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的用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的说来 , 至明代 , 书家虽不断通过 自己的实践丰富和充实 着墨色的运用技巧 ,但墨色在整 幅书法作品中的表现力依然不
够强 。
自觉 的追求艺术性 的阶段 。这一时期传世 的简牍 、 帛书等书迹大
多为浓墨所书。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书 家 对 书 法 艺 术 性 的追 求 进 入 了 自觉 的
法技巧。
目前可见 的最早墨迹 为殷 商时代一 陶片上的 “ 祀” 字, 但据 考古发现可知 , 早期 书迹大多保 留在 甲骨文 、 钟鼎文等实物媒介 上, 这些实 物媒介上 的文字虽为先书写后契刻 ( 或铸造 ) , 但绝大 多数不 以书写之迹作为最终效果 。这一时期 的书法 因其 突出的 实用性及书写载体 等原 因使得墨色无 以展示。 至两汉 , 书法 的实用性还是较为突 出 , 但总体 已进入 了较 为
众所周知 , 用笔 、 结体 、 章法 、 用墨是书法艺术形 式美 的四个
弊, 认为“ 墨淡则伤神采 , 绝浓则滞锋毫 ” , 既反对用淡 墨 , 又反 对
用极 浓的墨 ; 孙过庭则认 为墨色 “ 带燥方润 , 将浓遂 枯” , 他 的书 法作 品追求墨彩 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 到宋代 , 由于“ 尚意 ” 书风的影 响和文人画的兴起 , 用 墨的传
主要方面 。用笔在传统书论 中篇幅最多 , 结体 、 章法也多有涉及 ,
有关用 墨的论述却极少 ,且古人对用墨 的理解 多为个人 对书法 作品点画、 线条的主观感受 , 常用“ 血” 、 “ 肉” 等描述 墨的存在 。然 而 ,历代经典书法作品中无 不蕴含着 精湛 的用 墨技巧和墨法语 言, 可 以说 , 墨法是构 成书法作 品不 可或缺的重要 因素 , 它赋予
了 书 法 作 品 丰 富 的 文 化 内 涵 、独 特 的个 性 特 征 和 无 限 的 艺 术 魅 力, 具 有 重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审美 价 值 。
一
统开始慢慢改变 , 宋代文人 开始 在实 践中 自觉追求墨法 , 书法作 品中开始 出现墨的浓淡变化 。书坛领袖 苏轼虽属浓墨派 , 但他使
用的 已非 “ 浆 深色浓 ” 、 “ 如漆 ” 的浓墨 , 而是 黑而 光 、 “ 光清而 不 浮, 赞赞 ̄l , , J - , J D 目睛” 的浓墨 了。苏轼的浓墨讲求神采 , 将墨视 为了赋予书法艺术 以生命的重要因素。同为 “ 宋 四家 ” 的黄庭坚 、 米芾则常用淡墨。宋代书家对墨色的运用尚不够敏锐 , 但却打破 了用 墨的原有程式 , 为书家对“ 意” 的追求 带来 了更 大的空间 , 在
阶段 。书写时注重着墨 时的入纸度 , 认为浓墨“ 浆深色浓 , 万毫齐 力” , 能产 生 圆润 的审美 效果 , 因此这一 时期 的书法 和绘画均 专 用浓墨 , 崇 尚“ 浓墨如漆 ” 的审美准则 。
表现力 , 凸显个性特征 的重要手段 , 几 乎每幅大字作 品都有干湿
浓 淡 的互 衬 。
论 书 法 的 用 墨
国 糜杨凡
摘
要: 用 墨作 为书 法 艺术 形 式美的 重 要构 成 , 虽 自书 法 之 初 就 已存 在 , 但 历代 书 论对 其却 鲜有 论
及, 为 数 不 多 的论 述 都 停 留 在 感 性 经 验 上 。 本 文 从 用 墨 的 传 统 与 流 变 、 书 法 的墨法 语言 、 用 墨 与用笔 三个 方面进 行论 述 , 意在 对书 法用 墨的历 史 、 形 式 美 与 笔 墨 关 系 加 以梳 理 与 考 察 。 关键词 : 用墨 传 统 与流变 墨法 语言 用笔
书 法 史上 具 有 积 极 的意 义 。
、
用 墨 的传 统与 流 变
书法艺术具有二重性 : 既有实用性 , 又有艺术性 。书法之初 ,
文字的书写只是为了表 达 、 传播和交流 , 其 功能纯粹为实用。后
人 在 书 写 中逐 渐 淡 化 其 实 用 性 , 突 出其 艺 术 性 , 书 法 艺 术 的审 美
中涨 、 浓、 干、 湿并用 , 能形 成极 具 渲 染 的视 觉 效 果 。
涨 墨 是 笔 毫 中水 墨 含 量 太 多 ,行 笔 时 水 墨 遇 纸 晕 化 到 笔 画
纵观书法史 , 书法 的用墨从最初浆深 色浓 的浓墨传统 , 渐渐
发展 出宋 以后 的淡 墨 , 甚至清代极具 表现力的涨墨 , 翰墨之道 由 墨色 的变革与发展“ 浸乎竞美 ” 。
意识和特征才逐渐进入 了自觉阶段 , 并逐步臻于完备和成熟 。用 墨作为书法艺术美的本体 ,在其 实用 性和艺术性的此消彼长 中
逐 步 发展 。
“ 自宋 以前 , 画家取笔法 于书 ; 元世 以来 , 书家取墨法于画 ” 。 元代 , 文人 画达 到顶峰 , 书法的用墨受文人 画的影 响, 追求 清远 的境界 , 墨色在浓淡之间 , 富于层次和墨趣 , 有润含春雨之美 , 元 代书坛领袖 赵盂频就好 以淡 墨来表现其 回归 晋唐 的艺 术 旨趣 。 明代董其 昌承继赵孟烦使用淡墨 ,并使淡 墨成 为一种成熟的墨
至唐代 , 书法艺术性的追求更为 自觉 。作为书法史上 的一座
高峰 , 唐代书家将用 墨提升到了非 常重要 的地位 , 墨 色不再 只单 纯强调浓厚。如“ 初唐 四家” 之一的欧阳询探讨 了淡墨 、 浓墨的利
清代 的一些书家甚至开始运用“ 涨墨 ” 书写 。“ 涨墨” 的运 用 “ 直到明代 都被认 为是 书法上 的禁忌 ” ,它突破 了前人 的审美 定 式, 对 清代 尚趣书风和近现代书法发展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书作
直至明末清初 ,书坛受个性 解放思潮的影响掀起 了个性解
放 的浪 漫 狂 飙 ,作 品 幅 式 、审美 旨趣 等都 发 生 了翻 天 覆 地 的变
化 。生宣被大量使用到书法 创作 中 , 生宣 的渗化效果较强 , 利 于
表 现 墨 色 的微 妙 变 化 。对 墨 色 的追 求 和 表 现 , 成 了书 家 增 强作 品