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构建策略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构建策略摘要: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不仅有其独有的特征,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意蕴。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重新认识学生学习的意义,使其更好地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重新认识教学的内容,将外在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重新认识教师的价值,使教师与学生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关键词: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构建策略深度学习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思想,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注重高阶思维能力、高层次认知目标,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发展其高阶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它不仅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调知识背后蕴含的内涵,还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互动性。
从教学实践来看,当前仍然存在课堂教学不够“深刻”的普遍现实,这就需要重新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知识的理解。
1.以“理解与聚焦”为教学主题的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是教学主题的确定,这也是深度学习的首要任务。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其中“理解与聚焦”是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高度关注这一价值取向。
首先,要厘清学科知识的结构与价值,注重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内涵,重视求解方法的迁移和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某些单一知识点或某些具体的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知识模块或知识群,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
其次,能有效聚焦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将学科教学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相互衔接,使其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因为学科核心内容在思维方式上、学科本质上、教学设计上与学习方式上,都具有同一性,可以将其进行聚焦。
另外,深度学习要从整体上把握和深刻理解具体的科学内容,是一种创生的学习范式。
对话式教研:从“想聊”走向“深聊
徐美芳对话式教研:从“想聊”走向“深聊”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富有个性且有助于思维碰撞和启迪的人际语言互动活动,是教研的生命所在。
因此,“对话式教研”成为最基本、最主要的教研形态。
一、对话式教研的内涵特征对话式教研是一种以对话为特征的教学研究方式,指教研人员与教师双方围绕着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平等、积极、自由的互动与沟通,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实现原有信念的解构与重建,完成彼此专业的共同发展。
简而言之,对话式教研就是以核心问题为引领,以对话为方式,以解决问题、促进专业发展为目标的研究样态。
对话式教研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民主性。
教研组织者不是教研的主宰,而是与教师进行平等对话的个体。
“看见每个”应该成为教研文化。
二是交互性。
对话过程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教研意义在相互理解、引发共鸣中产生。
三是生长性。
你启发我,我启发你,教师的原有思想边界不断被打破,思想宽度不断拓展,深度不断增加,呈现经验生长的状态。
二、对话式教研的偏离样态(一)侧耳倾听——对话主体单一化侧耳倾听是指教师在对话中以倾听为主,往往缺乏多维互动。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专家或教研组织者会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与教师形成了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这种关系无形中导致了教研的非平等对话,交流中往往是“专家”与教研组织者的“一言堂”,教师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更多的是倾听与附和,甚至一些教师逐渐被边缘化。
由于对话主体的“霸语”,教师的思维被指导者的思维取代,违背了教研“看见每个”的原有初衷。
(二)亦步亦趋——对话推进形式化亦步亦趋的表现是对话的流程、话题甚至可能的回应由教研组长事先预设,教师按部就班,步骤不能逾越,对话内容在组长的确定范围内。
看似整个教研活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实则是教研对话流于形式,教师的思维被组长牵着鼻子走,未围绕问题展开真实的、开放的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对话的确定性虽然保证了教研流程的顺畅,但是确定性也暴露了教研的“伪碰撞”现象。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3篇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3篇最新有人说,深度课改的本质是深度学习。
以下是本站我为大家带来的谈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3篇,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谈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1有人说,深度课改的本质是深度学习。
那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就是让同学不再只是学问的传承者和消费者,而要成为学问的创新者和贡献者;深度学习应当是能让同学学会独立思索,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学习,它是有效学习的必定要求。
而这样的学习在我们的学校语文课堂学习中是难能珍贵的,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学工孜孜以求的。
有人说,要求学校生进行深度学习有些太苛刻了,他们的力量究竟还很欠缺,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地进行思索和练习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深度学习'。
其实不然,正由于学校生(特殊是中、高班级同学)还处在学习习惯和学习力量进展的关键期,所以更应当注意思维力量的培育,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同学进行深度学习,让同学学会独立思索,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仆人,而不是老师手中的牵线木偶。
基于这样的思索,笔者对学校语文课堂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反思与分析。
一、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及分析(一)表演代替体验,课堂成了舞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课改,当前的学校语文教学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封闭、呆板,它已经渐渐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布满活力。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正所谓"过犹不及',语文课堂上的一些现象正愈演愈烈,有一些老师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片面追求让同学欢乐学习,把课堂变成了群英荟萃的舞台,而不再是师生学习沟通的平台。
课堂无限开放,语文教学中消失了过多的非语文活动。
例如,有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嬉戏、表演;有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试验、操作;有的老师热衷于让同学叠纸、绘画、唱歌等等。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
语文教育 >>120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杨绍辰河北省巨鹿县何寨校区对话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但是有效对话却不容易做到。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独白占据主要地位,同时辅之以问答式的教学。
实施新课改以后,出现了对话这一新名词。
对话,其实就是交往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
它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新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
一、明确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一)关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留足学生阅读时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一种对话。
教师想要让学生有效地去探究文本,首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
有的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学生从快速浏览课文到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发表见解,往往不过是十几分钟乃至几分钟的事。
这种学生快速阅读的背后,文本应有的障碍被消除了,应有的深度被搁浅了,应有的感悟时间被缩短了,应有的鲜活真切被风干了,应有的审美愉悦被稀释得索然寡味,最终,营养丰富的文本便成了方便省时的快餐。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重视直觉解读。
如今的学生几乎都有配套的参考资料,一学习新课文,相应的资料总紧随其后,久而久之,这势必让学生已养成依赖资料的习惯,丧失阅读时自我的理解与体验。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最好开始不要依靠教参等解读资料,让学生与文本有个本真接触,这样的感悟更为真切,更精彩,更个性化,以后再逐步做到知人论世。
再次,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经历,阅历与心境去细心体验与感知文本内容,使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必要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文本意境,感受文本精神,提升审美意趣。
使学生对文本就有了尽可能充分的理解,使语文走进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时代活水。
(二)组织生生之间的对话,力求提高对话效率学生与学生对话是生生之间思维的相撞和激活,知识的相融与吸收,能力的相提与共升,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
赴杭州学习心得体会
说课
研讨交流
信息技术学科与导师沈力伟合影
信息技术学科学员在胜篮学校合影
此次赴浙江杭州跟岗学习不仅领略了杭 州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江南文化的精髓,在教 育教学方面也是收获满满的,正如我们信息 技术组的伙伴所说:视野得到了拓宽、思想 得到了升华,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是一 次“取真经”的旅程。
最后感谢第二师范学院项目组的组织, 感谢学校领导的用,在以后的工作中,本人必定把这 次学习学到的本领用于实践教学中去,为学 校、为学生作出应有的贡献!
亲密接触杭州,深度对话导师
——杭州学习报告
简岳源 2015年4月21日
2015年4月13—17日,本人有幸参加广 州市小学名师(第二批)赴杭州跟岗培训班学 习,这次培训学习之旅可以说是“视野的拓 宽、思想的升华、心灵的震撼”。感受最深 的有两点体会:
一、亲密接触杭州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被冠 以“人间天堂”的美称,所以我一直以来很向往杭 州,这次我有幸到杭州跟岗学习,可以说我的梦想 成真了!培训学习的第一天一大早坐上飞机远赴杭 州,感谢培训项目组的人性化安排,第一天下午是 给我们学员休息,当然我们也珍惜学习的时间,好 好领略杭州的文化,我们信息技术科组到了杭州西 湖感受杭州独特的“江南文化”。
叶澜教授的“好课五标准” 常态性。现在的许多公开课容易出现准备过 度现象。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 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 有新的东西呈现。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我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来听课的人表演。 这样的课才是平实的课,才是平时都能上的 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二、专业培训,深度对话导师
此次杭州跟岗学习的目标是走近省外名校、名 师与名家,在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以及个人成长 与风格的培养等开展交流。接下来为期三天的专业 学习培训,可谓是高大上的讲座、大容量的信息、 专业化的引领、高科技的展示,令我大开眼界、暇 不顾及。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缪水娟学习心得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缪水娟学习心得有幸来到美丽的浙大听课,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听了三天专家的讲座,果然不虚此行!其中感受最深的是缪水娟老师和王莺老师的课,这两节课连起来,感觉自己与“核心素养''进行了一场深情“对话"。
先来谈谈缪水娟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学习感悟。
一直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很模糊,这次是真的搞明白了。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三个大的方面。
这三个大的方面又包含六大素养、18个基本点。
在学校课程改革中为了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遵循三个教育理念:1.管理理念上应还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最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会留白,因为它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创生新的问题,我想不仅仅是教学中,在家庭教育对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适当的留白,对孩子会更有利。
2.课程改革应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敬畏孩子的生命,敬畏孩子的自性的无穷性,在教育改革中我们要发现学生的特长,坚持学生的立场,促使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地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3.教学形态上应让学生自主学习真实发生。
这一块缪老师是针对新高考学生自主选课后,学生如何统筹教学形态变化,稳妥推进选课走班的探讨,尽力促使自主学习真实发生,提高学生的自学力。
王莺老师的《深度对话:教育教学的新追求》这节课既醍醐灌顶又美不胜收.醍醐灌顶在于,王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分享,来引导我们理解教学意识、学习要素、向心性等高深的理论概念,帮助我们学会在对话中成长。
美不胜收在于,王老师不仅人漂亮,而且声音悦耳动听,讲起课来声情并茂、眉飞色舞、机智幽默,让人听不够。
时间过得真快,学习已经过去三天了,感觉自己收获满满,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切实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在与教材、学生、同伴、自己、理论对话中不断进步成长。
审辩式学习:学与教的深度对话
[摘要]审辩式学习是对《中庸》中“学、问、思、辨、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审辩式学习理念认为,“少教之教”有三个层次——学生活动不少于“0.618”,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可以反哺教;“爱学之学”有三重境界——永不满足地学,浑然忘我地学,终生不渝地学。
教师角色应从教学转变为助学,从助学转变为“同学”。
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与主人,课堂是师生共生共赢的生命场域。
[关键词]审辩式学习;学与教的关系;少教之教;爱学之学[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3)20-0001-04审辩式学习的文化源头是《易传·文言》中的“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理论源头是《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审辩笃学,明德成人。
对“学、问、思、辨、行”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审辩式学习完成了由0到1的“破壳”而出——“问学、探学、辩学、用学、融学”是灵动组合、动态生成、共生共赢的“审辩式五学课堂”。
学与教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审辩式学习体系的建构必然关注“学与教的关系”,在学与教的深度对话中寻找审辩式学习的理想课堂样态。
一、少教之教:学习发生了,教就成功了1.黄金分割:学生活动不少于“0.618”从时空管理视角来看,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应从“以师为本的霸控课堂”“以教为本的灌输课堂”走向“以生为本的自主课堂”“以学为本的生长课堂”。
定量而言,40分钟的课堂,要明确其“黄金分割点”是教师的教不应超过15分钟,学生的学不能少于25分钟。
这是我们应坚守的“少教之教”的基本底线。
如果教师放心地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或许学生刚开始还会“步履蹒跚”“将信将疑”,但过不了多久,学生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等天性便会充分释放出来。
在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对话思辨、问题解决等过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顿悟、突破……在“0.618”的时间与空间里,学生的学习力不断增强,主人公意识不断觉醒,学生一定会“如履平地”进而“自信满满”。
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浙江大学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小学骨干教师国际教育研讨班”培训汇报《深度对话,课堂教学新追求》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根据学校安排,本人于2015年8月10日至8月15日很荣幸地参加了“浙江大学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小学骨干教师国际教育研讨班”。
培训班上,聆听了几位著名教授精彩的讲座,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王莺,现在来看一段介绍王莺教授的视频。
(视频)王莺教授做的题为《深度对话,课堂教学新追求》的专题报告,她用许多鲜活的例子、旁征博引,带领我们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对话,让我们明白了作为教师,如何进行新的追求。
她提倡教师要借助教材的特色、妙处,使学生得到素养的提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实践,最终内化为能力和素养。
她还强调做一名教师,就要勇于直面自己,不断找出自己的生长点;要不断与自我对话,战胜自我的缺点;要与同伴对话,学会倾听与分担;要与理论对话,不断的提升。
她的讲座,犹如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又如几方良药,使人提神健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结合王莺教授的讲座谈谈自己培训后的一些粗浅认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谈的第一个观点是(课件2)一、一节好课的标准(课件3)王莺教授提出:一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课。
应该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规律方法,增进交流体验,拓展思维,触动了情感心灵的课,甚至是提升人格、改变人生观、世界观的课。
作为一节好课要具备以下五个要素1.有意义。
(课件4)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在于学生学到了新知识,进一步锻炼了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学生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那这节课就是没有意义的。
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2.有效率。
一堂思品课上“深度对话”论文
一堂思品课上的“深度对话”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非常肯定“对话”的作用,他说:“只有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的思维。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堂,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他们有所挑选:关于他们的权利,他们很乐意去探究,特别是损害到学生权益的事情;而关于他们的义务,学生则置若惘闻。
如何要让学生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学习八年级下维护人格尊严的内容时,探究园里对下列情景要求研讨:辱骂及变相体罚学生、家庭暴力、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
问:你还了解哪些侵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现象?学生对于第一个情景辱骂及变相体罚学生,乐不可支,议论纷纷。
有学生马上说:“我们的某某老师叫我们罚抄单词、罚我们打扫地板、罚我们写八百字的检讨书,这是违法行为吗?”其他同学纷纷点头。
作为科任老师,我对于这些情况并不大清楚。
我问班长,这些同学为什么会被老师罚抄、罚扫?班长说,他们是上课违反纪律,说话、打扑克等屡教不改的。
很多同学伸长了脑袋看着思品课怎么来批判老师的行为。
因为对违纪学生处理的困惑,我平时关注过教育是否需要惩罚这类的文章内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人对未成年学生或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从该法律条文来看,对未成年人不可以进行体罚。
那么可不可以进行惩罚呢?没有法律条文规定:违反校规应该给予惩罚。
这就造成了当今教育惩罚的窘境:在学校,对违纪的学生进行惩罚无法可依,而处分实施体罚的教师却是有法可依!于是,动不动就有家长告到教委,捅到报社,控诉某个教师体罚学生!马卡连科说过:“我个人相信,惩罚并不真的有那么大的好处,但我相信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
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惩罚也和其他的一切方法一样,也应当用一种自然的、通常的和合乎逻辑的方法来提出。
学校老师外出考察培训总结-总结
学校老师外出考察培训总结-总结学校老师外出考察培训总结-总结今年暑假我有幸到浙江高校参与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一睹名师风采,倾听大师教导,让我受益匪浅。
培训中,我们倾听了浙江省训练厅教研室方张松主任《抱负课堂与校内文化建设》、浙江传媒学院顾红教授关于《政务礼仪与形象塑造》、特级老师王莺老师的《深度对话,课堂教学新追求》等讲座,老师们精彩的内容,纯正的发音、流利的口语、创新的理念、敬业的精神、良好的综合素养等,令人叹为观止。
学习就是对话,即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三位一体,这在几位教授的讲座中可以体现,尤其是在方张松主任和王莺老师的讲座中,两个讲座精彩纷呈,两个导师风格各异,但案例精辟,道理深化浅出,让人回味无穷,方主任幽默风趣,有如一个表演大师,语言妙趣横生,表情生动到位,情感入目三分,格外是孩子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惟妙惟肖,课堂到处是笑声、掌声,他总结老师的教学才智:语言才智,角色才智,对象才智,教材才智,整合才智,问题与反思才智,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享受教学的乐趣。
王老师知性气质,精湛的业务,让人如沐春风。
王老师从她自身成长的经受分享了她对“深度对话、课堂教学新准求'独特的见解,她认为要做一名名师,我们要勇于直面自己,不断找出自己的生长点;要不断与自我对话,战胜自我的缺点;要与同伴对话,学会倾听与分担;要与理论对话,不断的提升。
学校老师外出考察培训总结二2022年四月中旬,我很荣幸参与了在外国语学校进行的微课培训的学习,特别感谢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平台,也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次宝贵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得以从各方面提升自己。
在这短短两天的学习中,我深受导师的悉心引领,零距离地感受着名校在提高训练教学质量方面的成效与做法,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可以说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学习机会。
下面我分以下几部分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一、我的学习经受我深知这次机会的难得。
深度教学—高效课堂,功夫在课内更在课外
深度教学—高效课堂,功夫在课内更在课外——我对“深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2012年10-12月份,高三年级开展了“推门听课”活动,高一、二年级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
我和同组的老师们一起,认真备课,认真研讨,全程参与了两项活动,得到了一些收获和提高,也引发了一些反思和体会。
一、关于深度教学——高效课堂的理论思考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叶澜教授认为评价一节课好不好,可以参照“五实”: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性)、平实(常态下)、真实(有待完善)。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课堂应该从六个方面评价:参与度、亲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
郭元祥教授提出深度教学的效能原理:学生觉得有效有收获,是豁然开朗,是快乐,而不是困惑,不是疑难。
不仅仅是有成就有收获,还要有效率。
如果我们把这三位专家确立的标准加以分析,最明显的共同点就是都强调了效率,即课堂高效,才是好课,才是深度教学。
反思之一:深度教学===教师投入越少越好?深度教学之“效”不是投入越少越好。
教学究竟有没有诀窍?赫伯特·斯宾塞有一句名言,教学的一个秘诀就是“知道怎样聪明地花费时间”,就是强调不要浪费时间,而要科学、合理、智慧地投入时间。
实现深度教学,并不是要减少投入,而是不要盲目投入、无效投入。
赫伯特·斯宾塞还有一句名言“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
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发展需要,强迫灌输,结果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以至畏学、厌学的现象层出不穷,教学效益自然难以保证。
【启示之一】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衡量教学投入,不能仅看投入时间的多少,还要看心智、思维、情感投入的多少。
在新课程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重视投入的质量和效益。
对教师来说,其投入不仅在课堂,更重要的是在课外。
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的少投入、少讲,有赖于课前的充分准备和有效预设。
教师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研究教材、课标,更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
外出培训总结范文5篇
外出培训总结范文5篇本次到昌吉热电厂跟班实习培训,是根据《x电厂生产准备大纲》安排的。
外出培训主岗人员均有一定亚临界300MW及以上机组运行经验,结合培训时间紧、培训内容新、培训任务重以及我厂处于工程基建期的特殊情况,力求培训具有针对性,力求全面掌握、重点突出。
要求各岗位学习人员在牢固掌握本计划学习内容的同时,针对自身业务薄弱环节和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补充学习,真正做到集控一专多能。
本次到昌吉热电厂实习培训安排在理论培训之后,实习培训是针对发电处所有在岗员工进行的。
实习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本岗位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岗位技能。
针对外出实习培训我们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实习培训计划,对实习队分为副值及以上岗位培训计划和巡检培训计划两类。
定期进行分类考评,副值以上岗位由实习队组织考评,巡检由值内组织考评,考评结果与考核挂钩。
同时为鼓励员工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较低岗位的员工,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由值内推荐,经过考试合格后在调试前聘用到新的高一级的岗位,通过这样的机制使让每位员工不但能看到希望而且切实形成竞争上岗的氛围。
对于实习培训我们采取的形式主要有:值内培训和实习队培训两种。
利用学习班,针对运行人员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各主岗人员进行专题讲解,本次实习培训主岗及以上平均授课8课时;对于运行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术知识可划定范围,进行定期测评,测评结果进行考核,以增强大家学习的动力;对于实习单位机组运行中曾出现的异常情况,利用学习班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现象,明确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做到举一反三,杜绝类似事件在我们x电厂重复出现,尽可能将设备故障缩小到最小范围,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实习单位机组投运时间较短且自动化水平不是很高,为强化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水平,实习队定期组织事故预想,不断加强事故判断、分析、处理能力的培训。
通过3个月的外出培训,实习队对电厂冬季防冻和锅炉结焦问题收集相关资料。
对话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对话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所谓的对话教学,就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
更进一步讲,对话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新式教学思维和理念。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式教学理念近年来不断受到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学习。
对话教学以“体验性对话理论”、“理解性对话理论”和“批判性对话理论”为其理论基础,有“主动对话,平等交流”、“动态发展,指向生成”和“互动交往,和而不同”等特点,准确把握这些有助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其融汇贯通并能有所创新。
不同于传统教学,对话教学要求学生认清自己的主体性,发挥主动性,在对话中积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受其他对话参与者外在身份、权威的打扰,只关注对话过程。
对话者们必须平等地看待对方,时刻保持对等意识。
无论是教而还是学生在开展对话前都应该明白的一个前提就是:对话不是为了突出自己、用自己的经验去征服别人,而是抛开自己原有的固执,平等地去审视双方的观点。
正如伯姆所言:“在对话中你不会试图去赢取对方,也不会强求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相反,我们通过对话,来发现任何人身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受益。
”对话教学不是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假定,沉迷于过往累积的经验,而是要摆脱约束自己的种种因素,释放最真实的自我,将自己变成一个空杯子重新去汲取对话中产生的“真理之水”。
平等的交流也意味着更多的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观点、想法。
对话教学是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没有固定的范本,因而充满了不可预知性。
在对话者们思维的触碰发展中不断地改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我们无法清晰地列出它的每一步骤,它如流水般善变易动,但是教学所追求的东西只能在对话的过程中去一点点积累、探索。
“我们在对话中所形成的想法、进行的沟通,以及产生的观念就像种子,一旦机缘巧合,就可以导致变化的出现”。
而这种变化是无法预知的,即使我们事先确定了对话最终的走向,其结果也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其独特的个性思维,因而同样的对话方式也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对话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对话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视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追求对话的深度、质度和效度。
当下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公式化、浅表化、同一化的课堂对话缺失现象。
重建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精神,就是要让对话成为一种介入、成为一种开放、成为一种姿态。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与主体深度对话、与情境深度对话等。
通过对话,释放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进行自主、自由地思考、探索。
相比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重启了“对话精神”。
这种对话精神延续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当下,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当中依然有著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利用对话这种形式来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建构,是非常具有教学价值的。
对话所用的工具就是语言,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对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追求深度对话,就必然具有指向核心素养的意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话不仅仅是言语的你来我往,更是一种平等的精神。
对话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与被灌输,不是征服与被征服,不是“教书匠式”的居高临下的颐指气使,而是主体之间能彼此敞开心扉,进行充分互动、交流、分享、共享。
对话,仿佛是流淌在主体之间的意义溪流,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视角。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追求对话的深度、质度和效度。
一、语文课堂“对话缺失”的现象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差、认知局限等的因素影响,存在着诸多的“被对话”“伪对话”“假对话”等的现象。
语文课堂对话的缺失,最为根本的就是对话精神的缺失,如对话起点、对话内容、对话视角、对话向度、对话结果等的背离。
其中,还有些对话断流的现象。
具体表现如下:(一)公式化的对话公式化的对答是被动性、肤浅性、虚假性的对话方式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用“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进行言语的你来我往。
还有一些教师,喜欢用“你发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等引导学生对话。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考与实践
0弟%滴免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考与实践-王飞兵(台州学院附属中学浙江台州,318000)初中数学教学已从教知识、提能力,跨跃到落实核心素养的高度,这说明无论课堂教学形式如何变化,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理性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育人的最大价值体现,而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教师的深度引领。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条件引发多向深度交流对话,同时结合学情精准设置问题,将知识问题化。
多维引导学生拓展联系,将知识系统化。
引导学生深度探求知识本质,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
一、数学深度学习的理解“深度学习”最早由美国学者马顿和塞利约在1976年相对于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展开了深度学习的研究,但首都师范大学刘晓玫教授认为:数学深度学习是指向学生对数学本质理解、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获得的学习过程。
这说明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数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经历过程性学习,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导向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教学才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行为。
学生要达成深度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需要深度教学。
笔者认为,深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超越直观感性认知,上升到对问题的理性逻辑分析层面,而且能在探究思考时,灵活的在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间流畅切换。
同时教学的目标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理解,而是技能培训与经验积累,更要引导学生从对具体方法、策略的理解提升到一般性思维策略的领悟、迁移应用层面。
教师深度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度学习让学生学会深入、清晰、全面、合理的思考,提升思维的综合性、灵活性、自觉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当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成为教学首要任务后,数学教学的方向就明确了。
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如下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1.深度交流对话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对话式教学”理论。
他指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基于双减背景下课堂深度对话教学的思考
基于双减背景下课堂深度对话教学的思考在双减背景下,课堂推进深度对话,不仅是国家政策的刚性要求,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必然趋势,更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明智之举。
那么在课堂中怎样来实施深度对话?一、深度对话教学的界定“所谓‘深度对话’(deep dialogue)是直逼人的内心世界的、随时随地发生知性化学变化的、知识共创的、充满愉悦的对话;是借助这种对话,能够共创新的知识的对话。
”深度对话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文本为平台,以话题为导向,以对话为策略,彼此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在教学过程中一脉相承,引领阅读教学走向深度对话。
通过对话、能开启学生的心灵,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获得重构,智慧获得生长。
二、深度对话教学的路径(一)课堂中主问题带小问题,形成问题串,环环紧扣,层层深入课堂教学离不开对话,课堂中的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构成了学习的主体。
而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又常以老师的提问最为关键,问得好、问得准、问题妙,常常决定着这节课上的精彩与否。
课堂上一个高质量问题(核心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由此衍生出一连串相关的问题。
教师在这期间不停的追问、适时的追问、有力的追问,在问与答之间,思维得到碰撞,认识得到明确,思想得到升华,在碰撞中知识得到理解和内化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获得提升。
(二)利用关联性阅读,内外结合,多维比较,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关联性阅读是指从文本之间知识联系的角度进行阅读,让学生学会利用关联视角,提高阅读能力。
它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利用多变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中师生进行深度对话,深度学习。
1.巧“补”成桥,悟本传情。
关联性阅读中,关联只是一种手段,激发师生深度对话才是目的。
以教材为本,以师生作为关联的主体为主,通过共同阅读,建立与文本的深度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容易通过这座“桥”,亲眼看到和亲身体会到对岸的艳丽风光。
学会倾听,构建深度对话的课堂
师生之间信息 的沟通 、 情感的交融 、 思 想的碰撞 , 都会通过对
话交流来实现 。教师在课堂 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组织者 、 引导
准确 回答 , 便会 不耐烦地 打断学生思维 , 叫下 一位 同学或是
自己公布 答案 ; 有时为 了完成课堂教学 任务 , 把后进 生完全 丢在一边不予理会 ,一点都不给他们表达 自己想法 的机会。
身份和 学生共 同参与对话 交流 , 理 解 和 信 任 他 们 的举 动 , 尊 重 与接 纳 他 们 的观 点 , 关 注 学 生 的 心 灵 和 情 感 的
需要 , 将 课 堂对 话 引 向纵 深 。
[ 关键词】 对话教 学 ; 倾 听; 深度
中图分类号: H 1 9 3
文献标识码: A
、
耐心倾听 。 营造 平等 、 自 由的 对话 环境
在具 体教学操作中 , 耐心倾 听一方面是指 当学生沉默或 是言语结 巴、 “ 欲言又止 ” 的时候 , 教师要耐心等待 , 让其把话
说完 ; 另一方 面也包括在 学生发言 时 , 教 师多与学 生进行 目 光交 流 , 并适 时地点 头表示肯定或 赞许 , 向对方反 馈 自己愿 意倾听的态度 。 二、 细心倾听 , 及时捕捉有价值的对 话资源
话语 , 善 于捕捉每一个 孩子 身上 的思维火 花。” 课堂 中, 教师
须细心倾听 , 及 时捕捉课 堂上闪现的点滴智慧火花和思维 闪
光, 从 中发掘有效 的对话 资源 , 并 以此为契机展开师生 间 、 生
1 41
武断地否定“ 阴险无耻 ” , 用贴标 签的方式将其纠正为“ 审时度
长此 以往 , 必将导致学生信心缺失 , 课堂发言积极性 受挫 , 学
对话教学:构建数学课堂的新样态
2
图1
师(出示图 1):唐僧拿出两盘桃,请孙悟空和猪八戒 吃,并要求只能吃每盘桃的 1/2。两个徒儿迫不及待地 各抢了一盘,可是打开一看,猪八戒却哇哇大哭起来。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生 1:可能两盘桃的个数不一样。 生 2:可能孙悟空的那盘桃很多,猪八戒的那盘桃却 很少。 (很多学生表示赞同) 师:很有想法。你能用小圆圈来表示桃,用虚线分 一分,找到这盘桃的 1/2 吗?
学生逐步触及知识的本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
深对“分数具有无量纲性”这一本质的理解。
二、多维互动,让学生自主探究
曹培英老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不是针对学科专业
人才的特殊需要,而是适用于普遍情景和所有人的共同
素养。课堂学习的多维互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拓
展和提升,而对于不同的学习素材和数学问题,不同的
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为课堂开展对话教学奠定了
基础和提供了契机,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生
长的“土壤”。
例如,在教学“认识小数”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如
下实验探究。
师(出示图 2):下面的每个图形都表示 1 角,你能在
图中表示出 0.1 角吗?在学习单上试一试。
1角
1角
1角
图2
小学教学参考 数学 2018·8 44
师(指着其中的一盘桃):能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盘
桃的 1/2 的吗?
生 5:只要把 8 个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1/2。
师(指着另一盘桃):为什么从 4 个桃里也能找到 1/
2?
生 6:因为把 4 个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1/2。
生 7:不管盘子里有几个桃,只要平均分成两份,就
不愿论簪笏 悠悠沧海情——在“对话”与“争论”中生成课堂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在“对话”与“争论”中生成课
堂
徐心玥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4()5
【摘要】有效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生成的课堂教学.如果片面地将引导过程理解为师生问答,就会陷入"伪对话"的误区,可能会导致对话模式形式化、对话内容无效化等现象.本文将以《客至》教学为例,反思如何进行有效对话促进课堂生成,以期探索古诗文教学新路径.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徐心玥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
【相关文献】
1.审美课堂“对话”生成——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对话”艺术
2.深度对话,生命课堂的追求——浅议基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深度对话生成策略
3.对话:让课堂的生成风光无限——初中语文课堂引发对话的四种方法例谈
4.问题引领对话倾听生成精彩——谈《两直线的平行》的课堂对话的预设与生成
5.生成课堂生命对话——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王莺wangy@一、思考背景:把理解当作了唯一的学习目标。
(一)语文课该给孩子留下什么?①留下语言(字写对书读懂话说好文写通);②留下形象;③留下感悟;④留下终身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能力。
(如何从聚焦教师“教”的课堂,转型为聚焦学生“学”的课堂)阅读教学是披文得意的过程,也是一个缘意习文的过程。
(二)学习1.要素:①行为主体:学生②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知识:了解、理解、应用技能:模仿、独立操作、迁移过程与方法:感受、参与、尝试、寻找、讨论、合作、分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领悟③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2. 四大转变:由强调学科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由强调目标到强调过程的价值;由强调教材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由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整合。
3. 一节好课:①借助教材的特色、妙处,使学生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
②这种特色、妙处的感悟,必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得以实现。
③把这种感悟及时通过尝试实践,内化为能力、素养。
二、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者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一)在对话中成长: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自己对话;与理论对话;1. 学会与教材对话:用足教材,开发教材。
(1)阅读视角:读者、教师、学生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2)教材的特色、妙处:①文本的精华区(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都有教育价值的语料)②认知的冲突区③知识、经验区文本细读----语言(字斟句酌):本语言的关键点:精华处、矛盾处、空白处文本细读----多向潜入:优化活动形式,强化主体意识(诵读、比较、还原、品评、改写)(3)把握目标:向心性1) 把握年段的阅读目标。
2) 切合单元主题特点。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3) 依据课文表达特点。
(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都有教育价值的语料)4) 扣住课后练习(课文后的练习和思考体现了教科书编者对教学重点的建议,我们要把握住。
2. 研究学生:了解儿童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最重要的交接点。
◆每个儿童的学习是一个个别化的的历程。
◆教育是条失事的船,但是我们能在船上发现珍宝。
◆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标准化容器,学生是有待点燃的多色彩的火把。
(1)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①视觉型的学习者喜欢图片、图标和其他的视觉设备。
他们习惯于通过“看到它”来“了解它”。
他们有艺术感和强烈的色彩感。
利用视觉设备、小道具和流程图等来促进讲演;布置一个有色彩的教室;用角色扮演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②听觉型的学习者偏爱用听来获得信息,他们需要“听到它”来“了解它”。
他们一般在写作或跟读有关的活动上会遇到困难。
利用讨论、辩论、座谈等方式;让学员互相重复信息;避免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递重要的信息;③触觉型的学习者喜欢动手的学习方式。
他们需要“做”来了解它。
他们经常有很好的空间感。
当他们亲自参与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效果最佳。
1) 提供实践的学习机会;2) 为他们提供各种触觉型的学具;3) 增加课间休息次数,允许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自由活动。
(2)研究学生:1) 关注学生的尊严2) 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3) 关注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4) 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3)学习失败的原因:1) 缺乏自信与自尊2) 低动机3) 缺乏学习机会4) 真的缺乏潜能(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米契斯《爱的教育》1. 读懂学生:“因何而起” “何以如此”读懂学生的特点读懂学生的基础读懂学生的需求读懂学生的语言读懂学生的困惑读懂学生的错误读懂学生的情感(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学习轨道;学习情感)2. 剥洋葱法:剥洋葱法是一种诊断性技术,用于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问至少问:5个“为什么”,对问题一层层剖析、最终找到真相的方法。
【举例】为什么小马工作不积极?为什么工作不积极?领导常骂我。
为什么领导常骂你?他说我能力差。
为什么说你能力差?因为我的方案总被退回。
为什么总是被退回?他说我不会写方案。
为什么不会写方案?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案例分析:不是态度问题,是技能欠缺。
所以对于没有经验的他,应该给予更多的技能指导和培训。
【举例】为什么小李工作不积极?为什么工作不积极?领导常骂我。
为什么领导常骂你?他说我能力差。
为什么说你能力差?因为我的方案总被退回。
为什么总是被退回?错别字太多。
为什么错别字太多?我想快点做完下班。
为什么想快点下班?我要去照顾住院的妻子。
由此可见:一、人们不仅有多元智慧方面的差异,而且有智慧形成节奏、速度和方式的差异。
二、大脑并不只是认知的场域,而且是情感的寓所,在情感培养中自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而说,学生的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
学生的问题、困惑、见解和兴趣等是教学的重要生长点。
(学生的认知冲突区、学生的知识经验区)3. 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等都是制约学生学习的因素。
研究课标,寻求基点研究教材,寻求原点研究学生,寻求起点研究教法,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三)线性的教学设计→板块式教学设计1. 板块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1) 板块式教学设计是灵活的、多维的。
2) 板块式教学设计是开放的、探究的。
【举例】难忘的八个字随着年龄的增(zēng)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
我气恼(nǎo),我愤(fèn)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chún)!我一跨进校(xiào)门,同学们就开始讥(jī)嘲我。
我心里很清楚自己,长着弯曲的鼻子,倾(qīng)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shuāi)了一跤,被地上的碎玻璃割(gē)破了嘴巴。
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
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shèn)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伦(lún)纳(nà)德老师的班级。
伦纳德老师很胖,很美,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
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mù)她。
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
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故事。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
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wǔ)住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位孩子把话复述出来。
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
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有人看你是否(fǒu)真正捂住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
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
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
每一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
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
终于,我听见了八个字。
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春天的雨,当你伤心时为你落泪;朋友是夏天的风,当你酷热时给你清凉;朋友是秋天的菊,当你孤独时为你开放;朋友是冬天的火,当你寒冷时给你温暖。
“我”?我眼中的“我”?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
我心里很清楚自己,长着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伦纳德老师?我眼中的伦纳德老师?我等待着……“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我想说……2. 多维设计:教师即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作业设计举例:《螳螂捕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多维设计:学习目标、学习方式A级目标:了解《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理解文言词“其”“欲”“此”“皆”在课文中的意思;明白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的道理。
B级目标:能对照译文,逐句读懂《螳螂捕蝉》这则古寓言;明白年轻的侍卫怎么说服吴王撤兵的。
C级目标:能自己利用工具书,独立读懂《螳螂捕蝉》这则古寓言;能运用已懂得的道理劝戒社会上一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害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其”字意思:①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②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后也。
3、此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翻译下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吴王笑曰:“善哉!”乃罢兵。
(3)选一个话题,运用你已学会的道理,写一份“劝戒书”:①大量砍伐树木,制成木筷出口日本。
②化工厂任意排放污水,污染附近水源。
③某些渔民大量捕捉幼鱼幼虾。
3. 消解中心,强化对话教师:协助者、协作者、促进者学生:参与者、合作者、发现者从“剥夺”到“还给”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中心辐射→网络式沟通引导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引导是帮助学生提炼独特体验中的“原始本意”,剔除一些“非学生本意的”误导信息。
对话的最高层次就是学生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4. 引导与评价:1) 肯定正确-----表扬要有针对性。
2) 纠正错误------避免直接否定,用“反诘法”引起学生深入思考。
3) 揭示矛盾----把学生不同的意见集中起来,揭示矛盾,引发深思。
4) 求异和求佳------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又要善于比较,寻求相对较好的答案。
5) 延时评价----暂不作评价,而是在深入阅读后让学生再作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