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参考书目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参考书目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参考书目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2.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4.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新世界出版社1993年版5.范琪,李绍先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6.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7.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8.季羡林、张光璘《东西文化议论集》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9.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0.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1.李东洋编写《饮食文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12.林继富编著《西藏节日文化》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3.刘曙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4.程光泉《全球化与价值冲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6.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7.夏锡华,张冬贵《英语国家文化小知识100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8.许锡挥,李萍主编《粤港澳文化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9.吴同瑞主编《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0.尹靖《中华文化大观》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21.郑立信,顾嘉祖《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2.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3.(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4.(美)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文章目录1.宋莉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禁忌话题的对比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82.王晓兰英语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今日中学生2006/Z13.马海燕品牌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014.罗宏景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浅谈云梦学刊2006/025.王隽东西方文化差异浅谈云梦学刊2006/026.张向葵男女两性在文化震荡、心理健康及其关系中的差异比较心理科学2006/02 7.董琇礼貌——中西文化差异的表征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8.赵春娥从日常用语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陆林森文化差异中外商务活动中的碰撞国际市场2006/0310.郭骅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大众科技2006/0511.付雪蓉论中英政治文化之差异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12.赵湘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中外企业文化2006/0213.卢晓明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影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14.高霄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对比研究教学与管理2006/0615.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16.陈枫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企业心理契约建设商业时代2006/0417.刘东方浅析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18.王春媚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广告理解商业经济2006/0219.何苗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学习甘肃农业2006/0320.徐世伟中日经济合作中企业文化差异引发的管理冲突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6/0121.曹湘萍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522.李岩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蕴对比分析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0123.钱福东漫谈中西的文化对比及由此引起的语言差异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5 24.张宗久英汉数字文化习俗差异的对比分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0125.邵军航英汉方位隐喻中态度的跨文化对比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06。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文学研究参考文献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文学研究参考文献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文学研究参考文献标题: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文学研究参考文献中国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跨国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文学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参考文献。

一、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文学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在国内,学者们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作家研究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成果。

然而,在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尚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如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方式、影响力和接受程度等。

二、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文学研究参考文献以下是一些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进行中国文学研究时可以参考的文献:1. 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传播,作者:陈寒这本书主要研究了鲁迅作为中国文学重要代表人物的传播方式及其在现代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红楼梦》的跨文化研究,作者:吴涛该论文探讨了《红楼梦》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情况,以及其在西方文学中的影响和译介。

3. 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作者:杨明该研究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的传播方式和接受程度,从文学作品、文化交流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4.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研究,作者:张丽该研究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方式和策略,分析了翻译对文学作品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5. 中国文学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作者:李华该研究分析了中国文学在亚洲国家的传播情况,探讨了中国文学对亚洲文学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6.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文学批评,作者:王明该论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中国文学批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7.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文学教育研究,作者:赵斌该研究探讨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文学教育问题,分析了中国文学教育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中心推荐必读文献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中心推荐必读文献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中心推荐必读文献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3.[美]史蒂夫•莫顿森编关世杰、胡兴译:《跨文化传播学:东方视角》,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日]古田晓监修、石井敏等著:《异文化传播学》,有斐阁,2000年,改定版第九次印刷。

[德]马勒茨克著,潘亚玲译:《跨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美] 菲利普•哈里斯/罗伯特•莫兰著,关世杰等译《跨文化管理教程》(第五版),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6.[英]理查德•刘易斯著,关世杰主译:《文化的冲突与共融》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7.[法]丰斯•特龙彭纳斯、查理斯•汉普登-特纳著,关世杰主译:《在文化的波涛上冲浪》,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美] 拉里•萨默瓦、理查德•波特主编,麻争旗等译:《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9.[美] Dan Landis, Janet M. Bennett and Milton J. Bennett,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Thir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2003.10.[美]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1.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林大津、谢朝群著:《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陈治安编:《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单波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文化模式与文化传播书目

文化模式与文化传播书目

一、新加书目1.传播与文化作者:姜飞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0月2.传播与文化作者:李岩著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0月3.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研究作者:安然,等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8月4.文化适应与传播作者:郭建斌编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10月5.消费文化传播与媒体社会责任作者:蒋建国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7月6.信息网络与文化传播作者:王正平,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研究中心编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1年12月7.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作者:赵月枝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8月8.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作者:(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著,何道宽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8月9.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作者:单波著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6月10.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作者:胡智锋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2月11.性格与文化:论东方与西方作者:(美)欧文·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0年01月性格与文化:论东方与西方作者:吴瑛著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9月12.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作者:张敬婕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6月13.传播理念的核心与边界作者:许正林著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6月14.近代中国转型文化研究: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作者:李长莉著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4月15.西方政治文化复兴之路:以维尔达夫斯基的文化模式理论为考察中心作者:杨绘荣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4月16.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作者:钱乘旦,陈晓律著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0月17.美国人及其文化:对认知、思维、行为模式、价值观以及传统的阐释作者:周毅著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9月18.文化模式(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作者:(美国)(Ruth Benedict)露丝•本尼迪克特译者:王炜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1出版)19.《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作者:[美] 露丝•本尼迪克特著译者:孙志明马小鹤朱理胜出版社:九州出版社2005出版20.传播理论(中文版)(传播与文化译丛)作者:(美)斯蒂文·小约翰译者:陈德民等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08出版21.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萨缪尔·亨廷顿出版社:新华出版社1997-1出版22.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作者:鲍明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12出版)23.绵延论:关于中国文化绵延之理的研究作者:司马云杰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出版24.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作者:李庆霞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07出版25.《穆斯林在中国:文化冲突的研究》作者:拉斐尔·以色列利(Raphael Israeli)出版社:London:Curzon Press,197926.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文化安全作者:谢晓娟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03出版27.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作者: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28.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作者:陈敬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29.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作者:季羡林著;王树英选编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2006.130.书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者:季羡林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年:200631.跨文化交流作者:胡小芹主编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出版32.跨文化交流(第6版)(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作者:(美国)(Larry A.Samovar)萨莫瓦尔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33.《文化人类学》作者:拉夫·林顿著,蔡勇美译出版社:复文图书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34.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作者:拉里A·萨默瓦, 理查德E·波特主编麻争旗[等] 译副题名: 跨文化交流文集丛编题名: 国际关系学书系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35.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权利作者: (新加坡)阿努拉·古纳锡克拉、(荷兰)塞斯·汉弥林克、(英国)文卡特·耶尔出版社: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536.中国对外传播作者:张桂珍等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2006-01出版37.《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作者:孟繁华出版社: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38.印度文化模式研究作者:姜玉洪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39.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作者:卜工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7年04月出版。

跨文化传播第一讲-图文

跨文化传播第一讲-图文
“陌生人”如何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交往和沟通?这正 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所在。
➢跨文化传播学在美国诞生
在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在国内不同的社会群体 和种族群体之间,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 “干预主义”的对外政策受 阻:技术和军事上的援助项目很少被当地人所接受,而传 播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从美国国内的“小气候”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 主义在美国蓬勃兴起。
由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领导的群众运动在美国 各个社群和族群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少数族裔、女性、 同性恋、残障人士等边缘弱势群体在大众传媒上发出了越来 越多的声音。在思想界和文化界,“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逐渐成为广泛的共识。
➢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
跨文化传播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进入了美国的大学和 研究机构,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6年, 30多所大学设立了与此有关的博士项目,450多所大学把它 列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
跨文化培训、咨询和管理工作也成为美国的政府机构、社 会组织和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截至2005年,美国有近20 万人从事与跨文化传播有关的工作,包括外交官、驻外记者
一、我们身处的跨文化传播环境
(一)正在加速的全球化进程
案例:一位英国人,在一家以美国为主的多国公
司设在伦敦的办公室工作。一天晚上,他驾驶自 己的日本汽车回到家。她妻子已经到家了,她在 一家进口德国厨房设备的公司工作。他们吃了晚 餐,晚餐包括新西兰的小羊,加利福尼亚萝卜、 墨西哥蜂蜜、法国乳酪和西班牙葡萄酒。然后他 们坐下看电视,节目是在芬兰制作的。
《悲恋印巴》
•《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

《传播理论》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参考书目(60本)传播理论教材与传播思想史(8本)(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美)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美)约翰·维维安著《大众传播媒介》,顾宜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刘海龙著《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技术学派专著(5本)(美)保罗·利文森著《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刘少文著《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实证主义专著(3本)(美)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著《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刘海龙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传媒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英)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著《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跨文化传播教材与专著(3本)(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美)爱德华·霍尔著《超越文化》,何道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王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传媒的规范理论专著(5本)(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著《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新闻自由委员会编《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张巨岩著《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三联书店,2004年;批判理论专著(4本)(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加)文森特·莫斯可著《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美)赫伯特·席勒著《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文化研究专著(4本)(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2版;(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2版;陆扬、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艺术与艺术哲学专著(2本)(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美)诺埃尔·卡洛尔著《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全球化与网络社会专著(4本)(英)科林·斯巴克斯著《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刘舸、常怡如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版;(西班牙)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胡泳著《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符号学入门读物(2本)李彬著《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俞建章、叶舒宪著《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传播学先驱作品(12本)(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英)密尔著《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英)密尔顿著《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美)乔治·赫伯特·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美)沃尔特·李普曼著《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美)拉斯韦尔著《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美)维纳著《人有人的用处》,陈步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美)拉扎斯菲尔德等著《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唐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奥)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其他重要专著(8本)(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著《媒体等同》,卢大川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美)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麦永雄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美)丹尼斯·K·姆贝著《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常昌富、李依倩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宋昭勋著《非言语传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王怡红著《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

跨文化交际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课程重要参考论文及著作目录著作类1.布罗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毕继万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

2.陈原:《社会语言学:关于若干理论问题的初步探索》,商务印刷馆,1984年。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4.法斯特:《体态与交际》(孟小平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5.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7.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8.高慎盈:《体语之谜》,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9.耿二岭:《体态语概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10.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顾建光:《文化与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3.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15.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16.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年。

17.季羡林、张光璘:《东西文化议论集》,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年。

1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居延安:《信息、沟通、传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2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

2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23.刘丹霞:《跨文化交际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年。

国际传播学习推荐阅读书目

国际传播学习推荐阅读书目

历史与哲学:(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文学类:各语种专业推荐的经典文学作品。

中西方社会与文化类: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光明日报出版社。

陈舜臣、刘玮:《日本人与中国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李希光主编. 新闻教育未来之路. 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吴信训主编. 国际新闻传播名校教育镜鉴. 上海市:上海三联书店, 2010.07.辛欣,雷跃捷等著.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6.黄鹂著. 美国新闻教育研究.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刘利群,张莉莉主编. 国际传媒与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钟新,周数华主编. 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传媒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02.新闻传播学史:(美)E. M. 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著;殷晓蓉译.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a biographical approach. 上海市: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07.(美)爱森斯坦著. 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8.(美)哈特著,何道宽译. 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法)阿芒·马特拉等著. 传播学简史.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法)麦格雷(Maigrer,E.)著;刘芳译. 传播理论史.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7. (法)贝尔纳·米耶热著. 传播思想. 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12.胡翼青著. 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1.胡翼青著. 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 北京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7. 伍静著. 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史与反思. 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01.崔清活著. 中英传播学教育的建构与演变. 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01.戴元光等主编;徐培汀著.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史卷.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金梦玉主编. 新中国60年·学界回眸新闻学发展卷. 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2009.徐培汀著.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 重庆市:重庆出版社, 2006.王怡红,胡翼青主编. 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 北京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07.程曼丽著.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09.郑超然等著. 外国新闻传播史.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新闻传播学理论:鲁曙明洪浚浩主编.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胡正荣,段鹏,张磊著. 传播学总论. 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0.刘海龙著.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段鹏. 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11.陈力丹著.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7. 戴元光等主编;童兵,林涵著.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戴元光等主编.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国际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国际传播学百科全书》(Internationa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s,1989)《国际媒体与传播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Internation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2003) (美)叶海亚·R.伽摩利珀(Yahya R.Kamalipour)编著;尹宏毅译. 全球传播. 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李智著.全球传播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李智著. 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陈阳著. 全球传播.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9.陈韬文等编. 与国际传播学大师对话.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3.程曼丽著. 国际传播学教程.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郭可著. 国际传播学导论.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04.关世杰著. 国际传播学.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08.刘笑盈著. 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和功能.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10.国际新闻业务:黎信著.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外文出版社,2009.09.刘洪潮主编. 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12.刘洪潮主编. 怎样做新闻翻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01.刘洪潮主编. 国际新闻写作.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江爱民,寒天著. 国际新闻的采访与写作. 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01.张森编著. 电视国际新闻编辑手册. 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01.马胜荣,苟世祥,陶楠著. 国际新闻采编实务.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3.沈苏儒著. 对外报道教程. 北京市: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03.跨文化传播:孙英春著.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theory and analysis.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美)萨默瓦,(美)波特著. 跨文化传播原书第4版.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7. 爱门森编译. 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04.单波,石义彬主编. 跨文化传播新论. 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单波著. 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和可能性. 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06.陈国明,安然编著. 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05.国际传播思想与策略:(美)克拉克著;洪燕译.美国的经验:终结公共危机,只有说出真相. 北京市:东方出版社, 2010.04.刘继南,何辉等著. 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02. 刘继南,何辉等著. 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02.刘继南等著. 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 北京市: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刘笑盈著. 俯视到平视外国媒体上的中国镜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7.王海著. 西方传媒对外报道策略.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6.何国平著. 中国对外报道思想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5.侯迎忠,郭光华著.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12.贺文发编著. 突发事件与对外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刘林利著.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北京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08.田智辉,黄楚新著.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北京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01.张国庆著.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01.刘小燕著.政府对外传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04.邹建华著.走近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的策略与技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01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胡晓明著.国家形象.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国际传媒体制:(美)戴比尔,(美)梅里尔编;郭之恩译. 全球新闻事业重大议题与传媒体制. 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2010.04.(美)达洛尔·M.韦斯特著. 美国传媒体制的兴衰.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4.辜晓进著. 美国传媒体制.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唐亚明,王凌洁著. 英国传媒体制.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吴非,胡逢瑛著. 俄罗斯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龙一春著. 日本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郎劲松著. 韩国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刘成付著. 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张殿元著. 中国报业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丁和根著. 中国传媒制度绩效研究.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媒介研究:(美)伯杰著;张晶,易正林译,展江,傅茜校. 媒介研究技巧第2版.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9.(美)卡茨等编.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2.国际媒体研究:李良荣编著.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02.徐琴媛等著. 世界一流媒体研究. 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1.01.梁岩,谢飞编著. 中国英文媒体概观. 北京市: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07.唐亚明著. 走进英国大报.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4.辜晓进著. 走进美国大报.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崔保国著. 走进日本大报.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传媒文化研究:(美)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著;杨竹山等译.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美)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著;杨全强译. 解读大众文化.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伊尼斯(William Hoynes)著. 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3.周宪,刘康主编. 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1.蒋晓丽等著. 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07.陈龙著. 传媒文化研究.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3.媒介批评:雷跃捷著. 媒介批评.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雷跃捷主编. 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03.谢静著. 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1.刘建明等著. 西方媒介批评史. 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转: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马克思主义传播观1,《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此书名称叫“新闻思想”,实际包括传播、新闻、宣传思想的研究)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传播学史论3,《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埃弗里特·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4,《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概念7,《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等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范式8,《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闻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9,《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传播学: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传播学研究的几种代表作12,《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13,《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4,《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5,《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16,《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作▲17,《交往行动理论》(三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跨文化交际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学参考书目(2014年10月)安然等《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戴晓东《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认同的建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程光泉《全球化与价值冲突》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5.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新世界出版社, 1993.范琪, 李绍先《中国文化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1.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顾嘉祖《语言与文化》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8.季羡林, 张光璘《东西文化议论集》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7.李东洋《饮食文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李梵的《汉字的故事》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1.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林继富《西藏节日文化》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3.刘曙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启良《西方文化概论》花城出版社, 2000.秦秀白《英语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夏锡华, 张冬贵《英语国家文化小知识100例》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许锡挥, 李萍《粤港澳文化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许光华《中国文化概要》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吴同瑞《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叶胜年Western Culture: An Introduction(英文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尹靖《中华文化大观》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赵杰《东方文化与东亚民族》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张爱琳《跨文化交际》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张传彪《诗笔·译笔·钝笔——英汉语翻译与比较纵谈》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张传彪《汉·英误译经典例析1000》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张传彪《译海掏沙录——汉英互译经典“陷阱”》科学出版社, 2010.张传彪《“道”与“逻各斯”的对话――英汉翻译与中西文化散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010.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郑立信,顾嘉祖《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朱永涛《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Larry A.Samovar & Richard E.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 1995. Linell Davis Doing Culture ---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澳) 詹姆斯·S. 奥罗克著;魏江, 苏瑾晞译管理沟通案例分析法=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 case-analysis approach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杨文慧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s=《商务谈判人际语言策略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9.(美) 丹·兰迪斯, 珍妮特·M. 贝内特, 米尔顿·J. 贝内特编;关世杰等译《跨文化培训指南》=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吴为善, 严慧仙著《跨文化交际概论》商务印书馆, 2009.郁文蕾《跨文化商务沟通》=Cross-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罗伊·J.列维奇, 戴维·M.桑德斯, 布鲁斯·巴里著,Roy J. Lewicki, David M. Saunders, Bruce Barry;方萍, 谭敏译校《国际商务谈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唐红芳《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奥尔特温·雷恩, 伯内德·罗尔曼编著:a survey of empirical studies 《跨文化的风险感知:经验研究的总结》北京出版社, 2007.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流案例分析》=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ases and analyses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余建年《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英)彼得·伍尔莱姆斯(Peter Woolliams) 陈永倬译《跨文化企业》=Business across cultures (英)弗恩斯·特朗皮纳斯(Fons Trompenaars)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陆建非《多元文化交融下的现代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14.陆建非《和而不同却非面面接轨》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 5. 22陆建非《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当代教育理念探析》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3期陆建非《双语双文化论文集》三联书店,2009.陆建非《跨文化交际随笔》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陆建非《试为跨文化交际能力释义》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陆建非《跨语言交际是为了跨文化交际》《英语知识》,2002年03期陆建非《解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理念的内涵》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 9. 15 第6版陆建非《大学,有精神乃显气象》文汇报2014. 9. 26。

传播学参考书目

传播学参考书目

91.(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 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 92.(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 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 93.赵一凡:《美国文化批评集》,三联书店, 1995年10月. 94.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 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 95.(荷)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 出版社,2003年6月.
21.(美)爱德华 霍尔:《无声的语言》,中 . 爱德华霍尔 霍尔: 无声的语言》 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2.(美)德弗勒 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 德弗勒丹尼斯 丹尼斯: 大众传播通论》 (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 年 月 2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 型》,学林出版社,2002年9月. 24.(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 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 25.(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81.(美)苏珊S. 兰瑟:《虚构的权威》,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2.(美)J. 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83.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8年6月. 84.陆扬 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 三联书店,2000年10月. 8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 盾》,三联书店,1992年6月.
11.(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 艺术》,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月. 12.(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13.(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 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 14.(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 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 15.(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 治》,商务印书馆, . 彼得斯: 交流的无奈——传播思 传播思 想史》 华夏出版社, 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 年 月 97.(美)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 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 98.(美)罗杰斯:《传播学史 罗杰斯: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 . 一种传记 式的方法》 上海译文出版社, 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3月. 年 月 99.(德)马勒次克:《跨文化交流》,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00. ( 法 ) 勒莫: 《 黑寡妇——谣言的示意 . 勒莫 : 黑寡妇 谣言的示意 及传播》 商务印书馆, 及传播》,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 年 月

传播学权威参考书目

传播学权威参考书目

跨文化传播
▲39,《跨文化传播:东方的视角》,莫腾森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
▲40,《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布拉德福德·J·霍尔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传媒法与伦理
▲41,《传媒伦理学》,克里斯蒂安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26,《童年之死——电子时代成长的儿童》,大卫·帕金汉著,华夏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27,《娱乐致死》,伯兹曼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28,《理解通俗文化》,费斯克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人际传播
▲29,《人与人相遇——人际传播论》,王怡红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传播技术主义
▲33,《重组话语频道》,艾伦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34,《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梅罗维茨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广告
▲35,《广告,艰难的说服》,迈克尔·舒德森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19,《理论符号学导论》,李幼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0,《结构主义符号学》,格雷马斯著,三联书店1989年中文版。
▲21,《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S·霍尔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中文版。
22,《作为话语的新闻》,梵·迪克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传播学纲要(第二版)课件:跨文化传播

传播学纲要(第二版)课件: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认识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概念
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作为社会遗产为人类所特有。 第三, 文化是后天的烙印。 第三,既定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无形向导和规范。 第四,文化是动态的。
文化是一个共享的系统,共同的历史和传统帮助每个人 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世界的认识,每个人都 是通过自己所处的文化系统获得的。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冲突类型
文化休克
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提出 “文化休克”概念:跨越文化进行交 流时,原本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陌 生起来,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也随之而 来。
“文化休克”的程度与人们对异文化 的了解程度、在异文化中生活时间长 短以及开放的文化心态等因素有关。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冲突类型
文化休克
奥伯格分解了“文化休克”的心 理演变过程(U形曲线): 蜜月期:新的环境给人们心理上 带来的兴奋阶段。 沮丧期:对异文化熟悉之后,心 理上的兴奋消失,文化适应问题 提上日程,由此带来失落、失望 和焦虑等消极心理。 调整期:是人们对异文化努力适 应的阶段。 适应期:人们经过文化的调整, 逐渐认同或接受了异文化的阶段。
男性特征文化的国家:奥 地利、委内瑞拉、意大利、 瑞士、墨西哥、爱尔兰、 英国、德国等;
女性特征文化的国家和地 区:挪威、荷兰、丹麦、 前南斯拉夫地区、芬兰、 泰国、秘鲁等。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跨文化传播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语境,即传播活动的具体时空环境以及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跨文化传 播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最大的语境。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冲突类型
跨文化冲突的主要类型
布•霍尔将跨文化传播中发生冲突的主要表现归结为三大类型: 1 客体冲突 由具体的事件、问题引发的跨文化传播冲突。特点是围绕着客体发 生有意无意的分歧和误解,在同一个事物或问题上,不同文化得出 不同结论。 2 关系冲突 人们的行为对彼此的不同意义。主要表现为冲突各方在各自文化框 架内的不同认识,而这些认识是确立人的身份关系的基础。 3 权重冲突 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关于道德判断的冲突。 “权重”,指遇到具体 问题时,把什么置于重要的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同一件事 情的看法常常相左。

传播学参考目录

传播学参考目录

传播学参考目录.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

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

2011传播学考研目录书目南京大学01 传播理论02 广告理论与实务03 影视与网络传播04 媒介管理考试科目:① 101政治②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 622新闻传播史论④ 959传播业务复试科目:传播媒介与文化参考书目:《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丁柏铨主编,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著,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现代广告学》何修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网络传播概论》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复试参考书:《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研究方向:01 传播学02 广告学03 公共关系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④ 804新闻与传播实务参考书目:2011年未指定书目,考生可参考2010年的书目,点击查看。

(2009年参考书目)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人大版, 2000 年 1 月第一版;《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 1999 年 11 月第一版;《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人大版, 2002 年 11 月第一版;新闻与传播实务《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人大版, 2001 年 12 月第一版;《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版;《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版;《广告心理学》,黄合水,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4 月第一版。

跨文化艺术传播阅读书目

跨文化艺术传播阅读书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2.李泽厚《美学四讲》3.朱光潜《谈美》4.宗白华《美学散步》5.[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6.[英]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7.[英]乔治·奥威尔《1984》8.[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9.[英]拉里·萨默瓦,查理德·波特:《跨文化传播:第4版》,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文版: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Edwin R. McDaniel, Carolyn S. Roy,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Cengage Learning.其他相关:拉里·萨莫瓦, 理查德·波特, 《跨文化交际(第八版)》(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董晓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拉里·萨莫瓦, 理查德·波特,《跨文化传播(第6版)》(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6th Edition),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1.[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法则》,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跨文化传播2011

跨文化传播2011

2010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出版的学术著作在卓越网和当当网上搜索,据粗略统计,这一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相关的学术著作有57部,其中跨文化传播方面的有7部,与跨文化相关的有50部。

1、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加拓展麻争旗著《译学与跨文化传播——对翻译的根本反思》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1熊伟著《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08出版)庞菊爱著《跨文化广告与市民文化的变迁:1910-1930《申报》跨文化广告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被译介的语境:跨文化交往中的语言、历史与审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07出版)2、紧系现实,侧重实用性葛玉清著《对话虚拟世界: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1史玉峤著《涉外秘书活动与跨文化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09出版) 陈中永钟建国著《西部多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防御机制的跨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1-06出版)瞿明安施传刚黄忠彩著《多样性与变迁:婚姻家庭的跨文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11出版)3、中外跨文化相关研究加强中德跨文化交际与管理Kai Bartel Thomas Kempa、舒雨、张华南、周蕴商务印书馆 (2011-08出版)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王展鹏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1-12出版)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李庆本长春出版社 (2011-07出版)中日跨文化交际实务王南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附:与跨文化传播相关的著作安然等著《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8-1葛玉清著《对话虚拟世界: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1麻争旗著《译学与跨文化传播——对翻译的根本反思》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1吴笛著《经典传播与文化传承:世界文学经典与跨文化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1-1李岗著《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巴蜀书社 2011-12林升梁林升栋著《跨文化广告传播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10麻冯智强著《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林语堂英文著译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1-8与跨文化相关的著作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王展鹏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1-12出版)我国海外工程项目跨文化管理研究彭绪娟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12出版)中国多民族认知活动方式的跨文化研究进展陈中永、郑雪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1-12出版)在华合资企业核心员工跨文化管理研究张广宁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12出版)跨文化齐泽克读本徐钢、刘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12出版)跨文化管理晏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2出版)多样性与变迁:婚姻家庭的跨文化研究瞿明安、施传刚、黄忠彩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11出版)跨文化双边对话:第2届中美文化论坛文集贾磊磊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11出版)跨文化交流蔡青、等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11出版)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潘一禾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11出版)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周宁商务印书馆 (2011-10出版)文明对话:跨文化的思索杨怀中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10出版)商务跨文化交际马莉、潘立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10出版)涉外秘书活动与跨文化管理史玉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09出版)跨文化交际常俊跃、吕春媚、赵永青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9出版)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熊伟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08出版)时事篇章跨文化对比研究杨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08出版)跨文化的比昂逊与当代中国刘明厚、俞建村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1-08出版)跨文化心理学:希望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的适用性对比廉串德、陈人语、葛新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08出版)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汉泰核心词对比研究李仕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08出版)跨文化交际李建军、李贵苍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08出版)中德跨文化交际与管理Kai Bartel Thomas Kempa、舒雨、张华南、周蕴商务印书馆 (2011-08出版)被译介的语境:跨文化交往中的语言、历史与审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07出版)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徐红、陈犀禾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1-07出版)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建筑文化与思想文库刘晓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07出版)跨文化沟通(第4版)琳达·比默(Linda Beamer)、艾里斯·瓦尔纳(Iris Varner)、孙劲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07出版)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李庆本长春出版社 (2011-07出版)国际管理:跨国与跨文化管理(第7版)(课程与案例)海伦·德雷斯基(Helen Dereesky)、宋丕丞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07出版)东方文学研究:文本解读与跨文化比较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王邦维山西出版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1-06出版)西部多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防御机制的跨文化研究陈中永、钟建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1-06出版)跨文化视野中的教育史研究--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肖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06出版)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丁尔苏、谢天振、陈思和、宋炳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06出版)跨文化商务交际实训张彦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1-06出版)跨文化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尼格尔·霍尔顿(Nigel J.Holden)、康青、郑彤、韩建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5出版)跨文化人员管理弗恩斯·特朗皮纳斯(Fons Trompenaars)、查尔斯·汉普登·特纳(Char Les Hampden Turner)、刘现伟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04出版)跨文化企业弗恩斯·特朗皮纳斯(Fons Trompenaars)、彼得·伍尔莱姆斯(Peter Woolliams)、陈永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04出版)樱花与剑:跨文化适应的留学心理徐光兴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1-04出版) 跨文化教学意识与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姬建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04出版)跨文化营销弗恩斯·特郎皮纳斯(Fons Trompenaars)、彼得·伍尔莱姆斯(Peter Woolliams)、刘永平、等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04出版)镜头定格的"真实幻像":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构造李娅菲人民出版社(2011-03出版)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3出版)跨文化交际教程蔡荣寿、佟倩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1-02出版)实用跨文化交流教程李果红、刘绍龙、楼荷英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02出版)跨文化商务交际周小微、陈永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02出版) 中日跨文化交际实务王南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跨文化管理精品案例魏小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跨文化商务沟通庄恩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跨文化广告与市民文化的变迁:1910-1930《申报》跨文化广告研究庞菊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比较文学:跨文化的文学想象何云波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

文化传播的书籍

文化传播的书籍

文化传播的书籍
关于文化传播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作品:
《文化传播学》(张国良著):该书从文化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探讨了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为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框架和思路。

《文化与传播》(孙英春著):该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传播问题,分析了文化与传播的关系,阐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跨文化传播学》(关世杰著):该书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传播学问题,对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讨论。

《全球化与文化传播》(刘康著):该书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文化传播问题,探讨了全球化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及文化传播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和交流。

《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该书从媒介与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大众媒介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分析了媒介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文化的演化》([美]道格拉斯·霍尔特著):该书从进化的角度审视文化现象,探讨了文化演化的机制和规律,为理解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关于文化传播的书籍,阅读这些书籍有助于深入了解文化传播的原理和实践,提升对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的认识和理解。

跨文化传播 导论

跨文化传播 导论

导论:传播与文化
为何学习跨文化交流学? 传播与文化 跨文化交流学的诞生与发展
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一个多样化 世界中的互动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Exp1:People in Global Village Pictures of the open ceremony of Olympic Games 2008,
人们之间的依赖性与矛盾性同步增加,需要跨 文化交流学的调节。
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 移民日益增多 多元文化的发展
"On this occasion Jack was offering his strongly held opinio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not the Chinese people --- a point he subsequently clarified on The Situation Room on April 14.”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非但没有增加中国与西方国 家的亲和力和友情,反而引发了新的一轮“中 国威胁论”,并且是继“军事威胁论”和“经 济威胁论”之后的“文化威胁论”。这一“威 胁”来自崇尚集体、中庸的“和文化”与崇尚 自由、竞争的“美国梦”之间的对抗。
例二:“314”事件中的误读
4月9日在CNN一档名为“The Situation Room”(时事论坛)节目里, 时事评论员卡弗蒂在谈及中国问题时发 表了辱华言论,称中国产品是垃圾,中 国人是“Goons”和“Thugs”。
跨文化传播教学大纲
参考书目
教科书 1、拉里 A 萨默瓦,理查德 E 波特:《跨文化传播》(第四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拉里 A 萨默瓦,理查德 E 波特:《跨文化交流》(第五

跨文化传播参考书目

跨文化传播参考书目

《跨文化传播》主要参考书目1.陈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陈序经:《文化学概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6.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龚文庠:《说服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1.李柄全:《文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2.梁启超:《国性与民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年版。

1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1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5.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郁龙余主编:《中西文化异同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2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4.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传播》參考书目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3年版。

4.[美]拉里·萨默瓦、理查德·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麻争旗
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59页。

6.[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7.[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