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在我们组上第一次教研中,除了按惯例商议了研究课题,制定了教学计划外,对通读教材这个平台,进行了进一步的构建。我们将从“总体把握教材”以及“突出年段学科特点——细节入手”这两个大的板块来开展研究与实践活动。大家把握住了“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的教材总特点,研究活动一步步深入下去。老师们一边研究一边实践,发现了不少问题:课文的文化含量增大,我们该怎样教会孩子阅读?快速阅读怎样避免变为无效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创造性的阅读,那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关注?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这些问题要想用文字来解答,并不难,但要用在教学班级中,却不容易。在一次次的集体教研中,问题的产生,讨论的深入,策略的分解,实效的推测,每一步的研究都在按计划实施,一条条散落的分支,渐渐汇成一条主线。

《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规律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是说,阅读起码应当具备三项功能:一是收集和加工处理符号信息,二是间接认识事物,三是提升和发展自我。

《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既不是个人独立的阅读行为,又不是教师向学生介绍文本文章,或讲解阅读知识与方法的单向信息传递过程,而是要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建立信息通道,进行信息沟通,产生相互影响的复杂的互动过程。

反思过去的阅读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普遍存以下问题:

1、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

把本应是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的阅读,纳入内容分析的轨道,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整合。

2、自主发现少,“牵”“引”求同多。

轻视个人体验、个人理解,往往通过牵引,得出统一答案。

3、忽视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忽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发现。

4、进行的是不完整的阅读训练。

从教学方法说,重精读,轻略读、浏览。从教学过程说,学生多是按教师指令完成指定动作,“计划经济”和“配给制”多于“市场经济”和“自助餐”;从技能说,朗读、默读、背诵都有待加强。

5、教学过程、方法僵化,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教育教学渠道、途径封闭。割断了与现实生活、大千世界的天然联系。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至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多多少少偏离了语文教育的轨道,偏离了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宗旨。

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一)了解学生,定位目标

《标准》对阅读教学制定了明确的总目标,又按年级段制定了阶段目标。在具体落实这些要求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要强调基础性与启蒙性。

(1)了解学生的阅读困难与障碍。

(2)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和生理心理机能。

(3)阅读教学目标指向要注重“三个基本”:基本的阅读能力(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查阅资料、收集处理信息)、基本的语文积累(课标限定的背诵量)、基本的语文素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审美的情趣)。

抓好五个字:识、写、读、背、习。

(二)摆正关系,平等对话

新课程理念强调了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是和历史、和现实的对话,和高尚的人、和高尚的心灵的对话,是充满乐趣的精神生活。阅读教学则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1、“对话”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和文体对话。

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要多读,不要急于写教案,体会出味道来了,才能教出味道。我们只有让自己钻进教材去,读出味道来,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从执迷不悟到恍然大悟;教师只有把厚书读薄了,把几段话读成了一句话,才能胸有成竹、运筹帷幄。于永正老师说:“教法哪来?干法万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由此可见,教师与文本对话何其重要。

提高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水平,对优化课前预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怎么对话呢?立足课标,通读教材

(1)分解

主题式单元并不是必须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的,语文和数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课文相对独立,可以先上,也可以后上,深浅程度是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调整。所以,就这套教材来讲,由于其单元与单元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愿意,是可以打乱顺序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了“奇观”这个单元,完全可以接着上最后一个单元“家园”,这两个单元间倒还可以找到些联系。再比如,第八单元“方法”,如果放在开学时学习也许效果更好,因为这一个单元的材料都是教给学生很好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方法的重要性,可能比先让他们懂得天马的艺术价值更有效用,也是很好的开学教育。

(2)分析

每一个单元,有些课文文质兼美,值得深入品读。具体来讲,这一册教材里面文质兼美的文章有《巩乃斯的马》、《枫叶如丹》、《我喜欢》,基本上都是描写景物的,借此抒情,情景交融,非常有语文的味道。《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潮》、《红树林》也不错,但稍微缺乏一点触动心灵的个性。这些文章至少要用三节课来深入品读,读通,读懂,读出内心的感触来。这些文章还有很好的写作方法,不管是修辞手法,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可供学习、借鉴、效仿的范文,可以随机做一些随笔练习。比如《我喜欢》,学了品了读了背了马上就可以让学生续写“我喜欢……”,可以每人发一页A4的纸,可写多,可写少,还可以插图,然后收起来用文件夹装订成一册,下课后大家都可以传阅,学生写的兴趣很浓,传阅的兴趣也很浓,效果很好。这些文章中的精美文字是要读到在课堂上就能背诵的程度的,把背的时间给学生,比如《枫叶如丹》的第一部分,一边读,一边品,一边就要给时间给学生背诵,然后马上在课堂本上默写,这样一点点的积累,一点点地进到心里去,一学期下来效果就很可观了。

(3)分类

课文可分为篇幅短小的教学内容与长课文

关于古诗,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是请学生起立一个一个的轮流背下去,其他同学听,背完以后给他们加学习分。剩下的时间,请他们先讲自己已经读懂了些什么,然后在关键处进行了剖析和讲解,记了笔记,就结束了。所以,把时间有效地交给学生太重要,同样的四十分钟不同的使用方法,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篇幅短小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照搬这种办法,比如古文《寓言二则》或现代诗歌,长课文则可以抓其精华部分。有时时间有限,就让同桌互背,然后统一默写的方法,也不错。考试时那么多默写的内容要靠平时一点一点地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至于其他的课文,也分不同类别,有些是故事性较强的,有些是说明性为主的,还有些课文更注重思想性,那么就根据其不同的文体进行不同的处理。叙事的文章搞清故事的来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