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述真(武学指要杨鸿尘)
大成拳述真
双方以技击步(左右腿前后所置相同),面对面站立,目光含蓄,互相逼视,前锋手指向对手鼻部,后手护住中线部位。二人之间的距离必须是站在警戒防护线上(即无论哪一方进一步就能打中对方),身心处于高度的集中、振作、警觉状态。地行如下训练:
a.甲保持基本间架,向局线以垫步冲进一步,乙立即也保持基本间架以垫步后退一步,当后脚刚落地的一瞬间,马上利用后足的反弹进行反攻,复向甲冲回一步,甲立即后退一步,复回归双方原来的位置,如此一进一退,反复训练(图72.同步进退法训练)。
大成拳述真——对手,保存自己为目的的人与人的直接肉体对抗。尽管这个本质与人类道德是背道而驰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本质至今仍然是大多数习武者的追求目的,虽然赛车、登山等项目的伤亡数字大大超过了任何拳赛,但前者为遗憾和刺激的事故,但后者则为故意伤害而被认为是违人伦和体育道德的行为。尽管如此,实作仍然是搏击术同戏剧、杂技、体操和各类体育项目的惟一本质区别而盛行不衰。现代的体育运动又将其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更使它变得合情合理而充满魅力。
f.复杂动作和移动目标的反应训练。
双方拉开距离(也按领步、随步的要求,分出进攻和防守的双方)。甲方以各种身法步法向乙方进攻,乙全力防护,甲至合适距离,便突然扑进,发拳打击乙方,乙方立即作出反应,或闪或退,避开甲方的拳锋,也要注意不许还击和招架,每作一次,必须检查乙在防守时是否犯有招架和眨眼的毛病,这种对移动客体的突然变化作出的反应可以强化其在实作中对对手的注意力和预料能力,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对手的移动身形和复杂动作作出判断和选择,并培养其最重要的实作能力——观察和利用对手的潜伏信息,也就是判断对手意图何在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从观察对手形体变化、面部表情、预兆动作、整体表现等方面得来的,一理能准确的意识到对手可能采取的攻守方式时,就可以迅速决定回答动作来缩短反应时间,及时准确地“意在敌先”。这个能力只有在凶险激烈的实搏中才能真正洞悉和掌握。当年王芗斋、肖海波等前辈曾因具有这个能力而视对手的快速来拳是“放慢的动作分解”,我们在上述训练中就应培养和深化这个能力。
大成拳站桩之神、形、意、力
3.站桩之“意”
所谓站桩之意。神为帅,意为军,意自神生。“初习神人手,神具意为先,间架出形后,神意—脉连”。在具体站桩中,意要在抽象虚实中找,在”虚无度其有”,“有处揣其无”。大成拳早期曾名意拳,其脱胎于形意拳。前辈在这里强调的“意”则是指应敌的意识。故习练时要度其理而求之,其理则在于练是为战,以实战的意识而练。具体当如前辈所言:“假定三尺之外、七尺之内,四周如有大刀阔斧之巨敌,或毒蛇猛兽蜿蜒而来,其共争生存之情景”。只有在长期的站桩中持此“意”,方能在突发事件中产生应敌之本能反应。但初期练意,还应至简、至明而实用,假设还可简化,有一定基础后再由简人深。在神意合练时,可进一步假设己身已放大为一约为三尺的神意气之球,随时碰击不测之敌;初期该球不坚而极易破,尚需意想以周身之能辅之以搏,而球强壮后可设想将其逐步扩大到七尺,使碰敌即飞。上述假设切忌着意精细、繁杂、真切、面面俱到,以致使“神”、“形”拘谨,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犯执着之病。
桩中,神形意力四者熔融一体,或无先后,能掌握其精髓,得其精要者,全凭悟性使然。然而这仅是“筑基”功夫,纵观大成拳之全貌远非仅此一端。大成拳的种种佳境也绝非妄语,功夫小乘者一、两招即能制敌,中、上乘造诣者在实战中令对手非仆即飞、劲力失泄的战例比比皆是。而芗老等前辈一个照面使对手飞出丈外之战例则更是精彩绝伦,其“神、形、意、力”尽在其中矣。
大成拳学一道,虽形成较晚,却削尽冗繁,返璞归真,汇众艺所长,融中华古老文化和佛庄老哲学之底蕴于一身,揭示了拳艺之理的“根基”所在,故可谓之博大精深,其修身、养性、营卫、摄生之功能的科学性更是值得称道。笔者虽习艺多年,也常有彷徨之感,且自知学识浅陋,经验之谈不敢作为一己之私,又恐有不当之处,还望天下有识之士斧正,即获一益已足。
1.站桩之“神”
初探内家拳养生桩密旨(二)
初探内家拳养生桩密旨(二)初探内家拳养生桩密旨(二)浑圆桩是大成拳最重要的基础桩、基本桩、养生桩,入门容易入境难。
但万法源于浑圆桩,浑圆桩练不得法,习大成拳就是缘木求鱼,浑圆桩练不精深,其它功法的修练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今将大成拳浑圆桩行功法诀披露如下:站桩贵在明理性,形神合一体力行;置身氤氲大气中,头顶脚踩身膨松;肩撑肘横臂撑抱,涵胸拔背身后靠;脊柱后绷竖沟平,气贯周身筋膜挺;胯裹膝顶膀吊垂,上虚下实身撑坠;整体呼吸在毛孔,腰马合一筋连通;骨骼生棱四梢惊,五气朝元六根静;体内细胞齐沸涌,周身鼓荡如悬空;根松梢紧中节争,周身无根处处根;六面争力起螺旋,五行合一力浑圆;离形去知体透空,独立守神无念中;返寻天籁似睡婴,松柔空灵入化境;行站坐卧拳服膺,动静互根修性命;抱圆守一不着象,天人感应本能光。
上面是一段资料,真正说出了浑圆桩的奥义。
直接指出浑圆桩是养生和习武的入门功夫。
这与我们提出的“养生习武一体”是高度一致的,因为无论养生还是习武,必须过健康关,即气血旺盛,内外通透。
看看上面的资料,我们随意概括一下,可以得出几个核心的要领:1、挺拔蓬松2、筋膜腾挺3、周身撑坠4、整体呼吸5、腰马合一 6、周身鼓荡 7、根松梢紧 8、松柔空灵 9、动静互根 10、抱圆守一,形去体空这里我想问问功友们,以上的要领,理论上懂吗?有修炼体会和相关的修炼心得吗?不管我们站桩多少年,不管学习谁的功法,只要真正的不理解浑圆桩要领,那么对不起,我就只能实话实说:“我们确实在盲修!”也许有的功友不高兴要反驳我,说自己很明理,修炼的是“松柔、灵静、空通”等等。
但是我想告诉功友们,松柔灵静空通是对的,只有理解落实了浑圆桩要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松柔灵静空通。
还有说明一下,松柔灵静空通,不仅仅是想象和抽象意念及功态感知,而是一种客观的细微的动作!是意识诱导结合形体微动的产物。
对于桩态的描述,“风中旗,水中鱼”是最佳的。
旗帜在轻风中飘扬,旗杆微微摇曳;鱼儿在水中口鳃翕张,缓缓游动。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内动训练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
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
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
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
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
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
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
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
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
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
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
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
这不用闭眼睛。
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
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
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
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
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中国人经常说一个的外形并不重要,重要是内在本质。
大成拳(意拳)史上若干重大疑难史事考(5)
上述五个女人是周佛海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女性。没有一个人的家族背景和
著名大成拳(意拳)家马骥良先生有任何亲属关系和连襟关系。
没有任何资料和证据能证明马骥良是周佛海的妻弟。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人
和一些著作中的说法是完全靠不住的。《我所知道的汉奸周佛海》一书中曾经引
用周佛海之子周之友的话说“马骥良和周佛海在历史上并没有关系,他是随钱大
而名闻天下,写有著名的论文《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一文,曾任北
洋军阀皖系陆军第四十七旅旅长兼济南卫戍司令官。他创编了一套包括了摔角、
拳脚、棍术和剑术四科的技击术,将其用于军队训练中。1940年,正是他(而不
是王芗斋先生的弟子马骥良)带领汪伪政府下组建的中国武术代表团去日本参加
所谓的东亚武道大会。
过“华北治安总署督办”——顺便说一下,任这一职务的是有着上将军衔的大汉
奸齐燮元,一个四存学会的体育班的武术教练想当也没这资格呀?!
还有那本所谓的《烟台文史资料汇编》、李紫剑先生的《大成拳问疑》一文
和网络文章《王芗斋之路(摘自孙氏内家拳)》中所谓的“王芗斋借助日伪势力
压迫武林同胞的记载”、所谓的“明明是走狗汉奸民族败类,怎么咸鱼翻身变成
中山支持下成立了中华武术会,他负责掌管财政大权,出任会计主任。中华武术
会最早是由吴志青与唐新雨、戈公振、黄警顽等联合发起,1919年2 月正式成立,
名为中华武侠会。8 月,中华武侠会改称为上海武术会。12月10日,再次改名为
中华武术会,并专设了沪南武术传习所。当时教拳的武术家有形意拳师刘金阁、
为日军进攻北平时的内应。经过密谋后先收买了齐纯芝的门生杨秀真和胡杰青,
又由杨秀真和胡杰青带着川岛芳子以买齐纯芝的书画作品为由同齐纯芝结识。三
[大成拳] 大成拳精义
天朝在线:大成拳:大成拳精义大成拳精义王芗斋一、总则1.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
2.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式随意从,力由意发。
3.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正。
实即是虚,虚即是实,实虚虚实得中平。
动即是静,静即是动,动静静动互根用。
顾即是打,打即是顾,发手便是处。
4.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动中不动动有静,静是真静,静中之动是真动,动静互根,错综为静中不静静有动,动中之5.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体,力不出尖。
6.内空虚,外脱化,随时注意,遍体轻灵。
二、桩法1.站好姿势,意念放大,先由头部开始,逐渐使全身毛孔有过堂风吹拂之感,然后左右伸展,挺拔项部肌肉使之起变化,要求达到虚灵守默,具体悠扬,毛发如戟之感。
2.初练时远看,静观宇宙,默念全机。
觉得有懒惰心情,再将全身舒放,身形中正,腹内空虚,悠然荡然如浮太空之中。
3.绵绵若存,似有若无,身在洪炉大冶中,无物不包容。
4.练功时不可有执着之心,比虚无中求实际,不可着象,着象的非真。
5.神动,意动,力量动。
6.力断意不断,意断神犹连,神连再生力,力量不空亡。
7.形体不动意念不住精神充沛,气血犹如汪洋大海,波澜壮阔,滔滔不绝。
8.心比洪炉,杂念若雪花纷飞,人炉即熔,从而心胸开阔,胆气壮大,正气旺盛,邪气自败。
犹如烈日当空,浓雾消散,舒适缓中,以应无穷,运动时保持浑圆动作如一,不拘形式,无可执着,一法不立,万法皆备。
9.在松静中求挺拔,在运动中求舒放,寂静调息,内外温养,内轻松而外脱化,由动而静,接近神明,使气血肌肉处于氤氲太初之中,生生不息,蕴灵虽动,仍须保持静中原状。
10.神动得自有象外,意存妙在无念中。
11.但求神意足,何需形骸似。
12.站桩的单双重,不偏不倚的调配方法,使浑身血行曲折,路线适当,要使曲折面积得力,无处不有单双重、松紧、虚实、轻重之别,调配有养息、治疗、锻炼之分。
总之是因病设式,因人而异。
13.加强锻炼一定要解除疲劳,解除疲劳才可以加强锻炼,总要留有余力,留有余兴,不要超过身体负担能力。
大成拳——精选推荐
套,独将真功传与芗斋,绝⾮偶然。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其⼀、萝⽼⾃幼为⼈质朴,⼼地淳正;其⼆、尊师重道,肯下苦功,追求学业,⾮常执着;其三、悟性极⾼。
故芗⽼深受郭师信赖,并有“⾮其⼏不可鞭”之慨叹。
此三点不仅使王芗斋得列郭⽒墙,也为他后来成为武林巨⼦奠定了基础。
四⼗年代初,是⼤成拳的辉煌时期。
芗⽼在答记者问对,批评了各派武术的种种弊端,指出“我国拳术,杂乱⽆章”,“遗弃精髓,仅守糟粕”,⽽“东洋之拳道,西欧之拳击,虽有独到之处,但亦⾮整体之⼒”。
同时公开设擂。
向武林发出挑战,希望能在与各界的交流中寻觅贤达之⼠,共同担起光⼤中华武术的重任。
⼤成拳从此驰名武林。
在⼆⼗年代以后的数⼗年间,芗⽼⼴收门徒,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杰出者竞有数⼗位之多,如周⼦岩、赵道新、尤彭熙、韩星樵、韩星垣、⼘恩富、⾼振东、张长信、姚宗勋、李永宗、杨德茂、王斌奎、泽井健⼀、王选杰等⼈,皆为芗⽼之⾼徒,为⼤成拳的发展,他们都做出了⾃⼰的贡献。
像赵道新先⽣将⼤成拳与⼋卦掌结台,创⽴“⼼会掌”;泽井健⼀创⽴“太⽓拳”;姚宗勋先⽣创办”意拳研究会”。
更值得称誉的应该说是王选杰先⽣,“⽂⾰”结束之后,百废待兴,他率先举旗,宣传介绍⼤成拳法,在全国重要武术刊物上发表⽂章,倡导实战拳术,使⼤成拳迅速发展起来。
作为⼀个年轻的拳种,⼤成拳能够在众多武术门派中脱颖⽽出,受到习武者的青睐,⾃有其不同凡响之处。
⾸先,它有新颖独到、极具科学性的拳学理论作指导,举要者:⼀、认为所谓拳,并不是⼀拳⼀脚谓之拳,⽽是“拳拳服膺”谓之拳(拳拳服庸乃牢握不舍、切记在⼼之意)。
指出拳,应该是⼀种与⽣活⾼度结合、时刻不忘的特殊运动⽅式。
这⼀理论突破了数百年来传统理论的认识界限,赋予“拳术”这⼀概念以更深的内涵和更⼴的外延,为习练者指明了⼀条最为便捷、可以⽤最快速度提⾼拳术⽔平的途径。
⼆、认为拳术的第⼀⽬标是养⽣,⽽技击乃“拳道微末技”,养⽣与技击之间是既⽭盾⼜统⼀的关系。
大成拳实作五层次
大成拳实作五层次大成拳实作五层次按:大成拳习练者,在他个人一生的拳术经历中,不同的实作训练阶段便有不同的实作水平,或者相对于其他练者,实作水平亦分为不同层次。
王选杰先生根据自己丰富的实作阅历,总结出大成拳实作五层次,使习练者能够一目了然自己的实作水平达于何种程度,处于哪一个层次,便于了解自己的现状,找出差距,确定训练目标。
本文对练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亦为王选杰先生的经典文论。
一、小乘实作小乘实作应首先具备合理的间架。
所谓合理的间架,指的是周身在相对放松的基础上,使自己在实战中的间架姿势能够使自身持有均整之力,做到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无论是长步进击,还是退步转移,都应保持在此基础上,使身体各部协调一致,做到一动无有不动。
其次应具备“察来者之用意,度己身之短长”的能力。
在与对方交手之中,应善于判断对方的用意,发现对方的破绽,然后方可以己之长,攻其所短,切忌盲目出拳,胡拼乱打。
再者应特别掌握好自身的变化。
交手时,应注视对方的眉宇之间,这样既可以根据其面部表情判断他的心理变化,又可不被其两手变化所干扰。
两足进退自如,步法始终不乱,要攻守适当,攻中有守,守中有攻。
攻守中始终护住自己中线,进击时寻找对方中线。
身体不可乱动,每一动,必有所得,如同下棋,每一着必有其用。
无论是运动还是停顿,都应分清虚实,避免双重,如前足虚、后足实,后足虚、前足实,要“虚虚实实得中平”。
二、中乘实作中乘实作是以兵法中的奇正理论为基础的。
所谓奇,指的是出奇制胜的意思。
在交手中,要做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运动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出现在对手面前,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使其防不胜防。
所谓正者,是以自身笃实的功力,强攻硬进,即“硬打硬要无遮拦”。
中乘实作应特别注重守中用中,即在交手时,始终守住自己中线部位不受侵犯,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向敌方进攻,身撞、掌击、拳打、脚踢,均无不可,但必须以对手的中线部位作为我的攻击目标。
中乘实作应做到声力并发。
大成拳(意拳)史上若干重大疑难史事考(2)
张壁在四存学会的身份是干事名誉董事长,实际上的四存学会大总管、他开
设体育班没有找其他的武林高手而是直接邀请王芗斋。这一理由他在《大成拳的
命名》一文中说得明明白白的,即“我自十七岁走入社会,……到处注意拳术武
工超绝的人物。辛亥以后,从没离开过政治革命工作,也是无时无地不留心武工
石二人所主张此说的真假。
首先,所谓“大东亚武术竞赛大会”,其实它的准确名称是:“东亚武道大
会”。举办时间为1940年5 月l8日至20日三天。汪伪政权组织的中国代表团全体
成员如下:
团长:马良。
副团长:宫元利直。
总务:米仓俊太郎。
事物:治部贞雄。
无此人)和尚,。一样有些人在文章中很明白说出是”通过伪新民学会顾问“或
直接说是武s 熙邀请王芗斋出席此说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至少在我所看到的中
日双方有关]940年东亚武道大会的相关历史资枓中,还沒有发现所谓的”邀王芗
斋出席“而被先生拒绝之说。显然,这件事倒是真正是属于”本空“的。
四、有关四存学会和武术
的“张某”是谁?假如是张璧为何不敢明说?当时的“银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大
概石师芗先生还很模糊吧?他大概根本不知道张璧当时全部家当也没有达到”钼
万元“这样一个数目!所谓的”复有日人指使张某“的日本人是谁?还是不敢明
说。张某已经是虚无缥缈的人物了,现在又出来一个更加虚无缥缈的所谓日本人,
正如下了解恒林和尚的师傅且延乐就编出一个所谓”本空“(本来就是空就是查
区,都毫不例外地要举行所谓的比武大会。其中,日本军队中的武术高手在和缅
甸与泰国拳师的血腥比武中多次失败,催使日本军界高层开始在各占领区插手当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自《杨氏太极拳术述真》一书出版后,读者渴望进一步了解和探求源远流长的传统太极拳技术精华及其所独具的文化底蕴与技艺魅力为此,我们特请原作者编撰传统太极拳高级功法《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以多媒体的独特表现形式全面披露杨式太极拳神意气的奥秘,以示探研、求实者.自先师讲授的《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面世后,余陆续收到海内外读者的大量来函,各省市太极拳爱好者不断登门造访,海外人士也陆续来京质疑问难。
朋友们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探索这一门太极拳技艺,纷纷建议余编写一本适合中级进展阶段修练太极拳的内容、方法和纲要的书藉,并录制影带。
为了满足同好需求,余不揆庸昧,在先师所传技艺的基础上,融合自身数十年学习、探索太极拳艺之所得,本着知无不言,言必由衷的精神编写了《杨式太极拳术述真》,该书的技艺构架分内功理法、拳架详述、拆架拆手、太极功法和内功劲法五部分组成。
内容为太极拳中级进展阶段分层递进的功法阶梯。
现该书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杨式太极拳的修炼夙以神意气为主旨,重意不重形,鉴于图书文字表达方式所限很难将神意气的运行轨迹、节奏和方式阐述清楚,为了更真实直观地反应传统太极拳的技艺精髓和修炼途径,余与北京乐明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制成电脑与 VCD 共用的多媒体光盘《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光盘在收录本人全套动作的基础上插配了大量神意气动画,以求全面演示出杨健侯前辈太极拳高层次内功神意气的运用方法。
另附神意气拳法注释一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太极拳深邃玄奥之内涵,揭示太极拳运动的根本规律,帮助学练者洞明太极拳神意气的奥秘,得到养生之术与技击内功。
余自列汪师门墙后,近二十年来对拳艺极虑求精,搜寻探索刻意求进,但仅是些粗浅体会,在众同学和广大爱好者的恳求下,于年近耄耋之期,不顾老眼昏花,勉力提笔写作并录制示范。
力求去伪存真、汰繁去滥、规导正途,树习拳之楷模,以不负承师门拳艺使命之重任。
拳意述真全文
拳意述真序孙禄堂先生以形意、八卦、太极拳术教授后学,恐久而失其真也,作摹拳意述真,述先辈教授之精意而加以发挥。
竣稿后,命余序之。
三家之术其意本一。
大略务胜人。
尚气力者,源失之浊。
不求胜于人,神行机圆而人亦莫能胜之者,其源那么清,清那么技与道合。
先生是书皆合乎道之言也。
先生学形意,拜李奎垣先生之门。
李之师为郭先生云深,而先生实学于郭,从之最久。
幼弃其业,随之往来各省,郭先生骑而驰,先外行揽马尾,步追其后,奔逸绝尘,日尝行百余里。
至京师,闻程先生廷华精八卦拳术,董海川先生之徒也,访焉,又绝受其术。
程先生赞先生敏捷过于人,人亦乐授之。
蚤从郭,暮依程,如是精练者数年,游行郡邑,闻有艺者,必造访,或不服与较,而先生何尝负之。
故郭、程二先生赞曰:“此子真能不辱其师。
”先生年五十余,有郝先生为桢者,自广平来,郝善太极拳术,又从问其意,郝先生曰:“异哉,吾一言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
”故先生融会三家而能得其精微,笔之于书,表章先辈,开示后学,明内家境艺无二之旨。
动静交修之法,其理深矣,其说俱备于书,阅者自知之。
余因略述先生得道之由,以见先生是书,乃苦功经历所得者,非空言也。
民国十二年(1923年)岁次癸亥仲冬靳水陈曾那么序拳意述真自序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
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当中。
夫道,一罢了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之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那么一也。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假设偏阴、偏阳皆谓之病。
夫人之一生,饮食之不调,气血之不和,精神之不振,皆阴阳不和之故也。
故前人创内家拳术,令人潜心玩味,以思其理,躯体力行,以合其道,那么能复其本来之性体。
然吾国拳术,门派颇多,形式不一,运用亦异,终生不能穷其数,历世不能尽其法。
余自幼年好习拳术,性与形意、八卦、太极三派之拳术相近,研究五十余年,得其概要。
曾著形意、八卦、太极拳学,已刊行世。
意拳(大成拳)争力及反应训练
我们在练习争力时尤其是初学者应注重以下几点一、站桩时可假借抱树之意,人与树成一体,手,胸,腹,腿与树接触,动作可将树往后拉或外分内合或将树上提下按,但练习时重点是只用意想不要做出动作来,因为目的是练神经反应,养成一种自然习惯,逐渐意到力到。二、练习时更应注意,意在远方,不在身上,在身上容易紧,意要放大,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三、动作和意都不要断,争力时不单单往后拉,还要向前推,要点是做成一个完整动作,要“意力不断”。练习争力时的精神,肌肉好象在赛跑准备时,有蓄力待发之意,要有动未动之势。
“争力”及“反应”训练:
人们知道拳术的力量,不同于本力和机械性用力。拳术力量的培养是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强化训练才能获得。意拳以站桩为基础,通过精神假借意念诱导在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静中求动的方式训练。
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所谓真髓是指“拳劲”而言。意拳站桩所培养出的“劲”称浑圆力,我认为“浑圆力”是指人体全身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浑元一体的力为“浑元力”。我们如何通过训练获得浑元力其关键在于怎样运用精神假借,使身体各处建立矛盾争力,进而使周身与外界联系,建立争力,最终达到一动无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2、争力的练习我们应选用技击桩范围中的任何一种桩法,例如浑元桩的姿势站好后,设想两手腕部各系着一条弹簧与外界前方某一处相连,位置相当于风池穴下。练习时,运用意念颈部微拧,全身略由后靠于之相争,先带动手腕,腕子要拉紧前方的弹簧,设想前后的两个力量相矛盾,而手不为所动,似乎能感觉到有一股很强的阻力,稍一拉就松开,有一种推拉不动之感,同时也设想两手如抱一有弹性的球,头带动手时,有意将球外分内合,与周身相呼应,反复练习,时间稍长,自会摸到松松紧紧的争力,这就时所谓“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互用”的意中力,这正是王芗斋先生所言“松紧紧松勿过正”,“正”是恰当,恰倒好处的意思。
用功夫诠释《大成拳论》-李荣玉先生
用功夫诠释《大成拳论》-李荣玉先生(李康李剑梁媛媛)当前,大成拳界出现了一个令人忧虑的奇怪事实。
大成拳风行世上,习者众多。
然而,大成拳学之最高经典《大成拳论》却绝少有人能真正读得懂,更无全面理解、体认、贯通,甚或更不能进一步用于指导训练了。
《大成拳论》好像成了一本天书;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也真实的反射出了当前大成拳界的普遍水平。
其实说穿了并不奇怪。
类似情况在其它领域亦有存在,如丹道界,大家都知道《参同契》、《悟真篇》二部丹经的地位和价值,知道书中所叙乃道家古哲先圣千百年来辗转相传之金丹内秘。
然而,纵观天下求道者多如牛毛,又有几人明之?据笔者辛勤参访十数年之所见所闻,海内外仅数位前辈能真正读懂,如果条件具备的话,能用来指导修丹。
丹道界自古有句行话:“得着诀来好看经”。
也就是说,求道者只有获得明师真诀,方能读懂丹经。
研习大成拳等传统武术更不例外,只有先得明师真传,方能通过苦练逐步理解、印证拳谱拳论,进而融会贯通,在今后的训练或教学中方能加以运用和获得指导之益。
《大成拳论》世乏知音是铁的事实(近来有关大成拳的争鸣也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但至少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技击大师李荣玉先生——一个用功夫诠释《大成拳论》的人。
他诠释该拳论,既非引经据典,又非训诂考据,而是用自己高深纯正的大成拳功和切实体认来全面剖解个中真诠。
换句话说,李荣玉先生的功夫和作拳时的一举一动,或者说李荣玉先生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大成拳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技击是验证拳学真伪、功夫高低的试金石。
李先生认为,辨别真假大成拳的最好办法就是实作。
这种认识绝非单纯的片面的拳头论高低,而是内行看门道。
如果一个人能打出大成拳的风格,重现当年王芗斋试艺风采,那么他的东西肯定是真正的大成拳,否则其拳其法只能是形似。
数年之前,著名大成拳家王选杰先生曾在《大成拳法要集成》一书中坦诚相告:现在的一些意拳人土在实作上已经失去了大成拳的本来面目,并暗指其基本功法亦为错误。
大成拳基本功法-乌龙卷臂试力大成拳桩功
大成拳基本功法-乌龙卷臂试力大成拳桩功习武讲究循序渐进,我们看武侠小说的时候总是看到急于求成的练武者非常容易走火入魔。
就是因为他们练武顺序不对。
在大成拳的练习中,很多人都先练钩挂试力,钩挂试力就是由乌龙卷臂试力演变的。
其实林肇仑在教学生试力时,往往是先练乌龙卷臂试力。
下面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大成拳基本功法-乌龙卷臂试力,欢迎阅读。
大成拳基本功法-乌龙卷臂试力乌龙卷臂试力又称“进退卷臂”,是意拳(大成拳)中比较重要的试力功法。
王芗斋先生在《意拳正轨》中云:”意拳之正轨,不外古势之老三拳,与龙虎二气。
龙虎二气为技,三拳为击“。
乌龙卷臂就是其中龙法的基本功法之一。
乌龙卷臂试力的基本运动形式为浑元桩的向内、向上的撑抱拧转、外翻为大天星桩,再由大天星桩往回卷、往内、向下的撑拧裹抱变为抓球桩,再由抓球桩变为扶按桩。
其练法如下:下肢站成丁八步,两手前伸,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心向下,手指自然撑开,两手相距25厘米左右,目视前方,然后,两手外旋180度(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至手心斜向上方。
运转中要始终保持肘部外撑。
动作不停,两手由斜向上,往回、往内扣腕裹卷内旋90度(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同时配合手部的运动,后胯往后指,前膝前顶降低身体重心,身体微坐。
然后两手外旋90度至手心向下,肘部依然保持外撑,同时后胯往前催,前脚踩实,头与两脚相挣,两手向左前方缓缓推出(要有顺力逆行之意)。
如此往复不断。
左右可交换练习。
以上为乌龙卷臂试力的定步练法,待动作熟练后,可结合各种步法进行进、退活步练习。
试力的意念:设想自己站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之中,双手如龙身,如神龙游空,挟风裹浪,百折不回;又如巨龙潜底,旋转起伏不已;更要有蛰龙振电直飞之神气。
日久功深,自能感到身形矫健,神形力具,达到动若腾蛟,形如流水,忽隐忽现,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之境界。
练习此试力的要求:1、先求舒展,后求紧凑。
练习中要求形体放松,始终保持三角支撑,依靠身体的整体运动来带动两手做乌龙卷臂试力。
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
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意拳·大成拳汇编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卷一、人物、传记集一、王芗斋1、王芗斋传略——胥荣东(1)2、少年时代的王芗斋——静云(4)8、王芗斋名震京城——静云(8)4、王芗斋参学万里创意拳一静云(11)6、王芗斋十里洋场显风流——静云(13)6、芗斋先生晚年轶事——何镜干(15)7、解说泽井健一笔下的王芗斋与大成拳——何宇平(17)8、泽井健一谈王芗斋先生——何镜宇(19)9、—代实战拳法大师王芗斋先生——李杰(21)10、壮哉!芗斋——牛静(23)11、以气击人—乃为中国的高级武功——周德昌(25)12、王芗斋及其传人们——见闻(26)13、给大成拳爱好者的一封信——赵祯永(27)14、王芗斋和他的意拳——孔庆海(28)二、姚宗勋1、意拳发展与姚宗勋——林肇仑、崔瑞彬(31)2、常留正气在人间——傅道义(36)三、王选杰1、大成拳传人—王选杰——赵桢永(38)2、拳学之道妙在本能—访王选杰——郭思、沙金(40) 8、话说王选杰——张亦峥(42)4、杰中选杰一-杨鸿尘(46)6、王选杰印象——郭铁峰(49)6、王选杰二、三事——张礼义(51)7、神州自有英豪在、不负长城千载情——张惠云(52)8、王选杰大师授秘冰城——章弓(53)9、大成拳与国外武术的交流——朝晖(55)四、赵道新1、深切怀念赵道新先生——杨鸿尘(57)2、赵道新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马金镛等(59)五、史风歧.1、技高艺高传大成——京伦(61)六、王安平1、气之魂—意拳气功大师王安平传奇——熹葆.东宝(62)七、其他1、意拳的传人—访姚承荣——陈子坤(101)2、记全国意拳培训班总教练崔瑞彬——曾溢勇(102)3、意拳震动英伦三岛一记崔瑞彬英国之行——牛静(103)4、德高艺高文精武精—记彭振镝——珲林(105)5、彭振镝其人其事——若非(106)6、大成精功利于民—记李照山——柳林(107)7、愿将毕生献武学—记赵祯永——陈昭(110)8、江南妙手解铁夫——张惠云(112)9、马骥良小转——王选杰(113)卷二、拳史、拳名大论战1、意拳(大成拳)源流述真——林肇仑(115)2、意拳的现代流派——张东宝(119)3、从意拳到大成拳——王玉芳(121)4、意拳曾名大成拳的由来——施道如(123)5、意拳与大成拳浅析——阎建辉(124)6、王芗斋拳法辨证——翁文斌(125)7、大成拳源流争论的焦点考证——李师融、董安强(127)8、历史是公正的——为意拳(大成拳)发展正本清源——意拳研究会(131)9、历史不容篡改—谈意拳与大成拳的关系——胥荣东(142)10、王选杰先生答读者问——王选杰(144)11、“正本清源”不如务实求是一-王选杰(147)12、矛盾桩创始人是谁?——赵力(148)13、谁是意拳创始人?——胥荣东(149)14、谁是大成? ——愧愧(150)16、何为大成名家?一—白白(151)16、大成、你大胆往前闯——惭惭(153)17、芗斋先生仙传——半庖居士(154)卷三、名家论拳一、王芗斋拳论1、王芗斋语录——孙闻清整理(155)2、论存意与养气——王芗斋(156)3、对王芝斋拳学论点的综合和分析——何镜宇(158)4、王芗斋论大成拳对手功夫——王选杰(163)5、王芗斋论试力与争力——胥荣东(165)6、王芗斋论大成拳之应敌——赵文路(166)二、姚宗勋论意拳1、意拳浅说——姚宗勋(168)三、窦世明论意拳功法1、意拳养生桩的几种站法——窦世明(172)2、意拳试力法——窦世明(174)3、意拳摩擦步要诀——窦世明(176)4、意拳的定步发力——窦世明(178)5、奉拳的活步发力——窦世明(180)6、意拳的守中用中——窦世明(181)7、奉拳的单推手——窦世明(183)8、意拳的双推手——窦世明(186)四、赵道新论拳术1、拳术溯源——赵道新(188)2、点穴:拳手之梦——赵道新(190)3、爆发论——赵道新(193)4、拳术哲理——赵道新(197)5、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一、二、三、四)——赵道新(199)6、现代拳术启示录——赵道新(212)附:拳道之我见——龚东(215)五、王永祥论拳1大成拳之我见——王永祥(217)2、谈大成拳功法程序——王永祥(221)附:大成拳技击桩与试力的崭新程序——郑卜豪(222)3、意拳的魅力——王永祥(223)六、原点谈大成拳1、大成拳真义初探——原点(224)2、大成拳刹车力功法初探——原点(227)3、大成拳养生桩与禅定法探微——原点(229)4、拳学真义——持环得枢——原点(241)附:从大成拳看拳术训练中矛盾的统一—赵力(244)七、史风歧论拳1、大成拳的“不传之秘”与练功程序——史风歧(246)2、大成拳发力之“秘”——史风歧(248)3、略谈大成拳之“法”——史风歧(251)八、王选杰论拳1、大成拳——王选杰(254)2、论大成拳与拳击之异同——王选杰(257)3、大成拳、泰拳临战精神境界与因素之比较——王选杰(260)4、中国武术流派简述——王选杰(262)5、王芗斋的武术观——王选杰(265)6、大成拳发力——王选杰(267)7、大成拳实作捷要——王选杰(270)附:大成拳的自然力——李照山(272)8、大成拳技击术法要——王选杰(274)9、大成拳实作要点——王选杰(276)九、于永年论各家功法1、历代各家功法概述——于永年(277)2、道家功法——于永年(279)3、医家功法——于永年(280)4、儒家功法一于永年(281)附:儒家功法读后——王国忠(282)附:气功与哲学--兼与于永年先生商榷——黄德远(283)十、张东宝谈王安平的意拳气功1、意拳气功谭——张东宝(285)十一、孔庆海1、科学的意拳——孔庆海(296)十二、韩嗣煌1、论拳劲——韩嗣煌(300)十三、彭振嫡论拳1、桩功的意念活动及潜能开发——彭振镝(306)2.意拳搏击训练如何体现中国武术风格——彭振镝(308) 卷四、拳法各家散论一、胥荣东1、大成拳的本能发力——(310)2、浅谈大成拳精神意念训练——(311)3、站桩功要领简述——(313)4、试论大成拳的松与紧——(315)5、古今站桩漫谈——(319)6、拳道与禅学——(321)7、点穴技击之我见———(316)8、附:拳本无法、动即是法——赵力(317)二、李照山l、大成拳的技击桩和试力——(323)2、大成拳内劲场及其训练——(326)3、大成拳的精神假借术——(329)三、赵祯永1、浅谈大成拳之“本能”论—— (332)2、大成拳技击桩法的基本要领—— (334)3、大成拳技击的几种原则方法—— (336)4、大成拳桩法中的技击因素—— (339)5、大成拳试力浅谈—— (341)6、大成拳身法述要—— (344)7、关于大成拳初级训练的几个问题—— (346)8、大成拳震动击法—— (347)9、推手、断手与半搭半断—— (348)四、赵力1、争力在技击中的作用—— (349)2、大成拳站桩原理初探—— (350)3、试力的技击意义—— (352)4、大成拳中的佛家思想 (353)5、大成拳站桩与试力的基本要领—— (356)6、论武术的“打与放”—— (359)7、大成拳的意念活动——(360)8、出手如锉、回手如钩—— (361)9、大成拳之练法—— (362)10、论大成拳“打实不打虚”—— (364)附:大成拳也体现了“以实击虚”的原则——与赵力商榷——胡桂林(365) 附:也从“打实不打虚”谈起——郭铁峰(367) 附:也谈大成拳“打实不打虚”——赵祯永(368)11、太极推手之我见 (370)附:也谈太极推手——兼与赵力商榷——李选民(371)12、推手不等于实作——兼答李选民先生—— (373)附:“推手不等于实作”质疑——三谈推手再与赵力商榷——李选民(375)13、再谈推手不等于实作——二答李选民先生—— (377)五、赵京伦1、反作用力在技击中的应用一 (380)2、大成拳中的圆运动—— (381)六、高臣1、王芗斋与拳击—— (382)2、桩功一大成拳的精髓—— (383)七、其他1、浅探太极拳与大成拳的异同——王刚毅(383)2、大成拳站桩功阐微——徐承绩(385)3、浅谈大成拳的技击要领——王国维(387)4、意拳养生桩意念的把握——王传利(390)5、意拳之我见一夏成群(392)6、浅析意拳站桩中的“放松”——王庆满(394)7、有意无意见精神----意拳站桩谈意——张昊琦(395)8、站桩与太极拳——王荣泽(396)9、大成拳养生桩浅谈——王海滨(397)10、怎样判断习武者的功效——梁志海(398)11、意拳练法述要——官帆(399)12、浅谈大成拳桩功——罗力(400)13、大成拳的“法、非法、非非法”——张俊年(401)14、浅谈意拳的内在精神实质——常书范(403)卷五、问答集1、王选杰86年2月答读者问——(405)2、王选杰86年6月答读者问“大成拳”——(407)3、王选杰88年答精武编辑问一(410)4、王选杰88年6月答日本记者问———(413)5、彭振镝92年7月答读者问(桩、试力、试声)—(415)6、彭振镝92年8月答读者问(摩擦步.发力)——(417)7、彭振镝92年9月答读者问(推手、实战)——(419)8、赵力92年8月答读者问(大成拳练功)——(420)卷六、初学者体验集(细目略) (433)卷七、王选杰的大成拳练法及技击法1、大成拳(86年4-月搏击杂志) —— (447)2、大成拳(88年4月精武杂志) ——(466)3、大成拳技击十二形(87年6月搏击杂志)——(485)4、大成拳技击精要(89年6月搏击杂志)——(495)5、大成拳技击指(90年8月武术健身杂志) ——(504)6、大成拳十八技击法(93年1月精武杂志重刊)——(510)7、大成拳擒摔技击术(87年6月精武杂志)——(519)8、大成拳技击十二腿(87年6月精武杂志) ——(529)9、大成拳的八打八拿技击术(88年精武杂志)——(536)10、名家高级崩拳(88年14月1精武杂志)——(541)卷八、大成拳的其它技击术一、王选杰传技击术1、大成拳散手二十四式——张礼义(5442、大成拳实作训练图说——张礼义(551)3、一指禅点穴机技击术——胥荣东(556)4、再谈一指禅点穴机技击术——胥荣东(558)5、大成拳的技击步法——胥荣东(562)6、直拳进击下的还击手段——赵桢永(564)7、大成拳打法——赵桢永(568)8、大成拳先发制人技击术——赵桢永(572)9、大成拳后发制人技击术——赵桢永(573)10、大成拳的夺位——赵祯永(574)11、大成拳打法集成——赵桢永(576)12、大成拳十六绝命掌——赵力(579)13、大成拳劈击法————赵力(581)14、大成拳第三步功法——摩擦步——赵力(584)15、大成拳攻守合一战术——赵力(587)16、大成拳龙形精义——赵力(589)17、王选举杰技击绝技——鬼扯断——赵力(592)18、大成拳实作训练——赵力(594)19、大成拳实用推手发放法——李照山(598)20、大成拳进击法——李照山(603)21、大成拳的试声——李照山(606)22、大成拳防卫术——李照山(607)23、大成拳养生桩功与应用——王选杰、李照山(612)24、大成拳“蛇缠手”试力与技击应用——李照山(615) 26、大成拳连环技法后边六式——李照山(618)26、大成拳综合打法——李照山(623)27、实用防身的大成连环打——李照山(626)28、大成拳连环技法——李照山(631)29、大成拳柔化之力的应用——赵京伦(637)30、论大成拳实作的火候——赵京伦、王尚文(639)31、大成拳五形拳法的练用处——肖行(642)32、大成拳独特的技击手段———赵朝晖(647)卷九、相关拳法及其它1、竹林拳法的发力训练——李紫剑(652)2、七字要言(附:陈长兴序)——胡海牙(654)3、从禅的“拈花微笑”谈拳——黄景文(655)4、戴氏六合心意拳寻踪——魏珉(656)6.相往神秘的东方武术——[美]唐.E.米勒(659)6、内家八桩——沈涛(661)7、陈氏太极拳推手要义——杨鸿尘(668)8、也谈形意拳三体式桩功——关秀峰、程素仁(672)9、形意拳经谱与名家拳论——李慎泽编(674)10、八卦拳法之三盘——杨鸿尘(688)11、山西太行意拳(载早期武林杂志、略)。
菏泽大洪拳述真
菏泽大洪拳述真
程元江
【期刊名称】《少林与太极》
【年(卷),期】2024()1
【摘要】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
在几千年来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武术的形成、流传、发展、推广,并不断的演变、传播、创新过程中,显示出多姿多彩、有特点特色各异的风格。
武术运动历来和人们的劳作生存及其生活紧密相连,人们通过练习武术,掌握了强身之道、防卫之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程元江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
【相关文献】
1.孙禄堂《拳意述真》探微系列之六孙氏武学“道艺”论
2.“孙禄堂《拳意述真》探微”系列之七孙氏武学“三体”论
3.“孙禄堂《拳意述真》探微”系列之九孙氏武学交手论
4.曹州少林炮拳述真
5.菏泽秀拳述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成拳述真(武学指要杨鸿尘)
大成拳述真(武学指要) 杨鸿尘编者按︰大成拳(意拳)作为中华之实战拳学,早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已确立了其科学价 为何许多学习大成者多年而进步缓慢?杨鸿尘先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 但时值今日,值,当今的大成拳训练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误区, 靠放松加意念活动是练不出浑元爆发力的。
芗老 和早期的弟子均以实战著称于世,是因为他们有形意、八卦的易筋基础,而现在修炼之人就是 因为缺少这个基础。
针对这种现实,杨先生呕心沥血将自己所得的原传精华写成了《王芗斋拳 学》和《武学指要》两部专著,以此来指导修炼内家拳者走入拳学之正轨。
为使读者一窥其真 貌,本站将详作刊载,以飨武友。
大成拳(意拳)的基本功法由桩法、试力、单操、试声、步法、发力、抖大杆、推手、实 作及必不可少的辅助功法所组成。
在《王芗斋拳学》一书中已基本阐述,读者朋友们亦有不同 的心得和体认,不再赘述。
在此仅根据大多数读者提出的疑问,对其要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重 申和补正。
第一节 基本桩基本功法的核心,其外形虽然只是站立不动,实则内部已是合理的活动状态。
而有些人因 寻奇好异却忽略了站桩的训练, 这是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认所致。
芗斋先生说︰“晚 近世风不古,学者多好奇异,殊不知真法大道,只在日常用功之间,世人多因其近而忽之,道 不远人,为之为道而远人。
”诚望习者“守平常、莫好奇”。
认真进行站桩训练,才能由瞬饺肴 瓕W之门。
站桩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运动。
形(姿 式)和意(意念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为作用,不可偏废,其训练是以形为体, 以意为用,以静为和。
站桩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则,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气(声)静。
五要是︰恭、慎、意、切、和。
历代有言简意深的歌诀传世︰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 无穷意,精满浑元身,虚无求实切,忽失中和均。
桩法在形式上虽然有正、侧、左右之分别,但其原则和要领都是相同的,统称为浑元桩, 即求取体浑元力的功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成拳述真(武学指要) 杨鸿尘编者按︰大成拳(意拳)作为中华之实战拳学,早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已确立了其科学价 为何许多学习大成者多年而进步缓慢?杨鸿尘先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 但时值今日,值,当今的大成拳训练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误区, 靠放松加意念活动是练不出浑元爆发力的。
芗老 和早期的弟子均以实战著称于世,是因为他们有形意、八卦的易筋基础,而现在修炼之人就是 因为缺少这个基础。
针对这种现实,杨先生呕心沥血将自己所得的原传精华写成了《王芗斋拳 学》和《武学指要》两部专著,以此来指导修炼内家拳者走入拳学之正轨。
为使读者一窥其真 貌,本站将详作刊载,以飨武友。
大成拳(意拳)的基本功法由桩法、试力、单操、试声、步法、发力、抖大杆、推手、实 作及必不可少的辅助功法所组成。
在《王芗斋拳学》一书中已基本阐述,读者朋友们亦有不同 的心得和体认,不再赘述。
在此仅根据大多数读者提出的疑问,对其要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重 申和补正。
第一节 基本桩基本功法的核心,其外形虽然只是站立不动,实则内部已是合理的活动状态。
而有些人因 寻奇好异却忽略了站桩的训练, 这是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认所致。
芗斋先生说︰“晚 近世风不古,学者多好奇异,殊不知真法大道,只在日常用功之间,世人多因其近而忽之,道 不远人,为之为道而远人。
”诚望习者“守平常、莫好奇”。
认真进行站桩训练,才能由瞬饺肴 瓕W之门。
站桩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运动。
形(姿 式)和意(意念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为作用,不可偏废,其训练是以形为体, 以意为用,以静为和。
站桩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则,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气(声)静。
五要是︰恭、慎、意、切、和。
历代有言简意深的歌诀传世︰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 无穷意,精满浑元身,虚无求实切,忽失中和均。
桩法在形式上虽然有正、侧、左右之分别,但其原则和要领都是相同的,统称为浑元桩, 即求取体浑元力的功法。
因正面桩的要领较之侧面桩容易掌握,所以学者应从正面桩入门。
复 因实作时又需以侧面对敌,故在正面桩有了基础之后又需进行侧面桩的训练,正、侧之分不在 形式,而在内在要求和目的,即正面练功,侧面技击。
正面桩最基本的站式为撑抱式,此桩也是武学的核心功法,初练可由此桩入门。
随着内在 质量的提高,学者的功夫亦不断增长,待日久功深后,仍需返过头来学初步。
所以,此桩将伴 随追求武学真谛者艰苦奋斗,勇猛精进至终生,所有的桩式均依此桩为本,试力、发力诸项训 练,也不能违背此桩的原则。
一些人急于追求所谓技击桩的窍门是不懂拳之故,至于有人说一 个桩就有一个桩的劲儿,则是未谙桩的个中三味,明于此,我们就应该扎扎实实地在基本桩上 下功夫,切莫见异思迁,浅尝辄止。
基本桩站法︰初习基本桩,首先应将整体间架安排正确,在虚灵挺拔的原则下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放松 训练,尤其是双肩和胸部的放松更需时时注意。
其要求是︰头直目正,气静息平,身端体正,松肩横肘,腋下全虚,屈肘环抱,怀内如抱一个大气球,双手十指撑开如吸抓一球面。
拇指位 置约与肩平,胸腹放松,腰背正直,膈肌放松,胸虚背圆,双膝顶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 地,足心涵空。
整体要求是︰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曲折玲珑,浑元一体。
开始的意念可逐一 体察身体各部, 有背离要领之处, 应及时纠正。
有了基础后可用意念诱导怀内大气球不断涨缩, 整体亦随之松紧微动。
基本桩是入门的基础,若此桩不得法或不精熟,将无法正确进行其它的 训练。
笔者只能再加赘述,纠正几个常见的通病,希望存在同一错误的习者对照本章的内容及 时注意和纠正。
(1)头部参阅第一章我们就能知道头部是与颈部联系最为紧密的,头部的所有运动都是靠颈部来完 成的,所以通常都是把颈部归之于头部叙述。
头部必须正直,才能以大脑指挥全身各部神经系 统正常运动,而人体的所有运动亦必须由头带动,这就是武学中的常见术语——头领身作。
面 部松静,鼻息通畅,目光远视,神态庄重的要求一般都会随着功夫的加深而形成本能。
我们要 注意的是正直,正直是指头部不左右斜歪,更重要的是指不能前低后仰。
有的人把“马拉车”的意念理解为向前下方挺直前伸(俗称伸脖);还有的人把放松理解为颈部后仰 (俗称枕脖), 这都已失去中正。
纠正的方法是︰在练功中正确理解、 掌握和熟练这一要领, 有的已养成习惯, 错误可请老师和同伴们查看纠正。
张恩彤先生曾留下一个方法,试之效果很好,有此不足者可 以一试。
其方法是︰颈部正直,练功的过程始终使项部(后脖子)贴着上衣后领,项部离开衣 领为伸脖,后压衣领为枕脖。
(2)躯干躯干可分为胸、腹、腰背、脊柱和胸廓构成了躯干的骨架及附于骨架上的各部肌肉群、内 脏等。
由于脊柱是人体中轴,故身正体端的要求主要取决于脊柱的正直。
站桩时应随时体认, 脊柱稍有歪斜即应马上纠正。
在此还要指出,站桩有“改造生理”的作用,那么从此桩开始就应 注意纠正自身存在的生理上的各种缺陷与不足。
由于后天的局部劳作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少 人身体某部位形成了畸形,如双肩高低不平行、四肢力量不均和平足等,在此我们要强调的是 脊柱的畸形,这是因为脊柱在运动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人在站桩时,总是歪斜或前后凹凸,旁人看着是很明显的错误,但 他自己反而觉得很正常。
如果替他纠正过来, 他反而觉得别扭。
这就说明他的脊柱一定有病变, 脊柱的畸形主要有三种︰前突、驼背、侧突。
如果练功者的脊柱畸形,那就应在站桩时注意纠正,因为“旁观者清”,故可请武友一旁监 督。
脊柱不正则身不正,身不正则全体皆非。
胸膈肌的要求也是躯干部分至关重要的要诀。
自养生桩开始至作拳发力,此处就应力求放 松。
膈肌发紧的原因是憋气。
无论自练和实作,只要是憋气,马上就会造成气阻力滞,全体失 练和拙力复犯。
大凡操练后天局部拙力者,发力之际,无不是先憋一口气,才能自感力足。
而 习练先天整体之力者则最忌双肩和膈肌用力僵紧,切切注意。
(3)肩部肩部是躯干连结上肢的枢纽,此部位必须松活,若是紧僵,整体力必阻滞此处无法达于梢 节。
而其与胸窝是最难放松的部位。
胸窝、双肩窝的紧张是拙力的最重要体现,欲克服拙力, 必须时时留意此三处的放松,而且要将此要求贯穿拳学生涯的始终。
同时还要提醒读者,随着 功法的深入,此要领的掌握将随之增加难度。
习者从基本桩开始,就应引起重视,为深入打下 基础。
肩部放松的意念诱导以常用的三种方式最为有效。
a. 意想站于温度适宜的水中,水的浮力将双臂托起。
b. 意想双臂下有一横木,将双臂放于横木上休息。
c. 意想自身上方有一绳系于树上,此绳垂下,自己把肘部置于绳环内,有人拉绳将自己 的双臂“吊起”(臂不是举、抬,而是放松后被“拉吊”而成平抱式位置)。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 老师和武友的帮助。
在站稳桩后, 师友可将双手置于习者上臂下方, 感觉提示一下。
如寒肩 (如 严冬季缩头耸肩状)试之发飘,下压发重而力滞。
放松沉而活,有弹性。
习者可意想将双臂放 在试者的手上休息(不可重压),注意肘不可垂落,松肩如做对了,自身轻灵。
(4)肘部肘部自始至终应保持与肩部相平,同时需有外撑之意。
(5)手部手腕稍内弯(不可折成死弯),十指必须伸直后再作“抓球状”。
不少人忽视了腕部的灵活 和力量,而作成软腕或折腕。
尤其是十指,更不能忽视其撑张的要求。
手部是人体梢节,浑元 力大多通过此部位发于对手,若是失练,实作时因无强度极易自伤桩的要求是松而不滞,紧而 不僵。
处于梢节的手与足,从开始就应加强适应冲击重物训练,这就是所谓的“根松梢紧”。
(6)下肢按通常的习惯,一般把臀部也归于下肢部位。
其要求是如坐在一高椅上,然后将高椅撤去, 仍保持这个姿式。
双胯放松,双膝前顶,双足十趾抓地,足心涵空。
足下要如踩着一只小青蛙, 不许踩死,也不许它跑掉。
从第一章我们就了解到足弓可缓冲体重,并可产生巨大的弹性。
有 些习武者不了解足弓的重要性,只是随意地一站,久之必然会因长期的体重压迫造成“平足”。
这就会严重影响日后的实作。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虎、豹、猫的爪子,它们的爪子下部有肉垫, 其运动根本不是全足着地,故而灵活迅猛。
习武者的足面也不是全脚掌着地,而是应使脚心虚 涵,保持和加强“足弓”的作用。
基本桩在保持合理间架的情况下松静舒适,可使神经系统安定放松,有助于大脑皮层的兴 奋点集中,意念的良性诱导可以主动地、内向性地调节修整人体的神意和形体,从而增强中枢 神经驾驭形体的能力,习之有得,自然能神清气静,五脏六腹平衡温养各司其职,四肢百骸合 理运动,久之则祛病强身,强而益强,本能自然之力亦随之增长,为深入功法打下必备的基础。
第二节 桩的换式在笔者教学和解答各地读者的来信时,发现很多已认识到站桩训练重要性的读者,又提出了如 下的问题︰(1)需要站多长时间基本桩才能学新桩?(2)这么多桩法是否需要一一练习?(3) 据说一个桩内含一个劲力, 共有多少桩?多少劲力?(4) 正面桩站多久, 才能站侧面桩和大式桩? (5)这么多桩如何能学得完,学得会?练其它拳种是否可以从站桩中获益吗?……这些疑问是正 常的,笔者以前也曾遇到过此类问题,这些疑问是具有共同点的,是不能分开讨论的,下面我们 就讲讲桩的换式,搞清了这个问题再解决其它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请读者按下面图示一一试练?(1)按照要领站好基本桩。
(2)整体要求不变,尤其要注意双肘的位置不能变,将双手上抬,至与眉齐时停下不动,开 始训练即为常见的齐眉撑抱式;整体要求不变,双肘亦位置不变(以下换式都必须遵守这个原则, 不再重复),将双手置于肚脐部相平之处开始训练,则成为所谓提抱式(图40,撑抱式和提抱式)。
(3)双手垂提置于身体两侧为提挟式,继续分争(勿使臂直)练习为分水式(图 41,提挟 式和分水式)。
(4)分水式不变,抬起一足向前伸出为金鸡式(图 42,金鸡式)。
(5)一只手臂扶按,另一只手臂上抬(注意︰初练时肘部不动,功深后肘亦可随臂向上,但需切记,手肘愈高,肩部愈向下松)为斩手式(图 43,斩手式)。
(6)整体要求不变,只是稍微变化手腕。
手心向前为推托式,手心向下为扶按式(图 44, 推托式和扶按式)。
如果我们继续试练,还会发现桩的许多变化和规律,仅变化手心的方向就可以成为大、小天星 式(手心拧转向外),托婴式(手心相对)和抱球式(手心上下相对)等多种桩式。
还可以把桩分 为上、中、下三盘︰双手过头为上盘,双手齐眉或高于胸部以下为中盘,双手置于胸以下部位和 腹脐以上部位为下盘。
每盘之中都可以依上述原则变化出扶云、勾挂、分水、撑托等式,而双手 的位置还可以在三盘之中变化,如左手是置于上盘位置,右手则置于中盘或下盘的位置,亦可变 化手心的方向。
要是算上两式之间的手形(如双手在扶按和勾挂之间则成斜行)则会使桩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