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消费社会化(一).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转型与消费社会化(一 )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型。伴随着急剧的社会变迁,诸多的消

费失范问题也随之产生。消费失范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的风气,而且也无益于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建构。只有将适度消费、和谐消费以及消费发展这三大原则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并且在日常的消费实践中一以贯之,才不愧为耐用消费品时代的合格消费者。也只有培养出

合格的消费者,我们的和谐消费社会才大有希望。

关键词:社会转型;消费失范;消费社会化

一、社会转型与消费失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型。在经济体制上,我们告别了传统计划经济

体制的羁绊,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在社会组织形式上,我们完成了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在经济发展状况上,我们从一个普遍贫困的社会过渡到一个部分人先富

裕起来的社会;在价值观念上,我们从“越穷越革命”的观念转变为“谁富谁光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消费领域从物质匮乏型社会向初步富裕型社会的转变。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领域的转型,国外学者也给予了关注。正如美国学者戴慧思所言,中国社会发生了“第二次革命”,即消费革命。在这场消费革命中,我们完成了从生活必需品

时代到耐用消费品时代(即现在的小康时代)的转变。在耐用消费品时代,生存型消费让位于发展型乃至享受型消费。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以集体为取向的消费也让位于个人为取向

的消费。个人在消费行为上有更多的选择,其消费自由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应当说,经

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提高了消费品的数量、质量,而且也扩大了消费品的性质、范

围。我们正从一个生产主导型的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的社会过渡,消费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

重要引擎。一方面,社会转型有利于消费环境的好转;另一方面,消费环境的好转又推动了

社会的进一步良性转型。当然,社会转型对消费的影响却还有另一面。

众所周知,中国的转型是一个将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进步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往往借助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大众媒介的帮

助,不断将消费主义的理念输入中国。而此时,由于急剧的社会变迁及其相伴随的文化失序,

中国传统消费观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与搁置;相反,其阴暗面却在一

定程度上逐步显现了出来。这样,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与传统落后消费观念的双重夹击下,

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被空前激发。但是,通过正常的制度化手段又无法满足这些被激起的欲望,

此时消费失范就成为某些个人和群体的选择。应当说,不管是从深度、广度还是危害度上来讲,消费失范对社会的反功能尤炽。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奢侈性消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股奢侈性消费的风潮席卷全国。不仅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

广州等大城市,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西部城市如太原、贵阳、西安等也加入奢侈性消费的行列。据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的奢侈品市场现在的价值约为20 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额的 3%。中国品牌协会的秘书长杨清山估计,到 2010 年,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人群将达到2.5 亿人。难怪有学者在《经济学家》上撰文,将中国称为“奢侈性的新型帝国”。

从群体特征上来看,从事奢侈性消费的一部分是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成长起来的“新富群体”(很大一部分带有暴发户的性质);一部分是对消费特别敏感的部分中产阶级和学生群

体;还有一部分是部分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应当说,不论是挥霍国家公款的部分国家机关

公务人员,还是部分中产阶级、学生群体和“新富群体”,他们的奢侈性消费行为一方面毒化

了社会空气、滋长了败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不利于人与人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也在一

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离轨消费

可以说,奢侈性消费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奢侈性、浪费性,一般还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的;但离性消大不相同,它是在国家法律、法之外行的法消活。像吸毒、嫖娼、公款消、假冒劣商品消等都属于具有离消特征的消陋。部分消

者了支撑他的消陋,不惜采用盗、劫等犯罪手法;部分商家了迎合他的需

要、牟取暴利,大肆制造假冒劣商品。

从一定程度上,离消危害了人民生命安全,乱了社会主市的正常秩序,而且也不利于社会主精神文明建。于离消行,我不能等之。

3.度超前消

近年来“ 老族”、“月光族”、“新族”、“ 翁”等称端。其,上述称只是

超前消一族的形象称呼。超前消是一种“花今天的,明天的事”的消策略。此种消策略有利于大内需、启国内市,有利于消需求的提前足,以提高生活量。但是,消算度失衡却会致多不良后果。

首先,那些分超前的消者(一般以收入居于中上游的年人群体多)会背上沉重的担,陷入“ ————再——再更多的”的怪圈当中。从来看,又

不利于他生活量的提高。其次,度超前消者的父母了子女支付高的用,往往将自己日后用于医、养老等方面的用提前支出,而又不利于他晚年的生活保障。

消失范不重坏了社会的气,而且也无益于社会主和社会的建。因而,必消者行再社会化以便其确立新的消念。而新的消念的生却有于消

念的再掘与再利用。

二、中国消及其代利用

一部人的史,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是一部消史。我每个人都是天然的消者:消的程从我出生开始,直到死亡。中国五千年悠久的社会史中藏着丰富的消思想,

些理念行一番清理,取其精、去其糟粕于我脱消失范的困,建立一个和的消社会将会大有裨益。概括起来,中国的消主要有:

1.等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等制度的基本条。种社会等秩序不

存在于社会的政治秩序中,而且也存在于消践中。孔子就主按差行消,不允“僭越礼”;荀子也要求“ 用以礼,消等差”;管子主:“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

有身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有富家多,无其禄不敢用其。”

按种消,封建族可以“吹笙鼓瑟以塞其耳,雕琢刻以塞其目,五味芬芳以塞其

口”,豪奢侈不,而老百姓“夏不宛喝,冬不害”,持基本生存即可。可,

种以“礼” 欲的方法,只是了足治的消需求,而普通大众来是另一种形

式的奴役。

2.“崇抑奢”消

然在中国史上也有不少学者主“崇奢”,但“去奢从”一直是中国消的主流,中国来以美德。从葛亮《戒子》中“非淡薄无以明志”,到一千多年后司光的“戒子”——《示康》,一直都是在教后要行。

了将的意灌到社会中去,治向于将消与社会理道德捆在一起。

“ 善,奢侈”就成封建社会中居于主地位的消理而在社会上广泛播。由此,在消上,主、反浪就成理文化中基本的主。

当,在的自然条件下,消品尚于短缺段,而非奢侈的消能保生活必需品的最低供,从而保封建社会中力的生存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秩序。

3.“量入出,收支平衡”消

“量入出,收支平衡” 句最早出自《礼·王制》,意即在条件允的情况下,衡量

收入以决定支出。中国人向来信奉“无一身”,在日常消践中也尽量避免出“寅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