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人流可见可达动线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位置感
如果顾客在购物中心中无法确立自己的位置,就会迷失方向, 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商铺,同时,很多商铺 也减少了被逛的机会。难以找到位置感的购物中心是不受顾客欢 迎的。在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提高动线系统的秩序感,从而提 高顾客的位置感。
可见性和可达性量化:
平面总动线长度:
在单层平面内,沿道路中心线,逛完所有店铺所需要走过的 道路总长度。如果道路两侧都有店铺,则计算双倍长度。 以下 图为例,显然采取左图的算法,平面动线总长度=红线+蓝线 可 达性回环度:在前文提到,购物中心动线的理想模式是一次性 逛完所有店面,而不需要走重复的道路。为了从量化分析这个 规律,本文提出回环度的概念。 可达性回环度=一次能走完的 最长回路长度/平面总动线长度×100% 这里指的一次走完的最 长动线长度指的是顾客在自然状态下(不需要拐弯等大幅度改变 行进行为)沿走道中心线不走重复道路能走的最大距离。 可见 性回环度 如果主要考虑店铺的可见性而不是可达性,则可以设 立一个单独的可见性回环度。该参量和上面的可达性回环度的 区别是,对于中间有中庭的动线,可见性回环度只算一条,而 可达性回环度算中庭两侧的两条长度。
图表 10:正佳动线图(1F)
正佳广场也是采取的环形(双)模式,主要以内外两个环 形动线组成,同时内外两个主要环形动线之间以放射形次 要动线相互连接。由于正佳广场的通道的不规则性,在通 道内加设了许多的临时铺位,同时正佳广场的中庭也略显 拥挤,造成其可见性回环度相当差,甚至出现了在主通道 上都不能同时看到两边商铺的情况。粗略估算正佳广场的 可见性回环度为70%,可达性回环度较可见性回环度低, 约为50%,与天河城相当。 从正佳广场的动线图可以看出 其动线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不规则性,正佳广场的出入 口也是西北、东北等此类的朝向,再配合通道内的临时铺 位对视线的影响,很容易使得消费者找不到位置感,从而 减少购物欲望。 就个人看法,就正佳广场超大的单层面 积而言,若采取网状形动线设计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 果,至少可以减少正佳广场许多商铺过高的深度,也能使 得整体动线会更有秩序。
商业购物中心人流可见可达性 动线分析
购物中心人流动线分析
目 录
1、 水平动线 2 、复杂动线构成的模式 3、 可见性和可达性量化 4、 基于回环度的动线构成规律 5 、案例比较分析 6 、垂直动线 7、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若干参考原则
购物中心人流动线分析
动线,是购物中心设计中经常遇到的词汇,意指人在室内 室外移动的点,连合起来就成为动线。在商业建筑规划设 计方面,动线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对于商业动线, 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由点生线,一个脚印一个点、一串 脚印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动线。 当购物中心确立了外部接 口之后,内部动线的设计就成了购物中心成功与否的关键。 购物中心内部交通动线的规划方案必须从总体上考虑商业 各业态的平衡,使得所有商户的人流通行量最大。一般来 说,租户销售额与经过商店门口的人流数量成正比,所以, 优化人流运动,最大限度让人流经过尽量多的商店门口而 又不把距离拉得太长,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简单的说,就 是通过商户组合以及建筑设计的各种手段引导顾客在商场 内的流动,从而促进顾客在商场内的消费,达到购物中心 利益的最大化。
(1)可见性
可见性在购物中心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商铺的 可见性强弱决定了这个商铺所在地段的租金价值,一个商铺被看 见的机会越多,位置就越好。我们在设计中就是要提高整个商场 内商铺的可见型。
(2)可达性
可达性和可见性是有联系的,可见性是可达性的基础,只有 “可见”,才会有“可达”。因此,在可见的基础上,经过最少 道路转换的路径可达性最高。
图表 8:中心城广场和晶岛国际广场
当然,更多的超大平面的购物中心采用混合模 式,比如中心城广场和晶岛国际广场平面类型 都是近似方形,面积分别达到2.77万㎡和2.99万 ㎡。它们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双回环环形动线模 式。这种模式实际就是双回环线形模式的首尾 连接,首尾连接后,形成了中心部分的店铺体 量。对于这种超大型平面的购物中心,动线设 计的要点一是要有良好的秩序感,二是在无法 保证一次回环逛到全部店面的情况下,尽量多 设置中庭,增加店铺的可见性。
wk.baidu.com
复杂动线构成的模式:
为了研究购物中心在实际情况下动线设计 的基本规律,我们从人的视觉和运动方式 差别,把购物中心交通基本组织分为四种 模式: 即线性模式, 环形模式, 网状模式, 放射模式。
在本文中,我们参考其它文献的研究分析,提出购物中心内部动 线设计的三个评价指标,以便建立内部动线设计的简单数学模型。
图表 9:天河城动线图(1F)
天河城动线设计选择为环形(双)模式,可见性回 环度在图中显示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实际情况是 由于天河城中庭比较空旷,中庭的可见性相当高, 而且由四个入口到中庭的通道较宽,在外环就能看 到通道两边的商铺,因此实际可见回环度在90%或以 上,即计算方法为其中一入口到中庭的距离长度/红 线长度。 由于中庭存在的影响,因此天河城的可达 性回环度比较低,大致为50%左右,即图中红线长度 /(红线+蓝线)。 天河城四个入口分别正对东南西 北四个方向,临路,且内部动线设计为内外两个方 型的回环动线,中庭、通道宽敞有序,对于消费者 来说,有很好的位置感。不会因找不到方向而减少 逛街购物的欲望。
图表 6:益田假日广场
图表 7:万象城停车场设计
另外一个在大平面下成功解决进深问题的是深圳购物中心的龙 头——万象城。万象城的解决办法是在建筑的西侧(背侧)设 置多层停车场,该停车场以夹层的形式(商场层高=2倍停车夹 层层高),直达商场的三楼。既巧妙的解决了西侧店铺进深过 大的问题,又解决了停车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4)平面动线的秩序感决定了消费者的位置感。
在动线设计中,光有良好的回环度指标是不够的。为了让顾客 能有愉快的购物体验和获得良好的位置感而不至于迷路,必须 注意动线和空间的秩序感,要使得空间和动线互相穿插,空间 感受抑扬顿挫,移步换景。商业建筑和其他类型的建筑不同, 商业建筑是供人“逛”的,而其他所谓的公共建筑大多有明确 的目的性。体现在空间的区别就是,商业建筑甚少采用仪式感 的流线和空间,路线自由灵动,空间灵活多变。从这个意义上 说,中心城广场和晶岛国际广场采用对称式的平面是不合时宜 的。其实,万象城本来有条件可以做成对称式的,但是在设计 中,确刻强调了两个端头的空间差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 强调变化的同时,也要强调统一和有序,特别要注意空间的均 好性。深国投广场内嘉信茂购物中心的动线空间差异度太大, 有的动线非常狭窄,视野非常有限,而到了弧形的主动线,则 豁然开朗。这种设计空间刺激度太大,过于强调了主次动线的 区别,造成次动线周围商铺可见性和可达性的降低。
图表 11:中华广场动线图(4F)
中华广场的单层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不算很大却采用了 超大型购物中心才会采纳的网状动线设计,使得中华广场 的动线非常凌乱,虽然秩序感强,但是却降低了中华广场 的有效使用面积。同时由于整体的面积不大,造成某些商 铺脱离于整体单独存在,使得中华广场整体协调性比较差, 略显凌乱。中华广场的可达性回环度约为60%,因有空旷 中庭的存在,其可见性回环度略高,约为75%。
图表 4:万象城与COCO PARK
(2)在相同标准层面积下,平面动线总长与店铺平 均进深成反比。
从店铺经营角度考虑,进深过长是不利的。如果想让店铺降低 进深,获得更多的直接面对动线的展示面,平面动线总长势必 要增加。然而,平面动线过长,一方面很难保证较高的回环度, 另一方面也会大大增加消费者走动的距离和动线的曲折程度。 所以,平面动线总长和店铺平均进深是一对矛盾,但必须要认 识到,平面动线总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店铺平均进深则处于 从属地位。从购物中心的实际情况来看,平面动线总长一般在 300米——450米之间。比较特别的例子是海岸城,该购物中心 L2层的平面动线总长达到了900多米,造成了回环度的急剧降 低,顾客很难逛完整个楼层的店铺,而且容易失去位置感。但 该商场的动线类型基本为中间有中庭的双线复合路线,顾客在 一侧走动可以看到另一侧的店铺,从而使得顾客有一定的选择 性。
图表 5:海岸城
(3)较大的标准层平面(在店铺平均进深有限定 的情况下),难以采用最理想的回环度100%的线形 (双)模式,通常采用线形与网格、环形、放射相 结合的混合模式,以求得最佳的效益。
理想情况的线形双回环模式虽然很好,但是如果 购物中心的标准层过大,如果依然强调百分之百的 回环,则有可能会导致某些店铺的进深过大。但是 解决办法也是有的,比如把百货、娱乐设施或餐饮 等对进深不太敏感的业态单独放大进深,形成局部 平面的凸起。最典型的例子是益田假日广场的设计, 该商场是标准的双回环线形动线结构,在建筑的东 侧靠近酒店和写字楼的端头部分,平面突然放大, 这部分是商场的主力店所在地,包括精品超市、大 型品牌店和餐饮。
水平动线 动线设置
水平动线 动线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将店面,开设于步行交通量最大 的动线上。并使该动线集中于某些通路,并形成回路。动线设计 首要的一点就是避免顾客走重复的道路,一次性的逛完商场内的 所有商铺。显然,如果顾客想一次性的逛完商场所有店铺,不走 重复道路,最佳方案应该是环形组织模式。根据购物中心基本情 况,我们试图从环形组织模式中得出购物中心动线组织的基本原 型。首先,我们从最原始最简单的一条走道,两边商铺这种模式 出发。我们发现这种模式满足顾客不走回头路,一次性逛完商场 所有商店的目标。但是,如果将这种模式作为购物中心的标准平 面层,顾客仅仅只能观察到本层内的商铺,大大降低了商铺被看 到的机会,从而影响了顾客的选择。于是,人们在购物中心内设 置中庭。在这种模式中,如果购物中心的动线过于扁长,那么在 中庭长边一侧的顾客想要到对面的商铺购物,则需要绕中庭一周, 花费大量的时间。也就是说,可达性和可选择性较低。于是,人 们在狭长中庭中间设置天桥,为了加强层间联系,又设置了自动 扶梯,就演化为线性双回环模式
左图:可达性回环度A=红线/红线+蓝线×100%
右图:可见性回环度B=红线/红线+蓝线×100%
基于回环度的动线构成规律
(1)回环度越高,商铺的可见性和可达性越高,动 线设计就越优秀
正如前文所述,动线设计首要的一点就是避免顾客走重复的道 路,一次性的逛完商场内的所有商铺。为了量化的研究这个规 律,本文引入了回环度的指标。显然,回环度越高,对于某一 个商铺被访问或者被看到的几率越高,也就是说,商铺的可见 性和可达性越高。这样,回环度就成为购物中心内部动线设计 评价的最重要指标。通过对深圳各大购物中心的研究发现,采 用最理想的线形(双)模式的购物中心,回环度接近百分之百, (若有局部不可回环次动线,则回环度稍低些)。这种类型的 购物中心由于动线清晰,不会迷路,深受顾客欢迎的,典型代 表是万象城。比较极端的例子是COCO PARK的设计,该商场的 动线是中间无中庭的单一动线,而且该购物中心U型的线路无 法完成首尾相连。另一个动线无法回环例子是深国投广场内的 嘉信茂购物中心,该购物中心的标准层面积只有1.17万㎡,却 不合时宜的采用了超大平面才会辅助采用的网状模式,导致了 回环度只有62%。
1:购物中心可量化指标对比(估算)
垂直动线
对于垂直交通而言,主要是指运输人流的电梯设计,即扶梯和垂直电 梯。一般而言,对于扶梯和电梯的数量以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小和人流 情况来决定。在楼层之间设立垂直电梯,应位于购物中心的边缘或不 影响商铺的可见性的位置,同时要离购物中心出入口有一定距离,促 使消费者尽量使用手扶梯流动,当然中庭观光梯除外。在楼层之间设 立的台阶式手扶电梯,上下部分应分开设计或设计成剪刀式,以增加 人流上下楼时光顾店铺的数量,但设计时上下部电梯应处于易见的位 置,避免顾客因寻找上下楼途径而产生烦躁的心理。 比如,天津伊 势丹的扶梯设计就采用了剪刀式设计,使向不同楼层运行的人流,必 须绕个圈才能找到上行或下行的电梯,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客流尽可能 转到更多的商铺,以满足立地条件不好的商铺也能得到足够的人流 量。 中庭空间是垂直交通组织的关键点和集散地,也是步行空间的 序列高潮,这里人流集中、流量大,最有可能鼓励人流上行。富有趣 味的垂直交通工具,玻璃观景电梯等,能在中庭空间创造活力和动感, 常常会激发购物者登高的欲望。因此,中庭设计和中庭垂直交通能否 促使人流向上运动,是上层商铺能否成功经营的关键。
当然,更多的超大平面的购物中心采用混合模式,比如中心城广场和晶岛国 际广场平面类型都是近似方形,面积分别达到2.77万㎡和2.99万㎡。它们不 约而同的采用了双回环环形动线模式。这种模式实际就是双回环线形模式的 首尾连接,首尾连接后,形成了中心部分的店铺体量。对于这种超大型平面 的购物中心,动线设计的要点一是要有良好的秩序感,二是在无法保证一次 回环逛到全部店面的情况下,尽量多设置中庭,增加店铺的可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