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题联》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隐题联》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隐、访、禅”等 14个生字,学会“苏、访、曾”等 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一些表示谦虚和尊敬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丈对待苏轼前后态度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苏轼题写的对联的巧妙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懂得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以貌取人。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一些表示谦虚和尊敬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丈对待苏轼前后态度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苏轼题写的对联的巧妙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懂得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以貌取人。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丈对待苏轼前后态度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苏轼题写的对联的巧妙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懂得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以貌取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读过很多古诗,谁来给大家朗诵你最喜欢的一首诗?
2.老师这里也有两首诗,同学们读一读,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出示古诗《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
3.这两首诗歌都是大诗人苏轼的诗。
同学们对苏轼都有哪些了解?
生谈了解。
出示苏轼资料: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苏轼的诗。
板书:《灵隐题联》
5.对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教师适时指导“灵隐”和“联”的含义。
灵隐:灵隐寺,位于杭州。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一般挂或贴在墙壁、柱子上。
含上下两句,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是汉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叫作春联。
6.关于灵隐寺的对联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出示阅读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2)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课文,划生字,做标记。
(3)读到感兴趣的句子写写体会,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苏轼的什么故事?
三、认识生字
1.课文中走出来一些汉字朋友,你能认识这些朋友吗?
隐访禅曾寺繁扮尚哼悦凡闲判词
(1)去音认读;
(2)注音领读。
2..识字小能手: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如拆字法等。
(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
3.识字指导:
“寺”字读“sì”不要读成“shì”。
“闲”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门”,里面是“木”。
“曾、哼、竟”三个字的后鼻音要发音到位,“打量、和尚”后面两个字“量、尚”在词语中都读轻声。
4.齐读;开火车读。
5.词语练习:
学生运用生字扩词。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先自由朗读,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小组成员合作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价并纠正读音。
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
(3)小组展示,老师相机指导。
读后评议。
1.看来大家对课文都很熟悉了,谁来讲一讲课文写的是在什么地方,谁和谁的故事,结果是什么呢?
预设:
灵隐寺内,苏轼与方丈交谈,苏轼根据方丈的态度变化给出一副对联,让方丈羞愧的故事。
2.迅速浏览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方丈行为和语气变化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带着自己的情感读一读。
3.交流句子。
(1)方丈上下打量了苏轼一番,见他一副寻常书生打扮,不像富贵人家,皱了皱眉,抬手说:“坐。
”接着,又对小和尚哼了一句:“茶。
”
“坐”“茶”二字要读轻些,读出不耐烦的、轻视的意味。
(2)不一会儿,方丈见眼前这人谈吐不凡,知识渊博,就渐渐堆出一副笑脸来,客气地说:“居士,请坐!”又吩咐小和尚说:“敬茶!”
“请坐”“敬茶”二字吐字要清晰些,读出方丈的客气与尊重。
(3)他连忙双手合十,躬身施礼,说:“请恕老僧眼拙,不识泰山。
请上坐!”一边命小和尚:“快,敬香茶!”
方丈的话要读出恭敬,“快,敬香茶”读快些。
4.教师引导学生将同一类的内容放到一个大部分中。
归纳板书: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5.请同学们从文中方丈的变化,说说你的体会和感受。
五、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的小手是不是也一样会学习呢?让我们来书写生
字吧。
这学期开始我们要学习使用钢笔书写,你会用钢笔吗?
教师指导使用钢笔,重点指导拿笔姿势。
做到:笔尖向下,离纸一寸。
三指用力,掌心空虚。
1.出示生字。
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
苏访曾寺量扮尚茶悦凡讨竟词
2.打开“优教学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想一想哪些生字在书写时不太容易把握,板书笔顺。
(讲解评价标准:正确、规范、端正、整洁。
)
3.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抓住“茶、曾、竟”进行讲解。
“曾”中间的部分不要写成了“田”,且中间部分要写得略扁而宽;
“竟”上半部分的“立”要写得略扁,且下面的横画较长,中间部分是“曰”,注意不能写成了“口”。
4.学生田字格临习生字,教师下堂指导。
5.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
六、巩固提高
1、打开“基础训练-《灵隐题联》”,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文中生字词,开火车朗读词语。
苏醒访问曾经寺庙打量打扮和尚茶叶不悦不凡讨好竟然诗词
2.故事接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些了解。
请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讲讲这个故事,谁先来讲故事的开头?
教师相机找学生接故事。
3.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到灵隐寺去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了解文中的人,相信你们对他会有更多的了解。
二、再读课文,感悟言行
1.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对苏轼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出示句子:“平时,他喜欢访僧问禅,与人探讨佛理。
”
(1)“访僧问禅”是什么意思?“探讨”又是怎样探讨?
拜访佛学深厚的僧人并与他们探讨佛学知识。
“探讨”是苏轼就佛理与人交流意见。
(2)你对苏轼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抓住“探讨”一词体会苏轼是个谦虚好学之人。
同时了解苏轼去灵隐寺的原因。
2.苏轼因喜欢访僧问禅而有了想求见方丈的兴趣。
寺里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方丈呢?孩子们,让我们走进课文,圈画出描写方丈态度的词句,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读画出的词句。
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引导归纳:怠慢——讨好——躬身施礼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怠慢”。
出示句子:方丈上下打量苏轼一番,见他一副寻常书生打扮,不像富贵人家,皱了皱眉,抬手说:“坐。
”接着,又对小和尚哼了一句:“茶。
”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第3自然段中方丈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等细节体会其以貌取人的态度。
指导学生试着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提醒他们注意抓住“打量、皱了皱眉、抬手、哼”等词语表现方丈对苏轼的“怠慢”之意。
(2)体会词语“攀谈”的意思。
攀谈:偶尔碰面后的拉扯闲谈,没有深入交流。
3.小组合作学习
继续浏览课文,体会描写方丈态度变化的句子,并思考:方丈后来表现如何?为什么会“讨好”甚至向苏轼“躬身施礼”?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渐渐堆出一副笑脸、客气”以及他的语言描写体会方丈对苏轼态度上发生的变化。
同时随文理解“等闲之辈”(无足轻重的寻常人)、“敢问”(表示向对方提出问题的同时,附带自谦和尊敬的姿态)的意思。
4.如果你是苏轼,面对方丈对待自己前后态度的巨大变化,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苏轼又有什么反应呢?
师引导归纳:不悦——自谦——起身告辞
5.再读课文,找出苏轼的前后不同表现,说说自己都从中体会到了苏轼怎样
的感受。
预设:
苏轼见他有讨好之意,还是不坐。
(不悦)
苏轼自谦道:“在下乃杭州通判苏轼。
”(自谦)
苏轼见方丈这副模样,话不投机,坐了片刻就起身告辞。
(起身告辞)
6.小组讨论:
既然对方丈做法非常不悦,苏轼为什么还要自谦,并且为方丈写对联呢?
预设:
一方面,体现了苏轼心胸宽广,另一方面为保全方丈面子不好明说,而是通过对联委婉表达了对方丈以貌取人的待客之道的不满。
三、感悟提高,拓展延伸
1.苏轼真是一个谦虚有礼的人,你能从文中画出表示谦虚和尊敬的词语吗?
表谦虚:在下、老僧、眼拙、不识泰山
表尊敬:请坐、敬茶、敢问、尊姓大名、请恕、请上坐、敬香茶
2.小组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谦辞敬语?
出示谦词敬语,学生朗读感受表达效果。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谦辞敬语。
预设:
等候客人用“恭候”,客人来到称“光临”
未及欢迎说“失迎”,起身做别称“告辞”
看望别人称“拜访”,请人别送用“留步”
出门送客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
求人解答用“请教”,盼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
老人年龄说“高寿”,女士年龄称“芳龄”
平辈年龄问“贵庚”,打听姓名用“贵姓”
3.小练笔
几个小伙伴一起讲讲自己知道的与文明礼貌有关的故事,说说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试着用自己从文中学到的语言把它写下来,把你的成果读给伙伴们听,看谁写的最动人。
四、课文小结
孩子们,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待人真诚有礼,切不可以貌取人。
如果以这种方式来评价、判断别人,往往就会犯下故事中方丈的错误。
让我们也像文中大文豪苏轼一样,做一个谦逊有礼的人吧。
五、互动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灵隐题联》”,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