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知觉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错觉


二、错觉的种类 (一)大小错觉一、什么叫错觉 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 而出现种种歪曲。 (二)形状和方向错觉 三、错觉的理论 (一)眼动理论 (二)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三)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错觉的眼球运动说


此说认为对物体长度的印象是以眼球对该物体的扫描为基础 的。在观看缪勒-莱尔错觉图形时,向外伸展的箭头使眼于移动的距离较大,向内 收缩的箭头使眼球移动的距离较小,因此前者看起来比后者要长。在观看横竖线 比等长的横线要长。这是较早的错觉学说,虽也能解释几种几何图形错觉,但缺 管道实验依据。普里查德观察到在网膜象固定的条件下,几何图形错觉仍存在。 眼球运动很可能是导致错觉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错觉的透视说或常性误用说 此说认为某种特定的视觉模型可造成深度印象而引 起错觉。人们意识到、放在从近到远不同距离上的同一物体,虽然它的网膜象逐 步缩小,但它们的实际大小却是相同的。如果大小相同的物体位于不同距离而被 看成大小不同,这就显示了错觉效应。如在庞邹错觉图上,我们会觉得上面的线 条比下面的线条离我们远些,看起来长些,这种学说可解释一部分几何图形错觉。 但当观察者不产生深度印象时,有关错觉仍很强烈。 错觉的神位移说 此说认为,由某一轮廓引起的抑制作用,对另一轮廓引起位移 效应而产生错觉。即当后一个轮廓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兴奋时,被前一轮廓所引起 的神经兴奋所抑制,发生位移现象。轮廓的位移现象是由侧抑制造成的,在视觉 效果上产生偏移的错觉。该学说能较好地解释波根多夫错觉。神经位移说采用现 代生理学的成果来解释错觉。逐渐把错觉引向科学研究的方向。但由于错觉的复 杂性,该学说尚不能解释更多的错觉,如艾宾浩斯错觉、缪勒-莱尔错觉和各种" 拧绳"错觉等。

20世纪70年代,一些神经生物学家对猴子的知觉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者给猴子呈现各种各样的脸,有猴脸、人脸、男人的脸、女 人的脸、年轻的脸、处老的脸等等。呈现的方式也变化多样,有 照片、投影、幻灯等。在呈现“脸“的同时,科学家对猴子脑中 的神经冲动也进行着密切的监视和记录。结果,科学家惊奇地发 现,在猴子脑颞叶的下部有些神经元能对各式各样的“脸“起特 异反应,换句话说,只要“脸“一出现 ,这些神经元就发出许多 神经冲动。对于呈现的“非脸“刺激物,如正方形、小汽车、圆 圈却没有反应。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些神经元 的冲动是由“脸“引起的,因为“脸“本身也具有颜色、明暗、 距离 等因素。如何证明猴子颞叶下部的这些神经元不是对“脸 “的明暗等因素产生冲动呢?科学家采用的方法是,改变“脸” 的颜色、明暗、距离等,结果发现这些神经元依然做出反应,而 且神经冲动的强度也与以前没有什么不同。这说明这些神经元的 确是对抽象的“脸”,而不是对构成“脸”的其他具体成分如颜 色等做出反应,支持了知觉的“特征侦察”说

二、知觉的机能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由于对感受性的研究, 人们对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功能,即神经网 络的编码作用,有了新的进一步的了解。在人 的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存在着各种特征觉 察器,他们分别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 作出反应,也就是把不同的刺激模式分解成它 们的组成部分。

第四章 知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大纲


1 、内容简介:知觉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知觉的心理机制、知觉 的生理机制、知觉的分类,错觉等。 2 、教学目标:掌握知觉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特别是有 关知觉的特征及现象。培养学生对知觉心理学兴趣,正确认识心 理是人脑对世界的主观反映这一科学论断。 第一节,知觉概述 第二节,知觉的特征 第三节,知觉理论(心理学与人生) 第四节,空间知觉 第五节,运动与时间知觉, 第六节,错觉

选择性
第三节知觉的理论



一、模板匹配理论 认为在人们的记忆里,对任何一个熟悉 的物体都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模板,每 次碰到一个具体的客体,人们就把客体 的像与它的模板相匹配,就完成了识别。 缺点,识别对象变化很大,人仍然能识 别, 对计算机识别有帮助。

一次,许多亲朋好友到医院探望一位脑损伤病人。医生要他辨认 来者是谁,可病人竟一脸淡漠,再三摇头说“不认识。”医生要 他仔细看看,并问他“这些人 都是你的亲朋好友,你怎么会不认 识呢?”病人似乎也挺愧疚,仔细端详之后,仍无奈地摇着头说: “他们的鼻子、眼睛、嘴巴,整个五官我都看得很清楚,可我就 是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看成一个整体”。他的亲朋好友终于忍 不住开口了。他们一开口,病人立刻就认出了他们,热情地向大 家问候。 这位病人为什么在开始时“六亲不认”?原来他由于脑损伤而患 上了“失认症”。这种病人的特点是,各种独立的感觉机能都正 常,也就是说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听、看、读、写,说话也流畅。 可就是无法辨认所看到或所触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即使是自己的 亲朋好友、日常熟悉的物品,在脑损伤之后都无法辨认了。用心 理学的术语来说,他们丧失了知觉能力




二、运动知觉 定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就是运 动知觉。 (一)真正运动的知觉 真正运动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 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二)似动 1 动景运动 2 诱发运动 3 自主运动 4 运动后效

为什么失认症会有上述形形色色的症状?换句许说,从正常人的角度看,人是如 何辨认世界中五彩斑斓的各种事物呢?对于这个问题,一种朴素的设想是:人们 在生活中形成了关于各种各样事物的图像,这些图像就像一个个“模板”。当面 前出现某个事物时,如果它和头脑中贮存的某个“模板”恰好匹配,那么我们就 认出了这个事物。从神经回路的角度来假设,每一个“模板”其实是由脑区神经 回路中的神经细胞贮存或代表的,当这些细胞以独特的模式产生神经冲动时,我 们便可以在意识中出现相应的概念或表象。举例来说,我们之所以能认识朝夕相 处的父母,或者听到某个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的亲人在说话,就是因为亲人的外貌 或说话的声音经过眼、耳传入脑内的相应区域,激活了后来贮存着的相应神经回 路中的神经细胞,在主观意识中就会再现对亲人的知觉,于是便“认出”了亲人。 可以推测,如果贮存某些信息的神经细胞在脑损伤中遭到了破坏,或者相应的神 经回路出现了故障,外界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便不能再使相应的回路激活, 人们便无法辨认或识别原先非常熟悉的人或物了。这个假说被称为知觉的“模板 匹配说”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是按“模板“来识别世界上五花八门的事物的话, 仅一个字母A,要去识别它,我们的脑中就得有数不清的“模板”,更何况我们要 认识大千世界呢。人脑是否可能采用别的更经济的方式来识别?
4 良好连续
第五节,运动与时间知觉,错觉
一、时间知觉 (一)定义: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时间 知觉。 (二)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1 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2 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3 借助计时工具 (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 感觉通道的性质 2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人的兴趣和情绪
知觉推断理论

知觉推断理论是一种再造理论。世界是 一种客观存在,人要通过知觉把客观世 界再造出来,才能感知世界。而经验在 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 主体的经验才能弥补缺漏的部分,形成 完整的知觉,使主体去感知完整的、真 实的世界!
第四节,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 (一)形状的特征分析 (二)轮廓和图形 (三)图形识别 (四)图形的组成 1 邻近性 2 相似性 3 对称性 5 共同命运 6 封闭 7 线条方向 8 简单性


三、知觉的种类 (一)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 1 视知觉 2 听知觉 3 嗅知觉 4 触知觉 5 味知觉 (二)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 1 空间知觉 2 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第二节,知觉的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第一节,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perceptual)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而在头脑中 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是感觉的下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中,大脑 形成了对客体的内部表征和对外部刺激的知觉。 知觉有三个阶段(格里格,2001) 1、感觉阶段 2、知觉的组织阶段 3、知觉的辨认、识别阶段。



存在100多种关系,如在-----之间,在----之上, 比----大,比------重等。 3个几何子,100多种关系大约可产生14亿个独 特的物体,而人一生中能用其中的3万种。我 们能命名的只有3000种。 通常人命名物体只要3个几何子就够了,越大 或者越复杂的物体所需要的几何子越少。实验 表明:完整图形识别要好于不完整的图形。

错觉理论 对错觉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
历史。重点是研究视错觉。直至现在虽 已提出许多有用的错觉理论,但还不能 完全解释错觉现象。错觉的主要理论有: ①眼球运动说;②透视说或常性误用说; ③神经位移说;④对比和同化说;⑤混 淆和错误比较说;
下面哪根直线更长?

右边的橙色比左边的橙色更深么?

米勒· 莱尔幻觉:哪条红线更长?【解析】 信不信由你,两条红线完全等长。透视 的运用大大地增强了传统的米勒· 莱尔幻 觉版本的效果。相形之下,传统的米 勒· 莱尔版本逊色不少
2、錯視---圖地之間的視覺現象

以生理<網膜與眼睛生長的方向(水平) >的錯視產生為主
Ouchi错觉:

看着图型,慢慢移动你的眼睛,中间的 圆形部分看起来是不是与其它的图形分 离开来?它是不是好像在不同的深度连贯 的移动?

Ouchi错觉还没有被人们很好的理解。这错觉的运动和 被感知的深度可能是由于圆形的轮廓和邻近的竖线边 缘所造成的模糊的印版。 一个解释就是竖条能够被感知和水平线在同一深度 的平面上----严格的二维图像。你的视觉系统在三维程 度上也能解释这个图像,但这时竖条位于与水平线不 同深度的平面上。这圆形的轮廓因此就充当一个光圈。 如果两个不同方向的线条被感知在不同深度的平面上, 那么眼睛的运动能够引起感应运动。 错觉运动的出现可能相应于圆形的轮廓,它所导致 的模糊直到连接轮廓的竖条终止才终止。当你的眼睛 运动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轮廓的边缘也在运动。
三、部件认知理论

百度文库

Biederman,1987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由一系列 几何离子按一定关系组成的,物体识别基于对 物体的组成部分的辨认。 根据每个三维的几何子都在二维的视网膜上产 生独特的刺激模式这一原则可以确定36个几何 子。 对于每个特定的物体来说,几何子关系是特定 的,相同的几何子按不同方式组合的组成不同 的物体,就如相同的字母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词 一样。
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理论。认为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 织性;人总是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感 知外界刺激,知觉遵循"概略"规律;知觉 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征。



二,特征与结构描述 特征是指导模式中经过抽象的组成部分。如英 文26字母:有7基本特征:垂直线、水平线、 斜线、直角、锐角、连续线、非连续线组合成。 A的结构描述: 1、有一条水平线、两条斜线、三个锐角。 2、两条斜线相交于顶点,一条水平线与两条 斜线相交的交点不是顶点。 问题:大量的事物是否有共同的结构,场景和 三维是如何描述的,
一、知觉选择性

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 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 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用 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 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知 觉的选择性既受知觉对象特点的影响,又受知觉者本 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兴趣、态度、爱好、情绪、知 识经验、观察能力或分析能力等。知觉的选择性与知 觉 其它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被选择的知觉对象通常是 完整的、相对稳定的和可以理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