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知识点总结
种群的特征知识点总结
种群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同一物种个体在特定地点的总体。
种群的特征可以通过种群数量、密度、分布、结构和动态等多个方面来描述。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总结种群的特征知识点。
1. 种群数量
种群数量是指某一种群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数量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学特性、环境条件、生态位、竞争关系等。
种群数量的估算通常使用生物统计学方法,比如抽样调查、标记重捕法等。
2.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与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生境面积等因素密切相关,密度过高会导致资源竞争和适应性进化,密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孤立效应和基因流的减少。
3. 种群分布
种群分布是指个体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和分布规律。
常见的种群分布模式有均匀分布、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
种群分布模式与环境因素、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等密切相关,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4. 种群结构
种群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大小结构等特征。
种群结构对种群的生态过程和动态演变有重要影响,也是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重点。
5. 种群动态
种群动态是指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包括增长、减少、扩散、漂移、灭绝等现象。
种群动态与繁殖力、死亡率、移居率、环境压力等密切相关,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
以上是种群的一些重要特征知识点的总结,种群是生物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种群的特征》 知识清单
《种群的特征》知识清单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要准确理解种群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即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2、强调是同种生物,不同种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3、是全部个体的集合,而不是部分个体。
例如,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鲤鱼构成一个种群,而池塘里的所有鱼就不是一个种群,因为它包含了多种鱼类。
二、种群的特征种群具有多种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种群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
1、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它是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比如,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增大;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减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出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会对该地区的人口数量产生重要影响。
4、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种群的特征
高中
第4章
必修3
第一节 群落的特征
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 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在一定的时 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总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 因传递给后代(能自由的交配、繁 殖)。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 本单位。
6/10/2014
例如:山中一群老虎
6/10/2014
6/10/标记重捕法
6/10/2014
二、出生率与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种群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新生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种群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2)意义 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对于一个自然种群 来说,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数是出 生率和死亡率.
图例
年龄比例 幼大于老 幼等于老 幼小于老
出生率与死亡 率大小 出大于死亡 出等于死亡 出小于死亡
种群密度大小 增大 稳定 减小
6/10/2014
五、性别比列
(1)概念:种群中雄雌个体数目的比列. (2)类型:雄等于雌(多见与高等动物, 如黑猩猩) 雄多于雌(如多数昆虫) 雄少于雌(如羊等) (3)意义: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 种群密度。
6/10/2014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 个体,占该种群个体的总数比例。 2.意义: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动, 如城市的人口变化。
6/10/2014
四、年龄组成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意义:预测未来种群变化。 (2)类型: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某海域里的一群鲤鱼
6/10/2014
种群特征:
一、种群的密度
(1) 概念: 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数量。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 群数量越多,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2) 特点:随种群的不同、环境的差异。 1.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2.不同的环境的条件下,同一物种的密度也不同。
种群的特征 知识点
A、增长型,幼年个体数多于老年个体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通过迁入和迁出,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进行了基因交流,如果研究一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出生率高、迁入率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因为生物的繁殖能力和衰老、死亡都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所以种群的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进一步影响种群密度。
可根据年龄组成,预测未来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除图中影响因素外,气候、天敌、传染病等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
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人为的干预,某种群的性别比例改变了,会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5)种群特征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生物知识点总结种群群落
生物知识点总结种群群落一、种群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种群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同一种类个体的集合。
这些个体在遗传上互相关联,并且能够相互繁殖,形成新的后代。
种群是生态学中研究的一个基本单位。
2. 特点:种群具有以下特点(1)个体间遗传关联: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具有很强的遗传关联,它们共享相似的基因组成。
(2)繁殖关联:种群中的个体之间能够进行交配和繁殖,形成新的后代。
(3)空间关联:种群中的个体通常分布在同一地区内,占据特定的生境。
(4)种群大小:种群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二、群落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群落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的集合。
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 特点:群落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群落中包含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相互依赖:群落中的不同生物种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它们通过食物链、共生关系等方式相互联系。
(3)稳定性:群落通常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1. 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种群是群落的组成单位,同时也受到群落环境的影响;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种群的变化会影响到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2. 种群对群落的影响种群对群落有以下影响(1)形成群落的基础:群落由多个不同种类的种群组成,种群的数量和分布会影响到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供给能量:种群通过生物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向周围环境输入能量和物质,成为群落能量的来源。
(3)形成食物链:种群间的掠食和食物链关系,形成了群落食物链的基础,维持了群落的生态平衡。
3. 群落对种群的影响群落对种群有以下影响(1)生境条件:群落提供了种群生存和繁殖的环境条件,包括食物、栖息地、水源等。
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的特征课件一、引言种群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个体所构成的总体。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种群的分布规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数量特征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生存状况和资源利用效率。
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食物资源、栖息地质量、环境条件等。
种群密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种群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种群结构种群结构是指种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大小等个体组成的比例和分布。
种群结构对于种群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种群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种群的生殖力和生存力。
种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受到环境变化、资源利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生殖策略、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
四、种群动态种群动态是指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种群动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种群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
种群动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和迁移率等。
种群动态的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动态,我们可以预测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种群分布种群分布是指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种群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资源分布、种群密度等。
种群分布的变化可能对种群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分布,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适应能力和生态位。
种群分布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境需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论种群的特征是生态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都是种群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1 种群的特征
C 衰退型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 群密度下降。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1)逐个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 (2)估算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时
①样方法 ✓植物或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 ②标志重捕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3)黑光灯诱捕法: 趋光性的昆虫
问题探讨1 10 m
10 m
怎样估算这块草 地中蒲公英的数 量?
①样方法
• 适用范围:一般用于植物,也可用于昆虫卵的数 量调查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植株上的 蚜虫、跳蝻等。
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 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4)性别比例的研究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小结
出生率 直接决定 种群数量 直接决定 迁入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
迁出率
预测变化趋势
间接影响数量变动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
②标志重捕法 • 注意事项:
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②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过分醒目易被捕食。 ③标志符号持续存留时间不短于研究时间。 ④数量变动:在研究期间,没有较多个体的出生和死 亡,也没有较多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 基本步骤:a.确定调查对象 b.确定样方并取样(随机取样)
高二生物:解读种群的特征
高二生物:解读种群的特征【考纲解读】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知识点梳理】
一、种群
二、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和性比
三、种群的数量变化
1、“S”型增长曲线
2、“J”型增长曲线
3、意义
【重点解析】
一、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布局和遗传特征等。
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它是种群最基本的参数。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可变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58 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项目定义特点或意义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①类型②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3.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1)样方法①适用对象: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
②过程: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③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①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密度估算公式初次捕获标记数M个体总数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
考向一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的辨析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参考答案】B技法提炼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统计图(2)曲线图(3)柱形图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种群的特征笔记
种群的特征笔记一、种群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能自由交配、繁殖),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概念的要点:①一定自然区域内②同种生物构成③全部个体3、举例: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一个蜂巢中的所有蜜蜂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是指单位空间(单位面积、体积)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越多。
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2)特点:随种群的不同、环境的改变有差异。
(3)调查方法:①总数调查: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
②取样调查:调查分布范围较大的种群,一般总数调查较难,计数种群一部分,估算种群密度。
1.1样方法(1)取样调查中的两个概念①样方:样方也叫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叫做样方。
②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叫做“简单随机取样”)。
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
③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2)常用取样①点状取样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4—1A,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
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
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4—1B,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
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种群基本特征
种群基本特征【整理】
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空间特征等。
1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
农林害虫的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自然状态下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往往有着很大的起伏,但不是无限制的变化。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率对种群密度都有影响。
2种群的年龄结构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一个种群幼年个体(生殖前期)、成年个体(生殖时期)、老年个体(生殖后期)的个体数目,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①在增长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目少,年幼个体数目多,在图像上呈金字塔型,今后种群密度将不断增长,种内个体越来越多。
②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结构适中,在一定时间内新出生个体与死亡个体数量相当,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
③衰老型种群多见于濒危物种,此类种群幼年个体数目少,老年个体数目多,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3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
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3类:①均匀型分布,指种群在空间
按一定间距均匀分布产生的空间格局。
②随机型分布,是指中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
③集群分布:集群分布又可进一步按群本身的分布状况划分为均匀群、随机群和成群群,后者具有两级的成群分布。
种群的基本特征PPT文档资料
•.
•25
2.均匀分布
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
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
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
(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
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
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
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
•.
•27
小结: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预测变化方
影响数量变动
年龄组成 向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决定大小 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
•28
巩固练习
1.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 B) 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B.一块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 C. 一片森林中的鸟 D. 一条河流中的全部草履虫
•.
•29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
•23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 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
•24
1.随机分布
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 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 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 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 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 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 常体现为随机分布。
确定样方
计 数
计算种 群密度
•.
•7
种群的特征课件
(1)种群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相同物种的 全部个体组成,但不是个体的机械叠加,个体之间能进行相互 交配、基因的交流,形成了一些个体没有而种群特有的特征。
(2)性别比例不是 1 1 的种群并不一定是一个衰退型的种
群,如蜜蜂和蚂蚁等种群。
[典题演练] 1.下列描述中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是( C ) A.小麦田中每平方米有 20 株杂草 B.道路两侧每隔 5 米有一棵杨树 C.一周内飞入某区域的飞蝗占飞蝗总数的 60% D.落叶松在大兴安岭的树林中数量最多
课题调研:信息获取类题目——种群的数量特征 [典范例题] 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 答: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2)据统计,70 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 A 相似,所 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 害虫种群的年龄组成变为图________类型。
解析:杂草不是一个物种,小麦田中每平方米有 20 株杂草 不是种群密度,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 错误;道路两侧每隔 5 米有一棵杨树,这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数量特征,B 错 误;一周内飞入某区域的飞蝗占飞蝗总数的 60%,这是迁入率, 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 错误;落叶松在大兴安岭的树林中数量 最多,这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数量特征,D 错误。
提示:不能确定。因为不知道 A 省和 B 省的原有人口数。
[重难探究]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即同一物种,“全部”即全部个体, 不分性别和大小。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 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知识点总结手写模板
种群知识点总结手写模板一、种群的定义和特点种群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相同物种个体的总和。
种群是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种群有自己的数量、密度、分布、结构、增长率、种群遗传结构和适应性等特点。
1.1 种群的数量种群数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区域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数量可以根据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发生变化。
种群数量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者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会受到环境因素、食物供应、天敌、疾病、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种群密度的变化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1.3 种群分布种群分布是指个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分布状况。
种群分布可以是随机分布、聚集分布或者均匀分布。
种群分布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生态学中的相互关系和种群动态。
1.4 种群结构种群结构指的是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组织结构和组合方式。
种群结构包括了个体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体量结构和分布结构等。
种群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种群的增长和繁衍。
1.5 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个体数量的变化比率。
种群增长率可以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来衡量。
种群增长率的变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环境的变化。
1.6 种群遗传结构种群遗传结构是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遗传物质的组合方式。
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对于了解物种的起源、进化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1.7 种群适应性种群适应性是指物种个体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种群适应性可以通过物种的生理生态特征和行为特征来衡量。
种群适应性的改变可以相关到环境的变迁和世界的气候变化。
二、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结构、增长率和种群遗传结构等问题。
种群生态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和前提。
2.1 种群数量动态种群数量动态研究的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种群数量动态可以通过种群密度的测量和分析来进行研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知识点总结1、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关系图解:①种群密度②出生率和死亡率③迁入率和迁出率④年龄结构⑤性别比例3、种群的空间特征:(1)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分为: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3、种群密度的常见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种群。
①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2)估算法②样方法③标记重捕法④抽样检测法:适用于藻类、酵母菌等体积较小的生物(11页)⑤其他方法:详见生物科技进展(见文末)。
4、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操作程序(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统计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2)适用于双子叶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3)具体操作要求见后面探究实践。
5、标记重捕法:(1)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操作程序(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3)计算公式:●思考:算出的个体总数是否就是种群密度?不是(4)标记重捕法是一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因此存在误差:①某些因素的存在会让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
如:●动物在被捕获一次后,被重捕机会会降低。
●动物具有很强活动性,有时会引起标记物脱落。
●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
●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
②些因素的存在会让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小。
种群的特征
种群是同一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种群有六个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即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2数量特征,每单位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的3遗传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4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有机体之间相互作用,整体上呈现组织结构特性5个体之间差异性6个体水平与种群水平的差异,个体有出生死亡,种群称为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的大小指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
种群相对密度D=n/a.t(n个体数量a地区面积t时间)种群的数量统计:1总数量调查法2样方法3标记重捕法N/M=n/m即样地上个体总数/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样中标记数。
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位置状态和布局),分为均匀分布(形成原因: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随机分布(种群内个体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且资源分布不均匀)成群分布(资源分布不均匀动物的集群现象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种群统计学指标:1种群密度种群的最基本特征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时间出生率) 死亡率(最小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迁入迁出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
年龄锥体1典型金字塔形锥体增长型种群2钟形锥体稳定型种群3壶形锥体衰退型种群。
大多数动物种群性比接近1:1生命表:概括了一群个体接近同时出生到生命史结束的命运。
同生群:一群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
同生群分析: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
生命期望(平均余年)指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
存活曲线 : I型曲线凸型表明幼体存活率高,老年个体死亡率高,比如大型哺乳动物和人 II型曲线呈对角线型,如鸟 III型幼体死亡率很高,如产卵鱼类贝类松树。
种群的特征PPT文档资料
年龄
B.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
•31
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 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3.菜市场上所有大白菜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绵羊
5.一座山上所有老年的兔子
•.
•1
种群特征
一、数量特征: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种群密度 (二)出生率、死亡率 (三)迁入率、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
•20
(二)出生率和死 亡率
2.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相对稳定 c.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降低
3. 意义: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重要因素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空间 特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
•29
评价反馈:
1.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
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
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D
A.46
B.25
C.12
D.100
D 2、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湖泊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②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
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
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
种群的特征有哪些
种群的特征有哪些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下面整理了种群的特征,供大家参考。
数量特征
这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
种群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其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继而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从而形成种群动态。
空间特征
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此外,在地理范围内分布还形成地理分布。
遗传特征
既然种群是同种的个体集合,那么,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但不同的地理种群存在着基因差异。
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传递,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改变基因频率以适应环境的不断改变。
系统特征
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
它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为中心,也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
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通过研究种群内在的因子,以及生境内各种环境因子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机制与规律。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必背知识点附图
1. 1.种群的特征(1)种群具有种群密度(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特征。
2.种群:一定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间接,其中年龄结构可以预测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可以影响出生率(记住,不影响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
4.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5.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的未来变化趋势6.杂草不是一种草,出生率大不一定增长,可能死亡率更大7.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分布范围小,个体大的种群)8.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1)植物和活动范围小和活动力弱的,用样方法,原则是随机取样,取样方法是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
(2)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用标记重捕法,公式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捉的乘以第二次捕捉的除以第二次捕捉中带标记的9.样方的边界上正好有生物,我们用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只计两边夹角10.样方的面积越大,越接近实际值,草本植物的样方一般为1平方米,灌木的16平米,乔木一般100平米11.标记重捕法的时候,标记物不能容易脱落,不能过于醒目。
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或容易被天敌捕食,会造成比实际数量偏大,如果标记的容易被人类捕捉,会造成比实际的偏小12.黑光灯诱捕法范围: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13.抽样检测法范围:适用于微生物。
14.种群的J型增长,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竞争物种,也就是理性状态,数学公式是N t=N0λt,其中N 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N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t表示时间。
15.λ小于1表示衰退,大于1表示增长型,等于1表示稳定型16.增长率大于0,种群就是增长,注意和λ的区别17.数学模型(如J型增长)和曲线图,数学模型更加的直观和准确,曲线图没有公式准确18.当一个种群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最初的一段时间,可以认为接近J型19.J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减去S型增长的数量,是环境阻力减少的数量20.种群的S型增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不是最高点,是稳定的点),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现实状态)21.S型的前期是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个体数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的特征知识点
种群是指一定范围内物种个体的总体,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生态学研究而言,种群是一种基本对象,只有深刻理解种群的特征,才能更好地揭示种群的生存机理,了解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制定科学的保护和管理策略。
本文将从种群数量、种群分布和种群结构三个方面介绍种群的特征知识点。
一、种群数量
种群数量是指某一时间和地点上个体数量的总和。
在现实中,种群数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来入侵生物、生物地理分布、栖息地压力、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等。
因此,种群数量存在各种变化,冬天往往比夏天少,年轻的种群数量要大于老年的种群数量,另外,不同个体间的繁殖能力也会影响种群数量。
二、种群分布
种群分布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上种群的空间分布情况。
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通常根据种群分布的不同类型对其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
其中均匀分布是指个
体分布相对平衡,密度差异不大;随机分布是指个体之间的距离长
度随机,不受环境因素的约束;聚集分布是指个体分布聚集在一起,形成多个群落或聚集区域。
在种群分布的研究中,生态学家们通常会采取一些方法来进行
差异性分析,如控制变量实验、空间推理、成层抽样等等,从而
更好地了解种群分布的规律和变化。
三、种群结构
种群结构是指种群内部不同年龄、性别、大小和生殖能力等个
体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
种群结构主要分为年龄结构和雌雄结构
两个方面。
年龄结构是指个体年龄和生命周期所呈现出的数量和比例变化。
一个年轻而密度增长快的种群,通常会延长生命期并增加种群容量。
雌雄结构是指女性和男性两种性别数量的变化,有些物种女
性的数量更多,有些物种男性的数量更多,这通常与种群的繁殖
和互相竞争的策略有关。
总体而言,了解种群的特征对于科学地了解生态系统和环境的
变化都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掌握种群的数量、分布、结构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保护和管理策略。
比如,对于某些种群
数量极少,分布范围狭小的物种,我们可以通过保护其栖息地及
其周边环境,使种群的数量得以增加,从而达到保护物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