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荀子对孟子的批判看荀子的学术批判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荀子对孟子的批判看荀子的学术批判动机

中文系甲班00014068 张晓云

指导老师:师飙

摘要:战国末期,群雄混战,政治黑暗;言论界新论丛生,辩议滋多,惑乱天下,儒家思想倍受挑战。荀子有感于此,五十岁始游学齐国,曾三为稷下学宫祭酒。荀子聚徒讲学,著书立说,意图以新的诠释为儒家思想寻找出路,匡救乱世,为达到天下的正理平治作理论探讨。为此,荀子不仅从外部对诸子学说进行学术批判,而且在儒学思想内部也动起手术,批判鄙儒,并将主要矛头指向思孟派的五行说以及孟子的性善论。因为孟子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名声与影响最大的儒家宗师,孟学与荀学经常被后学列为儒学内部的两个最重要的分支,本文主要着眼于荀子对孟子的批判,通过对荀子在《解蔽》、《性恶》、《非十二子》中对孟子的批判的分析,从而理清作为孔子以后儒家两大宗师孟子与荀子的分歧,以及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学界泰斗所作的学术批判的动机。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Xunzi’s criticism on the thoughts of Mencius. Through the analyse, the paper deems that Xunzi and Mencius are identical in value standpoint and where their bifurcation lies in is just the roads to the virtue. We can find that Xunz i’s motivation of academic criticism is to withstand the Fajita’s theories and maintain the mainstream status of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Xunz i’s opinion, only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is the right guide for the country, and he insist that the core value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is liyi. Mencius thought himself as the real disciple and continuator of Confucius. But Xunzi thought that Mencius was just a disciple but not a good continuator because he didn’t understand well the real meaning of Confucian thoughts. Mencius’theories were not strong enough to maintain the mainstream status of Confucian thoughts and carried forward the Confucian virtues. Thus Xunzi took on the important task himself.

关键词:荀子孟子理论分歧学术批判动机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五十岁始游齐国,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后来在楚国任兰陵令,去职后留在兰陵著书,直至去世。有《荀子》一书凡32篇存世,其中大部分为荀子本人所作,还有一些为其门人弟子记录他的言论的篇章。全书从个人如何成就德业到社会秩序如何回归稳定都有着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荀子一套完整的学说。在全书32篇中,有《正论》、《正名》、《非十二子》、《性恶》、《解蔽》等篇专门致力于学术、思想批判的。而涉及到儒家内部批判的主要在《解蔽》、《性恶》与《非十二子》三篇。下面将分别从这三篇文章出发,详细分析荀子对孟子的批判,厘清孟荀的理论分歧,探求荀子学术批判的动机。

一、《解蔽》

《解蔽》讨论的是如何解除蒙蔽,从而正确认识事物的问题。荀子指出人们在认识上往往“私其所积”“倚其所私”,即只偏爱自己掌握的知识,只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作为依据,造成认识的片面性,即“蔽于一曲”。文章列出了夏桀、殷纣,唐鞅、奚齐,墨翟、宋钘、慎到等作为人君、人臣、宾孟(战国时称往来于各诸侯国之间的游说之士为宾孟)受蒙蔽的情况及其产生的恶果,证明解除蒙蔽的必要。关于解蔽的方法,荀子提出,最关键的是有一个正确的标准,谓之“衡”,“衡”就是“道”,而掌握道关键是用“心”,用心要“虚一而静”。这就是《解蔽》的论证逻辑。荀子列举受蒙蔽而造成恶果的人而加以批判之后,即把孔子作为“仁知且不蔽”的正面形象提出来,以作反衬。荀子没有把孟子置于受蒙蔽而造成恶果的系列人物当中加以批判,他对于孟子的批判是包含在以下这一段的:

空石之中有人焉,其名曰觙。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接,则败其思;蚊虻之声闻,则挫其精。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思仁若是,可谓微乎?孟子恶败而出妻,可谓能自强矣,未及思也;有子恶卧而焠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辟耳目之欲,远蚊虻之声,可谓危矣;未可谓微也。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忍?何强?何危?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者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这是荀子关于治心之道的讨论。由此段的议论可以看出,荀子对子思、孟子、有子“思仁”的方法是不赞同的,但也没有完全否定。子思“辟耳目之欲,远蚊虻之声”,孟子“恶败而出妻”,有子“恶卧而焠掌”,他们都是在追求“仁”,子思危(自我警惕),孟子自强,有子自忍,若等而次之,则子思胜过孟子,孟子胜过有子。虽然他们对都自己严格要求,但是他们这样做,只能达到“浊明外景”,是一般的精神境界,都没有达到圣的“清明内景”的至高至精微的境界,因此不算是“治心之道”。这是说孟子等人对道的认识比较肤浅的缘故。可见,在荀子眼中,对于道的认识,孟子等人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深度不够。

子思、有子、孟子都是孔子之后儒家中影响较大的有名的人物,荀子把他们放在一起,放在这里来议论评价,显然,与对夏桀、殷纣、唐鞅、奚齐、墨翟、宋钘等人的批判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的。荀子对两者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对前者不大满意,认为他们是有待完善的;对后者憎恶,对他们是完全否定的。

二、《性恶》

人性是善是恶?这是孟荀最明显的分歧之一,荀子还针对孟子性善论专门作《性恶》,加以驳斥。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言性善,主要见于《公孙丑》、《告子》两篇。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孟子认为人只要保有这四善端,顺着人本来的性情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具有仁、义、礼、智的圣人了。有些人没有为善而作恶,不是因为本性的过错,而是因为没有养护好本性而使之丢失。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这跟孔子所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说的是同一个道理。既然我一求它就出现,那就证明它本来是存在那里的。孟子是这样推断人“性本善”的。因为人本来就有善端,所以只要个人愿意,“途之人皆可以为禹”,孟子肯定了人人均可为善的可能性。孟子认为学的根本也就是“求其放心”而已,所谓放心,即是丢失的本心,为学为的就是找回丢失的本心,即找回善。孟子认为人成就德业的方式是内充的,非外烁的,即是要充分发挥个体的道德自觉。可见,在个人为善成德的问题上,孟子非常注重个体的道德自觉与道德意志,而甚少涉及外在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与塑造作用。

(二)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说,提出性恶论。荀子首先肯定“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然后从人的种种欲望来证明“人之性恶”。荀子认为孟子没有分清性与伪,所以才会有性善说。在荀子看来,“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好利欲得”是人生而有之的,是人的情性,顺着人的情性,则“争夺生而辞让亡”,小人由是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