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2
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
脑电双频谱分析
BIS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测定药物催眠效应 的脑电监测方法。自然睡眠和药物诱导的睡眠状态,脑 电波形有谐调的时相性,双谱分析能够测定这种所谓的 脑电双向一致性。BIS是应用非线性相位锁定原理对原始 脑电波进行逐级回归分析处理的一种方法,处理之后的 数据包括更多的原始脑电信息,较好地排除了干扰脑电 信息的因素。脑电双谱分析的回归议程将结果转换成 1~100数值,0等于脑电等电位,100为完全清醒状态。双 谱指数小于60时,对于声音完全不可能有反应。现在许 多麻醉药的药效都是应用双谱指数进行研究的。已经证 实,根据双谱指数给予麻醉药能保证病人术中无知晓, 而且能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加速术后病人的恢复速度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10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进展
瑞米芬太尼(remifentanil):是一种新型的μ 受体激动剂,主要经血液和组织中非特异性 酯酶水解代谢,且不依赖于肝、肾功能。其 作用时间短,消除快,消除半衰期3~10分钟, 消除率约为每分钟40ml/Kg,重复或长期用 药无蓄积作用,其效价强度比阿芬太尼大 5~10倍。临床上可用于:减轻气管插管时的 心血管反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可降低 CMRO2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用于门 诊手术、肝功能不全病人的麻醉、可用于剖 宫产手术、心脏手术及用于术后镇痛。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9
丙泊酚的研究ຫໍສະໝຸດ Baidu展
抗呕吐作用:丙泊酚用于临床十余年来不断被发 现一些新的和意外的特性,抗呕吐乃其特性之一。 丙泊酚麻醉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 明显下降。有研究报道在门诊手术中,PONV发 生率,丙泊酚比以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为基 础的麻醉明显降低。其机制不明,可能由于丙泊 酚直接抑制化学受体触发区(CTZ)——迷走核, 以及与恶心 、呕吐有关的其他部位。最新研究 表明持续输注丙泊酚,可通过GABA受体机制的 介导,使最后区内5—HT浓度下降,从而产生抗 呕吐效应。
举例:麻醉诱导时芬太尼(达峰时间为216秒) 和硫喷妥钠(达峰时间为102秒)不宜同时静脉 注射,否则,当对硫喷妥钠起效病人进行气管 插管时,由于芬太尼还未达到峰值效应,可因 气管插管的强刺激出现高血压,而插管后手术 未开始前,因芬太尼作用最强时刺激最小而出 现低血压,这对 于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嗜铬细胞瘤等病人的麻醉 诱导尤为重要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5
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
• 持续输注后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 Half Time) :
指持续静脉输注某种药物一定时间后停药,血浆或 效应部位药物浓度降低50%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理解为 与输注时间相关的半衰期,反映了持续输注时间与药物 消除之间的关系。
半衰期是指单次静脉注药后,血药浓度降低了50%所 需时间,仅反映单次注入的药物通过生物转化和排泄从 体内消除的特性,而不能反应药物在机体内三室之间的 转运和分布。
研究表明,随输注时间延长,其半降时间也廷长。不 同药物的半降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半降时间对于 TIVA的药物选择和预测麻醉恢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6
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
目标浓度控制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
TCI由于对静脉麻醉药药代动力学的深入了解以及微 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使用自动麻醉药物输注装置达到 预定的血浆药物浓度现在已经成为可能,1996年研制 出了第一台专门给予丙泊酚的TCI装置( Diprifusor )。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
概述
新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和麻醉性 镇痛药(瑞米芬太尼)的出现以及新概念的提 出大大地改变了临床麻醉的实践,发达国家很 多手术(60%以上)已经在门诊完成。以多种 少量的麻醉药能很快地使病人达到麻醉状态, 手术中既能保证病人生理状态稳定,又能满足 手术的要求;手术结束后病人能立即恢复到正 常状态,不仅不感到痛苦,而且没有恶心、呕 吐的感觉,这是麻醉医师多年追求的目标,现 已逐渐成为可能和现实。
靶浓度控制输注系统代表着静脉麻醉给药方法最新 进展,这样象使用挥发罐一样,使麻醉医师较容易地 随时调整静脉麻醉药的血药浓度,保证相对恒定的麻 醉状态。和麻醉医师自己给予丙泊酚进行比较,靶浓 度控制输注系统维持病人血浆药物浓度更稳定。现在 该系统在发达国家已用于临床麻醉,并很快扩展应用 于外科重症治疗病房和术后的病人。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7
丙泊酚的研究进展
指征
➢ 短效静脉全麻药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 ➢ 作为镇静药应用于部位麻醉施行于手术或诊
断技术 ➢ 所谓的静脉麻醉“挥发罐”(diprifosor)目标
浓度控制输注(TCI )适用于成人全麻诱导和 维持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8
丙泊酚的研究进展
Diprifusor”TCI:见后 抗氧化剂作用:丙泊本分的化学结构与食品工业中常
用的抗氧化剂(butylated hydroxy-toluene)相似,具有 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超氧化物和过氧化硝酸盐 基而形成稳定且无反应的苯羟基。有研究表明,在离 体和在体研究中丙泊酚有保护细胞线粒体抵御过氧化 酯的侵袭,在人体可保护红细胞,而在鼠能保护肝细 胞,防止因氧化剂为介导的损伤。最新的研究认为, 在脏器移植中,积极的抗氧化剂治疗具有长效作用, 能改善细胞内信息的传递,改变移植器官致免疫表位 的表达。由于上述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丙泊酚在重 症病人或围术期可能产生持续有益的效应。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3
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
常数Keo
作用部位:效应室 常数Keo:表示血浆和效应室药往返浓度 平衡的速度 半衰期(T1/2)Keo :血浆和效应室药物浓 度平衡达一半的时间, T1/2Keo短的药物其 作用起效慢
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4
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
常数K eo
了解达峰时间,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确定最佳 药物给予时间,获得最佳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