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相关领域专家主要研究成果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中科院相关领域专家主要研究成果信息
第1分会场:能源化工
驻场专家:徐杰、田志坚、丁云杰、朱向学、高进
徐杰简介
徐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均相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委员,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委员,《催化学报》等杂志编委。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1.催化选择氧化,围绕-CH3、-CH2、-CH等键的选择氧化活化等科学问题,开发烃类、醇类等选择氧化的新路线和新方法,为工业应用提供创新技术;2. 催化选择加氢,开发不饱和有机化合物选择加氢、选择加氢脱氯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背景的催化新方法和新技术。
3. 生物质转化,以糖类及其衍生物、甘油等生物基平台化合物为原料,催化转化制乙二醇、丙二醇、乳酸、马来酸、呋喃二甲醛、呋喃二甲酸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精细化学品和大宗化学品。
长远目标:以纤维素、
木质素及其他生物质为原料,制备高分子材料单体以及新型液体燃料,发展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和能源产品的新方法和新技术;4. 催化新材料,围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质催化转化等重要过程,研究开发多相催化新材料、新型催化剂载体、均相催化新材料以及仿生催化新材料的制备新方法和应用新技术。
可转移转化的科技成果:1.对二甲苯催化氧化技术工业应用。
团队研究开发出PX氧化制PTA关键新技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催化体系,提高氧化反应活性和效率,大幅降低溴用量。
该技术在乌鲁木齐石化10万吨/年PTA生产装置连续应用6年,Co、Mn、Br用量可降低15%以上,并可减少醋酸溶剂消耗,装置运行稳定,产品质量优良;2.乙苯催化氧化技术工业应用。
团队研究开发出乙苯催化氧化制苯乙酮新技术。
与企业合作,设计建成2000吨规模工业装置,实现了该技术的工业应用,苯乙酮产品纯度达99.5%以上,达到进口产品质量指标要求;3.甘油催化加氢制1,2-丙二醇。
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条不依赖石油资源制1,2-丙二醇的新技术路线,以生物柴油、肥皂或脂肪酸生产过程副产的低品质甘油为原料,一步直接催化转化制得高品质1,2-丙二醇产品。
完成了1000吨/年规模甘油加氢制1,2-丙二醇中试,甘油转化率达95%以上,1,2-丙二醇选择性90%以上。
该技术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2013年获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田志坚简介
田志坚,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化物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部长。
主要从事洁净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催化研究,围绕催化材料合成机理、新催化材料、催化剂构效关系、过程放大和工业化等进行研究和开发。
发表SCI学术论文110余篇;申请专利160余件,授权50余件。
可转移转化的科技成果:
1.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及技术。
该技术以高含蜡VGO为原料,高压加氢异构脱蜡生产粘度指数大于105的II+类轻质基础油和粘度指数大于120的III类基础油。
已成功开发两代技术,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20万吨/年高压加氢装置上实现工业应用,年产值近20亿元。
将我国润滑油基础油品质和生产水平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获选“2009年中国石油集团科技十大进展”。
核心专利“一种临氢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成果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辽宁省发明一等奖。
该技术还可应用于新型煤化工费托合成油加氢异构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加氢法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基航空煤油领域。
2.重质油悬浮床加氢技术
该技术能够加工高粘度、高金属、高残炭、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劣质原料,可以处理重油、稠油、煤热解油、
油砂沥青等非常规石油资源及渣油、催化裂化油浆、裂解焦油等石油炼制重质油副产品,实现沥青质、重胶质的加氢解构轻质化。
成功研制出适用于重油悬浮床加氢的高活性纳米低维金属硫化物加氢催化剂,重油庚烷沥青质转化率>95wt%,对于应对原油日趋重质化、劣质化的挑战,提高石油碳资源利用率,为炼化企业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丁云杰简介
丁云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发表论文近200篇,授权专利40多件,4件美国专利。
在催化技术工业化应用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成果,已有7项催化技术实现了工业化或工业示范,包括15万吨/年活性炭负载的钴基催化剂浆态床工艺直接制高品质柴油和石脑油技术;正在进行6项催化技术的产业化,包括一项原创性技术——15万吨/年合成气制高碳醇Co-Co2C基催化剂和浆态床工艺技术;还有4项催化技术正在或将进行立升级单管放大试验,其中有2项属原创性技术。
先后于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5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
朱向学简介
朱向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和承担项目:1.烃类资源高效转化利用;2.大宗关键化学品清洁化生产;3.高品质车用燃料生产;4.高效酸碱催化材料研发;5.催化新反应及新过程。
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支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计划、企业横向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发展了多孔分子筛催化材料设计及其组合改性方法,负责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发了DL08 系列高效催化剂及技术,成功应用于多个工业过程,产生显著效益。
可转化科技成果:1.高品质乙苯生产系列催化剂及技术,包括:催化干气制乙苯技术;高浓度乙烯与苯液相烷基化生产乙苯技术;2.液化气芳构化生产高品质汽油催化剂及技术;3.低碳烃/轻芳烷基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4.醛氨合成吡啶高效催化剂;5.丁烯骨架异构-异丁烯胺化系列催化剂及技术;6. 其它烃类高效转化及大宗关键化学品生产技术。
高进简介
高进,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有机催化的应用基础研究,在物理化学、催化化学和有机合成交叉学科的基础上,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背景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学品合成等反应为对象,进行催
化新材料、合成新方法、技术新路线等科学研究,为工业应用提供绿色催化合成和资源优化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研究方向主要为:(1)烃类催化选择氧化;(2)催化选择加氢;(3) 生物质转化;(4)催化新材料制备和应用。
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等重点项目等多项,完成多项应用成果和工业化技术与相关企业合作,完成了“甲苯氧化制苯甲醛和苯甲酸中试”、“非金属催化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工业实验、“对二甲苯氧化制对苯二甲酸工业实验”、“山梨醇加氢裂解制乙二醇等低碳多元醇”、“甘油水溶液催化转化制1,2-丙二醇”等开发和应用研究。
在相关杂志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第2分会场:智能制造
驻场专家:史海波、曾鹏、赵吉宾、杜劲松、徐志刚
史海波简介
史海波,研究员,工学博士,现任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数字工厂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先后承担或参与过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制造执行系统分会理事,辽宁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辽宁省信息产业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信息与控制》编委。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1. 数字工厂体系结构;2. 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3.(大)数据智能分析与挖掘;4.智能信息处理平台软件。
负责承担过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的研究工作;组织/参与其它项目数十项。
曾获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先进个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1,5),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1),中科院院地合作先进个人二等奖1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计划”获得者。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
史海波研究员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多项成
果在沈阳新松、特变电工、东风朝柴等公司成功转化、示范应用或推广。
曾鹏简介
曾鹏,研究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工业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1.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具有感知、计算与通信能力的智能传感器节点设计与开发;无线自组网方法研究,包括:无线接入、路由、传输控制与自主管理;分布式信息处理方法研究;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与开发;2.工业无线通信方向:无线网络技术在复杂工业环境下的抗干扰、实时通信、节能、安全技术研究;工业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
曾鹏研究员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多项成果在中科博微、中科奥维等公司成功转化,多项成果在辽宁省电力公司、辽河油田等企业示范应用或推广。
赵吉宾简介
赵吉宾,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室主任。
一直从事复杂曲面加工与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1.数控加工技术;2.复杂曲面精密加工技术;3.激光快速成形与激光冲击强化技术;4.三维曲面建模;5.视觉测量技术。
在数控加工技术、测量技术以及快速成形等方面完成多项国家和国防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63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省市科技攻关以及企业横向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申请和授予专利2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
参编专著一部。
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多项成果在沈阳新松、沈飞、黎明等公司成功转化、示范应用或推广。
杜劲松简介
杜劲松,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室主任,辽宁省雷达系统研究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面的研究。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1.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测量技术、智能交通、微波生物探测技术;2.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自动化生产线。
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专项“智能无水印染专用设备”。
主持完成沈阳市科技攻关项目“毫米波雷达探测成像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杜劲松研究员开发的雷达产品成功在辽宁新枫电子等公司转化推广。
徐志刚简介
徐志刚,研究员,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室副主任。
从事高端武器系统智能制造及航天器地面仿真理论与测试装备研究,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空间站工程、探月工程及深空探测等重大地面测试系统研究与应用课题多项。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1.机器人机构学;2.航天器地面仿真测试装备;3.高端武器系统智能制造;4.特种机器人理论与应用研究。
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课题多项;研制成功国内首套“弹药智能生产线”,获自动化学会“2015年十大最具影响力工程项目”;研制空间对接、探月再入返回对接、空间站转位机械臂、空间站太阳翼驱动机构等地面仿真测试系统10余项,为重大航天工程提供了先进测试技术与装备保障。
徐志刚研究员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在沈阳724厂等企业成功应用。
第3分会场:金属材料
驻场专家:孙明月、戎利建、张士宏、陈荣石、单以银、宋影伟
孙明月简介
孙明月,研究员,工学博士,现任中科院金属所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副主任,中国塑性工程学会大锻件学委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
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承担和参与国家核电和机床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STS)专项等课题。
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3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0)、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排名第1)、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各类科技奖励十余项。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大锻件/特钢材的先进控形控性技术研究。
与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了大型船用曲轴、百万千瓦核电压力容器、千吨级加氢反应器筒体、海洋平台齿条板等大型锻件的国产化,打破了我国系列重大装备受制于人的局面,为企业新增产值10亿元。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金
属构筑成形技术,通过“以小制大”思想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大锻件均质化制备难题,并在国家若干战略性装备核心部件上付诸实践。
戎利建简介
戎利建,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特殊环境材料研究部主任。
主要从事高性能结构钢、特种合金的研究,承担包括国家支撑项目、重点项目、年度项目、863项目、国家重点基金、欧盟项目共计30余项,申请专利36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
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排名均为第一),获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七部委评选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个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十佳科技带头人,被评为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十大创新能手并获五一劳动奖章。
团队主要成果有:1.负责研制出可应用于苛刻氢环境的三个不同强度级别的均质化系列抗氢合金及其管材和高强度耐高温抗氢合金,在国家重大工程中获得了大量的应用。
2.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承担了铁道部和国家支撑计划CRH5和CRH2动车组转向架关键金属材料国产化的研究任务,制定了六种金属材料的采购技术条件,研制出适合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温差异大的转向架构架原型材料,
并获得应用。
3.为我国舰船自主研制出高强高韧的1000MPa级特殊钢,使高压空气瓶的耐压能力由20MPa提高到40MPa,载气量提高60%以上,产品已装艇使用,并批量生产,填补了空白。
4.为我国航天、核工程等研制了关键材料和部件。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案例:
为辽宁开原维科压力容器责任有限公司研制出JQ100合金,填补空白。
研制高强高韧的1000MPa级特殊钢,材料具有高的综合性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使高压空气瓶的耐压能力由20MPa提高到40MPa,载气量提高60%以上,成为国内第一家鉴定的单位,已批量生产。
为我国CRH2高速列车研制出转向架构架用钢S355J2W(H)。
研制出适合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温差异大的转向架构架原型材料,使用温度可达-40oC,突破了进口材料只能用于-20oC的局限。
鞍山钢铁公司已按相关标准大量生产板材,在城际列车、地铁上大量应用。
张士宏简介
张士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用材料与器件研究部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精密铜管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塑性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板成形技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锻造协会钣金委员会首席专家。
国
际板成形研究会IDDRG执行委员。
第11届国际数值模拟方法与工业应用学术大会(NUMIFORM’2013)主席。
IDDRG2015国际会议主席;国际塑性加工学术大会ICTP学术委员会委员。
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Rare Metals、塑性工程学报等12个国内外专业期刊编委。
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07年12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997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2010年度A. M. Strickland奖;2013年全国有色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10月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突出贡献银砧奖; 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名);2016年获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团队主要研究成果:
2001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与金龙铜管集团长期合作完成精密铜管铸轧技术实现连铸、行星轧制、连续拉拔、滚珠旋压、退火全过程科学产业化,解决了铜管铸轧加工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发ACR新型铜管、电子热管、废杂铜直接铸轧铜管等实现大批量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2012年10月通过有色协会组织技术鉴定,获得2013年全国有色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协助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该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铜管制造商,年销售额由合作前的10亿元(2000年)发展到2014年约350亿元,全国500强第216
位。
研制精密高温合金、不锈钢、钛合金管材制备加工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领域;
提出并开发镁合金温热成形技术,实现高温合金钛合金热加工过程组织预测与工艺优化。
已发表国际国内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100多篇被SCI收入。
已获发明专利授权近30项。
近二年来先后6次获邀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大会专题报告。
培养博士生32名,硕士生15名。
编写教材专著《塑性加工先进技术》、《精密铜管铸轧加工技术》、《MSC.Marc 在材料加工工程中的应用》。
陈荣石简介
陈荣石,研究员,工学博士,2003年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镁合金材料及应用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特种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专家会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专家委员会专家,Elsevier出版国际学术期刊 Journal. Magnesium and Alloys 编委;曾获中国稀土学会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近十年在镁合金材料,加工工艺及应用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被引频次总计超过2000次,h-index为28(Google学术数据)。
主持和参加国家各类与镁合金有
关的项目三十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类国家计划以及军工型号配套、总装配套、美国波音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委托等项目。
团队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新型镁合金设计,加工成形及其应用研究。
研制的镁合金材料应用神舟、天宫、嫦娥等一系列国家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中累计为这些重大航天型号减重百余公斤;成功研制镁合金铸件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获得应用,解决了其重大技术瓶颈和短线风险问题之一;在国际上首先报道利用常规工业轧制技术制备了世界最高室温伸长率的镁合金薄板,突破了镁合金在工业上不能室温二次塑性成形的技术瓶颈。
单以银简介
单以银,研究员,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进钢铁结构材料创新课题组组长。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金相检验方法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要从事先进钢铁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超超临界火电、核电和未来聚变堆用耐热钢、微合金钢、马氏体时效钢等重要钢铁结构材料的研究。
承担和参加“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等项目20余项。
与Boeing公司、BOSCH公司、宝钢、鞍钢、广东电
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外单位有多年的合作关系。
在钢铁材料成分设计、热变形加工和微观组织结构的研究方面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专著2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
在超超临界火电用耐热钢、核电用耐高温抗辐照耐腐蚀用钢,高性能马氏体时效钢,石油天然气输送、海洋平台、汽车用微合金结构钢的设计与制备方面积累了较深的基础。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1)核电火电用先进结构钢,如低活化马氏体耐热钢、超超临界火电用耐热钢、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钢(ODS钢);2)航空航天及民用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石油化工用金属密封材料;3)高性能微合金结构钢,如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管线钢、超高强高韧船舶用结构钢、高铁转向架用高性能弹簧钢。
与美国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The Boeing Company(波音公司)、德国BOSCH(博世)公司,英国拉夫堡尔大学、荷兰DEFT大学等进行了多个领域材料研发合作。
团队主要成果:
耐热钢的研究方面,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HR1和FHR2铁素体耐热钢。
与国际上目前超超临界机组用P92材料相比具有更优的的力学性能,其短时高温持久强度和104小时的高温持久强度均高于P92材料。
核材料耐热钢研究方面:实现了ITER核聚变堆第一壁
用马氏体耐热钢(中国低活化钢-CLAM钢)的工业化制备,其吨级CLAM钢成分可稳定在Ni、Cu、Al等活化元素低于0.01%以下的较好水平;掌握了CLAM钢双真空纯净化的技术关键;获得了满足性能要求的CLAM钢的热处理工艺窗口。
吨级CALM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与日本的F82H和欧洲的Eurofer 97相当且部分性能更优。
大大增强我国在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计划)研究中的地位。
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耐高温、抗辐照、耐腐蚀马氏体耐热钢SIMP钢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相关授权专利5项。
目前SIMP钢已达到工业化初成熟阶段,这使我国在核用结构钢方面的研究开发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大大地推动中国核材料的研发进程。
宋影伟简介
宋影伟,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环境腐蚀中心研究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理事,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金属涂镀层技术分会委员,国际期刊“Innovations in Corrosion and Materials Science”编委,“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杂志编委,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荣获2015年“中国腐蚀与防护杰出青年学术奖”,2016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3)。
发表论文60多篇,总计SCI他引超过1400次,发表在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