即使在他下定决心杀死父 亲时, , 走进房 间 第一 反应 还是 : 我 的父 亲仍 然是 一 个 “ 响, 曾说 : 在 我想象力 和情绪 力 日益枯竭 的时 看 到父 亲后 , 他 “ 候 , 夫卡 解 放 了我 ” “ 卡 , 我把 这 理解 成命 运 的一 次 魁梧 的人 。 所 以 当 父 亲 最 后 说 : 我 现 在 判 你 去 投 ” “ 恩赐 ” …在 卡 夫卡作 品里 , 们 总 能看 到 或感 觉 到 河 淹死 !格 奥 尔 格 没 有 任 何 反 抗 , 从 地 执 行 了 。 。 我 ” 顺 位 父 亲形 象 的存 在 。所 以卡夫 卡跟 马克 斯 ・勃 洛 在那个时刻 , 亲的“ 父 判决” 就是上帝 的命令 , 其权 德说 : 想 “ 自己的全部 作 品题 名 为 ‘ 出父 亲 的 威 性不 容质 疑 。 他 给 逃 范围的愿望 ” 。2 ’l 深受 中国传统 思想影响 的余华 , - 在余 华 前期作 品中频 频 出现 的 “ 亲 ” 无 论 以 父 , 其作 品中 的 “ 亲 ” 加 具 有 本 国特 色 。下 面 我 们 何 种 面貌 出现 , 的地位 永远 是权 力 的操 控 者 、 序 父 更 他 秩 来 比较两 位 作 家笔下 的“ 父亲 ” 象 。 形 的核 心 , 任何 人 都不 能 游 离 于 父 亲 的 权力 意 志 之 外 而成 为 “ 外 人 ” 如 《 局 , 十八 岁 出 门远 行 》 鲜 血 梅 《 对 父 亲的 “ 从 ” 屈 等 十 的 我 和 鲜 卡 夫 卡 把 自己 的作 品说 成 是 为父 亲而 创作 的 , 花》 。《 八 岁 出 门远 行 》 “ ” 《 血 梅 花》 他 曾经写道, 写作是一种祈祷 ” 那 么父 亲则 作为 中的阮海 阔 , “ , 他们 的第 一次 出 门远行 , 都不 是 自己对 上 帝 的形象 存 在 。在卡 夫卡 看来 , 父亲 是一 种神 祗 , 外界 的渴 望 和 冲 动 : 我 ”的 出 门 是 父 亲 整 理 好 背 “ 既可敬 又 可畏 , 既不 能 企 及 又无 法 逃 避 。父 亲 的权 包 , 告诉 “ ” “ 已经 十八 了 , 应 该 去认 识 一 下 我 ,你 你 ,我 没 威地位 , 在他 的作 品 中显 露无疑 , 判决》 变形 外 面 的世 界 了 ” “ ” 有 任 何 反 抗 遵 循 了 父 亲 的 如《 《 阮海 阔则是 遵从 了父亲 的遗 嘱 , 江湖 中寻 找 在 记 》 。《 等 判决 》 通过 主人 公 格奥 尔格 的视 角展 开 意 志 ; 是 杀父 仇 人 , 同样 是 顺 从 了父 亲 的权 威 意 志 。余 华 通 叙 述 的。通过 他 的视 角 , 我们看 到 , 天性惧 父 的格奥 尔格 无法 “ 正按 自己 的主 意行 事 ” 直 到两 年前 母 过 这些 形象 , 示 了“ 真 , 揭 父权 ” 的绝对地 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 形成他们两位作家这种冷漠叙事的态度与他们的童 ” 年经历是分不开的。 许多作家都承认自己的童年经历在他们 的写作中留下了浓重的心理潜影, 独特的经历往往就会形成 与众不同的风格。 可以说余华和卡夫卡的童年都不一般。 余 华的童年是在医院中度过的, 由于父母都是医生, 他会经常看 到血肉模糊的东西, 甚至还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太平间里, 这种封闭而古怪的经历注定了日后余华作品中的冷酷。 说到 卡夫卡, 他的童年也是阴暗而且残酷。卡夫卡出身于一个商 人家庭, 父母忙于经商, 对他的学习不闻不问, 而且还经常施 加暴力, 再加上他后来的生病, 让他在不辛的遭遇中越来越冷 静, 而且也形成了极端内敛的性格。这些阴郁凄凉的童年经 历最终指向了他们成年后的思想意识和作品风格。 第三, 余华和卡夫卡都坚守内心的真实。 一般来说, 作家 的内心都是敏感的, 脆弱的, 他们的内心往往和他们生活的现 实存在很大冲突。余华和卡夫卡正是这样的作家, 他们都敢 于向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挑战, 坚守自己内心的那种真实。 正如余华自己说: 到 “ 《现实一种》 为止, 我有关真实的思考只 是对常识的怀疑。也就是说, 当我不再相信有关现实生活的 常识时, 这种怀疑便导致我对另一部分真实的重视, 从而直接 诱发了我有关混乱和暴力的想法。 也正是由于余华和卡夫 ” 卡能够坚定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并坚定而执着地走下去, 所以 才会在文学中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有风格。 总之, 余华与卡夫卡的作品都以荒诞离奇的风格著称, 余 华从卡夫卡的作品中吸取了卡夫卡的思想观念、 审美情趣、 艺 术技巧, 从而导致他们的作品在主题、 技巧、 风格方面有许多 相似之处。
艺 术 殿 堂
浅谈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闫 婷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曲阜 273165)
摘 要 余华和卡夫卡都是荒诞派的写手, 余华从卡夫卡的作品中吸取了卡夫卡的思想观念、 审美情趣、 似之处。 关键词 余华 卡夫卡 绝望 冷漠 真实
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 卡夫卡是现代主义小说家中的一 位重要人物。 他的作品以其荒诞的寓言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一 个又一个现代人的困境。 同时在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中 我们也能够感受到那种荒诞离奇的风格。 两人的作品在思想 观念、 审美情趣、 艺术技巧等方面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余 华曾说:在我想象力日渐枯竭的时候, “ 卡夫卡解放了我, 卡夫 卡让我学到了写作的精髓。 因此,可以运用比较文学中的 ” “平行研究” 这一方法对余华和卡夫卡作一个比较, 进而对他 们的作品风格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在比较文学中, “平行研究” 所谓 就是要将那些 “相似” 、 “类似” 卓然可比” 、 “ 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的文学, 两 个不同民族的作家, 两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 研究其异同, 并得出有益的结论。平行研究通常包括了对文 学的主题、 题材、 人物、 情节、 风格、 技巧甚至意象、 象征等的比 较。 笔者主要从主题、 技巧、 风格三方面来谈谈余华对卡夫卡 的吸收和借鉴。 卡夫卡这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引起世界文坛广泛注 意的作家, 时隔半个多世纪终于被中国读者所认识, 而余华就 是那些读者中之一。 余华从卡夫卡的小说中发现了卡夫卡对 世界的 “荒诞性” 的深刻揭示, 这恰好让余华受到了启发, 因 此, 余华和卡夫卡才具有许多相同之处。 首先, 余华和卡夫卡的作品都表达了 “绝望” 这一主题思 想。 余华为我们描绘的世界, 是一个令人恐惧、 不安而绝望的 世界。余华热衷于描写罪恶、 丑陋、 阴谋、 暴力、 色情和幻想, 他可以不动声色地刻画血淋林的暴力场面, 《河边的错误》 如 、 《难逃劫数》 现实一种》 、 《 等等。 在他的作品中, 人物最阴暗的 心理向读者敞开, 而且他们除了倒霉地死去或是莫名其妙地 失踪就不会有其他下场。正像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说的那样: “阅读余华的作品, 你便会发现, 生命没有希望, 活者仅仅是为 了给绝望作证。 而这种绝望的图景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同样 ” 是一个回旋不绝的主旋律。例如,诉讼》 《城堡》 《 和 中把主人 公的死描写得非常冷静, 还有卡夫卡在去世前的一两年曾经 写过一篇小说 《地洞》 小说的叙事者 , “我” 是一个精心为自己 营造了地洞的小动物, 但这个小动物却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充 满了警惕和恐惧, 这个地洞的寓意是很深刻的, 它意味着生存 在世界中, 每个人都在劫难逃, 这不能不说又是一种绝望。 所 以, 余华和卡夫卡的作品都表达了一种人在世界上无路可走 的绝望主题。 其次, 余华和卡夫卡在写作时都采取纯客观的冷漠化叙 述。 卡夫卡一向是以他那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纯客观叙述构 成了独特的 “卡夫卡式” 艺术风格, 而余华呢, 正如他自己在一 篇序言中说道: “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 理智代替不了 我的写作, 正因为此,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
注释: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第 91 页. 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第 257 页. 余华.余华精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 1 页. 余华. 虚伪的作品. 余华作品集. 第 2 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年半,第 281 页. 参考文献: [1]陈淳,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版. [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版. [3]余华.世事如烟.北京: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9 版. [4]卡夫卡.审判 城堡.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版. [5]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得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版.
2008 年第
12 期
安徽文学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