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格赛尔的观点源自于他的双生子爬楼梯研究,说明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佛洛伊德:自我(现实原则),本我(快乐原则),超我(至善至美原则)。
最近发展区: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时序设计:时序设计是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起,以更好的探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
跨文化研究: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个体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生态发展观的五个环境系统:微系统、中介系统、外系统、宏系统、时序系统
主要的胎内环境因素:母亲的年龄、母亲服药、母亲的情绪
认知发展指的是人类的各种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所发生的有序而相对持久的变化
测试婴儿的深度知觉:视涯实验
乔姆斯基:语言习得装置
怯生:婴幼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
青少年在情绪表现上的两大特点:内隐文饰性、两极波动性
鲍姆令德的教养方式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观点采择:个体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加以区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
自我:自我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
自我概念:关于我是谁、我有什么样的性情、态度及价值观的认识
自尊:自我所作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引起的情感
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早期经验的作用:
1、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哈洛的恒河猴隔离实验:将幼猴隔离在特定的房间,物质条
件满足,但不让它与人和其他猴子接触。结果发现,这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幼猴行为失常的严重性与隔离时间的长短、隔离开始的时间有关。他确信,母亲的抚养、同伴间的交往是所有灵长类动物正常发展所必须的。
2、生活环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孤儿院的孩子往往缺乏认知与社会性刺激及应答性的
反应。
皮亚杰认为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2、自然经验:主要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
3、社会经验:指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4、平衡化:认识或思维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在观察别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
自我强化:自己奖励自己,无需依靠外界强化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从生命的孕育到
晚期,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存在发展的起点和终点。心理发展不仅取决于先前经验,而且也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发展的进程与速率都是不相同的。
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三类影响系统决定个体的发展:
(1)年龄阶段的影响,主要指生物性上的成熟和与年龄有关的社会文化事件
(2)历史阶段的影响:与历史有关的生物和环境因素
(3)非规范事件的影响:对某些特定个体发生作用的生物与环境因素
4、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总体框架——生物和文化共
同进化的结构
5、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选择、最优化、补偿三者之间的协调存在于个
体发展的任何过程之中
启示:毕生发展观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借助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人的发展过程。同时,毕生发展观也为中老年人调整心态、接受终身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偏好方法: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片的时间。如果婴儿对某一对象注视的时间较长,则说明婴儿对这一对象表现出偏好。这说明婴儿至少在知觉注意方面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
一.前运算阶段
1、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等现象中,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心理表征迹象
2、他们的思维和言语常常是自我中心的
3、缺乏可逆性或灵活性
4、受知觉外表的支配
二、具体运算阶段
1、儿童具有可逆性的心理运算的能力
2、具体运算思维者能够去中心化
3、儿童依赖知觉信息,转而使用逻辑原则
信息加工与皮亚杰理论的异同
主要研究目标类似,主要差异在于:
1、信息加工理论假定认知是信息的加工过程,记忆限制可能影响儿童储存和加工信息的能
力
2、信息加工理论通常假设发展变化是渐进而连续的,而不同于皮亚杰所想象的那种非连续
的质的变化
3、信息加工心理学家通常拒绝跨任务的一般性或阶段的概念
会话合作的四准则:
数量准则: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多
质量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相关原则:所说的话应与当前主题有关
方式准则: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有条理
考察儿童语言发展:
语音:语音的范畴知觉可能是某种先天能力
语义:某种语言的意义系统,过度扩展和过度缩小现象表明,在一段时间里儿童的单词使用不同于成人
语法:
语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语言的运用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论:
流体智力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
晶体智力是一个人后天经由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或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情境亚理论:阐明的是智力与环境的关系,适合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所理解和测量的智力行为
经验亚理论:阐释的是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主要论及个体对任务或情境的经验对于个体理解智力在人与任务或情境交流中的作用
成分亚理论:揭示的是智力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成分,阐释的是完成智力行为的内在机制
智力的PASS模型
戴斯等人提出了“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模型”
1、注意—唤醒系统:该系统是人类心理心理过程的基础,只有达到适合的觉醒状态,
个体才能接受和加工信息
2、编码—加工系统:即同时性加工过程和继时性加工过程
3、计划系统:是出于最高层次的认知功能系统,从事智力活动的计划性工作
4、PASS模型各过程之间的关系:三个技能单元彼此之间有一种动态联系,在这种动
态联系中,它们对个体经验作出反应,服从于发展的变化,并形成相互联系的系统
儿童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1、情绪的内容不断丰富:儿童在2岁时已经能初步表达复杂的情绪,并用语言来交流感情
体验,进入小学后各种社会情绪、高级情感不断发展
2、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加强:愤怒的情绪减少,并更加现实化
3、情绪更富有稳定性: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逐步加强
4、情绪更具社会性:越来越注重同伴交往,学习成绩
儿童中期同伴影响的特点:
1、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青少年早期同伴影响较大
2、同伴影响大小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父母对孩子缺乏明确要求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
同伴影响
3、同伴的影响及同伴与父母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生活领域的变化而不同:职业、学习方面
父母具有支配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