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和具有广泛联系性的学科。
中学地理课的科学内容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
通过中学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文明健康的情趣。
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职业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结合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世界观教育、国际主义和全球观念教育三个部分。
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时很难完全划分开来。
一、建立多层次目标体系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目标可从观念、情感、意志行为三个方面衡量,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和特点,高中地理新教材注重深化人地关系,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依据新大纲的要求,其目标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国情教育。
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其树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地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从自然与人文等诸多地理要素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证。
所以,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
从地理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
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反映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关系,及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等问题。
在国情教育中,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外,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讲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通过教育活动,逐步把学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责任感,铸造他们的报国志。
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地理教学是一门关注地球的研究学科,涵盖了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
地理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式,更是一个平台,通过地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对学生的思想和态度进行塑造和引导。
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一、思想教育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素质,以此影响学生的思想,促进其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感悟地球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保护地球和改善环境的行动中。
二、地理教学中实现真正的思想教育需要全方位的配合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需要全方位的配合,包括教师教育思想、教材编写思想及学生学习思想。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教育意识,通过讲解解释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来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
教材的编写应该注重思想学习的效果,力求将地理学科内容贯通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考和启迪,受到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他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思考所学内容,探寻知识背后的思想道理,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三、培养综合素质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需要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地理学科除了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把地理学科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思考、创新,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综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来启迪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贡献社会。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探究
1.American Puritanism清教It comes from the American puritans, who were the first immigrants moved to American continent in the 17th century. Original sin, predestination(预言)and salvation(拯救)were the basic ideas of American Puritanism. And, hard-working, piousness(虔诚,尽职),thrift and sobriety(清醒)were praised.Characteristics: 特点1. Idealistic: Puritans pursue the purity and simplicity in worship. They focuse the glory of God, and the angry God.They believe in the doctrine of destiny, original sin, limited atonement2. Practical: Puritans come to Amrican to do business and make profits with the desire of chasing wealth and status. They have to struggle for survival under the severity of the western frontier.3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spiritual and the material is the basics of the Puritan mind. On the one hand, Puritans chase the purity of the early church.On the other hand, they come to America to earn money. This contradictory will be reflected by their thoughts.4. In a word, it rests on purity, ambition, harding work, and an intense struggling for success.2.Romanticism浪漫主义: the literature term was first applied to the writers of the 18th century in Europe who broke away from the formal rules of classical writing. When it was used in American literature it referred to the writers of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who stimulated(刺激)the sentimental emotions of their readers. They wrote of the mysterious of life, love, birth and death. The Romantic writers expressed themselves freely and without restraint. They wrote all kinds of materials, poetry, essays, plays, fictions, history, works of travel, and biography.3.Transcendentalism先验说,超越论:is a philosophic and literary movement that flourished in New England, particular at Concord, as a reaction against Rationalism and Calvinism (理性主义and喀尔文主义). Mainly it stressed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God,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church, and advocated independence of the mind.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are Emerson and Thoreau.4.American Realism现实主义: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Civil War brought the Romantic Period to an end. The Age of Realism came into existence. It came 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lie of romanticism and sentimentalism. Realism turned from an emphasis on the strange toward a faithful rendering of the ordinary, a slice of life as it is really lived. It expresses the concern for commonplace and the low, and it offers an objective rather than an idealistic view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experience5.Local colorism乡土文学: is a type of writing that was popular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particularly among the authors in the south of the U.S.. this style relied heavily on using words, phrases, and slang that were native to the particular region in which the story took place. local colorists tried to immortalize(使不朽) the distinctive natural, social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vernacular(本国语) language and satirical(讽刺的)humor. A well-known local colorism author was Mark Twain with his books Tom Sowyer an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6.Naturalism自然主义: American naturalism was a new and harsher realism.It was initiated in France. American naturalism had been shaped by the war; by the social upheavals(剧变)that undermined the comforting faith of an ear lier age. America’s literary naturalists attempted to achieve extreme objectivity and frankness, presenting characters of low social and economic classes who were determined by their environment and heredity. Although naturalist literature described the world with sometimes brutal realism, it sometimes also aimed at bettering the world through social reform.7.Stream of consciousness意识流:It is one of the modern literary techniques. It is the style of writing thatattempts to imitate the natural flow of a character’s thoughts, feelings, reflections, memories, and mental images as the character experiences them. It was first used in 1922 by the Irish novelist James Joyce. Those novels broke through the bounds of time and space, and depicted vividly and skillfully the unconscious activity of the mind fast changing and flowing incessantly。
《地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顶级教案(金奖)
《地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顶级教案(金奖)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辨别信息能力,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地理特点和发展现状,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国家地理特点介绍:通过图表和地图展示,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的地理特征。
2. 国家发展现状分析: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3. 地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结合国家地理特点和发展现状,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主动探索地理知识和国家的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运用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地理景观和国家发展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 个人表现评价:通过平时观察和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掌握程度、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小组合作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中的贡献度、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五、教学资源1. 地理教科书和参考书籍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3. 图表、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源六、教学安排本课程安排为10节课,具体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如下:1. 课程导入和教学目标介绍(1课时)2. 国家地理特点介绍(2课时)3. 国家发展现状分析(2课时)4. 地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2课时)5. 探究式学习活动(2课时)6. 教学评价和总结(1课时)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将地理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同时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思想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思想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如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
中学地理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呢?我认为:一、首先应该明确一般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1)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
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4)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一般情况下45分钟内不易完成任务。
(5)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
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状况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6)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
一般情况下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
(7)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
地理教学如要正常进行亟需一种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用时少,收效大的教学手段。
二、地理教学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把电化教学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思想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思想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如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
中学地理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呢?我认为:一、首先应该明确一般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1)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
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4)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一般情况下45分钟内不易完成任务。
(5)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
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状况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6)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
一般情况下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
(7)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
地理教学如要正常进行亟需一种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用时少,收效大的教学手段。
二、地理教学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把电化教学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教育
余 永 伦
德育是教 师有 目的地正确培 养学生思想 品德的 活动 ,是 当今 社 会素 质教育 的灵魂 。地理 学科 有着 丰富的德育内涵 ,理 应担 当 德 育 教育 的 重要 角 色。 思想 道 德教 育是 素 质教 育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教师 在学科教 学 中要积极 实施思想 道德教 育。因此 ,做为一 名地 理教师 ,要把 德育 作为地理 教学 中的灵魂 ,自始至终 将德育 贯穿 于整个 地理教 学之 中。如何 在初 中地理教学 中对 学生 进行思 想道德教育 ,笔者 做了一 下探索。
一
、
英 国科学 家培根讲 过 ,在人类 社会的发展 中 ,只有造纸 、印 刷术 、火药和 罗盘对 整个历史进程 的影 响最大。这说 明 了中华 民 族对 全人 类作 出了巨 大贡献 ,在世 界 民族 之林中是值 得骄傲 的。 爱 国主义体现 了对 自己祖国 的深厚 感情 ,它作 为一种 意识形态 对 于一个伟 大民族 不仅是 政治标准 ,还是道德 规范。 因此 ,爱 国主 义教育 主要表现 为爱祖 国 、爱人 民 、爱共产 党 、爱社会 主义 的教 育 ,使学 生增强 民族 自豪感 ,自觉 抵制不 良思想 侵蚀 ,克服 自卑 感, 增 强责任感 和为国献身的使命感。 例 如在讲授 “ 中 国的疆域 ”一节时 ,我 重点介绍我 国陆地面 积9 6 0 万平 方公 里 ,居世界第三 ,然后通过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 辽 阔的 国土 等内容 的教学 ,增强学生 的民族 自 豪 感。在讲 授 “ 中
一
二、课堂教学 。强化思想教育 地 理教学 中应严格遵 循 “ 分析一一 综合—— 再分析一一 再综 合 ” 的规律 ,培养 学生 创新思 维能力。通过 对各种 地理现 象 的分 层剖 析 ,将 各个组 成部 分的特征 辨析清楚 ,再 加 以综 合概 括 ,这 样既 能获得 完整 的知识 ,又能激 发和活跃 学生 的创 新思维 。总而
初中地理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
初中地理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引言地理课程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传授学生地理知识,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的使命。
本文档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地理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地理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策略1. 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教师应深入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如地理人物、地理事件、地理现象等,将这些资源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
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教师应深入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如地理人物、地理事件、地理现象等,将这些资源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
2. 创设情境:通过地理现象的观察、地理问题的讨论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发展与个人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设情境:通过地理现象的观察、地理问题的讨论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发展与个人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 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如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案例中感受国家的发展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国情意识。
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如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案例中感受国家的发展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国情意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评价1. 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地理课程不仅传授学生地理知识,更是培养其对国家、民族和地球环境的认同、责任感和爱心的关键时期。
地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几种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1. 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研究教材,提炼出其中的思政元素,例如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地理政策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发展和挑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 设计思政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我国的地理政策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学生了解国家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所做的努力,增强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
例如,通过播放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我国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色,增强其对国家的热爱。
通过展示我国在不同领域的成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4. 结合实地考察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很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自然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 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其自身的思政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政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
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政教育能力,以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和思政教育的任务。
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政素养的重要途径。
《地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顶级教案(金奖)
《地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顶级教案(金奖)1. 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地理》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 增强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教学内容2.1 课程内容《地理》课程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2.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地理特点、地理优势,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环保意识教育:通过介绍地理环境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 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介绍世界各国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教学方法3.1 教学手段- 讲授法:用于传授地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谈话法:用于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测等,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2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地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案例教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 比较教学: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地理现象、地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 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地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4.2 评价指标- 地理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 地理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地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地理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观测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地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地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案例简介该案例为一等奖优秀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地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本案例以简洁的语言和简单的策略展开,避免了法律复杂性的问题。
案例内容本案例着重强调地理课程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地理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地理课程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利用地图、图表等教具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展示- 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 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地图、图表等教具,讲解国家的资源分布、气候特点等相关知识。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如参观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制作地质模型、气象观测等,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5.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和思政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他们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同时也提升了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这对于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结论地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简单的策略,成功促进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地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提升了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地理》课程下思政教育的优胜教案(一等奖)
《地理》课程下思政教育的优胜教案(一等奖)《地理》课程下思政教育的优胜教案(一等奖)1. 教学背景1.1 课程定位《地理》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核心课程,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还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对自然景观、地理现象产生浓厚兴趣,但地理学科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不易把握。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学会运用地理视角分析问题,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学会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人生观;2.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教学内容3.1 教学模块1. 地理与可持续发展;2. 地理与生态环境;3. 地理与人口、资源、环境;4. 地理与历史文化;5. 地理与科技创新。
3.2 教学要点1. 地理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2. 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3. 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 教学策略4.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现象背后的道德价值。
4.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升道德素养。
4.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4.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5 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图书、实地考察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学评价5.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实践能力、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浅谈地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结合
浅谈地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结合一是切入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地理教材,及时切入当前课堂热点问题,介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比如在高一地理第一册《人类对宇宙的xx探索》内容教学时,作者及时介绍了我国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指出我国目前在航天科技领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又如,笔者在讲授高二地理第二册《西南地区交通建设的地理背景》时,向学生介绍了我国青藏铁路建设的情况,指出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高x、线路长x的铁路,有“天路”之誉。
这样,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客观公正地分析中国国情,做到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地看待xx 的现状,督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看待问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在讲授“海洋资源”的内容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以下信息: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疆域辽阔,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岛屿星罗棋布。
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许多岛屿及其周边海洋资源已被其他xx所侵占。
接着,笔者将“钓鱼岛问题”引入课堂。
作者介绍了钓鱼岛丰富的资源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阐明了中国对钓鱼岛的态度和立场,介绍了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等xx国对钓鱼岛的看法,分析了他们的意图。
这样学生才能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和平崛起”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X之后,作者这样指导学生:“爱国要付诸行动。
对于学生来说,努力学习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第三,开发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何加强新时期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件下国有 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i可以开展诸如市场经济条 f _
企业如 何Leabharlann 应 市场需 要 , 求得 发展 等内容 的调研 , 以加深对市场经济 的理解 。
( 者 单 位 : 南省 泌 阳县 泌 水镇 中心 学校 ) 作 河
U
教研视点
1 3
如何加强新时期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 育
■ 卢 金秀
香港 回归这一世纪 盛事 , 更加激 发学 生们 的爱 国热 情, 洗雪 中华 民族 百年耻 辱 , 奋 民族精 神 , 振 将来报 效祖 国。 同时 , 大力宣 传“ 国两制 ” 要 一 的伟大构想 , 让学 生深信 , 随着香 港和澳门问题 的圆满解决 , 台湾 问题 也必将最终解决 , 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 祖 3 改 革 开放 与 市场 经 济体 制 实 践 证 明 , 革 开 . 改 放 是 强 国之 路 。 中 国经 济 必 须 走 向 世 界 , 人 到 经 融 济全球化 的大潮之中 , 与世界经济接轨 , 开展 国际合 作, 参与国际竞争 , 才能 不断增 强我 国 的经济实 力。 应结合世 界地 理和 中国地理教学 , 清楚由于 自然 、 讲 社会 和历史 等原因 , 世界各 国经济发展很 不平衡 , 只 有实行经 济互 补 , 才能使各方受益 。同样 , 国各地 我 区经济发展也存 在差异 。因此 , 建立社 会 主义市 在 场经济体制过程 中 ,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 发挥地 区 优势 , 加强区间联系 , 实现 自然 、 文资源 的优 化组 人 合和配置 。 三 、 时 期 地 理 思 想 教 育 的 实 施 针 对 新 时 期 地 新 理 思 想 教 育 的 特 点 和 内 容 。 们 可 以 采 取 以 下 方 式 我 对学生实施思想教 育。 1以课 堂教 学 为 中心 , 思 想 教 育 于 地 理 教 学 . 寓 之 中。地 理思想教育 必须 紧扣地理 教学 内容 , 能 不 脱 离地理教学另搞一套 , 要走出简单 、 生硬 的思想 教 育的模式 , 让学生 在地理 教学之 中不 知不觉地 接受 思想教育 。地理教材 中蕴藏 丰富 的思想 教育 内容 , 是实施新 时期地理 思想教 育 的重要 素材 。例 如 : 在 讲授有关 可持续发展 问题 时 , 以珠 江三角 洲生态 可 农业 和黄土高 原水 土 流失 的现 实 正反 对 比加 以论 述 。珠江 三角 洲地 区利 用桑 基鱼塘 发展 生态农 业 , 池塘用 于养 鱼 , 泥用于 培植桑 树 , 塘 桑叶 养蚕 , 蚕沙 喂鱼 , 助这样 一个 高度集 约化 的 、相互促 进 的 良 借 性循环 , 取得农业稳 定高 产 , 到生 态效 益 、 济效 达 经 益和社会效益 的统一。相反 , 土高原地 区 , 黄 长期 以 来 由于不合理地 开发利 用 自然 资源 , 造成 生态 环境 恶化 , 土流失严重 , 水 究其原 因是 人与 自然环境之间 不协调发展 的结果 。通过对 不 同区域 的 比较 , 让 要 学生认识到 : 人类 活动必须从当地 自然特点 出发 , 不 能违背 自然规律 , 否则 就要受 到大 自然 的惩罚 。要 保 持人 口、 资源 、 环境和社会经济 的相互协调与 可持 续发展 , 必须建立 起符 合当地 条件 的 良性循 环生 态 系统 , 从而使学生 加深对 可持续 发展 意义 和内容 的
《地理》领域的思政教育一流教案(金奖)
《地理》领域的思政教育一流教案(金奖)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使其在地理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流教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地球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教学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学习中国地理,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疆域、多样文化和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 引导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了解祖国各地的优秀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景观,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 环保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 分析地理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的能力。
3. 社会责任教育-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困、城市化等,通过分析地理数据和现象,激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视频等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地理知识和相关问题。
- 运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 组织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所学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 通过学生的调研报告、实践活动记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 通过学生的思政素养表现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学生在爱国主义、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效果。
结论通过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结合思政教育的要求,我们设计了一流的教案。
课程思政进课堂《地理》教案
课程思政进课堂《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 掌握地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方式;
3.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地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析;
2. 地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 融合思政教育的地理教学案例解析。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引发学生对地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激发研究动力;
2. 理论研究:介绍地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解析地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地理教学案例,展示如何融合思政教育内容;
4.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地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5. 总结归纳:总结地理课程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归纳融合思政教育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讨论与合作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促进思想碰撞和思维发展;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
1. 进行课堂练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地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地理课程中思政教育内容的运用能力;
3. 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思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
1. 地理教材和课件;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地理案例及相关资料。
七、注意事项
1. 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准备,熟悉案例内容和思政教育要求;
2.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观点;
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并改进自己的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初探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
”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这是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标。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时,就要不断更新和增加新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初中地理课中的思想教育途径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原理,有力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从而形成具体形象的地理知识表象,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具演示、地理模型、地理挂图、景观图片、音像显示,以及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的热情和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思想教育功能的实现过程。
每个学生都对于自己身边的地理环境比较熟悉,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地理教材教学内容与乡土地理素材的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将地理学思想教育功能融合在具体的地理教学活动中。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具体而深刻,这种教学活动也容易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地理园活动,同时,鼓励同学们发现身边的地理,及时运用新闻媒体等的地理素材,教会学生地理思维,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益的地理”。
这是综合运用地理课进行爱国主义、空间意识、竞争意识、灾害意识和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初中学生进行国情、乡情教育,首先要认识祖国,认识家乡,通过国情、乡情教育,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祖国和家乡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了解其中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激发其民族自尊、自信心,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美好家乡的决心和责任感。
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摘要】中学地理课本中包含着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地理实事分析,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生态环境的全球观念。
【关键词】教学思想教育观念一、分析地理事实,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地理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思想。
如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性;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分析问题时,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教学中,如果教师把这些观点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水乳交融,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如讲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天气状况的瞬息万变,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时,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
又如讲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时,既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民财产造成的危害,又要认识到台风有利的一面———带来的降水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教育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人和事物。
二、了解国情事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中学地理课本是国情教育的最好材料,教师不单只是为了向学生讲述我国的国情知识,而重点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建设社会主义责任感的迫切感。
教学中要纵横对比,充分利用课本中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事例的插图,把我国的优势的建设成就讲够,劣势的不足说透,让学生对中国的现状心中有数。
如讲我国的自然资源时,先指出我国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位居世界前列,使学生知道我国有得天独厚的国土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通过地形、气候、植物、景观、土壤的分析,学生了解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再对不利条件分析,使学生认识我国人口众多、山区面积广大、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等多种不利因素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促使学生树立“人均意识”、“忧患意识”、产生忧国心、危机感,进而懂得我国计划生育、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等国策的重要性,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杰出教学案例(一等奖)
《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杰出教学案例
(一等奖)
概述
本文介绍了一份获得一等奖的《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杰出教
学案例。
该案例采用简单的教学策略,避免了法律复杂性,并在独
立决策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
案例内容
该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地理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独立决策,不寻求用户的帮助,并遵循简单策略,避免了法律问题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来实施该案例:
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创设地理情境,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
兴趣,并结合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2. 互动式教学: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并结合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效果
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实施,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
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提升。
结论
该《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杰出教学案例通过简单策略和独立决策的方式,成功地实施了思政教育的目标。
该案例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得到了认可,获得了一等奖的荣誉。
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心得
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心得引言地理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地理课程的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认知。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尝试了一些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
本文将分享我在地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建立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我始终强调地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国家意识的重要性。
我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将地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地理问题中思考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激发思考地理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的讨论和辩论,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
发展创新在地理课程中,我尝试引入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我使用地理模拟实验和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地理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研究动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提升实践能力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鼓励学生参加地理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社会问题的实际情况,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结论综上所述,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联系、激发思考、发展创新和提升实践能力等方法与策略的结合,可以提高地理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不断改进地理课程的思政教育方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
一、首先应该明确一般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1.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
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4.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一般情况下45分钟内不易完成任务。
5.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
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状况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6.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
少。
一般情况下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
7.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
地理教学如要正常进行亟需一种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用时少,收效大的教学手段。
二、地理教学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把电化教学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中的认知领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地理教学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实现上述六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电化教学的过程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用合适的电教媒体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
地理教学利用直观教具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借助电教媒体向学生提出
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重要问题,让学生集中观察、积极思维、相互探讨、作出反馈。
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识记、理解。
学生的反馈有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正确的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加以纠正,这样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大有帮助。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处理好教材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握关键,教师又可以借助录像或投影深入一步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概括、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教师还可通过当堂测试的办法进行检验。
一方面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贯彻教学中的设疑、解疑、综合、反馈、矫正、深化的过程。
这样既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
2.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
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
就高中课本来讲,大小图形就有288幅,另外还有高中地图册和与之配套的一些图形。
换句话说,如何掌握好这些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高中地理
知识的关键。
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
而采用电教手段,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例如利用幻灯投影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
特别是对一些看上去无图而又枯燥无味,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图像来帮助理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到高中地理第十章第三节有关“城市环境问题”时,假如按照课本上的条条顺序写下来,学生确实会感到乏味,远不如教师在幻灯上描绘出一幅彩图,画出城市、工厂、汽车、垃圾、河流、酸雨以及城市绿化等地理概况,指导学生自己看图进行分析、综合、归纳、评价得出结论。
教学中采用这种新疑活泼的新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3.有利于培养智能型、开拓型人才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的过程。
中学地理教学如何来完成这一使命,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一是求知欲望大,凡事喜溯本求源,二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再加上高考取消地理科,
给培养地理人才带来更大困难。
但我认为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注意力,增强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有了兴趣才会去思考、去探索、去想象、去创造、去开拓。
例如在讲到高中地理第九章第二节“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幻灯的作用,制作一个灯片,把城市周围的主体要素:如资源、能源、交通、河流、农业生产等情况描绘出来,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建立某一工厂、应安置在何处,为什么”。
这样做既克服了照本宣科的毛病,又给学生带来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发挥联想、得出结论、掌握知识并把它用到实践中去。
又如在复习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有关“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把黄赤交角变大或缩小,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地球上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气候的变迁、生物的迁移,农业生产的变化等等,让学生深入思考,发挥想象。
有想象才有创造,有创造才有开拓。
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所以说正确而有效地运用好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是培养地理智能型、开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作的重点。
特别是对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完成得好坏,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1991年国家颁布《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
要使德育教育融入地理知识的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有独到之处。
例如在讲到高中地理第九章第四节“我国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时,利用录像对比建国前后工业生产的状况,学生很容易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旧中国工业生产存在依赖性、片面性和落后性;而新中国的工业生产,仅仅走过四十几个春秋,却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生通过实际材料的对比,自然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党的强烈感情。
特别是讲到我国治理江河、兴修水利、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抗震减灾、齐心协力、造福于民的事迹时,选用一组动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更能产生一种震撼,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山河的壮丽,中华民族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同样在谈到我国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问题时,也应该选用一组合适的画面,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去思考,去分析,使学生明确我国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存在问题、有困难是难免的,但我们有能力、有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建国后,我国在各行各业中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就是最好的见证。
学习中展示一些具体真实的画
面,更能让学生了解国情,深知目前国家还并不富裕,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同时又要让学生明确科学就是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学习,早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总之,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去完成中学地理教学任务,是教学中的一次改革,它能给地理教学带来生机、带来活力,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