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史

中国家庭史
中国家庭史

《中国家庭史》第一卷绪论

王利华

第一节本卷的基本内容和编写主旨

本卷叙述远古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家庭的起源、发展演变。

远古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此漫长,占去了中国历史的绝大部分。在此期间,社会形态和文化阶段经历了多次巨大跨越,中国家庭亦起源于此一时期,并在此间发生了多次革命性的变迁,其中需要梳理的问题十分复杂、头绪繁多。而与以后时代相比,有关这一时期家庭历史的文献记载又显得非常匮乏,虽有考古资料稍可补苴不足,但仍令每一位研究者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有限资料所隐约透露出来的家庭历史信息,又是那样扑朔迷离、混乱不堪而难以把握!在这样的情形下,即使只是描绘一组十分粗略的家庭历史图像,也是极为困难的。面对这样一个编写任务,任何刚刚涉足家庭史研究的作者都无法充满自信。如果他自诩对此信心十足,那信心要么出自对家庭和家庭历史的懵然无知,要么就是过低地估计了读者的期待和判断力。

刚刚接受这一任务时,笔者甚至不无惊恐地意识到:对“什么是家庭”这样一个看似简单明了的基本问题,自己都无法做出十分肯定的回答!如果据以立论的“家庭”概念只不过是个人家庭的简单影像,而非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家庭”的应有之义,当然无法编写一部家庭史。为使编写工作能够进行下去,我们不得不首先查找前人对家庭的定义。已出版的各类家庭论著不可谓少,但略作翻检就不难发现:对“什么是家庭”这一基本问题,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一直聚讼纷纭,已有的家庭定义是如此之多,简直令人无所适从。连“什么是家庭”都弄不清,一部家庭史将从何时写起?在哪里落笔?

所幸,从众多的家庭定义中,我们仍能寻找到若干共同之点。大体说来,研究者都承认以下两点:其一,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团体;其二,它是一个同居共财、共同生活的单位,是人类社会中最微小、最基本的生活组织。这两点正是家庭史学者选题立论和互相对话的基础,也是我们判断家庭起点、区分家庭与其他亲属组织、择取史料作相应表述的根据。

紧接着的是另一个难题:本卷家庭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由于对家庭的内涵有不同理解,各种家庭定义歧异互见,更由于家庭的历史内容极其繁复,故中国家庭史研究从起步至今虽然已将近一个世纪,却仍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术构架。一部家庭史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其中应包含哪些内容?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每个作者都是各行其是,因此迄今所见的多种中国家庭史著作仍

是面日各异、没有定规。也就是说,从现有的中国家庭史论著中,我们找不到一部可供本书仿照、照葫芦画瓢的理想蓝本。

不过,事情往往有正反两个方面:上述这种状况,固然令我们在设定编写框架方面颇费周章,但同时也使我们能够享有较大自行其是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编写一部白认为(至少在形式上)“比较像”的家庭史,而不必过分顾及前人所设定的体例,刻意遵循某种固定的框架或模式。自然,根据自己的设想编写家庭史,并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前人的成果,恰恰相反,只有在允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新”的目标。事实上,以作者的学识和功力,并没有力量进行多大体系上的创新和提出多少新的创见,如能对前人成果做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本卷的任务也就算差强人意地完成了。打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一部较为完整的家庭史好比是一幅巨型的画卷,其中的许多片段前人已经相当精彩地加以描绘了,我们的工作只是挑拣前人早已画好的那些片段,以一种自认为比较合适的方式缝缀起来。

按照我们的肤浅之见,在这幅家庭历史的巨幅画卷中,不同时期的家庭生计体系与生活情态应该被放在显眼的位置、用比较粗重的笔匦来描画。家庭制度、形态、模式或者结构的演变固然十分重要,但无论就历史还是就现实而言,家庭都不是空洞的组织形式,而是这种组织形式下的牛动活泼的生命过程,是数千年来人们的一种特殊生存方式。正因为如此,家庭史首先应被理解为人们在“家庭”这种特殊亲属组织下的生活史;一部真正的家庭史,首先应该尽量讲清楚历史上的人们究竟怎样居家过日子。

家庭生活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除前人已经作了很好梳理的婚姻和财产等问题之外,经济活动、衣食住行、生养死送、娱乐教育、夫妻生活和卫生保健等许多方面,都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方面。这些方面。围绕家庭生活的运转和血脉的延续而展开,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认为:家庭历史演进的基轴应当是围绕生活运转和血脉延续这两个中心而展开的丰富多彩的家庭

活动及其内容、形式与状态的变化,而不是家庭的制度、形态、模式或者结构。只有围绕这个基轴展开叙述,对家庭历史的描绘才可具有更加真实的历史学术意义,所展现出来的家庭历史画卷才能显得更加丰满和鲜活一些。

家庭生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物质条件、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支配与制约下进行的。影响家庭生活的,除了婚姻和血亲这两种基本关系之外,一定的居处设备、器物用具、经济条件、技术知识等等,是家庭生活得以开展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一定的组织形式、人际关系、礼仪规范,制约着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使家庭生活得以有秩序、有规则地进行,而不是杂乱元章、任情妄为;家庭生活也不是漫无目的、浑浑噩噩、率意而行的,而是受到一定思想观念的支配,是一种有目标、有理想的生命活动,因此家庭思想观念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条件、物质设备、技术知识、制度规范、思想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家庭生活情态、方式与内容的变化,并共同构成了家庭演变的历史。要想对历史上的家庭生活作出较好的描述和解释,这些方面都是应当进行认真考察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不能离开社会这个

大躯体而独立存在的,家庭的发展演变同社会文化的整体变迁息息相关。因此,家庭必须被置于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各种家庭现象的来龙去脉,探明其发展演变的前因后果;也只有这样,社会文化的诸多重大历史变动,才能从微观的层面上得到更好的解释。

基于上述考虑,本卷固然想要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家庭制度与形态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包括家庭的起源过程,由母权制家庭到父权制家庭,由父系大家庭到个体小家庭的演变历程,以及个体家庭制度确立之后的形态、结构和规模的变化等),尽量地作出更清晰一些的梳理;并想对中国传统家庭规范与伦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家庭观念的发展变化,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但不同历史阶段的家庭生活,特别是普通家庭的基本生计状况、日常生活的运行情态,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重点描述。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将尽力揭示不同时代的家庭制度、规模结构、伦理规范、思想观念乃至日常生活方式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变迁的历史衔接关系。

事实上,以本卷数十万字的篇幅,不可能对各时代家庭的全部历史面貌加以充分展示,充其量只能作一个相当概括性的描述。为了节省篇幅,我们将着重揭橥此一时期家庭历史的主要事件和主要变化,而不追求面面俱到。

由于本卷所叙述的时代很长,跨越J,几个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家庭的历史面貌也是前后迥异,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特将其间的巾国家庭历史切割为若干阶段,按时代先后建章立目如下:

第一章:传说时代:家庭的起源及其初始形态

第二章:古典时代:家族组织笼罩下的家庭

第三章:春秋战国: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奠基

第四章: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体系的逐步形成

第五章:秦汉时期的家庭面貌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

第二节对前人研究的简略述评

近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家庭史研究,开始于20世纪前期,迄今已有约80年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民国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70年代,第三阶段是80年代以来。

民国时期,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中国的家庭问题,并从现实家庭问题追溯到家庭历史问题,尝试采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家庭史,陈顾远、陈东原、吕思勉、杨树达、

陶希圣、袁业裕、高达观等先后出版J,关于家庭(家族)制度、婚姻、姓氏、妇女生活及家庭礼仪和习俗等方面论著,为中国家庭史研究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陆地区的家庭史研究陷于停顿状态,除个别学者在论著中偶尔谈及之外,专门系统的论述几乎不见。中国台湾学者和海外汉学家则陆续有些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但总体上说,与前一时期相比,相关研究未得到显著推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史研究蓬勃发展,学术视野日益开阔,理论方法渐趋多样化,论题也较此前时期远为广泛,涉及家庭结构与规模、婚姻制度、丧服制度、称谓制度、家庭经济与财产继承、父权家长制、妇女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家庭风俗、家庭与家族和国家的关系、家庭伦理与思想观念等众多方面,几乎各方面的问题都有学者进行了一些专门探讨,涌现了不少值得赞赏的论著。目前我们共检索到1980年以来所发表成果,与本卷内容密切相关的著作40多部、论文140余篇,并且绝大部分出自中国大陆学者之手。略作划分,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断代家庭史,二是通论或者专题性质的家庭史著作以较大篇幅讨论这一时期的相关问题,三足非家庭史著作以一定篇幅论述家庭问题(如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论著中往往包括大量家庭史的内容)。这些情况反映:近期以来,家庭史不但已经成为史学研究的一个专门课题,而且成为观察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一可喜局面的形成,既得益

于中国社会政治和学术环境的整体改善,更由于近20余年来中国社会史学的迅猛发展。

以下分问题对前人的成果稍作评述。

一、家庭形态及其演变

家庭形态,指家庭这一微型社会组织的基本样态或模式。中国家庭自诞生以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形态经历了若干次重大演变,这些演变与家庭内部和外部许多因素的变化密切相连。对家庭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一般都比较宏观和概括,目标在于通过综合和长时段的考察,把握不同时代家庭的总体面貌和家庭变迁的基本趋势,它须以一定的具体研究成果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考察各种具体问题提供彼此关照的标尺。

早在20世纪40年代,多位日本学者已出版专著讨论中国古代家庭(家族)的形态与构造。例如,加藤常贤的《支那古代家族制度研究》、诸桥辙次的《支那之家族制》、清水盛光的《支那家族的构造》等,均为值得重视的专门著作。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稍晚,但更为系统;关于中国社会形态的讨论,也常常涉及家庭形态演变的问题。在这方面,王玉波教授用力最勤,所著《历史上的家长制》、《巾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

《中国家庭的起源与演变》、《中国古代的家》等,对中国家庭形态的历史演变作了最为系统的考察。大要认为:在氏族社会时期,家庭处于幼年时期,经历了母系家庭——双系家庭——父系家庭的演变过程;全夏商时期,家庭依附于家族、家族依附于宗族,处于严格的宗法制度的控制之下,嫡庶、长幼、贵贱严格区分,而个体小家庭则尚未取得独立地位;春秋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逐步松解,小家族家庭逐渐从宗族中独立出来;

战国至西汉初期,个体小家庭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形态,这种家庭的特点是规模小,家长是家庭的主宰,父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妻了在家庭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西汉后期之后,父系父权小家庭家长制家庭制度,逐渐向父系父权家长制大家庭制度转变,因此自东汉至五代,家族庞大、亲属众多的大家族家庭(就横向而言)和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家庭(从纵向来说)相当普遍地存在,家庭形态呈现出新的特点。

除王玉波之外,还有不少学者发表了相关论著。杜正胜先生在所著《古代社会与国家》中,考察了中国古代家庭形态的变化,得出了一些与王氏相近的结论,但他更具体地概括出了“汉型家庭”和“唐型家庭”两个家庭样态。所谓“汉型家庭”,指以夫妇及其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的一种家庭历史形态,家庭规模小、家庭关系简单;而所谓“唐型家庭”,则指已婚兄弟同居共财、直系祖孙三代成员共同组成的主r(直系)家庭和共祖(联合)家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形态,“唐型家庭”的规模比“汉型家庭”要大、亲属关系也较复杂。

关于各断代家庭形态,也有不少重要研究成果。例如关于原始社会的家庭形态,一些学者根据上古历史传说、民族学和考古学资料,对中国历史早期的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单偶家庭等等进行了不少探讨,散见于各类著作和论文中。关于商周家庭(家族)形态,最有代表性的论著有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和李衡眉《先秦史论集》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史料相当缺乏,学者对于中国家庭历史的源头尚未形成共识,对原始家庭形态的论述大体上是套用人类学或者民族学的概念,推论的成分较多,历史实证研究则嫌不足,对相关资料的解释也是各执其是,分歧甚大。其中可能有“家庭”概念尚未统一这个因素的影响;其二,是有关论著对“家庭”与“家族”常未加以明显判分,这一点在先秦家庭史论著中尤其突出,书名或云“家庭形态”、或称“家族形态”,但其中的内容实际上都包含家族和家庭两个层面。有关秦汉魏晋南北朝家庭史的论著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这一情况的出现,既因为商周及其以前家庭依附于家族,个体尚未独立,许多方面的家庭活动当时仍在家族范围内开展,即使在春秋战国以后,个体家庭的生产和生活仍与家族组织联系密切;也由于甲^期家庭的历史文献很缺乏,在有限的文献中,“家”的含义并不清晰;还由于学者所采用的概念来源于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1]但是,如何判分“家庭”和“家族”,是我们必须面对并加以妥善处理的一个问题;其三,关于家庭形态演

变的考察,大部分学者主要从婚姻制度的演变人手,也有一些论及财产制度的变化,对其他方面则重视不够。诚然,婚姻和财产制度的演变是家庭形态演变的主要方面,但其他方面也不应忽视。其中,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家庭形态演变的关系尤其值得重视;其四,独立个体小家庭的出现,是中国家庭发展史上的革命性飞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传统家庭的主导形态即是个体小家庭,自春秋战国以来,个体小家庭一直居于绝大多数。对个体小家庭产生的历史过程与原因,一些学者虽曾作过片断论说,但至今尚未推出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要想真正理解中国家庭的历史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这足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二、家庭类型、结构与规模

与家庭形态相联系的,是家庭的类型、结构与规模。在历史上,不仅家庭形态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演变,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同一时期的家庭也会因种种因素的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家庭类型,其结构和规模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比如特定时期的社会分层、地域差别和职业分化,即导致了多种家庭类型;即使在同一阶级(阶层)、地域和职业群体中,家庭结构和人口规模也存在一定差异。总之,在任何一个社会,家庭类型和结构都是相当复杂的,中国古代前期的家庭类型和结构,同样存在着需要充分注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有关方面的研究没有专门著作出版,但许多家庭史著述中都谈及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检索到的相关论文有20余篇。商周及其以前,个体家庭尚未形成,家庭依附于宗族或家族,家庭类型、结构和规模几乎无从谈起,所以学者主要探讨了春秋、战国以后的情况。

探讨家庭类型、结构与规模,首先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对家庭需要加以明确界定,必须将家庭与家族分割开来;二是在战国时期以前,有必要弄清“家”、“族”、“室”等语词的不同含义;三是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以后,需要弄清家庭与家户之问的一致性和不同一性。否则必将导致对史料的误解。事实上,从我们搜集到的论文来看,不少学者正是沿着这些思路来开展研究的。

关于家庭类型、结构的讨论,一般都是借用社会学的术语和划分方法,主要有核心家庭、直系家庭、联合家庭等等,虽然也有人提到了皇室、贵族、官僚与平民家庭的区别,但将不同阶层、职业、地域的家庭作为专门类型分别加以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见。关于家庭人口规模,许多学者的研究较为具体,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观点,在若干问题卜-逐步形成了一些共识,如关于战国至西汉家庭小型化、关于秦汉时期小型核心家庭的主导地位、关于东汉以后家庭规模逐步扩大的趋势等问题,各家的看法相当接近。

今后对这类问题的研究,一是需要针对不同阶层、地域和职业的家庭结构、人口规模继续作些分类考察;二是对国家法令、生产方式、技术条件等因素之于家庭类型、结构和规模的影响,应予以重视,三是

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局势、家庭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之于家庭类型、结构和规模的影响,也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三、婚姻制度和习俗

由于男女结合是家庭建立的基点,婚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家庭史研究者自然而然地将婚姻问题作为一个考察的重点。在以往的家庭史研究中,关于婚姻制度和习俗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也最有深度。继陈顾远《中国古代婚姻史》之后,吕思勉、杨树达、陶希圣等人先后出版了这方面的专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20年来,更有大批专门论著相继出版。我们检索到了相关著作近20部,专论或主要论述婚姻问题的论文近60篇;此外,大部分的家庭史著作、论文也都涉及婚姻问题。

综观前人的相关论著,以往对婚姻制度与习俗的研究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但不同时代各有重点。如关于原始社会的婚姻制度和习俗,研究者重点考察了乱婚、群婚、对偶婚、单偶婚即一夫一妻制的历史演变;关于夏商周以后的婚姻问题,则广泛探讨了“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共夫)”、内婚与外婚、昭穆制度、买卖婚与掠夺婚、“媵妾”、“赘婿”、“收继”、“离婚”、“再婚(嫁)”、“私通”、婚龄、婚礼……许多方面的制度、规范、习俗风气乃至法律规定,对

这些制度、规范、习俗风气和法律规定的形成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也都作了一些相当深入的探讨。

比较贯通性的研究,如董家遵对古代婚姻史进行了长期的探研,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对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起源、形式及其演变,特别是对古代收继制度、内婚制与外婚制、国家婚姻政策、离婚与寡妇再嫁等重要问题,都有系统论述,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家庭史问题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见解,在一些方面实有开创之功。史风仪、陈鹏、张树标、陶毅、祝瑞开等在所著婚姻史或婚姻家庭史著作中,亦均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制度、习俗和婚姻状况进行了专门论述。

断代婚姻史方面,对先秦、两汉婚姻史的研究比较深入。李衡眉关于先秦婚姻制度和习俗的系列研究相当精湛,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和著作,李氏对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昭穆制度与上古婚姻制度的关系、婚礼的形成和发展、掠夺婚、买卖婚和收继婚、同姓不婚、婚姻观念等,都作了系统的论述;郑慧生、宋兆麟等人则对上古时期妇女的婚姻生活、共夫制、共妻制等进行了探讨。关于同一时期婚姻问题的研究论文,数量相当可观,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比如关于仰韶时期的婚姻制度、商周婚姻制度和王室贵族婚姻、媵妾制、番报婚、《诗经》等所反映的上古男女交往与婚姻风俗、婚姻礼仪……都有专题论文发表,不~述列。关于秦汉特别是汉代的婚姻,也有一批著作问世,如杰克·杜尔《汉代的结婚和离婚》、刘增贵《汉代婚姻制度》、彭卫《汉代婚姻形态》等,都是较有深度的著作;论文方面,

民国时期,娄景斐、吴景超、张周勋等人,分别对汉代一夫多妻、寡妇再嫁、男女私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后,吴小强、彭卫等则撰文讨论了秦代婚姻观念、汉代婚律等问题。阎爱民的博士论文《汉晋家族问题研究》(未刊稿),以较大篇幅讨论了汉代皇室婚姻诸问题。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目前所见专门论著,有姚薇元《北朝胡婚考》、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等,专门论文也有不少,关于当时士族门第婚姻的研究最为深入。

除以上所述的专门论著之外,还有不少社会史和文化史论著涉及婚姻问题,比如李亚农《李亚农史论集》,吕思勉的系列断代史,近年来陆续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社会生活史系列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中国风俗通史》等,均有专门篇幅讨论历代婚姻问题;在关于家庭史的一般论著中,婚姻问题更是重点内容之一,有的书名干脆就题名为“婚姻家庭史”。

总体来看,关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婚姻史研究,论著众多,成绩卓著,为我们编写这部家庭史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以往研究也存在不足:一是关于不同时代的婚姻状况,研究程度不很平衡;二是由于史料关系,已有成果多偏重讨论社会上层的婚姻状况,对平民百姓婚姻状况的研究仍有待深入;三是已有的婚姻史论著,有不少是就婚姻论婚姻,如何从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古代婚姻史,沟通婚姻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对各种特殊婚姻制度、习俗、风气、观念及其变化进行更全面合理的解释,还需要再作努力。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在

家庭史的框架下,对已有的婚姻史成果进行整合,将婚姻问题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使之成为家庭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很费心力的。以往在婚姻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固然十分可喜。但同时也不能不承认:这似乎也与过去对家庭史的理解较为狭隘、研究视野尚不够开阔有关。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吸收过去的婚姻史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突破“婚姻家庭史”研究模式的局限。

四、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

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是近几千年来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家庭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的建立、运转、延续或解体,是活生生的生命过程,具体落实在人们对生产、生活事务的实际安排上,落实在经营劳作、衣食住行、两性行为、生老病死、婚嫁丧葬……方方面面的活动,这些看来非常琐碎的事务,构成家庭的具体面貌和情态,在如许琐碎具体的事务中,家庭的功能——包括生物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具体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与其说是一种社会组织,无宁说是一个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

因此,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史,不能只是描绘出一个外在的家庭框图,勾厕其制度、形态、结构、规模、规范的历史发展脉络——尽管这些都非常重要,并且做到这一点已属非常不易;还必须努力观察家室屋檐下每天每日实际发生的事件。具体地说,家庭史图像的画

笔应尽量落实到基本生计和日常生活方面,以便使这幅图像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活,充分呈现出这个不断流动的社会生命体的生动面貌。毋庸置疑,想达到这一目标是极为艰难的,但却是家庭史研究者必须努力进行的工作。事实上,家庭生计的实际安排和日常生活的实际情态,才是家庭史中最真实的部分,离开了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由所谓制度、形态、结构、规模、规范之类线条所构成的家庭史框图,是僵死、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家庭史研究中,这些方面受到了严重忽视,已经做的工作相当有限。我们花了不少力气检索到了一些比较相关的论著,但它们极少是采用家庭史视角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这些论著的作者毕竟梳理出了不少问题,为我们研究不同时代的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素材。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两类成果:一类是社会生活(风俗)史论著,另一类是经济史特别是农业和农家经济史论著。

社会生活史方面值得重视的著作,最早要推法国汉学家马伯乐的《汉代中国人的私生活》(1932),该书对两汉时期人们私人生活面貌作了概貌式的勾勒;其后,鲁惟一于l968年出版了《汉代中华帝国初期的口常生活》,其性质与马书相近而内容较广,涉及不少私人空间以外公共领域的社会生活现象。国内学者的此类专著,较早的著作有何浩天《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1969)、刘志远《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1983),均是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汉墓画像砖为基本材料而展开论述的。近年出版的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众多学

者合作编著的多卷本《中国社会通史》、《中国风俗通史》和《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均按时代分卷)更对历代日常生活习惯、风俗、物质设备等等,有相当详细具体的叙述。这些著作,对于研究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面貌,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相关论文也以百十篇计。

家庭经济,无疑是家庭生计的主要内容,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是家庭经济的主体。因而,有关农业和农家经济史的成果,对考察古代家庭的生计,特别是数量居于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应该说,这方面的成果是比较丰富,有关这一时期的经济史、农业史和断代史著作,一般都对相关问题有所涉及;过去关于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农民起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免带上一些时代政治色彩,存在不少偏颇之处,却仍然整理了不少可供利用的素材。

这方面的专著,首推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该书对汉代农业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其中特别设有《农民的生计》~章,实际上即是讨论农民家庭生计问题,其他章节讨论农业技术和生产经营,亦多是立足于家庭,为我们考察农民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相关论文数量众多,其中不少是从家庭经济着眼的。

以上这些成果,都可从家庭史的立场加以参考、采借和利用,整合为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过,尽管经济生产

与消费活动是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我们所设想的家庭生计和日常家庭生活,远较经济活动为丰富广泛。家庭生计和家庭日常生活,是以家庭经济为基础的,但又不局限于家庭经济,而是包括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家庭事务安排的方方面面——既与家庭经济密切相关,又不等同于家庭经济。比如说,婚嫁丧葬、养老抚幼、亲朋往来、家庭教育等等,虽然都不是经济活动,但都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与家庭经济活动之间互相影响。

虽然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有较大难度,但很有可能成为新的《中国家庭史》的一个创新亮点。应该说,相关史料也相对比较丰富,除传世的史书之外,还有不少考古实物、简牍文书方面的资料可供利用。战国至汉代的思想家们关于农民家庭生计状况的议论也相当多,《四民月令》、《齐民要术》和《颜氏家-iJil)等文献更可以作为核心资料加以整理和运用。对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事实进行合理的归纳,设置出恰当的纲目,是做好这部分研究工作的关键。

五、“分家析产”和家产继承

自春秋战国开始建立“编户齐民”制度以后,“分家析产”即成为几乎所有古代家庭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分家析产”,既意味着前一个家庭周期的终结,也意味着若干个新家庭的诞生。从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形来看,它甚至应该被视为一个家庭产生的实际起点。围绕

“分家析产”,中国古代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制度、规范和习惯,在家庭史研究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过去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除个别关于“商鞅变法”以后秦汉国家强制分家政策的探讨之外,绝大部分学者都是针对“分家析产”过程中的家产分割问题而展开的。在这方面,以邢铁的研究最为系统,他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有相关专著,全面地阐述了其有关古代“分家析产”和“家产继承”的观点,其巾包括诸子平均家产方式、妇女的家产继承权、立嗣继产、遗嘱继产、工商业者家庭继产和一些非常态家产继承的习惯与规定。虽然他的论述的时间范围是整个古代,但其中有不少内容与本卷涵盖的时代有关。

除邢铁之外,赵凤喈曾简述了古代女子继承权问题,许垣、马新等从宏观上对古代家产继承制度的发展及其对家庭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日本学者越智重明的则专门探讨了汉代至六朝时期的家产分割和“二重家产”问题。专门研究之外,一般比较综合性的家庭史著作,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分家和家产继承问题;栗劲所著《秦律通论》,也对秦代家庭财产继承与分割的法律进行了讨论。

主要体现于“分家析产”的家庭财产支配权、享有权和继承权,是破解中国传统家庭制度和家庭内部关系的一把钥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客观地说,就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家庭史而言,过去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实际上,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分家析产”制度、习惯的产生和定型时期,对有关问题还应作更加深入的考察。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算起,中国社会史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七十多年的社会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阶段:解放前是一个阶段,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一个阶段,80年代以后是一个阶段。1926—1928年北伐战争时期,我十六七岁,已稍稍懂事。这是一次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中,处处可以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是这次革命高潮的灵魂。当时,上海出现很多小书店,争着出版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书。我是这些书的贪婪的读者。随后在思想界出现三次论争:当代社会性质的讨论;当代农村社会性质的争论;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对前两个问题的讨论,我兴趣不大,很少接触。对社会史论战,我兴趣很高,各派的文章我读过很多。当时神州国光出版社把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文章集结起来,先后出版了几大厚册,大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骂别人为非马克思、反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20—30年代之交出现的这三次论战,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次高潮,是一次影响很大的高潮,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解放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人的政治任务,这是思想改造的大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是从苏联进来的,教条主义也跟着进来。在史学界,范老(文澜)的西周封建说正独步天下,郭老(沫若)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也有很多人支持。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口号的感召下,我也大胆的写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注:何兹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8月。),提出“东汉以来,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和封建社会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后期,郭老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代替了范老的西周封建说,成为中国社会史分期的主流。当然,残酷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谈不到学术文化的,更没有什么历史、社会史分期问题了。粉碎“四人帮”后,学术再次解放。1978年,在长春召开了中国社会史分期讨论会。当时分期说的主流是郭老的春秋战国封建说,但西周封建说又东山再起,魏晋封建说也卷土重来。我在会上也作了“汉魏之际封建说”的发言(注:何兹全:《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改革开放以来,大气候在变化,西方科学技术涌向中国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也涌向中国来。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子,一向生活在闭塞圈子里,忽然门窗大开,看到外部世界,什么都是新鲜的,贪婪地吸收学习。我理解这情况大约和七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我们那一代人的境遇一样,看见新东西贪婪地学习。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了,但方向大有改变。辩证唯物史观少了,不见了,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兴起了。社会史研究的内容,已不是社会结构、社会形态,而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家庭、宗教等。内容、理论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社会史研究已是两代了。思想理论转化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也传入中国。新思想、新理论总是有吸引力的。大家争相接受新思想理论;二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某些共产党员的贪污腐败,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感情,也就伤害了对辩证唯物史观的感情;三是教条主义伤害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性和发展性,它以它的狭隘、专横代替了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和发展。此三者,促使中国社会史研究离开了辩证唯物史观,离开了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研究。如果我说的这三种原因不差,就可以看出,这种转化主要是学术外的原因而非学术本身。我认为辩证唯物史观仍是研究中国社会史、认识社会实际的最先进的方法。辩证唯物史观并没有落后。这问题且待后面分解。 二、《食货》半月刊的应运而生《食货》半月刊是1934年12月创刊的,主编陶希圣。《食货》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这个“运”,就是中国社会史论战陷入理论之争,参加争论的人中国书读的不多,争论半天也争不出个结果。读书、搜集材料成为需要。《食货》应运而生。我现在回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战士,真正研究中国史的人很少,大都是些理论家,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因此,论战虽然很热烈,但争来争去多半是些理论问题,很少真正涉及中国历史的实质。可以肯定,很少人读过二十四史,遇到问题临时查查《文献通考》之类的书就写文章。因此,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个名堂。“临渊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章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认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节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认识 一、传统家庭伦理的内涵 二、传统家庭伦理的特点 ?第二节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父子之伦:父慈子孝 ?传统父子之伦的基本规范就是父慈子孝,慈是对父母而言 的,孝则是对子女来说的。慈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养,二是对子女威严而有慈,教之以义方,使子女能成家立业。 父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在子女则为孝。 1.赡养父母。《礼记·祭义》:“曾子曰,孝用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2.尊敬亲长。《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亢仓子·顺道》:“孝者善事父母之名也。夫善事父母,敬顺为本,意

以承之,顺承颜色,无所不至。发一言、举一意,不敢忘父母;营一手,措一足,不敢忘父母。” 3.服从父母。《礼记·曲礼》说:“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二、夫妇之伦:夫义妇顺 ?(一)夫唱夫随、男耕女织、琴瑟和谐、相敬如宾是古人协调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 ?(二)夫妇关系直接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诗经·大雅·关睢》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梁山伯和祝英台 ?梁山伯祝英台墓 ?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为女也,以同学而同葬,见十道四蕃志所载。旧志称曰义妇冢,然祝英台女而非妇也。(《宝庆四明志》卷十三) 相敬如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中国家文化 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范文参考五篇

中国家文化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范文参考五 篇 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

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俗话说的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良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

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庭

我的家族史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在其中成长的是每一个中国家庭,每一个中国人。我的家庭也与中国近现代史有着太多的关联和故事,让我慢慢了解和回想。 时常听爸爸说起,我们的老家在江西,在约两百年前,我们的祖先逃荒到了西南——也就是今天的贵州。贵州土地肥沃,在那农业领先的年代,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在这里我的家族经历了中国的经现代史。 小时候,喜欢听曾祖母,爷爷或是爸爸一遍一遍说那些家族的故事,仿佛那就是一段传奇。长大了才知道,那其实就是中国近代史一个缩影。 听说刚迁到贵州的时候,那儿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我们家族的女主人又都是一些勤劳能干的(这也是我们子孙后代引以为傲的),家里很快就富裕了起来。到后来直接就是当地有钱有势的地主。村里的土地几乎都是属于我们家族的,直到现在,还有很大一块土地被人叫做赵家坡呢。 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就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没想到我们家族就是一个深受鸦片迫害的一个典型例子。鸦片传到中国,似乎就成了有钱人家的必需品。我们家的当时的老爷少爷们就毫不客气的吸起了鸦片来了,一时间家族的败落就有了前兆。无论女主人们多么勤劳,多么会持家,面对昂贵的鸦片,入不敷出很快就到来了。用光了钱财就卖地卖房,为了买鸦片什么都舍得了,直到后面没有东西可以卖了,就自己开始种起大烟(鸦片的俗称)。就这样一个刚兴起的地主家庭又很快又沦为了不得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家庭了。当然这之间最辛苦当然是我们的女祖先们,她们为她们的不争气的男人们吃尽了苦头。记得我们小时候,爸爸有一天还从土里挖出了两把特别的小刀(就是当时用来割破罂

粟果皮,使浆液流出凝固的)。可惜现在早就不知道被我和弟弟扔得不知所向了。 每次听说到我们家族曾经那么辉煌又败落的过程,我们都感到很遗憾,可惜。不过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当我们家族经历这些的时候,中国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也就陆陆续续开始了,斗地主的热潮也很快就到来了,而我们家也恰好因为当年男主人们的堕落而幸免于难。说起当时那些被斗的地主家庭都给弄得家破人亡,我们就觉得原来还真有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事呢。 不过,鸦片对身体的伤害是不打折扣的,男主人们大多都因为吸食鸦片而过早的去世,或者成了家里的沉重的负担。他们在鸦片的毒瘾中醉生梦死,而苦了女人们的一生。 曾祖母是1927年来到我们家的,那时候我们家还没有完全败落,而苦命的曾祖母却是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她和弟弟生存不下去了就四处逃荒。后来来到我们家,曾祖母8岁,没办法就委身做了赵家的小媳妇,嫁给后来同样吸食鸦片的曾祖父。在落后的旧中国,曾祖母从那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注定为奴为仆,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起居,上山下地,完全就胜过一个成年的青壮男子。那些旧中国妇女的命运悲剧遗留了几十年,曾祖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后来老了,她依然勤劳,但数不清的大小疾病却在春夏秋冬折磨着她。 我经常想,也许上天最厚待我的地方就是让我有机会和曾祖母一起度过了十二年的时光,听这位慈祥的老人讲述了她一生的沧桑,我们家庭的故事,我们中国的发展。曾祖母不是历史学家,而作为一个走过中国近代史,经历各种坎坷的

中国近代社会史

1、宗族:宗族组织是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总人数一般不超过30~50人)松散地组成后发展成为以血缘关系和地饶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同性聚落体,在汉族居住的地方人民普遍聚族而居,或一姓一村,或几姓一村等。清代宗族组织发展极为兴盛,宗族组织日益发展,宗族观念深入人心。 2、士绅:“士绅”一词出现较晚,但内涵较宽,主要是指士族和乡绅的结合体。包括士族代表的:门第、衣冠、世族、势族等。和乡绅代表的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统称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含义。 3、以太说:中国近代以“以太”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一种哲学理论。“以太”概念大约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一起传入中国,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等人,都曾从西学中吸取了“以太”概念,并把它看作宇宙万物的原始,用以表述自己的宇宙观。 4、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一切家庭是不是都有一种特殊的集团?核心家庭之所以被称作核心,是因为在社会中,这种家庭结构最为普遍,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生活。 5、晚晴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其社会影响。 废除:近代由于民族危机严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作为传承封建文化和稳固封建统治的科举制度日益显得不合时宜,并且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到了20世纪初,随着清末新政各项措施的次第推行,废除科举提到日程之上。1901,刘坤一、张之洞联名会奏,要求逐渐废除科举制度。在形势逼迫和社会舆论压力下,1905年8月,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影响:(1):使新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起来。 (2):促进了留学运动和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潮。 (3):推动了中国社会基层改革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4):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简介的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5):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了其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选官制度的紊乱和社会的道德风气的败坏。 (6):科举制的废除,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末民初平衡状态不复存在,政局动荡。(7):科举制的废除还削弱了政府对农村的公信力、控制力。 6、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发展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1)学科复兴阶段(1986年——1990年):1986年10月第一节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宣告中国社会史学科的诞生,主要成就在与对“社会史学科对象及其研究范围”取得了共识。 (2)体系构建阶段(1991——2000)进入90年代后,社会史发展迅速,专题性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成果颇多,也出现了对学科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史学科体系研究成果。 (3)稳步发展阶段(2001年后)学术界更加的几种在专题社会史方面,区域社会史研究工作展开,最后有历史人类学的兴起。 研究的领域:社会变迁(变迁的形势内容)社会结构(人口、家庭、宗族、社区、民族、阶级和阶层)社会生活(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人际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控制(社会问题、社会控制)。 7、试评析三本近年来有影响的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的书籍。说明作者主要研究的内容以及主要特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D)。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被保留下来的只有(B)。A.农工商总局B.京师大学堂C.译书局D.铁路矿务局 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B)。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4.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A.江南制造总局B.马尾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D.湖北枪炮厂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B)。A.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产生洋务派B.师夷长技,洋务派选择资本主义强国C.自强求富,办军工兴民用采用机器生产D.只师长技,破产结局不可避免6.洋务派认为清王朝的“心腹之害”是(D)。A.英国B.俄国C.日本D.太平天国和捻军。) 7.在我国近代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C)。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外商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8.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D)A、兴中会B、科学补习所C、华兴会D、中国同盟会

9.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进行揭露控拆的《狂人日记》的作者是(B) A.胡适 B.鲁迅C.李大钊 D.陈独秀 10.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B)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A.香港B.台湾C.澳门D.崇明 11.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D)。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12.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C)。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郑观应 13.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 D.郑观应 14.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C) A.商人罢市B.学生大规模罢课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5.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B)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在军事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在生死关头妥协地处理了党内当时最主要的问题D.保证了长征转移的胜利

中国特色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在中华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整洁优美, 字形多样,铿锵圆润,故中国书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者中华文化;中国从汉代开始就设立了史官,说明历代皇室对历史的重视,中国历史之长、纪录至今这些是外国怎么都比不上的,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其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独特性:中国的传统书目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如四大名著、资治通鉴、菜根谭,其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塑造了一个礼仪之邦的形象,让炎黄子孙得以二世、三世至万世延续下去,中国的戏曲国画也是匠心独具,如京剧、豫剧、越剧、山水画、宫廷画等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其整体性、实用性在明清之前走在世界最前沿。区域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千差万别,由于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各地相互借鉴、相互容纳,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的文化。民族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如雕刻建筑艺术、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 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化要 义》,概括了中国文化的14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则说,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其实这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将它概括为八大特征,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是它的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 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 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 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 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们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 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 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 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 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 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 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 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近年来,千百万华侨都来关心中国的振兴,正是这 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 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 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第二,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特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 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

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

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 前言 关于中国近代史。 说来有点惭愧,身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常人眼中的如同天之骄子一般存在的中国大学生,对于所谓的“中国近代史”这个概念依然是模糊不清------记得高考之前的历史课上是讲过,不过,大家心知肚明,那仅仅是为了高考而已,高考式的“过河拆桥”总是很常见的……抱歉,扯远了,说回中国近代史这个概念------上网以及到图书馆查找了相关的资料,总算得到了官方的还算权威的定义,现引用如下: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这便是“中国近代史”的定义。通过这个定义,我了解到,中国的近代史,最晚也是六十二年前的事,彼时之我应该还是某颗原子、彼时之我的爸妈应该也还是某些颗分子,而彼时之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还是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叙述需要,请原谅我的不敬。)……总而言之,这是一段十分遥远的过去,于是如今要就《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这个标题写点什么就显得天方夜谭了,毕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代,能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并不是很多,很遗憾的,我也并不在那“并不是很多”的集合内,于是,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大概地就自己所知写写,经过从前爷爷的口头述说,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内容方面多少有点擦边球的意思,还请谅解。 正文 关于我的家族。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黄姓由来。 黄氏宗族,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648年。“黄为赢姓十四氏之一,出于陆终氏,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12里,犹有黄国故城。黄既为楚所灭,子孙散 之四方,以国为氏。”○1从东晋末年开始(后在唐末至五代),远在江夏繁衍生息的 黄氏,为避免战乱,大举向东南迁移。到了宋代,已繁衍成为闽南八大姓氏之一,而且遍及福建各地。南宋末年至元代间,黄氏又从福建南迁入潮汕。大约在明末清初,黄氏其中包括我们这一支的6个宗支流入主要分布在、等十几个村落。清乾隆年间,即距今两百多年前,又从迁出一部分人口至山脚 下,形成了我而今所在的村落------ 。○2 日月相易,流光飞逝,转眼便到了十九世纪中期,间期发生过许多大事,而最让人刻骨铭心的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了,也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争

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美德 一、终身托付: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的贤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婴。 齐景公有一位女儿,景公很喜爱她。看到晏婴有才能,想把女儿嫁给他。为此齐景公特地跑到晏婴家里面来拜访,君臣开怀畅饮。席间, 晏婴的妻子也不时地忙碌地招待客人,景公看到了她,就问晏婴: “那位就是你的妻子吗?”晏婴不知底里,就如实回答说:“是的, 她就是我的妻子。”景公听了叹了口气说:“唉,怎么又老又丑啊! 我有一个女儿,年少而且貌美,请允许我把她嫁过来做您的妻室怎么样?”听了这话,晏婴放下筷子,起身立刻离开了自己的席位,恭敬 庄重地回答景公说:“我的妻子是年纪大了,人也不漂亮,但我已经 和她生活了很长时间。女人年轻的时候嫁给你,就将自己的一生托付 给你了。我的妻子在年轻的时候把终身托付给我,不在乎我身贵身贱, 个高个矮,而我也接受了。现在大王要把女儿嫁给我,这是何等的荣幸,但是作为一个男人,立天地之间,我已经接受了妻子的托付,又 怎么能背弃她的托身之情而接纳别人呢?”晏婴身居高位,而不背弃 年老貌丑的妻子,他的为人之道和高尚品质为人们所敬仰。 二、贤达之士不弃妻: 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但以清节威德着称于世,在处理*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后来又做了大司空, 被封为侯。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 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个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 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 丈夫。这个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会,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2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 ABC )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持久抗战将经历三个阶段,即( ABC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进攻阶段 E.战略决战阶段 35.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答: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7.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38.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 三种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2)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

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中国近代史的我的家族史

中国近代史与我地家族 首先必须要介绍地是我地姓:张.张姓是中国最大地姓之一,得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张姓曾有个望族,为百家姓之首.张姓,具有三个明显地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地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地繁荣昌盛贡献着力量. 关于张姓地始祖,历代史书中有如下记载:“黄帝第五子清阳之孙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见《元和姓纂》)“挥造弧矢,受封于张,后为弓氏.张,望出濮阳.”b5E2R。 “晋国张氏,这就说明,晋国地张氏,并不始于解张,而是周宣王卿士张仲地后代,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p1Ean。“张姓出于姬姓,至周而氏者祖于韩,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青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见袁桷《张氏宗谱序》)DXDiT。 从以上记载看,张姓之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地共同始祖黄帝,是黄帝地直系后裔.黄帝第五子青阳,生子曰挥.这位叫挥地黄帝之后,正是张姓地始祖.所以说张姓是黄帝地直系后裔,并不为过.RTCrp。 这位名挥地黄帝后裔,非常聪明,他观看到天上地弧星,便仿其形状做了弓矢.原来,天上有星名“天弓”,简称“弧”.属井宿,共九星,在天狼星东南. 八星如弓形,外一星像矢,在犬犬、南船两星座内.《宋史.天文志》:“弧矢九星在狼星东南,天弓也”,挥看到“天弓”,由“天弓”之形受到启发,最早发明了弓矢这个古代重要地武器. 他也由此而被“赐姓张氏”.5PCzV。 不过,当初地“张”,非命姓氏之义也“.因为弓矢发明之后,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用力气将弓张开,不然,就无法使用.挥是因为这个缘故而命为“张氏”地.从此之后,挥地后代子孙有地姓弓,有地姓张,分成两支,也是出于此因.后世地张姓,在谈及自己地姓氏时,常常解释为“弓长张地张”也是起于此故.这支源于挥地张姓,得姓甚早,是中国张姓中最早古老地一支.jLBHr。 过了近两千多年,到了大约三千多年前地周代,在中华大地上地张姓,又出现了两支.与其他姓氏所不同地是,新加入地这两支张姓,也是以黄帝为始祖地,均出自由周文王地姬姓后裔所建立地韩国和晋国.在韩国和晋国之中,有人以张为氏,即“张姓出于姬姓,至周氏而氏者祖于韩”,“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始有张氏”. 在张氏地总源流中,又增两支源流.这两支张氏源流,比挥之后要晚两千多年,但都是黄帝轩辕氏地后裔,只是有远近地区别而已.xHAQX。 关于张姓地最早源地,由黄帝直接传下来地挥这一支,最初源于现今地河南濮阳.濮阳,是中国张氏地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张氏望族所在地.LDAYt。 到了周代地韩国和晋国之后,由于加入新地系源,张姓地源地也发展至多处,当时地韩国,“其得望者十二”,前已引袁桷之说,此处不再.当时地晋国,成为张氏望族地有““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韩、晋国中改姓为张姓者,虽晚于挥之后裔,但却后来居上,繁衍很广. 据《中华姓府》张纸图谱记载,明朝年间,张氏已有望,不仅遍布全国,而且成为许多地方地望族,超过了其他诸姓.周代地这两支张氏姓源,为张氏后来成为中国地一个大姓,起了很大作用.Zzz6Z。 在张氏姓源中,也有少数民族加入地成分.这是到了汉代之后,由于刘汉地强盛,一部分少数民族改姓为刘,也有一小部分少数民族改姓为张.一些他姓人士,敬慕张姓地族大人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中国传统大家庭的人伦关系

中国传统大家庭的人伦关系 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7208975.html, 时间: 2008-02-18 发表评论>> 既然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占这么重要的地位,家庭中的人伦关系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家庭中,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每个人与不同的家人相处时,都应恰如其分地谨守一定的礼节。这不但古有明训,也是每个中国人深切了解的道理。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社会的骨干。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相当重视“家”,家不仅抚养培育个人成长,也是个人精神情感的寄托,更常是个人奋斗的目标。过去甚至有些人对国家、社会的观念较为淡薄,只有家才是他的思想、行动的中心。既然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占这么重要的地位,家庭中的人伦关系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家庭中,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每个人与不同的家人相处时,都应恰如其分地谨守一定的礼节。这不但古有明训,也是每个中国人深切了解的道理。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相当重视伦常关系,常将“伦理”和“道德”并称,似乎不讲“伦理”的人,其道德即有所欠缺。事实上,社会上也常以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或敬老尊贤,来评判他的品德好坏。而教导人们要如何谨守“伦理道德”的文句,所在多有,例如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一开头就揭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又如《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夫义、妇德、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十义。”一般说来,“五伦”是包含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项。就家庭来说,父子、兄弟、夫妇三项是家庭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伦关系。 由于古书中所谈到的家庭礼节和应对进退之道十分繁琐,让人感觉中国家庭里的“规矩”很多,于是有人认为,只有在大家庭中,因人口众多且成员复杂,才需要这么多的礼节和规矩,以界定彼此的关系,约束个人的行为,而使家庭和谐、有秩序。但也有许多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实际存在的家庭形态,应以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小家庭占多数;至多不过是折中式家庭(即由父母、未婚子女与一名已婚儿子和其妻小组成),大家庭的存在应是少数例子。有人甚至怀疑传统中国家庭所规定的应对进退之道,在实际生活上并不普遍实行。姑不论中国历代实际的家庭形态是大是小,至少大家庭制度是中国人的理想,为儒家所赞许,也是历代政府所提倡奖励的。这种代表大家庭精神的谦和有礼 ,克己忍让及讲求长幼有序等的规矩礼节,早已深植人心,即或生长在小家庭中,不需要那么复杂繁琐的礼节,也不会否定这套礼节的价值。何况,中国人安土重迁,看重家庭的力量,中国社会往往是一个宗族聚居于同一村里,即或是每家都维持小家庭的形态,其父系亲属也常是住在同一地区,且彼此往来密切,有关亲属间进退应对的规矩,在这样的宗族中,还是很需要的。 父子关系与伦序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