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数学七年级下册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数学七年级下册复习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等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它的根.
4.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二、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 =b,那么a±c=b±c.
2.0的数,结果仍相
等.如果a=b,那么ac=bc(c≠0).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别漏乘.
(2)去括号:注意括号前的系数与符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
移到方程右边,移项注意要改变符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x的系数,得x=m的形式
四、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列方程(组)的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审清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
设:设未知数,设其中某个未知量为x.
列: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解方程.
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答:写出答案(包括单位).
[注意] 审题是基础,找等量关系是关键.
2.常见的几种方程类型及等量关系:
(1)行程问题中基本量之间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①相遇问题:全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②追及问题:甲为快者,被追路程=甲走路程-乙走路程; ③流水问题:v 顺=v 静+v 水,v 逆=v 静-v 水.
1. 顺水航行所用时间+逆水航行所用时间=总时间.
2. 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
3.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 工程问题中的一般相等关系:如果一件工作分几个 阶段完成,那么各阶段工作量的和等于总工作量.
思维导图
第7章 一次方程组
一、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
1.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由三个一次方程组成的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法:从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求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2)加减法:把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五、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消元法:通过消元,把一个较复杂的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简单易解的阶梯形的方程组,从而通过回代得出其解,整个求解过程称为用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三、用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组的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审清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
设:设未知数.
(2)工程问题中的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 ①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
②通常把工作总量看做“1”.
列: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解方程(组).
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答:写出答案(包括单位).
[注意] 审题是基础,找等量关系是关键.
2.常见的几种方程类型及等量关系:
(1)行程问题中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①路程=速度×时间;
②相遇问题:全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③追及问题:甲为快者,被追路程=甲走路程-乙走路程;
④流水问题:v顺=v静+v水,v逆=v静-v水.
(2)等积变形问题中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①原料面积=成品面积;
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3)储蓄问题中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①本金×利率×年数=利息;
②本金+利息=本息和.
(4)销售问题中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①实际售价-进价(成本)=利润;
②利润÷进价×100%=利润率;
③进价×(1+利润率)=售价;标价×折扣数÷10=进价. 思维导图
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五、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六、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含等号用实心圆点,不含等号用空心圆圈”的原则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解不等式的应用问题的步骤包括审、设、列、解、找、答这几个环节,而在这些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列出不等式(组),然后通过解出不等式(组)确定未知数的范围,利用未知数的特征(如整数问题),依据条件,找出对应的未知数的确定数值,以实现确定方案的解答.
思维导图
第9章多边形
一、三角形的分类
二、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三、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和
四、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
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只要满足较小
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若
不满足,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3.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五、多边形的性质
用相同正多边形可以铺满地面的条件:
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能被360o 整除.
用多种正多边形可以拼成平面的条件:
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种正多边形的内角之和为
360o.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用来判断三条线段能
否组成三角形,在运用中一定要注意检查是否任意两边
的和都大于第三边,也可以直接检查较小两边之和是否
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求线段的取值范围以
及在证明线段的不等关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其推论为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补及有两个角的和为90°的三角
形是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中的三角形之间关系,可
运用方程思想来求各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