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脓毒症的治疗现状不容乐观_预警研究值得重视

合集下载

进一步重视创(烧)伤脓毒症的免疫监控

进一步重视创(烧)伤脓毒症的免疫监控

进一步重视创(烧)伤脓毒症的免疫监控创(烧)伤脓毒症(sepsis)是指来源于创(烧)伤创面或其他途径,并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创(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

因此,加强对创(烧)伤脓毒症病理过程的监控和预警非常重要,有助于严重脓毒症及MODS的及时干预与治疗。

1 创(烧)伤脓毒症免疫学进展近年来创(烧)伤免疫学研究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得以迅猛发展,不仅揭示了创(烧)伤时免疫细胞基因表达的动态规律和重要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而且提出宿主免疫防御反应可能的新模式。

同时,不断发现的新型免疫细胞及其调节途径,为创(烧)伤脓毒症的免疫监控提供新的策略。

1.1 严重创(烧)伤后机体反应模式的再认识已被广泛接受的宿主对严重创(烧)伤免疫反应模式是,机体早期出现SIRS,然后继发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s syndrome,CARS)。

但传统的SIRS/CARS模式最近受到了挑战,美国大规模针对“损伤炎症和宿主反应合作研究项目”通过高通量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严重损伤患者和注射低剂量内毒素的志愿者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转录组学研究。

结果发现,机体在对创伤的基因组反应中不仅激活大量参与炎性反应、模式识别和抗感染的基因表达,同时也抑制参与抗原识别、T细胞增殖和凋亡、T细胞受体功能和NK细胞功能的基因表达。

因此提出新的创(烧)伤打击后机体免疫反应模式,即严重损伤后经典的炎症和抗炎反应,与获得性免疫反应基因表达的改变是同时而不是依次发生的[2]。

1.2 创(烧)伤后免疫功能的改变除了对创(烧)伤后机体免疫反应模式的新认识,对脓毒症免疫状态及调节机制的研究也日益加深。

创(烧)伤脓毒症病理过程中,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等]障碍已倍受关注,被认为是诱发脓毒症的重要因素。

2023脓毒症实验诊断现状与问题

2023脓毒症实验诊断现状与问题

2023脓毒症实验诊断现状与问题摘要脓毒症一直是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早期病原学诊断、宿主免疫状态评估、凝血功能异常,作为脓毒症实验诊断的三个关键问题,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但也存在诸多挑战。

对脓毒症的这些关键问题进行剖析,可以提高脓毒症实验诊断水平,为提高患者存活率提供帮助。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自身组织和器官损伤,危及生命的疾病。

如果不及早识别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脓毒症通常由细菌感染所致,也可能是病毒、寄生虫或真菌感染的结果,是许多感染性疾病的共同死亡途径。

脓毒症的流行病学负担难以准确估计,据报道,全球每年新增脓毒症患者达5 000万例,病死率为20%,每年可致1 000万例死亡[1 , 2 , 3 ]。

围绕脓毒症,全球已开展数百项临床试验,仍无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2 ]。

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开展适当的临床管理是降低脓毒症风险和影响的关键。

感染病原体种类、宿主免疫反应失衡,以及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影响脓毒症预后的重要因素。

因此,病原学快速诊断、免疫状态精准评估、凝血功能异常和器官功能障碍早期发现,成为脓毒症患者临床管理最重要的实验诊断问题。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以及机器学习等分析手段在临床上的探索性应用,让大家看到解决以上问题的曙光。

例如,利用极速PCR技术快速明确病原体种类及耐药性,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绘制脓毒症免疫图谱并结合机器学习对患者进行分型,以及使用黏弹性试验、凝血激活分子标志物、内皮损伤分子标志物等非常规指标进行早期凝血障碍诊断,无论对脓毒症早期诊断,还是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基于此,本期刊策划脓毒症实验诊断专刊,讨论脓毒症实验诊断的现状与问题。

希望加强读者对脓毒症实验诊断的关注,以期提高脓毒症临床管理水平,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帮助。

尽早启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对于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创伤性脓毒症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创伤性脓毒症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创伤性脓毒症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创伤性脓毒症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脓毒症患者146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预后分为存活组(120例)和死亡组(26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6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1 h内抽取肘静脉血,检测并比较血清Presepsin水平,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分析血清Presepsin 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组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418,0.366,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resepsin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53(95%CI:0.624~0.866)(P<0.05)。

结论:脓毒症患者入急诊科时的血清Presepsin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可作为指导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急性创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而创伤性脓毒症作为急性创伤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亦相应地升高[1]。

创伤性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可进展至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故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全面综合性的治疗对改善创伤性脓毒症预后具有关键性的作用[2]。

已有较多研究表明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Presepsin)相对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等传统的炎症指标,其在脓毒症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4]。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脓毒症(sepsis)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的血液或组织中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急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广大学者对脓毒症的研究在理论上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和基因水平,但临床上始终没有有效的特异性治疗,危重症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面对目前严峻的形势,中医药在脓毒症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危重病救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脓毒症是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传统的中医学并没有提出“脓毒症”的概念,因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故多将其归入“外感热病”范畴。

又因《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又将其归属于为“伤寒”。

诸多医学家认识到,中医书籍中的“温毒”、“疔疮走黄”、“疽毒内陷”之大部分可归为现代医学脓毒症的范畴,脓毒症的大部分临床表现可分属祖国医学“外感热病”、“温毒”、“走黄”、“内陷”症的范畴,中医学发展历史中始终贯穿着对“脓毒症”的研究,而且中医学在治疗脓毒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的认识《黄帝内经》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刘清泉提出脓毒症基本病机为“正虚毒损,络脉瘀滞”。

正气虚弱,邪毒入侵,正邪相争,人里化热,热毒炽盛,耗气伤阴;正气不足,毒邪内蕴,内陷营血,络脉气血营卫运行不畅,导致毒热、瘀血、痰浊内阻,瘀滞络脉,气机逆乱,进而令各脏器受邪而损伤,脏腑功能失调,引发本病。

王今达等将脓毒症中医病因病机概括为毒邪入侵,导致正邪交争、正气耗损、邪毒阻滞、正虚邪实。

若出现热毒炽盛,即为毒热证;若出现败血阻滞,即为瘀血证;若出现脏腑虚损、阴阳逆乱,即为急性虚证:赵淳指出,脓毒症“病机多为素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衡,又因外感毒邪、创伤、烧伤、大手术等使热、毒、瘀、湿等入内侵犯机体,正虚邪盛,正不胜邪,气机逆乱而发病,严重者脏腑受损,甚者阴阳离决。

脓毒症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脓毒症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脓毒症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盛志勇;姚咏明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24)2
【摘要】脓毒症是严重创(烧)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
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已成为临床危重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近年来,对脓毒症及其相关术语的含义给予了更新和发展,并达成共识。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日益加深。

动物模型中脓毒症早期干预效果令人鼓舞,但其临床实验性治疗尚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总页数】1页(P79)
【作者】盛志勇;姚咏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脓毒症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J], 尹海燕;王珊;叶小玲
2.常用生物标记物在脓毒症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J], 艾红梅
3.脓毒症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及展望 [J], 丁鑫;钱占红;任存霞;白雅雯;荣宝山;樊烜婷
4.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现状与展望 [J], 郑毅隽;钟鸣
5.中西医免疫治疗脓毒症现状与展望 [J], 熊旭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及进展

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及进展

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及进展摘要目前,脓毒症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单纯西医治疗脓毒症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脓毒症的西医治疗用药较多,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远期疗效欠佳,中医治疗脓毒症遵循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以达到活血化瘀、祛湿解毒之功效。

本文将综合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脓毒症的现状及治疗进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脓毒症研究现状研究进展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发生率高,一旦发生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尽管近年来抗生素的研究不断更新换代,抗感染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但脓毒症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1]。

脓毒症可由各种类型的感染引起,但其涉及到多器官、多系统的反应,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医认为,脓毒症属于伤寒、温病范畴,中医学发展至今,在治疗脓毒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势[2]。

为更好的治疗和预防脓毒症,我们分析总结了过去一年内我院及其他医院治疗脓毒症的治疗经验,分析目前临床上治疗脓毒症的现状及治疗进展,现报道如下。

1 病理病机脓毒症临床上病情进展迅速,最常受累的器官是心脏,常引发心肌损伤,并可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致死率高。

约有二分之一的脓毒症患者会伴随心肌抑制,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损害,心脏扩大、射血分数下降等。

中医理论指出脓毒症的基本病机多为:阴阳气血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素体正气亏虚,加之感染、大手术、创伤等使疲、毒、湿、热等侵犯机体,正不胜邪,导致气机逆乱而发病,严重者损及脏器,甚者阴阳离决。

中医辨证治疗,王今达等[3]研究认为,脓毒症的中医理论遵循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并进而提出了“三证三法”的治疗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三证即为毒血证、淤血证和急性虚证。

分别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固脱为治疗原则。

辨证依据为:临床辨证若出现热毒炽盛,为毒血证;出现败血阻滞,为瘀血证;出现脏腑虚损、阴阳逆乱,为急性虚证。

脓毒症诊治进展情况汇报

脓毒症诊治进展情况汇报

脓毒症诊治进展情况汇报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脓毒症的诊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就脓毒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一、脓毒症的诊断。

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对于救治患者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SIRS标准、SEPSIS-3标准和SOFA评分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培养、炎症因子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诊断。

近年来,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脓毒症的诊断,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二、脓毒症的治疗。

脓毒症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器官支持治疗等。

在抗感染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休克、代谢紊乱等并发症,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细胞因子拦截剂、免疫调节剂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脓毒症的预防。

预防脓毒症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源、提高抗感染能力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规范使用抗生素,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慢性疾病患者,也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四、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脓毒症认识的不断深入,脓毒症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目前,国内外有关脓毒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层出不穷,涉及病理生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研究成果为脓毒症的诊治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综上所述,脓毒症的诊治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推动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不断完善脓毒症的诊治体系,为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临床医生加入到脓毒症的研究和救治工作中,共同努力,为控制和治疗脓毒症做出更大的贡献。

创伤后脓毒症的外科控制

创伤后脓毒症的外科控制

二 、 伤 后 脓 毒 症 的诊 断 创
上述脓 毒症 的有关 概念虽然易 于理解 , 但在临床实践 中 作为诊断标 准却 相当 困难 。 目前 并没有统 一的创伤 后脓毒 症 的诊断标准 , 因此尤其是在没有典型临床表现 的患者诊 断
非常困难 , 只能 根 据 病 史 、 状 和体 征 综 合 判 断 。 症 1 史 及 高 危 因 素 : 伤 后 脓 毒 症 患 者 首 先 有 创 伤 病 .病 创 史 , 其 是 开 放 性 损 伤 、 合 伤 以及 重 要 脏 器 如 心 肺 、 道 等 尤 复 肠
继 发 的感 染 。
少 , 后 2 病 死 率 大 幅 度 降 低 , 创 伤 后 几 天 到 几 周 由 伤 4h的 但 脓 毒 症 及 多 器 官 功 能 衰 竭 引 起 的 病 死 碍 仍 然 高 达 4 % 以 墨 5 上 。如 何 在 外 科 治 疗 中预 防 和控 制 创 伤后 脓 毒 症 的发 生 , 对 于 降低 创 伤 患者 病 死 率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有 关 概 念
19 年 8月 美 国 胸 科 医 师 学 会 危 重 病 学 学 会 ( h 91 Te
Am ei a le e o rc n Col g fChe y iin s Ph sca s, ACCP/S cey o i c l o it fCrt a i
C r M dc e S C 在芝加 哥 召开联 合会议 , 脓毒 症相 ae e in ,C M) i 对
丁俊涛 汪 学伦 方 荣新
【 摘要 】 创伤是较常见的死亡 原因 。创伤后脓 毒症 引起 的病死率 居高不下 。要 提高创伤后 脓
毒 症 的 诊 治水 平 , 须 明 确 有 关创 伤 后 脓 毒 症 的准 确 定 义 以 及 诊 断 标 准 。合 理 的 外 科 处 理 能 显 著 降 必

脓毒症治疗的现状与新进展

脓毒症治疗的现状与新进展

脓毒症治疗的现状与新进展肖为【摘要】脓毒症是感染导致的以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尽管对脓毒症的认识不断加深、脓毒症指南不断更新、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医护技术与医疗设备的改善,脓毒症的发生和死亡状况却并未明显改善,其已成为危重病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和急救医学研究的热点.在脓毒症的集束化治疗中,抗生素、液体复苏、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的疗效相对肯定,但在糖皮质激素、血糖控制、肾脏代替等方面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08【总页数】5页(P1425-1429)【关键词】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液体管理;机械通气;肾脏代替治疗;血糖管理【作者】肖为【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ICU,长沙 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如引起循环功能障碍则称脓毒性休克。

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全世界每年约有1800万例脓毒症患者,病死率达28%~50%,随着研究的深入,脓毒症的早期诊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脓毒症的患病率仍逐年增加,已由原来的1.5%增加至6%[1]。

脓毒症与ICU住院率、总住院天数的延长以及住院病死率密切相关,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数据显示因脓毒症而入院的人数占ICU总人数的50%以上[2]。

据调查每年用于脓毒症的治疗费用达170万美元,占ICU患者费用的40%,是ICU其他患者费用的6倍多[3]。

1 早期液体复苏和液体疗法对于严重脓毒症、脓毒症性休克,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与预后密切相关。

2008年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指南提出,对低血压或血乳酸升高>4 mmol/L的脓毒症患者应立即进行液体复苏,而不是延迟至ICU收住后再进行。

创伤后脓毒症的预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伤后脓毒症的预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伤后脓毒症的预警-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表时间:2019-07-23T15:02:18.2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5期作者:李云党[导读] 本文将从创伤后脓毒症预警研究的现状,意义,困难和趋势做出描述。

(凉山州会理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会理 615100)经研究发现,在重症病员中经过失血性休克、骨折、烧伤、颅脑损伤等等严重创伤后,由于疾病原因或者使用镇静剂,患者大多意识不清,血流灌注差会导致缺血低氧、伤口感染及应激反应、胃肠道麻痹等,这些因素极易发生感染,或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这是导致患者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研究重点是降低创伤后脓毒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本文将从创伤后脓毒症预警研究的现状,意义,困难和趋势做出描述。

1.创伤后脓毒症预警研究的现状值得临床推荐的治疗措施有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低潮气量通气、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重组人活化蛋白C抗凝治疗、免疫调理方案等等。

虽然有这样多的治疗措施,但是创伤后脓毒症的发病率及其引发的病死率仍然未能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脓毒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另一方面,脓毒症并发症发病凶险,发展极快,一旦明确诊断,即使运用最先进的治疗手段和措施也无法有效遏制它的发展过程。

正因为如此,进行脓毒症预警研究就非常重要,如果能够进行早期预测并且进行早期干预措施,就有可能降低创伤后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目前有以下几类指标可用于预测脓毒症的发生:⑴心率特征;⑵营养标志物;⑶急性期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⑷免疫功能指标;有以下指标用于预测脓毒症的不良结局:⑴常规临床指标;⑵评分系统;⑶急性期反应蛋白;⑷细胞因子及黏附因子;⑸免疫功能指标;⑹血管活性及免疫调节神经肽;⑺凝血系统指标;⑻心肌损害标志等等。

由于患者的年龄、背景各不相同,这就导致精确预测脓毒症的发病及结局就很困难。

创伤弧菌脓毒症治疗的研究现状

创伤弧菌脓毒症治疗的研究现状

创伤弧菌脓毒症治疗的研究现状
卢中秋;邱巧檬
【期刊名称】《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1)003
【摘要】创伤弧菌性脓毒血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是沿海地区发生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实验研究表明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奈替米星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有较好疗效,头孢哌酮+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奈替米星、奈替米星+多西环素联用效果更好。

临床研究表明早期临床诊断、早期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尽早外科手术切开减压引流清创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总页数】4页(P226-229)
【作者】卢中秋;邱巧檬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浙江温州3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5.3
【相关文献】
1.头孢哌酮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血中mCD14的影响 [J], 卢中秋;梁欢;李景荣;邱俏檬;周铁丽;章圣辉;胡国新;吴斌
2.脓毒症凝血机制及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治疗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J], 刘晓蓉;任新生
3.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创伤弧菌脓毒症的护理 [J], 郑丽华;李江闽;王彦芬;施云弟;刘火根;郑文娇
4.早期血浆置换在创伤弧菌脓毒症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J], 方俊杰;陈珊;陈晨松;陈乾峰;陈娟
5.慢性肝病患者并发创伤弧菌脓毒症研究现状 [J], 洪广亮;卢中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的规范治疗及最新进展

脓毒症的规范治疗及最新进展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遵守消毒和隔离制度,减少院内感染的发 生。
提高医疗质量
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脓毒症的发生率。
04 脓毒症的护理与康复
脓毒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 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 吸氧或机械通气。
维持内环境稳定
监测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平衡 和血气分析,及时纠正内环境 紊乱。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认知方式,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的发生。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提高生活质量。
05 脓毒症的未来展望
脓毒症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调控基因表 达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脓毒症中,基 因治疗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 疫功能等途径来改善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
控制感染源
及时诊断并处理感染病灶,采 取有效抗感染治疗,防止感染 扩散。
营养与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 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给予肠 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脓毒症患者的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
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被动运动、 关节活动等。
液体复苏
01 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给予适当的液体复 苏,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输出量。
02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过量输液引起肺水 肿和心功能不全。
03 对于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血管 活性药物。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及时使用机械通气,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 不足。

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7
相关概念
1991年芝加哥标准(ACCP/SCCM)
感 染:指微生物在体内存在或浸入正常组织,并在 体内繁殖和产生炎性病灶。
菌血症:指循环血液中存在活体细菌,其主要诊断 依据是阳性血培养。病毒血症,真菌血症等。
败血症:泛指血液中存在微生物或其他毒素,这一命 名不够准确,建议不再使用。
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27
(二)日本望月的MOF诊断标 准
肺衰竭:必须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心衰竭:心搏骤停或心肌梗死或CVP大于20cmH2O (1.96kPa)或房室传导阻滞。
肝衰竭:总胆红素>51.3μmol/L (30mg/dl) , GOT、PT>100U。
消化道衰竭:呕血、便血、呕吐咖啡样物, 或手术发现出血。
应,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信号转导通路(G蛋白、各种蛋白激酶家族、JAK激 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和核因 子- B(NF- B))在调控病理生理反应中发挥关 键作用。
精品文档
11
SIRS是机体对各种刺激失控反应
局部炎症反应 : 炎症反应和抗炎 症反应程度对等, 仅形成局部反应。
SIRS占优 MODS
CARS占优 免疫功能障碍
13
脓毒症的概念
脓毒症(Sepsis) — 感染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 — 脓毒症 + 急性器官功能不全 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 脓毒症 + 液体复苏难以纠正的低血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2024年NEWS联合血乳酸对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范文

《2024年NEWS联合血乳酸对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范文

《NEWS联合血乳酸对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篇一一、引言脓毒症是因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重症医学领域中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尽管脓毒症的救治率有所提高,但其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

因此,准确评估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NEWS(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联合血乳酸检测在评估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

2. 方法(1)NEWS评分: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呼吸、体温等)进行评分,用于早期预警和病情评估。

(2)血乳酸检测:采集患者静脉血样,测定血乳酸水平,用于评估组织氧供和灌注情况。

(3)数据收集与分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NEWS评分、血乳酸水平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分为不同组别。

(4)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1. NEWS评分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NEWS评分的增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NEWS评分在评估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 血乳酸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血乳酸水平升高提示组织氧供和灌注不足,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随着血乳酸水平的升高,患者的病死率逐渐增加。

血乳酸检测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3. NEWS联合血乳酸评估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将NEWS评分与血乳酸水平联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NEWS评分可以反映患者的整体病情,而血乳酸水平则可以反映组织的氧供和灌注情况。

脓毒症的研究进展综述

脓毒症的研究进展综述

脓毒症的研究进展综述摘要:脓毒症是一种由于细菌或者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该疾病容易进展为一些更加严重的疾病,如脓毒症休克、多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常常并发于烧伤、外科手术、严重感染等疾病发展中。

当病患患有脓毒症时体内炎症细胞释放出的炎症因子会给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的损伤,同时脓毒症还会造成T淋巴细胞凋亡,微血栓增多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治疗中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国内外医学领域从未放弃对脓毒症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有效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脓毒症的病死率正在不断下降。

本文对脓毒症的定义、发布机制以及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综合论述。

关键词:脓毒症;研究进展;发病机制;治疗引言:脓毒症一直是医学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全球每年脓毒症的患病人员就有超过1900万人,为降低脓毒症的死亡率国内外一直在对脓毒症进行研究,由于一直未找到具体的治疗药物,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一直以防止并发症出现为主要干预措施,这也是一直以来脓毒症研究的重点。

从当前的数据情况上来看,脓毒症的死亡率正呈现逐年下降的状态,可见对脓毒症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成效,但是想要切实做好脓毒症的治疗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下面对近年来脓毒症相关的一些研究内容进行简单概述,以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一、脓毒症的定义随着对脓毒症的研究不断深入,脓毒症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20世纪90年代初脓毒症的定义在美国首次提出,其标准就是机体感染的同时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两条以上特点。

接着在2001年国际上提出了脓毒症定义的第二个版本,该版本对脓毒症的定义非常复杂,在临床诊断应用起来非常麻烦,所以该版本很少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随着对脓毒症的认识和了解不断加深,发现在一开始提出的脓毒症定义过于宽泛,脓毒症不仅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所以在2016年对脓毒症又提出了全新的定义,也就是我们现在了解到的版本,在定义中指出脓毒症是一种由于机体对感染反应失控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流行诊断与救治的现状

脓毒症流行诊断与救治的现状

脓毒症流行诊断与救治的现状
王建纲;雷晋;卫好国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0(014)016
【摘要】@@ 脓毒症(sepsis)是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常为严重创伤/烧伤、大型手术、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和重度中毒等患者的致死性并发症.
【总页数】3页(P557-559)
【作者】王建纲;雷晋;卫好国
【作者单位】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山西,太原,030003;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山西,太原,030003;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山西,太原,0300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01年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关于脓毒症诊断的新标准 [J],
2.《拯救脓毒症运动:2008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解读(三)病源学诊断和抗生素的应用 [J], 马海英;赵鹤龄;程彤;申丽旻
3.血磷和降钙素原检测在脓毒症早期诊断的应用现状 [J], 于颖;孟建中
4.中国脓毒症流行病学现状 [J], 江伟;杜斌
5.分子生物学时代脓毒症病原诊断的现状和挑战 [J], 王帆;文力;温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

脓毒症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

脓毒症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吴健锋;裴飞【摘要】近年来,随着对于脓毒症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抑制被认为是脓毒症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之一.目前,多项基于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临床研究初步表明免疫治疗将会为脓毒症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文章从固有免疫抑制和适应性免疫抑制以及免疫调理联合抗炎等方面介绍脓毒症的治疗.【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9(032)001【总页数】6页(P37-42)【关键词】脓毒症;免疫治疗;免疫抑制【作者】吴健锋;裴飞【作者单位】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0 引言脓毒症是由宿主应对感染的免疫反应紊乱所引起的一个高度复杂的综合征,也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致死病因之一。

随着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SSC)指南在临床诊治中的广泛开展[1],1h内使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和多种器官功能支持手段的规范应用已经让脓毒症的短期病死率下降到20%左右[2-3]。

在最新的脓毒症3.0中,脓毒症被重新定义为感染后宿主免疫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衰竭[4]。

近年来,随着对于脓毒症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抑制被认为是脓毒症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5]。

目前,多种免疫药物(胸腺肽α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的临床研究初步表明免疫治疗将会为脓毒症治疗带来新希望。

因此,文章从固有免疫抑制和适应性免疫抑制以及免疫调理联合抗炎等方面介绍脓毒症的治疗。

1 固有免疫抑制治疗1.1 干扰素γ 干扰素γ(interferon-gama, IFN-γ)是由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

在体内,IFN-γ可以上调病原识别受体进而有利于抗原提呈细胞完成抗原信息的呈递,抑制T淋巴细胞凋亡以及激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逆转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抗原(monocyt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mHLA)DR的表达降低[6]。

分析对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分析对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分析对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ICU接收的脓毒症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P<0.05)。

结论:ICU脓毒症患者展开预见性护理可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脓毒症;预见性护理;并发症脓毒症是指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若未能有效控制,进展至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增加病死率。

脓毒症主要引起寒战、发热、心慌、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需进行积极液体服务、感染控制及对症治疗稳定病情,但患者病情严重,风险因素较多,涉及治疗、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落实预见性护理,主动防范相关危险因素,促进患者良好恢复[1]。

为此,本次研究对预见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的干预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ICU接收的脓毒症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35例。

患者符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版》相关标准;排除免疫功能性重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5岁-85岁,平均(64.58±3.87)岁,原发疾病:重症肺炎15例,腹腔感染10例,泌尿系统感染10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4岁-85岁,平均(64.18±3.49)岁,原发疾病:重症肺炎14例,腹腔感染12例,泌尿系统感染9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遵医嘱抗感染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等,发现患者病情恶化及时通知医生并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临床试验表明, 无论脓毒症患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应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 50 mg ) 对死亡率没有明显改 性如何, 善。虽然治疗组更早出现休克逆转, 但重复感染的几率更大 。 [8 ] Annane 等 对 1995 - 2008 年多项临床试验进行 Meta 分析发 现, 脓毒症皮质类固醇治疗组 28 d 的总病死率为 35. 3% , 相对 38. 5% ) 。 12 5 ~ 11 d )低 于对照组( 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 项长期( 28 d 病死 或中等剂量氢化可的松( 200 ~ 300 mg / d) 治疗试验中, ICU 驻留时间缩短 4. 5 d。 休克逆转次数增多, 率显著降低,
2224
第 33 卷第 21 期 2011 年 11 月 15 日

三 军 医 大 学 学 报 J Third Mil Med Univ
Vol. 33 ,No. 21 Nov. 15 2011
流动力学支持、 呼吸支持、 控制病灶、 使用抗生素、 肾替代治疗、 抗凝治疗、 营养支持、 恰当使用镇静剂 / 麻醉剂、 免疫调理等。 2003 年, 参与拯救脓毒症战役(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 行动 的 11 个学术团体的 44 位专家, 以大量文献资料为基础, 按照 询证医学的基本原则, 共同商讨和制订了脓毒症治疗指南, 推 荐了多达 40 余项治疗建议, 应该说这是目前关于脓毒症治疗 [2 ] 方法较权威的指导性意见 。 随着更多的国际学术组织加盟 拯救脓毒症战役行动, 近年来召开了包括 55 位国际专家参加 的统一意见研讨会, 会议内容主要是利用循证医学方法来评估 此前标准的质量并对所提建议进行优化, 以达到对治疗指南补 治疗指南 提出了 2008 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 充更新的目的, [3 ] 。值得向临床推荐的治疗措施包括: 包括早期目标
1. 4
严格控制血糖
1 组资料通过对 ICU 内 1 548 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
证明严格控制血糖在生理范围内( 80 ~ 110 mg / dl ) 较经典控制 血糖阈值( > 215 mg / dl)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治疗组死亡率 为 4. 6% ,对照组死亡率为 8. 0% ; 其中, 在 ICU 内治疗超过 5 d 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受益最大。治疗组还降低 ICU 内患者菌血症 [9 ] 发生率达 46% 。但是, 最近一项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观察 到, 胰岛素强化治疗非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反而增加低血糖和其 [10 ] 并发症的危险性 。该研究认为, 将血糖控制在 180 mg / dl 或 较 81 ~ 108 mg / dl 可降低死亡率。因此, 有提议血糖控制 稍低, 上限应该是 140 ~ 180 mg / dl, 血糖在 80 ~ 110 mg / dl 可造成葡 萄糖缺乏, 使心肌能量供应不足, 并造成大脑低血糖。
directed therapy,EGDT ) 、 低潮气量通 指导性治 疗 ( early goal气、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 严格控制血糖、 重组人活化蛋白 C ( rhAPC) 抗凝治疗、 免疫调理方案等。
1. 1
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
实施积极的早期复苏治疗, 甚至苏目标除要求使中心静脉压 、 基本满意外, 更要求使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70% , 为此可采 血管活性药物和输血等手段, 以达致目标。一项临 用增加输液、 床研究共有 263 例患者被纳入, 治疗组与对照组 28 d 病死率分 [4 ] 别为 33. 3% 与 49. 2% ; 60 d 病死率分别为 44. 3% 与 56. 9% 。 自 2001 年至今, 大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了 EGDT 的有效性 和治疗价值 。值得说明的是, 国际上对于 EGDT 还存在许多 争议, 特别是 Rivers 资料中患者的代表性和复苏终点指标受到 EGDT 真正的 从严重脓毒症指南的实施过程来看, 质疑。同时, 认知率和达标率仍然较低, 进而影响了 EGDT 的临床实际应用 效果。
症, 如处理不当, 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和死亡。 创伤后伤道 / 创面局部感染、 肠源性细菌 / 毒素移位均可导 致脓毒症( sepsis, 也有人翻译为全身性感染) 。 脓毒症被定义 为由感染 引 起 的 全 身 炎 症 反 应 综 合 征 (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 MODS 的重要原 是诱发脓毒性休克、 因。如何降低创伤后脓毒症及 MODS 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正成 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
Treatment of posttrauma sepsis is in a depressing status predic— — deserves attention tion study—
Liang Huaping1 ,Yao Yongming2 , Wang Zhengguo1 ( 1 Department 1 ,Institute of Surgery Research,Daping Hospital,Third Military
尽管严重创伤后原发伤处理及支持治疗已取得进展, 但创 伤后脓毒症的发生率及其引发的病死率仍未降低到可接受的 水平。笔者认为, 如能早期预测创伤后脓毒症及死亡结局, 并 对高危伤员实施早期干预措施, 则可有效降低创伤后脓毒症的 发生率及病死率。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筛选准确度更高的创伤 后脓毒症预警指标并建立多指标联合应用的预警公式 。 业已证明, 感染是创伤伤员负伤 5 d 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也 是仅次于休克的致死原因 。尽管清创术、 组织修复术和抗生素 的应用均取得长足的进展, 但感染仍然是创伤伤员的常见并发
第 33 卷第 21 期 2011 年 11 月 15 日

三 军 医 大 学 学 报 J Third Mil Med Univ
Vol. 33 ,No. 21 Nov. 15 2011
2223
5404 ( 2011 ) 21-2223-04 文章编号: 1000-
专家述评
— —预警研究值得重视 创伤后脓毒症的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The Key Project of“Twelfth Fiveyear Plan”for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LA ( 2011 ) . 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g Huaping, Tel: 8623-68757411 , Email: huaping_liang@ yahoo. com. cn
400042 ;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2
Burn Institute,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 100048 ,China)
[ Abstract] Although progresses in early management of original injury and supporting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 have been achieved,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sepsis following traumatic injury have not been reduced to an acceptable level yet. We suggest that early predictions of both sepsis occurrence and death outcome of posttrauma,and early intervention for highrisk traumatic patients would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posttrauma sepsis. Future work will include screening more accurate parameters and setting up formulae comprising multiple parameters for prediction of posttrauma sepsis. [ Key words] trauma; sepsis; prediction
1 2 1 梁华平 , 姚咏明 , 王正国
( 400042 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一研究 1 2 室, 创伤、 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 100048 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 ) 创伤; 脓毒症; 预警 [ 中图法分类号] R63 [ 关键词]
[ 文献标志码] A
[基金项目] 全军医学科技 “十二五” 科研重点项目( 2011 ) [作者简介] 梁华平, 男,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担任中国人道救援医学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微 会副会长, 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 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 中国灾害防御协 EMDS 会救援医学会理事, 全军战创伤急救与卫勤学组主任委员, ( 欧洲巨噬细胞 / 树突状细胞学会) 会员, ESS( 欧洲休克学会) 会员, 《中华外科杂志》 “863 ” 等十余种期刊编委等。承担国家 项目 1 项, , “97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4 项 项目分题 2 项, 全军科研课题 5 项, 重庆市课题 2 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分别署名 2 、 3) 、 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1 项( 署名 3 ) , 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4 1、 2、 5) , 项( 分别署名 1 、 三等奖 1 项( 署名 1 )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13 项, Email: huaping _liang 获得授权 5 项。 电话: ( 023 ) 68757411 , @ yahoo. com. 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