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对图形设计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格式塔心理学对图形设计的影响
姓名:彭雅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罗坚
20060501
成的。

同时,这些图形还具有图腾和巫术的性质,原始人类用自己的理解将自然界中的事物赋予不同的解释,表达了他们祈望丰收、安定、幸福等美好愿望。

如在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壁画上,原始人类在动物图形的旁边画上矛的标志,就表示着巫术仪式中将得到猎获动物的神力、预示着狩猎成功(图2—1)。

还有仰韶文化中西安半坡的人面鱼纹图,也是一种人类神化图式符号,它表达了原始人类祈求生殖繁衍族丁兴旺的愿望f图2—2)。

透过这种历史的遗迹,我们可以触摸到古代先民们活跃的思维以及他们深邃闪光的精神世界“1。

这些至今还让现代人细细揣摩的原始形象,就是现代图形的原始雏形。

图2—1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图2~2人面鱼纹盘
第二个阶段为由一部分图画式符号演变而形成文字。

文字的产生是图形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由于图形的表达能力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于比较抽象的思维的记录,几乎无能为力,因此,出现了图画式文字,它是现代文字的雏形。

图画式文字不等同于图形,它是将客观图形典型化,抽象化的符号。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图2—3)、古埃及以图形为核心的象形文字以及中国的甲骨文(图2—4)都是图画式文字,这些图画式符号在使用过程中慢慢演变成了文字。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向文化传播迈出了伟大的第一步,同时这也是图形设计史上的重大革命”1。

图2—3楔形文字6
图2—4甲骨文
力和人类内在情感生活的高度概括,而且是它们的最真实、最本质的反映。

因此我们在进行图形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如何把握简单形与复杂形,完美形与不完美形,以及秩序性与适当打破规律之间的控制程度。

有时候应该在图形适当地给观者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审美空间,通过这种不完全的形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或刺激力,这样观者在观察过程中就会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感、思想等去联想、去填补,从而走向完形,得出自己对图形的独特见解,这样必然会发现以前未曾感受到的新的认识和新的形态。

因此,一个真正具有感染力的形,不是那种过于复杂或缺少变化的形,而是通过省略某些部分,将另外一些关键的部分突出来,并且进一步使这些突出部分蕴含着一种向某种完形“运动”的“压强”或“张力”,这种图形会将观者的视觉感觉由熟悉引向陌生,并使他们产生新奇的感受,使视觉得到多样性的满足。

图4—2简单而规则的图形图4~3复杂而不统一的图形图4__4复杂而统一的图形保罗克利曾说过:“艺术并不是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

”。

“。

这句话说明了艺术的真正境界在于“无形”。

其实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无形”在许多艺术形式中都能体现,比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就有“留白”这一说。

在中国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偌大的画纸只有一个主题居于画中,留出大块空白不去用,其实这是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一种技巧叫做“留白”。

英国一位专门研究东方的学者比尼恩曾这样比喻过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艺术:开门窗的屋室,因为有虚处才能住人,所以实处为人提供的便利,只有形成一定的虚空间时才能产生作用。

多视角美术欣赏“留白”使中国画变得空灵、“留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这也是中国画的过人之处。

其实图形设计中的虚缺空白就犹如中国绘画中的“留白”,正是由于这些无形的“虚白”,才使得那些有限的形象变得更加广阔无垠而富有意境”…。

香港著名的设计大师靳埭强就非常善于使用中国画中的“留白”手法。

靳埭强作为一名全方面的设计师他的海报尤其享负盛名,
当中散发出来的那种东方情调,来自于他以中国墨象为主体的设计,其中既包括了书法,也融合了水墨。

他的海报大多以白色为底色,承袭了中国画“虚实”和“留白”的空间感,整个画面元素不多,在一些地方还进行了丰富而适当的虚化处理,从而达到了一种类似中国画的“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是“虚”还是“实”,其实都是为了更准确的体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意图。

他把传统中国画及西方设计意念共冶一炉,这是他独特的一种表现手法(图4—5、6、71。

图4—5、6、7靳埭强海报
4.1.2设计思路
那么,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现代的一些图形设计昵?答案是肯定的。

在许多优秀的图形设计作品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某些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显得很突出很引人注目,事实上这些作品正是基于打破一般人经验中的一种组织结构和视知觉而完成的,这种图形不是那些被组织得最规则的(对称、统一、和谐)形,而是有着自身特有的倾向和规律,它们看起来也许不是完美的标准形,但是却通过视觉使图形在大脑皮层产生强烈的兴奋点。

如图4—8、9、10中的三个标志,虽然它们的形都不完整,轮廓都出现空缺,然而视觉上却有鲜明的形象,具有完整感。

观者在面对这些图形时,是通过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它们的各个要素知觉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把它知觉为一群个别色彩、形状、大小、位置和要素。

如图4—8观者自然会把它知觉成一个完整的足球形状,而不是把它看成许多块面,它整个图形就是作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的整体而存在;图4~9是用许多不同的图形组成的字母U,我们的视觉并不会去注意那些细小的形,而是看重
同时看到两个图形的存在,只有通过转移视觉中心的方法才能分别看到少女与老妇的形象。

这种手法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超时空之中,让人对图形展开积极的思考。

图4—12也是以融合方式创造的图形,乍看上去这似乎是一只倒立的鸟,但分解图形又发现它其实是一幅风景画和鸟相融合的图形,在图中鸟的爪子成了两棵茂盛的大树,身子成了一个小岛,头部变成了一条鱼的形状,而嘴巴成了一条载人的小船。

图4一11少女老妇图图4一12融合图形4.2.1.1融合方式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融合方式要求我们在图形的整体中去寻求变化,因此这种方式往往会增加图形的趣味性并使图形具有一种视幻的效果,这种图形形式有时就像是一个变化不断的万花筒,观者在面对这些图形时,会沉浸在其的视觉幻觉之中,从而获得巨大的视觉快感,同时还能引发他们对图形的积极思考,因此以这种方式创造的图形往往以极具变化性和吸引力的形式而获得人们的好评。

如将融合方式用于图形设计中,将会产生非常具有震撼力与说服力的视觉图形。

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标志(图4一13),它就是由一个火炬的变形图形、悉尼歌剧院的变形图形还有古老的澳大利亚土著狩猎工具——飞去来器在空中运行轨迹的变形图形相互融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一图三形”的绝妙结合。

同理还有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图4—14),也是以融合方式创造的图形。

它是以四个图形融合而成的,这四个图形分别是代表奥运的五连环,它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五角星,代表中国形象;打太极拳的人形,代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标志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形,相互环扣象征着吉祥如意。

不光是在标志,在许多其它的图形如招贴、广告等的设计中也涉及到了融合方式,这种手法
共生的方式存在的;我国道教文化中的太极图(图4—16)更是正负形的典型代表,太极图通过正负形的结合,形成一虚一实、一阴一阳,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宇宙观,是一种对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而辩证的见解。

…。

图4一15彩陶纹图4一16太极图第一个对共生图形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是鲁宾。

“鲁宾之杯”是一个著名的共生图形例子。

当我们注视画面的中央区域,把它看作一个酒杯时,该中央区域显示出知觉的意义,即被认作为图,白色部分则作为底存在;然而,当我们转而注视画面的两侧时,图底关系便发生了转换,原来的图变成了底,而原来的底则成了图,这时我们就会把它知觉成两个人的侧景。

图与底的交界线只在一边起作用,要不成为杯子的轮廓线,要不就成为侧影的轮廓线,而不会同时成为二者的轮廓线,如果一方成为图形,另一方则成为背景的非图形空间。

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图形中,我们无法区分谁是图,谁是底,图与底既互为依存又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这里得到了最彻底的体现。

由此可见,图与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真正构成一个格式塔,任何一个图形的显现都需要有背景,而背景之所以为背景又是指它与形的关系而言。

但是,很多时候在图形创作时设计师在视觉习惯上总是喜欢把图底关系绝对化,他们往往忽略了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反相成,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化的,在图形创作中如果将图底的关系模糊化,会产生一般图形达不到的视觉效果。

共生图形与一般的写实图形不同,它是一种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新图形,观者在面对这种图形时也许会感到知觉混乱,但是正是由于这种混乱更会吸引他们去发现寻找其中的形和义,而共生图形独特的视觉形象和简洁的造型特征,也非常有利于信息的传播,所以倍受当代设计师的青睐,广泛应用于招贴、标志等
多种视觉形式中。

4.2.2.1共生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德国设计师德雷维斯基·雷克斯(DrewinskiLex)为爱情剧《安托尼和克雷欧佩特拉》所做的招贴(图4—17),就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平面空间的艺术手法。

当我们注意白色的女性体态时,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柔美的女性形象,这时蛇是作为背景存在的;而当我们把蛇作为图时,女性人体则成为了它的底。

作者正是在女性和蛇之问使用正负形,将女性温柔的特征以及基督文化中蛇与女性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享受着艺术营造的美妙的文化空间”…。

荷兰画家埃舍尔一生中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也都是利用了正负形的形式,他的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受了一些古代文化艺术的影响和启发,如中国的太极图以及古希腊的一些图形,他对这些形式作了大量的临摹和研究。

在埃舍尔创作的图形中有的是正负形完全对称,有的则是不同形象间的相互交错,并且结合他惯用的视点位移的方式,使图形产生一种渐变的节奏感,在这种变化的节奏中,逐步展露出时空的变异与观念递进。

如图4一18是埃舍尔著名的作品之一《昼与夜》,图形表现的是E开野、小镇、河流、飞鸟等一些自然景色,整个画面分为黑、白、灰三个颜色层次,画面左边白色的天空向右推移逐渐演变为白鸟,右边黑色的天空向左推移逐渐演变为黑乌,而同时白鸟和黑鸟之间也形成了正负形。

埃舍尔的这幅作品构思非常地巧妙,他利用图底互换和渐变两种手法相结合,深刻地揭示了大自然的秩序与变化法则。

图4~17安托尼和克雷欧佩特拉图4—18昼与夜
不光是在海报,标志设计中也大量运用了正负形相互借用的手法。

图4—19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会徽,该标志将代表“女”字的英文单词woman的首字
想或对比联想等思维方式,找寻与这个物体局部或整体相似的形或是与其在意义上相关联的形,然后在图形视觉化表现时把它处理成它的负形,使两者共用一轮廓线,即形成了正负形的显著特征——共用线。

如图4—21,刺猬侧面的刺正好和成排的叉子构成一正负图形,二者同构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新图形。

其实从更深层的角度来讲,图与图之间不仅要做到形的完美结合,更要将意义融合在一起。

如图,男人和女人的形不仅组成了一个正负形,而且这个正负形还包含着深刻的含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图4—22)
图4—21、22正负图形练习
共生图形经变异组合,也可以构成极具视觉表现力的交像图形。

交像图形与共生图形不同的是它是三面封闭的,由这封闭的三个面构成形象,而另一面则是开放的。

交像图形是利用阴阳形状之间的对应,使所画形象外的部分仍然能显现某些物形。

具体表现时,可采用重复的方法组形,交错的组形。

(图4—23、24)
图4——23、24交像图形
共生图形的创意关键是在轮廓线的共用上,在这里轮廓线要做到一线两用,只有设计好了轮廓线才能将正形与负形完好的结合在一起。

其次,正形与负形共用的空间要有一定的相似性,负形要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形状特征,让人能够准确识别、一目了然,同时又要成为正形的组成部分,这样,负形看起来既是丁E形的
图4—30教育海报图4—31环境保护招贴如今的广告图形同样追求着简化的效果,“越简洁越好”是当今广告设计的理念,这不仅是因为简化符合我们的视知觉追求,从下面一组数据我们更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念,据统计,每天通过我们的眼睛或是耳朵进入大脑的广告信息至少有300条。

在这样的情况下,简洁的广告才能一眼就抓住消费者的眼光,明确地传达广告信息,而过于复杂的图形反J下会使消费者产生视觉厌倦,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如图4—32所示的这个SONY数码产品系列广告,它们都只是用了非常简洁的色彩、形象,简单的广告语,这些都是成功的平面广告设计的关键。

图4—32SONY数码储存产品广告
因此,他把握着对人类视觉错误现象的极大兴趣,通过自己想法和表现揭示出人们视觉认识的错误推想。

他创作的这些错视图形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师。

如图4—34是福田繁雄设计的海报,在一个长方形的二维空间中,它将一个由线条组成的平面空间上,巧妙地安置上两个相同的人,使~个平面空间变成三维空间。

单独看每一个人,好像是一个合理的空间,然而一旦整体地观察图形,却又发觉这根本是一个不合理的空间,是一个矛盾的空间。

两个人既共用一个平面又不隶属于同一个空间,两个看似离得很近的人,其实根本就是处于两个不同的空间,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不可沟通性。

图4—33、34福田繁雄海报
近年来广告设计中这种图形的运用也频频出现。

如有的图形中将人或事物有意倒过来,虽然很简单,但一经这样倒置,便立即变得引人注目。

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里就说过:“倒立会使图形完全改变,是由于在大脑的视皮层区域中含有一个占优势的定向缘故”““。

人们由于长期受到一个具有固定方向因素的刺激,对形状特点形成了特有的知觉,如人总是头在上脚在下,水总是从上往下淌,一旦打破这种视觉形象的恒常性,便形成了新的视觉冲击力冲击力,使日趋平淡的形象又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

在如图4—35所示的杂志广告中,本来一幅很平淡的画由于人物的倒立使得它的空间关系变得扑朔迷离,很能吸引人的眼球。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塔心理学对图形设计的影响
图4—35杂志厂告
其次就是要树立变异的理念,这种创意所要表现的是非理性的、异端的构思,将客观事物做异常变形或体量上的放大缩小造成对比;或将常识中的生理结构错位、生活规律改变;或将有序的事物有意做杂乱无章的排列;或做无序断开或增添情节或改变轨迹和方向……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加深观者对图形的印象。

127J我们在进行图形设计时,将人们熟知的物体尺度,改变到与我们知觉映像相差很大时,就会形成新的感官刺激。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突破大小恒常性时,物体尺度映像尺度一定要差别很大,否则突破不了。

(图4—36)
图4—36运动品牌广告
运用悖理方式来打破人的知觉恒常性,要求设计师必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
多奇异的形象。

如陕西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人面鸟首图腾”、“人面鱼纹图腾”、《山海经》中记载中的盘古、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都是质换同构手法的运用(图5—2)。

这些神秘的远古图形在构形方式上超越时空,辐射万物,或是人与动物、人与植物,或是人与R月星辰的置换同构,这些图形的造型元素来自宇宙万物,但经置换同构后的图形又超越万物,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它们往往隐喻、象征着某种哲理,具有神话般的浪漫,寄托着人们的理想”“。

图5一I龙纹图5—2伏羲女娲图对于现代人来说,以往那种单一、固定的视觉形象早已司空见惯,往往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思考,要创造新鲜、出奇的视觉形象,就必须要学会制造不同,打破事物的固有造型,而异质同构则是手法之一,这种构形方式始终在力求思维取向的独特性、追求造型的新颖性,从反逻辑的思维角度出发,在客观世界事物中寻找形象的变异,它是跳跃性而非连续性的。

在现代图形设计中,异质同构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手法,其中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绝对伏特加酒的广告,伏特加酒整套广告都是以酒瓶的外形为中心,大胆地进行同构,雪山上的雪道、音符、吉它都成了伏特加酒瓶的形状,让人觉得这个酒无处不在,并将它与有趣美好的生活连结在一起,而伏特加酒也是凭借这套广告,由原本默默无闻的品牌一举成名。

这是成功运用置换同构手法的一个典型案例。

(图5—3)
图5—3绝对伏特加酒广告
异质同构图形应用在招贴设计中,会让作品表现形式含蓄,效果简洁强烈,并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抓住观者的视线并快速传递信息,引发回味与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5—.4是为北京2008奥运会设计的招贴,它将中国文字与代表奥运项目的图形进行同构,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特色又突出了奥运会主题。

图5—5将奥运五环同哪吒的风火轮进行同构,哪吒的风火轮,是速度的象征:乾坤圈是无穷的力量的象征;而哪吒的死后重生,则象征着不怕失败越战越勇的精神,另外,哪吒作为一小孩,敢于挑战法力无边的龙王,充分体现了在赛场上运动员要勇敢地挑战强手和挑战自我极限、挑战人类极限的精神。

在这幅招贴中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在哪吒的身上体现得十分显著。

图5—4、5北京2008奥运招贴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塔心理学对图形设计的影响
镜与灯光等,它们都属于不同材质、不同结构、不同领域的异类物质,但它们又可归为一个图形大类即圆形,因为它们的外形都是圆的;从点、线、面的结构又可归为点类,用眼球这一特定图形来替换它们,即可得到全新的创意图形。

又如:梳子、铅笔、火柴、鞭炮等这些异质的物质,也有着极其近似的形式,它们均属线的范畴,因此,可用条形码这一具有国际性的图形语占符号将之替代,得到的效果是令人兴奋的创意图形。

(图5—6)
图5—6异质同构练习
利用事物之间形象的相似性而建立起来的同构图形,可以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如图5—7是一个音乐网站的广告,它利用一些锅、碗之类的东西与听音乐的耳麦进行形的同构,它们与耳麦都具相似的半圆形,并以此作为构合的因素,通过这些东西表达了音乐的一种原汁原味。

图5—_7音乐网站广告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产生影子,如果在实物与影子之间建立相似形的同构,同样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如香烟的投影可以变成烟囱、兔子的投影可以变成乌龟、法西斯的标志可以投影成一个十字架。

在设计时我们可以大胆地利用影子来作为画面的对比元素,以丰富图形的艺术效果来传达出特定的信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塔心理学对图形设计的影响
息。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影子不是简单的重复生活,必须在现实生活的影子中寻求新的富有深刻意义的创意,要不就是与原图有关联的形、要不就是与原图意义相反的形,这样才能达到给人以震惊与视觉上的冲击,同时影子的形要求简洁概括,这样才不会在视觉上破坏整体关系。

影子的应用在同构设计中是一个难点,因为它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又不能简单地客观地重复对象。

(图5—8)
图5—8奥妙洗衣粉广告
文字设计中的同构,也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

比如“毒”与“寿”之间的笔划结构同构,“老”与“少”之间的笔划结构同构,都是能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主题目含义。

如图5—9陈幼坚设计的《日本G8画廊展览及讲座海报》,巧妙地利用汉字“东”和英文“West”进行同构,汉字“东”倒过来看正是英文“West”四个字母的组合,表达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他自己也被推崇为“打破东西方文化隔膜的设计大师”。

图5—9日本G8画廊展览及讲座海报
在文字图形设计中,运用同构的表现手段,不仅能使字面产生一种奇特的视觉效果,吸引注意力,而且还能更形象化地突出表现某种意念,使汉字形象更具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