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共39页
r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方法培训-2015.11.27
![r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方法培训-2015.11.27](https://img.taocdn.com/s3/m/543e210214791711cc791745.png)
第四步:计数细胞
• 计算公式:
需要的细胞悬液量(ml)=每个培养孔需要加入细胞数量 /(100,000)×需要使用 的细胞稀释液量 (ml)/ 计数的每ml细胞数量 (106 / ml)。
• 所需细胞悬液:
A(ul)=(2.5×0.5/ 细胞计数)×1000µl 补加体积(ul)= 500-A
• 注:手工计数细胞数不得低于50个; 机器计数不得低于2.5×106/mL。
阳性抗原PHA
抗体、显色液
其他试剂
无菌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建议分装使用) 1 × PBS洗液(pH7.2-7.4): 可配置10×PBS母液,稀释使用,0.22um滤膜过滤灭菌 双蒸水或去离子水(高压灭菌或0.22um滤膜过滤灭菌) 细胞培养液:建议分装使用 RPMI1640培养液 台盼蓝染液(0.4%)或其他细胞染色液
尿沉渣板进行 死细胞不能区分 血细胞计数时应该 计数 用0.4%台酚蓝进行 活细胞的染色 3ml淋巴细胞 PBMCs层分离不 分离液,全血 好 进行1:11640 稀释后注入 3ml淋巴细胞分离 液,全血进行 1:11640 稀释后注入 洗板后加显色液
步骤
加入淋巴细胞分离 液的量在6ml,而且 直接将全血注到淋 巴细胞分离液液面
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方法)
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
T-SPOT.TB 技术原理
1
2 3 4
T-SPOT.TB 检测试剂、组份
T-SPOT.TB技术操作流程(SOP) T-SPOT.TB操作常见问题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
两种IGRAs用于商业诊断:
T-SPOT®.TB
(ELISPOT-based IGRA) Gold (ELISA-based IGRA)
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原理
![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16df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8.png)
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原理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是一种由免疫细胞产生的重要分子信号物质,对机体的免疫反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γ干扰素释放实验是一种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检测特定细胞(通常是T细胞)对某种刺激物质引起的γ干扰素分泌反应。
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样本的准备:γ干扰素释放实验通常使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或组织细胞作为细胞样本。
这些细胞样本可以通过静脉采集外周血或组织活检等方式获取。
在实验前,需要对细胞进行处理,如离心、洗涤和培养,以确保细胞的状态良好并有足够的数量。
2. 刺激物质的选择:γ干扰素释放实验中常用的刺激物质主要包括抗原、药物或其他具有免疫刺激性的物质。
抗原可以是病原体的特异性成分,如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或多肽。
药物刺激物可以是某些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的免疫反应。
刺激物质的选择应该与样本来源和实验目的相匹配。
3. 实验方法的选择:γ干扰素释放实验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如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POT(酶联免疫斑点法),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的需要和可用设备的条件。
比较常用的方法是ELISPOT法,该方法可以评估单个细胞生产γ干扰素的能力,形成的斑点数量与细胞产生的γ干扰素水平成正比。
4. 数据分析:γ干扰素释放实验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通常,根据刺激物质和实验目的的不同,可以采用差异分析、统计学方法等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了解细胞免疫功能的信息。
通过γ干扰素释放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机体对刺激物质的免疫反应程度和免疫调节功能。
这对于疾病的诊断、药物研发和免疫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γ干扰素释放实验是一种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方法,通过检测特定细胞对刺激物质引起的γ干扰素分泌反应来评估免疫反应的程度和调节能力。
干扰素生产工艺(共45张PPT)
![干扰素生产工艺(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d302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c.png)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3.4.菌体收集
连续流离心机:冷却的发酵液,16000 r/min离心收集。菌体保存:-20℃冰柜,不超过12个月。检测:干扰素含量、菌体蛋白含量、菌体枯燥失重、质粒结构一致性、质粒稳定性。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4 干扰素的别离纯化工艺过程
4.1、干扰素别离工艺过程 4.2、干扰素的纯化工艺过程
第十页,共45页。
免疫调节活性机制
对巨噬细胞的作用:IFNγ可使巨噬细胞外表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增加,增强其抗原递呈能力;此外还能增强巨噬细胞外表表达Fc受体,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抗体包被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干扰素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较为复杂,可受剂量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在抗原致敏之前使用大剂量干扰素或将干扰素与抗原同时投入会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而低剂量干扰素或在抗原致敏之后参加干扰素那么能产生免疫增强的效果。在适宜的条件下,IFNγ对B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其增殖。IFNγ能增强TH1细胞的活性,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但对TH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因此抑制体液免疫功能。IFNγ不仅抑制TH2细胞产生IL-4,而且抑制IL-4对B细胞的作用,特别是抑制B细胞生成IgE。
第三十四页,共45页。
〔4〕初级别离
盐析: 4M硫酸铵,2℃~10℃,搅匀,静置过夜。离心:连续流离心机,16000 r/min保存:收集沉淀,粗干扰素,4℃保存。
第三十五页,共45页。
4.2、干扰素纯化工艺过程
溶解粗干扰素沉淀与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与浓缩阳离子交换层析与浓缩凝胶过滤层析无菌过滤分装
第十二页,共45页。
1.5.干扰素生产工艺路线〔1〕
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原理
![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6ac0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6.png)
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原理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是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产生的,对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γ干扰素的释放实验可以用来检测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也可以用来评价特定病原体感染、免疫细胞功能、自身免疫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反应。
1. 细胞治疗法的原理:γ干扰素释放实验主要是通过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然后经过体外培养处理,刺激其释放γ干扰素。
在培养过程中,添加特定的激活剂(如病毒、细菌成分或特定抗原)刺激PBMCs。
刺激后,PBMCs 中的T细胞被激活并释放γ干扰素。
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γ干扰素的浓度,可以间接反映患者免疫系统对刺激剂的反应能力。
2.γ干扰素的检测原理:γ干扰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流式细胞术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
其中,ELISA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ELISA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对γ干扰素进行捕获和检测,可以测定培养液中γ干扰素的浓度。
流式细胞术可以利用荧光修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检测PBMCs中γ干扰素的表达;RIA方法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鉴定γ干扰素。
3.激活剂的选择:γ干扰素释放实验中的激活剂选择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激活剂包括病毒成分(如病毒感染的细胞裂解液)、特定抗原(如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细菌成分(如脂多糖)等。
选择合适的激活剂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免疫细胞,并促使其释放γ干扰素。
4. 结果判读:γ干扰素的释放实验结果一般用γ干扰素的水平来表示,通常以累积浓度(pg/mL)作为评估指标。
通过对照组(如正常人群)和患者组进行对比,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比如,如果患者的γ干扰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可以提示免疫功能受损;而如果γ干扰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则可能存在其中一种免疫反应异常。
γ干扰素释放试验标准操作流程
![γ干扰素释放试验标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05d7d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8.png)
γ干扰素释放试验标准操作流程γ干扰素释放试验标准操作流程概述•γ干扰素释放试验(gamma interferon release assay)是一种用于检测某些感染病原体引起的细胞免疫反应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说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实验步骤、数据分析等内容。
前期准备1.确保实验室拥有所需设备和试剂。
2.准备受试者血样(采用血液抽取方法)。
3.验证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1.血样准备–将采集的血样转移到合适的试验管中,确保血样完整且无凝块。
–使用离心机离心血样,将血细胞和血浆分离开来。
2.细胞培养–取得合适的细胞培养板,加入培养基。
–将离心后的血细胞加入培养基中,控制细胞密度在合适范围内。
–孵育细胞,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刺激试剂添加–在培养的细胞上加入激发剂,如特定抗原。
–同时设置阴性对照(如未加刺激剂的细胞)和阳性对照(如已知患者血样)。
4.孵育试验–将细胞培养板放入恒温箱中,保持合适的孵育时间和条件。
–注意观察培养过程中的任何异常变化,记录相关信息。
5.液相检测–采用合适的方法(如ELISA等)检测培养液中的γ干扰素水平。
–按照厂家指南操作试剂盒,记录结果并进行质量控制的数据分析。
1.收集所有实验数据,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受试者样本的γ干扰素水平测定结果。
2.进行质量控制分析–首先,检查实验数据是否符合预期的范围。
–其次,对比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水平,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3.数据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判定受试者是否对特定抗原产生γ干扰素反应。
–结合临床资料和相关标准,进行结果的解读和诊断。
结论•本文提供了γ干扰素释放试验标准操作流程的详细说明,以帮助实验室完成该项实验。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可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分析部分应根据实验目的和临床背景进行合理解读,以辅助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IFN-γ体外释放检测法
![IFN-γ体外释放检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c5ee9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7b.png)
IFN-γ释放试验结核病潜伏感染检测是结核病诊断中的一大难题,结核菌感染者大部分(约90%)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临床检测及X光胸透不能发现异常状况。
此外,由于儿童普遍实行卡介苗计划免疫,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因不能区分卡介苗免疫与结核菌感染而无法应用。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 IGRA)将结核菌特异性抗原加入受试者的血液标本或者含有分理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培养基中进行孵化,如果受试者受到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那么被结核菌激活的记忆T细胞就会对这些特异性抗原产生反应,发生增殖分化并释放出γ-干扰素以及其他一些细胞因子,通过检测γ-干扰素的释放水平来判断是否存在结核菌感染。
整个试验体系中,对于结核菌特异性抗原的选定是至关重要的。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诞生的早期曾使用PPD作为特异性抗原,由于PPD成分不单一,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理想。
后来研究者开始使用ESA T-6和CFP-10作为抗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ESA T-6(早期分泌抗原靶6000蛋白)和CFP-10(培养滤出液蛋白-10)的蛋白编码来源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中的一个菌种特异性基因片段,称为region of difference 1(RD1)。
这个基因片段不存在大部分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以及所有的牛型分枝杆菌(包括卡介苗)中,因此ESA T-6和CFP-10作为抗原的特异性相对于PPD要高的多。
牛γ-干扰素与人γ-干扰素、鼠γ-干扰素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3%和47%。
陈颖钰等在发表的文献《人IFN-γ体外释放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克隆表达了人IFN-γ基因,利用纯化的重组IFN-γ免疫小鼠,用所获得的单抗及兔多抗建立了检测人IFN-γ的夹心ELISA。
分别用牛结核菌素、禽结核菌素、牛重组IFN-γ作为检测抗原,用建立的夹心ELISA方法测定,结果均为阴性反应,说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良好。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45页文档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45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398ae83f242336c1fb95ea4.png)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的诊断价值探讨(高感染率背景下的研究结果)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的诊断价值探讨(高感染率背景下的研究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16f24c3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4.png)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的诊断价值探讨(高感染率背景下的研究结果)刘旭晖;乐军;张忠顺;肖和平【期刊名称】《中国防痨杂志》【年(卷),期】2010(032)012【摘要】目的评估在中国结核分枝杆菌高感染率背景下,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对于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以上海市肺科医院2005-2010年完成的201例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及后续随访结果为研究资料,其中结核组(A组)69例、结核科医务人员组(B组)56例、肺癌组(C组)22例、普通肺炎组(D组)20例、健康对照组(E组)30例.应用T-SPOT.TB(Oxford Immunotec,Abingdon,UK)试剂盒检测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对于2种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特异性分泌蛋白: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结果 A组阳性率91.3%(63/69),B组阳性率17.9%(10/56),C组阳性率27.3%(6/22),D组阳性率10%(2/20),E组阳性率6.7%(2/30).A和C组阳性率较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和D组较E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升高的趋势.B组IGRA阳性率较E组显著升高,取中位工作年限3年为分界线,工作年限大于3年者IGRA阳性率27.6%(8/29),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4.14,OR=5.33.结论在中国普通人群的高感染率的背景下,γ-干扰素释放试验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病依然有一定价值,但对于肿瘤病人的鉴别诊断特异性不强;随着暴露级别的增加,IGRA的阳性率亦增加,IGRA用于更高的暴露级别人群(如结核相关医务人员)的诊断价值可能不高.【总页数】5页(P801-805)【作者】刘旭晖;乐军;张忠顺;肖和平【作者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200433;同济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200433;同济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200433;同济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对于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应用 [J], 刘旭晖;肖和平2.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TB-IGR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 顾莉敏3.结核感染T细胞γ 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J], 王华;甄拴平;高涛4.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J], 王健;刘欣5.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J], 傅志辉;骆虹妹;彭明珠;黄弘;郭伟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扰素释放试验
![干扰素释放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3f99521af12d2af90242e679.png)
• 人体接触 MTB 后,根据机体的防御和免疫状态 、细菌数量、毒力及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有不同的结局,可以接触后无感染、潜伏感染 或感染后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发病后可以未经 治疗而自愈、经治疗后治愈或迁延不愈。临床接 诊的患者或体检者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1.机体防御状态良好,接触菌量少时,由呼吸道 进入的 MTB,可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的黏 液捕捉并为纤毛运动形成的喷嚏、咳嗽、咳痰等 动作清除掉;经消化道进入的 MTB 可与唾液和 食物等混合,大部分被胃液和酶消灭,部分经肠 道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下机体的天然屏障可以完 全阻止 MTB 的入侵,机体不产生针对 MTB 的 免疫应答。
• 根据文献报道,下列情况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服用三环类抗抑郁症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T 细胞活化抑制剂或 NTM 感染、过敏状态、 糖尿病、严重细菌感染、烧伤及应用糖皮质激素 导致的粒细胞升高,IGRAs 可呈现假阴性。
• IGRAs 是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结核病的重要辅助 手段,但其不是确诊和排除结核病的“金标准” 。
二、IGRAs 检出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
• 对既往有结核病史(治疗或未经治疗)或明确的 结核病证据者(钙化淋巴结、肺内典型的钙化或 陈旧结核病灶),无结核病中毒症状,但 IGRAs 阳性,表明机体曾经患过结核病,不能代表目前 为活动性结核病,亦不能根据阳性检测值的高低 判断结核病的转归。
• 2.临床有典型的结核病中毒症状,影像学等检查 结果支持结核病的诊断且临床排除了其他疾病者 ,IGRAs 阳性支持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
• IGRAs 是基于检测以 MTB 特异性抗原在体外刺 激 T 细胞产生γ- 干扰素的原理为基础的体外免疫 诊断技术,其检测结果判断的是受检宿主的 T 细 胞是否对 MTB 特异性抗原有记忆,因此其临床 意义为检测机体是否感染过 MTB。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640c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c.png)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是用来评估药物从给药系统中释放出来的速度和程度的一种试验方法。
以下是50条关于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的描述:1. 体外释放度试验是通过模拟体内环境,评估给药系统中的药物在一定时间内的释放情况。
2. 该试验通常使用离体器官、动物模型或人体模拟环境来模拟体内条件,以便预测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情况。
3.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可以帮助药物研究人员了解给药系统的释放动力学和释放机制。
4. 药物在给药系统中的释放速度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系统的结构和材料等。
5.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的结果可以为药物的剂量设计、给药系统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6. 常见的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包括体外扩散法、溶解度试验、渗透试验等。
7.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来确定。
8.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不同剂型的药物,包括口服制剂、注射剂、贴剂等。
9.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可以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放置、振荡等实验条件来模拟体内环境,以便获得更真实的结果。
10. 体外释放度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于制定药物的给药方案和疗程。
11.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12.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助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13.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给药系统的释放性能,比如微球、缓释剂等。
14.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释放速度和程度,以优化治疗效果。
15.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采样技术来监测释放动力学,比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等。
16.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可以使用不同的体外模型来模拟人体内的生理条件,以便更真实地评估药物的释放情况。
17.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不同药物在相同给药系统下的释放性能,以便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型。
18.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给药系统在相同药物下的释放性能,以便优化给药系统的设计和制备工艺。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00e37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f.png)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莫伟平;钟玉钗;陈占铃;张泳仪【摘要】目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结果不确定原因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19例筛查结核病的体检者的QFT-GIT结果,比较分析ITRS、发生率及结核杭原(TB Ag)管、空白对照(Nil)管、丝裂原阳性对照(Mitogen)管的IFN-γ浓度。
对ITR、标本进行复查,分析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
结果年龄段在46岁-94岁的患者ITRs发生率高于1岁-30岁和31岁-45岁年龄段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首次检测的ITRS标本经过复查发现,不确定的为100例(91.74%),确定的为9例(8.26%).两组研究对象的TBAg-Nil与Nil的IFN-γ浓度之间并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确定组患者Mitogen-Nil的IFN-γ浓度高于不确定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经复查为确定的患者阴性6例,阳性3例。
结论 QFT-GIT检查不确定性结果出现的几率相对较低,和检测期间的技术以及测试者的免疫情况等存在较大联系,并且实验操作者务必控制技术因素,进而使得ITRs发生率减小,若是出现ITRs,主治医生就应该联用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MTB感染的诊断。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9(008)001【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QFT-GIT;结核分枝杆菌;不确定结果;感染【作者】莫伟平;钟玉钗;陈占铃;张泳仪【作者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5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QFT(QuantiFERON-TB Gold)是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IFN-γ release assays, IGRAs),其基础就是MTB具备特异性抗原TB7.7(p4)、ESAT-6、CFP-10的混合多肽,进而使得肝素化全血内的各种细胞活性被激活,之后凭借ELISA定量检查的方式,并且结合多肤抗原体外反应最终释放IFN-γ,如此就能够查看机体是不是感染了MTB。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7db5cee09e314332396893de.png)
注:细菌学阳性为菌培和涂片检测方法其中一种或两种结果为阳性。
肺结核辅助诊断
IGRA可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性诊断指标
Wang等报道了在台湾大学医院开展的平行比较IGRA和涂片镜检的 研究结果。
•IG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和89%,涂片镜检分别为56% 和58% •IGRA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和82%,远高于涂片 镜检的67%和47%
结核γ -干扰素释放试验
郭建惠
死亡最多
结核流行情况
1/3
每年900万/170万
TB感染的诊断方法
涂片法 培养法 PCR 结核抗体/抗原 检测 TST IGRA 标本
痰液或其他体液
痰液或其他体液
痰液或其他体液
血液或其他体液
皮下注射
血液
检测 类型
活动性结核
活动性结核
活动性结核
活动性结核
活动性结核 潜伏结核感染
3.1 菌培/涂片 断
肺结核的辅助诊
解决的临床问题
类似实验和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
样本分类 肺结核病 总数 721 细菌学阳性 444 WT(+) 591 进口(+) 564
单一肺外结核病
结核合并其他疾病 合计 灵敏度
35
30 786
5
9 458 58.3%
28
18 637 81.0%
29
17 610 77.6%
皮科
眼科
生殖中心
解决的临床问题
A. 大幅提高结核感染的检出能力,可用于肺结核等结核感染的辅 助诊断,特别是对于痰涂阴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 B. 使用高特异性抗原,有效避免卡介苗干扰;可用于非结核杆菌 肺部感染、肺炎等疑似病例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C. 使用全血进行测试,克服痰涂、菌培和分子检测肺外结核取样 难的问题,可有效检出肺外结核; D. 可用于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器官移植等临床治疗 前的结核感染排查 E. 特殊人群的结核筛查:如糖尿病人等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86169e7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9.png)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胡金伟;张丽;桑国耀;顾挺【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B-IGRA方法检测经本院临床证实的235例结核病患者,101例非结核性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释放水平,同时与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及结核抗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TB-IGRA对结核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86.4%,均高于其他几种结核病检测方法 ,且具有较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95.7%,阴性预测值为74.2%.结论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辅助诊断结核病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6(034)006【总页数】3页(P704-706)【关键词】γ-干扰素;结核性疾病;诊断价值【作者】胡金伟;张丽;桑国耀;顾挺【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1;R52结核性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所致的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人群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800万新发病例,约140万人死于结核病。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发病率位居全球第二位[1]。
对结核病的有效控制则有赖于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2],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TB-IGR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3]。
干扰素的作用PPT课件
![干扰素的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aee13e6f1aff00bfd51ea4.png)
2. 产生机理: • 病毒与细胞DNA中干扰素基因的“抑制物”结合,
消除抑制作用,导致产生特异mRNA合成干扰素。 • 干扰素被释放以后进入另一个细胞,与细胞“作用
第26页/共40页
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概念
1. 分离 RNA samples
4. clone
3. interferon gene
表达载体
2. RT- PCR
AMV RT
cDNA (template) mRNA
5. 蛋白表达
8. 治疗病毒感染
7. 剂型
第27页/共40页
6. 纯化
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抗病毒机理 作用于机体细胞内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传导等一系列 的生物化学过程,启动基因合成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 多肽链的合成,阻断了病毒的繁殖,使病毒不能在机体 内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基因工程干扰素的免疫增强机理 增强免疫器官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消毁能力,调节细 胞和体液免疫而达到免疫自稳功能,降低应激反应等目 的。
• 这明确地说明灭活的流感病毒的侵入,可诱导细胞产生一种可 溶性蛋白质去干绕病毒的繁殖。这种蛋白质命名为干扰素 (interferon,IFN)
第4页/共40页
• 干扰素基因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该序列早在5亿~l0亿年前就存在于生命细胞的 基因序列中,是生物体内一种古老的保护因子。
• 它通过对细胞一系列其它基因组的诱导和抑制作用,调节细胞功能,防御外来物 质特别是异种核酸的侵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
•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许多科学家就发现了在 两个以上病毒混合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出现在 病毒之间的拮抗作用,也就是病毒之间的干扰 现象。对于病毒干扰现象的分子机制,以及寻 找引起干扰现象的活性物质得研究一直被科学 家所关注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结果解读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结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b4eb75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6.png)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结果解读检验科的工作繁琐而单调,除了每天的整理标本、上机实验和仪器维护,实验结果的正确解读也是检验师必备的技能。
γ-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s)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于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体外免疫学方法,但是有些临床或检验同行对该实验结果的解读有一定的偏颇,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GRAs检测的基本原理为感染者体内致敏的T细胞,在体外再次接受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激活的效应T细胞能够产生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通过对IFN-γ的检测可以反映机体是否存在MTB 感染。
再看报告单时,我们会看到四个指标,分别为:IGRA-N、IGRA-P、IGRA-T和TG-IGRA。
IGRA-N,即阴性对照管。
在对全血T淋巴细胞培养时,加入物质为缓冲液,它反应了患者的免疫基础水平。
一般情况下,该值远低于阳性对照管,但在一些特殊疾病状态下,如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该值会接近于阳性对照管,影响实验结论。
IGRA-P,即阳性对照管。
在对全血T淋巴细胞培养时,该培养管加的激活剂为植物血凝素(PHA),PHA可激活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继而分裂增殖,释放淋巴因子,是干扰素的诱导剂。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该值会远高于阴性对照管,但在一些免疫力低下,如HIV感染者或是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该值往往比较低,几乎接近于阴性对照。
IGRA-T,即样本检测管,在对全血T淋巴细胞培养时,该培养管加的激活剂为MTB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如果检测者体内有结核杆菌致敏的T细胞,当加入以上两种抗原时,会迅速激活体内的效应T细胞产生特异性IFN-γ。
TG-IGRA,即实验结论,通常为阳性、阴性或不确定。
该实验结论由IGRA-N、IGRA-P和IGRA-T三个检测值套用专门的公式计算而来,因此该实验结论与以上三个值的变化密切相关。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8529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5.png)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潜伏感染的新型方法。
随着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感染率增长,对于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文将介绍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潜在意义。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感染是指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并未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状态。
许多人可在体内携带结核分枝杆菌长达数十年而不发生疾病,但一旦免疫系统出现缺陷,潜伏感染者就可能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从而对公共卫生产生严重威胁。
准确地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对于疾病控制和预防至关重要。
传统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结核菌素试验(TST),也就是皮内试验。
TST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尤其是对于已经接种过卡介苗的人来说。
TST还需要两次看护,且容易受到个体免疫状态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相比之下,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非感染者的高度识别力,因此成为了一种更加准确和便捷的潜伏感染检测方法。
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体外诊断试验,通过检测T细胞在受体细胞中产生的γ干扰素来判断机体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该试验主要包括两种商业化的检测方法,即ELISPOT和ELISA。
ELISPOT通过检测分泌的γ干扰素来确认T细胞的活性,而ELISA则通过检测γ干扰素的浓度来间接反映T细胞的活性。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通过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本来进行检测,不需要多次看护,且产生的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
近年来,γ干扰素释放试验已经在临床诊断和公共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诊断方面,γ干扰素释放试验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公认的结核病潜伏感染检测标准。
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药疹诊断中的意义
![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药疹诊断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412ba0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0.png)
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药疹诊断中的意义
江佳;翁孟武
【期刊名称】《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4(030)003
【摘要】药疹的发生与T细胞密切相关,T细胞类型、细胞因子释放途径均有可能影响免疫应答的类型.多数发疹型药疹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而γ-干扰素是迟发型变态反应中的一种重要介质,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原理就是将药疹患者致敏的淋巴细胞在体外与可疑致敏药物共同培养,后者可刺激T细胞产生较多的γ-干扰素,通过ELISA方法测定后有助于明确药疹的致敏药物.
【总页数】3页(P158-160)
【作者】江佳;翁孟武
【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朱雪峰;王霞芳;吴妹英
2.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 [J], 何世贵;王道峰;房三友
3.γ干扰素释放反应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谢莉;马玙;高微微;李传友;张宗德;陈效友;古书香;邢爱英;郑素华;刘忠泉;陈曦;韩喜琴
4.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刘国威;梅早仙
5.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刘国威;梅早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