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内阁入手,来看内阁和封建皇权的关系

合集下载

明代内阁与中央政权体制演变的互动关系

明代内阁与中央政权体制演变的互动关系

明代内阁与中央政权体制演变的互动关系嘿,朋友!咱们今儿来聊聊明代内阁和中央政权体制演变那点事儿。

您想想,这明代的中央政权体制就像是一个大舞台,内阁呢,就是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在明初,皇帝大权独揽,可后来事务繁多,皇帝一个人哪忙得过来呀!这时候内阁就应运而生了。

内阁一开始,那权力可不大,就像是个小配角,给皇帝帮帮忙,出出主意。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啥呢?这就好比一棵小树苗,慢慢长大,根扎得越来越深,枝叶也越来越繁茂。

内阁的成员,那可都是有学问、有见识的大臣。

他们就像皇帝的智囊团,为皇帝排忧解难。

比如说遇到国家大事,皇帝拿不定主意,内阁大臣们就纷纷出谋划策,这不就推动了决策的形成嘛。

那内阁和中央政权体制是怎么互动的呢?就好比两个人跳舞,你进我退,配合默契。

中央政权体制的变化会影响内阁的权力和地位,内阁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中央政权体制的走向。

当中央政权体制需要加强皇权的时候,内阁就得乖乖听话,听从皇帝的指挥。

可要是皇帝比较软弱或者不理朝政,内阁的权力是不是就有可能变大了?这就好比家长管得严,孩子就乖乖的;家长不管了,孩子可能就有点“放肆”啦。

您再瞧瞧,明朝那些有名的内阁大臣,像严嵩、张居正,他们在内阁中的作为,不也反映了内阁和中央政权体制之间复杂的关系吗?严嵩专权,搞得朝廷乌烟瘴气,这是不是说明当时的中央政权体制出了问题,给了他可乘之机?张居正推行改革,让明朝一度出现中兴的局面,这难道不是内阁对中央政权体制产生积极影响的例证吗?内阁的存在,既帮助皇帝分担了压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各方势力。

它就像一个调节器,让明朝的政治机器能够相对稳定地运转。

可是,内阁权力过大也不是好事。

就像一辆车,油门踩得太猛,容易失控。

内阁权力大了,难免会有一些大臣为了自己的私利,结党营私,这不是给明朝的政治带来了混乱吗?所以说呀,明代内阁和中央政权体制的互动关系,那真是复杂又微妙,充满了变化和挑战。

就像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徐德亮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赤峰内容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明朝的内阁制度,首先通过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来阐述明朝内阁的前世与今生。

然后再探讨出内阁它对皇权及对有明一代的两大辅政之一的阉党的制约及影响。

再次通过对内阁权力的探析最终得出它依然是皇权的御用工具。

关键词:由来内阁皇权权力架构政治效能一明朝的废相与内阁的由来在明朝初期一直秉行的宰相制度,皇权作为九五之尊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威,而相权则把持全国最高的行政权力。

宰相虽号为“奉旨办事”但实则不然,王朝的很多事情宰相是不与皇帝商量直接独断专行的。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当朝皇权是个“懒王”还好,如果当朝皇帝勤俭持政且有很强的权力欲那就糟糕了,君权与相权就会必然产生裂痕与矛盾,皇帝与宰相争权夺势形同水火,严重时国家的政策说瞬息万变有时也不夸张。

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下去了。

前朝教训无数而距明太祖最近的教训就是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

在元王朝统治中原时期,由于很多帝王的文韬和武略都不足,元代皇权孱弱无能,所以宰相擅权。

这些种种给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而且明太祖也阅读了很多的史料,也发现了很多相权对皇权的掣肘。

故而他终结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并认为元代灭亡的原因就是将政权委臣,并最终导致欺上瞒下的原因所致。

再加上明太祖对开国功臣本就有猜忌之心。

终于借“胡蓝之狱”最终废除了宰相制,权分六部。

相权最终被废除了,皇权自然得到极大的膨胀。

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政务的大量增加。

太祖每日批阅的奏章据《明史》记载大约为200多件。

处理的各项杂务多达400多件。

太祖的工作可以用“昧爽临床,日宴忘餐”①来形容。

但依然无法做到完美无暇,唯恐出现差池。

于是明太祖终于在身体所力所不及的情况下诏天下举贤才。

于洪武14年(1380年)设立四大辅官。

四大辅官皆来自民间,帮助皇帝协理政务监调四时。

四大辅官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设立的,同时还作为太子的宾客。

明代内阁与中央政权体制演变的互动关系_吴建军

明代内阁与中央政权体制演变的互动关系_吴建军

收稿日期:2005-03-05作者简介:吴建军(1967-),男,河南荥阳人,郑州大学讲师。

 第39卷 第3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 Vol .39 No .3J 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ay 2006 明代内阁与中央政权体制演变的互动关系吴建军(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 要:明王朝出于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废除了丞相制度,从而导致中央行政中枢体制的严重失衡。

为了巩固统治和完善封建官僚体制,内阁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明朝政治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从内阁的兴衰及其权势的变化看,它完全依顺于皇权,其政治功能是皇权的外延与扩张。

内阁大学士参与中枢决策,故而阁权在国家权力体制运作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但这并未抑制住皇权的恶性膨胀。

关键词:明代;内阁制度;中央政权体制;君权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6)03-0112-04 明代内阁制度的创建是中央集权即皇权高度集中的物化表现。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在皇帝与官僚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链接断层。

因个人能力及精力所限,皇帝事必躬亲地履行全部统治职能是不现实的,为了构建完善的统治体系,朱元璋的继承者组建内阁作为其辅助力量,并使之成为皇帝专制独裁的有力工具。

同时,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君权膨胀的顶峰,因此明代中央政权体制也就围绕着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全国各级各部门的控制而不断演变。

与此相适应,明代内阁制度也随着君权的高度强化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

目前有关明代的内阁制度、监阁与相权等问题学术界已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关于内阁职权的变革与明中央政权体制之间的关系问题未见有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故本文将以不同时期中央政权体制的演变以及由此带来内阁体制、职责的变动为切入点,来探究内阁与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体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原因。

1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中央政权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宰相制度的废除。

关于明代内阁的发展演变与皇权的关系研究论文

关于明代内阁的发展演变与皇权的关系研究论文

关于明代内阁的发展演变与皇权的关系研究论文关于明代内阁的发展演变与皇权的关系研究论文洪武开国之初,仍承袭元制,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相,下辖六部,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左右丞相总领政务,但是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纷争不息,为追求大权于一身的朱元璋以前史为鉴,深以相权为患,不断对中书省采取措施。

洪武三年,杀左丞相杨宪,李善长迫于压力于洪武四年致仕。

洪武九年,为分散削弱地方势力,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十一年“命奏事毋关白中书省”,切断中书省与六部各司的联系。

终于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诛杀左丞相胡惟庸,然后特招天下撤销中书省,罢黜丞相,权分六部,“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二十八年还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

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

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由此朱元璋实现大权独揽的愿望。

通过种种措施,明代皇权空前膨胀,朱元璋日理万机,“自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礼凡一千六百六十件,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

面对丛杂繁多的政务,辅助机构的出现就成为趋势之必然。

朱元璋时,相继设立四辅官与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政务,但因权利受限等原因,四辅官制度被废止,殿阁大学士形成规模,为后世所继承发展,洪武后期,翰林学士对皇帝决策的影响超过了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这一设置也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

至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论道议政,已和洪武时期殿阁大学士迥然不同,朱棣重视阁臣个人素质,并有意让他们参与政务,阁臣的进退完全取决于成祖朱棣对他们能力的认同,内阁权利受皇权极大限制。

到宣宗是完善内阁制度,设立制敕房、诰敕房等机构。

制诰二房主要服务于内阁所主持的有关政府所有机密文书的誊录、保管工作。

“于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以票拟批答的方式处理政务,加强了内阁的权利。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明朝内阁制度是明治时期封建社会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制度,也是封建皇权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阁制度的开创以及历史演变,既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也表现出明代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明代的内阁制度,源于明朝政府赋予大臣的事务处理职责,成为中央机构的延伸。

明成祖在位时,曾经设立“议事处”和“东厂”两个机构,其中议事处的职责是听取各地事务报告,撰写皇帝谕旨等工作;东厂则负责监视大臣,并秘密调查民间的情况。

这种机构设置的改革,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的一部分。

明朝内阁制度的真正起源,可追溯到万历年间。

万历皇帝实行“停经耕读,皇帝亲政”的政策,大力倡导法制道德,以及各级官员素质的提高,导致了朝中大臣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明末时期因为“吕宋海盗”威胁日益增大,万历皇帝为了精简官员,提高政治效率,于是在1591年开始创设朝廷内阁,是一种新型的权力机构,负责辅助皇帝治国。

明末清初时期,内阁制度明显加强,而且在实质上已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清朝在明代基础上,继承并完善了内阁制度,扩大了内阁的权力,由“内阁”改称为“军机处”,增加军务和财务的管辖范围,决定了大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直接管辖朝政和各地区的行政和财务,是维持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明朝内阁制度同封建皇权的演变关系来看,内阁制有两种性质:一种是中国封建君主制度中的衍生物,在君主政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另一种则是从君主观念出发,努力制度化君主集权的一种方式,前者是制度性的创新,后者则是政治性的创新。

在封建手段下,内阁成为朝廷权力的一部分,但机构呈现出封建集权的特点,由于皇权的威望和形式,内阁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监督下的最高行政机构,而大臣们则成为皇帝的亲信,更加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和政令。

这种机构设置反映了封建社会君主集权的特点,既体现了皇帝行使统治权的需要,也体现了大臣们依附皇权的利益和心理,杜绝各方的干扰和独立行事。

试论皇权与阁权的的斗争

试论皇权与阁权的的斗争

试论皇权与阁权的的斗争论文导读:内阁的“票拟大权。

这样皇权。

皇权和阁权的斗争在此时也初见端倪。

尤其在君主专制政最为集中的明朝。

关键词:皇权,专制,内阁,斗争一、君主专制政体中阁权的形成明自朱元璋建国以来,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六卿分职,朝廷总揽”的中书体制,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是随着这种权力集中的趋势,内阁制也随之出现了。

但是最初的内阁,未被视为正式的政府衙门,同时,内阁刚刚设立,况且下有六部掌事,上有皇权控制,阁权是不可能与皇权相抗衡的。

万历时阁臣叶向高说:“高皇帝罢中书省,分置六部,是明朝以六部为相也。

阁臣无相之实,而虚披相之名。

”又云“六部九卿,朝廷所与共理天下,一官不备,则一职不举。

祖宗设立阁臣,原是文墨议论文官,豪无事权,一切政务,皆出六卿,其与前代之相臣绝不相同。

”可以看出,内阁设立初的情形。

然而,从明代历史的具体实际来看,从宣宗时,杨士奇、杨荣就创行保举法侵夺吏部之权,使郡守以上官均由二杨“操去取之权”。

英宗冲龄践祚,不得不委政内阁,辅政三杨首创权宜之策:早朝只许言事八件,“前一日,必以副诣阁下,豫以各事处分陈上,遇奏,止依所陈传旨”。

三杨死后,这一权变却作为制度保留下来。

到明世宗时,对内阁的倚重使内阁专制诸司的力度大为加强。

曾先后主吏、兵二部的胡世宁云:“吏、兵二部选用紧要官职及会推大臣,必先用首辅所欲。

而后敢拟名奏上”。

穆宗以高拱起掌吏部,不久又奉“不妨部务”之旨入内阁办事,“比进首揆,尤长天曹”“出而启事,入而调旨”,以致“六部之事听命于阁下,虽选曹有员缺亦送揭于阁,然后注选”。

神宗初张居正入为首辅,内阁的权势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六部之权尽归内阁。

内阁权力能达到如此之大,首先,主要是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怠政,放任皇权的旁落,而且皇帝处理政事多数依靠宦官,如英宗时,宦官王振被擢为司礼掌印。

却不信任大臣,虽然宦官虽能代替皇帝处理政事,但是如果要真的执行,若不依靠内阁,政令便无法下达,所以内阁掌权是必然的;其次,自从票拟权成为内阁的一项固定权力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阁权的一代代的积累,尤其是到了嘉靖以后,府院为内阁之库府,事久日常,原先属于部院的权力后来成了内阁理所当然的权力。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顶峰时期之一,皇权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其中,内阁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封建皇权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明朝内阁制度入手,探讨封建皇权演变的历程。

明初,尽管朱元璋实行“上书议事”的制度,但是由于当时政治制度尚未健全,各种权力冲突频繁出现,皇权的绝对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明成祖在位时期,为了维护皇权,加强中央集权,采用新的政治制度,即内阁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分为东厂和西厂。

东厂负责处理政治案件,西厂则负责反间谍、卫戍边疆等工作。

两院都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通过密探收集情报、判断敌友、执行刑罚等手段维护皇权。

内阁制度的出现,彰显了皇权的绝对性。

东厂和西厂的设立,不仅增强了皇权对官僚的控制力,还使皇帝能够掌握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情报,加强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内阁官员的选拔和调配,也为朝廷的行政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制。

内阁制度的演化虽然内阁制度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决策机制,但是在使用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官员的贪污腐败、职权的过重等。

这对皇帝来说,是对皇权的严重侵犯。

明嘉靖年间,面对内阁官员的种种问题,嘉靖皇帝下令解散内阁,设立三省六部制度。

这一制度建立了吏、房、礼三省和吏、户、兵、刑、工、礼六部,各部门负责不同领域的政务。

在这一体制下,权力更加分散,而且皇帝可以根据需要任命或罢免官员,从而掌握更大的决策权。

然而,随着明代的发展,吏、房、礼三省和吏、户、兵、刑、工、礼六部的官员越来越多,使得中央决策效率越来越低。

为此,明神宗在万历年间恢复内阁制度,重新设立东厂和西厂,以期将集权机制优化。

新内阁制度的设立,一方面强调皇帝的绝对权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内阁官员的智慧和经验,以辅助皇帝进行政治决策。

明朝末年,内阁制度的实际权力渐渐被皇帝削弱,以至于已经不能起到原来的作用。

当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冲破北京城时,内阁就已经形同虚设。

随着明朝灭亡,内阁制度也被终结。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便一直存在着封建制度,而封建皇权则是封建制度的核心。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皇权经历了许多演变和变革。

明朝时期,封建皇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平衡,其中内阁制度的建立对封建皇权的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著的封建王朝,其统治者凭借封建皇权对天下万民进行统治。

然而在明朝时期,封建皇权并非绝对的,而是受到一定制约和平衡的。

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就是内阁制度。

内阁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封建皇权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朝内阁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当时朱元璋设立了东厂和西厂,以监察百官,这实质上已是内阁制度的雏形。

后来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开始仿效元朝的宰相掌权模式,设立了东阁和西阁,成为实质性的内阁制度。

明成祖朱棣本人也非常重视内阁制度,曾多次强调内阁议政,并亲自主持内阁会议。

明朝的内阁制度包括内阁首辅、内阁成员和内阁秘书等职位,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运行体系,为封建皇权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规范和方式。

内阁制度的建立对封建皇权的演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内阁制度削弱了封建皇权的个人色彩,使政治决策更加规范和理性。

内阁首辅代表内阁议政,内阁成员负责政务办理,这些规范化的程序和职责分工,使得封建皇权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内阁制度加强了封建皇权与社会利益的联系,使政权更加稳固。

内阁成员大多来源于世族或豪强,他们在内阁中代表着地方利益和社会利益,从而使政治决策更贴近社会实际,更有利于维护社会利益和稳定政权。

内阁制度提升了政治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封建皇权更加科学、民主和文明。

内阁成员皆为学识渊博的名士,他们的参与使政策决策更加科学公正,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内阁制度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内阁首辅的权力太过集中,时常出现专权现象,这会使内阁制度变成虚设,不能真正起到制衡封建皇权的作用。

内阁成员的产生方式和参与程度仍然不够平等和公正,未能真正实现世族和豪强的广泛参与。

明朝的专制皇权与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朝的专制皇权与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朝的专制皇权与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其专制皇权和内阁制度的形成对于政治体制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明朝时期专制皇权与内阁制度的嬗变过程。

专制皇权的确立
明朝建立初期,皇权日益集中,皇帝在政治决策和行政管理中的权力愈发强大。

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国家大政方针,实行专制统治,确保朝廷权力的集中。

内阁制度的兴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需要,明朝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度。

内阁作为皇帝的参政议政机构,由宰相和内阁成员组成,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议政体系。

皇权与内阁的互动
明朝的专制皇权与内阁制度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在专制皇权的框架下,内阁作为参政议政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政策制定和实施起着关键性的支持和监督作用。

内阁制度的影响
内阁制度的形成不仅加强了皇权的稳固,也促进了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内阁成员的选任和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协商讨论,使得政治决策更具民主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明朝的专制皇权与内阁制度的相互作用,既体现了专制统治的特点,也展示了政治体制的演变和完善。

专制皇权下的内阁制度为政治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明朝政治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历史长河中,明朝的专制皇权与内阁制度的形成,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明代内阁_司礼监与皇权之间的关系

明代内阁_司礼监与皇权之间的关系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的组织形式及权力运作机 制都明显不同于此前各个朝。明朝最重要的两个中 枢 权 力 机 构— ——内 阁 或 司 礼 监 — ——都 不 是 国 家 最 高一级行政实体,而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办事机 构。在这种权力结构内,二者都无法发展成为皇权 的异己力量,也不可能形成真正危及皇权的“权相” 或者“权阉”。
当,皇帝可以成为文臣和太监之间的平衡者,左提 右掣,手相互制约之效”(9)
皇权强大的两个主要表现是稳定与效能,司礼 监和内阁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予明代皇权以补充,从 而使明统治者建立起历史上空前强大的专制主义 皇权权力体系。
四、小结 票拟和批红可以说是内阁和司礼监掌控朝局 最重要的手段。是构成这两股政治势力的核心所 在。随着票拟与批红的制度化,出现了司礼掌印和 内阁首辅的对柄机要的局面。从而构成了明朝政治 结构中相互制衡的两股政治势力。可以这么说,内 阁的设立是客观上的需要,而司礼监势力的增长则 是出于皇帝主观上的需要。尽管两者所掌握的权力 被后人称为有宰相之实,但从制度上可看出,内阁、 司礼监都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相权,而是被皇帝成 功地分成两个部分,成为明朝皇帝集中皇权的两个 政治磅码,孰强孰弱,只能看皇帝倾向于哪边,这样 一来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皇权的集中。纵观明朝 的历史,权臣或宦官不管如何专权,始终都没有出 现过废立皇帝或者改朝换代的局面。相反,当他们 的专权超出皇权所能控制的范围时,都会落个身败 名裂的下场。这其中的缘由复杂,但内阁与司礼监 在政治上的动态平衡作用无疑是造成这样一个结 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代的内阁和司礼监制度取代流传千年的丞 相制度, 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一 个更高的历史阶段, 这是明朝统治者厉行专制独裁 的产物。总的来说,内阁和司礼监之间互为限制,既 有冲突,也有联盟,而最终以冲突的形式结束。

明朝的内阁与皇帝的关系

明朝的内阁与皇帝的关系

明朝的内阁与皇帝、六部的关系(一)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

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己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

所以内阁进展缓慢,而且始终未能成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二)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阁臣与皇帝矛盾,除了反映为封还诏旨一类以外,很多反映为阁臣在中叶以后不断提出辞职。

皇权与内阁矛盾,亦反映为明代阁臣善终者少,有政绩的不多。

明代内阁权力不稳定,虽然有严嵩,张居正之显赫,但他们一是乘皇帝静摄而代行皇权。

一般阁臣来说,由于基本上都是文学侍从之臣出身,入阁后权力之大小,只决定于票拟被采用的情况,所以呈现为不稳定,没有保障,没有连续性。

与汉、唐、宋相比,明代辅相的业绩并不显著,这一方面固然与入阁前之资历有关。

汉、唐、宋之宰相都要经历郡邑,而明之阁臣却基本上出于翰林院。

他们没有从政经验,不知民间疾苦,对政事自然难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但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们权力不稳定,被司礼监挤着,被皇权压着,即使有抱负也难于施展。

显然,这样的内阁只能助长皇权,而不可监督、约束皇权。

有明一代,内阁始终未能成为对皇权的威胁,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元璋废丞相的目的是达到了。

(三)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

在中枢系统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

但双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内阁难以与司礼监抗衡,双方权力的大小,又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而互相成比,因此,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而只能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

皇帝宠信司礼时,司礼尽夺内阁权力,如刘瑾、魏忠贤时;否则就是权相出现,如严嵩、张居正时。

严嵩、张居正之显赫,还得讨好司礼监,就是明证。

综观有明一代,内阁对宦官之干政,虽亦起过一点制衡作用,如成化年间,由于阁臣一再坚持,汪直主持的西厂一度被撤。

浅谈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特点及地位

浅谈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特点及地位

浅谈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特点及地位作者:宫厚醒来源:《人间》2016年第23期摘要:内阁是明朝始有的一种政治制度。

它在明代中央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明代政治必然涉及的一个问题。

随着君主专制政体集中的趋势,内阁制出现了。

君权巅峰状态下的内阁注定了有着一条曲折的发展之路。

一方面宰相制虽然被废除了,但宰相制所包含着的权力结构的规律始终在内阁制上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历史又提供了许多变革的机会。

在明代君主专制政体中君权的至高无上与绝对化是毫无疑义的。

关键词:明代政治;内阁;职权;制约中图分类号:K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50-01一、引言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丞相、废中书省,对中央政权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从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之后,运行了 1500 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意味着中央政治既皇权系统中的最高层被撤销了,皇帝与诸司百官之间的联系也就中断了,那么相权流向了何方呢?《皇明祖训·首章》中朱元璋云:“今我朝罢丞相,设立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此处“朝廷”当指皇帝。

宰相制度废除后,皇帝一人总揽朝政大权,皇权兼并了相权,(皇权兼行行政大权,这只是相权的流向之一,另一方面,相权也一定程度上流向了六部)君主专制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身兼君、相二职,大权独揽,日理万机,事无巨细,皆要过问,忙得不可开交,深深体会到一人集权的难处。

为此,1380年(洪武十三年)罢丞相,废中书省,对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一次较大范围的改革。

洪武十三年九月,明太祖设置四辅官,名为春、夏、秋、冬,按时节来帮助自己,朱元璋对四辅官的礼遇确实不低,但是没有什么作用,运行不到两年这一制度就被彻底废弃了。

大学士以翰林院的编修,检讨等官充任,只是帮助皇帝阅读奏章,起草文书和处理一些事务,作为顾问秘书,以减轻皇帝的工作负担,将原中书省的议政权几乎全部移入翰林院。

明代内阁的发展演变与皇权的关系

明代内阁的发展演变与皇权的关系

渐分权 。宣宗后 ,继位 皇帝年幼 , 引起 内阁与司礼 监 的夺权之事 。司礼监逐渐掌握权力 , 宦官王振开
启 明代宦官之祸 , 尽管 英宗、 景帝拒宦官而信内阁 ,
使得 内阁权利进一步发展 , 然之后 的宪宗在位年问 “ 凡四方章奏 , 不 召内阁大 臣裁决 , 惟付之左右 内
收稿 日期 :2 0 1 4 - 1 0 . 2 6 作者简介 :田维佳 ( 1 9 9 1 一) ,男 ,陕西渭南自水人,青海师范大学 2 0 1 3级硕士研 究生 ,研 究 方 向 :明 清 史 。
阁大学 士 ,帮助处理政务 ,但因权利受 限等原 因 , 四辅 官制度被废止 , 殿阁大学士形成规模 , 为后世
权力制衡 的需要 , 宣宗培植宦官势力 , 赋予司礼监 太监批红权 , 所有奏章 除御笔亲批外 , 余 皆由太监 分批 ,以 “ 批红 ”牵制 “ 票拟 ” 。司礼监和内阁地 位平等 、分工合作 、 相制 相维 , 促使 明代后期影响 巨大的监 阁体制 框架 的正式定 型 ,嘲 并导致 皇权逐
成为 阁臣相争夺 的职位 , 而且一旦成 为首辅 , 便 打 压次辅 , 这使得首辅拥有 了变相 的相 职 , 内阁权 利 作用发挥充分 。神宗 以后 , 皇帝逐步远离内阁 ,百
红权 , 用 以相互制衡 ,内阁、司礼监对于政务 的处 理、 权利的争夺方面在学习明朝历史 中很 明显 , 而 皇权在 此过程 中表现 出的对任何 一方 的不完全信 任, 想 要双方 牵制 , 这种情况下 ,皇权的倾 斜就成 为 内阁地位作 用在 明代 不 同时期 的不 同情 况 的原 因。 这样 也呈现 了以皇权 为核 心 , 掌控 内阁司礼监 , 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 。巩固皇权 作用的局面。
第2 4 卷

明朝内阁制 -回复

明朝内阁制 -回复

明朝内阁制
明朝内阁制是明朝时期的一种政治制度,用于集体决策和行政管理。

以下是明朝内阁制的主要特点和组织结构:
1. 内阁成立:明朝内阁制于明成祖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开始建立,成为明朝政府的核心决策机构。

2. 内阁职责:内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包括制定政策、拟定法令、处理内外事务等。

3. 内阁机构:内阁设有首辅、次辅等官职,由宰相和参政组成。

宰相为内阁的最高领导,拥有重要的行政权力。

4. 内阁职位任命:内阁官员由皇帝任命,通常由经历官僚考试制度选拔的高级文官担任。

5. 内阁会议:内阁会议是内阁成员定期开会讨论政务的场所。

会议形式较为开放,内阁成员可以自由表达意见。

6. 内阁与皇帝:内阁与皇帝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衡关系。

内阁负责具体的政务管理,但最终决策权仍归皇帝所有。

7. 官僚体系:除了内阁,明朝还设有各级官员和部门,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用于具体执行政策和管理各地事务。

明朝内阁制在政治体制上加强了集体决策和行政管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效率。

然而,随着明朝的发展,内阁制度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官僚体系的腐败、权力集中以及与皇帝的权力之争等。

这些问题最终也对明朝政权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明朝内阁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明朝内阁

明朝内阁★★★★○○○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是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问题;后来设置的内阁,“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是专制主义皇权强化的表现,本质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畸变。

1、内阁的基础知识:(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2)过程: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政事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评价:①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2、宰相与内阁的比较3、明朝内阁制度的鲜明特点(1)体系完整,模式固定,但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2)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3)内阁受制于司礼监。

(4)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

4、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的区别:内阁政机构产生方式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对议会负责权力大小内阁虽是国家虽是国家的中枢机构,只备皇帝顾问,无权决策内阁总览国家行政权,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性质是君主专制的产物,突出了皇权的进一步强化体现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明朝内阁制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命题既可直接考查基础知识,又可暗合主流价值观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需通过挖掘题干史料来获得新知。

在对内阁制的考查中,选择性试题的设置较多,且多引用新史学成果,暗合社会热点,需重点关注。

【易错点拨】从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来看,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明朝内阁制历史久远,比较抽象,复习时不要拘泥于教材的表述,要在提供的新材料、新情境中去分析理解问题.第一,需要注意对内阁制的概念外延与内涵的准确理解,如明朝内阁的出现背景,特别是内阁的权利问题,这是考查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较为容易失分的地方,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第二,需要把明朝内阁与古代中国的宰相制度,以及西方的内阁放在一起比较认识,找出其中的差距,理解其显著特点;第三,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防止惯性思维的出现,明确试题是否是“由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不能一味地依照课本,产生惯性思维,而导致错选.1,明代中央秘书机构及各部门的秘书由进士通过馆选,进入翰林院学习后才能担任。

《中 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明清内阁皇权加强

《中 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明清内阁皇权加强

《中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明清内阁皇权加强《中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明清内阁皇权加强》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明清时期的内阁制度以及皇权的加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明朝建立之初,沿袭了元朝的制度,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

然而,丞相权力过大,对皇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并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丞相制度的废除,使得皇帝的政务负担陡然加重。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明太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但此时的殿阁大学士地位较低,权力有限。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正式设立内阁。

内阁成员最初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负责起草诏令、票拟批答等工作。

内阁成员的选拔多为翰林学士等饱学之士,他们凭借自身的才学和经验为皇帝出谋划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大。

在仁宣时期,内阁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内阁大学士不仅可以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还能够对六部的政务进行干预。

到了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如严嵩、张居正等,他们在一定时期内掌握了实际的朝政大权。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明朝内阁的权力始终受到皇权的制约。

内阁虽然拥有票拟权,但最终的决策权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

皇帝可以通过批红、司礼监等方式对内阁进行控制和监督。

此外,明朝还设立了厂卫制度,加强对官员和民众的监视,进一步巩固皇权。

清朝建立后,在政治制度上基本沿袭了明朝的体制,但在皇权的加强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清朝初期,以内阁作为中央政府的中枢机构。

但由于内阁成员多为满汉官员,权力分散,不利于皇帝的集权统治。

为了加强皇权,康熙皇帝设立南书房,挑选亲信大臣入值,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

南书房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雍正皇帝即位后,为了处理西北军务,设立了军机处。

军机处最初只是一个临时机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清朝的核心决策机构。

论述明代内阁的演变及历史作用

论述明代内阁的演变及历史作用

论述明代内阁的演变及历史作用明代内阁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建立阶段、发展阶段和衰落阶段。

建立阶段: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了机密院和东厂,这是明代内阁的雏形。

此后,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进一步将机密院发展成为“内曹”,设立了“东西书院”作为内阁的学术机构,内阁开始具有明确的职能和组织架构。

发展阶段:在明代中期,内阁逐渐成为朝廷的决策中心,内阁大学士开始出现,内阁组织结构趋于完善,吏部、礼部等其他部门的权力逐渐减弱。

内阁的决策机制也不断完善,例如“选人会议制度”、“半月谒礼”、“京师会议”等,使得内阁成为了明代政治的核心。

衰落阶段:在明末,内阁逐渐走向衰落。

清军南下后,内阁权力逐渐被削弱,皇帝和权臣分别成立自己的内阁,内阁渐渐成为一个名义上存在的机构。

明代内阁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内阁是明代封建皇权的制度表现,内阁大学士和内阁中书省官员,是皇帝制定政策的主要依靠和助手。

2. 内阁使政治决策更加集中和有效,内阁会议、会试和谒见制度等举措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速度和质量。

3. 内阁建设促进了官僚阶层的选拔和培养,内阁中博学多才、富有政治智慧的官员可以获得战略性的提升。

总之,明代内阁在政治、文化和制度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皇权的体现,更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典范。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作者:周硕人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8期【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积淀深厚。

史学界认为:中国古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给我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封建皇权体制和思想得以确立。

此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皇权得以不断强化。

明朝的内阁制度就是加强封建皇权的一次变革。

内阁制度从产生到发展,都在为君主专制服务,从中能一觑封建皇权的演变过程,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明朝内阁制度封建皇权【中图分类号】K248;D6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40-02引言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六帝,统治长达276年(1368年-1644年)。

中国古代的十大盛世中,其一就是明朝的永乐盛世。

永乐年间,国富民安,经济文化繁荣,为封建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封建政治制度是皇帝的统治根基,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封建统治的骨骼。

为加强封建皇权,明朝的内阁制度形成。

因此,探究明朝皇权的演变离不开对内阁制度的剖析。

一、内阁制度(一)历史发展我国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沿袭性。

明朝初期沿用了元朝的制度,设置中书省和丞相制,后来逐渐衍生出一套专门的制度来辅佐皇帝治国理政,即内阁制度。

关于内阁制度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成立期、发展期和衰落期。

萌芽期:明朝初年,胡惟庸任右丞相,因独断专行,大有相权胜于皇权之势,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不满。

明太祖朱元璋借机除去胡惟庸后,紧接着废除了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分权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黄权虽然得到了加强,但是这在无形中加重了皇帝的工作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必然会另外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辅佐自己处理政务。

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朱元璋仿照宋朝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以顾问的身份参与政治活动。

揭秘,明朝的内阁制度怎么分割皇帝的权利的

揭秘,明朝的内阁制度怎么分割皇帝的权利的

揭秘,明朝的内阁制度怎么分割皇帝的权利的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皇帝制度代表着皇权的高度集中,帝制在几千年的朝代演变中不断强化不容分权,但有这样一个朝代在中后期甚至出现了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的特例
明朝初期太祖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大小事务由殿阁大学士们商讨后将最终方案通过司礼监递交给皇帝批红,最后实施。

但此举无意间强化了司礼监与内阁的权利,以至于最后皇帝竟被架空。

甚至在李自成请求招降封王时,崇祯皇帝在文臣的反对下都无法做出自己的决策,以至于闯王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自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出现了近代资产阶级萌芽,苏杭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形式,而出身于富商家庭的士大夫阶层进入内阁,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将税款负担强加到农民身上。

从而导致明末各地的农民起义。

总的来说,一方面,内阁制度已经成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支柱,内阁的运转,让皇帝不能再胡来极大的限制了君权。

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大胆畅想一下,如果明朝没有灭亡,或许会发展成“君主立宪”政体。

但另一方面,一群维护自身利益的士大夫阶层把握着国家政权,势必会让社会变得极端不公平,导致最后“国库没钱,农民没粮,官僚富商却富得流油”这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明朝内阁入手,来看内阁和封建皇权的关系
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政权,在明朝曾经有过封建王朝的十大盛世之一——永乐盛世,当时经济文化极其繁荣,当然了说起来封建王朝就离不开封建皇权。

在明朝,皇权达到了高峰,废除了丞相,解决了几千年来的君权和相权之争!但是明朝出现了一个新的机构那就是内阁,而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明朝的皇权,那么内阁和皇权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一看明朝的内阁吧!
内阁
内阁的演变
萌芽期:明朝成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设置丞相,丞相上承六部,下统百官,特别是胡惟庸为右丞相的时候,“内外诸司上封事,(胡惟庸)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这让朱元璋感到相权的可怕,于是在胡惟庸案爆发以后,他裁撤了中书省,废除几千来的丞相制度,将权
力分给六部,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之前的六部归属中书省,现在六部直接向皇帝报告。

原本中书省和丞相的职责,全部落到了皇帝的身上,皇帝自然吃不消,于是朱元璋仿照宋朝制度设置了殿阁学士,当他的顾问,没有什么实权,正所谓“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虽然殿阁大学士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能接近皇帝的决策,这也成为内阁诞生的种子。

成立期:朱棣夺取了朱允炆的江山之后,也相当的勤奋,但是他也感到精力不足,为此他也给子找了一个智囊团。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值文渊阁,参预机务。

内阁之预机务自此始。

”选拔的这几位都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大臣,他们可以被认为是第一届内阁成员,当然了内阁多了议政权和执行权,最核心的决策权依然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发展壮大期: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明仁宗继位,可是大力提拔阁臣,让他们兼任六部尚书等实权的职位,开始掌握了决策权,到了嘉靖时期,六部彻底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形成“六部承旨意,靡所不领,阁臣日重”局面,所以从明仁宗以后,内阁开著发展起来,史书记载“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阁臣兼任要职,权力越来越大,内阁成为皇帝的决策机构,到了张居正时期,内阁俨然成为政府运转的核心,和当初的中书省没有差别。

内阁首辅几乎成为实际上的国家第一人了。

衰落期:到了明朝后期,万历皇帝朱翊钧不理朝政,无视内阁和廷臣,内务机关几近瘫痪,直至明朝陨落。

清初虽沿袭明朝的内阁制度,但并无实权。

内阁制度就此没落。

所以可以看出来内阁是因为明朝废除的中书省和丞相,皇帝政务日益繁忙,才有了几个大学生开始当秘书,谁知道随着发展这些秘书慢慢的成了气候,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这也是现在所说的明朝内阁制度,那么在当时而言内阁对皇帝而言,究竟是皇权的帮手,还是阻力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内阁和皇权的关系
皇权压制内阁
明朝内阁从诞生到万历时期的张居正当首辅的时候发展到巅峰,但是要明白一点内阁始终只是一个幕僚机构,即使权力再大也只是一个幕僚机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阁只是皇帝的幕僚机构,受到皇权的压制。

《明史•职官志》,内阁主要负责“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献”是内阁大学士发表的意见,上书呈奏给皇帝。

皇帝接受推行称“献可”;大学士与皇帝意、见向左,谏止皇帝称“替否”。

这一职能暗示了内阁“顾问团”的地位,并不是有实权的政府部门。

皇帝是否采纳阁臣意见取决于皇帝,阁臣地位高低取决于皇帝采用票拟的多寡。

而且,内阁掌管的职务实际是六部衙门的各种杂事政务,内阁对皇权有很大的依附性。

比如正德时期的刘健和谢迁身为内阁首辅和次辅,因为正德皇帝朱厚照还不是高老还乡,所以说皇权还是稳稳的压制内阁的,你阁臣的权力再怎么大,皇帝想要
换掉你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内阁也只是皇权加强的产物,依附于皇权存在,当然是要被皇权压制了。

内阁制约皇权
内阁本身只是加强皇权的产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又威胁着皇权,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起初对内阁大臣有着严格的规定,成为内阁大臣他们的权力大,但是官低,而且“不能侵犯六部职权,或兼领他部职务”这就限制了内阁和内阁大臣,但是明仁宗以后内阁大臣已经能兼任其部的要职,权力开始扩大,最明显的就是张居正,他担任内阁首辅权力之大,用强硬的手段推行新政,万历皇帝的皇权都受到压制,也难怪张居正死后万历会对他进行清算。

还有就是明朝皇帝为什么会大批启用宦官呢,固然宦官和他们亲近是一方面源于,跟我给重要的是限制内阁,比如司礼监的披红权,其实就是皇帝忌惮内阁,这些也说明内阁确实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时候内阁牵头,皇帝都无奈,比如明朝的国本案,延续多年,最后皇帝都不上朝来对抗,可见皇权确实被内阁制约了
皇权和制衡
内阁本来是皇权加强下的产物,可是内阁却制约了皇权,为此皇权和内阁之间也有过斗争或者说是制衡,只要是皇权不想让内阁掣肘,而内阁不想让皇帝做事,你只要当个木偶就行了,比如内阁的票拟权,这是内阁取得替皇帝处理奏章的权力,得到这个权力就能处理政事了。

从嘉靖到万历初年,内阁的权力巨大,发展到顶峰,此时的内阁稳稳压住六部,要知道天下政务归六部,然后六部向皇帝负责,可是此时的六部却听从内阁的,特别是张居正为首辅的时候,朝中大臣甚至有先拜张先生,再朝拜天子,他其实已经僭越于皇权至上了。

皇帝为了压制内阁,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分为内阁阁臣,内阁首辅次辅和三辅之间权力一样,但是以内阁首辅为首,三人不统一的话,便于皇帝掌握朝政,重整时期频繁更换阁臣的数量也是为了削弱内阁的权力,这都是皇权和内阁的斗争,或者说二者的斗争,直到明朝灭亡皇权和内阁之间的斗争制衡一直都存在。

因此可以看出来身为皇权加强产物的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履行的是中书省和丞相的职能,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皇权,当然了内阁作为皇权的产物不可能超越皇权的,在封建时代任何机构都不可能超越封建皇权的。

不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皇权压制这内阁的。

其实说到底内阁只是皇权加强的产物,但内阁归根结底是皇权的附属品,服务于皇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可是内阁的存在对皇权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使得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

而且内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稳定了皇权统治,即使出现嘉靖和万历这样长期不上朝的皇帝,在内阁的统领下,整个征服依然能够运转如初,不得不说这也是内阁的积极作用。

但是内阁权大在一定程度上让皇帝采取其他措施限制内阁之权,比如宦官参政,一定程度上造成明朝政治的黑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