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民居的现代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房屋新建的调查分析
这次我选择的是关于在自家地基上进行房屋再设计或再建造的题目。在现在初期的想法阶段更倾向于在原址重新设计建造房屋,因此需要调查资料来支持我的设计和想法,以下是我的调查分析。
交通地理
这次的地点在四川省邛崃市大同乡。大同乡距省会成都市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5公里,总车程约一个小时。东距邛崃市城区18公里,西通天台山35公里,北及花水湾温泉20公里及西岭雪山33公里,是川西旅游环线未开发的一方旅游的投资热土,既适合自驾车旅游,又开设有邛崃,大(同)、水(口)公交专线。大同乡境内地形地貌为山区的丘陵,辖区内旅游及农副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蚕桑、竹茶、畜牧、水果、以及待开发的旅游业。境内主要旅游资源有省级文物保护唐代古刻“石筝山大佛”、川西地方特色建筑群“吊脚古楼”、冬暖夏凉的九顶山仙人洞及穿洞山溶洞、双叉河、千年古树、万亩竹海等。
房屋特点
大同乡地属四川省邛崃市,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区,大部分民族建筑属川西民居风格。川西民居是汉族民居建筑流派之一,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编夹壁墙等;屋顶用小青瓦、草、谷草、山草、石板瓦、树皮瓦等;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呈现出一种相互的质感美、自然美。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形成了人与住宅,环境的和谐统一。建筑造型朴素亲切,单体设计体型简单,注重自然通风和遮阳,构造设计有防潮设施,门窗采用平开,有较好的密闭保温性能,具有做法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首先,它体现在住宅布局中的开敞自由。汉族民居建筑特征是以庭院式为主要形式,基本组合单位是“院”,即由一正两厢一个下房组成的“四合头”房,立面和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对称要
求并不十分严格。院内或屋后常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并用檐廊或柱廊来联系各个房间,灵巧地组成街坊。
其次,这种风格表现在建筑造型上是轻盈精巧。
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汉族民宅建筑多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薄封檐,开敞通透,轻巧自如。建筑的梁柱断面较小,外墙体的高勒脚、半桩台,室内加木地板架空。
再次,川西民居的飘逸风格,表现在建筑色彩上是朴素淡雅。
川西平原植被较好,四季常青,而民居的建筑色彩十分朴素,多以冷色调为主。瓦为青色、墙为粉色(或灰砖色、梁柱为茶褐色、门窗多为棕色(或木料本色)。其重点装修部分是小门楼,俗称“龙门(或门道)”,但仍是以冷色调为至,常常“雕而不画”。
民族环境
大同乡民族结构单一,99%的人口主体为汉族。但是,川西地区的兼容性特别强,因此,川西居住文化也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融合文化,其许多特色的形成,都是在不抵触外人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的结果。并未因吸收外来文化而丢失传统,而是在兼容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地自然与经济条件的,独立形态的文化体系。人文特点
大同乡地属川西民居风格,所以人文特点也具有典型的川西民居特点,川西人讲究礼节,喜好聚集娱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国内外首屈一指的茶馆文化也因此而繁荣。这一特点也突出地表现今
居住方式和邻里关系上,有一种田园诗歌式的诗意。
这种亲情味,还表现在川西民居的建筑上。如大小院落中的天井与宽屋檐,以及沿街住宅或店铺外的檐廊,便为居住者创造了一个较明朗的生活工作的“公用空间”,供家人纳凉、妇女手工、小孩嬉戏、邻里喝茶下棋以及接待来客之用,使邻里间得以充分交流对话,使蜀人深感“远亲不如近邻”。
设计定位
回归质朴的传统风格并彰显与时俱进,房屋周围树木林立,建筑规划的实际只有回归质朴的传统风格才能让我们的村寨整体融入到
自然生存的环境当中,并与环境相衬托,显示出与其他地域和环境空间迥然不同的个性风格与传承文明。房屋将采用传统川西民居建筑风格,构造一个养老民居两口之家。
设计细节
首先将确立整体结构为“院”。将川西民居的宽敞自由融入其中,再有当地如今大力发展旅游,在雅安地震过后,成都市更是大力发展川西旅游小环线。而房屋位置正位于川西旅游小环线旁,区位优势明显,可发展旅游业副业。所以房屋设计中要兼具川西传统建筑和农家的功能。
总结
川西民居是我国民族建筑中的一块明珠,它以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念,很好的诠释了我国民族建筑的无限魅力。而现代建筑在设计过分依赖对环境舒适度的调控,忽视了用设计手段来对居住环境进行调节,从而导致能耗高,不环保。川西民居的设计
风格则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来借鉴,我们应该学习并且加以保护利用和创新,让这种设计理念与风格传承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