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案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精选2篇)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篇1课题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执笔人编写日期执行人执行日期三维教学目标一、考点定位1.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重点难点一、考向探究1.结合XX年北京奥运会独具中国特色的开、闭幕式演出,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继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3. 传统文化继承的基本原则4. 传统文化继承的方法5.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传统文化图片,如古建筑、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及其重要性,阐述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继承案例,如故宫、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分析其继承方法和现状。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提出具体建议。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意义、继承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传统文化继承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六、教学内容6. 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6.1 传统习俗6.2 传统建筑6.3 传统艺术6.4 传统思想7. 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与挑战7.1 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7.2 传统文化继承面临的挑战7.3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措施八、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案例分析8.1 案例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8.2 案例二: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8.3 案例三: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九、学生实践活动设计9.1 实践活动目的9.2 实践活动内容9.3 实践活动步骤9.4 实践活动评价十、课堂教学反思与总结10.1 教学效果评价10.2 学生反馈意见10.3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10.4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六、教学内容6. 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6.1 传统习俗:介绍中国传统习俗的种类及其特点,如春节、中秋节等。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_传统文化的继承_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_传统文化的继承_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形式和特点。
理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能够阐述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2、教学难点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视频,如春节联欢晚会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所展现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舞龙舞狮、京剧表演、贴春联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传统文化的含义(5 分钟)教师讲解: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举例说明: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等习俗,历经多年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承。
2、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8 分钟)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如春节贴春联、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等。
传统建筑: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图片,如故宫、四合院等,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传统文艺:以京剧、诗词、书法等为例,讲解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介绍儒家、道家等传统思想,如“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观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的深远影响。
3、传统文化的特点(8 分钟)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的继承上课教案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上课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发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和价值。
难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发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艺术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它有哪些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传统节日、习俗、艺术等,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发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提出具体建议。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调查和了解传统文化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情况,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课件:展示传统文化相关图片和案例。
2. 视频:播放有关传统文化的纪录片或片段。
3. 资料:提供关于传统文化的历史、特点、价值等方面的文字资料。
九、教学建议:1.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注重课后作业的落实,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十、板书设计:传统文化的继承1. 定义: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特点和价值的文化。
2. 特点:具有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多样性等。
3. 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对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作用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传承、保护和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高中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感悟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善于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一)学生思考传统文化有哪些形式?(二)教师与学生分享:皮影戏。
播放视频《文明中国礼》,并简介皮影戏。
由此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教师:利用皮影戏分析传统文化的含义:皮影戏产生于战国时期——历史形成;现实生活中还可以见到——现实保留;经过长期发展基本表演形式仍被保留下来——相对稳定,引导学生得出传统文化的含义。
(一)传统文化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学生活动:略。
教师:传统文化历史形成、保留在现实生活中说明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学生:得出结论:继承性。
2、特点:(1)继承性传统习俗的继承:A.简介“中国红”并举例对联、中国结、剪纸、奥运服饰大多采用红色。
B.“传统习俗知多少”。
学生:举例传统习俗。
教师:扩充压岁钱的由来。
指出:传统习俗至今仍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教师: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展示图片:北京菊儿胡同、江南水乡、布达拉宫、福建的客家土楼,陕北的窑洞、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的建筑,并重点简介:吐峪沟麻扎村,鼓励学生前去参观,增强保护传统建筑的意识。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通用5篇)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通用5篇)《传统文化的继承》篇1课标要求:1.知识目标: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及其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本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辩证观察和认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我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传承古老文明的意义,做自觉地文化传承者。
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教学方法:实例教学法、讲授法[导入]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所享有的文化既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也是我们继承和积累传统文化的历史过程。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去对待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所走的发展道路,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历史定位。
而谈到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观察我们的传统文化。
[过渡]课本探究:从针灸、京剧和书法三者的形成发展来归纳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特点。
这里要主动去寻求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索,寻古看今,以探究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
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民族性、现实性、渗透性,以及地域性、稳定性等。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由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明确感受到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这种传统文化保留到今天仍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传统文化就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相对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是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它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
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这就是文化的继承。
这种继承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也就是说,我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始新的生活、发展我们时代文化的。
而这种继承,就表现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中。
二.传统文化继承性及其表现1.传统习俗(含义、作用、一些习俗的来历)2.传统建筑(风格、结构独具魅力:中国的皇家园林和四合院)3.传统文艺(诗词歌赋的文学、吹拉弹唱的戏曲、花鸟山水的绘画等,丰富的内涵)4.传统思想(内容: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
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传统文化的定义与价值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的定义,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的概念;2. 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特性,传承性;3. 传统文化的价值: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个人修养的影响,对国家民族认同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讲解:详细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3. 小组讨论报告:学生分组讨论的报告质量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关于传统文化的教材或教参;2. 案例素材:关于传统文化案例的相关素材;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素材和教学内容。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背景,选择适合的传统文化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 结合本土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本土传统文化。
九、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一种传统文化,写一篇短文介绍其定义、特点和价值;2. 思考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制定一个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
十、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六、章节名称:第二章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2. 培养学生对不同传承方式的认同和理解;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传承方式。
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
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
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2. 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2. 讲解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二章: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如节日、习俗、艺术、建筑等。
2. 欣赏和分析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活动:1. 讲解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或欣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节日、艺术品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第三章: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与挑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
2. 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继承所面临的挑战。
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包括继承人的减少、传统技艺的失传等。
2. 传统文化继承所面临的挑战,如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城市化的影响等。
教学活动:1. 讲解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继承的问题。
2. 分析传统文化继承所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第四章:传统文化继承的方法与途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继承的方法与途径。
2. 培养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继承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继承的方法与途径,如教育传承、文化产业发展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参与传统文化继承,如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学习传统技艺等。
教学活动:1. 讲解传统文化继承的方法与途径,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继承的实践方式。
2. 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继承的相关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传统技艺学习等,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
第五章: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与价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与价值。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精选)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精选)第一篇:《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精选)《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感悟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善于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学生生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入手,通过丰富的图片,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增强感性认识。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形成观点,掌握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观点、态度,并且能学以致用。
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堂,体现新改学生主体地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绍兴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和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传统文化的在今天的特点,传统文化作用的双重性。
【教学过程】视频《凤阳花鼓》导入幻灯片3上篇:走进“凤阳花鼓”l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l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
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
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
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l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共3篇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共3篇《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1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方式;2.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现状;3.掌握传统文化的传承技巧;4.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二、教学内容1.传统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2.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现状,包括:快节奏生活、文化冲击、信息过载等因素的影响。
3.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技巧。
4.传统文化的融入现代社会的实践案例,如中国杂技艺术的现代演绎、中华传统曲艺在现代演绎的实践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2.阅读文章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其中所提到的传统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3.小组讨论教师分配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就阅读材料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如传承方式、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等。
4.文化传承整体课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整合性课程,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承的整体流程和技巧。
5.文化课程实践案例教师介绍几个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实践案例,例如在现代音乐中使用古典乐器、在现代电影中使用传统故事情节等。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特别是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技巧,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希望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四、教学重点1.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传统文化的传承技巧;3.了解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实践案例。
五、教学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等形式启发学生思考;2.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
六、教学评估1.学生对传统文化定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学生掌握传承技巧的能力;3.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实践案例。
七、教学拓展教师可以邀请文物艺人、特色文化产业代表等人士讲述他们传承文化的心路历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对于生活、学习和社会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点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2. 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特点和价值的文化。
2. 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文艺作品、节日习俗等多个方面。
3. 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历史悠久、传承不断、具有独特性、具有广泛性等特点。
4. 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具有凝聚力量、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等价值。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内涵、特点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内涵、特点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5. 总结:总结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和价值,强调其对民族或社会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相关的教材或教辅资料,提供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案例和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精选3篇)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篇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生活》其次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
【教材分析】本框题分为三个目:(一)传统文化面面观,(二)传统文化在今日,(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内容与现实联系特别亲密,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资料,引导同学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力量。
【学情分析】在外来文化的剧烈攻势下,不少同学盲目崇尚外来文化,追捧外来文化,甚少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了解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通过本框的学习,从直观的赏析入手,让同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思辩中进一步明确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观点。
同时高二同学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有了肯定的学问储备,接触了解了不少的传统文化,具备肯定归纳力量和分析、综合力量,有了肯定的生活体验,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
这为老师引导他们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一些详细内容从而形成正确的熟悉供应了肯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目标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连续及其影响,让同学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感悟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擅长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2.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同学生活和同学已有的学问储备入手,通过丰富的图片,音像资料,让同学感受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增加感性熟悉。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同学在探究、争论中形成观点,把握学问。
在把握学问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观点、态度,并且能学以致用。
过程中让同学充分参加课堂,体现新课改同学主体地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特殊是绍兴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进展的乐观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同学喜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和爱国爱家乡的热忱。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第一章:传统文化的概念与价值1.1 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艺术、传统思想等。
1.2 传统文化的价值:对民族认同感、社会稳定、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1.3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第二章: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与途径2.1 家庭传承:家庭教育、家庭习俗等。
2.2 学校教育: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等。
2.3 社会传承:媒体宣传、文化活动、公共政策等。
第三章:传统文化继承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3.1 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影响:文化融合与碰撞。
3.2 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挑战: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3.3 应对策略:创新性发展、保护与传承相结合、提高民众参与度等。
第四章: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与问题4.1 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部分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部分面临灭绝。
4.2 存在的问题:资源分配不均、传承人才短缺、商业化过度等。
4.3 案例分析:我国某地区传统文化继承的成功与困境。
第五章:传统文化继承的政策与法律保障5.1 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相关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培育等。
5.2 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相关法律:文化遗产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
5.3 政策与法律在传统文化继承中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六章:传统文化继承的实践与案例分析6.1 传统文化继承的实践活动:传统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复兴、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
6.2 案例分析:某地区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案例、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案例。
第七章: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7.1 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传统元素在设计、时尚、广告等方面的应用。
7.2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与协调: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7.3 案例分析:某品牌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
第八章:国际视野下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8.1 各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特点与经验:借鉴国际案例,探讨各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策略。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原教案)
一、教案简介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概念与重要性。
2.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3.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和魅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继承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关于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魅力的内容。
2. 案例资料:传统文化继承的成功案例。
3. 投影仪或白板:展示案例和知识点。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承的意义。
环节二:讲授传统文化(10分钟)1. 讲解传统文化的概念与重要性。
2. 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环节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传统文化继承的成功案例。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及其效果。
环节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
2. 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可行的继承策略。
环节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传统文化继承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三、作业布置2.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继承,制定一个实践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和魅力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制定的传统文化继承实践计划的可行性。
五、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等。
2. 邀请传统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 开展传统文化继承与传承的实践活动,如成立传统文化社团、开展公益活动等。
六、教学设计细节环节六: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一次传统文化展览、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传统文化的继承上课教案
传统文化的继承上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和途径。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3. 传统文化继承的途径与方法4. 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5. 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继承途径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看法和建议。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关于传统文化的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传统文化图片、视频等。
3. 道具:准备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道具,如传统服饰、工艺品等。
4. 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传统文化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继承途径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看法和建议。
5.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舞蹈、戏剧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传统文化继承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传统文化展览:让学生准备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书画、传统服饰等展品,进行展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 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设计一场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3. 举办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会。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和价值,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1.2 教学内容1.2.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1.2.2 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1.2.3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1.2.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1.4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素材、小组讨论指南等。
1.5 教学评价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二、第一章: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点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掌握传统文化的特点,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2.2.1 传统文化的定义2.2.2 传统文化的特点2.2.3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4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素材。
2.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概念与特点的理解程度。
三、第二章: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3.1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了解传统文化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
3.2 教学内容3.2.1 传统文化的价值3.2.2 传统文化的功能3.2.3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3.4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素材、小组讨论指南。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与功能的认识。
四、第三章: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认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案
一、教案主题:传统文化的继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
三、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3. 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重要性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继承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2. 讲解: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重要性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继承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是如何被继承和发扬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地,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统技艺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传统技艺,如剪纸、书法、篆刻等,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七、课堂作业:1. 请学生课后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思考。
2. 选取一种传统技艺,进行深入了解并尝试创作,下节课分享成果。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方面。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3. 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与途径4. 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与挑战5. 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继承方式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继承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与挑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传统文化继承》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包含图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课件。
3.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继承的案例。
4. 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传统文化传承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彩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继承方式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继承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与挑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 学生报告:评估学生课后调查报告的质量,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继承现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课件问答:在课堂上进行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课件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传统文化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了解,增强班级文化氛围。
高一政治教案 传统文化的继承9篇
高一政治教案传统文化的继承9篇传统文化的继承 1文化生活学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自主学习1、知识目标(1)我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内容。
(3)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及特点。
(4)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5)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2、能力目标能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分辨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知识导学基础梳理问题探究知识点1、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①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的。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以其、、,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和。
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对今天中国人的、和具有深刻影响。
知识点2、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___________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___________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___________性:2、传统文化的影响:(1)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知识点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国家:(2)个人: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我国很多地区保留着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在你看来,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么?2、有人认为,传统民居占用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长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3、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你认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4、辨析:传统文化是财富。
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价值和传承方式,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3)学会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当地传统文化;(2)运用对比、分析等方法,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3)发挥创意,设计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树立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和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难点: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了解相关传统文化资料;(2)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 学生准备:(1)调查、了解当地传统文化;(2)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分享调查成果,了解当地传统文化;(2)提问: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2. 教学新课:(1)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和价值;(2)讲解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3)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当地传统文化?(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4. 实践活动:(1)学生自主设计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2)展示活动成果,互相评价。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2)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6. 作业布置:(1)编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小短文;(2)调查身边人的传统文化认知和态度。
六、教学拓展1. 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组织一次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民间艺术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传承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2、能力目标:培养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为主,各个环节中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课前
播放音乐:《京剧脸谱》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探究的对象。
第二部分:导入
播放视频:两岸多地举行祭祀孔子诞辰活动
思考:你从视频中感受到哪些传统文化的内涵?
第三部分:新课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面面观
合作探究一
为什么孔子庙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拜祭?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提问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有哪些?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自主学习:要求对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四方面,从内容、影响、地位去明确相关知识。
合作探究二
①每年孔子诞辰日各地举办各种纪念活动,这些传统习俗为什么能保留至今?
②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央,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
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是否应该拆掉孔庙,把相关文物送进博物馆保存?
③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传统文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不再扮演重要角色,部分传统文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保留它们还有必要吗?
④孔子的思想对当代人和社会有影响吗?为什么?
检查练习:连线
2、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合作探究三
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赞成这一观点吗?今天我们要不要读书?读书是为了什么?
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湾同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张,都要去拜访曲阜孔子庙。
这是为什么?
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第三、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清明扫墓图片:我们该怎么看待清明节扫墓烧纸钱这一传统习俗?
﹙2﹚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积极作用: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课堂活动:思想大碰撞
正方: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全盘吸收。
反方:传统文化是包袱,应全盘否定。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合作探究四
“百行孝为先”。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的孝道思想?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第四部分:小结﹙课件展示﹚
第五部分:作业
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像清明扫墓这类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