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华尔街英语北京西直门校区
华尔街英语(Wall Street Institute )是由李文昊博士(外语语言学博士)在1972年创立于意大利,是成人英语培训的全球领先者,总部设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华尔街英语已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20多家中心,帮助全球200多万名学员成功提升英语实用能力。

2000年5月,华尔街终于在中国开设了他第一所学习中心,截至2011年1月,已在中国7个城市建立了逾46家学习中心。


华尔街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学生在中心的Lab进行上机学习,包括听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完成选择题,跟读对话并录音,对比自己发音与原发音区别,最后完成词汇以及语法的相关练习题。

每个单元有三节课需要在电脑上完成,并有相关作业在课下完成。

完成以上所有预习工作,将由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老师以全英文授课方式来检测一个单元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Social Club、Complementary Class 和English Corner 也是由外教主持,所进行的不同topic的讨论学习。

我在华尔街英语西直门学习中心已经学习了一年的时间。

在这一年中,我接触了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等不同地区的外教老师。

当然中国学生也不全是北京人,所以可以说,华尔街英语学习中心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Supermarket,每天在这里都在进行着不同文化的碰撞,多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每天在一起沟通交流学习,就是在进行跨文化传播(中西跨文化传播)。

那么究竟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效果是怎样的呢?我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华尔街英语学习机构西直门中心传播效果研究,包括跨文化传播是否成功、什么样的人群最容易了解并认可外来文化。

实验研究地点就设在了北京西直门嘉茂购物中心三层的华尔街英语学习中心。

1、设计问卷
1.1明确基本概念并确定研究内容:
第一,什么是文化Culture?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内逐渐形成的、被大多数践行者共同认可的人为存在形式及其意义设定。

简单来说,文化包括两个要素:形式要素和内容要素,分别是人为存在形式和意义设定。

举例来说,古代女人嫁人后就随夫姓,这是现如今我们也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的。

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由于男权社会所导致的。

古代女人以夫为天,嫁到男方就是男方家的人了,所以理所应当随夫姓,这就是一种文化。

当然这也揭示出了文化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认为存在形式和意义设定所构成的互释系统。

第二,跨文化传播Intercommunication 特定的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能够超越特定文化差异,实现意义共享的传播活动。

它分为个体间的跨文化传播和群体间的跨文化传播。

第三,有效的传播(实现意义共享的传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是从了解到理解,再从理解到认可的一个动态构建过程。

所以本研究中,对于跨文化传播是否有效是否成功,我们将从分析它是否实现了有效传播,即意义共享。

第四,了解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包括:了解异文化的名称、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意义,并了解它的互释系统;认可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包括:在充分了解新文化的基础上,不再排斥,并认可从而逐步接受新文化。

通过确定以上几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对跨文化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了。

研究内容包括西直门华尔街英语学习中心,学生与外籍老师跨文化的传播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哪个步骤出
①摘自华尔街官方网站:/cn/index.html
现了怎样的问题;如果有效,哪类人群间跨文化传播效果有效。

确定了概念和研究内容,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确定调查时间和问卷设计了。

1.2调查时间
由于在华尔街上课的时间安排完全取决于学生,所以不同时间能够调查到的学生人群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将调查时间定在了5月22日周日和5月26日周四两天进行。

目的在于周日是公休假,中心的人比较多,而周四是上班日,学生及无业人员居多,那么结合两天的调查可以更全面的捕捉到被调查者的信息。

1.3调查人员
跨文化传播主要讨论的是不同文化群体,所以根据我的研究目标也就是中西跨文化传播,首先被确定的调查群体就是外教老师。

当然另一个重要群体就是每天来中心学习的学生。

为了深入了解哪类人群最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到了哪种程度,问卷设计及发放就有了一个初步构想,由于研究时间有限,问卷设计方面我就做出了男女、年龄、职业的区分,并在发放调查问卷的时候有意避免同年龄层重复和不同年龄层的缺失。

1.4问卷原稿:
Questionnaire
(To the students)
调查问卷
This questionnaire is a part of my thesis,you needn’t worry about anything about business or the leak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 please finish it if you have time,thanks a lot ^-^
本问卷仅作为本人学期作业其中一部分,不涉及任何商业或者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请放心作答,谢谢^-^
PART 1:
第一部分:
Gender:Female Male
性别:女男
Age:Under 20 21~30 31~40 41~50 over50
年龄:20岁以下21~30 31~40 41~50 50岁以上Occupation:Student White collared Retired Unemployed Others________
职业:学生白领阶层退休无业人员其他__________
PART 2:
第二部分:
1、How often do you usually attend to the ENGLISH CORNER?
A、Never
B、Less than once a week
C、Twice a week
D、More than twice
2、Have you ever attend to any of FESTIV AL PARTY in WSI?(Introduce the festival in foreign
country )
A、Yes ,but not many times B 、Yes,usually C、Never
3、Does the teacher tell you the history about every festival?
A yes
B No
C I don’t care about the history
4、Do you know any of these Nouns?Please write down the count()
New Year Christmas Day Easter Thanksgiving April Fool Halloween
Saint Valentine's Day Veteran's Day Independence Day Jesus Good Friday
Memorial Day
5、Do you know any of these vocabularies?Please Write down the count()
Gregorian calendar Jesus Santa Claus David's deer Presents Fireplace
Turkey Christmas carol George Columbus Veterans
6、Do you know how foreign people celebrate their festival?()
A Yes,I know some exactly
B No,I only know the name of those
7、If youwere a man, can you take an American woman’s hand and shake hands? ()
A、Yes, it’s polite.
B、No
C、I don’t know
8、If you invite an English friend to have dinner and she/he says:I’d love to but I have another
date. How do you think?
A She/he doesn’t like me(or don’t want to stay with me).
B She/he just can’t come and I don’t know whether she/he likes me.
PART 3:
Do you agree with Chinese celebrate foreign festival?
Y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f you know the history of those foreign festival and you happen to think they are interested or you
agree with them, can you accept to celebrate them?
Y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Questionnaire
(To teachers)
This questionnaire is a part of my thesis,you needn’t worry about anything about business or the leak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 please finish it if you have time,thanks a lot ^-^
PART 1:
Gender:Female Male
Age:Under 20 21~30 31~40 41~50 over50 Nationality: __________________
PART 2:
1 Did you know any of the festivals in China BEFORE you come to China?
A Yes
B No
2 You must know more about Chinese festival now, but do you know how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them?
A Yes, I know some
B No
3 Are you on leave when Chinese festival comes?
A Yes
B No
4 If you choose A in question 2, do you know why people do something special?
A Yes, I know some
B No
5 When you give a lesson about your country’s festival to Chinese people,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necessary to tell your students?
A History
B Habits(how to celebrate it)
C Both of A and B
PART 3:
In your opinion, why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some of foreign festival such as Saint Valentine's 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you think intercommunication in your country to foreign is successfu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may have some mistakes, would you please correct them for me, thank you.
*You can tell me more about everything about culture, intercommunication, or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y research, please E-mail me: maggiesxx@
2 调查过程及结果统计
2.1问卷派发
西直门英语学习机构共有外籍英语教师20人,教师问卷我一共打印了20 份,回收13份(80% )。

学生问卷共打印50 份,周日5月22日发放30 份,周四5月26日发放20 份,共回收37 份(74 % )。

教师接受问卷普遍热情,并且愿意跟我探讨研究目的、文化意义等问题。

学生更多问题会是“Are you working for WSI ?”“I don’t know……”(因为发放问卷中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外国教师,我一律用英文进行对话,所以不同英语程度的中国学生对我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2.2调查结果统计
2.2.1 5月22日周日调查结果(学生)
发放30 份回收24 份
男女比例:1 : 5
年龄比例12 :7 :4 :1 :0
(20岁以下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0以上)
职业比例:11 :8 :1 :4
(学生白领退休无业)
1 2 3 6 7 8
选题
项号
A 2 12 17 9 10 3
B 10 10 6 15 6 21
C 8 2 1 6
D 4
第四题,平均认识节日名称数量为6.5 占总数11 的5 9 %
第五题,平均认识与节日有关词汇数量为4.9 占总数11 的44 %
2.2.2 5月22日周日调查结果(外籍教师)
发放10 份回收 6份
男女比例:1 : 1
年龄比例2 : 2 : 1 :1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1以上)
国籍:美国2 英国 1 南非2 澳大利亚 1
选项题号 1 2 3 4 5
A 5 6 4 6 0
B 1 0 2 0 0
C 6
2.2.3 5月26日周四调查结果(学生)
发放20 份回收13 份
男女比例:3 :10
年龄比例6 :3 :2 :2 :0
(20岁以下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0以上)
职业比例:11 :8 :1 :4
(学生白领退休无业)
1 2 3 6 7 8
选题
项号
A 1 3 12 7 5 3
B 3 4 1 6 6 10
C 7 6 0 2
D 2
第四题,平均认识节日名称数量为7 占总数11 的63 %
第五题,平均认识与节日有关词汇数量为4 . 3 占总数11 的39 %
2.2.4 5月26日周四调查结果(外籍教师)
发放10 份回收 7份
男女比例:3 :4
年龄比例2 : 4 : 1 :0(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1以上)
国籍:美国4 英国 1 爱尔兰 1 新加坡1
选项题号 1 2 3 4 5
A 6 5 4 5 0
B 1 2 3 1 0
C 7
3、调查预期及调查结果评判标准
3.1 预期
在我做调查之前,我对我的调查结果有一个预期,这个预期是基于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以及个人对社会认识。

由于全球化步伐的逐步加快,中国人了解外国的途径增加了很多,电影、电视剧甚至广告都能让我们在一定维度上了解外国的风俗习惯文化。

例如: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每年12月 25日是圣诞节,小学生们会在那一天互送贺年卡,以表祝福。

但是美国人真正过圣诞节的方式却不象我们这样互送贺卡,他们的圣诞节文化是有内涵的,用理论来说就是内在意义,通过内在意义来制定一系列的庆祝方式即外在表现形式,又通过外在表现形式来阐释内在意义,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意义形成互释系统。

但是我们通常忽略了“圣诞节”文化的内在意义,我们只知道“圣诞节”这个名称,所以基于对“圣诞节”的跨文化传播,是不成功的。

但是华尔街英语学习中心是一个全外教授课的学习环境,中心也经常举办各个Festival 的Party,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学生全面体会外国节日的气氛、过程,在Party结束后或开始前会有老师介绍关于节日来历、历史、内容以及习俗的各种知识。

所以我预测,在华尔街西直门学习中心,外籍老师对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是有效的,学生可以了解文化内在意义和外在表现形式,并和老师一起体验Party就代表认可了不同文化群体所带来的异文化。

其中年纪较轻的人更容易促进跨文化传播的有效进行,也就是40岁前的人更容易了解并认可异文化。

对于中国学生向外籍教师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我预测它更是非常成功的。

不仅因为外籍教师本身处在一个异文化的社会中,所以就会有意无意的“强迫”自己适应异文化,
而且在上课过程中或课余聊天时,中国学生经常给外籍教师进行“文化传播”。

3.2 调查结果评判标准
之前已经提到我们的研究内容是:西直门华尔街英语学习中心的跨文化传播是否有效?对于哪类人群最有效果?所以就要对问卷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制定调查结果的评判标准,从而确定最终得出结论。

问卷设计中每一题的设计目的在之前的批注中已经给出,那么接下来我将根据我的题目设计来制定我的调查结果评判标准:
跨文化传播是否有效(完成意义共享)=了解+认可
关于对于跨文化传播内容是否“了解”的题目的评判标准:(Students)
PART2 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第八题
评判标准认知数量>6
个认知数量>6

A的选择
率>80%
B的选择
率>80%
B的选择
率>80%
PART3 第一题第二题
Yes的选择率>80% Yes的选择率>80%
(Teachers)
PART2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A的选择率>75% A的选择
率>75%
A的选择
率>80%
A的选择
率>80%
C的选择
率>90%
4、调查结果统计
Students:
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第八题 1 2
调查统计
结果
6.75 4.3 45.9% 32.4% 83.7% 70% 90%
是否符合
评判标准
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符合不符合符合
Teachers: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调查统计结

84.3% 84.3% 61.5% 84.3% 100%
是否符合评
判标准
符合符合不符合不符合符合
4.1 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外籍教师向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有部分题目的调查结果显示跨文化传播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跨文化传播中的部分环节出现了问题。

中国学生向外籍教师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从教师做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得出结论就是有效(第三题虽然不符合有效的数据,但是中国假日是否放假虽然从一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华尔街的Leader是否知道尊重中国节假日,但是这样的学校如果在大部分学生都放假
的时间也放假,那么对于很多平时不能上课的学生来说是很不方便的。

所以这道题目的设置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是我的考虑不周。

)。

接下来为了研究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传播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数据: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认识上很大一部分还只是停留在认识异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我的预期相反。

我的预期是:在华尔街学习英语的学生应该懂得注重了解不同文化,才可以更快的融入那个语言环境,从而更好的学习语言。

因为我们一直信奉的一句话就是: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quickly,Oral speaking is a best way.
用传播学的知识解读,就是受众的选择性心理(Selective Mechanism of Audience)。

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包括选择性记忆(Selective Retention),人们没有完全认识一个文化,并不是传播者没有传播相关文化的内在意义,而是受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不能完全长久地印入脑海中,而是受愿望、需要、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只是选择性的记住一部分内容,其余内容则被忽略。

也就是说,人们倾向记住与他们“主导参考结构”相同的材料或态度,而忘记那些与他们意见不合的资料。


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
外部因素:先验观念: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和形成的观念。

受众个人差异
社会类型。

内在因素:传播的信息来源
传播的媒介
传播的态度、方式、技巧(因为外籍教师主要是教授语言为主,所以对于文
化的传播可能没有系统的传播方式,所以这是限制学生接受异文化的一个门
槛)
传播的内容③
5 总结
5.1 调查结论
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学生向外籍教师的跨文化传播是有效的,外籍教师普遍对中国的了解很多,但是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却并不那么好。

原因很多,中国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相同文化群体中,尽管他们可以比身边其他人多接触外国文化,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

相比较中国学生而言,外籍教师每天则处在一个异文化群体的世界中。

5.2 研究缺陷
通过研究,虽然我的出了我的结论,与我的假设相违背,但是就我设计的问卷而言还是有很多缺陷的。

例如之前提到的,外籍老师是否在中国法定假日放假的问题来说,这是一个近乎无效的问题。

另外,我用的统计方法完全是人工统计,没有借助可用的EPIdata等软件,原因是我忽略了研究的调查难度,给我后期的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5.3 收获
虽然这次研究调查存在很多漏洞,但是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与外籍教师沟通的时候,一个现象让我引起了注意: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Ben告诉我,他对中国文化了解很多,原因是澳大利亚有很多香港籍华人,在每年中国的传统节日,华裔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其盛况甚至不亚于中国内地。

另外,他说现在很多文化都被商业化了,
②摘自《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P183
③参考《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P206
很多festival都变成了一种commercial holidays,例如圣诞老人的形象是可口可乐公司发明的(我没有找到具体的材料证明)。

商家为了销售商品,把节日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包括在澳大利亚,春节也是当地饺子制造商的一个可利用噱头。

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的认识真的也很缺失,这真是一种悲哀。

我们很多现存节日文化都变成了外在形式的遗存,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真的应该更注重保护自己文化。

很多中国人很赞成过外国的节日,尽管他们不懂那些节日的具体内在意义,他们仍愿意把自己对他的了解强加以一种自己发明的庆祝方式,例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

对于自己的节日的了解越来越少,并且没有多少人真正觉醒,认为是时候强化我们五千年文化于脑海了。

在我们一味抨击韩国人抢夺我国文化时,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保护已经远远不够抵挡外来文化的“侵入”?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调查研究的所有研究过程、结论以及收获。

宿昕欣
maggies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