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理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词汇的形态理据性对比

二十世纪以来,语言任意论在语言学界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
,语言在词汇层面并非是绝对任意的,而是存在着明显的理据性。词的表达形
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就是词的理据性。词的理据性可分 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文字理据。词的形态理据则是指可以通过 对一个词的形态构成进行分析而获得词义。通过对英汉词汇形态理据性的对比 研究,能够找出英汉词汇形态理据性的异同,将有助于词汇教学和翻译研究。(

中西词汇理据中的文化差异

叶 荔 、李 瑛:通过对比英汉语言的主要词汇理据(语音理据、文字理据、形态 理据和语义理据) 的不同, 初步探讨了词的理据中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词汇是所有语言构成的基础和要素, 因此词汇的语音、构成、语义方方面面也会 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和反映语言使用者的文化特征 , 换句话说, 词汇蕴藏着语言 使用者的人生观, 价值观,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对于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不少专家学者着重讨论了文化差异与词的涵义, 文化与 词的比喻和联想意, 文化与颜色词汇, [英汉构词法异同等, 但很少关注英汉词的理 据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特征, 也没能进行系统的对比、阐述。


许国璋在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时就曾指出:“文明社会时期创造的新词
词语,就不再是任意的了,而是立意的(motivated), 甚而即使是民间任意创造
的词,也被语言学家赋予了有理有据的形态了。”

赵宏宇、胡全生, 2009:理据是语义形成的道理和语义构成的根据,涉及语言符 号的可分析性和自我解释性;

但 是 一 些 语 言 学 家 认 为 词 源 理 据 ( etymological motivation)也是其中一种类型。另外,许余龙从文字书 写形式与词义联系的角度出发提出“文字理据”一说。

① 语 音 理 据 —— 象 声 词 ( 感 叹 词 interjection 和 拟 声 词 onomatopoeia); ②形态理据——派生词或复合词; ③语义理据——借助于词的基本语义的引申和比喻取得的; ④文字理据——文字书写形式与词义之间的联系:汉字是象形表意 文字,其文字理据性是相当强的;英文主要特征是以音表意,字母 表音文字的文字理据性要弱于汉字。
姚吉刚.2012)

词的形态理据是指可以通过对一个词的形态构成进行分析而获得词
义。从形态结构来说,词一般可分为三种: ( 1) 由一个自由语素构成
的单纯词;( 2) 由一个自由语素加上词缀构成的派生词; ( 3) 由两个自
由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单纯词( 除了少数拟声词、象形字和形声字
外) 通常没有理据可言,具有形态理据性的词大都是派生词或复合

Marzo 通过实证的方法考察意大利本族语者对词汇理据关系的判断。他对词汇理据的定义带有 浓重的皮尔斯符号学色彩: 如果一个词汇单位的形式和概念都与其他词汇单位有关联的话,它 就是有理据的。据此,作者区分了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 前者指单词与其他单词语义上存在认 知关联,后者指单词与其他单词形式上有关联。 Umbreit 考察的也是词汇理据的内部关系。借助本族语者的直觉判断,他发现传统上认为词汇 理据是从简单词汇到复杂词汇的单向过程的观点并不正确,并指出所有形式和意义存在关联的 所有词汇形成一个多向的理据网络。因此,一个词汇单位可与多个词汇单位互为理据,它们之 间的关系或为一词多义、或为派生、或为合成。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体现
英 语 中 以 - se lf 为 词 缀 的 词 举 不 胜 举 , self-control 、 selfconfident 、self- dependent 、self- respect等


这恰恰体现了西方人, 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 追求个性发 展和自我成就, 价值观趋于个人取向

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 几,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的理据是词义构成的道理,是一 个词的词素与词素之间的语义联系或一个词词义发展的逻辑依据。


教学展望
在应用语言学领域,英语“motivated”一词通常用来描述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高低或学习动力大小,如a highly motivated learner 或The learners are not motivated。这个词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术语,在认知语言学文献中出现频 率极高,被用来描述语言本身,如The language is motivated 或The word is motivated,说明某一语言形式或语义表达是非任意、可解释、有理据的。



rumble可表示/ 轰隆、/ 咕噜 等;
splash 表示/ 扑通、/ 咕咚 等


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 推崇自然, 崇尚自然, 相信天人 感应, 人们在生活中力求与自然的统一, 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 因而在语言上尽 可能地接近自然, 表现自然, 所以汉语的拟声词丰富, 音韵更似自然音 西方从古至今都认为人与自然, 物质精神是对立的, 是天人相分的世界观。英语 的语音更似“改造”后的自然音, 似有率性而为之感

与形式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任意性不同,认知语言学家强调语言的理据性, 认为语言根植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认知机制的一部分,语言的形成和 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隐喻、转喻和意象。
理据问题是语言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自然说”“约定说”之 争(赵敦华,2001) 和中国先秦时期的“名实之辩” (刘利民, 2007)



就文字理据而言
汉语的文字理据明显强于英语, 而这点恰好体现了汉 民族注重“观物取象, 立象尽意, 取象比类, 设象喻理 “的形象思维特征;(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


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维, 侧重物的要素和结构, 字母表 音文字由形象到抽象 , 最终失去形象的过程, 无不体 现了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
词,尤其是复合词。(姚吉刚.2012)

如 : 单纯词 work 其语音和语义之间没有联系,但派生词 worker 和复合词workshop 的语义在一定程度上能从其形 态结构中得到启发,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理据性。由此可见 ,一种语言的理据性大小是由其词汇体系中单纯词、派生 词、复合词数量的多寡,以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决定的。 复合词越多,地位越重要,形态理据性就越大。
丹麦语: cake, call egg, ill 意大利语: opera 汉语: bean curd、kowtow、mah- jongg 汉语以表意为主, 不方便也不太容易接受外来词, 虽然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不 少外来语, 但主要以印度佛经中梵语(如:佛、未来、刹那、烦恼、心善等); 蒙古语(如: 胡 同、政治、主权、道具、学历、电话等) ; 日语(如: 蘑菇、戈壁); 英语(如: 资本、奖金、 咖啡、哲学、电脑) 为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春天, 象征希望, 而在西方则表示 “缺乏经验” 、“知识浅薄”, 如: greenhorn经验之人,greenhand 新手
文字理据与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汉语是象形表意文字, 汉字的构造源于是对自然物体的图像摹仿, 每 个字集音、形、义于一体, 所以根据汉字字形结构较容易推断出该词 的词义。 如: 日等。


语音理据------拟声词

英语------天人分离
描写溪水流动的声音 gurgle
汉语------天人合一
哗哗 轰轰隆隆
描写雷声
rumble 描写蟋蟀的叫声


chirp
描写蛙鸣 croak
唧唧
呱呱

汉语除了发音更接近自然声音外, 并尽可能多地创造词汇去模仿和体现自然, 而 英语则往往用一个词模仿好几种声音 rustle可表示/ 唰唰、/ 哗哗、/ 飒飒、/ 瑟瑟;

王艾录、司富珍,2002:也可以指语言系统在组织过程中促动或激发某一语言现 象、语言实体产生、发展或消亡的动因;

董银燕2007:认为英汉词汇的音、形、义虽然有着“任意性”的一面,但同时
更存在着语音、形态和语义的理据性的一面。
词汇理据的分类

乌尔曼在《语义学》一书中,他将词语的理据分为三类, 即 语 音 理 据 ( phonetic motivation ) 、 形 态 理 据 ( morphological motivation )和语义理据( semantic motivation)。他认为,语音理据是绝对理据,形态理据 和语义理据是相对理据。


虽然汉字构造书写随着历史不断朝着简化方向发展, 但词的构造仍保 留着象形特征, 并体现着一定的词义
如: 花、草中草字头表示与草有关, 狼、猴、狗等中的犬字旁表示与 “ 兽” 有关。 英语是字母表音文字, 虽然其来源与表义有关, 如: 字母A最初是牛头 形, 表示牛; 字母B 最初表示两间屋子, 一间是男的住, 一间是女的住, 但它作为表音符号已经失去了表意功能。
而汉语中如: 树、花、鸟、兽、天、地等先出现的单音节词表示了 事物的整体, 而后才出现表局部的词汇, 如: 树梢、树枝、树皮、 树干; 花苞, 花蕾, 花瓣等 这体现了汉民族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 集体高于个人。


语义理据与生活方式

1.词的联想义和比喻义
在动物词汇中 中国人往往认为熊愚笨无能, 呆头呆脑, 所以有“笨熊”“ 熊样” 之说。而西方人则认为熊是危险、凶猛动物。所以不会产生“笨、 傻”的联想, 但中、西方人都把“驴” 认为是愚笨的象征, 有stupid 、ass (笨驴、蠢驴) 之说。中国有关“龙”的词汇多为褒义词, 如: 望子成龙、龙凤成祥、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 这源于华夏民族对龙 图腾的崇拜, 他们赋予龙神圣、至尊、吉祥、非凡之褒义; 而西方人 则认为 龙是制造水灾、危及人类生存的一种凶残动物, 因而无法理 解汉语龙词汇的语义。

2.颜色词汇
黄色

在汉语中往往往往代表“下流”、“淫秽”之意, 如: 黄色书籍、黄 色电影等; 但英文中无此意, 如: yellow journalism 指不择手段、夸张渲染, 制 造耸人听闻的文章以招揽读者的编辑作风; Yellow Pages (黄页电话号码簿) 则是因全书用黄纸印刷而得名。 绿色

形态理据


1. 外来词与开放和保守
英语的形态理据性强, 以表音为主, 使英语比汉语更方便、更容易接受外来词。从英语词 汇的发展来看, 英语直接受到外来词的影响很大。
法语: government, country, penalty;



拉丁语: school, chalk, street

在对外来词的态度上, 西方人大胆而开放地接受, 并将其同 化于自己的语言中, 而中国人则总体上倾向于保守, 强调规 范化、纯洁性,这点正好印证了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体化 政治结构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大一统, 在此氛围下, 中国人思维方式具有趋于排异性、封闭性, 僵 化、保守的特征, 而西方人受西方哲学体系的影响, 其思维 方式趋于求异性、开放性、进取和创新性, 勇于探索, 敢于 挑战甚至否定权威。
最 早 对 词 语 理 据 展 开 详 细 讨 论 的 是 英 国 语 言 学 家 、 语 义 学 奠 基 人 之 一 乌 尔 曼 ( Stephen Ullmann),他将词分为隐性词(opaque word)和显性词(transparent word)。每一种 语言都包含在语音与语义间毫无联系的约定俗成的隐性词,同时也含有至少一定程度上有理据 的,因而是显性的词语。
英汉词汇理据对比
王驰、洪子怡
(1)词语的理据性
定义:词的理据(motivation)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 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词语的理据能够使人了解词义构成与发展的 逻辑依据和词内诸词素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是语义学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 题。

词汇学:语言符号与客体的联系是任意性的, 但在一种语言内部的单位之间, 大 部分有理据性 。英语词汇中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 但 大量词语的意义和形式、语音和语义之间确实存在着种种不同程度的关联。词 汇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词的理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