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水肿

第一节水肿
第一节水肿

第一节水肿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关于水肿的治疗,《内经》中提出“开鬼门”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 ) A.吐法

B.补法

C.汗法

D.消法

E.和法

2.阳水辨证属风水相搏者,其最佳选方是( )

A.麻黄汤

B.五苓散

C.五皮饮

D.越婢加术汤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阳水辨证属湿热壅盛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

A.己椒苈黄丸

B.木防己汤

C.舟车丸

D.疏凿饮子

E.八正散

4.阳水水湿浸渍证的治法是( )

A.化湿清热利水

B.化湿利水,补脾益气

C.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D.益气健脾,行气运湿

E.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5.对于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洁净府”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 ) A.清法

B.汗法

C.消法

D.下法

E.和法

6.阳水若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者,其最佳选方是( )

A.玉屏风散

B.桂枝加附子汤

C.防己黄芪汤

D.真武汤

E.五皮饮

7.阴水辨证属脾阳虚衰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

A.温脾汤

B.春泽汤

C.苓桂术甘汤

D.实脾饮

E.附子理中九

8.阳水辨证属湿毒浸淫者,其选方的最佳配伍是( )

A.黄连温胆汤合温脾汤

B.越婢加术汤合银翘散

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D.疏凿饮子合己椒苈黄丸

E.舟车丸合黄连解毒汤

9.首载水肿必须忌盐的古籍是()

A.《济生方》

B.《金匮要略》

C.《中藏经》

D.《医学入门》

E.《备急千金要方》

10.首先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的古籍是()

A.《济生方》

B.《医学入门》

C.《医宗金鉴》

D.《仁斋直指方》

E.《丹溪心法》

11.下列何项不属于水肿与鼓胀的鉴别要点()

A.肿胀部位

B.肿胀的先后次序

C.肿处皮肤的色泽

D.腹部青筋有无暴露

E.小便通利与否

12.风水初期的主症是()

A.全身水肿

B.下肢水肿

C.眼睑部水肿

D.单腹胀大

E.四肢水肿

13.水肿瘀水互结证的治法是()

A.利水消肿,祛瘀通络

B.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C.攻逐瘀血,温化水饮

D.活血通络,健脾利湿

E.活血化瘀,分利水湿

14.水肿湿热壅盛证患者,经治疗后,腹满不减,大便不通,可用()A.调胃承气汤

B.新加黄龙汤

C.苓桂术甘汤

D.疏凿饮子

E.己椒苈黄丸

15.《金匮要略》首先将水肿分为五类,其中不包括下列哪类()

A.风水

B.皮水

C.正水

D.涌水

E.黄汗

16.某患者,两天前突然眼睑浮肿,继则四肢水肿,伴见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其治法是()

A.清热解表,化气行水

B.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C.热利咽,益气行水

D.辛凉发汗,宣肺解表

E.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17.水肿期间,应严格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当每日尿量少于多少毫升时,要警惕癃闭的发生?()

A.100ml

B.200ml

C.500ml

D.800ml

E.1000ml

(二)多选题

18.水肿的治法,主要有( )

A.发汗

D.利尿

C.健脾

D.温肾

E.攻逐

19.水肿的发病与下列哪些脏器病变的关系最为密切( )

A.肺

B.脾

C.心

D.肝

E.肾

20.近年来研究证实,下列哪些药物中含有马兜铃酸()

A.车前子

B.关木通

C.木防己

D.通草

E.益母草

21.水肿诸证,病变日久,后期可发生下列哪些严重的变证()

A.癃闭

B.关格

C.水凌心肺,阳气衰微

D.阴虚阳亢的眩晕兼症

E.虚劳重症

二.填空题

1.肌肤患痈疡疮毒,火热内攻,内侵_______,致津液气化失常,发为水肿。

2.关于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基本原则。3.水肿的病变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___,而关键在______。

4.《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将水肿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类型。

5.首先提出水肿必须忌盐,并指出水肿有“五不治”的医家是_______________。

6.在前人汗、利、攻的基础上开创了补法,即提倡用温脾暖肾法治疗水肿的医家是_________。7.水肿可有_________、心悸、疮毒、_________以及久病体虚的病史。

三.判断是非题

1.水肿病证应首先辨病变脏腑,其次辨阴水、阳水,区分其病理属性。()

2.阳水的病因多因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所致的脏腑亏损。()

3.水肿患者应忌盐,以免加重水肿。()

4.张景岳首先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5.水肿乃肺、肝、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6.对于水肿的描述,在《内经》首先提出“风水”“正水”“石水”。()

7.《医学入门》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

四、名词解释

1.水肿

2.阳水

3.阴水

4.去菀陈莝

五、简答题

1.简述阳水的临床特征、治疗原则。

2.简述阴水的临床特征、治疗原则。

3.简述水肿的病因有哪些。

4.水肿与鼓胀如何鉴别。

六、论述题

1.水肿在临证时如何运用逐水法?试述之。

2.试述水肿的诊断要点。

3.谈谈你对活血化瘀利水法在水肿中应用的认识?

七、病案分析

李某,女,53岁,反复身肿3年,复发1月。患者3年前被诊断患有“肾小球肾炎”,3年来一直接受药物及透析治疗。1周来症见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

每日在600ml

(1)本病例的诊断是什么(包括病证名及证型)?

(2)本病例的治法是什么?

(3)本病例的方药是什么(包括方名、药物、剂量、特殊煎法)?

(4)若患者病情不见好转,并表现出神倦欲睡、泛恶、有时口中有尿味,此时应用选用哪些中药及时治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D 3.D 4.C 5.C 6.C 7.D 8.C 9.E 10.D 11.E 12.C 13.B 14.E 15.D 16.E 17.C 18.ABCDE 19.ABE 20.BCE 21.ABCDE 二、填空题

1.脾肺

2.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

3.肺脾肾肾

4.风水、正水、石水、皮水、黄汗

5.孙思邈

6.严用和

7.乳蛾紫癜

三、判断是非题

1.×2.×3.√4.×5.×6.×7.×

四、名词解释

1.水肿: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则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2.阳水: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属于表证、实证。

3.阴水:阴水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

4.去菀陈莝:是《内经》提出治疗水肿的一个原则,指应用攻逐法治疗水肿。

五、简答题

1.答:

发病较急,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

阳水以祛邪为主,应予发汗、利水(尿)或攻逐,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

2.答:

阴水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

阴水当以扶正为主,健脾温肾,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3.答:

⑴风邪袭表;⑵疮毒内犯;⑶外感水湿;⑷饮食不节;⑸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4.答:

鼓胀主要为肝脾肾受损、气血水互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

期方伴肢体浮肿,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癥积坚硬,腹皮青筋显露等。水肿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其浮肿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咣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六、论述题

1.攻下逐水法是治疗阳水的一种方法,即《内经》“去菀陈莝”之意。只宜用于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用发汗、利水法无效,而确有当下之脉证者,症见全身高度浮肿,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脉沉而有力者。使用该法,宜抓住时机,以逐水为急,使水邪从大小便而去(可用十枣汤治疗),但应中病即止,水肿衰其大半即应停药,以免过用伤正。俟水退后,即行调补脾胃,以善其后。病至后期,脾肾两亏而水肿甚者,若强攻之,水稍退可暂安一时,但攻逐之药多易伤正,究属病根未除,待水邪复来,势更凶猛,病情反重,故逐水峻药应慎用。

2.⑴水肿先由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⑵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⑶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3.水与血生理上皆属于阴,相互倚行,互宅互生。病理状态下,水病可致血瘀,瘀血可水肿。水肿日久,水湿停积,一则久病入络,气机不利,血流不畅,成为瘀血;二则脏腑阳气受损,血失温运而滞留。反之,瘀血阻肺,不能通调水道,水蓄三焦,泛滥为肿;瘀血阻心,心阳不振,循行不利,亦可为肿。血瘀肝脾,脾之运化失健,肝之疏泄失常,水停中焦,发为水肿。瘀血在肾,肾之温煦失司,膀胱气化失调,可致水停下焦。可见,水蓄可病血,血结亦病水。对于此类水肿,单纯采用发汗、利水、行气、温阳之法,往往水肿难除,如化瘀得当,则水肿自消。因此对于瘀血之水肿,活血化瘀利水法,往往是提高水肿疗效的重要环节。

七.病案分析

⑴诊断:阴水肾阳衰微证

(2)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3)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熟地15g 山茱萸12g 山药15g 丹皮6g 泽泻9g 茯苓15g 炮附子10g(先煎)肉桂6g 牛膝15g 车前子10g(包煎)白芍12g 白术15g 生姜3g

(4) 炮附子、大黄、黄连、半夏

中药学专业2016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2016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2016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801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中药学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中药学应用型高级人才。 毕业后能够在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中医院校等部门从事中药研究、生产、检验、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能从事中药生产、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中药专门人才。)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

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药事管理与法规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药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 三、专业学制及修读学分规定 学制:四年。学分要求:总学分170学分,各模块不低于要求的相应最低学分。 四、学生毕业要求 毕业生必须修满的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通过答辩才能毕业。 本科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专业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中药七情配伍和用药禁忌、用药方法、常用剂量; 2.掌握中药品种鉴定、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能; 4.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5.掌握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6.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7.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8.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查阅本专业外文资料; 9.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1.了解中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 (1)

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疾病 2 因果转化规律 二、填空题 1 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共同特点是:、、 、、。 2 局部化脓菌感染时,如果机体抵抗力强病变,如果机体抵抗力弱可引 起。 3 化学性致病因素的共同特点是:、、 。 三选择题 1 缺氧时主动脉弓、颈静脉窦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此机理属于()。 A.组织机理 B.体液机理 C.神经机理 D.遗传机理 2 机体反应性包括()。 A. 种属反应性 B. 个体反应性 C. 年龄反应性 D. 性别反应性 四、判断题 1 所有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 五、问答题 1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是什么?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矛盾斗争过程,在此 过程中动物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患病动物表现出不同症状和体症,使役能力下降和经济价值降低。 2 因果转化规律: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 二、填空题 1 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有传染性和一定的持续性; 侵入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机体反应性及抵抗力起着及重要作用 2 痊愈;脓毒败血症 3 化学性致病因素进入机体后常积蓄到一定量才引起发病;对组织器官选择性地毒害;在整 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作用。 三选择题 1 C 2 A、B、C、D 四、判断题 ×

五、问答题 1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是什么? 1、损伤与抗损伤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全过程 (1)一般情况下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 的方向。 (2)损伤与抗损伤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细菌性痢疾的初期,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抗损伤),继续腹泻引起脱水、酸 中毒、休克。 2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及主导环节 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 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 主导环节:因果转化链上不是所有的环节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同样作用,而有一个 环节决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个环节称为主导环节。 3 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病变和全身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局部病变受全身的制约,同时又影响全身。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名词解释 1 动脉性充血 2 静脉性充血 3 出血 4 血栓形成 5 梗死 二、填空题 1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和。 三、选择题 1 临床上铁锈色鼻液增多是()引起的。 A.慢性肝淤血 B.慢性肾淤血 C.心力衰竭 D.慢性肠梗塞 2 充血类型有()。 A.神经性充血 B.侧枝性充血 C.贫血后充血 D.出血后充血 3 当牛、羊瘤胃鼓气,马胃扩张以及腹腔大量积液时进行胃或腹腔穿刺治疗,如果放气或抽 水速度快可引起腹部()充血。 A. 神经性 B. 侧枝性 C. 贫血后 D. 遗传性 4 引起静脉性充血的原因有()。 A. 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B. 心脏机能能障碍 C. 胸膜疾病 D. 小动脉扩张 5 属于渗出性出血的是()。 A. 点状出血 B. 斑状出血 C. 益血 D. 出血性浸润 四、问答题 1 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2 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病理学名词解释

栓。 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状、微小血栓称为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 栓塞embolus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栓子embolus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由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成为栓子,引起的血管栓塞称为血栓栓塞。 空气栓塞air embolism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称为空气栓塞。 脂肪栓塞fat embolism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称为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造成的栓塞称为羊水栓塞。 梗死infaction由于血管腔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引起组织的缺血性坏死。一般由动脉阻塞引起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 发生于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梗死灶贫血、苍白,故称为贫血性梗死。也 称白色梗死(white infarct)。 出血性梗死 hemorrhagic infarct 发生于有双重血液供应或侧支循环丰富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往往在淤血的基础上发生梗死,梗死处有明显的出血、呈暗红色,故称为出血性梗死。也称红色梗死(red jinfarct)。

第四章? 炎症 中文名英文名释义 炎症inflammation 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 程。 炎症介质 inflammatory mediator 炎症介质指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 变质alteration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渗出transudation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的过程叫渗出。 机制: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组织渗透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升高 渗出液exudate炎症时渗出到血管外的液体叫渗出液。 漏出液transudate由于瘀血等血液循环障碍,漏出到血管外的液体称漏出液。 炎性水肿 inflammatory edema 炎症时过多的液体渗出并聚积于组织间隙称炎性水肿。 趋化因子chemokines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质称为趋化因子。 趋化作用chemotaxis白细胞向着趋化因子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叫做趋化作用。 炎细胞inflammatory cell炎症过程中,渗出到血管外的白细胞称为炎细胞。 炎性浸润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炎症过程中,白细胞由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 白细胞附壁 Leukocytic selection 靠边的白细胞通过内皮细胞与白细胞表面的黏附因子相互识别、相互作用而粘附于血管壁上,称为白细胞附壁。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白细胞游出并到达炎症灶,吞噬病原体和组织碎片的过程,称为吞噬作用。 炎性增生 Inflammatory proliferation 指炎症区的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组织周围上皮细胞等实质细胞的增生。变质性炎 alterative inflanmmation 以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和增生轻微的炎症称为变质性炎。 渗出性炎 exudative inflanmmation 以渗出为主要病变的炎症称为渗出性炎。 浆液性炎serous 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的炎症称为浆液性炎。

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4-year’s schooling) 一、培养目标 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能将现代药学研究手段与传统中医药理论有机结合,适应21世纪中药现代化的社会服务和市场需求的高层次中药学人才。 This program aims at cultivating talents in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of high quality capable of combining the modern research approaches of pharmacy with the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ganically to adapt to social services and market deman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in the 21st century. 二、基本规格要求 II.Basic standard required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现代医药学基础知识,掌握中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中药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中药质量检验及管理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中药研究、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检验与监督管理、中药使用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Students of this specialty should have profound basic knowledge of modern medicine and pharmacy, master the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and possess the preliminary ability of pursuing drug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hey will be eligible for engaging in these fields after graduation. Graduates should acquire the following morals,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态度要求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中药学事业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使用现代化社会最优、最进步的中药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病人提供合格药品的思想道德观念。 ·300·

动物病理学题库

51、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 ) 52、结核病导致的干酪样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的一种类型。( ) 53、凡是使动脉血流中断、血管阻塞的因素都可造成梗死。( ) 54、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 55、发生炎性水肿时,有大量的白细胞渗出。( ) 56、良性肿瘤组织学特点,分化良好,无明显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 57、体温升高就是发热。() 58、肺炎是指肺组织含量异常减少而致体积过度膨大。() 59、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使机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 ) 60、急性肾小球性肾炎通常以增生为主。眼观肾体积肿大,被膜紧张,易剥离。表面与切面光滑潮红,俗称“大红肾”。( ) 61、蜡样坏死是特指心肌的坏死。( ) 62、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 63、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64、脓细胞是从血液中渗出的中性粒细胞。() 65、肿瘤的实质就是肿瘤细胞,它决定肿瘤的性质。() 6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原发性减少,致血液pH值趋向低于正常。() 67、心脏在缺氧时出现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和输出量增加提高全身供氧量,对

急性缺氧有一定代偿意义。() 68、外周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的现象叫白细胞核左移现象。( ) 69、疣性心内膜炎时,其疣状物是由纤维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 70、慢性出血性贫血时间久了,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血液中有核RBC和小RBC 增多。() 71、生物性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是有一定的潜伏期。() 72、栓塞仅指血栓随着血流运行堵塞血管的过程。() 73、转移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74、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亢进和细胞增生、实质器官的病变可见于炎症的全身反应。() 75、良性肿瘤生长方式多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常无包膜。() 76、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使机体散热障碍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77、当大量溶血所形成的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胆红素定性试验为直接反应阳性。() 78、血液中白细胞从轴流进入边流,靠边的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称为白细胞附壁。() 79、支气管肺炎时,肺组织眼观变化呈现多色彩景象。() 80、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的纤维素假膜,例如猪瘟。() 81、防御机能包括屏障机能、吞噬杀菌作用、解毒机能、排毒机能。() 82、血栓与血管壁黏着,死后血凝块易与血管壁分离() 83、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

病理学11 水肿 专项练习题

一、是非题 1.水肿和积水都是发生了液体积聚过多,没有本质的区别。( ) 答案:对 2.在水肿和积水的概念中,两者相同之处是液体积聚过多;不同之处是水肿发生在组织间隙,积水发生在体腔。( ) 答案:对 3.促进组织液滤出的力量包括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胶体渗透压。( ) 答案:错 4.微血管通透性↑和淋巴回流障碍均可引起组织胶体渗透压↑而导致水肿。( ) 答案:对 二、单4选1 1.下列( )项关于水肿的描述不正确。 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中积聚称为积水 B.过多的液体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 C.水肿和积水都是发生了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D.积水属于广义水肿中的一种 答案:A 2.Na+、水潴留引起水肿的基本机制是( )。 A.GFR↓,肾小管重吸收正常 B.GFR↓,肾小管重吸收↓ C.GFR↑,肾小管重吸收↑ D.球-管平衡 答案:A 3.肝性水肿的特点( )。 A.水肿常先出现于眼睑和面部 B.水肿常先出现于身体的下垂部位 C.常见腹水而全身性水肿不明显 D.皮肤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可突然增加 答案:C 4.心性水肿的特点( )。 A.水肿常先出现于眼睑和面部 B.水肿常先出现于身体的下垂部位 C.常见腹水而全身性水肿不明显 D.皮肤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可突然增加 答案:B 5.隐性水肿的特点( )。 A.水肿常先出现于眼睑和面部 B.水肿常先出现于身体的下垂部位 C.常见腹水而全身性水肿不明显 D.皮肤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可突然增加 答案:D 6.肾性水肿的特点( )。 A.水肿常先出现于眼睑和面部 B.水肿常先出现于身体的下垂部位 C.常见腹水而全身性水肿不明显 D.皮肤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可突然增加 答案:A 7.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 A.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压↓ C.微血管通透性↑ D.淋巴回流受阻 答案:D 8.左心衰所致全身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A.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压↓ C.微血管通透性↑ D.淋巴回流受阻 答案:A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水肿发生的部位虽然各有差别,但其发生机理是基本相同的。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这有赖于血管的内外液体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发生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平衡障碍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晶体物质(如Na+ 、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过。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④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如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或临床进行广泛摘除淋巴结;丝虫病时,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 2、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正常人体主要通过肾的滤过和重吸收来调节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体液总量和组织间隙液量相对恒定。正常情况下,通过肾小球滤过的水、钠,99%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只有约1%从尿中排出。若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率保持这个比例,就不致发生水、钠潴留,称为肾小球-肾小管平衡。但是,任何原因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率并未减少,或肾小球滤过率没有明显变化而肾小管重吸收明显增强,再或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增强同时出现,都会导致肾小球、肾小管平衡失调,从而引起水、钠排出减少,在体内积留。? 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从而会导致组织水肿。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强这是大多数全身性水肿引起水、钠积留的重要环节。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增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醛固酮和抗利尿素增多,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它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因此,当醛固酮增多时,就能引起钠积留。钠积留又使血液中晶体渗透压增高,反射性地刺激垂体后叶,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份的重吸收,这样过多的水积留于体内。 3其他原因也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①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 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 ②营养不良引起?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二“不是疾病”的水肿? 有一些水肿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可以说是“不是疾病”的水肿。? ①老年性水肿:老年人由于体内组织器官功能减退,新陈代谢的能力下降,使得具有结合组织中水分作用的皮下酸性黏液多糖类物质增多,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而产生水肿。此水肿多发生于双侧下肢,平卧或抬高下肢后水肿可明显减轻。一般不需治疗。? ②睡眠性水肿:部分人在睡醒后发现双侧眼睑水肿,即所谓睡眠性水肿。其原因系由于人的眼睑相当疏松,而在睡眠状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一、专业介绍 中药制药行业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我国中药行业以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孕育着无限的商机。近年来,随着世界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寻找有效的天然药物替代化学药物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趋势,国内的中药制药企业也如雨后春笋,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渊源流长。河北省是我国的中药大省,保定的安国药材市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八大药材集散地,因此开设中药学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深厚的资源优势。河北大学中药专业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自身不断发展,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多年来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药学子。 中医学院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教案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中药专业相关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以上。 中医学院现有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专业拥有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即中药制剂实验室和中药生物工程实验室。教案资源丰富,图书馆藏书和期刊较多,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技能以及与中药学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中药药剂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能在中药栽培、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鉴定、制剂、质量控制及评价、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中药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药种植、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药剂及质量控制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学科实验技能、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药研究与开发、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掌握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传统的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现代中药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掌握中药质量分析方法,掌握中药研究与开发、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技术; 、具有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中药化学、中药药剂、中药炮制、中药药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具备从事中医药科研及中药生产开发的工作能力;

中药学专业(中药材初加工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中药学(锁定中药初加工方向) 【专业代码】620302 二、教育类型与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毕业生 【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一)主要为中药材初加工基地输送能够熟练从事中药材种植、采收、初加工以及储运等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也为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药生产与经营企业、中药质量检测机构输送能从事与中药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相关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五、就业范围及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职业领域和工作岗位: (一)主要就业方向 中药材初加工基地、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二)主要就业岗位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岗位、中药材种植岗位、中药饮片与中成药制备岗位、中药采购与销售岗位、中药调剂岗位以及中药质量检测与质量管理岗位等。 六、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素质要求 树立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职场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做人,尽心做事,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有吃苦耐劳和敢于拼搏精神,意志坚定,不怕辛苦,心胸开阔,能团结协作开展工作;具有较强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较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能力。 (二)能力要求 1.掌握各类中药材的采收和产地初加工技术,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储存、养护和运输;具有中药材栽培的相关能力;能对中药材市场的商品进行正确的规格等级划分。 2.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化学技能操作能力和分析仪器的使用能力;具有

动物病理学复习资料

动物病理解剖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10分) 1.门静脉内的栓子会引起下列哪个部位的栓塞?(B) A、后腔静脉属支 B、肝 C、脑 D、肾 E、肺 2.肝脏淀粉样变时,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积的部位是:(D) A、窦状隙 B、狄氏腔 C、汇管区 D、窦状隙与狄氏腔之间的网状纤维上 E、叶下静脉周围 3.血栓形成与以下哪项最密切:(A) A、血管内膜损伤 B、血管中膜损伤 C、血管外膜损伤 D、血小板损伤 E、白细胞减少4.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 A、造血细胞 B、心肌细胞 C、肝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骨细胞 5.上皮样细胞来源于:(D) A、瘤细胞 B、淋巴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巨噬细胞 E、上皮细胞 6.恶性肿瘤的糖代谢过程中,可产生:( A) A、多量乳酸 B、球蛋白 C、肿瘤坏死因子 D、干扰素 E、白细胞介素 7.心内膜炎时,炎症常发的部位是:(A ) A、二尖瓣 B、三尖瓣 C、半月瓣 D、心壁内膜 E、乳头肌 8.关于慢性性淋巴结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淋巴结充血 B、淋巴细胞坏死 C、急性淋巴结炎的早期表现 D、淋巴细胞大量增生 E、窦卡他 9.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急性猪丹毒的病变:(E) A、急性脾炎、脾肿大 B、肾肿大,见出血点 C、卡他性胃肠炎,胃底和十二指肠出血 D、皮肤丹毒性红斑 E、固膜性肠炎 10.鸡马立克氏病也可以表现为鸡的:(D) A、大肝病 B、大脾病 C、大肾病 D、灰眼病 E、白喉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10分) 1.槟榔肝的镜检变化主要有:(AC ) A、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和窦状隙扩张充满红细胞 B、肝细胞坏死 C、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萎缩 D、间质结缔组织增生 E、小胆管增生 2.与肝脏脂肪变性有关的病变是:(BC) A、肝脏变硬 B、肝脏变脆 C、肝脏呈红黄色 D、肝细胞内有包涵体 E、肝脏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3.构成肉芽组织的主要细胞有:(CD) A、平滑肌细胞 B、骨骼肌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巨噬细胞4.淋巴细胞主要见于:(BD) A、细菌性炎 B、病毒性炎 C、寄生虫性炎 D、慢性炎 E、急性炎 5.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是:(CE) A、内生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膨胀性生长 D、弥散性生长 E、突起性生长 6. 慢性淋巴结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AB) A、淋巴结肿大质变硬 B、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增生 C、中性粒细胞浸润 D、窦卡他 E、小血管扩张充血 7.间质性肺炎常见于:(BC) A、猪肺疫 B、猪喘气病 C、绵羊梅迪病 D、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E、马鼻疽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 部位 全身性———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特发性等 局部性——— 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神经性 病因 心源性 肾源性 肝源性 营养不良性 内分泌代谢性 炎症性 血管神经性等 特点 凹陷性 非凹陷性 一、全身性水肿 (一)心源性水肿 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 内分泌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③水肿的表现。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 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 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血浆白蛋白减少,胆固醇增加,血非蛋白氮正常,血压正常。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包括有: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等。肾源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低蛋白血症和继发性的钠、水滞留。

中药学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中药学、中医学基础、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相关中医学、药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备从事标准化中药研究开发、药材的品种鉴定及品质评价、中药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中药学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培育的人才主要面向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医药院校、医院、中药房、药品检验机构、药物研究所、中药材基地、中药材饮片企业、医药管理和医药情报等部门从事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生产、质量控制与评价、中药材品种鉴定及品质评价、管理与营销、临床用药监督等工作岗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应用现代技术研究中药的基本知识和手段、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中药炮制制剂及分析、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熟悉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及经营管理的高级中药学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地阅读专业英语书刊及中医药书刊。通过理论课教学、实验课、课程实习、见习及毕业实习等教学必需环节,使本专业学生得到系统的中药学知识的基本训练,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种植、中成药的制备、质量控制与分析、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3、掌握中药药理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掌握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4、掌握炮制加工、中药制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药物制剂设备和工艺,了解车间设计基本要求;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和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要点,具备新药制剂设计、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基本能力,掌握医药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掌握中外资料的查阅,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中药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中药学及相关领域有关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三、基本学制

病理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第一部分 第一、二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单选题(共132道) 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尸体剖验 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 C.动物实验 D.电镜 E.活检 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肺 B.阑尾 C.膀胱 D.四肢 E.子宫 3.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A.痰液 B.尿液 C.胸腔积液 D.乳房穿刺物 E.以上均可 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 E.心、肝、肾 5.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 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 E.与A、B、C有关 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 D.软骨 E.平滑肌 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A.病因学 B.发病机制 C.疾病的治疗 D.病理变化 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8.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 的模型 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 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 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 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 制 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 了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脱落 E.吸收 10.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胆色素 B.疟色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含铁血黄素 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 是 A.萎缩 B.发育不全 C.肥大 D.增生 E.化生 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 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 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13.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 应该是 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 B.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 C.一般不发生改变 D.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 E.只发生轻度变化 14.“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间质增生 15.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下 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 A.有溶解现象出现 B.有炎性过程参与 C.可产生空洞 D.不会形成包裹 E.一定会形成溃疡 16.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排出 E.吸收 17.一般来说,当坏死灶较大不能溶解吸收 或完全机化时,下列哪一项叙述较合适 A.一定形成空洞 B.最易分离排除 C.不会形成溃疡 D.大多产生包裹 E.长期不发生变化 18.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 溶解时.说明: A.细胞正开始死亡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 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19.肉芽组织是由……组成: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 结节 E.以上都不是 20.急性胃炎时,表浅胃黏膜坏死脱落可形 成 A.糜烂 B.窦道 C.瘘管 D.空洞 E.溃疡 21.坏死对机体的影响与下列哪项无关 A.坏死细胞的生理重要性 B.坏死细胞的数量 C.坏死细胞所在器官的再生能力 D.发生坏死器官的贮备代偿能力 E.坏死灶有无形成脓肿

中药学专业2016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2016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801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中药学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中药学应用型高级人才。 毕业后能够在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中医院校等部门从事中药研究、生产、检验、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能从事中药生产、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中药专门人才。)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药事管理与法规及临 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药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

三、专业学制及修读学分规定 学制:四年。学分要求:总学分170学分,各模块不低于要求的相应最低学分。 四、学生毕业要求 毕业生必须修满的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通过答辩才能毕业。 本科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专业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中药七情配伍和用药禁忌、用药方法、常用剂量; 2.掌握中药品种鉴定、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能; 4.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5.掌握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6.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7.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8.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查阅本专业外文资料; 9.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1.了解中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毕业生知识及能力要求表述,建立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

动物病理----复习资料 槟榔肝:是指肝脏由于慢性淤血发生脂肪变性时,淤血处明显成暗红色,而变性处为黄色,肝脏表面和切面形成红黄相间的眼观类似槟榔切面的纹理,故称之为槟榔肝。 虎斑心:心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在心外内膜下和心肌切面可见灰黄色条纹斑点,与正常红色的心肌相间,呈虎斑纹,故称为虎斑心 绒毛心:因心搏动而摩擦牵引,使沉积于心外膜的纤维素呈绒毛状,故称为绒毛心。 西米脾:局灶型的淀粉样变,淀粉样物质沉着于白髓部位的中央动脉壁与淋巴滤泡的网状纤维上,此时脾脏的切面出现半透明灰白色颗粒状病灶,外观如煮熟的西米,俗称西米脾。火腿脾:眼观脾脏切面出现不规则的灰白色区,与残留的固有暗红色脾髓互相交织呈火腿样花纹,故称火腿脾。 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器官或组织动脉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分为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分为神经性充血、侧枝性充血和贫血性充血)】 淤血:指小静脉和静脉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缓慢,使局部组织含静脉血量增多的现象,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为淤血 【分为全身性淤血和局部性淤血】 全身性淤血: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和胸内压升高。常见于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气胸、胸水等。

局部性淤血:主要原因是局部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 梗死:指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 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含血量少而呈灰白色,又称为白色梗死 出血性梗死:梗死灶含血量多而呈暗红色,又称为红色梗死 血栓形成: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份析出并凝集成固体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血栓形成的三个条: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3、血液性质的改变】 【血栓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形态1、血小板粘集和白色血栓形成(头部)2、血液旋涡和形成混合血栓(体部)3、血液凝固和形成红色血栓(尾部)】 栓塞:指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物质,随血液运行,并引起血管阻塞的过程。【常见的栓子种类:1、血栓2、组织碎片和细胞3、细菌团块、寄生虫如:肺、肾小球、淋巴结的细菌栓塞。4、气体、脂肪】 【栓塞类型:血栓性栓塞、脂肪性栓塞、空气性栓塞、其他栓塞】 【栓塞的部位和途径:1、来自肺静脉、左心室和大循环系统的栓子,随动脉血流运行,可在全身各器官的动脉分支处发生栓塞。2、来自大循环静脉系统和右心的栓子,可在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栓塞。3、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此外,在房室隔或室间隔缺损时,心脏内的栓子可有压力高的一侧经缺损部进入另一侧心腔,再随血流引起相应动脉分支的栓塞。】 出血:指血流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即在血管或心脏之外可见到红细胞 渗出性出血:指由于小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而缓慢地渗出血管外。常有示病性。 血肿:指小血管破裂时,流出的血液聚积在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被膜下,并挤压周围组织。瘀点:指约针头大小或更小的渗出性出血(一般直径部超过1mm。 瘀斑:指范围较大的渗出性出血(直径由数毫米至1cm)。 【瘀点和瘀斑:是渗出性出血的表现形式。】 积血:指由血管流出的血液进入体腔或官腔内。见于各种浆膜腔和体腔。 溢血:指伴有组织破坏的出血,如脑溢血。 出血性浸润:指由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红细胞弥漫性浸润于组织间隙,使出血的局部组织呈大片暗红色。 出血性素质:指机体全身性渗出性出血倾向,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浆膜、各内脏器官

(完整版)组织水肿的例子

引发组织水肿的因素例析 组织水肿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从而引起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组织水肿,又称浮肿。组织水肿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局部水肿和全身性水肿。高中生物内容所涉及的只是局部水肿里的一部分,引发局部组织水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营养不良引起组织水肿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者,在生物体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营养不足,且蛋白质严重消耗,细胞内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使血浆蛋白含量过少,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血浆的吸水能力减弱,组织液中的水分子回渗到毛细血管中的速率降低,使血浆中大量水分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组织间隙而引起组织水肿。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例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这时因为() A.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B.淋巴生成的速率降低 C.淋巴循环受阻 D.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率降低 解析: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答案:A 2 过敏反应引发组织水肿 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使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过多的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 例2: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解析:人体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生成多,回流少,较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增加,局部肿大,表现出过敏反应。由于组织液回流少,所以血浆量减少。组织液增加,导致淋巴代偿性回流,所以淋巴增多。答案:B 3 淋巴回流受阻造成组织水肿 正常情况下由血浆生成的组织液,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壁的静脉端又回流到血浆中,小部分则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再由淋巴循环回流入血,从而维持了组织液的相对稳定。当淋巴管阻塞(如丝虫寄生),淋巴循环受阻时,将导致组织液不能及时顺利形成淋巴而积聚于组织间隙,使组织液增加;另外,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淋巴及时运走,而在组织液中滞留,致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水分增加,最终引起组织水肿。 例3: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