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件-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十五讲 传播能力与有效传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能力与当代传播研究
• 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传播学界达成了一个普遍共识 :人们除了更多地接受传播环境飞速变化的挑战外, 还要在人际事务方面表现出更强的能力。
• 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传播学者进行的大部分调查都 与传播能力有关。20世纪80年代,德克萨斯大学奥斯 汀分校进行的一项“成人表现水准研究课题”以传播 能力为基础,调查了7 500名成人,结论是:大约占美 国总人口1/5的成人缺少传播能力。
• 进入跨文化交往中,传播能力是最具建设性的要素, 传播所有目的的实现都离不开传播能力的完善。
•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场景下,人们生活的流动性,不 断广泛深入的跨文化交往,都要求人们掌握适应多元 文化社会和全球生活的传播技能,提高与不同文化中 的人们交往和共处的能力,这不仅有益于帮助人们更 好地处理不同文化的天然差异和必然互动,也必然是 消减不同层次文化冲突的决定性因素。
• 角色能力(role competence)。角色是社会的产物, 人可通过社会角色实现或保持自己的社会身份。无论 在任何传播情境中,人既要学会保持独特的自我,也 要学会尊重他人。如果人不能辩认和控制角色及其互 动、合作等传播行为,将直接影响人对信息的选择;
• 自我能力(self-competence)。选择和表现一个你想 要的自我形象,包括知道那一个自我是谁;他想成为 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能将这样一个自我向他人表现出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对不同文化的修辞敏感性(rhetorical sensitivity)
• 修辞:一种自觉的语言调整行为,即为了提高语言的表 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修饰、加工。
• 在跨文化交往中,由于语境因素严重地制约着语言行 为的组织和建构,所以,修辞敏感性强调的是修辞与 语境之间的关联,要求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边界保持 敏感,能区分什么是自己的文化,什么是不同的文化 ,并能自我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文化。进一步地,要 求传播者能够使用适当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向对方 表示尊重和积极的关注,做出顺应语境、利用语境甚 至改造语境。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柯林武德(Robin Collingwood): 你想要理解新石器时代的利古里亚人或西西里人的真 实历史吗?那你就试着(如果你能够的话)在你的心 灵里变成一个利古里亚人或西西里人吧。如果你不能 做到或者不肯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就使自己满足于描 述和编排已经发现属于这些新石器时代的人的头盖骨 、工具和绘画吧。你想要理解一根草的真实历史吗? 那你就试着变成一根草吧;而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你就使自己满足于分析它的各个部分,甚至于 把它整理成一种理想的或幻想的历史吧。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的修辞传统
• 公元前470年左右,古希腊西西里岛上的诡辩家已开 始使用说服(persuasion)的传播手段,亚里士多德 则开创性地把修辞纳入到教学之中。
• 在亚里士多德身后,罗马黄金时代最杰出的演说家 西塞罗继续发展修辞艺术,强调讲演者需要对讲演 的情境有所把握。
• 由于研究者的理论取向与具体样本的不同,跨文化传 播能力常常表述为跨文化调整(cross-cultural adjustment)、跨文化理解(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跨文化适应(cross-cultural adaptation)、跨文化效果(cross-cultural effectiveness)等。
• 语境性强调了社会、历史以及个人所必须依赖的其他
传播语境因素。如果一个人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语境
,就可以从容、有选择地进行社会交往了;
wk.baidu.com
• 一体性意味着社会的存在基于人们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人际传播具有使参与者合为一体、变得一致的可能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解读传播能力的若干理论
•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认为传播者应有意识 地做到自我监督,否则就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萨斯的三个假设
人际传播有反射性(reflexive nature)、语境性(
contextual nature)、一体性(unifying nature)三个
特点。
• 反射性主要指个人可以从他人那里理解和关照自我。
换言之,他人是自我的一面镜子,人有向他人看的能
力,也有通过他人反看自身的能力;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3.适度的移情能力(empathy competence)。
移情的概念来自19世纪德国美学家立普斯(Theordor Lipps)研究,将之视为人们在观察外界事物时确立的 一种事实:
对象就是我自己,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 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 响,与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即“我感到活动并不是 对着对象而是就在对象里面,我感到欣喜,也不是对 着我的活动,而是就在我的活动里面。
• 社会放松(social relaxation),指出任何人在传播的 最初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经历某种焦虑,传播者必须 具备克服焦虑的“放松”能力;
• 行为弹性(behavior flexibility),提出传播者必须在 不同传播场合和情景中做到灵活变通,对不同的人、 情景采用不同的传播策略;
• 互动介入(interaction involvement),强调传播各方 的对话由三个维度构成:敏感度(responsiveness)、 知觉力(perceptiveness)和注意力(attentiveness) ,互动介入程度较高的人一般被视为能力较强的传播 者,而互动介入程度低的人则往往会从传播中退出。
•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需要通过传播能力来监测与回应 外部世界,实现自我的目标。只有符合传播能力所要 求的恰当行为,遵守传播各方共同的意愿,才会实现 有效传播的目标。
• 传播能力的话题和传播本身一样经久不衰。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引子之三:传播能力与跨文化传播能力
• 跨文化传播能力与传播能力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大 致可以互换,区别仅在于:前者受到更为具体和复杂 的传播语境限制。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约哈里窗口”的启示
• 缩小盲区和未知区。传播者要深入、系统地了解本文 化的各个要素、对方文化的各要素以及双方文化的异 同,特别是充分了解可能引起冲突的因素;
• 要通过缩小封闭区来扩大开放区。在不同文化中的人 们,由于彼此的相对隔绝,很容易形成未知区膨胀的 状况,这就需要适当地进行自我展示(self-disclosure ),即通过提供背景知识、解释性翻译等手段来展示 自己,提升传播的效果。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传播能力的五个构成:
• 解释能力(interpretive competence)。人能对互动时 所处的情境或条件,给以命名,进行组织和解释,选 择出重要的信息;
• 目标能力(goal competence)。一个没有计划的传播 者是盲目的,所以必须设置目标,提早或预期可能发 生的结果;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十五讲 传播能力与有效传播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理解传播能力的基础 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构成 三、对话与倾听:有效传播的理想模式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引子之一:有效传播
•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大量议题是围绕着有效传播( effective communication)的核心诉求展开的。所谓有 效转播,就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传播双方的意义得到相 对完整沟通的传播。
• 在西塞罗之后一个多世纪,昆提利安的《修辞原理 》使修辞开始超出说服的范围,变成为一种“谈话 的艺术”。
• 18、19世纪以后,修辞学开始关注有效传播的理论 思考,人们对修辞的兴趣有了更多的变化,特别是 英国修辞学开始注重听众的心理因素,其研究从演 讲的内容具体到声音、手势和姿态,促使演讲者运 用这些跨“文无化声传的播能学力导”论来北影京响大和管学理出听版众社。
• 由于传播中的“误读”不可避免,有效传播可以理解 为一种“误读最小化”(minimized misunderstanding )。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引子之二:传播能力
• 传播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一种通过 传播实现人的基本要求,满足其性格、目标及期望的 能力。传播能力产生于人实现自我的需求,是传播使 其直接展示出来。
• 来信的息能能力力跨;(文m化ess传ag播e 学co导mp论et北en京ce大)学。出人版能社够选择使用
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构成
跨文化传播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来自美国 学者针对海外技术人员和“和平队”志愿者的研究。 此后,这一概念一直与旅居者调整、移民涵化、群体 传播、文化休克、跨文化培训、社会变迁、国际管理 、留学生咨询等研究密切关联起来。
“约哈里窗口”之一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勒夫特(Joseph Luft) 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提出了一个透视人际互 动过程及传播环境的模式,被学界称为“约哈里窗口 ”(Johari Window)。半个世纪以来,“约哈里窗口 ”一直被视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分析手段,也有助于理 解跨文化交往中的人际传播能力。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约哈里窗口”之二
• 根据“约哈里窗口”,传播双方对彼此信息的了解有 四种情况,也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open area )、盲区(blind area)、封闭区(hidden area)和未 知区(unknown area),分别表示个体在“开放”、 “盲点”、“封闭”和“未知”四种传播状态下,人 际互动与信息分别所处的地带和状况。
• 在社会交往中,修辞敏感性强的人往往能对对方对自 己行为的反应做出准确的预测,这种预测是以个人掌 握的关于文化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基础的。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non-judgemental)立场的能 力。
传播者应以描述别人的行为为主,同时采取非评价性 的立场,特别是在早期交往中,不应以自己的文化标 准为依据去对他人的行为评头品足,以避免错误的评 价。这是一种认知能力,表现了传播者的心智和素质 ,涉及到人际交往中三个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认知 程序:描述(description)、解释(interpretation) 和评价(evaluation)。 • 描述是指对人们观察到的行为进行客观地描述,不允 许对客观行为进行评价或赋予意义; • 解释是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加工和赋予意义,关键是 对任何行为的描述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解释; • 评价是对解释赋予积极或消极意义。
• 90年代初,美国华盛顿商学院曾向美国各大企业进行 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美国各大知名商学院的高 才生们在传播能力、谈判技巧、企业创见、外语能力 及利用集体力量的能力上表现很差。此后,匹兹堡大 学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各大企业在选择商业人才时, 首先注重传播能力,其次是价值观、领导能力、合群 性及商业伦理。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萨斯的符号互动模式:
传播学者萨斯(Carina Sass)建立了理解传播能力的 符号互动模式,延伸了人们对传播能力的理解: • 传播能力是“关系的参与者”对于使用互动来满足他 们的关系和个人需求程度的理解,以保持他们关系的 可靠性。 • 这一定义揭示了“能力”的一个重要特性,即它是作 为关系而存在的,人的能力就在于对符号的使用、分 享,创造和选择如何回应他人行为的意义。 • 更为重要的,“能力”来自于传播双方对于互动的理 解,因为双方是在一个“分享的世界”中理解事物的 意义。
• 全球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跨文化、跨国界的人际传播 网络,人与人的频繁交往已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传 播能力更是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其重 要性愈加跨凸文显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理解传播能力的基础 假如邻居说有20个上帝或者根本没有上帝,对我来说 都毫无害处。 ——前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于跨文化传播能力
• 作为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跨 文化传播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而是经过后天努 力培养而成的,涉及到认知、情感、行为、语用等诸 多方面,展现了个体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下恰当、有效 而有创意地运用认知、情感、行为、语用等资源的资 质与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