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部保健
1.按揉迎香 2.擦热山根
四肢保健
上肢保健
揉拿上肢 点揉穴位 摇肩关节
下肢保健
1.日常保健 ① 泡脚 ② 护足 2.下肢按摩 ① 推擦涌泉 ② 点揉穴位 ③ 击打小腿
谢 谢!
Thank you!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按、摩、推、拿、揉、捏、颤、打
53
传统养生技术
保健推拿部位
1. 梳头保健 2. 面部按摩 3. 眼部按摩 4. 足部保健 5. 手部按摩
54
不同人群养生
不同年龄
胎儿及孕期保健
胎教 养胎:
饮食调养 劳逸有节 用药宜慎
56
儿童养护及早期教育
小儿“养子十法”-----南宋·陈文中
一要背暖:背部为诸阳经所行之处,风寒之气易从背俞穴进入人体而导致生病。 二要肚暖:肚腹为脾胃所在之处,受寒则会出现腹痛,厌食,呕吐等 三要足暖:寒从足下起,足部受凉常会引起感冒发热等疾病。 四要头凉: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不宜戴太多的衣物。需注意头部虽不宜 注意避风。 五要心胸凉:心胸部血液循环旺盛,故睡觉时不宜盖太多衣物。 六要勿令见非常之物:小儿生长发育还不够完善,神气未定,易受外界惊吓而引 起抽搐。 七者脾胃要温:小儿脾胃喜温而恶寒,在患儿用药时要多用温性的药,少用寒凉 的药物。 八者勿使饮乳:小儿哭闹时常有空气吸入腹内,此时吃奶常会引起腹胀呕逆等不 适。 九者勿服轻粉、朱砂:轻粉、朱砂有下痰涎镇静安神的作用,但其性寒冷,易伤 身体。 十者一周之内宜少洗浴:中医认为新生儿如草木之新芽,未经寒暑娇嫩软弱,故 不可频频洗浴,恐温热之气郁蒸不散。 57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养饮食
“百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 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
----《养生要集》
饮食有节 • 饮食定量 • 冷热适度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调和五味,荤素搭配
“性”寒热温凉 寒凉---西瓜、梨、苦瓜、茄子、柿子、蟹 温热---生姜、辣椒、胡椒、狗、羊、鹿、 鹌鹑、大枣、糯米
“味”酸苦甘辛咸 辛:葱、姜、蒜等 甘(淡):南瓜、银耳、鸡肉、荔枝 酸(涩):梅子、酸角、山楂 苦:苦瓜、青果 咸:紫菜、海藻
注意体质
阴虚体质:7:00—9:00 19:00---21:00 天气凉爽 散步、慢跑,不宜剧烈运动
阳虚体质: 14:00---15:00 气温较高 跑步,打球,运动量可稍大
气虚体质: 阳光充足的晴天 太极拳、太极剑等运动量小的运动
传统健身术
注意适度
运动后放松5—10分钟
注:各种疾病急性感染期、心功能不全者且运 动后病情加重者禁运动
八段锦
五禽戏
“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 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以当导引”------《后汉书·方术传》
虎,按虎的动作炼其四肢; 鹿,按鹿的动作练其颈部; 熊,按熊的动作炼其腰椎; 猴,按猴的动作炼其关节; 鸟,按鸟的动作飞炼其胸腔。
易筋经
相传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路扬 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 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达摩会 意后,留下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 经》。《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 《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然 而现代考古资料证明,《易筋经》,实为明末天台紫 凝道人所创,原系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实无干系。
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 六忌睡卧对灯光;七忌睡时张口;八 忌夜卧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卧 对炉火”
睡眠调理
调摄精神 睡前泡足 睡前按摩
养起居之着
因时着装 因人着装 鞋帽适体

夏;冬;“春捂秋冻” 青少年 头与足
养起居之调二 便
大便通畅 •培养排便习惯 •注意饮食调节 •按摩 小便通利 •保健操
第十一势:打躬势 第十二势:工尾势
静功
放松功 保健功 内养功 六字诀 站桩功 固精功
六字诀
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 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 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嘘字功平肝气 •呵字功补心气 •呼字功培脾气 •呬字功补肺气 •吹字功补肾气 •嘻字功理三焦
传统健身术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虚胖,体倦乏力,语声 低怯,气短懒言,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 苔白,脉弱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大病、久病或长 期过度劳累所致 养生方法:精神调摄
起居调养 饮食调养 体育锻炼 药物养生
66
阳虚质
体质特点:面色淡白,喜暖恶寒,喜热食,手 足欠温,大便偏溏,小便清长,舌体淡而胖嫩, 苔白水滑,脉沉细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大病、久病后, 过食生冷寒凉 养生方法:精神调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起居调养 饮食调养 体育锻炼 药物养生
70
气郁质
体质特点:忧郁面容,烦闷不乐,胸胁胀满, 走窜疼痛,或乳房胀痛,时欲太息、嗳气,咽 中如有异物,大便干或溏,舌淡红,苔白,脉 弦 形成原因:先天后天所欲不遂,忧郁思虑过度 养生方法:精神调摄
起居调养 饮食调养 体育锻炼 药物养生
71
不同部位养生
口腔保健
-------《千金翼方·养老大例》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禁中起居注》

《明帝起居注》

----东汉马皇后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养起居之 养睡眠
“不觅仙方觅睡方” -----《老老恒言·安寝》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 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 寤矣“
中医“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 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
过怒伤肝 过喜伤心 过忧伤肺 过思伤脾 过恐伤肾
静心凝神 节制情感 疏泄转移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 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于老 人也”
青春期保健
① 心理调摄 ② 饮食调摄 ③ 起居调养 ④ 运动保健
58
中老年养生
1.心理调摄 “和气汤”“快乐无忧散” 2.饮食养生 3.起居养生 4.运动养生
59
不同性别养生
男性 女性
60
女性养生
经期调养
保持清洁 调适寒温 饮食有节 条畅情志
61
女性养生
产褥期调护
1.谨慎起居 2.清洁卫生 3.条畅情志
常用保健穴位
气海
47
传统养生技术
常用保健穴位
命门
48
传统养生技术
常用保健穴位
中脘
49
传统养生技术
常用保健穴位
膏肓
50
传统养生技术
常用保健穴位
涌泉
51
传统养生技术
灸法注意事项
I. 用火安全 II. 水泡 III. 孕妇安全 IV. 五官、颜面、关节不宜瘢痕灸
52
传统养生技术
推拿按摩
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62
பைடு நூலகம்
女性养生
哺乳期
1.清洁乳房 2.定期哺乳 3.饮食营养 4.调节情绪
63
女性养生
绝经期卫生
1.精神愉快 2.适当运动 3.饮食保健 4.及时体检
64
不同体质养生
1. 平和质 2. 气虚质 3. 阳虚质 4. 阴虚质 5. 痰湿质 6. 湿热质 7. 气郁质 8. 淤血质 9. 特禀质
65
气虚质
“百病养生,莫先口齿”
1. 固齿 ① 叩齿 ② 咀嚼
2. 漱口洁齿 3. 咽津
73
颜面部保健
1.按摩
① 按摩面额 ② 点按穴位 ③ 摩面
2.中药保健
头发及头部保健
1. 梳发 2. 洗发 3. 按摩 4. 中药美发
眼睛保健
眼睛保健
1.运目 2.闭目养神 3.中药保健
耳部保健
耳部保健
1.日常保健 2.按摩耳廓 3.防止药物中毒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食物的脏腑归经
生姜、胡椒增进食欲 萝卜、西瓜生津止渴
柿子、蜂蜜养阴润燥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正确进食
进食速度 进食方式 进食情绪 进食卫生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食后养生
漱口 散步 按摩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饮食宜忌
1.病中饮食宜忌 2.妊娠、产后饮食禁忌
3.饮食有节 • 饮食定量 • 冷热适度
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生理特征
颜面润泽 双眼有神 呼吸均匀 牙齿坚固 声音洪亮 听力明锐
毛发润泽 行动灵活 体型壮实 脉象和缓 食欲正常 二便正常
心理特

精神愉快 心态平和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高尚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养情志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恐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床:高度 0.4—0.5m 宽 宽于就寝者0.4-0.5m 长 长于就寝者0.2—0.3m
枕头: 高度 10—15cm 枕芯 荞麦皮 宽度 0.15—0.2m
注:腰椎间盘突出者、腰痛者、 小儿不宜软床
睡眠环境: 坐北朝南 家具少 温度20℃ 湿度40%左右
睡眠宜忌
睡眠十忌: “一忌侧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运动养生
常用传统健身术
•动功 •静功
动功
太极拳 太极剑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太极拳
太极剑
具有太极拳和剑术两者的风格特点,易学易练,运动量适中, 健体强身。
八段锦
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 放松。 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 3.调理脾胃须单举:右手举按 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五劳七伤往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 调息,气沉丹田。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 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如此六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上体正下, 稍向前探,两目平视。 6.两手攀足固肾腰: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 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7.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马步"。双手握拳, 拳眼向下。 8.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 垂。
痰湿质
体质特点:形体肥胖,肢体沉重倦怠,胸脘痞 闷,口中黏腻,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苔腻, 脉滑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嗜食肥甘厚腻, 或过度安逸,缺乏运动 养生方法:精神调摄
起居调养 饮食调养 体育锻炼 药物养生
69
湿热质
体质特点:面垢如油,心烦倦怠,身体困重, 口苦口干,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嗜烟酒,恣食肥 甘厚味,久居湿地 养生方法:精神调摄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传统养生技术
传统养生技术
针灸 刮痧 拔罐 推拿按摩
41
传统养生技术
灸法
艾炷灸 艾条灸 温针灸
42
传统养生技术
常用保健穴位
足三里:健脾胃,助消化,提高免疫力
43
传统养生技术
常用保健穴位
神阙
44
传统养生技术
常用保健穴位
三阴交
45
传统养生技术
常用保健穴位
关元
46
传统养生技术
------《灵枢·口问》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养起居之
养睡眠
睡眠时间:午11:00---13:00 晚:23:00---1:00
新生儿:18—22h/天
较高睡眠质量的标准: 入睡快 睡眠深 无起夜 起床快 精力旺盛
睡眠的卧向和姿势
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 ------《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侧龙卧虎仰瘫尸”
起居调养 饮食调养 体育锻炼 药物养生
67
阴虚质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午后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咽喉干燥,眩晕耳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 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形成原因:素体阴虚,或过食辛辣燥热、温补 食物或吸烟,日久化火伤阴,或长期服用利尿 药等 养生方法:精神调摄
起居调养 饮食调养 体育锻炼 药物养生 68
中 医
目录
•中医常用养生方法 •不同人群养生 •人体各部位养生
中医养生
“治未病”思想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健康:
WHO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 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 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 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