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融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智融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作者:帅小应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9年第10期

摘 ; ;要:基于计算机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孤岛化”的局面与计算机网络的特殊性,探索将“思政元素”与网络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开始自顶向下设计全过程育人模型出发,分析蕴含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哲学思想,发掘“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旨在实现智育与德育的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计算机网络;德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10-0001-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传统的理工类专业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来育人,智育与德育间相互割裂,不利于系统育人。为此,一些学校正在探索课程思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针对飞行技术专业的特殊性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行办法[2]。杨涵阐述了上海高校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3]。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关系日益密切。朱明等阐述了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挑战,并提出了“以教学为关键、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室为基础、以榜样为动力”的“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4]。这些探索有益于将思想融入专业课堂中,实现专业的全过程育人。

与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相比,计算机网络不仅具有影响面广、信息传播快、双重性等特点,而且与社会网络有着许多相关性、相似性。其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犯罪、安全、不良信息传播等高发的领域。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计算机网络”课程更为自然,也更为迫切。为了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实现专业全过程育人,分析蕴含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哲學思想,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传授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融入先进思想,实现“智德融合”、立德育人。

一、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与全过程育人模型设计

从智慧家居到智慧城市,从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等,计算机网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促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在现实物理社会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网络设备与技术构建了一个网络虚拟社会。

计算机网络体现了多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有着许多相关性、相似性。计算机网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影响面广、信息传播快、双重性等特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令人担忧。如今,网络犯罪、隐私保护、青少年网瘾、网络攻击、网络病毒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对社会产生了诸多的不良影响。

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的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尤为重要。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充分发掘和运用计算机网络蕴含的哲

学思想、“思政元素”等教育资源,实现智育与德育相融合,让计算机网络更好地为美好的生活服务。

人才的培养如同计算机网络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模式的启示,设计了计算机类专业育人的全过程层次模型。为了“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5],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自上而下逐层设计。

首先,人才培养方案中顶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与思想道德素养的专业人才。然后,“计算机网络”课程要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课程的特点将“课程思政”的内涵融入教学大纲中。再把网络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相关“思政元素”相结合,设计教案,组织课堂教学,实现专业全过程育人。

二、计算机网络中的哲学思想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其自身的产生、发展也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探索、揭示网络中的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6-7]。从哲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网络,揭示网络中的哲学,不仅有利于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物质观

世界是物质的,网络虚拟社会以现实世界为物质基础。网络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映射与延伸,其没有脱离也不能独立于现实社会,在互联网中的言行均以一定方式(如电子信息)存在。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计算机网络从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到现在的互联网,其发展经历了“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不对等到对等再到不对等”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思想。这些变化过程蕴含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发展总要经历曲折的过程,只有不断努力与改变才能进一步提升。

(三)对立统一规律

计算机网络的共享及通信特点是与生俱来,要实现开放系统互连,必须遵守相应的协议。初期,网络企业纷纷自行制定协议,推动网络的发展。然而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深入,不同的协议限制了网络应用的普及,TCP/IP协议应运而行,统领互联网。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增加,网络应用与服务的多样性要求网络协议也具有多样性,新的协议不断出现,不断完善扩

充网络功能,网络协议既对立又统一。另外,计算机网络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又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的利与弊,反映了事物的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

(四)质量互变规律

为满足军事等方面快速科学计算的需求,科学家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当计算机的数量越来越多时,需要将彼此独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与升级换代。人们知识的不断积累,会潜移默化地使自身的能力与创造力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挖掘计算机网络“思政元素”的策略

计算机网络是指自治、相互连接的计算机集合[8]。网络中的设备依据网络协议、按照一定的方式(如竞争)获取网络资源,实现相互通信与资源共享,保证网络的有序、稳定、可靠。网络中各种各样的技术蕴含着“谦让、共享、和”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如图2。教师如何发掘蕴含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育人融入智力育人非常关键。同时大学生由于思维活跃、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新鲜事物与不良信息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具有影响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网络上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教师有义务利用好“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明辨是非。

(一)和

网络的稳定运行是基础,设备在网络协议的维系下和平共处。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和”密不可分。从美国国防研究高级计划署的ARPANET到现在ADHOC等,这些网络技术的初衷是为了战争的需要。然而这些技术没有在战场上得到蓬勃发展,却在和平年代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就是说和平促进了网络的发展。《孔子家语·致思》中“铸剑习以为农器”,联合国总部矗立的“铸剑为犁”的雕塑,均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人类历史遭受了无数的战争的创伤,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破坏,只有和平才能使得社会欣欣向荣。“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之一,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共享与奉献

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之一,网络社会中的个体既可能是资源的提供者也可能是资源的接收者。计算机网络影响如此之大、发展速率如此之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源的共享。“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信息服务,为计算机网络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没有共享就没有互联网的今天。网络共享的模式有客户/服务器(C/S)模式和对等(P2P)模式。C/S模式采用了“强帮弱”的设计思想,由服务器为客户提供服务。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打好脱贫攻坚战,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P2P模式设计体现了“人人平等”,采用了“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