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音史》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六代乐舞:黄帝时的乐舞叫《云门大卷》;唐尧时的《大咸》;虞舜时的《韶》;夏禹
时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周武王的《大武》。
2、《成相篇》:战国时期荀子参照民间歌曲的结构编写的一首歌词,它可能是后世说唱音乐
的最初形式。
3、大司乐:周王朝的音乐领导机构,是世界上出现得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
机构。培养对象主要是王和诸侯的长子、公卿大夫的弟子,以及由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
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世子、国子们学会统治之术,而不是为了让他们将来亲自去表演这类东西。
大司乐贵族子弟学习乐与礼,是为了让他们懂得礼乐制度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有效措施。
4、采风制度:周朝制定的一种收集民间歌曲的制度。周王朝从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通
过采风来了解民意,改正施政中的错误。采风整个过程:①派人采集民间歌曲②派人筛选和修改歌词③由国王亲自审查其内容是否违反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以及决定对选中的歌词如何利用。
5、八音:周代把不同的乐器制作材料分为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
“八音”。
6、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以振动弦分的长度代表音的高低关系的律制,称作“三
分损益律”。《管子·地员篇》中记载的五声音阶的计算法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音律计算方法。
7、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更加发展了的说唱形式。常是成本的长篇说唱形式,音乐非常复
杂,突破了一个宫调一个曲牌的范围,已经能够适应表现内容较为复杂的故事。它的音乐结构,由多种多样的曲式单元所组成。最早出现于11世纪北宋时期,首创者是民间艺人孔三传。
8、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属于板腔体)、皮黄腔(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声
腔组合而成)。
二、问答题
1、远古至周代时期的乐器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远古时期的乐器,主要以打击乐和管乐器,乐器的构造简单,就地取材,并出现二音,三音的音阶形式。例如鼓,早期是陶土制的,到殷代才是木制和铜制;还有磬、足鼓等。管乐器有埙,陶制,顶端有吹口,埙体上有按音孔。夏商时期的乐器,已有发展水平较高的乐器,乐器的材料也有青铜器的出现,制作较为精美,并且音域扩大,有半音音阶的出现。河南辉县商代墓葬中出土三个陶埙,可吹出十一个音,可见音域扩大,并能吹出复杂的曲调。
河南出土的五音孔陶埙,有连续出现的半音。周代时期的乐器进一步发展,并且形制和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造型精美。并出现了弦乐器,琴和瑟。十二律与七声音阶已具备。如陕西出土的中义编钟,造型精美,每口钟上可奏出两个音。琴,右手拨弦,左手按弦,更变弦长来发出不同的乐音。瑟,只弹散音,一弦一音
6、元代杂剧和南戏音乐有什么特点?
答:元代杂剧——元杂剧的音乐属曲牌体,其曲牌来源于大曲、诸宫调、词调、和其他旧曲。以唱曲为主,所用音乐称“北曲”,主要应用七声音阶,多跳进,音调奔放豪爽,激越粗犷,节奏比较强烈豪放。这种音调特征表达当时广大的被压迫群众对当时的统治的激愤之情。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剧本注重舞台性,漠视生活外
部形态真实,以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
实生活相结合。
南戏——1、宫调的使用不受限制,可以随时换韵。
2、演唱上突破杂剧一人主唱的形式,增添了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音乐风格婉转细腻,常采用五声音阶。
4、音乐曲牌的运用,使南戏形成一种固定的联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