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为学生的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阅读为学生的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
发表时间:2013-08-20T11:39:29.45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4期(下)供稿作者:◇张晓琴
[导读] 总之,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一生受益。

◇张晓琴
(遂宁市船山区裕丰街小学遂宁 629000)
【内容摘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宝库”,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自由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引方向兴趣质量
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学生为兴趣而自主获取信息的一种学习途径,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为需要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

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培养,想象力需要保护。

教师在学生创造力形成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意识。

一、运用情感激励策略,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指引方向。

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向学生推荐有价值的课外读物。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

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来自于老师的评价比父母的更具有权威性,来自于老师的关注更能让他们兴趣盎然。

老师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的倡导者,支持者,引导者。

老师应当好参谋,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的苦乐。

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强化他们对阅读的肯定意识,从而使阅读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

例如,学了《草船借箭》,可以组织学生收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组织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采用这种活动方式推荐图书,有利于课内外的联系,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

二、利用环境激励策略,优化班级阅读氛围,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1、营造阅读氛围。

首先,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让孩子蕴育在浓浓的书香中。

其次,我不仅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还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利用节日建议家长带孩子买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把班级的一个角落设置成图书角,教室墙壁上也挂满了各种课外书、报刊,让学生在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拿到自己喜欢的书,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

2、激发博览群书的兴趣。

学生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也就各有偏好,低年级学生都特爱看童话故事,而猜谜、科技、名人传奇、歇后语、寓言等之类的书却极少问津。

鲁迅曾说过,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

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尽所能激起学生阅读多种书籍的兴趣。

三、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引领学生实施课外阅读策略。

1、利用目标激励策略,树立优秀的榜样。

定期把学生中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加以表扬。

仔细发现每个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在阅读当中哪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作为我们老师都应该善于捕捉和搜取,及时而充分地分析其存在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影响,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当的“放大”表扬,这样既是对学生本人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导向。

定期评比阅读标兵,并将课外阅读书籍作为奖励。

因此,我们还应该引导他们为自己设立一些回报期短,实现的可能性大的目标。

这些目标越明确越好。

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的阅读量;我们要合理利用教学,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注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之中去进行阅读、去接受新知识。

每天坚持20—30分钟的课外阅读,将获得“阅读恒星”;积累多少语言材料,将被评为“阅读之星”等等。

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利用成就激励策略开展课外阅读比武。

人的最高层需要都是成就需要。

因此,教师应尽量的为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供机会,围绕课外阅读活动设置各种各样的评比、展示、交流。

如制定课外阅读月评表,对学生当月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并送上一句鼓励性的、谈心式的话;可定期举行“阅读之星”的评选,并给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可组织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展示形式,体现自己的阅读成果;提供相互交流的学习机会,并注意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扮演一个实际的角色并主动地参与。

我们可以进行知识性的编小报比赛、知识竞赛,我们也可以技能性的书面阅读比赛,我们还可以运用性的读后感比赛,增强阅读动力。

这些比赛,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好胜心、表现欲,成就感。

四、让学生学会合作,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课外阅读活动是一项需要师生共同参与、长期坚持的活动,活动的目标、制度、方式、具体实施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逐渐形成一个专门的组织管理体系。

利用组织激励策略,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更容易激励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如果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质量,那将是徒劳无益,所以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和辅导者,所起的作用是利用情景、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激发学生的能力。

教师要安排读书交流活动课,开展读书交流会。

班主任开好一堂“读书的感觉真好”主题班会。

教师与学生都以参与者的姿态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通过活动,读书的篇目可以交流,读书的喜悦可以分享,读书的方法可以借鉴,而且,读书交流课集听说读写于一体,是一种极好的“综合性学习”,达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目标。

总之,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一生受益。

让我们从小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自由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