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
第一节自然主义等流派文学概论
地位:19世纪60—90年代法国文坛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也是19世纪后期欧洲最重要的文学思潮。
创始人:法国作家爱弥尔·左拉等人创建。
理论来源:达尔文的进化论、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泰纳的实证主义艺术观以及克洛德·贝尔纳、吕卡思的生理学研究。
发展历程:1865—1876年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形成时期。1876—1884年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1876年《小酒店》的发表获得成功,标志着法国自然主义文学进入了其辉煌时期。1884—1893年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分化和遭质疑的时期。1887年左拉的作品《土地》出版,5位年轻作家联名发表文章,攻击左拉,自然主义文学趋于衰落
自然主义文学的主张
1881—1884年左拉结合其创作实践系统地提出了自然主义文学主张。他提出自然主义小说应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准确、真实地描写生活。小说家要像科学家做实验那样去真实描写现实生活。二是英雄人物的缺席。小说家要写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生物的人,避免用夸张与虚构去塑造非凡人物。三是小说家要在作品中消失。
代表作家:龚古尔兄弟爱德蒙·龚古尔(1822—1896)和于勒·龚古尔(1830—1870)兄弟。
创作:1865年合写了《翟米妮·拉赛特》,主要描写一个女仆沉沦的故事,作品中有许多赤裸裸的感官描写,但作者重点是对女主人公的堕落作临床的医学分析。
影响:该小说的创作对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理念的最初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都德(1840—1897)
成名作:因1866年发表《磨坊书简》成名。
代表作:他擅长于写短篇,代表作品是《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风格:他曾是左拉的支持者。和莫泊桑一样,他曾接受过自然主义的影响,但他对自然主义理论的接受只停留在一般的感官印象的描写上,没有超越写实的某种限度。
唯美主义文学
性质:19世纪后期产生的一个“纯艺术”文学流派,属西方早期现代派文学。
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康德美学对于艺术形式的偏重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纯美诗的追求。
先驱:美国诗人爱伦·坡(1809—1849)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在创作中对新的表现技巧的追求、对病态美和丑的偏爱,无疑推动了后来的唯美主义文学运动。
背景:唯美主义文学的产生是对工业文明和商品化社会造成诗情消弭、理想失落的谴责。唯美主义文学的主张
倾向:唯美主义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否定传统、追求形式美的倾向。
美学纲领:“为艺术而艺术”。它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否定文学的功利主义,二是反对艺术商品化。
影响:唯美主义虽然有形式主义倾向,但它重申艺术的超功利性和独立性,强调艺术家要崇尚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这些见解无疑颠覆了西方以德化教育为目标的传统的文学观,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和认识艺术的目的和艺术家的使命
戈蒂耶(1811—1872)
生平:泰奥菲尔·戈蒂耶(1811—1872)是法国唯美主义文学的先驱。青年时代曾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支持者。183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次年发表第二部诗集《阿贝杜斯》,并成为以雨果为首的浪漫主义文学团体的核心成员。
创作:30—50年代,先后发表了小说《莫班小姐》(1835)、《弗拉卡斯船长》(1836)和诗集《珐琅和玉石》(1952)。
地位:戈蒂耶率先在文坛上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以他的小说和诗歌,奏出了唯美主义先声。
艺术风格:诗歌创作上,他重视语言的推敲和韵律的色彩,把对形式美的追求推到了极致。王尔德(1854—1900)
生平
青年时代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和牛津大学读书时深受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英国拉斐尔前派理论的影响,成为约翰·罗斯金和瓦尔特·佩特的美学观点的信徒。
1895年因同性恋而被判入狱。1897年出狱。
1881年出版《诗集》成名。
80—90年代,先后出版童话故事《快乐王子》、散文《说谎的堕落》、剧本《温德梅尔夫人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人》和《莎乐美》等。
《道林·格雷的画像》(1891)
地位:唯美主义代表作。
内容:小说以幻想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美少年道林·格雷由纯洁走向堕落与毁灭的过程。
主题:在小说中,王尔德阐述了唯美主义美学观:美与道德是毫无关系的。美是高于现实的一种存在。人们不能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它的价值。
象征主义文学
产生:19世纪后期法国的一个颇具影响的诗歌流派。1886年,一个笔名为让·莫雷亚斯的诗人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作为当时文坛上出现的具有创造精神和新倾向的诗歌的定名,并且把波德莱尔视为该流派的先驱,把马拉美、魏尔伦和邦维尔视为主要代表。这篇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流派的产生。
衰落:1898年7月马拉美去世,标志着象征主义运动在法国的衰落。但从9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运动开始向欧美各国扩散,20世纪初又形成了后期象征主义运动。
成就:提倡诗歌应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但反对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而主张用隐喻和暗示,尤其重视语言的多重功能和内涵的丰富性,主张用语言的魔力去创造一个独立的诗情世界。
代表:法国的兰波、魏尔伦、马拉美和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兰波(1854—1891)
创作:共出版3部作品:《诗集》(1890—1871)、《地狱一季》(1873)和《启示录》(1886)。
名作《醉舟》:最著名的一首象征主义名诗《醉舟》被收录在早期的《诗集》中。诗人以醉舟为自我的象征,写诗人自由灵魂的远航和理想追求。全诗富于幻想和象征色彩。
魏尔伦(1844—1896)
诗歌主题:受波德莱尔的影响较深,其诗歌的中心主题是描写忧郁和痛苦。
创作:多产作家,先后出版10多部诗集,其中《无言的罗曼司》是其代表作。
贡献:对构建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方面有贡献,他主张打破传统的韵律诗的格律,但又不放弃韵律的要求,他认为诗的语言要富于音乐性。
马拉美(1842—1898)
创作:1862年开始发表作品。1866年在《当代巴那斯诗派》上发表了《窗》等11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