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翻译观之分析比较
最新 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的关联探讨-精品
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的关联探讨一.读者反映论及其翻译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映论应运而生,它是西方批评出现的新的理论飞跃,并被广泛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
首先将读者反映理论引入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是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
1986年,在与瓦尔德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
奈达认为译文的效用要看目的语读者是否能产生和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反映。
在1993《语言与-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奈达指出,翻译时不要求文字表面即形式的死板对应,而要求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强调受众效果,也就是译文在译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在在源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相同。
目的论翻译也是受读者反映论理论影响,由德国学者费米尔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诺德提出了功效对等翻译,他认为目的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Nord,2001,P27)。
其他学者也基于读者反映理论提出了类似的翻译理论,如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和豪斯提出隐性翻译理论。
翻译是将源语的在译文中再现,而不是把译语读者带入源语的语篇环境中去。
二.认知翻译理论认知语言学的基础是体验哲学,其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王寅,2002,85)。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翻译也同样具有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翻译也是这样,体验和认知先于翻译活动,译文也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王寅,2005)。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还认为翻译既要基于译者的体验认知,又要体现原文的客观世界和体验认知。
源语和目的语都是基于对本民族所在的现实世界中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之后形成的,在将源语翻译为目的语时,既要考虑到源语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又要考虑到目的语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因此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存在。
“文化翻译论”与“读者反应论”的对比研究
216“文化翻译论”与“读者反应论”的对比研究丁鹏 谢旭升 新疆大学摘要:“读者反应论”和“文化翻译论”是翻译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反应出不同阶段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和要求。
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旨在说明这两种理论的时代烙印,指出“文化翻译论”对“读者反应论”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文化翻译论;读者反应论;跨文化交流尤金·奈达(Eugene Nida)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在长期从事《圣经》翻译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读者反应论”这一重要的翻译思想。
不仅把读者的接受和理解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纳入了翻译活动中,也为长期以来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直译和意译问题找到了新的视角。
这一翻译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到80年代在西方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80年代初被引进国内后也一度深受译者的欢迎和认可,甚至一度出现“言必及奈达”的局面。
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ett)的文化翻译论将翻译看做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在他与安德烈·勒菲弗尔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巴斯奈特首次提出翻译“文化转向”的趋势,认为翻译研究不应该与文化研究割裂开来,而应该相辅相成,通过在翻译过程保留文化内涵来实现文化共享。
一、两者的翻译思想(一)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尤金·奈达在他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动态对等”的主导思想。
强调译文语言的自然流畅和读者的阅读效果,追求译文读者对译文阅读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阅读反应的基本一致。
奈达的翻译理论以语言学为基础,通过对源语语言结构、功能和语境的分析指导翻译过程(段君,2011:182),实现对原文“深层结构”的信息重组。
在“读者反应论”下,原文的形式被忽略,翻译活动更多的被看作是意义的再现。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翻译思想的形成与奈达长期的《圣经》翻译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
《圣经》翻译目的在于向更多的人普及“上帝的福音”,从而吸收更多的教徒。
从功能对等角度比较分析《老人与海》的两个中文译本
a c r o s s , t h e h a r b o r f r o m t h e s h a r k f a c t o r y ; ( H e mi n g w a y . 2 0 0 o . 5 )
V e r s i o n 1 : 刮东 风的时候 , 从海港那边 的鲨鱼腌 制厂里
( 一) 奈达 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最初 给出翻译 的定 义时并 未 提及语 言 的形式 , 而
是意义和 文体 。随后 , 奈达 提 出了 “ 动 态对 等 ” , 随后 改成 “ 功能对等” 。功能对 等理 论 要求译 文读 者 要 和原文 读者 以最切 近的方式 理解作 品 。首先 , 奈 达 的功能 对等理 论把 翻译看作是 可理 解性 和交 际。其 次 , 奈达 把功 能对 等与读 者反应论结 合。最后 , 功能 对等理 论考 虑到 文化 因素 。由 于文化差异 、 历史、 社 会 背景 , 文化 是翻 译 中 的障 碍 因素。 如果想在原语 言与 目的语 中找到完全等 同的词 汇几乎是不 可能 的。因此 , 译 者 为 了减 少文化 差 异 , 就 要 改变 语 言形
句。
一
.
翻译 的定义
尤金. 奈达在《 翻译理论与 实践》 一 书中提 出 了翻译 的 定义是 : “ 翻译是在 目的语 中对原语 言最切 近的 自然对等 的 再现过程 , 首先是意义 的对等 , 其次是 文体” 。 可 以从 以下角度理解 翻译 的定 义 : 再现信息 ; 对 等而非 完全等 同; 自然对等 ; 最切 近对等 ; 意 义优先 ; 文体 的意义 。
一
全相同的对等是不可能 的。尤其是英语 和汉语 属 于两 种截 然不 同的语 系。译 者应该尽量与原文最 切近进行 翻译 。在 海 明威作品 中, 通过语 境可知 , 隔着海湾 的鲨鱼加工 厂传出 来 的味道 一 定 是难 闻的 。“ 腥 味 ”更 能 准确 地 贴 近 原 文
论以“读者反应论”为导向的旅游文化材料翻译
论以“读者反应论”为导向的旅游文化材料翻译摘要:旅游文化资料翻译的目的性和中西文化的差异,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
本着以读者的接受能力为重点的原则,应用“读者反应”为翻译指导理论,综合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充分发挥其目的功能。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翻译旅游景点典故民俗风情一、关于“读者反应论”美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Nida)在翻译界的贡献颇丰。
其功绩之一,是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应(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中。
尤金·奈达的翻译观的核心是功能对等,他对读者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他的“读者反应”论上,他认为评价译本的优劣要看读者的反应是否与原语读者的大致相同,翻译就是交际,翻译归根结底是为读者服务的,因而翻译应该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起源于《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其不再采用“动态对等”,而以“功能对等”代之。
这一理论于80年代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翻译标准产生革命性影响,对传统翻译的片面性提出挑战,打破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僵局,促进科学的、系统的翻译体系的建立。
二、“读者反应论”与旅游资料翻译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对很多外国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每年都吸引大批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旅游材料的翻译也就成了旅游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旅游材料文本是一种功能性非常突出的实用文体,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向读者提供并使读者理解、接受它所宣传的旅游信息,激发读者的旅游兴趣,提高读者的旅游热情。
在旅游材料汉英翻译中,如果译文无法实现这样的功能和目的就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
来中国旅游的西方游客大多为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及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所吸引,而旅游材料承载向游客传递这些信息的功能。
因而,能否正确、恰当地传达原语旅游材料中的文化信息,是判断旅游材料汉英翻译是否准确的最重要因素。
从读者反映论看文学翻译
从读者反映论看文学翻译作者:李彬靳翘楚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6期摘要:运用相应适当的翻译策略,能让文学作品中的精彩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
以读者反映论为理论指导,在翻译过程中将读者放在首位。
结合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实例,分析翻译策略和技巧,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文学翻译;读者反映论;翻译Key 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Reader-response Theory ; translationAbstract: In translat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aders’ response and give first priority to readers. Combined with the typical cases in translation and guided by the Cultu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the practice report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choo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hen dealing with the typical difficulties, and then a conclusion is drawn.古今中外产生过大量的著名文学作品,他们以高超的艺术手法、生动故事情节、鲜明的认为形象、广阔的社会信息和作者对社会的观察受到读者的喜爱。
一、读者反映论读者反映论(Reader-response Theory)源于文学理论中的读者反映批评理论(Reader-response Criticism),强调以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反应为中心。
美国翻译名家奈达首先将读者反映论用于翻译,读者反映论是作为奈达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的解释提出来的,奈达(1964)认为:“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那么,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交际的任何分析都是不完整的。
浅析翻译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之比较
浅析翻译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之比较作者:刘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9期摘要: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翻译界的大师,他们的理论在国内影响很大,国内关于两者的翻译理论比较研究有很多。
本文将列举两位翻译学家的一些重要理论,并作出比较,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对于翻译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奈达;纽马克;功能对等;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作者简介:刘蛟(1988-),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跨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2013)-19--0120世纪中叶,西方翻译界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翻译学家,其中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享誉西方翻译界,他们提出了一些极具学术价值的翻译理论及法则。
两位翻译学家的翻译原则拥有相同之处,但在一些问题上,如形式与内容,两人又存在一些明显的分歧。
本文将列举两人的重要理论,并通过比较,希望能从中获得启发。
一、奈达与纽马克的重要翻译理论1. 奈达的动态翻译理论所谓动态翻译,就是通过迎合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使译文的表达更为自然通顺。
奈达认为翻译必须满足四个标准,即达意、传神、措辞通顺自然、读者反映相似。
很明显,要同时满足这四个标准,内容与形式在译文中孰轻孰重就成了问题,毕竟在翻译过程中,内容和形式需要彼此协调。
但动态翻译不等同于传统的“意译”,因为动态对等翻译要求目的语文本的语言结构应最大限度体现源语言文本的旨意,而意译则没有这种要求。
2. 纽马克的交际与语义翻译理论纽马克最重要的理论就是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他认为,在交际翻译中,目的语文本对读者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尽可能接近于源文本作用于源文读者的效果;在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译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源文本的语境意义,并且尽量接近于源文本的语义和句法结构。
“读者反应论”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
“读者反应论”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摘要: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主旨是评价译本的优劣要看读者的反应是否与源语读者的反应大致相同,因而翻译应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目前中国的公示语翻译研究对读者缺乏足够的关注,存在着亦步亦趋,不顾及读者文化习惯;以为当然,不了解读者的文化差异;以我为主,不理会读者感受等问题。
文章认为只有把接受者的感受作为决定公示语翻译的传播效果标准,只有认真探讨英语公示语的功能意义和语言文化内涵,才能准确而充分地发挥英语公示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读者反应论功能对等公示语翻译Abstract: Eugene Nida’s theory of receptor’s response highlights target receptor’s response, which is supposed to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receptor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Target readers’ needs accordingly shall be the focus in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Currently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mistranslations of the public signs occur because the translators are either unaware of the receptor’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languages or ignorant of the reader’s expectation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translation quality much depends on the sufficient attention due to the reader’s role in the process. Likewise, translators could work more effectively if they lay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functional featur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public signs.Key words: receptor’s response ; dynamic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一、关于“读者反应论”在西方当代翻译史上,第一个明确把读者因素纳入到翻译研究范畴的应属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
“读者反应论”的意义新究
“读者反应论”的意义新究摘要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作为一种翻译评价标准在翻译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议,本文拟从翻译效用观和二元主体性两方面积极探究“读者反应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是对“读者反应论”的推动和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们走出对该理论认识和应用的误区。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 翻译效用二元主体性中图分类号:G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62New Study on the Meaning of "Reader Response Theory"ZHANG Lingli(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Enshi, Hubei 445000)Abstract Nida's "reader-response theory" as a translation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 caused a fierce debate and controvers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reader-response theory" from concept and binary translation utility subjectivity bot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on the one hand is the "reader-response theory" to promote and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also help people out of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errors.Key words Reader Response Theory; translation utility concept; dualistic subjectivity0 引言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作为“动态对等”的解释被提出后,备受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的分歧和争议。
最新中西翻译理论的对比分析---奈达的“动态对等”与严复的“信、达、雅”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中西翻译理论的对比分析---奈达的“动态对等”与严复的“信、达、雅”摘要:中西方翻译界所遵循的翻译理论不尽相同。
中国译界一直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为翻译的准绳,而西方翻译界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要算“对等原则”,其中又以奈达的“动态对等”为代表。
关键词:严复;奈达;翻译理论;对等;信达雅引言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中西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翻译理论家在研究翻译时莫不论及翻译标准,但由于各自的传统不同,流派纷繁,侧重各异。
我国的突出代表包括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
西方的突出代表有18世纪英国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20世纪英国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美国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在中西翻译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严复与奈达的简介(一)严复简介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启蒙家、翻译家、教育家、诗人和政论家,其译著和著述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方面,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颇为重要的一个任务。
毛泽东把严复称为“19世纪末‘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中一个代表性的重要人物”。
除了在思想上的贡献,严复还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是我国第一个倡导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在中国翻译史上堪称“译坛大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向中国系统地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制度的翻译大家。
他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信、达、雅”学说,并把这三字学说作为翻译的原则。
严复的三字理论“信、达、雅”对中国译论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奈达简介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
他是现代翻译理论奠基人之一,被称作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
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翻译理论开始传入中国,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产生了尤其巨大的影响。
奈达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力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
“动态对等”是奈达的中心翻译思想之一,是奈达最为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
从“读者反映论”的观点看朱生豪翻译策略——以《哈姆莱特》为例本
( 一) 重视读者 奈达 的 “ 读者反映论”从读 者的角度 , 来考虑译文 的成败与否。读者反映论坚持文 本 因读者 的阅读而存在 ,马会 鹃在其 《 奈达 翻译 理论研究 》指出 “ 读者反映论的核心思
(肖字 。p . 2 1 9) 。
GRAVE DI GGER ’ A w鹪 t he ir f s t t h a t
e v e r b o r e a r ms . ( H a ml e t . 5 . 1 . 3 1 - 3 2 )
三 、读 者反 映论在 翻译 《 哈 姆莱特 》 的体 现
Q U E E N[ a s i d e 】 T 0 m y s i c k s o u l , a s s i n ’ s t r u e n a t u r ei s , 我 负疚 的灵魂惴惴惊惶 ,
Ea c h t o y s e e ms p r o l o g ue t o s o me g r e a t
小丑 乙 当也算世家吗? 小丑甲 自然要算 , 他在创立家业方 面 很有 两手呢。( 朱生豪译 ,1 9 8 4 , p . 1 2 0 ) 在原文里 “ K r l n s ”和 “ 家徽”是同一个 词, 在这里朱生豪并没有直译 , 而是采用了 意译的方法 , 本身在原文里 “ K I T h 8 ”就是一 个双关语 , 朱生豪在中文找到 了一个意义同 等 的词语 “ 有两手” ,可谓是妙趣横生 ,因 为在中文 中 “ 有两手 ” 同样具有双关的语意 , 来是字面的意思 “ 有两只手”二来只 “ 有 本事” 。
文化翻译观与读者反应论比较
文化翻译观与读者反应论比较
段君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和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这两种重要理论观在实际运用中各有利弊.该文试从通过两者的异同入手,对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与奈达“读者反应论”进行比较研究.【总页数】2页(P248-249)
【作者】段君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从读者反应论比较赏析《吴宓先生》三译本 [J], 刘可景
2.从读者反应论比较赏析《吴宓先生》三译本 [J], 刘可景
3.文化翻译观与读者反应论比较 [J], 段君
4.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与奈达"读者反应论"比较 [J], 刘小玲
5.读者反应论视角下《我的童年》译本比较 [J], 白玥; 李永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和奈达“读者反应论”对比
对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和奈达“读者反应论”对比
对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和奈达“读者反应论”的对比研
究
摘要: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和尤金.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
本文试从两者的相似之处入手,对比研究苏珊.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和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旨在说明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更符合翻译标准,更顺应时代发展和世界文化融合潮流,因而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关键词: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奈达读者反应论源语译语
一、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 ida)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
20世纪60年代,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即“读者反应论”。
自上世纪80年
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领域“人类中心范式”的确立
和翻译理论研究中文化学派的兴起,翻译的“文化价值观”便逐
渐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行为,而把它看作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
苏珊·巴斯奈特是英国沃瑞克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廖七一,2001:186-7),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
义重大。
二、两者的翻译思想概述
1.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巴斯奈特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
奈达“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翻译观之分析比较
奈达“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翻译观之分析比较一、引言尤金·A·奈达,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被称为美国翻译理论之父。
奈达倾其一生投入《圣经》的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他总结出了许多翻译理论,其中很多被保留下来沿用至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也是广受争议的翻译理论之一。
奈达认为:“读者给予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
”读者反映论将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放在第一位,强调翻译的目的在于原作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认可。
奈达还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原文形式,从而保留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归根结底,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以服务于读者理解为首要目的。
作为目前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文学翻译家,葛浩文的主要翻译观点为“忠实”和“背叛”。
葛浩文始终将“忠实”原则视为第一翻译准则,翻译的内容必须与原文一致。
但由于受到地域、文化、时间等因素的影联盟响,译作难以做到与原文完全一致,因此根据接受语的特点对原文进行适当、合理的改变是很有必要的。
葛浩文将其“忠实”与“背叛”的翻译理念应用到了具体作品的翻译实践过程中。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的翻译观在考虑读者理解方面存在相似性;但同時,两者也存在细微差异。
奈达“读者反映论”的天平倾向目的语读者一边,葛浩文则较为灵活地权衡了目的语读者的可理解性与忠实于原作之间的关系。
二、论奈达的读者第一性与葛浩文的背叛性葛浩文对原作的“背叛”,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使英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作,这和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中以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这一理念是契合的。
例如:我第一次看见河水,我不能晓得这河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走了几年了?[12]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 had ever seen the river,and I was at a loss to figure out where its waters came from and how many years they had flowed here.[4]一个“走”字,将河流拟人化。
以读者反应论比较《再别康桥》的三个英译本
第34卷第4期Vol.34N o.4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4年4月20日A pr.20201422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4.011一、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读者反应论是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重要翻译理论之一。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核心思想是:读者给与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
奈达认为,目的语读者或目的语接受者是翻译的服务对象;评判译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目的语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后对原文作者所表达信息的反应程度,以此来评判译文的好坏;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
目的语读者与所接收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实质上等同于源语言读者与其所接收信息之间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receptor and messag es should be abso lutely the same as that w 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 and the message ,Eugene A.Nida ,1964)。
因此,目的语读者是否能像源语读者一样正确理解和欣赏译文以及能否感受到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衡量译文的重要标准。
二、《再别康桥》三个英译本的比较《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
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笔者选取三个不同的译文,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为基础,主要从词汇、句法、篇章等层面对三个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词汇层面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差别较大的语言,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词汇的翻译有时也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在中文里,词汇是语言中最小的单位,是汉语表达里最基础的元素。
功能对等论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浅析
功能对等论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浅析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其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以读者反映论作为译文判断的标准,即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从多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但因过于强调译文的交际性和可懂性导致该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读者反应;局限性一、“功能对等”的基本观点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奈达,在世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是其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基础。
在对“功能对等”的阐述中,奈达强调以读者反应作为译文判断的标准,“读者反应论”是“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
二、对等理论的演变发展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在以动态对等为导向的翻译中,翻译的标准是“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
”他同时强调,动态对等的翻译以完全自然地表达方式为目标,译者并不坚持读者理解源语语境中的文化模式,而是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
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了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
“读者反应论”之于译者
“读者反应论”之于译者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融合”一词成为当今的主旋律。
任何国家,任何文化都不能脱离大背景而独自存活。
“文学”亦当如此。
对于人类而言,文化,文学是无国界的。
在这样融合浪潮的驱使下,文化的传媒者,翻译工作人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作为文化传媒的重要媒介,译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对翻译工作又应持有怎样的态度,当代文坛上新兴之作又对译者有怎样的要求。
成为了文学界以及翻译界近年来不断升温的话题。
关键词:奈达;读者反应论;译者主体性;译者一、分析两首古诗译文的特点以及关于“读者反应论”的问卷调查1.古诗中英文欣赏并分析其翻译特点乌夜啼李煜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译文:crying in the midnightyu lispring’s rosy color fades from forest flowers.too soon, too soon.how can they bear cold morning showers and winds at noon? your rouged tears like crimson rainintoxicate my heartwhen shall we meet again?as water eastward flows,so shall we part.赠卫八处士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状能几时,须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十觞亦不醉,感君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译文:meeting with an old friend.fu duin life,friends seldom are brought near. like tears,each one shines in its sphere. to night, oh! what a happy night!we sit beneath the same lamplight.our youth and strength last but a day. you and i,oh!our hairs are gray.friends! half are in a better land.with tears we grasp each other’s hand. twenty more years, short, after alli once again ascend your hall.when we met, you had a wife.now you have children——such is life. beaming, they greet their father’s chum. they ask me from where i have come. before our say, we each have said.the table is already laid.fresh salads from near garden,rice mixed with millet --frugal cheer.when shall we meet? it’s hard to know.and so let the wine freely flow.this wine, i know, will do no harm.my old friend’s welcome is so warm.tomorrow i go,to be whirled.again into the wild,wide word.以上两首古诗的中译英,使我们清楚的看到,译者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才能完成翻译工作。
“文化翻译论”与“读者反应论”的对比研究
“文化翻译论”与“读者反应论”的对比研究作者:丁鹏谢旭升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3期摘要:“读者反应论”和“文化翻译论”是翻译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反应出不同阶段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和要求。
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旨在说明这两种理论的时代烙印,指出“文化翻译论”对“读者反应论”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文化翻译论;读者反应论;跨文化交流尤金·奈达(Eugene Nida)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在长期从事《圣经》翻译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读者反应论”这一重要的翻译思想。
不仅把读者的接受和理解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纳入了翻译活动中,也为长期以来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直译和意译问题找到了新的视角。
这一翻译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到80年代在西方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80年代初被引进国内后也一度深受译者的欢迎和认可,甚至一度出现“言必及奈达”的局面。
而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ett)的文化翻译论将翻译看做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在他与安德烈·勒菲弗尔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巴斯奈特首次提出翻译“文化转向”的趋势,认为翻譯研究不应该与文化研究割裂开来,而应该相辅相成,通过在翻译过程保留文化内涵来实现文化共享。
一、两者的翻译思想(一)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尤金·奈达在他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动态对等”的主导思想。
强调译文语言的自然流畅和读者的阅读效果,追求译文读者对译文阅读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阅读反应的基本一致。
奈达的翻译理论以语言学为基础,通过对源语语言结构、功能和语境的分析指导翻译过程(段君,2011:182),实现对原文“深层结构”的信息重组。
在“读者反应论”下,原文的形式被忽略,翻译活动更多的被看作是意义的再现。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翻译思想的形成与奈达长期的《圣经》翻译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
浅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论文
浅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论文浅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论文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所以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
该理论主要是运用于《圣经》的翻译。
而在文学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的不同、译者个人因素的差别,这一理论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论;文化差异;异质同构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及翻译家。
其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是在20世纪60年代确立起来的。
他是迄今为止美国翻译理论界最为著名的代表之一。
他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功能对等论”。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精髓。
这一理论以《圣经》翻译为着眼点,它的最大的功能对等的定义是:“译文文本的读者应该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
”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就语言层面来说,他的这一理论是十分恰当的。
而在翻译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
这一理论在处理语言转化的问题上抛开形式看内容、抛开语言差异看读者的反应的特点。
所以奈达的这一理论能够受到翻译界的普遍欢迎。
在此有必要了解一下“功能对等论”产生的特定背景。
当时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主要应用于《圣经》的翻译,而《圣经》翻译的准则就是把上帝的旨意忠实地传达下去,因此重内容不重形式。
从《圣经》翻译的目的来看这一理论无疑是正确的。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把这一理论当成了普通的翻译理论,甚至在讲究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也运用这一理论。
显然这是对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的误解及误用。
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王东风却说:“如果我们省略掉圣经中读者不理解的暗喻,那么许多意义将不可避免地丢失。
”对于《圣经》的翻译尚且如此,那么在文学翻译中,这一理论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文化的不同会使读者的反应不同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
各个文化都有其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会对文化之间的翻译产生障碍。
奈达究竟怎样看待翻译与翻译理论
奈达究竟怎样看待翻译与翻译理论
张经浩
【期刊名称】《上海翻译》
【年(卷),期】1998(0)4
【摘要】我国从事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Nida)的。
我国大陆翻译研究热的出现可以说与奈氏理论的传入很有关。
1982年第4期《翻译通讯》发表《翻译是一门科学——评奈达著〈翻译科学探索〉》,率先对奈达的翻译...
【总页数】3页(P6-8)
【关键词】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研究;翻译家;翻译教学;翻译实践;翻译观;翻译科学;翻译程序;翻译理论研究
【作者】张经浩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 [J], 蒋显文;王芬;
2.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 [J], 蒋显文;王芬
3.奈达翻译理论奈达翻译标准Dynamic Equivalence译成“动态对等”曲解了奈达翻译理论 [J], 李田心
4.奈达翻译理论呼喊从误读中突围——兼谈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理解 [J], 方岳华;李田心
5.奈达翻译理论的多维度思考——不存在“奈达信息翻译理论” [J], 李田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奈达“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翻译观之分析比较奈达的“读者反映论”自引入中国后,在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颇受争议。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比较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的翻译观——“忠实与背叛”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标签:奈达读者反映论葛浩文忠实背叛一、引言尤金·A·奈达,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被称为美国翻译理论之父。
奈达倾其一生投入《圣经》的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他总结出了许多翻译理论,其中很多被保留下来沿用至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也是广受争议的翻译理论之一。
奈达认为:“读者给予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
”(王凤霞,2005:58-60)读者反映论将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放在第一位,强调翻译的目的在于原作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认可。
奈达还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原文形式,从而保留原文的意义和风格(肖宇,2008:218-219)。
归根结底,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以服务于读者理解为首要目的。
作为目前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文学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主要翻译观点为“忠实”和“背叛”。
葛浩文始终将“忠实”原则视为第一翻译准则,翻译的内容必须与原文一致。
但由于受到地域、文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译作难以做到与原文完全一致,因此根据接受语的特点对原文进行适当、合理的改变是很有必要的(文军、王小川、赖甜,2007:78-80)。
葛浩文将其“忠实”与“背叛”的翻译理念应用到了具体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过程中。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的翻译观在考虑读者理解方面存在相似性;但同時,两者也存在细微差异。
奈达“读者反映论”的天平倾向目的语读者一边,葛浩文则较为灵活地权衡了目的语读者的可理解性与忠实于原作之间的关系。
二、论奈达的读者第一性与葛浩文的背叛性葛浩文对原作的“背叛”,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使英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作,这和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中以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这一理念是契合的。
例如:(1)我第一次看见河水,我不能晓得这河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走了几年了?(萧红,2004:87)[12]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 had ever seen the river,and I was at a loss to figure out where its waters came from and how many years they had flowed here.(Xiao Hong,1979:200)[4]一个“走”字,将河流拟人化。
“走”相对于“跑”而言,表现的是一种缓慢的节奏,体现了河水积聚的漫长过程。
译文中,葛浩文用了“flow”一词,来描述液体的流动。
此处没有直译为“walk”,是为了照顾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和思维习惯,在英语中,相较于意义,更强调逻辑形式。
而且,葛浩文选用的“flow”一词,暗含平稳持续之意,读者理解更为顺畅直接。
译者在选词的时候有时需要背离原文的字面意思,使得译文符合原文的内涵,进而达到为读者所理解的目的。
(2)母亲是小脚,跑不动。
Mother,who had bound feet,could not run.在原作中,莫言将句子划分成了两个语义单位:“母亲是小脚”与“母亲跑不动”,且两个语义单位成因果关系。
如果直接按原来的语序进行翻译,会令英语读者颇感荒谬。
符合奈达“读者反映论”的一种做法是将语序调整为英语阅读者能够接受的语序,例(2)译文中,作者用了一个定语从句来修饰“mother”,不仅便于读者理解原作,还把因果关系也呈现了出来。
还需一提的是,这里“bound”巧妙地与后面的“not run”形成对比。
葛浩文在翻译文章时,注重把握原语与目的语之间在达意和行文结构上的差异。
通过结构形式的背离,使目的语读者易于理解、接受文章,从读者角度考虑翻译,这一点与奈达“读者第一性”的基点相同。
但两者也有区别,葛浩文的适当“偏离”不仅仅满足于使读者了解文本,更注重的是通过翻译让译入语读者深层次理解文章背后的文化背景。
三、论奈达的重原文信息传达与葛浩文的“忠实”原则两者有共通之处,都希望传达出原作的精气神。
但两者的目的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奈达是出于读者考虑,力求将原文的核心含义直接抛掷给读者,他认为应该使用意译的方式处理译文;葛浩文的翻译基于对原文的忠实,权衡源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尽可能地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王东风,1998:17)。
下面结合葛浩文的相关翻译片段,分析比较奈达的“读者反映论”所推崇的意译方式与葛浩文在忠实于原文的情况下所采用的直译方式。
(3)“老天爷,保佑我吧!”奶奶心中的祷语把她的芳唇冲动。
(莫言,2001)[6]“Old Man in heaven,protect me!”Her silent prayer made her delicate lips tremble.(Mo,1994)[1]例(3)是一个典型的宗教负载词翻译实例。
一般而言,译者往往会把“老天爷”意译为西方宗教里的“Gold”一词,这样虽然让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但与原文所要传达的意义有出入,不够妥帖,虽能被读者理解,有时会引起读者的错误认知。
有学者指出,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把“成事在天”译成了“Goddisposes”,把“菩萨”译成了“the good God”。
这样即使读者可以大概掌握作者的意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读者的理解偏差,他们可能会把刘姥姥当成基督徒,从而可能误认为从前的中国人是信奉基督教的(刘敬国,2009:65)。
葛浩文将“老天爷”译为“old man in heaven”,是一种中西合璧的译法。
“heaven”在英语中是“天堂”义,已将宗教的意味隐藏其中;“old man”是“老天”的直译,这样一来,既译出了形,又不失神。
与此同时,葛浩文将“保佑”一词译为“protect”,而没有按字面意思译为“bless”,因为这样一来会失掉原文的神,原文“保佑”的真正含义是“庇护”,而“bless”是“愿上帝保佑”义,前面已经出现了“老天爷”,因此,译成“bless”显得重复。
(4)……喝道:“兔崽子,你敢骂老子?老子毙了你!”(莫言,2005:116)[7]…and roared,“You bastard,who the hell do you think you’re talking to?You’re dead meat!”(Mo,2000:127)[2]“兔崽子”用来称呼那些缺乏礼貌的讨人厌的孩子。
如果将其译为“brat”,可以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但同例(3)一样,传意不明。
“brat”是“顽童”义,中性词,无贬义意味;结合上下语境,原文中的“兔崽子”带有贬义和强烈的厌恶语气,因此葛浩文将其译为“bastard”,既让读者领会了原文的意思,又将原文字里行间的感情显现了出来。
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向读者展现恰当、顺达的独立意群,而且要忠实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整体效果的表达。
(5)我的主人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蔫唧唧地说:“我等着。
”(莫言,2012:71)[8]Like a dead pig that’s beyond a fear of scalding water,my master struck a nonchalant pose.“I’ll be waiting.”(Mo,2008:84)[3]葛浩文选用“nonchalant”一词来翻译“蔫唧唧”,是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作出的翻译。
“蔫唧唧”与前面的“死猪不怕开水烫”表达的是一个意义体系,因此,此处译成“nonchalant”即“冷淡的、漠不关心的、无所谓的”,便于读者迅速抓住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如此翻译既尊重了读者,又忠实于原文。
四、结语奈达的“读者反映论”对读者理解力的注重在一定程度上为读者阅读、理解作品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由于过多地将目光集中在读者身上,势必会影响译者对于原作本身的解读,而这一点,往往会使读者漏掉一些文化信息点,从而影响读者对原作的欣赏。
葛浩文翻译观中的“忠实”原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尽管有人指出,葛浩文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伪忠实”,但众所周知,翻译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其间译者势必会有意无意地对作品进行改动。
因此,翻译家无法做到对原作的绝对忠实。
葛浩文的翻译观吸收了奈达“读者反映论”的魂与义,又融入了“忠实”原则。
无论是奈达的“读者反映论”,还是葛浩文的“忠实与背叛”翻译观,都是为了作品能够更好地被读者(尤其是接受语读者)所接纳。
这两种翻译理论在读者理解层面上存在着联系,换言之,葛浩文的翻译观(尤其是在对原作的“背叛”这一点上)也透着奈达的“读者反映论”气息。
这两种翻译观为译者的具体翻译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同时,译者也可以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验证这两种翻译理念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1]Mo Yan.Red Sorghum[M].Howard Goldblatt.London:PenguinBooks Ltd,1994.[2]Mo,Y.The Republic of Wine[M].London:Hamish Hamilton,2000:127.[3]Mo Yan.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A Novel[M].Goldblatt,Howard.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2008.[4]Xiao Hong.Two Novels by Hsiao Hung:The Field of Lifeand Death&Tales of Huanlan River[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9.[5]刘敬国.文学翻译中的信息变异——析大卫·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1):62-66.[6]莫言.红高粱家族[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7]莫言.酒国[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116.[8]莫言.生死疲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9]王东风.评Nida的读者同等反映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1998:17.[10]王凤霞.文化翻译论和尤金·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比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2):58-60.[11]文军,王小川,赖甜.葛浩文翻譯观探究[J].外语教学,2007,(6):78-80.[12]萧红.呼兰河传[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13]肖宇.中国翻译界对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8,(46):218-219.(林艳郭泉江浙江宁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3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