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酒文化比说_朱玲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5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9月Vol.32,No.5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t.2011
中日酒文化比说*
朱玲莉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酒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二者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由于酒文化受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酒文化在酒名、酒德、酒礼等饮酒习俗上存在着差异。通过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了解中日两国酒文化的特征,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关键词:中日;酒文化;酒德;酒礼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24-04
作者简介:朱玲莉(1974-),女,湖南邵阳人,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酒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随着酿酒业的发展普及,饮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日两国都是尚酒好饮之国。由于生活习俗、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不同,中日两国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中日两国酒文化的渊源以及两国酒文化的传统民风民俗着手,对两国酒文化的异同进行剖析。
一中日酒文化的源流
中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酒”这个字。在《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等诗句,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关于酒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仪狄造作酒”、“杜康造酒”等传说。中国酒在经历从原始酒过渡到传统酒再发展成为现代酒这一漫长演变后,造酒的工艺技艺更加成熟精湛,口味愈加香醇甘美。
日本人与酒也有着不解之缘。在我国古书《东夷传》中就有“倭人好酒”的记载。古代日本把酒称为繁荣之水,日文汉字叫“荣水”。日语中的“酒”字是由“荣水”演变来的。在日本最原始的酒为口嚼酒,即利用人口中的唾液糖化酵素,将造酒原料用口反复咀嚼,使其糖化发酵,酿造出酒。在日本九州南部可以找到口嚼酒的记录。因为用口嚼的方式造酒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造酒法,它不能大规模生产,因此渐渐地被霉菌酿酒技术替代。奈良时代以后,日本模仿唐朝律令制度设置了造酒司等机构,进行大规模的酿酒生产。到12世纪末的镰仓时代,随着朝廷势力的衰弱,宫廷酒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民间酿酒业逐渐兴起。但是镰仓幕府控制民间饮酒,因此酿酒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到室町时代,室町幕府为了获取税收,下令造酒,寺院造酒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特色。尽管佛教禁止饮酒,寺院理应与酒无缘,但在日本事实上寺院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酿酒。因此这一时期的酒也被称为“僧坊酒”。日本酿酒业在经过室町时代的发展之后,到江户时代酿酒的规模和技术已达空前繁盛。
中国酒种类繁多,其中白酒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酒。日本酒的种类不及中国,其中以享誉日本“国酒”之称的清酒为主。酒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酒的原料是和那个民族的主食一致的。在中国的白酒的原料主要是大米;日本人的主食也是大米,所以日本的清酒大多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酿造的。中日两国酒都以谷类为原料,利用霉生产的曲进行
*收稿日期:2011-07-08
糖化。[1]中日酒文化有着共同的渊源。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水稻传入日本的途径虽然众说纷纭,但是一般认为日本的稻作农耕源于中国。[2](P9)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日本社会随着稻作文明由大陆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谷物酿酒技术也随之传入日本。在中国成书于3世纪的《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记载了当时日本“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人性嗜酒”[3](P379)的风俗。5世纪从新罗、百济、中国来的渡来人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以外,也带来了先进的酿酒技术。在日本的《古事记》(712年)中记载着朝鲜半岛来的渡来人名仁番或是须须许理的酿酒人将美酒献给天皇,天皇吟歌大悦的故事:“又秦造之祖,汉直之祖,及知酿酒人,名仁番,亦名须须许理等,(自百济)参渡来也。故是须须许理酿大御酒以献,于是天皇宇罗宜是所献大御酒而御歌曰……”[4](P182)
酒原本主要用来祭神,但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饮酒逐渐大众化,被广大人民所喜爱。在中国杜康由于曹操在《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歌而得名。唐代以后,杜康被奉为酿酒之鼻祖,杜康也因此成为了酒的代名词。现在日本酿酒厂的最高技术指导被称为“杜氏”。古代日本在口嚼酒时代,日本宫中造酒司的技术总监的头衔为“刀自”(音位toji),意为年迈女子。后来在与中国酿酒师进行交流时,得知杜康是酒之鼻祖后便将自己的姓氏“刀自”也改为与自己姓氏发音一样的“杜氏”,以此来表明对中国酿酒技术的憧憬和向往。由此可见中日酒文化的渊源之深。
二中日酒名命名
中国酒类众多,其中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的白酒按照香型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5]。白酒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口味甘润清洌。白酒的命名也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以产地命名,如以“国酒”之称驰名中外的贵州茅台酒、四川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江苏的洋河大曲、江苏的双沟大曲、习水大曲等;其次,以酿造原材料命名,如五粮液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酿成,在古代文学中,酒被称为“玉液琼浆”,因此将它命名为“五粮液”;其三,在中国唐代“酒”称为“春”,许多名酒多冠以“春”字,“春”字的内涵增加了诗意,“春”字开始代替“酒”字用于酒名上,这是唐代诗歌繁荣在酒名上的反应。因此有许多酒以“春”命名,《武林旧事》记载的南宋时冠以“春”字的名酒有皇都春、十洲春、海岳春、秦淮春和谷溪春等十余种。[6](P27)现在剑南春、景阳春和竹露春等酒还保留着这一传统。
在日本酒的命名也与中国酒命名有相似之处。如以产地命名的酒有天野酒、江川酒、麻地酒等;以酿酒方法命名的有“菊酒”,博多(日本九州)的“练贯”等,但是与中国酒不同的是,日本酒以“松”,“竹”、“梅”、“桂”、“菊”等植物命名的清酒很多,如“松竹梅”、“樱正宗”、“菊正宗”、“寒梅”、“菊水”等;还有的酒以动物名来命名,如“白鹰”、“千岁鹤·吉翔”、“泽之鹤”、“白鹤”等,除此以外还有“雨晴”、“山吹色之酒”等以大自然命名的。从日本酒的命名也反映出日本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观。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学者芳贺矢一在《日本人》中的“国民性十论”中将“爱草木喜自然”列为日本十大国民性之一。文章在论及自然对日本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食生活的影响时,“植物以及自然界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乐趣呢?从饮食角度来看,我们只要一看日式点心的目录就能一目了然。除了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等点心外,还有椿饼、莺饼等植物以外的以自然界事物命名,如洲浜、时雨、越之雪……不仅是点心的名字,就连点心的形状也做成花草的图案……其中酒也大多以自然来命名,如樱正宗、菊正宗、剑菱、山川等白酒。”[7](P16)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酒的种类也五花八门。在日本酒的种类及数量不及中国,这也是日本相对人口较少,民族单一所使然。日本酒多以自然界来命名这一点也反映了日本民族对自然的挚爱,与自然共生的自然观。
总之,从中日酒的命名来看,虽然两国各有自己的特色,显示出民族的差异性,但又展现了很多共同的特征:这就是两者都深深地打上了农耕文化的烙印,都体现出两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作物、自然的依恋与情怀。
三中日酒文化之酒德酒礼
酒是人生的伴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常以酒敬友、以酒宴客、以酒饯行、以酒庆功、以酒作诗、以酒绘画、以酒助兴等。酒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政治、
5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