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山水画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
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三是教师通过自由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1、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2、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人文精神,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由老师提出问题,并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2、学法:自主学习并进行讨论。
教具准备: 教材、备课本、课件等。
学具准备:笔、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上下课起立进行清点人数等等。
二、引入新课:(5分钟)
回顾上堂课所学的中国古代人物画,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我们对中国画有了略微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去了解并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以及体会它的中国人文精神。
三、讲授新课:(25分钟)
中国古代山水画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
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应了社会生活。
(一):如同中国古代人物画一样,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有它自己的艺术传统。
(板书:画面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在表现上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要求山水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满足于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与被描绘的客观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这种融合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发和思想的自然景物,同时又包含这耐人寻味的意蕴。
下面我们欣赏几幅宋、元的山水画。
江山秋色图赵伯驹北宋
幽谷图郭熙北宋
踏歌图马远南宋
万壑松风图李唐南宋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
渔父图吴镇元
提问:大家在刚才的欣赏过程中是否感受到它们有什么不同?
作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元的山水画来说,大体经历了北宋、南宋和元
代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山水画呈现出彼此不同的面貌和意境。
1、北宋特别是前期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
(板书: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
)
范宽《溪山行旅图》,是绢本水墨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锋。
中景与主山之间,被云气阻绝,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
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细部的描写却很仔细,显示出画家有高度观察能力和写实功夫。
描写的手法也极其生动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规律。
范宽运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颤动的笔触,画山石的轮廓和皴纹,分出岩石的块面,然后用浓淡层次的不同,雨点般的短线,顺着石块组织的方向,逆笔皴擦,产生明暗深浅的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由皴纹引导的山石的动势,赋予山石强韧的生命力。
在这幅山水画中,山的地位远远超过人物,它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大自然生生不息,恒古不灭,人类则如同山中行旅,只是一个短暂停留的过客。
郭熙《早春图》,描写北方早春时节清晨的景色,着重表现自然界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
王希梦《千里江山图》长卷,成功地运用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的表现手法,以浓重的色彩、宏大的气势,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抒发了画家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2、南宋的山水画与北宋的山水画有显著的不同,突出表现在追求诗的意境。
(板书:突出表现在追求诗的意境。
)
马远《寒江独钓图》。
设问:大家在这幅画上都看到了一些什么?
一条船、一个渔翁和水,还有大面积的白。
是的,在画面表面上只能看到这些。
大家是否想到还有天呢?画面上出现大片的空白,表面看这些空白是虚的,而实际上并非空白,而是虚中有实,这“实”既代表水——一片汪泽,也代表天。
正是这种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空旷渺漠的境界,突出了江面的辽阔和寒意萧索的气氛和渔翁寒江独钓的情景。
这种根据创造意境的需要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的艺术手法,正是中国画在构图上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既是创造意境的需要,又是增强画面形式美的一种手段。
3、元代山水画在意境的创造上更强调主观书法与个人风格的创造。
(板书:强调主观书法与个人风格的创造。
)
倪瓒《六君子图》,画面的重点是松、柏、樟、楠、槐、榆六棵树,从提拔上看“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显然是借景抒情。
全画气象萧疏,近乎荒凉,用笔简洁疏放,突出地表现了倪瓒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蒙《青卞隐居图》,描写浙江吴兴县北卞山的自然景色,整个画面茂密葱郁、气势雄伟,与倪瓒的山水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以上两幅元代山水画可以看出,元代画家在努力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的同时,更强调艺术个性的反应。
(注:以上涉及到图片的可在多媒体上放映,使得学生对它的不同时期的意境特点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二)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特色(板书: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1、构图(板书:空间上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式)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上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式,如《溪山行旅图》《青卞隐居图》,有时也采用长卷,如《千里江山图》。
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2、皴法(板书: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雨点皴、卷云皴、荷叶皴等)
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反对照搬,主张灵活运用。
四:课堂总结:(8分钟)
归纳总结一下本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们的感想与观点,并加以确定。
五:作业布置(练习):
1、从本课中,你体会到中国古代山水画家的内心追求了吗?
2、举例谈谈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