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生活需要法律》优质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一)(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依法治国对实现中国梦的推动作用。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了解法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难点】法治的脚步【学法】情景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8·19徐玉玉电信诈骗案2016年8月19下午,打到家里的一个电话让徐玉玉欣喜不已。
家住山东临沂的徐玉玉今年考上了南京邮电大学,由于家庭困难,她向教育部门申请了助学金,这个来电通知她马上就可以领到这笔助学金。
2016年8月21日,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2016年9月27日,徐玉玉电信诈骗案的头号犯罪嫌疑人陈文辉投案自首。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经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检察院审查终结,于2017年4月17日向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3] 2017年7月19日上午,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文辉等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一审公开宣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文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提示:学生可以从法律作用、执法管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学习新课(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运用你的经验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设问:(1)你能再列举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自法律吗?(2)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总结: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2、探究与分享(1)出示图片和文字,设问: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议一议: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能力目标:1.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2.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2.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环节一:知识大比拼激趣引课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举例说明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并反向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邀请三个小组分别从家庭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进行讨论成果展示,并分别评价打分。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从中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然过渡到本课新授内容:生活需要法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能用专业术语进行问题表述的能力。
环节二:目标导学活动二出示导学目标:1为什么说生活离不开法律 2.法律的产生、本质 3.法治的含义和意义 4.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活动:速读课程内容,初步了解本课知识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程内容,做到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环节三:精讲点拨活动三播放视频《民法典的活诞生》,根据视频提练有效信息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合作,根据视频回答问题,各组可以相互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大事;理解: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活动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进行问题结果展示:我们身边哪些法律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归结答题技巧: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回归教材找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生活需要法律》优质课教学设计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本课作为本单元统领整个法律部分的起始课,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调整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纠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我们一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人类开始了迈向法治社会的步伐。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难点:法治的发展进程。
三、学情分析未成年人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
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限制,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有必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身边法律大家谈”经验分享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来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
环节一:走近法治1.法律与生活播放视频《民法总则草案保护的事儿,你一个都躲不开》民法总则草案被视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经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优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设计(一)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树立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
2.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通过对学习的思考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3.了解生活离不开法律,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法律的本质和法治的内涵。
【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学生:搜集中国法律名称,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借用《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环节,游戏中让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中国法律名称,感受中国庞大的法律体系。
点拨: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二、探究新知(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生活需要法律调整。
出示同龄人明明的烦恼,并请6位同学进行请进模拟,让学生为明明出谋划策,帮助明明解决困扰。
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父母之间,社会成员之间。
点拨:解决矛盾纠纷不仅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2.法律在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
小组活动找寻生活中的法律,出示小贴士,从学校,家庭,社会角度考虑。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及时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出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法律伴随我们一生。
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并通过一段视频清晰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一生都与法律密不可分。
并且学生通过“找权利义务朋友”的游戏,引导学生体会法律与我们如形随形,同时明确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老师总结】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一生相伴,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法治脚步1.法律的起源。
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让人一生受益,但人类社会的法治脚步却也是从无到有,与时俱进的。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生活需要法律”,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了解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法制观。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选取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
3.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4.教室布局:将教室座位摆放成圆形或方形,便于学生讨论和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法律场景,如交通规则、合同签订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法律在这个案例中的作用,并阐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巩固,让学生明确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作用,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较为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法律现象较多,但往往忽视了法律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3.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3.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法律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素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4.准备启发式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现象,如交通规则、合同签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法律有什么关系?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违反交通规则导致的交通事故,合同违约导致的纠纷等,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生活需要法律》,主要向学生介绍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入。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案说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生活需要法律。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模拟法庭道具和材料。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通过思考,初步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详细讲解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模拟法庭活动。
要求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原告、被告、法官等,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辩论和判决。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4.巩固(5分钟)总结模拟法庭活动的成果,让学生复述所学法律知识,巩固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生活需要法律》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并能够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可能理解不深。
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媒体,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提高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如交通事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法律,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保障。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巩固(5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如模拟购物时遇到侵权行为,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法律,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吗?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还需要道德、自律等共同努力。
部编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九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教学依据:初中生生理心理不成熟,对法律的认识不够全面,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制定本课。
依据课标“成长中的我”中“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标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2、能力目标:领会法律与我们生活的重要关系,明确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3、知识目标:认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认识法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教学重点: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方法:视频引导、材料分析、分组竞赛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导入:MV歌曲:雪村《抓贼》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结局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法律很重要,生活需要法律大家了解法律吗?你知道哪些法律?你说我说:1、你知道哪些法律名称?生:师: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可以任选一部说明)?这说明了什么?生:师:可见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了解法律对生活有哪些具体关系合作探究:组一:分析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1、李明和王强发生了矛盾,上诉到了法院,法院依据民法有关规定解决了两家的矛盾。
2、近年来“空巢老人”现象日益普遍,因而新修订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子女应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常回家看望老人。
生:师: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以及产生的纠纷,需要法律解决。
法律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定,并对生活进行规范---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组二:结合案例,判断P85观点“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是否赞成?放学路上小刚遭遇几个黄发青年强行搜身,结果没翻到钱,就把小刚打了一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生活需要法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法律案例感兴趣,善于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来理解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法律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法律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材料。
2.准备讨论题目和问题。
3.准备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的道具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需要法律》。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法律案例,让学生分析法律在这些案例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呈现的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巩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生活需要法律》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的认识尚浅,理解能力有限。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法律现象和案例较为有限,对于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之间的法律素养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对法律较为感兴趣,有的学生则认为法律与自己关系不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公民权益的保障和法律维权途径。
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设计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确保课堂有序进行。
3.准备PPT课件,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现象,如交通规则、合同签订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法规、条例等,让学生了解法律的种类和层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并总结出法律的基本作用。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需要法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的保护作用,以及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
2.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提高法律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庭道具和资料,用于实践操作。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缺少了什么?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解释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个人的保护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如何提高法律意识?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进行模拟法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分享感受和收获。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的重要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2)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总结: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
2、探究与分享
(1)出示图片和文字,设问: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自觉的。
(2)议一议: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总结: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 学 过 程
个 案
一、导入新课
1.游戏:我们身边的法律
要求:以四个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说一部法律的名称,说对一部得一分。
2.师导入:法律无处不在,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本P84—89的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3.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4.法治的含义、要求与意义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运用你的经验:
(1)观察图片,解读图片中蕴含的法律教育内容。这些图片概括了我们的哪些生活与法律有关?
二、法治的脚步
1、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为什么?
出示图片和文字,总结得出: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2、出示相关链接,总结得出:法律的涵义
3、播放视频《依法治国》,交流讨论: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政府、法院、社会成员等方面引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需要法律》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遵守法律的重要性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对其本质和作用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认识法律,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并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特征和作用2.法律与生活的关系3.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深化对法律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遵守法律的情境,提高遵守法律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法律的作用。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3.准备实践操作场景,让学生模拟生活中遵守法律的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新闻报道,介绍一些因违法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题目为:“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学生通过讨论,深化对法律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举例,巩固对遵守法律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学生通过思考,提高遵守法律的意识。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设计
《生活需要法律》课堂教学设计是本课最满意地方,做到了学科间知识的互相渗透;但在“法律与生活息息”设计方面与学生生活实际方面的联系显得不足。
附学生收集有关狄仁杰、包拯、海瑞等不畏强权,秉公执法的故事事例1: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忤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如《狄公案》。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更是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事例2:嘉佑元年(1056)十二月,包拯被朝廷任命开封府知府,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
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刁民无赖。
事例3:海瑞在淳安任知县时,时任浙江总督的胡宗宪之子路过淳安铺张浪费。
因为淳安驿站的官吏,没有好好招待他,胡公子就把这位驿站的官吏,倒吊起来鞭打!海瑞得知后没有顾忌此人是总督之子,把这小子抓起来打了顿,并且写信给胡宗宪说有个小子冒充他儿子为非作歹,被海瑞收拾了。
胡宗宪早就听闻海瑞之名,对海瑞也没有办法,也就只好作罢了。
附当堂检测题:1、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下列对法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B)A.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原始社会,人类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C.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D.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人类历史发展史的一个巨大进步。
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C)①小宇坚决制止父亲在食品加工时添加防腐剂、工业色素②“读书多也不好找工作,不要上初中了,跟我学做生意。
③张叶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某工厂私排污水进河流③“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整理)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二)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平山敬业中学李明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更进一步理解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社会小公民。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视频)视频所展示的法律案例是初中生殴打小学生的小案例。
案例中的初中生都未满14周,但是他们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相关部门对这些未成年人都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想一想:在案例中的受害者和受处罚者都是什么人?(学生或未成年人)学生回答。
这些学生或未成年人本该安安静静地在校园里学习,但是收到了法律的惩罚。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能想到的法律有那些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同样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总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离不开法律这个话题。
二、授课过程(一)课前预习环节:(多媒体展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本,预习结束后,各小组讨论并确定准确答案。
而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答案。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_______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________、判断________、处理__________的标尺。
3、法治就是依法对______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______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办事。
[优选]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1 生活需要法律(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平山敬业中学李明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更进一步理解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社会小公民。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视频)视频所展示的法律案例是初中生殴打小学生的小案例。
案例中的初中生都未满14周,但是他们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相关部门对这些未成年人都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想一想:在案例中的受害者和受处罚者都是什么人?(学生或未成年人)学生回答。
这些学生或未成年人本该安安静静地在校园里学习,但是收到了法律的惩罚。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能想到的法律有那些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同样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总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离不开法律这个话题。
二、授课过程(一)课前预习环节:(多媒体展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本,预习结束后,各小组讨论并确定准确答案。
而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答案。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_______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________、判断________、处理__________的标尺。
3、法治就是依法对______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______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办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1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法律的认识还相对模糊,法治观念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力量,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庭道具和材料,用于实践活动。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保护每个人的权益的。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巩固(5分钟)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介绍一些与法律相关的活动,如模拟法庭,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本课作为本单元统领整个法律部分的起始课,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调整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纠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我们一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人类开始了迈向法治社会的步伐。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难点:法治的发展进程。
三、学情分析未成年人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
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限制,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有必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身边法律大家谈”经验分享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来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
环节一:走近法治1.法律与生活播放视频《民法总则草案保护的事儿,你一个都躲不开》民法总则草案被视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经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对每个公民来说,相当于有了一份权利保障书。
2017年人大会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
提问:民法总则草案的审议通过说明了什么?结论: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在身边出示图片及情境,并思考回答:(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结论: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权利与义务播放视频《一生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你?》根据视频内容完成教材P86探究与分享内容并分享内容:说说上述内容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结论: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环节二:追寻足迹刚才视频结尾也提到目前我们国家法律还有待完善的地方,下面一起来看看法治的脚步,法律是如何产生、发展的?PPT出示材料材料一:夏代法律在古文献称“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西汉的《尚书大传》中有“夏刑三千条”的说法。
东汉郑玄为《周礼》作注解时也说夏代的刑法,有死刑200条,宮刑500条,膑〔bin鬓〕刑(凿去膝盖骨)300条,劓〔yi易〕刑(割掉鼻子)1000条,墨刑(在犯人面上或额上刺刻并涂墨)1000条,加起来共3000条。
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
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提问:看完材料,你有何启发?结论:法律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出示图片并思考:有了法律之后,人类就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结论:法律不能贯彻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的法典就已比较完备,但在封建专制的历史中,法律成为统治者治理被统治者的依据,这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其实质还是人治。
环节三:探究力量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结论: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出示法治进程流程图材料:在宪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0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近9000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可以设想,没有物权法,公民维护私产权利的盾牌是否能够硬气;没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7天无理由退货”会有多少商家响应;没有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和取消劳动教养制度,还会有多少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得不到纠正。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什么体会?结论:法治助推中国梦。
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本课小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我们一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不仅成为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助推中国梦,人人有责。
拓展空间:法律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体现着人类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与同学分享中华民族法制文明史上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并谈谈你的体会。
五、板书设计《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能力目标:运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知识目标:认识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认识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的第一框题。
本册书第四单元涉及到法律知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规则和法律,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安全,从而有助于更好的适应初中的集体生活。
本课利用学生自编自演的法律情景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验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会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关爱。
通过“未成年人有特权—未成年人需保护”引导学生认识到“四重保护—人人有责—履行义务”,在学习法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教学难点: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尚未接触过法律,对于很多事情缺乏辨析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是弱势群体,即使受到侵害也无自保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有必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剧,帮助学生增强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什么是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四重保护?为什么要给予特殊保护?自己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及他人?则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引入:“运用你的经验”分享学生根据“运用你的经验”内容,进行我们的“特权”——经验分享活动出示一系列图片提问:(1)结合你的经验谈谈我们还有哪些“特权”?(2)为什么我们能拥有这些“特权”呢?总结:大家就发现,在很多方面,作为未成年人有一些“特殊权利”,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权”,如何正确行使这些“特权”,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
通过学生根据的经验进行分享活动,体会自己在不同情景有哪些特权。
环节一:未成年人需保护活动:情景讨论学生1:我都上初中了,爷爷每天还要接送我。
学生2:我们上学期间,都不能随意出校门。
学生3:未成年人每天0到8点禁止打网游要立法。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知识拓展--展示保护未成年人的发展过程。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那么保护未成年人的内容以及主体又是什么呢?环节二:未成年人谁来护出示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文件的图片,提问:(1)你还知道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2)承担未成年人保护的主体是谁呢?活动:谁来保护我?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内容。
结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环节三:未成年人齐来护结论: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情景剧片段1:在小区门口,胡斐为的父亲不断训斥和殴打着胡斐为。
周围群众实在看不过去,上前劝他不要再打骂了,但他仍未停止。
20分钟过去了,一位社区居委会大妈拉孩子起来,向小区居委会走去……提问:(1)你如何评价这位父亲的行为?(2)周围群众和社区大妈是否有权干预,为什么?(3)针对父亲的行为,他可以向谁求助?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情景剧片段2:“爸爸总不在家,连饭都吃不上,面对冰冷的家,我只有走出家门。
爸爸看我不肯读书了,就不管我了。
后来我就整天在外面东游西荡,认识了几个哥们儿兄弟。
打架斗殴、逃课去网吧打游戏成为经常事……”(1)你如何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2)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3)胡斐为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结论: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活动:视频欣赏《未成年人保护ABC》学生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观看视频,通过视频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
小结: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我们自身提高意识和能力,更要珍惜和感恩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逐渐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平安健康地成长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