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
结题报告
襄阳市第四十中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襄阳市第四十中学王书国
一、课题提出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我们的第二轮新课改实施的时间还不长,有些教师还不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很好的运用教学新策略,致使目前不少的课堂教学出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练习而练习,更多的只是因为要“体现新理念”而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已,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
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实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2、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3、少年、儿童心理学研究揭示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根本动力是少年、儿童心理内部矛盾,即少年、儿童的需要和少年、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能否掌握知识技能,既依赖于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依赖于学生能否产生生动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是简单地“授予”或“移植”,而应是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其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引
导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和形成个性。
三、概念界定
案例是一典型的舶来语,英文是case,也称个案,事例、事件等。美国学者卡根.(D.M.Kagan,1993)对课堂案例的定义是:“课堂案例是对真实的课堂情景的一种描述,这种情景包括与所要澄清的和要解决的目标问题有关的所有事实”。我国著名学者顾泠沅教授认为:“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事件。在叙述这个事件的同时,人们
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事件加上精彩的点评。
综上所述根据在众多的教育学术杂志和教学网络资源中出现的教学案例,目前国内教育教学案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未完成案例(opened case)。是指教学案例尚未完成,是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引起的教学前的案例设计,是一种尚未经过师生操作的案例,是教师在课前对所教内容的一种详尽的探讨和对新教学观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记录与思考。我们称之为教学设计型案例。另一类是已完成案例(ended case),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后的进行反思和探索后形成的案例。它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典型事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主题的事件及行为的真实记录。我们称之为教学反思型案例。是教师针对一个真实的具体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事件进行的反思与探讨,是对实践中存在的或者发生的事实的再现与思考。
根据这种观点,案例的设计与开发不仅是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一种动力,它还代表了观察和组织再现现实的一种方法。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案例的设计与开发可以被认为是教师用来清晰地表述他们的观察和表明他们的教育学理念的一种有用的工具。它能有效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从自己的教学体验中获得有益的东西,或从撰写案例、分析他人的案例以及相互交流中强化自己的决策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基于以下基本观点:
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关键因素,不同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先进的课程理念、精心设计的教材要
靠教师在不同的课堂实践去体现。如何适应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
的教学策略,如何适应问题性、情境性的教学,如何促进学生适应
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科学教
育教学策略需要学习和提升。)
教学案例研究既包括教师教的策略,也包括学生学的策略(要通过教的策略的研究和改革影响学生学的策略,才能使科学素养的
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关键是教师的教,但归根结底是学生
的学,要实现这种转变很重要的一点是评价策略,对学生的学习策
略予以正确的评价。)
教学案例研究既要有理论作背景,更要有可操作性(不同情境下的教学策略应有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基础,更要
以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为研究对象,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不断扩展
和更新。)
教学案例研究是多元的和综合的(教学案例研究需要学科教育专家和中学一线教师的合作,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应整
合为教育教学一体。)
教学案例研究是灵活的、可适应的(教学既有一般的教学策略,但同时由于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别,要注意教学策略的差异性和
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