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一节食物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能力目标(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食物链,建立食物链的概念。(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生物防治的方案。
教学准备(1)每组的游戏卡片和线,针等。
(2)相关的cai课件。
三.教学过程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cai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谚语图片。
(2)想一想:生物间存在什么关系?(1)说出图片所描述的谚语。(2)思考回答:吃与被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分析农田中的生物(1)播放cai:屏幕上出现稻田和草地,稻田里呱呱叫的青蛙,草地里活蹦乱跳的蚂蚱和“闲庭信步”的鸡,一条黑蛇窜来窜去。突然,一只鹰从高空俯冲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观看动画,思考画面上出现了哪些动植物?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进入情境,做好探究活动的准备。
(2)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a.将画面上出现的动植物名称写在卡片上,每种多写一些。
b.按照你发现的现象进行卡片“接龙”。学生分组活动,比一比哪组进行的“接龙”多。让学生动一动,培养探究食物链的兴趣,明确任务,协作学习。
(3)指导学生将卡片“接龙”写下来。“”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
一种生物才叫完整。记录本小组的卡片“接龙”并汇报。如:青草鸡鹰让学生写一写,感性上升到理性。
(4)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a.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
b.你所连的食物链各有几个环节?
c.位于不同环节的动物所吃食物有何不同?
d.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a.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b.观察出一般3~5个环节。
c.查阅信息库,了解动物的食性分三类。
d.讨论归纳出各种食物链一般所具有的特点。让学生议一议,培养学生从点到面分析问题的系统思维。
分析食谱中的生物(1)在上述cai展现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引入“人”,并配以字幕:
民以食为天,食物从何处来?观看思考。让学生找一找,关注人自身,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2)指导学生探究:你的午餐从哪里来?a.列出某一顿午餐吃过的各种食物。
b.分类思考其中哪些食物来源于植物?哪些来源于动物?
(3)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cai展示与人有关的食物来源。连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并汇报展示。
(4)cai展现丰富多彩的食品,展现信息库中的“生态农业”。思考人于动物获取食物方式的根本区别何在?请谈谈你的认识。学生明确人是靠劳动获得食物的。很早人们就懂得了农业,用各种方式改造植物,办起绿色工厂,利用食物链知识造福人类。共3页,当前第1页123
设计生物防治方案(1)cai展现含啄木鸟、猫头鹰在内的食物链场景。(2)说明1只啄木鸟1年能啄食3000多条害虫,1窝猫头鹰可消灭1000多只老鼠,相当于从老鼠嘴里夺回1吨粮食。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3)你还知道那些生物的天敌?
(1)找出画面中的食物链并表示出来。
(2)思考回答。懂得自然界的动物都互有天敌,保护好这些相生相克的食物链关系对人类大有好处。
(3)举出生活生产实践中“巧借天兵”的事例。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从直觉思考问题的顿悟思维。
(4)如果放鸡治菜虫可行吗?分析此方法的不合理性,从而明确设计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从反面分析问题的逆向维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
(5)指导分组设计: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方案。小组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组织学生进行方案发布,并进行评价。方案展示,学习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学会表达、评价,取长补短。
总结(1)评价:采取不同学习方法获取更多知识。
(2)能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补充完整吗?(1)自我评价本节学习的收获和不足。
(2)写出谚语中的食物链。
(3)完成diy。学习延伸
第二节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
2、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
(2)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2)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料,讨论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数量变化,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观察理解第67页示意图,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事物网流动。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师:中国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黄雀是否仅以螳螂为食?螳螂是否也仅以蝉为食?
生:它们并不是只吃一种生物,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生物。
师: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仅仅是形成一条条简单的食物链。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生物,例如,鸟可以吃稻子,也可以吃昆虫;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动物所吃,例如,鸟可以被鹰吃,也可以被蛇吃。因此,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