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思维体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做思维体操
摘要:在高中作文各项能力的培养中,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尤为重要。如果忽视思维训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本文结合教例,具体介绍了两堂作文思维训练课。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思维训练
在作文各项能力的培养中,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尤为重要。大量考生不知道“好奇心”是个中性词——有好的好奇心,它促人探究、创造;也有不好的好奇心,它让人猎奇、窥视;还有鲁迅笔下“看客”们的好奇心。只有少量考生认识到好奇心是把“双刃剑”。此外,仅有好奇心并不能带来伟大成果,因为好奇心有两个特点:蜻蜓点水,不太稳定;短暂肤浅,不能维持太久。但许多考生误以为只要有好奇心,万事好成功,把一开始的好奇心和伟大成果直接挂钩。这都说明他们目光较浅,思维粗疏。
为此,我们应努力克服目前写作指导中普遍存在且较为严重的单纯的技术主义倾向,重视从发展思维的角度进行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深入本质,积极思辨,追求新的发现;加强对联想、想象力的开掘,以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否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
近两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时时注意开设一些思维训练课。实践证明,多做思维体操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事半功倍,收效明显。下面,试择要简介两堂思维训练课。
其一:见解求异——偏重于立意的思维训练
笔者有过一堂“求异思维与立意求新”的作文课,侧重围绕两个问题展开:
一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文,明确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的重要性。教师指出:消极思维定势是一种保守、僵化的思维方式,它限制人的思维活力,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囿于这种思维方式,写作者的思维活动不敢越雷池半步,写出来的文章必然缺乏个性,写人则千人一面,议论则人云亦云。
二是结合典型例文和相关练习,学习运用求异思维。先让学生明确,求异思维是与习惯思维相对立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写作中运用求异思维,大体有两种情况:(1)变向求新。“变向”即避开惯取的思维角度,变换新的思维方向构思作文。(2)逆向求新。“逆向”指作文时对已成定论的事理反过来想,然后构思成篇。古人所谓“从反面做”即指此。逆向思维其实也是变向思维,因其具有特殊性,人们便将它与变向思维并列看待。逆向思维具有开拓性、求异性的特点,能使你认识到新的领域,获得新的成果。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敢于展开逆向思维,努力提高创新意识。
1.成语新解。少数成语存在某种片面性、局限性,对其可采用求异思维确立新观点。比如“杯水车薪”,原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求异出新为:“杯水”力量确实小,但不必自轻自贱,要敢于发挥作用;无数“杯水”汇聚起来,又何愁“车薪”不灭?这样避熟就新,闪烁着独特的智慧的火花,容易成为受人喜爱的奇葩。
2.俗语新释。个别俗语中含有旧意识,在不同条件下或对待不同的事物时,对它可以作全新的理解与阐释。比如针对“酒香不怕巷子深”“枪打出头鸟”,写“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敢于当出头鸟”。这类作文写好了,适时顺势,独放异彩。
3.人物新评。即用新的眼光,对课文人物或其他名人作出富于新意的评价。比如有篇优秀习作《鲁庄公“不鄙”》,结合《曹刿论战》一文,从“有着开明的思想”“有着不耻下问的精神”“有着平易近人的态度”三方面论证鲁庄公“不鄙”,既出人意料又言之成理。
最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是不是所有题目都适合求异?可以求异的也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一番深思后给出答案:并非所有的作文题都适于求异,即使可求异的也不宜盲目拔高或任意贬低。他们的举例有:比如谈“鲁庄公‘不鄙’”,颇具新意;但硬要说“鲁庄公是千古明君”,则纯属无稽之谈。
其二:一材多用——偏重于素材的思维训练
任何一则材料都不止一个属性,看你要用它做什么。同一则材料,在证明不同观点、为不同立意服务时,可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阐释,即“一材多用”。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对此打了个有趣的比方,意思是说:文辞(包括材料)就像物品,思想见解(即中心观点)好比使用物品的工匠、医生。橘子、山楂等果品,厨师拿它做拼盘待客,医生拿它入药治病。懂这个道理的人,相同的文字(材料)可有不同的用法和用途,在不同人的笔下,它们(指材料)的样子不是死板不变的。因此,一则多义的材料从哪个角度运用,不得不问你的写作目的,并且要注意对本则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以求趋向你的写作目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曾安排过一堂“《荷马史诗》,英雄的史诗”一材多用指导课。以下是主要的教学步骤:
然后,学生针对《赫克托耳之死》《坚贞的珀涅罗珀》等另13个小故事,一一予以多向解读及写出“适用话题”。在紧接着的交流、讲评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出一材多用的三种常见方法:(1)顺蔓摸瓜,即透过材料表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一般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让思维像水向低处流那么自然;(2)另辟蹊径,即从新的视角、新的侧面审察、思索人物与事件,见人之所未见,从而获得新的意蕴;(3)即小示大,即从细微处加以审视,把意义引申、发挥为大问题,揭示具有普通意义的认识。
当然,作文思维训练课的类型还有很多,诸如“猜读续补”(这是一种将挑选出来的叙事类作品的结尾——有时是中间部分——删去,让学生猜测原文并续补出来,然后师生比较续补与原作的优劣,欣赏作品构思技巧的学习活动)、“情境
作文”(包括描述画面与听音乐写作文等)、“模仿范例写新篇”“一题(题目)多体(体裁)构思”,以及“病例诊疗”等,均可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